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转氨酶持续正常慢性丙型肝炎3年随访 被引量:2
1
作者 姜天俊 范荣 +4 位作者 谢杨新 李建静 张秀 张新伟 赵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667-3669,共3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转氨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CHC)远期疗效。方法:选择68例丙氨酸转移酶(ALT)持续正常CHC患者为观察组,50例ALT升高的CHC患者为对照组,均接受PEG-IFNα-2a每周一次皮下注射,同...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转氨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CHC)远期疗效。方法:选择68例丙氨酸转移酶(ALT)持续正常CHC患者为观察组,50例ALT升高的CHC患者为对照组,均接受PEG-IFNα-2a每周一次皮下注射,同时口服利巴韦林,HCVRNA基因型为1b或未分出型者疗程为48周,基因为2a型者疗程24周。两组患者均随访至停药后3年,内容包括持续病毒学应答、生化应答、影像学改变及生存质量评估。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1例和40例完成3年随访。结果:随访至3年末,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获得相似的较高持续病毒学应答率(80.4%vs80.0%,P=1.000),随访1年末时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病例在后2年的随访中无一例复发。取得SVR的患者均保持了持续生化学应答和影像学稳定,同时两组患者生存质量也得到提高,尤其是社会功能、活力、总健康状况、情绪角色及心理健康5个领域改善明显。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转氨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可取得与ALT升高者相似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聚乙烯二醇类 干扰素Α-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多糖L-2对荷瘤小鼠TNF-α和IL-2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2
作者 阮征 付晓芳 +2 位作者 周泉城 胡筱波 吴谋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3-226,共4页
我们提取纯化得到一种重均分子量为2.03×105、单糖为葡萄糖的香菇多糖级分(L-2)后,评价了香菇多糖L-2对荷S-180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连续10d通过腹腔注射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香菇多糖L-2(10mg/kg体重),测定了正常小鼠与荷S-180小鼠... 我们提取纯化得到一种重均分子量为2.03×105、单糖为葡萄糖的香菇多糖级分(L-2)后,评价了香菇多糖L-2对荷S-180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连续10d通过腹腔注射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香菇多糖L-2(10mg/kg体重),测定了正常小鼠与荷S-180小鼠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2(IL-2)的含量,以及香菇多糖L-2对TNF-α和IL-2的mRNA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血清中TNF-α含量有显著增加,而血清中IL-2含量没有变化,与此同时,香菇多糖L-2可以上调TNF-α的mRNA的表达。结果揭示多糖L-2有增加TNF-α含量的作用,多糖增强免疫力与TNF-α含量增加以及在转录水平上调TNF-α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多糖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陆建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922-925,共4页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胸腺肽α1(Tα1)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本科收治的CHB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74例,对照组采用PEG-IFNα-2...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胸腺肽α1(Tα1)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本科收治的CHB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74例,对照组采用PEG-IFNα-2a治疗;观察组采用PEG-IFNα-2a联合Tα1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时HBV DNA载量的变化情况,QOL及慢性肝病问卷(CLDQ)评分和不良反应.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治疗3、6、12个月时HBV DNA载量下降值和病毒学应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281,P=0.02;χ2=3.950,P=0 04;t=3 237,P=0.00;χ2=4.022,P=0.04;t=3.197,P=0.00; χ2=4.028,P=0.04);观察组治疗6个月时总的QOL、生理、社会关系评分及乏力、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039~3.472,P<0.05);观察组治疗12个月总的QOL、总的健康状况、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评分及乏力、全身症状、活动、焦虑、环境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020~3.201,P<0.05).结论 PEG-IFNα-2a联合Tα1治疗CHB可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及抗病毒能力,提高机体清除HBV的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a 胸腺素 肝炎 乙型 慢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sIL-2R、TNF-α、IFN-γ、IL-6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31
