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5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ovel SiC-TiC/Al-Mg-Sc-Zr composites prepared by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1
作者 LU Ren-yi MA Guo-nan +4 位作者 BAI Guan-shun ZHAO Wen-tian ZHANG Hui-hua ZHAO Shu-ming ZHUANG Xin-p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5期1641-1659,共19页
In order to obtain high-density dual-scale ceramic particles(8.5 wt.%SiC+1.5 wt.%TiC)reinforced Al-Mg Sc-Zr composites with uniform microstructure,50 nm TiC and 7μm SiC particles were pre-dispersed into 15−53μm alum... In order to obtain high-density dual-scale ceramic particles(8.5 wt.%SiC+1.5 wt.%TiC)reinforced Al-Mg Sc-Zr composites with uniform microstructure,50 nm TiC and 7μm SiC particles were pre-dispersed into 15−53μm aluminum alloy powders by low-speed ball milling and mechanical mixing technology,respectively.Then,the effects of laser energy density,power and scanning rate on the density of the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technology.The effect of micron-sized SiC and nano-sized TiC particles on solidification structure,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racture behaviors of the composites was reveal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Interfacial reaction and phase variations in the composites with varying reinforced particles were emphatically considered.Results showed that SiC-TiC particles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forming quality and density of the SLMed composites,and the optimal relative density was up to 100%.In the process of laser melting,a strong chemical reaction occurs between SiC and aluminum matrix,and micron-scale acicular Al_(4)SiC_(4) bands were formed in situ.There was no interfacial reaction between TiC particles and aluminum matrix.TiC/Al semi-coherent interface had good bonding strength.Pinning effect of TiC particles in grain boundaries could prevent the equiaxial crystals from growing and transforming into columnar crystals,resulting in grain refinement.The optimal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UTS),yield strength(YS),elongation(EL)and elastic modulus of the SiC-TiC/Al-Mg-Sc-Zr composite were~394 MPa,~262 MPa,~8.2%and~86 GPa,respectively.The fracture behavior of the composites included ductile fracture of Al matrix and brittle cleavage fracture of Al_(4)SiC_(4) phases.A large number of cross-distributed acicular Al_(4)SiC_(4) bands were the main factors leading to premature failure and fracture of SiC-TiC/Al-Mg-Sc-Zr 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interface structure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mechanical properties elastic modu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itutive model of disturbed soil-structure interface within mining subsidence areas 被引量:1
2
作者 CHANG Hong XIA Jun-w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7期1676-1683,共8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disturbed soil-structure interface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variation regularities of the disturbed soil within its mining subsidence area using direct shear tests.The effects of the initial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disturbed soil-structure interface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variation regularities of the disturbed soil within its mining subsidence area using direct shear tests.The effects of the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on the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of the soil-structure interface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hesion of the interface initially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as the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increased.In addition,the friction angle of the interface decreased as the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increased.A constitutive model of the disturbed soil-structure interface,a rigid-plastic model based on the initial void ratio and saturability(VSRP) model,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results.In order to validate this model,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DRS-1 direct shear tests was conducted.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calculations coincid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DRS-1 direct shear tests.The proposed model also reflected the nonlinear features of the soil-structure inte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ng SUBSIDENCE areas soil-structure interfacE RIGID-PLASTIC model FINITE ELE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低噪声及高线性度的高性能MOCVD-SiN_(x)/AlN/GaN毫米波MIS-HEMTs
