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傣族、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IL-6-572C/G和IFNAR1-168G/C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婷婷 张亚龙 +2 位作者 高建梅 贺军栋 严新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56-2061,共6页
目的:探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和汉族人群IL-6-572C/G和I型干扰素受体1(interferon alpha receptor 1,IFNAR1)-168G/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疾病转归的关联性。方法:采集西双版纳州傣族、汉族人群血液样本共60... 目的:探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和汉族人群IL-6-572C/G和I型干扰素受体1(interferon alpha receptor 1,IFNAR1)-168G/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疾病转归的关联性。方法:采集西双版纳州傣族、汉族人群血液样本共600份,其中每个民族包括健康对照组100名、HBV感染患者200名(含100名自限性恢复患者和100名慢性乙肝患者),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和DNA测序技术对IL-6-572C/G和IFNAR1-168G/C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傣族人群中,-572C/G位点基因型多态性与HBV感染后转归的关联性并无统计学显著性。C、G等位基因型在HBV感染组、正常对照组之间和慢性乙肝组、自限恢复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但是在G显性模式(GG+CG/CC)下,GG+CG基因型为HBV感染者发展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保护因素(P<0.05)。汉族人群中,-572C/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各组比较中无统计学显著性,并且在G显性模式和G隐性模式比较中也无统计学显著性。在上述4种比较中,IFNAR1-168G/C位点在汉族和傣族样本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IL-6-572C/G位点GG+CG基因型可能是傣族人群中HBV感染者发展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保护因素,而IFNAR1-168G/C多态性与HBV感染后转归在傣、汉两族中并无显著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干扰素α受体1 基因多态性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tivation of 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protects against oxidant stress damage through reducing vascular peroxidase-1 in a JNK signaling-dependent manner in endothelial cells
2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56-157,共2页
Aim Alpha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α7nAChR), a subtype of nAChR regulating neurotrans- mission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s an essential regulator of cholinergic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 in periphery. Th... Aim Alpha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α7nAChR), a subtype of nAChR regulating neurotrans- mission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s an essential regulator of cholinergic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 in periphery.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activation of α7nAChR on oxidant stress-induced injury in endo- thelial cells. Methods Cultured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H202 (400 μmol · L^-1) or H202plus PNU-282987 ( 10 μmol · L^-1 ). Cell viability and membrane integrity were measured. AnnexinV + PI assay, immunoblotting of bcl-2, bax and cleaved caspase-3, and immunofluorescence of 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 (AIF)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apoptosis. Protein expression of vascular peroxidase-1 ( VPO-1 ) and phosphor- JNK were measured by immunoblotting. Results Activation of α7nAChR by a selective agonist PNU-282987 pre-vented H202-indced decrease of cell viability and increase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release. Activation of α7nAChR markedly reduced cell apoptosis and intracellular oxidative stress level. Moreover, activation of α7nAChR reduced H2 02 -induced VPO-1 protein upregulation and JNK1/2 phosphorylation.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α7nAChR activa- tion on VPO-1 was blocked by JNK inhibitor SP600125. In addition, pretreatment of α7nAChR antagonist methyl- lycaconitine blocked the cytoprotective effect of PNU-282987.