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玉米与豆科作物间作提高农田生产力的机理与应用展望 |
张哲
白伟
冯良山
冯晨
赵凤艳
蔡倩
向午燕
杜桂娟
张诗雨
李娜
娄义晟
刘洋
董智
侯志研
梁思维
孙占祥
|
《寒旱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2
|
黄河灌区半夏玉米间作生产技术规程 |
陈文庆
魏莉霞
张东佳
李玉萍
|
《寒旱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3
|
基于改进YOLO v8的玉米大豆间套复种作物行导航线提取方法 |
朱惠斌
李仕
白丽珍
王明鹏
贾宇轩
兰冀贤
|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棉花-花生间(套)轮作模式对作物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
古丽西旦姆·吾马尔
高君
崔福洋
张云
侯献飞
贾东海
顾元国
张乐
李强
陈晓露
苗昊翠
|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连作及间作黄芩对核桃苗生长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谢佳怡
韦长江
徐海根
宋健
齐建勋
张赟齐
翟长远
侯智霞
|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接种复合菌群对间作系统中玉米、大豆生长及氮磷吸收的影响 |
黄活志
刘洋
陈康
王秀荣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青贮玉米与绿肥作物间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的影响 |
黄蝶
鲁洪智
丁瑞
姜华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基于校正WOFOST模型的枣树生长模拟与水分利用评价 |
白铁成
王涛
张楠楠
|
《智慧农业(中英文)》
|
2021 |
5
|
|
|
9
|
不同品种玉米间作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狄丹
李刚
李丽
|
《寒旱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10
|
基于高产稳产的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优化研究 |
杨晓峰
|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25 |
1
|
|
|
11
|
葱的化感作用及其种植模式 |
罗俊霞
陈守保
段鹿梅
赵倩倩
李青
安小亮
张强
李桂金
刘燕敏
董雅杰
赵建波
张婧
介领军
|
《现代农业研究》
|
2025 |
0 |
|
|
12
|
内蒙古兴安盟不同作物种植模式需水、耗水特征 |
杨玉辉
王建国
|
《农学学报》
|
2025 |
0 |
|
|
13
|
多样化种植对提升耕地质量的作用:进展与展望 |
田慎重
管西林
宁堂原
孙涛
张玉凤
边文范
董亮
高新昊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
14
|
绿肥间作对灰枣果园土壤肥力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
木合塔尔·扎热
故丽米热·卡克什
艾海提·克然木
吴正保
马合木提·阿不来提
|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
15
|
干旱灌区绿肥对多样化种植小麦玉米产量性能指标的影响 |
刘志鹏
苟志文
柴强
殷文
樊志龙
胡发龙
范虹
王琦明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6
|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配合氮肥减施对辣椒–大豆间作体系氮素吸收的影响 |
余众
刘圆圆
夏懿
张仕颖
王豹
岳献荣
夏运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17
|
胡麻间作模式对作物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
韩静
王一帆
高玉红
王瑛泽
剡斌
文明
王海娣
刘宏胜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
18
|
施氮与种间距离下大豆/玉米带状套作作物生长特性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杨立达
任俊波
彭新月
杨雪丽
罗凯
陈平
袁晓婷
蒲甜
雍太文
杨文钰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
19
|
杀虫剂减施和添加助剂对红枣-小麦间作麦田蚜虫防效的影响 |
沈煜洋
洪高洁
范贵强
陈利
雷钧杰
李广阔
高海峰
|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20
|
玉米花生间作复合种植对花生根际微生态环境及其产量的影响 |
衣婷婷
唐朝辉
李庆凯
张正
王建国
张佳蕾
郭峰
崔利
万书波
|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