3
作者 袁静 景冠军 +7 位作者 王建超 汪柳 高润华 张一川 姚毅旭 魏珂 李艳奎 陈晓娟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6,共7页
文章在超薄势垒AlN/GaN异质结构上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原位生长SiN_(x)栅介质,成功制备了高性能的SiN_(x)/AlN/GaN金属-绝缘体-半导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MIS-HEMTs)。深能级瞬态谱(DLTS)技术测试SiN_(x)/AlN的界面信息,显... 文章在超薄势垒AlN/GaN异质结构上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原位生长SiN_(x)栅介质,成功制备了高性能的SiN_(x)/AlN/GaN金属-绝缘体-半导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MIS-HEMTs)。深能级瞬态谱(DLTS)技术测试SiN_(x)/AlN的界面信息,显示其缺陷能级深度为0.236 eV,俘获截面为3.06×10^(-19)cm^(-2),提取的界面态密度为10^(10)~10^(12)cm^(-2)eV^(-1),表明MOCVD原位生长的SiN_(x)可以有效降低界面态。同时器件表现出优越的直流、小信号和噪声性能。栅长为0.15μm的器件在2 V的栅极电压(Vgs)下具有2.2 A/mm的最大饱和输出电流,峰值跨导为506 mS/mm,最大电流截止频率(fT)和最大功率截止频率(fMAX)分别达到了65 GHz和123 GHz,40 GHz下的最小噪声系数(NFmin)为1.07 dB,增益为9.93 dB。Vds=6 V时对器件进行双音测试,器件的三阶交调输出功率(OIP3)为32.6 dBm,OIP3/Pdc达到11.2 dB。得益于高质量的SiN_(x)/AlN界面,SiN_(x)/AlN/GaN MISHEMT显示出了卓越的低噪声及高线性度,在毫米波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_(x)栅介质 MOCVD mis-HEMTs 界面态 低噪声 线性度 毫米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cuum deposited film growth,morphology and interfacial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2,7-dioctyl[1]benzothieno[3,2-b]benzothiophene(C8-BTBT)
4
作者 WEI Jun-hua NIU Dong-mei GAO Yong-l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041-1061,共21页
Interfaces play critical roles in electronic devices and provide great diversity of film morphology and device performance.We retrospect the substrate mediated vacuum film growth of benchmark high mobility material 2,... Interfaces play critical roles in electronic devices and provide great diversity of film morphology and device performance.We retrospect the substrate mediated vacuum film growth of benchmark high mobility material 2,7-dioctyl[1]benzothieno[3,2-b]benzothiophene(C8-BTBT)and the interface electronic structures.The film growth of C8-BTBT molecules is diversified depending on the substrate-molecule and molecule-molecule interactions.On atomic smooth substrates C8-BTBT film grows in layer-by-layer mode while on coarse substrate it grows in islands mode.The initial molecular layer at dielectric,semiconductor and conductive substrates displays slight different lattice structure.The initial molecule orientation depends on the substrate and will gradually change to standing up configuration as in bulk phase.C8-BTBT behaves as electron donor when contacting with dielectric and stable conductive materials.This usually induces a dipole layer pointing to C8-BTBT and an upward bend bending in C8-BTBT side toward the interface.Although it is air stable,C8-BTBT is chemically reactive with some transition metals and compounds.The orientation change from lying down to standing up in the film usually leads to decrease of ionization potential.The article provides insights to the interfac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 and suggestions for optimal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C8-BTBT based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ace film morphology packing configuration growth mode electronic structure chemical reaction interface dipo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E AND INTERFACE PROPERTIES OF Fe/C MULTILAYERS
5
作者 Cui Jingbiao, Zhang Ligong Fang Rongchan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Laboratory of Structure Analysi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92年第Z1期251-254,共4页