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provide the first evidence that activation of α7nAChR protects against oxidant stress-induced damage by suppressing VPO-1 in a JNK signa- ling pathway-dependent manner in endothelial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ha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VASCULAR peroxidase-1 oxidation apoptosis ENDOTHELIAL cells JNK signa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和IL-1对大鼠肝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军平 粟永萍 +3 位作者 赵景宏 周艳红 秦荣 刘贤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5-587,共3页
目的 研究TNF α和IL 1对大鼠肝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 (GR)的表达和转录激活能力的影响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诱发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内在机制。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经TNF α和IL 1刺激培养后BRL 3A大鼠肝细胞株GR的表达和核转位变化 ... 目的 研究TNF α和IL 1对大鼠肝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 (GR)的表达和转录激活能力的影响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诱发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内在机制。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经TNF α和IL 1刺激培养后BRL 3A大鼠肝细胞株GR的表达和核转位变化 ,应用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报告质粒pMAMneo CAT分析系统观察GR的转录激活能力改变。结果 BRL 3A细胞经TNF α和IL 1刺激培养 12h后 ,其胞浆和胞核GR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降低 ,尤以核内GR降低更加显著 ;转染pMAMneo CAT质粒的肝细胞在地塞米松存在情况下 ,经TNF α和IL 1刺激后CAT含量显著下降 ,两者协同效果更加明显。结论 TNF α和IL 1可以通过降低BRL 3细胞GR的表达和核转位而抑制GR的转录激活能力 ,这可能是炎性细胞因子诱发糖皮质激素抵抗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 肝细胞 糖皮质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癃通闭对α_1-肾上腺素受体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吕志珍 李寅增 +1 位作者 韩启德 贾金铭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 :研究消癃通闭对α1 肾上腺素受体 (α adrenoceptor,α1 AR)的拮抗作用 ,为寻找有治疗作用的先导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 ,在犬脑细胞膜中分别加入标记后的12 5I BE2 2 5 4和 15种浓度的消癃通闭 ,测... 目的 :研究消癃通闭对α1 肾上腺素受体 (α adrenoceptor,α1 AR)的拮抗作用 ,为寻找有治疗作用的先导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 ,在犬脑细胞膜中分别加入标记后的12 5I BE2 2 5 4和 15种浓度的消癃通闭 ,测定其放射性活度。通过Hill作图求出IC50 值 ;(2 )采用离体组织收缩功能实验 ,测定消癃通闭对去甲肾上腺素介导离体大鼠前列腺收缩的拮抗作用 ,求得 pKB 值。结果 :消癃通闭对12 5I BE2 2 5 4与犬大脑皮层α1 AR的结合呈竞争性抑制作用 ,其半效抑制 (质量 )浓度IC50 为 (34 .0± 6 .0 ) g·L-1,Hill系数为 0 .7。消癃通闭可使α1 AR介导的大鼠前列腺平滑肌收缩效应曲线平行右移 ,消癃通闭在两种不同浓度时 ,其拮抗的 pKB 值分别为(37.0± 11.0 ) g·L-1和 (30 .0± 8.0 ) g·L-1。结论 :消癃通闭对α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癃通闭 受体 肾上腺素能Α1 拮抗作用 中药复方制剂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α_1干扰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曹瑞兵 王艳 +1 位作者 魏建超 陈溥言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7-112,共6页
亚克隆犬α1干扰素(CaIFN-α1)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Zα-A,构建转移重组载体pPICZα-A-CaIFN-α。pPICZα-A-CaIFN-α经SacⅠ酶切线性化后电转化导入毕赤酵母菌株X-33。转化子经PCR分析鉴定后利用甘油增菌和甲醇诱导,... 亚克隆犬α1干扰素(CaIFN-α1)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Zα-A,构建转移重组载体pPICZα-A-CaIFN-α。pPICZα-A-CaIFN-α经SacⅠ酶切线性化后电转化导入毕赤酵母菌株X-33。转化子经PCR分析鉴定后利用甘油增菌和甲醇诱导,实现了CaIFN-α1在毕赤酵母系统中的分泌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7×104,比其推导结果(约1.9×104)大,推测可能是发生了糖基化。酵母分泌表达的CaIFN-α1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约为1.45×106U·mL-1,蛋白含量约为96mg·L-1,比活性为1.49×107U·mg-1。重组CaIFN-α1的生物学活性具有较强的种属特异性,在犬肾细胞(MDCK)上具有很高的抗病毒活性,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活性较低,而在猫肾细胞(F81)和牛肾细胞(MDBK)上几乎没有抗病毒活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重组犬α1干扰素对犬瘟热病毒和伪狂犬病毒在犬肾细胞中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α干扰素 毕赤酵母 分泌表达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中肺α_1和β受体的变化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耕耘 毛宝龄 吕宝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622-626,共5页
