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磺酰氯促进金属氯化物插层石墨以实现高效钠存储
1
作者 兰淑琴 任伟成 +7 位作者 王钊 于畅 余金河 刘迎宾 谢远洋 张秀波 王健健 邱介山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8-548,共11页
金属氯化物-石墨插层化合物具有导电性优异,石墨层间距大等特点,可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在传统金属氯化物插层石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用到氯气,既增加了实验操作的风险,也对实验设备提出更高要求。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创新性地使... 金属氯化物-石墨插层化合物具有导电性优异,石墨层间距大等特点,可用作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在传统金属氯化物插层石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用到氯气,既增加了实验操作的风险,也对实验设备提出更高要求。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创新性地使用SO_(2)Cl_(2)作为氯源来促进BiCl_(3)插层石墨。该方法不仅有效提高了BiCl_(3)插层效率,也避免了直接使用氯气带来的安全性风险。采用该方法所合成的三氯化铋-石墨插层化合物(BiCl_(3)-GICs)的层间距为1.26 nm,BiCl_(3)插层含量高达42%。以其为负极材料,组装的钠离子电池具有高的比容量(213 mAh g^(-1)at 1 A g^(-1))和优异的倍率性能(170 mAh g^(-1)at 5 A g^(-1))。此外,原位拉曼光谱测试结果表明,首圈放电后石墨与插层的BiCl_(3)相互作用减弱,该过程有效促进了钠离子在石墨层内的存储。采用该方法可成功制备多种类型金属氯化物-石墨插层化合物,为开发高性能储能材料提供了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酰氯 金属氯化物-石墨插层化合物 插层强化过程 负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技术在黏土插层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刘明泉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89,共4页
以有机小分子作为插层剂,采用机械球磨方法对黏土进行插层改性,将一部分插层改性的黏土进行微波处理,然后将这两种改性黏土以相同的数量添加到某高档瓷坯料中,并与未添加改性黏土的高档瓷坯料分别成型、干燥、烧成,制得试验样品。对制... 以有机小分子作为插层剂,采用机械球磨方法对黏土进行插层改性,将一部分插层改性的黏土进行微波处理,然后将这两种改性黏土以相同的数量添加到某高档瓷坯料中,并与未添加改性黏土的高档瓷坯料分别成型、干燥、烧成,制得试验样品。对制备的样品进行XRD、红外光谱、SEM等测试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了微波处理改性黏土的坯料试验样品,其抗折强度比添加了未经微波处理改性黏土坯料的试验样品抗折强度要大,且两者试验样品的抗折强度均大于原坯料的试验样品的抗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技术 插层改性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层复合材料的光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闫俊萍 张中太 +1 位作者 唐子龙 罗绍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2-484,共3页
 综述了插层复合材料的插层机理、插层方法以及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主体材料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及改性方法,并提出在光催化领域插层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插层 主体材料 复合材料 光催化 XRD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滑石类插层组装功能材料 被引量:62
4
作者 陆军 刘晓磊 +3 位作者 史文颖 王心蕊 卫敏 段雪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9-547,共9页
水滑石类(LDHs)化合物是一类典型的阴离子型层状材料。LDHs的构筑单元和结构的可控性和多样性,为此类材料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广阔前景。以LDHs的层状结构和可插层性为线索,介绍了LDHs的结构特征和制备化学,讨论了阴离子插层LDHs的组装原... 水滑石类(LDHs)化合物是一类典型的阴离子型层状材料。LDHs的构筑单元和结构的可控性和多样性,为此类材料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广阔前景。以LDHs的层状结构和可插层性为线索,介绍了LDHs的结构特征和制备化学,讨论了阴离子插层LDHs的组装原理和主-客体相互作用,对基于主体层板调控及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多种插层LDHs功能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LDHs的结构创新和制备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类化合物 插层组装 功能材料 主-客体相互作用 制备和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5
作者 任旭梅 吴川 +4 位作者 何国蓉 李汉军 吴锋 王国庆 陈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60-364,共5页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极材料的合成、结构以及性能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正极包括嵌锂的层状Lix MO2 和尖晶石型结构的 Lix M2 O4的过渡金属氧化物 ( M=Co,Ni,Mn,V) ,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焦碳、活性碳。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嵌锂材料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有机/煤系高岭土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其热性能 被引量:19
6
作者 仇影 吴其胜 +1 位作者 黎水平 张长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8-272,共5页
