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Calculation Method of Beam System Under Low Velocity Impact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文培 王德荣 +1 位作者 宋春明 王明洋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8年第3期173-180,共8页
The bearing beams and the supporting beams under low velocity impact may be in four different strain stages of deformation depending on the impact intensity and beam structure strength.Based on the different judging c... The bearing beams and the supporting beams under low velocity impact may be in four different strain stages of deformation depending on the impact intensity and beam structure strength.Based on the different judging conditions of deformation stages,the corresponding calculation models are proposed,the calculation formula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mpact force and the beam's lateral displacement are obtained.Calculation shows that the beam's total deflection is small when the flexibility of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 is high and the effect of diminishing deflection disappears almost when the stiffness of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 is hi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地下建筑结构 冲击性能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弯扭耦合承载力计算方法
2
作者 张皓 赵秋 +2 位作者 佟兆杰 董桔灿 陈宜言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9-144,共6页
根据波形钢腹板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弯扭耦合承载力计算方法,并考虑了弯矩与扭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验证所提出弯扭耦合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采用经试验验证的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参数化分析,并与计算结果进行... 根据波形钢腹板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弯扭耦合承载力计算方法,并考虑了弯矩与扭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验证所提出弯扭耦合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采用经试验验证的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参数化分析,并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数值分析方法得到的扭矩-扭率曲线和弯矩-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弯扭耦合作用下,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极限弯矩与极限扭矩之间存在相互削弱作用;通过既有规范得到的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弯扭耦合承载力结果与参数化分析结果偏差较大且偏不安全;建议的弯扭耦合承载力计算方法考虑了弯扭耦合相互作用关系,可较为准确地预测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在弯扭耦合作用下的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波形钢腹板 弯扭耦合承载力 相互作用关系 数值分析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下穿引起上覆管线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冯国辉 肖明清 +5 位作者 倪建中 郑茗旺 李雨杰 刘冠水 李强 徐长节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5,共8页
盾构开挖易引起上覆地表沉降变形,进一步会引起上覆既有管线的受力变形响应.基于此,提出了一种盾构开挖引起上覆管线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首先采用Loganathan公式获得既有管线在盾构下穿影响下的附加应力,进一步将管线简化成无限长梁放置... 盾构开挖易引起上覆地表沉降变形,进一步会引起上覆既有管线的受力变形响应.基于此,提出了一种盾构开挖引起上覆管线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首先采用Loganathan公式获得既有管线在盾构下穿影响下的附加应力,进一步将管线简化成无限长梁放置在Pasternak地基上,引入无限远端侧向土体位移对既有管线的影响,采用力学平衡法获得管线竖向受力变形控制方程,通过有限差分法获得管线变形及其内力数值解析.案例分析表明:与退化解析对比,该方法计算结果更贴近既有文献工程实测数据,验证了其可靠性.进一步参数研究表明:增大隧道与管线的竖向净距会引起既有管线受力变形的非线性减小;管线变形及其内力会随着地层损失率增大而线性增大;管线抗弯刚度的增大会引起管线变形减小,但会大幅增加管线弯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土相互作用 PASTERNAK地基 侧向土体影响 简化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SSI的滑坡区输电塔线体系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陈树平 李成 +3 位作者 王彦海 苗红璞 李双林 周冬阳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145,共11页
为探究边坡变形对输电塔线体系安全性的影响规律,以位于滑坡体上的某输电塔线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考虑塔线耦合作用、土-结构相互作用(SSI)以及边坡变形程度与方向的影响,建立了输电塔线体系整体有限元模型,探究了... 为探究边坡变形对输电塔线体系安全性的影响规律,以位于滑坡体上的某输电塔线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考虑塔线耦合作用、土-结构相互作用(SSI)以及边坡变形程度与方向的影响,建立了输电塔线体系整体有限元模型,探究了塔线体系受力特性对边坡变形的响应规律,提出了可用于评估滑坡区输电线路安全性的2个参数,即铁塔塔腿支座位移以及塔腿根开变化值。结果表明:在典型边坡变形作用下,上部塔线体系的失效以第一横隔面以及导线悬挂点附近主材、交叉斜材等杆件的屈服为标志;边坡变形角度对塔线体系失效特征的影响不大,但对其抗边坡变形能力的影响显著;总体来看,塔线体系承受一定倾角边坡变形的能力远小于承受水平地表变形的能力,其中大部分情况下只能承受水平地表变形工况下塔腿支座变形的70%~80%,拉伸变形工况下只能承受水平地表变形工况下塔腿支座变形的60%左右。研究结果对滑坡区输电铁塔的安全防治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区 安全性分析 塔线体系 土-结构相互作用(SSI) 抗边坡变形能力 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桨/船体粘性流场的整体数值求解 被引量:35