本研究动态观察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中肺α1-和β-AR的变化,以探讨肺AR变化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过程中,肺α1-AR和β-AR的Bmax值均明显降低(下调),分别较对照组下降... 本研究动态观察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中肺α1-和β-AR的变化,以探讨肺AR变化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过程中,肺α1-AR和β-AR的Bmax值均明显降低(下调),分别较对照组下降35和43%。β-AR下调可能是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原因之一;α-AR下调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活性氧在肺AR下调中起重要作用,而循环血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的升高不是其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内毒素 受体 肾上腺素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XRα通过下调IRF3、GRIP1负性调控Kupffer细胞中LPS诱导的炎症反应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欧志兵 黄庆勇 +3 位作者 孙科 魏思东 龚建平 涂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8-851,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肝X受体α(LXRα)激动剂对脂多糖(LPS)刺激后Kupffer细胞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糖皮质激素受体反应蛋白1(GRIP1)、LXRα表达的影响,探讨LXRα负性调控炎症反应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分离和培养雄性KM小鼠... 目的通过观察肝X受体α(LXRα)激动剂对脂多糖(LPS)刺激后Kupffer细胞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糖皮质激素受体反应蛋白1(GRIP1)、LXRα表达的影响,探讨LXRα负性调控炎症反应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分离和培养雄性KM小鼠肝脏中的Kupffer细胞,所得细胞在含20%小牛血清和1%青霉素/链霉素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将分离的Kupffer细胞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TLR4配体激活剂LPS(1μg/ml)组、LXRα配体激活剂T0901317(5μg/ml)组、LPS和T0901317共同处理组。收集培养细胞,采用Western boltting法检测Kupffer细胞的LXRα、GRIP1及IRF3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Kupffer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IFN)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结果LXRα蛋白质表达水平在T0901317处理组最高,LPS处理组最低。联合处理组中,LXRα表达明显低于T0901317处理组(P<0.05),但又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IRF3及GRIP1蛋白表达量在LPS组最高,联合处理组表达明显降低,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LPS组及联合处理组中,IRF3及GRIP1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及T0901317处理组(P<0.05)。IFNβ在LPS处理组的含量较对照组和T0901317处理组明显增高(P<0.05);联合处理组IFNβ含量比LPS处理组明显降低(P<0.05);IFNβ表达T0901317处理组表达最低。TNF-α在LPS处理组的含量较其他3组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T0901317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水平较低,且他们3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IL-1β的表达趋势与TNF-α相同。结论在应用LPS处理之前预防性应用LXRα激动剂,能明显抑制Kupffer细胞的IRF3及GRIP1表达,通过抑制IRF3、GRIP1的表达而发挥抗炎效应,从而抑制LPS所诱导的Kupffer细胞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PFFER细胞 肝X受体Α 干扰素调节因子3 糖皮质激素受体反应蛋白1 干扰素Β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3诱导Dami细胞分化并下调转录因子c-myc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周莹 李文林 +2 位作者 王志刚 张学军 石小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87-791,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3(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e-13,rhIL-13)对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Dami细胞分化的影响,以及Dami细胞白细胞介素13受体α1(Interleukine-13receptor alpha1,IL-13Rα1)的表达,探讨IL-13诱导Dami细胞分化...