采用熔融插层技术,以二甲基亚砜(DMSO)改性的煤系高岭土为前驱体,将月桂酸(LA)和月桂醇(LAL)作为相变材料插入高岭土(Kaolin)层间,制备二元有机/煤系高岭土复合相变储能材料。采用XRD、FTIR、DSC等现代测试技术对复合材料的热性能与内... 采用熔融插层技术,以二甲基亚砜(DMSO)改性的煤系高岭土为前驱体,将月桂酸(LA)和月桂醇(LAL)作为相变材料插入高岭土(Kaolin)层间,制备二元有机/煤系高岭土复合相变储能材料。采用XRD、FTIR、DSC等现代测试技术对复合材料的热性能与内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LAL/kaolin复合物相变温度为25.1℃,相变焓为45.24J/g;复合相变材料是煤系高岭土和月桂酸/月桂醇二元体系的物理共混物,没有新的键合生成;热稳定性实验表明,煤系高岭土对月桂酸/月桂醇二元低共熔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定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高岭土 相变 插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型炭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唐致远 刘春燕 徐国祥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2-75,71,共5页
对五种掺杂型炭材料的结构特征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嵌入机理作一综述。同时提出 ,除了炭材料的改性以外 ,硼、硅、磷和矾等四种元素在炭材料中的掺杂也将是未来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掺杂型 炭材料 嵌入 锂离子电池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硫化钼制备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4
8
作者 胡坤宏 沃恒洲 +1 位作者 韩效钊 胡献国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17,21,共5页
从还原法、分解法、氧化法、电化学法等方面入手 ,评述了化学法制备纳米二硫化钼的现状。介绍了用单层MoS2 重堆积制备纳米插层化合物 (夹层化合物 )的方法 ,包括制备的机理、客体物质的种类及MoS2 插层化合物的性能与应用等。简要介绍... 从还原法、分解法、氧化法、电化学法等方面入手 ,评述了化学法制备纳米二硫化钼的现状。介绍了用单层MoS2 重堆积制备纳米插层化合物 (夹层化合物 )的方法 ,包括制备的机理、客体物质的种类及MoS2 插层化合物的性能与应用等。简要介绍了二硫化钼的结构、性质与功能以及制备纳米MoS2 的物理方法。最后对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与对比 ,并展望了纳米MoS2 的制备技术与方法的发展前景 ,强调纳米MoS2 的制备应是多种方法相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硫化钼 重堆积法 纳米插层化合物 化学法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蒙脱土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孙思萌 李晓林 +1 位作者 郑广宇 张立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研究了纳米蒙脱土(MMT)对沥青乳化技术的影响,以纳米蒙脱土为改性剂成功制备出MMT改性乳化沥青。利用XRD分析了MMT在改性乳化沥青中的分散情况,并且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沥青乳液的聚沉体积,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 研究了纳米蒙脱土(MMT)对沥青乳化技术的影响,以纳米蒙脱土为改性剂成功制备出MMT改性乳化沥青。利用XRD分析了MMT在改性乳化沥青中的分散情况,并且通过室内试验测试了沥青乳液的聚沉体积,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布式旋转黏度,结果表明,MMT使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当MMT掺量高于0.6%时,乳液9天内不发生破乳现象;MMT的层间距由1.28nm增至2.57nm,层间距增大了100%,说明MMT成功插层进入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中,形成了纳米插层型复合材料;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和黏度上升,针入度和延度有所降低,表明MMT提高了蒸发残留物的耐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蒙脱土 乳化沥青 改性 复合插层型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海峰 石阳阳 +2 位作者 鲍俊杰 许戈文 黄毅萍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701,共5页
采用乙酸钾插层改性高岭土后,与十八胺共混球磨制得表面疏水的插层改性高岭土,再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得聚丙烯/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对改性高岭土进行表征;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 采用乙酸钾插层改性高岭土后,与十八胺共混球磨制得表面疏水的插层改性高岭土,再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得聚丙烯/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对改性高岭土进行表征;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拉力机和热重分析仪分别对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插层改性后高岭土d001为1.42 nm,增加0.7 nm,插层率达到79.65%;改性高岭土片层较均匀分散在聚丙烯基体中,随着改性高岭土的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均明显改善,当改性高岭土的填充量为7%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纯PP增加34.22%,断裂伸长率增加2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钾 插层 高岭土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离子掺杂对LiFePO_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6
11
作者 倪江锋 周恒辉 +1 位作者 陈继涛 苏光耀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2-586,共5页
采用机械球磨和共沉淀的方法合成了两种Cr3+掺杂的LiFePO4.通过对合成样品的XRD、SEM及其电化学性能(循环性能、大电流放电性能)的研究表明,少量Cr3+的掺杂未影响到LiFePO4的晶体结构,但显著改善了它的电化学性能,在低放电倍率(0.1 C)时... 采用机械球磨和共沉淀的方法合成了两种Cr3+掺杂的LiFePO4.通过对合成样品的XRD、SEM及其电化学性能(循环性能、大电流放电性能)的研究表明,少量Cr3+的掺杂未影响到LiFePO4的晶体结构,但显著改善了它的电化学性能,在低放电倍率(0.1 C)时,机械球磨掺杂和共沉淀掺杂Cr3+的LiFePO4的放电容量分别为144和158 mAh·g~1,而当放电倍率提高到2 C时,两种掺杂的LiFePO4仍分别具有110和130 mAh·g-1的放电容量,且循环性能良好.同时表明通过铁源共沉淀掺杂是一条改善离子掺杂效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亚铁锂 共沉淀 离子掺杂 电子导电率 嵌锂容量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石有机插层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林江 吴大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1-41,共1页