Fe/C multilayer thin films were deposited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Small angle X-ray diffraction measurements show very well periodicity of the samples. The modulation period determined from a modified Bragg equation ... Fe/C multilayer thin films were deposited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Small angle X-ray diffraction measurements show very well periodicity of the samples. The modulation period determined from a modified Bragg equation agrees well with that determined from deposition rate. The interfacial roughness parameter ξof several samples calcul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is between 3.5(?) and 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structure AND interfacE PROPERTIES OF Fe/C MULTILAYERS v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S智能处理的近似评判法及其算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谈文蓉 杨宪泽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6-228,共3页
在MIS的设计中,智能技术的使用是一大趋势。本文围绕关键词的智能检索问题,完成了三部分工作:1)探讨了近似评判方法在MIS智能处理中的应用;2)给出了一个文献检索智能接口的设计;3)提出了相应的规则索引算法。
关键词 mis 管理信息系统 智能技术 智能处理 近似评判法 算法 关键词 检索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大基于校园网的MIS建设规划 被引量:14
7
作者 蒋磊宏 董传良 钟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0-14,共5页
针对上海交大多校区、地域分散的特点,介绍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阐述了系统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子系统划分以及多层软件体系结构、分布处理技术、安全策略、DCOM/CORBA等技... 针对上海交大多校区、地域分散的特点,介绍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阐述了系统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子系统划分以及多层软件体系结构、分布处理技术、安全策略、DCOM/CORBA等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mis) 多层结构 分布信息处理 安全策略 DCOM COB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体系结构的集装箱MIS系统设计 被引量:8
8
作者 黄琪 黄卜夫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1-212,215,共3页
该文根据集装箱管理的实际需要,结合网络、数据库、计算机、优化等技术,提出并实现了基于C/S体系结构的集装箱管理信息系统。在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系统功能结构、数据库优化、权限管理、ODBC等关键技术,并结合... 该文根据集装箱管理的实际需要,结合网络、数据库、计算机、优化等技术,提出并实现了基于C/S体系结构的集装箱管理信息系统。在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系统功能结构、数据库优化、权限管理、ODBC等关键技术,并结合实际对有关设计工作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结构 集装箱 系统设计 mis 管理信息系统 ODBC 客户/服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多层MIS系统在Delphi中的实现 被引量:9
9
作者 毛根生 单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4-96,共3页
分布式多层系统由客户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层次构成。其关键在于引用了应用程序服务器,它改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延展性,这对于软件开发,以及客户端的维护都有积极的效应。概述分布式多层体系结构,介绍了用Del... 分布式多层系统由客户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层次构成。其关键在于引用了应用程序服务器,它改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延展性,这对于软件开发,以及客户端的维护都有积极的效应。概述分布式多层体系结构,介绍了用Delphi开发分布式多层MIS系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多层体系结构 miDAS 无状态对象 企业 管理信息系统 DELP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T的C/S与B/S混合结构的MIS开发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覃云 韩伯棠 王霞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52-56,共5页
以实际开发经验为基础,介绍了.NET技术特别是VB.NET技术以及ADO.NET、Crystalreports报表技术等在C/S与B/S混合结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理论与应用。
关键词 VB.NET ADO.NET 管理信息系统 混合结构 CrystalRepor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小企业MIS开发的需求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潇元 李吉桂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036-2039,共4页
MIS是指在管理工作中以数据库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实现 .目前 ,中小企业 MIS的开发已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但常见的开发方法都不能很好的解决 MIS开发中需求获取的问题 ,本文在综合常见方法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较为有... MIS是指在管理工作中以数据库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实现 .目前 ,中小企业 MIS的开发已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但常见的开发方法都不能很好的解决 MIS开发中需求获取的问题 ,本文在综合常见方法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需求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 3M 需求分析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S中界面重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文球 夏旭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6-127,106,共3页
通过对各种管理信息系统 (MIS)业务处理流程和操作特点的分析 ,以面向对象 (Objectoriented)技术作为软件开发方法 ,设计出了通用可视化的窗体界面对象。在实际系统开发中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分析用户界面 ,定义出界面的各种对象和信息模... 通过对各种管理信息系统 (MIS)业务处理流程和操作特点的分析 ,以面向对象 (Objectoriented)技术作为软件开发方法 ,设计出了通用可视化的窗体界面对象。在实际系统开发中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分析用户界面 ,定义出界面的各种对象和信息模型 ,提高了用户界面程序的可重用性 ,缩短了系统开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 管理信息系统 软件开发 面向对象技术 用户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科技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初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大龙 周迎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77-480,共4页