4
作者 李红 唐神结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的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214例初治肺结核的血清中sIL-2R、TNF-α、IL-6、IFN-γ的水平。结...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的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214例初治肺结核的血清中sIL-2R、TNF-α、IL-6、IFN-γ的水平。结果肺结核病人血清sIL-2R的检测结果各组平均值均高于正常,随着病灶范围增加sIL-2R的水平也增加;3~4肺野组与5~6肺野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1~2肺野组(P<0.01);痰菌阳性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肺结核病人血清TNF-α的检测结果显示1~2肺野组与3~4肺野组平均值均高于正常,随着病灶范围增加TNF-α的水平减少,5~6肺野组在正常范围,1~2肺野组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5~6肺野组(P<0.01);无空洞组TNF-α平均值高于有空洞组(P<0.05)。肺结核病人的血清INF-γ的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其中5~6个肺野组比3~4肺野组高(P<0.05);痰菌阳性组比阴性组IFN-γ水平高(P<0.05)。结论不同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sIL-2R、TNF-α、IFN-γ、IL-6水平存在着差异,这些细胞因子可能在结核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血液 受体 白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Ⅱ型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IFN-α、rhIL-2对血管内皮细胞调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雷燕 高倩 +2 位作者 林燕林 陈可冀 石太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 :探讨干扰素 -α(rhIFN -α)和白细胞介素 - 2 (rhIL - 2 )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细胞周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离体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 lialcells,HUVEC)为模... 目的 :探讨干扰素 -α(rhIFN -α)和白细胞介素 - 2 (rhIL - 2 )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细胞周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离体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 lialcells,HUVEC)为模型 ,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周期 ,琼脂糖刮除法检测其对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assay ,ELISA)检测上述细胞因子作用下培养的HUVE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上清液中的含量。结果 :rhIFN -α组细胞增殖和迁移数分别为 0 .199± 0 . 0 0 9和75 .75 0± 2 3. 330 ,rhIL - 2组为 0 . 2 17± 0. 0 0 5和 4 9. 2 5 0± 8. 14 0 ,而合用组为 0 .183± 0 . 0 80和 4 0 . 5 0 0± 17. 2 30 ,与对照组(0 . 2 4 8± 0 . 0 0 5和 16 0 .5 0 0± 13 .2 2 0 )比较 ,有显著差异 (均P <0 . 0 1) ;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数目 ,rhIFN -α、rhIL - 2单用或合用组分别为 14 .18± 0 . 5 5、13 31± 0 . 78、10. 0 5± 0 . 4 3,而对照组为 15 . 99± 1. 0 2 (P <0 .0 5或P <0 . 0 1)。单独应用rhIFN -α或rhIL - 2可显著增加上清液中VEGF含量 (P <0 . 0 1) ,而合用组上清液中VE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 (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白细胞介素2 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诱导HepG2 2.2.15细胞APOBEC3G的表达及其机制
6
作者 王鲁文 陈辉 +2 位作者 褚小刚 严少南 龚作炯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α刺激HepG2 2.2.15细胞后,对载脂蛋白B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3G(apolipoprotein B mRNA-editing enzyme catalytic polypeptide-like 3G,APOBEC3G)表达的影响,以及初步探讨Janus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子...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α刺激HepG2 2.2.15细胞后,对载脂蛋白B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3G(apolipoprotein B mRNA-editing enzyme catalytic polypeptide-like 3G,APOBEC3G)表达的影响,以及初步探讨Janus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子OAK—STAT)信号通道是否参与APOBEC3G基因转录调控。方法对HepG2 2.2.15细胞给予不同剂量(0、1、10^1、10^2、10^3、10^4 U/mL)IFN-α刺激8h时,以及10^3 U/mL IFN-α刺激2、4、6、8、10、12h时,收集细胞或培养上清液。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epG22.2.15细胞APOBEC3G、STAT-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e抗原(HBsAg与HBeAg)水平,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RT-PCR分别检测上清液中HBVDNA水平以及细胞中HBVmRNA水平。