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交互影响住院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清敏 丁红霞 叶晓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54-3060,共7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交互影响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南宏力医院住院的82例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住院期间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分... 目的探讨维生素D、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交互影响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南宏力医院住院的82例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住院期间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分为≤7 d组、>7 d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维生素D、TG/HDL-C水平,分析维生素D、TG/HDL-C水平与血糖达标时间的关系,比较不同维生素D水平患者TG/HDL-C水平,相对危险度(RR)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维生素D、TG/HDL-c联合对住院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交互作用及预测价值。结果>7 d组住院时间长于≤7 d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HDL-C高于≤7 d组,维生素D水平低于≤7 d组,维生素D缺乏和严重缺乏患者占比高于≤7 d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血糖达标时间呈负相关(r=-0.733,P<0.001),TG/HDL-C水平与血糖达标时间呈正相关(r=0.830,P<0.001);校正后logistic回归显示,维生素D(95%CI:0.482~0.694)、TG/HDL-C水平(95%CI:1.053~1.392)仍是住院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P<0.05);维生素D不足、缺乏、严重缺乏患者TG/HDL-c水平高于充足患者(P<0.05);维生素D缺乏与TG/HDL-C升高共存所致住院T2DM患者血糖达标时间>7 d的RR为15.867,为次相乘模型;维生素D、TG/HDL-C联合预测住院T2DM血糖达标时间的AUC为0.929,大于维生素D、TG/HDL-c(Z=3.849、3.526,P<0.05)。结论住院T2DM患者维生素D、TG/HDL-C与血糖达标时间密切相关,二者同时暴露可影响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且维生素D、TG/HDL-c联合预测住院T2DM血糖达标时间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交互作用 2型糖尿病 血糖达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噻吩[3,2-b:3',2'-d]环戊烷-4-亚基)C_(60)中的分子轨道相互作用及其电子光谱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秀云 封继康 +3 位作者 田维全 任爱民 葛茂发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789-1793,共5页
在ZINDO方法基础上,按完全态求和(SOS)公式编制了计算分子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的程序.研究了(二噻吩[3,2-b:3,2-d]环戊烷-4-亚基)C60中的分子轨道相互作用,计算了该分子的电子光谱和二阶非线性... 在ZINDO方法基础上,按完全态求和(SOS)公式编制了计算分子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的程序.研究了(二噻吩[3,2-b:3,2-d]环戊烷-4-亚基)C60中的分子轨道相互作用,计算了该分子的电子光谱和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前者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后者属于理论预测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60衍生物 二噻吩环戊烷 二阶非线性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GGTATACC)_2与乙二胺四乙酸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3
作者 阎江丽 毛希安 +1 位作者 沈联芳 张友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21-823,共3页
空气的尘埃中含有一种核苷酸降解酶,这种酶很容易被溶液中痕量的Mg2+等金属离子激活,从而使溶液中的DNA或RNA解链或失活.因而用NMR方法研究核酸的溶液结构时,需要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或其钠... 空气的尘埃中含有一种核苷酸降解酶,这种酶很容易被溶液中痕量的Mg2+等金属离子激活,从而使溶液中的DNA或RNA解链或失活.因而用NMR方法研究核酸的溶液结构时,需要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或其钠盐,保持其浓度大于0.1m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GTATACC)2 EdTA dNA 核苷酸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纳米黑卡油水界面微观驱油机理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6
4
作者 冯阳 侯吉瑞 +4 位作者 杨钰龙 王栋森 王立坤 程婷婷 刘彦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1-317,共7页