高岭石有机插层复合物是一种新型矿物材料,具有粘土矿物和有机化合物的综合性能,在新型陶瓷材料、纳米材料、催化剂、功能材料、环境工程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评述了高岭石有机插层材料的制备方法、插层效果表征及应用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高岭石 有机化合物 有机插层材料 制备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钛-氧化石墨插层结构及其光催化性能(英文)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琼 贺蕴秋 +4 位作者 陈小刚 胡栋虎 李林江 尹婷 季伶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4-662,共9页
采用氧化石墨(GO)和硫酸钛作为初始反应物,在低温下(80℃)制备了纳米级的氧化钛-氧化石墨插层(TiO2-GO)复合材料,研究了这一复合材料的紫外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采用TiO2-GO插层复合材料对甲基橙溶液进行紫外光催化降解时,其降解效率... 采用氧化石墨(GO)和硫酸钛作为初始反应物,在低温下(80℃)制备了纳米级的氧化钛-氧化石墨插层(TiO2-GO)复合材料,研究了这一复合材料的紫外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采用TiO2-GO插层复合材料对甲基橙溶液进行紫外光催化降解时,其降解效率η=1.17mg·min-1·g-1,明显优于德固赛P25氧化钛粉.通过对TiO2-GO插层复合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测试,表征了产物的晶相结构、界面状况及其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插层结构中的TiO2晶粒为锐钛矿和金红石的混合相,且锐钛矿相含量大于金红石相含量;氧化石墨层间的含氧基团如C襒O,基本被还原.对TiO2-GO插层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以及该材料具有优越光催化性能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氧化石墨 插层结构 复合材料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柱撑水滑石超分子结构层柱材料的插层组装 被引量:22
14
作者 任玲玲 何静 +1 位作者 EVANS David G. 段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9-173,共5页
用返混沉淀方法实现了谷氨酸柱撑水滑石超分子结构层柱材料的插层组装 ,得到结晶度高、晶相单一且谷氨酸在层间有序排列的超分子结构层柱材料 .用 X射线衍射、原子光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热重-差热分析表征了超分子结构层柱材料的结... 用返混沉淀方法实现了谷氨酸柱撑水滑石超分子结构层柱材料的插层组装 ,得到结晶度高、晶相单一且谷氨酸在层间有序排列的超分子结构层柱材料 .用 X射线衍射、原子光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热重-差热分析表征了超分子结构层柱材料的结构 ,给出其结构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水滑石 超分子结构层柱材料 插层组装 返混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插层改性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及其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8
15
作者 许文 吴其胜 +1 位作者 吴乐华 诸华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7-210,共4页
利用单体原位插层的方法制备酚醛树脂/蒙脱土复合材料,研究了蒙脱土的有机化改性和不同有机化蒙脱土含量对酚醛树脂耐热性的影响,以及改性后的酚醛树脂对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改性的酚醛树脂的耐热性能要明显优于未改性的酚... 利用单体原位插层的方法制备酚醛树脂/蒙脱土复合材料,研究了蒙脱土的有机化改性和不同有机化蒙脱土含量对酚醛树脂耐热性的影响,以及改性后的酚醛树脂对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改性的酚醛树脂的耐热性能要明显优于未改性的酚醛树脂,初始分解温度达487.1℃,比未改性的提高了60.9℃,600℃时的质量剩余率达54.84%,提高了38%。100~350℃摩擦系数为0.33~0.40,250℃时未改性树脂基摩擦材料磨损率为0.56×10-7/N·m,改性后树脂基摩擦材料磨损率为0.44×10-7/N·m,下降了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蒙脱土 插层改性 摩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对石墨负极材料嵌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继涛 周恒辉 +1 位作者 常文保 慈云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研究了不同粒径(13~80μm)石墨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嵌锂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粒度大小对嵌锂性能有明显影响,石墨的不可逆容量随着粒径的减小而逐渐增大,当粒径从80μm减小到13μm时,其不可逆容量增大了10%.而对可逆容量来说,... 研究了不同粒径(13~80μm)石墨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嵌锂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粒度大小对嵌锂性能有明显影响,石墨的不可逆容量随着粒径的减小而逐渐增大,当粒径从80μm减小到13μm时,其不可逆容量增大了10%.而对可逆容量来说,随着粒径的减小,可逆容量逐渐增大;当粒径减小到20μm时,可逆容量达到最大;再进一步减小石墨颗粒的粒径,可逆容量则随之减小.这表明石墨颗粒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锂离子的可逆脱嵌,只有合适的粒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可逆脱嵌锂离子.根据不同粒度石墨的比表面的变化趋势,阐述了嵌锂性能随粒度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石墨 嵌锂性能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层聚合制备环氧树脂/蒙脱土灌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哈恩华 寇开昌 +1 位作者 颜海燕 颜录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5-388,396,共5页