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3(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e-13,rhIL-13)对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Dami细胞分化的影响,以及Dami细胞白细胞介素13受体α1(Interleukine-13receptor alpha1,IL-13Rα1)的表达,探讨IL-13诱导Dami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Dami细胞经无血清培养20小时后,以rhIL-13分别作用不同时间,提取总RNA,用RT-PCR检测Dami细胞IL-13受体α1mRNA、GPⅡb mRNA、c-myc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在rhIL-13作用下,Dami细胞GPⅡb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在rhIL-13作用下,Dami细胞c-myc的表达。图像分析仪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Dami细胞表达IL-13Rα1mRNA,rhIL-13作用Dami细胞4小时,IL-13Rα1mRNA表达降低,12小时IL-13Rα1mRNA表达恢复。②rhIL-13作用Dami细胞后,巨核细胞的分化标志物GPⅡb mRNA和蛋白质表达增加。③rhIL-13作用Dami细胞,c-myc mRNA和蛋白质表达降低。结论:白细胞介素13下调c-myc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3 白细胞介素13受体α1 Dami细胞 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猪干扰素α1冻干粉针剂对猪的安全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俊 张俊玲 +3 位作者 李增 王兴满 李京培 王明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5-198,共4页
试验旨在观察自行研制的重组猪干扰素α1冻干粉针剂对猪的安全性。将20头健康仔猪随机分为4组(3组试验组和1组对照组),每组5只,3组试验组分别肌肉注射低、中和高剂量重组猪干扰素α1冻干粉针剂,连续注射7d,对照组同时肌肉注射生理盐水... 试验旨在观察自行研制的重组猪干扰素α1冻干粉针剂对猪的安全性。将20头健康仔猪随机分为4组(3组试验组和1组对照组),每组5只,3组试验组分别肌肉注射低、中和高剂量重组猪干扰素α1冻干粉针剂,连续注射7d,对照组同时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对动物基本生命体征、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组织标本病理学指标进行观察。各试验组仔猪的外表及行为特征均正常;体温、体重的变化也在正常范围之内;重要脏器如脑、肺脏、肝脏、心脏和脾脏病理解剖HE染色结果显示无器质性病变发生;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均正常。试验结果表明本项目研制的重组猪干扰素α1冻干粉针剂对仔猪无明显毒副作用,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猪干扰素&alpha 1 安全性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琢对体外培养的人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和IRS-1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竹晨 顾熊飞 +3 位作者 卢汉平 高锦辉 杨冬梓 邝健全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0,60,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琢(TNF琢)对体外培养的人脂肪细胞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胰岛素抵抗(IR)病因学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测...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琢(TNF琢)对体外培养的人脂肪细胞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胰岛素抵抗(IR)病因学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测定采用3H标脱氧右旋葡萄糖(2-[3H]DG)吸收法,IRS-1酪氨酸磷酸化的检测采用免疫沉淀、Western印迹和增强化学发光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图像分析。【结果】①胰岛素(100nmol/L)作用下,TNF琢刺激浓度分别为0、5ng/mL、10ng/mL、20ng/mL时,脂肪细胞2-[3H]DG的摄取分别为(652±203)U,(609±172)U,(511±135)U和(404±168)U,当TNF琢刺激浓度达20ng/mL时,脂肪细胞对葡萄糖摄取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胰岛素(100nmol/L)刺激下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在TNF琢(5ng/mL)作用时(74.50%±16.86%)较无TNF琢作用(94.00%±14.70%)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当TNF琢刺激浓度分别为10ng/mL(31.16%±10.44%)和20ng/mL(27.33%±9.63%)时,胰岛素(100nmol/L)刺激后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明显降低(P<0.001)。【结论】①TNF琢刺激浓度的升高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脂肪细胞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②TNF琢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脂肪细胞胰岛素刺激的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S-1 TNFα 脂肪细胞 葡萄糖摄取 酪氨酸磷酸化 体外培养 胰岛素 刺激 蛋白免疫印迹法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前激活α_1受体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宏 冯义柏 方盈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4-717,共4页