在大型科技工程项目管理中,信息系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该文对适应大型科技工程项目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PMIS)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并就工程项目各阶段的信息需求作了分析和讨论。最后,给出了一个PMIS的典型功能结构及其系... 在大型科技工程项目管理中,信息系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该文对适应大型科技工程项目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PMIS)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并就工程项目各阶段的信息需求作了分析和讨论。最后,给出了一个PMIS的典型功能结构及其系统构建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科技工程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的MIS系统开发 被引量:6
14
作者 申红雪 何培英 韩哲新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67-70,共4页
统一建模语言 (UML)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 ,可用于对软件系统进行描述和构造软件的系统结构 .利用UML进行MIS系统建模 ,则要先分析用户需求 ,建立系统的用例、顺序、类、包等视图 ,再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编程 .在此过程... 统一建模语言 (UML)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 ,可用于对软件系统进行描述和构造软件的系统结构 .利用UML进行MIS系统建模 ,则要先分析用户需求 ,建立系统的用例、顺序、类、包等视图 ,再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编程 .在此过程中 ,UML能为面向对象系统的开发、软件生产的自动化和支持环境的建造提供一种丰富、严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建模语言 系统设计 mis系统 开发 软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胺[N(CH_3)_3]MIS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英才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54-56,共3页
研制探测鱼鲜度的传感元件。用含铟(In)杂质的TiO2材料作溅射靶,采用氩离子束镀膜机在硅片上镀膜,用常规蒸铝技术和光刻技术制成MIS结构。结果表明:在1MHz的测试频率下,当三甲胺浓度从0变化到0.1%时电容发生了250%的变化。在3... 研制探测鱼鲜度的传感元件。用含铟(In)杂质的TiO2材料作溅射靶,采用氩离子束镀膜机在硅片上镀膜,用常规蒸铝技术和光刻技术制成MIS结构。结果表明:在1MHz的测试频率下,当三甲胺浓度从0变化到0.1%时电容发生了250%的变化。在3V的偏压下,电流改变了450%。直接用鲜鱼测试时,在25h内该结构的电容和电流的响应很敏感,且接近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mis结构 三甲胺 鱼鲜度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S通用菜单系统开发
16
作者 吴继周 孙凤祥 +1 位作者 李莹 郭立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24-128,共5页
论述了MIS通用菜单系统设计思想,设计和实现方法,给出了它的数据结构和主程序。
关键词 菜单 软件开发 mis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MIS软件系统结构模型的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庆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76-180,共5页
利用程序抽象技术,以信息隐藏为基本手段,通过建立抽象数据层,探索出一条提高MIS软件质量的技术方法。实现了动态数据库结构、动态数据输入、动态查询及动态报表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MIS软件不能通用的弊端。
关键词 mis 系统结构模型 抽象数据层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 与 MIS 隧道结的结构特点及其发光效应
18
作者 王茂祥 孙承休 +2 位作者 俞建华 刘柯林 吴宗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9-32,共4页
对MIM(MetalInsulatorMetal)及MIS(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隧道结的结构特点作了简单介绍,着重分析了其发光效应及发光光谱特性,并由此对隧道结的发光机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mis隧道结 结构 薄膜 miM隧道结 发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P MIS结构界面陷阱的深能级研究
19
作者 卢励吾 周洁 +1 位作者 瞿伟 张盛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72-75,共4页
对经PECVD(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生长的P-InP MIS结构的界面陷阱进行了研究。样品介质膜生长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分别利用C-V和DLTS(Deep Level Tran sient Spectroscopy)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介质膜和In... 对经PECVD(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生长的P-InP MIS结构的界面陷阱进行了研究。样品介质膜生长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分别利用C-V和DLTS(Deep Level Tran sient Spectroscopy)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介质膜和InP之间的InP一侧有界面陷阱存在,并获得了与之有关的深能级参数。这些陷阱可能是在不同生长条件的介质膜淀积过程中等离子体引进的有关辐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结构 界面陷阱 深能级 I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的安全管理体系在MIS中的应用
20
作者 胡小兵 袁锐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5-88,共4页
为实现大型MIS系统的安全管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的安全管理体系。对MIS系统的用户而言,只能通过用户界面与该系统进行交互,因此,将MIS系统中用户界面上需要管理的对象 (目标)进行注册,并定义目标各种可能的状态 (如可用、不可用、可... 为实现大型MIS系统的安全管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的安全管理体系。对MIS系统的用户而言,只能通过用户界面与该系统进行交互,因此,将MIS系统中用户界面上需要管理的对象 (目标)进行注册,并定义目标各种可能的状态 (如可用、不可用、可见、不可见和只读等 )。对于某个用户,可为其分配不同的对象集,并定义该集合中对象的状态,使系统对用户权限的控制粒度达到任意程度,从而为MIS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安全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 用户界面 访问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