结果无IFN-α(0 U/mL)刺激时,HepGa2.2.15细胞APOBEC3G表达水平很低。随着IFN-a浓度的升高,APOBEC3GmRNA及蛋白水平逐步升高,IFN-α浓度为10^4 U/mL时,APOBEC3G表达量最高,并且STAT-1分子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亦逐步升高,与APOBEC3G表达量呈现平行相关。随着IFN-a刺激时间的延长,APOBEC3G表达量明显升高,8h时达到最高,其后逐渐下降。10^4 U/mL IFN-α刺激8h时,HepG2 2.2.1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HBVDNA及细胞中HBV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无IFN-α刺激的HepG22.2.15细胞。结论WN-a能诱导HepG22.2.15细胞表达APO—BEC3G,在一定范围内,APOBEC3G的表达与IFN—d的剂量、作用时间呈正相关;IFN-α诱导APOBEC3G的表达可能是其发挥抗病毒作用的机制之一;IFN-α是否经JAK-STAT信号通道刺激APOBEC3G的表达,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3G 干扰素-Α HEPG2 2.2.15细胞 STAT-1 肝炎 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融合表达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闫若潜 吴志明 +3 位作者 张志凌 盛敏 刘光辉 赵明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8-255,共8页
为了研究高效广谱的猪基因工程抗病毒制剂,作者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PCR,SOE-PCR)方法通过一基因柔性接头(linker)(G4S)3将猪α干扰素(Porcine interferon alpha,PoIFN-α)与猪白细胞介素2(Porcine interleuk... 为了研究高效广谱的猪基因工程抗病毒制剂,作者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PCR,SOE-PCR)方法通过一基因柔性接头(linker)(G4S)3将猪α干扰素(Porcine interferon alpha,PoIFN-α)与猪白细胞介素2(Porcine interleukin-2,PoIL-2)成熟肽基因连接,构建成PoIFN-α-linker-PoIL-2嵌合基因,并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将PoIFN-α-linker-PoIL-2嵌合基因亚克隆入pQE-30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通过尿素变性、复性液复性、PBS溶液透析等步骤对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rPoIFN-α-linker-PoIL-2)进行纯化。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rPoIFN-α-linker-PoIL-2蛋白中的PoIFN-α在不同细胞系上对不同病毒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分别采用MTT法和PoIL-2 ELISA试验方法检测rPoIFN-α-linker-PoIL-2蛋白中PoIL-2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成功构建并克隆PoIFN-α-linker-PoIL-2嵌合基因。嵌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的rPoIFN-α-linker-PoIL-2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6.7 ku,蛋白经纯化后纯度在96%以上。rPoIFN-α-linker-PoIL-2蛋白在细胞上具有与单一rPoIFN-α蛋白相近的抑制病毒增殖活性,其中在PK-15细胞上抗VSV的活性单位为1.891×104I U.mL-1,在Marc-145细胞上抑制高致病性PRRSV增殖的活性单位为905 U.mL-1;rPoIFN-α-linker-PoIL-2蛋白具有与单一rPoIL-2蛋白对照相近的生物学活性,可明显促进CTLL-2细胞的增殖,并可与抗PoIL-2单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这表明rPoIFN-α-linker-PoIL-2蛋白具有rPoIFN-α和rPoIL-2蛋白双重的生物学活性,为基因工程抗病毒制剂的开发以及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Α干扰素 猪白细胞介素2 重叠延伸PCR 嵌合基因 融合表达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犬α2干扰素的原核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宋天琪 金红岩 +3 位作者 张通明 陈美荣 朱鸿飞 贾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1,共8页
试验旨在构建犬α2干扰素(CaIFN-α2)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并进行优化和筛选,评价其表达的重组犬α2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根据GenBank中CaIFN-α2的基因序列,按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对CaIFN-α2全基因序列进行优化与合成,连接至pET-32a表... 试验旨在构建犬α2干扰素(CaIFN-α2)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并进行优化和筛选,评价其表达的重组犬α2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根据GenBank中CaIFN-α2的基因序列,按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对CaIFN-α2全基因序列进行优化与合成,连接至pET-32a表达载体中,构建pET-32a-CaIFN-α2重组表达质粒。设计1对含NdeⅠ/BamHⅠ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克隆CaIFN-α2成熟肽基因,连接至pET-21a表达载体中,构建pET-21a-CaIFN-α2重组表达质粒。将两种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菌经超声破碎、变性、复性和分子筛层析后,得到纯化的CaIFN-α2蛋白,纯度约为90%。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在MDCK-VSV系统中测定其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纯化后pET-32a-CaIFN-α2蛋白的抗病毒活性为1.5×103IU/mL,而纯化后pET-21a-CaIFN-α2蛋白的抗病毒活性高达1.0×107IU/mL。本试验结果表明CaIFN-α2在pET-32a及pET-21a载体系统中均能成功表达,且具有抗病毒活性,但在pET-21a载体系统中表达产物的活性更高,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犬干扰素制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α2干扰素(CaIFN-α2) 原核表达 纯化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性位置回避模型大鼠吻侧部前扣带皮层内Ng、CaMK2α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传青 徐静 +3 位作者 陈海军 施丽燕 许铁 万燕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569-574,共6页