目的:从影响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学机制,了解α1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技术测定Bcl - 2、Bax、cytochromeC、caspase - 3的表达量。结果:缺血前使用苯肾上腺素(phenylen phrine) ,缺血时凋亡细胞数减少,... 目的:从影响心肌细胞凋亡的分子学机制,了解α1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技术测定Bcl - 2、Bax、cytochromeC、caspase - 3的表达量。结果:缺血前使用苯肾上腺素(phenylen phrine) ,缺血时凋亡细胞数减少,Bcl- 2明显增加,cytochromeC、caspase - 3降低。结论:α1受体可影响Bcl- 2表达,改变线粒体膜的通透性,调节凋亡蛋白的表达,从而可能决定心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肾上腺素能α1 心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介导人α1干扰素基因在淋巴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锋 贾杰 +1 位作者 陈智 邱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9-171,共3页
为了探讨人α1干扰素基因和腺相关病毒重组体pWP8A -hIFNα1在淋巴细胞中表达的情况 ,将pWP8A-hIFNα1以磷酸钙转染法转入淋巴细胞 ,于转染后 2 4小时、48小时、72小时和 1周分别提取细胞总DNA、RNA和蛋白质 ;经PCR、Southernblot,逆转... 为了探讨人α1干扰素基因和腺相关病毒重组体pWP8A -hIFNα1在淋巴细胞中表达的情况 ,将pWP8A-hIFNα1以磷酸钙转染法转入淋巴细胞 ,于转染后 2 4小时、48小时、72小时和 1周分别提取细胞总DNA、RNA和蛋白质 ;经PCR、Southernblot,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该重组体在淋巴细胞中表达人α1干扰素情况。结果显示 ,pWP8A -hIFNα1转染淋巴细胞后 2 4小时检测到细胞内含人α1干扰素mRNA和蛋白质 ,并持续表达 1周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人α1干扰素基因 淋巴细胞 表达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H^+交换泵1激活与心肌肥大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长勋 金若敏 沈云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钠氢交换泵 1介导缺血及再灌流引起的心肌损伤。近期的研究提示钠氢交换泵 1也介导长期不良刺激引起的心肌肥大和心衰。钠氢交换泵 1可能是引起心肌肥大的多种因素信息传导下游区的共同媒介 ,比如血管紧张素Ⅱ ,肾上腺α1、β1受体兴奋... 钠氢交换泵 1介导缺血及再灌流引起的心肌损伤。近期的研究提示钠氢交换泵 1也介导长期不良刺激引起的心肌肥大和心衰。钠氢交换泵 1可能是引起心肌肥大的多种因素信息传导下游区的共同媒介 ,比如血管紧张素Ⅱ ,肾上腺α1、β1受体兴奋等。抑制钠氢交换泵 1可能会成为防治心衰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氢交换泵1 心肌肥大 血管紧张素Ⅱ 肾上腺α1受体 肾上腺β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介导糖尿病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萍 李丽丽 +6 位作者 李艳霞 马晓芳 边希云 肖晓琳 张春艳 刘凤婷 刘晓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4-418,共5页
目的利用小泛素相关修饰体(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解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小泛素样修饰蛋白1(SUMO1)修饰。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传代后分对照组、高糖组及SENP1组;Western blot法检测SENP1、... 目的利用小泛素相关修饰体(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解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小泛素样修饰蛋白1(SUMO1)修饰。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传代后分对照组、高糖组及SENP1组;Western blot法检测SENP1、SUMO1、PGC-1α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核呼吸因子2α(NRF-2α)和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RRα)的mRNA表达;ELISA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细胞划痕愈合方法、Transwell方法和体外血管模拟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自愈、迁移和形成血管拟态的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共价SUMO1、PGC-1α和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SEN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FAM、NRF-2α和ERRα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划痕修复能力及模拟血管形成能力下降(P<0.05,P<0.01)。与高糖组比较,SENP1组SENP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共价SUMO1、PGC-1α和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FAM、NRF-2α和ERRα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划痕修复和迁移能力及模拟血管形成能力明显改善(P<0.05,P<0.01)。对照组、高糖组和SENP1组细胞上清液中LD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66±6.39)ng/ml vs(302.45±30.54)ng/ml vs(174.08±21.03)ng/ml,P<0.01]。结论SENP1能够诱导PGC-1α发生去SUMO修饰,解除其对PGC-1α下游转录因子的抑制作用,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O1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核呼吸因子类 L-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及其靶基因在双胎输血综合征胎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玲玲 邵珲 +3 位作者 原鹏波 郭晓玥 张小为 赵扬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2-797,共6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及其靶基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VEGFR-1)在双胎输...