5
作者 张志荣 李百齐 赵峰 《船舶力学》 EI 2004年第5期19-26,共8页
螺旋桨和船体是相互作用的,孤立地对螺旋桨或船体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均无法有效地对它们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周向平均的混合面处理方法,实现了螺旋桨/船体流场的整体计算,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模拟... 螺旋桨和船体是相互作用的,孤立地对螺旋桨或船体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均无法有效地对它们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周向平均的混合面处理方法,实现了螺旋桨/船体流场的整体计算,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模拟螺旋桨和船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揭示了真实螺旋桨和船体之间相互干扰的内在规律。本文研究结果为研究螺旋桨和船体相互影响提供了更加精确和实用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 船体 粘性流场 数值求解 计算流体力学 水面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运专线桥上无缝道岔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秋义 孙立 杨艳丽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0-53,共4页
研究目的:桥上无缝道岔设计已成为客运专线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国内桥上无缝道岔研究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系统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开展桥上无缝道岔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建立一种桥上无缝道岔计算... 研究目的:桥上无缝道岔设计已成为客运专线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国内桥上无缝道岔研究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系统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开展桥上无缝道岔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建立一种桥上无缝道岔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提出桥上无缝道岔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探索我国无缝道岔技术发展方向。研究结论: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桥上无缝道岔设计方法和设计体系,为桥上无缝道岔设计提供依据。本文建立的"岔-梁-墩一体化"计算模型能够真实反应道岔和桥梁的相互作用,桥上无缝道岔设计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客运专线桥上无缝道岔设计和施工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上无缝道岔 相互作用 计算模型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若干问题综述 被引量:22
7
作者 薛素铎 刘毅 李雄彦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共9页
基于近几十年来有关土-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成果,对不同学者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合分类,并指出了各研究方法的长处和不足,同时总结了现有的数值计算模型及其优缺点,最后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土-结构相互作用 研究方法 计算模型 地震动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桩复合地基地震反应的拟静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宋二祥 武思宇 刘华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23-1728,共6页
针对竖向传播的SV波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动力反应,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拟静力方法。该方法通过等效线性方法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将上部结构惯性力和自由场变形对桩身内力的影响分开来考虑,其中前... 针对竖向传播的SV波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动力反应,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拟静力方法。该方法通过等效线性方法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将上部结构惯性力和自由场变形对桩身内力的影响分开来考虑,其中前者采用类似振型叠加反应谱法的方法进行分析,后者采用一种针对地下结构的改进的有限元反应位移法进行分析。与动力时程分析的结果对比表明,所建议的计算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求得水平地震作用下桩身内力峰值及其分布,显著提高了分析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复合地基 拟静力方法 动力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相互作用系数推算方法的发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周伟 公茂琼 +1 位作者 洪辉 吴剑锋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回顾了二元相互作用系数直接估算方法的研究进展,细致分析了这些推导方式的应用范围,理论基础,以及精度范围,以期获得更有通用性的二元相互作用系数的预测模型,以能更方便地计算混合工质相平衡,尤其是缺乏实验数据的体系。
关键词 混合工质 相互作用系数 推算方法 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地理法在舞动分布图绘制中的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军辉 程永锋 +3 位作者 龚坚刚 朱宽军 张立春 刘彬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126,共6页