采用阳离子交换的方法对蒙脱土进行了有机化处理 ,使蒙脱土由亲水性变成亲油性 ,并且使其层间距由原来的 1 2nm扩大到 2 2nm。采用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有机蒙脱土在环氧树脂中的剥离行为 ,制备了环氧树脂 /蒙脱土灌封材料并测试了其性能... 采用阳离子交换的方法对蒙脱土进行了有机化处理 ,使蒙脱土由亲水性变成亲油性 ,并且使其层间距由原来的 1 2nm扩大到 2 2nm。采用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有机蒙脱土在环氧树脂中的剥离行为 ,制备了环氧树脂 /蒙脱土灌封材料并测试了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环氧树脂与有机蒙脱土的相容性好 ,蒙脱土在环氧树脂中完全剥离 ;环氧树脂 /蒙脱土灌封材料的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以及吸水率与纯环氧树脂固化物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蒙脱土 灌封材料 插层聚合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有机复合吸水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水保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刚 张虎平 +2 位作者 吕德生 蓝明菊 祝乐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88-91,共4页
实验采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膨润土进行离子交换扩大膨润土的层间距,以高能球磨法为手段促进吸水性有机单体丙烯酸在膨润土层间的插入,制备出一种具有纳米复合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型新型吸水材料。在膨润土的掺加量为丙烯酸单体质量的... 实验采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膨润土进行离子交换扩大膨润土的层间距,以高能球磨法为手段促进吸水性有机单体丙烯酸在膨润土层间的插入,制备出一种具有纳米复合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型新型吸水材料。在膨润土的掺加量为丙烯酸单体质量的2倍、丙烯酸与氢氧化钠中和度80%、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用量为0.02%、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为2.0%时,膨润土有机复合高性能吸水材料吸水倍率可达354g/g,在自然状态下与纯水相比可延长蒸发15天,在土壤中吸水饱和与未掺加吸水材料的土壤相比可延长水分的保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插层 吸水材料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甲酯/ZnAl层状双氢氧化物插层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形貌特征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伟 瞿保钧 冯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920-1922,共3页
A poly(methyl acrylate)(PMA)/Zn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ZnAl-LDH) intercalation nanocomposite is synthesized by in situ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acrylate with ogano-modified ZnAl-LDH(O-ZnAl-LDH). Its structure and ... A poly(methyl acrylate)(PMA)/Zn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ZnAl-LDH) intercalation nanocomposite is synthesized by in situ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acrylate with ogano-modified ZnAl-LDH(O-ZnAl-LDH). Its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are confirm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image. The d 001 of O-ZnAl-LDH is expanded to 2.85 nm after polymerization from 2.63 nm, which indicates the intercalation of PMA chains into the galleries of O-ZnAl-LDH. The (001) diffraction of PMA/ZnAl-LDH nanocomposite is broad due to the exfoliation of some O-ZnAl-LDH layers. The TEM image shows that the most of the layers of O-ZnAl-LDH are stacked with a distance of about 3 nm while some of them are exfoliated and dispersed disorderly in the PMA matr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法 制备 聚丙烯酸甲酯 ZnAl 层状双氢氧化物 无机插层 纳米复合材料 形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层间距对粘土/环氧树脂插层复合材料热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辉 孙康 吴人洁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研究了混料温度对蒙脱土/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相关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层间距,并且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TA)上用不同的模式表征了不同层间距的插层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混料温度对蒙脱土/环氧树脂插层复...  研究了混料温度对蒙脱土/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相关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层间距,并且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TA)上用不同的模式表征了不同层间距的插层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混料温度对蒙脱土/环氧树脂插层复合材料的热机械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插层后蒙脱土/环氧树脂的软化温度提高了11℃,弹性模量也有相应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 层间距 热机械性能 蒙脱土 环氧树脂 插层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