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及其靶基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VEGFR-1)在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双胎分娩后,取20例单绒毛膜双胎妊娠(其中TTTS 10例,未发生TTTS的对照组10例)两胎儿脐带下方胎盘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胎盘组织中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和VEGFR-1蛋白进行定位检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及RT-PCR方法对其蛋白及mR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HIF-1α主要定位于滋养层细胞及绒毛内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中;VEGF主要定位于滋养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绒毛间质细胞内;VEGFR-1主要定位在绒毛滋养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内;TTTS胎盘组织中供血儿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VEGFR-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受血儿及对照组(P<0.001),而受血儿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绒毛膜双胎胎盘形成早期,局部HIF-1α、VEGF和VEGFR-1表达增高,可能影响胎盘血管生成并致TTT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输血综合征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受体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大鼠肾脏α_1及β肾上腺素受体各亚型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飞 李艳芳 +3 位作者 曹芳芳 张玲姬 白雪源 吕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力衰竭时肾脏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AR)和β肾上腺素受体(β-AR)各亚型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其余大鼠制作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成功9只为模型组。取大鼠肾... 目的探讨大鼠心力衰竭时肾脏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AR)和β肾上腺素受体(β-AR)各亚型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其余大鼠制作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成功9只为模型组。取大鼠肾脏皮质,采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α_1-AR亚型(α_(1)-AR、α_(1B)-AR、α_(1D)-AR)和β-AR亚型(β_1-AR、β_2-AR)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α_(1A)-AR、β_1-AR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大鼠α_(1B)-AR、α_(1D)-AR、β_2-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时肾脏α_(1A)-AR和β_1-AR明显下调,可能与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有关;而β_2-AR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可能为代偿β_1-AR下调带来的不利影响,以维持肾脏有效灌注,保护肾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受体 肾上腺素能Α1 受体 肾上腺素能Β 交感神经系统 印迹法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大鼠心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对α_1肾上腺素受体信号转导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师树田 李艳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大鼠心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对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29只,根据不同月龄,分为3.5月龄组8只、12月龄组8只、18月龄组7只和24月龄组6只。检测...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大鼠心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对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29只,根据不同月龄,分为3.5月龄组8只、12月龄组8只、18月龄组7只和24月龄组6只。检测大鼠心肌组织α1-AR与AT1R和α1-AR与AT2R蛋白激酶C活性;并分别与α1-AR单独激动时蛋白激酶C活性进行比较。结果与激动α1-AR后比较,激动AT1R和α1-AR后,各月龄组大鼠心肌α1-AR介导的蛋白激酶C活性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激动α1-AR后比较,激动AT2R和α1-AR后,3.5月龄组、12月龄组大鼠心肌α1-AR介导的蛋白激酶C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月龄组和24月龄组大鼠心肌α1-AR介导的蛋白激酶C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AT1R在各年龄组均使α1-AR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增强作用;在心脏衰老过程中,AT2R对α1-AR的信号转导途径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受体 血管紧张素 1 受体 血管紧张素 2型 受体 肾上腺素能a1 蛋白激酶C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α-AMPK-Sirt1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姜涛 邵敏 +6 位作者 陈庆真 徐绍俊 汪钦生 黄永青 何挺 曾振明 欧阳艳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66-1171,共6页