目的:观察甲醛溶液足底注射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回避(formalin-induced conditioned place avoidance,F-CPA)行为大鼠的吻侧部前扣带皮层(ros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r ACC)神经元中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及钙-钙调蛋白依赖... 目的:观察甲醛溶液足底注射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回避(formalin-induced conditioned place avoidance,F-CPA)行为大鼠的吻侧部前扣带皮层(ros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r ACC)神经元中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及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2 alpha(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Type 2 alpha,Ca MK2α)及其磷酸化(p-Ng、p-Ca MK2α)水平的变化。方法: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无处理(C)组、甲醛溶液足底注射(F)组、生理盐水足底注射+CPA测试(N-CPA)组、甲醛溶液足底注射+CPA模型建立(F-CPA1)组、甲醛溶液足底注射+CPA模型消退(F-CPA2)组(n=8),进行CPA行为学测试,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r ACC中Ng、Ca MK2α和其磷酸化的表达。结果:处理前,N-CPA、F-CPA1、F-CPA2组条件刺激匹配室停留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处理后,F-CPA1、F-CPA2组大鼠条件刺激匹配室停留时间减少,回避分数高于N-CPA组(P<0.05)。同时,F-CPA1组r ACC内Ca MK2α、p-Ca MK2α水平同其他对照组相比均减少(P<0.05),而各组间r ACC内Ng、p-Ng的表达及p-Ng/Ng、p-Ca MK2α/Ca MK2α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h后,F-CPA2组大鼠回避分数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F-CPA2组大鼠r ACC内Ca MK2α、Ng及其磷酸化水平与其他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r ACC中Ca MK2α及p-Ca MK2α表达下调可能参与甲醛溶液诱导的疼痛厌恶情绪,而Ng及p-Ng的表达与其无显著相关。Ca MK2α可能并不通过Ng-Ca M-Ca MK2α途径参与疼痛厌恶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溶液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回避 前扣带皮层 神经颗粒素 -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2 alpha 疼痛厌恶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a2b干扰素雾化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倩 张林 陈光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130-1130,共1页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a 2b干扰素雾化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痰热清注...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a 2b干扰素雾化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a2b干扰素雾化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7.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a2b干扰素雾化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a2b干扰素 雾化 小儿手足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过程中血常规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晓云 郑艳红 +3 位作者 金怡 于海滨 马丽娜 陈新月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319-1322,共4页