新型纳米材料2-D纳米黑卡已被证实可有效提高低渗-致密油藏采收率,展现出优异的油水界面特性。但是2-D纳米黑卡与油水界面相互作用的微观机理仍不明确。应用Lammps建立2-D纳米黑卡油水界面模型,针对常温常压(298 K,1 atm)条件下2-D纳米... 新型纳米材料2-D纳米黑卡已被证实可有效提高低渗-致密油藏采收率,展现出优异的油水界面特性。但是2-D纳米黑卡与油水界面相互作用的微观机理仍不明确。应用Lammps建立2-D纳米黑卡油水界面模型,针对常温常压(298 K,1 atm)条件下2-D纳米黑卡在油水界面的特性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2-D纳米黑卡个数对不同分子在油水界面的密度分布、油水界面厚度、油水界面覆盖率、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和界面张力变化率等5个关键参数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当2-D纳米黑卡界面覆盖率近似为1时,界面处油水及纳米片分子密度分布基本达到稳定,2-D纳米黑卡界面密度峰值几乎不再增长,密度峰变宽;油水界面厚度为24.4Å,油水界面相互作用能为-4164 kcal/mol,界面张力比率为0.767,且这3个量达到相对稳定状态。本研究可对2-D纳米黑卡室内实验和矿场应用浓度优选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为纳米片驱油机理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纳米黑卡 微观驱油机理 界面形态 分子动力学 LAMM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D^2型细胞质光敏雄性不育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天峰 刁艳玲 +6 位作者 车京玉 迟永琴 李长辉 王岩 邵立刚 张爱民 鄂立柱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24-330,共7页
D2型细胞质与有些普通小麦材料的细胞核互作,可产生特异核质互作不育现象,其中有的表现为长光照敏感型雄性不育。文章研究了具有D2型细胞质的光敏不育系Ae.crassa—Norin26、核质杂种NC2134及克引11、克引12在黑龙江省克山地区自然条件... D2型细胞质与有些普通小麦材料的细胞核互作,可产生特异核质互作不育现象,其中有的表现为长光照敏感型雄性不育。文章研究了具有D2型细胞质的光敏不育系Ae.crassa—Norin26、核质杂种NC2134及克引11、克引12在黑龙江省克山地区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并以NC2134为细胞质供体,与20个小麦品种(系)杂交,获得一些核质代换系材料,对其育性及主要性状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在自然条件下,播种期对育性有影响,随着播种期推迟,Ae.crassa—Norin26不育度增加,1 999年4月22日播种达到全不育,Norin26则在所设播种条件下表现正常可育;(2)NC2134表现可育,这与其可能携带雄性不育的恢复基因有关,克引11、克引12在正常播种情况下表现高度不育甚至全不育;(3)不育系的不育性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雄蕊心皮化;(4)不同普通小麦材料其核质杂种育性表现不同,有些材料其核质代换低世代分离出一定比例的高不育、半不育及可育株,通过进一步的核置换,可转育成相应的D2型细胞质不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d^2型细胞质 光敏雄性不育性 核质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鉴定鸡补体受体2与其配体chC3 d的亲和力
6
作者 靳换 杨芊芊 +7 位作者 王聪 涂敏 赵蕾 澎湃 王海良 孟昭英 李永清 章振华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7期1-7,共7页
鸡补体受体2(Chicken complement receptor 2,chCR2)是一种表达于鸡B淋巴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chCR2可以与其生理学配体鸡补体组分3 d(Chicken complement component 3 d,chC3 d)相互作用。目前评估受体与配体亲和力的方法主要有表面等... 鸡补体受体2(Chicken complement receptor 2,chCR2)是一种表达于鸡B淋巴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chCR2可以与其生理学配体鸡补体组分3 d(Chicken complement component 3 d,chC3 d)相互作用。目前评估受体与配体亲和力的方法主要有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和生物膜干涉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等。旨在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鉴定chCR2受体分子与其配体chC3 d分子的亲和力。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TT5-chCR2和pTT5-chC3 d;利用HEK 293F表达系统表达了His-chCR2和His-chC3 d蛋白;利用NI柱纯化系统纯化了His-chCR2和His-chC3 d蛋白;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通过分析chCR2与chC3 d结合的动力学参数得出两者之间的平衡解离常数KD为1.37μmol/L。结果表明chCR2与其配体chC3 d之间的亲和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补体受体2 鸡补体组分3 d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苯基-2-(4-叔丁基苯氧基)-3′-氧环己烷并噻吩并[2,3-d]嘧啶-4(3H)-酮的合成及其与BSA的相互作用
7
作者 周亮 陈静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63-66,共4页
通过Aza-Wittig反应,碳二亚胺与酚类化合物在碱性催化条件下成环,合成了3-苯基-2-(4-叔丁基苯氧基)-3′-氧环己烷并噻吩并[2,3-d]嘧啶-4(3 H)-酮(PTP)。在生理条件下,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PT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 通过Aza-Wittig反应,碳二亚胺与酚类化合物在碱性催化条件下成环,合成了3-苯基-2-(4-叔丁基苯氧基)-3′-氧环己烷并噻吩并[2,3-d]嘧啶-4(3 H)-酮(PTP)。在生理条件下,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PT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并采用同步荧光法考察了PTP的加入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PTP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过程,PTP与BSA的结合反应为自发进行,反应中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和范德华力,两者的结合位点数为1、结合距离为1.78nm,PTP的加入对BSA构象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荧光猝灭 牛血清白蛋白 3-苯基-2-(4-叔丁基苯氧基)-3’-氧环己烷并噻吩并[2 3-d]嘧啶-4(3H)-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强激光等离子体中J×B加热的二维粒子模拟 被引量:8
8
作者 曹莉华 常铁强 +1 位作者 常文蔚 岳宗五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0-83,共4页
用等离子体粒子模拟方法对超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J×B加热机制进行了二维模拟,简要分析了其加热机制。粒子模拟结果清晰地反映了电子的加热过程和加热特征。