近年来,与骨代谢相关的分子信号通路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Wnt /β-catenin 信号通路、RANKL/RANK/OPG 信号通路、NF-κB 信号通路、PPAR-γ信号通路、PTH 信号通路、MAPK 信号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Hedgehog 信号通路和Notch 信号... 近年来,与骨代谢相关的分子信号通路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Wnt /β-catenin 信号通路、RANKL/RANK/OPG 信号通路、NF-κB 信号通路、PPAR-γ信号通路、PTH 信号通路、MAPK 信号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Hedgehog 信号通路和Notch 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未有关于ERα-AMPK-Sirt1 信号通路的研究报道。雌激素受体α( ERα)通过与配体结合、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AMPK)通过磷酸化作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 相关酶1( Sirt1)通过去乙酰化修饰等共同调控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功能,且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上下游关系;研究表明ERα能够直接增加LKB1 启动子的活性,而LKB1 是AMPK 最主要的上游蛋白激酶,活化的LKB1 能够激活AMPK;AMPK 可以激活Sirt1,而Sirt1 反过来又可以通过磷酸化作用来激活AMPK,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可参与调控成骨细胞的自噬或凋亡等,以上均提示了ERα-AMPK-Sirt1 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ERα-AMPK-Sirt1 信号通路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抗骨质疏松新药物的研发,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受体Α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疲劳恢复期大鼠海马GDNF、GFRα-1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万 田诗彬 吴春燕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8-73,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组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GDNF家族受体α-1信使RNA(GDNF?family receptorα-1mRNA,GFRα-1mRNA)及其蛋白表达在中枢疲劳后恢复期不同时相的动态变化特征。...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组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GDNF家族受体α-1信使RNA(GDNF?family receptorα-1mRNA,GFRα-1mRNA)及其蛋白表达在中枢疲劳后恢复期不同时相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雄性2月龄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8)、实验组(E组,n=24);E组进行7周疲劳模型运动后,又随机分为运动后即刻组(E0组,n=8)、恢复期12 h组(E1组,n=8)、恢复期24 h组(E2组,n=8)。C组正常笼养,E组进行7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经7周疲劳模型运动后即刻,C组和E0组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糖浆(0.3m L/100g)麻醉后取海马组织,用于测定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GDNF、GFRα-1mRNA及其蛋白表达;E1组和E2组分别在恢复期12 h、24 h做上述同样取材和测试。结果:1)大鼠经7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后即刻,海马组织5-HT升高(P<0.01),DA下降(P<0.01),DA/5-HT下降(P<0.05)。2)运动后即刻海马组织GDNF、GFRα-1mRNA相对表达率和GDNF、GFRα-1平均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恢复期12 h高于C组和E0组(P<0.01);恢复期24 h降低并低于E1组(P<0.01)。结论:1)经7周疲劳模型运动后大鼠已经出现中枢疲劳。2)运动性中枢疲劳后大鼠海马组织GDNF、GFRα-1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上升,提示GDNF和GFRα-1可能参与了中枢疲劳恢复的神经生物学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疲劳 运动性疲劳 大鼠 海马组织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血管功能性α_1肾上腺素受体的亚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江莉 吕志珍 +1 位作者 陈明哲 韩启德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16-519,535,共5页
研究大鼠不同血管中α1 肾上腺素受体(α1adrenoceptor,α1AR) 亚型的分布情况及其功能意义。方法:采用离体血管收缩功能实验,测定α1AR 选择性拮抗剂抑制大鼠血管NE收缩反应的功能性亲和常数(pA2... 研究大鼠不同血管中α1 肾上腺素受体(α1adrenoceptor,α1AR) 亚型的分布情况及其功能意义。方法:采用离体血管收缩功能实验,测定α1AR 选择性拮抗剂抑制大鼠血管NE收缩反应的功能性亲和常数(pA2) ,与分别表达α1A、α1B和α1DAR的克隆细胞上结合常数(pKi)作相关性分析,以判断血管中的α1AR 亚型分布。结果:哌唑嗪、WB4101 、5MU、BMY7378 和RS17053 分别竞争性地抑制血管对NE 的收缩效应,pA2 值与这些拮抗剂对克隆α1A、α1B、α1DAR 的pKi 值间的决定系数在肺动脉分别为0 .05、0.45、0.77 ;在肠系膜动脉分别为0.02、0.47 、0 .87 ;在尾动脉分别为0 .77 、0 .77 、0 .44 ;在门静脉分别为0 .79 、0 .81、0 .27。结论:大鼠肺动脉、肠系膜动脉的功能性α1AR主要为α1DAR;而尾动脉与门静脉的功能性α1AR主要是α1A和α1B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亚型 受体 肾上腺素能Α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