目的观察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标准治疗过程中血常规的变化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63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治... 目的观察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标准治疗过程中血常规的变化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63例,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分别在基线、治疗4、12、24、48周和随访24周时进行HCV RNA及血常规的检测,分析血常规与疗效的相关性。根据是否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分为SVR组和n SVR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简单线性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63例患者有3例失访,余下60例均完成抗病毒治疗和24周随访,其中46例获得SVR,SVR率为76.7%;SVR组患者治疗4、12、24周时的淋巴细胞计数(LYPH)、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计数(NUET)均低于n SVR组,并且在12周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98、2.766、2.037,P值均<0.05),在24周时两组WBC及NUET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59、2.151,P值均<0.05);此外SVR组患者在治疗4周时上述3项指标较基线的下降幅度均大于n SVR组,其中LYPH下降幅度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3)。LYPH、WBC、NUET在治疗4、12周时与HCV RNA的下降幅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0.45、0.37、0.47、0.61、0.33,P值均<0.05)。结论血常规中LYPH、WBC及NEUT的变化及下降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干扰素Α-2a 淋巴细胞计数 中性白细胞 白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慢性感染相关的肝癌病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特点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敏 王福生 +1 位作者 段学章 刘敬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HBV感染相关的肝癌病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亚群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 6例慢性HBV感染相关的肝癌病人进行研究 ,2 3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和 2 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DC亚群和淋巴细胞亚群。E... 目的 探讨慢性HBV感染相关的肝癌病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亚群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 6例慢性HBV感染相关的肝癌病人进行研究 ,2 3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和 2 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DC亚群和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经灭活 1型单纯疱疹病毒 (HSV 1)刺激后产生IFN α的能力。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 ,慢性HBV感染相关的肝癌病人外周血DC1和DC2百分比和绝对细胞数降低 (P <0 0 5 ) ;DC1/DC2比率无显著差别 ;PBMC经灭活HSV 1刺激后产生IFN α的能力降低 (P <0 0 5 ) ;NK细胞绝对细胞数降低(P <0 0 5 )。结论 慢性HBV感染相关的肝癌病人外周血DC1和DC2数量减少、功能减低 ,且伴有NK细胞绝对数目的减少 ,这些可能是导致肝癌病人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下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1型树突状细胞 2型树突状细胞 干扰素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转换与OAS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姗 黄雁翔 +4 位作者 马丽娜 金怡 何智敏 张晓丹 陈新月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270-1274,共5页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经干扰素(IFN)α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血清学转换与2',5'寡腺苷酸合成酶(OAS)1、2、3及OAS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关系。方法 277例HBeAg阳性CHB患者给予IFNα及核苷酸类似物(NA)联合...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经干扰素(IFN)α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血清学转换与2',5'寡腺苷酸合成酶(OAS)1、2、3及OAS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关系。方法 277例HBeAg阳性CHB患者给予IFNα及核苷酸类似物(NA)联合抗病毒治疗,依据HBsAg及HBeAg转换与否评价疗效,分为HBsAg转换组、HBeAg转换组及无应答组(NR),同时纳入50例HBV自限性感染者作为对照。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宿主的抗病毒蛋白OAS1基因内含子区rs2285934(A/C)位点、OAS2基因外显子-2区rs2072138(C/G)位点、OAS3基因外显子-8区rs2072136(C/T)位点及OASL基因内含子区rs11849829(A/G)位点SNP,并分别比较OAS基因单位点、基因型及单体型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277例患者中HBsAg转换组41例(14.80%),HBeAg转换组102例(36.82%),NR组134例(48.38%)。OAS3等位基因C/T在四组间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P=0.001),携带CC+CT基因型患者与TT基因型分布频率在HBsAg转换组及NR组间存在差异,统计学差异居于临界值(χ2=3.17,P=0.07)。单体型分析显示:单体型ACCG、CCTG在应答组与NR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4;χ2=4.89,P=0.03)。结论携带OAS3(rs2072136)C等位基因的HBeAg阳性CHB患者易于获得IFNα治疗HBsAg转换,其单体型可作为获得HBeAg转换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干扰素 α多态性 单核苷酸 2 5’寡腺苷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