电网舞动分布图作为在运输电线路防舞治理及新建线路防舞设计的依据,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继频次法后,气象地理法作为不考虑实际线路影响的舞动分布图绘制方法在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应用,针对气象地理法... 电网舞动分布图作为在运输电线路防舞治理及新建线路防舞设计的依据,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继频次法后,气象地理法作为不考虑实际线路影响的舞动分布图绘制方法在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应用,针对气象地理法在绘制舞动分布图时,采用逐日气象数据可能带来较大的舞动气象日计算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以逐时气象数据为基础开展舞动分布图绘制的方法 ,并以浙江省为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地理法 导线舞动 分布图 气象数据 绘制 电网安全 计算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非圆形管道与土相互作用的分析计算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全林 陈希鲜 王宝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17-1721,共5页
对地埋箱形涵道和蛋形管道结构的设计计算,现行的方法是给定作用荷载值和分布,按结构力学方法求解。实际上作用于管道上荷载是随管土的相对刚度而变化的。为此,采用管土相互作用的Winkler模型和传递矩阵法,提出地埋箱形和蛋形管道结构... 对地埋箱形涵道和蛋形管道结构的设计计算,现行的方法是给定作用荷载值和分布,按结构力学方法求解。实际上作用于管道上荷载是随管土的相对刚度而变化的。为此,采用管土相互作用的Winkler模型和传递矩阵法,提出地埋箱形和蛋形管道结构计算的新方法。通过对箱形和蛋形管道与土相互作用的分析计算表明,即使是“刚性”的箱形管道也应考虑与土的相互作用。最后讨论了模型参数、埋深以及管道结构尺寸的变化对管道受力与变形的影响,说明了考虑地埋管道与土的相互作用,对地埋箱形和蛋形管道结构的设计计算才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箱形涵道 地埋蛋形管道 WINKLER模型 相互作用分析 传递矩阵法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系结构在低速冲击下的动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德荣 李杰 +1 位作者 宋春明 王明洋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9-314,共6页
由于冲击强度和结构强度参数的不同,受力梁和支承梁在低速冲击下可能处于4个不同的应变阶段,根据不同应变阶段的判别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并推导出了冲击力和梁横向位移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计算表明:当支承构件的柔度很高时,承... 由于冲击强度和结构强度参数的不同,受力梁和支承梁在低速冲击下可能处于4个不同的应变阶段,根据不同应变阶段的判别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并推导出了冲击力和梁横向位移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计算表明:当支承构件的柔度很高时,承受冲击梁的总挠度很小;当支承结构的刚度很高时,这个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梁结构 相互作用 冲击 动力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封油库围岩地下水渗流量计算 被引量:28
13
作者 许建聪 郭书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95-1302,共8页
为准确地计算特大型地下水封储油岩洞库地下水的渗流量,根据现场调查、测试与监测以及室内外物理力学试验,采用了三维多孔连续介质流-固耦合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软件模拟地下水渗流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特大型地下水封储油岩洞库... 为准确地计算特大型地下水封储油岩洞库地下水的渗流量,根据现场调查、测试与监测以及室内外物理力学试验,采用了三维多孔连续介质流-固耦合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软件模拟地下水渗流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特大型地下水封储油岩洞库地下水渗流量计算的合理方法。经与法国专家经验法、大岛洋志经验式、《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测规范》(TB10049-96)等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接近。该计算方法适用于试验数据和资料匮乏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特大型地下水封储油岩洞库围岩地下水渗流量或涌水量的计算;考虑地下水流-固耦合分析时,单洞室的涌水量比只考虑地下水流动作分析时稍小;考虑流-固耦合作用比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时围岩地下水的最大渗流速度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油洞库 围岩地下水 渗流量计算方法 流-固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水射流破碎岩石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倪红坚 王瑞和 白玉湖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40,共4页
根据连续介质力学和有限元理论 ,给出了高压水射流破岩系统中流体和岩石的控制方程 ,并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列式。采用交错迭代的解耦方法求解了水射流与岩石的耦合问题 ,并就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数值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数值计... 根据连续介质力学和有限元理论 ,给出了高压水射流破岩系统中流体和岩石的控制方程 ,并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列式。采用交错迭代的解耦方法求解了水射流与岩石的耦合问题 ,并就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数值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数值计算的结果较真实地反映了水射流破岩过程中岩石的动态响应以及水射流动力学特性的演化过程 ,并与相关试验规律吻合良好 ,这表明该分析方法是有效的 ,可用来指导高压水射流破岩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水射流 岩石破碎 有限元法 流固耦合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sees的桩土动力p-y曲线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雨润 史精 +1 位作者 梁艳 张浩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82-86,共5页