关键词 J×B加热 激光 等离子体 相互作用 二维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吡喃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莉 孙绍发 宋功武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12期62-65,共4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pH值为7.4时,3-对氯苯基-2-(四氢吡咯-1-基)-5,6,8-三氢吡喃并[3′,4′:4,5]噻吩并[2,3-d]嘧啶-4(3 H)-酮(PPTP)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计算了不同温度下二者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并用同步荧光...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pH值为7.4时,3-对氯苯基-2-(四氢吡咯-1-基)-5,6,8-三氢吡喃并[3′,4′:4,5]噻吩并[2,3-d]嘧啶-4(3 H)-酮(PPTP)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计算了不同温度下二者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并用同步荧光技术讨论了PPTP衍生物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PPTP主要以静态猝灭方式使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PTP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对氯苯基-2-(四氢吡咯-1-基)-5 6 8-三氢吡喃并[3′ 4′ 5]噻吩并[2 3-d]嘧啶-4(3H)-酮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大地电磁资料的人机联作解释
10
作者 陈久平 王光锷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2年第2期235-240,共6页
本文介绍了在PC微机上实现的大地电磁资料的二维人机联作解释软件(简称MTI2D)。该软件由建模、二维正演和绘图三部分组成。建模、绘图部分采用TURBO BASIC编程,二维正演部分采用有限元解法,用FORTRAN77写成。三者相互独立,通过SHELL功... 本文介绍了在PC微机上实现的大地电磁资料的二维人机联作解释软件(简称MTI2D)。该软件由建模、二维正演和绘图三部分组成。建模、绘图部分采用TURBO BASIC编程,二维正演部分采用有限元解法,用FORTRAN77写成。三者相互独立,通过SHELL功能将三者连在主莱单下。此外,还说明了在建模过程中涉及的几个问题。 经理论验证和实测资料解释表明,该软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法 有限元 二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桩承结构上下部水平抗震理解的联合预估
11
作者 熊辉 吕西林 邹银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66-1170,共5页
结合平面动力有限元与简化三维集中质量法(S-R模型)对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群桩-土-结构体系的动力性能进行了理论预测,可用来计算不同构型、桩数、土层属性下的结构系统动力反应。算例分析表明,由于土与基础的参与,考虑相互作用后结构位移... 结合平面动力有限元与简化三维集中质量法(S-R模型)对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群桩-土-结构体系的动力性能进行了理论预测,可用来计算不同构型、桩数、土层属性下的结构系统动力反应。算例分析表明,由于土与基础的参与,考虑相互作用后结构位移及层间位移反应增大;受结构、桩基础及土层属性等多因素影响,结构内力在某些地震频谱作用下反而会有所增加,而固基情形下的加速度反应谱曲线对相互作用的反应结果并不一定形成包络,两种方法在对相互作用结构进行动力反应的量化数值分析和定性评价上均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桩-结构相互作用 平面动力有限元 层间模型 桩-土-桩效应 动力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楔形体入水冲击的水弹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鹏垚 王天霖 +2 位作者 赵勇 苏绍娟 甄春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9-695,共7页
针对有限元振型引入的计算难点,结合有限元方法提供的模态信息和解析水动力模型,建立了二维楔形体入水冲击的水弹性分析方法,给出了可行的数值处理方法。通过不同网格密度和模态数目下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通过与文... 针对有限元振型引入的计算难点,结合有限元方法提供的模态信息和解析水动力模型,建立了二维楔形体入水冲击的水弹性分析方法,给出了可行的数值处理方法。通过不同网格密度和模态数目下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通过与文献结果的,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现有的基于解析砰击模型的水弹性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结构模型的解析振型,可适用于复杂的结构形式。最后,以具有复杂边界形式的楔形体为例进行分析,体现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水冲击 有限元方法 正则模态 水动力 水弹性 砰击 流固耦合 二维楔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闭合差校正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永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93-798,共6页
在二维地震测网中的每条测线,可能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资料采集和处理的,从而在相交测线的地震剖面交点上,导致同一反射层的同相轴间存在着时间和波形的差别,给资料解释和进一步处理带来困难(如二维资料内插成三维资料)。本文根据... 在二维地震测网中的每条测线,可能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资料采集和处理的,从而在相交测线的地震剖面交点上,导致同一反射层的同相轴间存在着时间和波形的差别,给资料解释和进一步处理带来困难(如二维资料内插成三维资料)。本文根据不同测线的特点,提出了交互闭合差校正方法。该法同时求取不同测线的校正算子,对交点闭合差作时变和空变时间差校正及波形校正。显示功能可随时为用户提供闭合差分布情况,整个交互过程简单、灵活,最后提供的交点闭合差精度可以满足地震资料解释成图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 地震测网 闭合差 校正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