桩土动力p-y曲线法在岩土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通过Opensees软件中内嵌的Pysimple1材料模型,利用p-y单元建立了土-单桩-承台相互作用简化模型。分析在砂土和黏土p-y单元中的桩身和桩头承台动力响应特点,同时对不同自由场土体长度下桩... 桩土动力p-y曲线法在岩土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通过Opensees软件中内嵌的Pysimple1材料模型,利用p-y单元建立了土-单桩-承台相互作用简化模型。分析在砂土和黏土p-y单元中的桩身和桩头承台动力响应特点,同时对不同自由场土体长度下桩身和桩头承台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砂土p-y单元的桩头承台加速度峰值大于黏土单元,位移峰值小于黏土单元,桩身的剪力、弯矩都比黏土要大。自由场土体长度越短,承台的位移和加速度就越大,当自由场土体长度达到300 m时基本满足计算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sees软件 桩-土动力相互作用 简化计算方法 p-y单元 自由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冻胀与地基梁相互作用的叠加法研究 被引量:33
16
作者 李方政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5,共7页
根据随机介质的思想,土体冻胀引起的地表隆起近似为正态分布。以上海体育场穿越工程为研究背景,由叠加法基本原理,得出多管冻结冻胀叠加法表达式。将非均布的冻胀荷载简化成多段均布荷载,编制matlab程序求解冻土地基上的弹性地基梁方程... 根据随机介质的思想,土体冻胀引起的地表隆起近似为正态分布。以上海体育场穿越工程为研究背景,由叠加法基本原理,得出多管冻结冻胀叠加法表达式。将非均布的冻胀荷载简化成多段均布荷载,编制matlab程序求解冻土地基上的弹性地基梁方程,得到冻胀与地基梁(结构)相互作用的位移及接触压力,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最后对冻胀与基础梁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相互作用的冻胀量随地基梁刚度与外荷载增加而减小、随地基弹性接触系数与自由冻胀量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介质理论 冻胀 叠加法 弹性地基梁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微结构湍流垂直剖面仪模态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子龙 王延辉 +2 位作者 刘玉红 陈宝阔 肖学忠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92,共4页
给出了一种用于分析海洋微结构湍流垂直剖面仪流固耦合1阶湿模态的、简便的等效数值计算方法,提高了剖面仪的设计效率。在中国南海海域进行的海试实验表明,剖面仪样机能够实现海洋微结构湍流测量,获得正确的海域微结构湍流动能耗散率资... 给出了一种用于分析海洋微结构湍流垂直剖面仪流固耦合1阶湿模态的、简便的等效数值计算方法,提高了剖面仪的设计效率。在中国南海海域进行的海试实验表明,剖面仪样机能够实现海洋微结构湍流测量,获得正确的海域微结构湍流动能耗散率资料,证明了该等效数值计算方法用于指导剖面仪设计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结构湍流垂直剖面仪 数值计算方法 流固耦合 湿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层方程消去奇性机理的分析与分离流的计算 被引量:2
18
作者 包涵龄 武玉英 毋立芳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3-180,共8页
本文对各种边界层反方法何以能消去Goldstein奇性的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它们都是为消去x(uy)0在分离点的不确定性和为其定值提供某种内在机制。文中还导出了三维粘性-无粘干扰模型的表达式。并将它同全... 本文对各种边界层反方法何以能消去Goldstein奇性的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它们都是为消去x(uy)0在分离点的不确定性和为其定值提供某种内在机制。文中还导出了三维粘性-无粘干扰模型的表达式。并将它同全三维边界层方程耦合求解,在一个后掠机翼上解出了攻角等于20°的大范围后部分离流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计算 分离流 G-奇性 粘性-无粘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热采注入水对储层岩石化学破坏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云峰 钱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0-43,共4页
稠油热采中注入的水、汽对储层岩石化学破坏作用的形式是水岩相互作用所造成的矿物溶解与沉淀作用。本文讨论了研究这种物理化学作用的方法,介绍了计算要点,以辽河油田45031井蒸汽吞吐第三周期的注入水、采出水中质分析资料为例进行... 稠油热采中注入的水、汽对储层岩石化学破坏作用的形式是水岩相互作用所造成的矿物溶解与沉淀作用。本文讨论了研究这种物理化学作用的方法,介绍了计算要点,以辽河油田45031井蒸汽吞吐第三周期的注入水、采出水中质分析资料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出了所涉及的44种矿物的溶解与沉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水岩作用 注入水 储层损害 溶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当前”模型的IMM-UKF机动目标跟踪融合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崇阳 张科 吕梅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9-926,共8页
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交互式多模型无迹卡尔曼滤波(IMM-UKF)融合算法。首先在交互式多模型算法框架内,计算"当前"统计模型的概率,自适应地调整"当前"统计模型中目标加速度,提高了"当... 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交互式多模型无迹卡尔曼滤波(IMM-UKF)融合算法。首先在交互式多模型算法框架内,计算"当前"统计模型的概率,自适应地调整"当前"统计模型中目标加速度,提高了"当前"统计模型的自适应性。其次,该算法结合了交互式多模型和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该算法具有交互式多模型具有对不同目标机动模式自适应跟踪的能力和无迹卡尔曼滤波滤波度高的优点。最后,采用分布式融合算法提高了系统抗干扰能力及对目标跟踪的有效性和跟踪精度。通过对三维机动目标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设计的IMM-UKF融合算法对于跟踪以多种机动策略实时机动的目标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可以减小系统机动跟踪的误差均值和标准差。较之传统的交互式多模型算法,跟踪性能更加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迹卡尔曼滤波 机动目标跟踪 交互式多模型 “当前”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