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土-管耦合分析平台的海底管道在位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孟垂乾 王乐 +2 位作者 张春会 王智超 田英辉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8-626,共9页
海底管道是深海油气工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在位稳定性受波流荷载、周围土体抗力及管道自身特性等因素的影响,现有分析方法难以准确评估水-土-管耦合作用下的海底管道在位稳定性。为此,首先利用FORTRAN编程语言分别建立了管-水作用分... 海底管道是深海油气工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在位稳定性受波流荷载、周围土体抗力及管道自身特性等因素的影响,现有分析方法难以准确评估水-土-管耦合作用下的海底管道在位稳定性。为此,首先利用FORTRAN编程语言分别建立了管-水作用分析程序与管-土作用分析程序。管-水作用分析程序采用傅里叶分析法计算作用在管道上的水动力荷载,并依据管道位移变化对该荷载进行实时修正;管-土作用分析程序基于已有的管土相互作用模型,计算管道在发生运动时受到的水平向土抗力。随后,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的DLOAD与UEL子程序将上述程序进行耦合,最终形成用以分析海底管道在位稳定性的水-土-管耦合分析平台。利用该计算分析平台,综合考虑海况条件、土体性质及管道外形参数等因素对管道在位稳定性的影响,为实际工程中海底管道的在位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计算平台 稳定分析 水动力 管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载作用下砂土边坡-管道相互作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喻文昭 朱鸿鹄 +3 位作者 王德洋 谢天铖 裴华富 施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9-1320,共12页
随着我国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快速推进,埋地管道不可避免地会穿越高陡山区,并受到区域地形地貌的影响,而关于边坡-管道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还相对滞后,相关研究亟需加强。基于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distributed strain sensing... 随着我国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快速推进,埋地管道不可避免地会穿越高陡山区,并受到区域地形地貌的影响,而关于边坡-管道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还相对滞后,相关研究亟需加强。基于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distributed strain sensing,简称DSS)、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简称PIV)技术,开展加载工况下砂土边坡-管道相互作用的室内模型试验,探究了临坡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不同坡角下边坡土体变形破坏机制及埋地管道的结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临坡地基经历了弹性压密、局部剪切和整体破坏3个阶段,并呈现不对称楔形破坏模式;(2)临坡地基极限承载力随着坡角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同一坡角下埋地管道的存在会降低临坡地基极限承载力;(3)管道对边坡滑裂面形成路径的影响程度随着坡角的增大而变大;(4)在荷载作用下埋地管道横截面环向应变呈“椭圆化”分布,据此提出了管周界面土抗力的简化计算模型与椭圆度计算式。相关结论对边坡-管道系统的变形控制与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光频域反射(ofDR) 边坡-管道相互作用 土抗力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学仿真分析的PCCP断丝预警及报警阈值评估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宝龙 朱新民 崔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分析了钢丝的预应力作用机理和管道的破坏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学仿真分析的PCCP断丝预警与报警阈值评估方法。通过ABAQUS程序建立了PCCP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包括铺设垫层、安装管道、分步回填在内的完整施工过程,计算了不同埋深、不同... 分析了钢丝的预应力作用机理和管道的破坏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学仿真分析的PCCP断丝预警与报警阈值评估方法。通过ABAQUS程序建立了PCCP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包括铺设垫层、安装管道、分步回填在内的完整施工过程,计算了不同埋深、不同设计工作压力近百种工况下管道预应力钢丝、钢筒和管芯混凝土的应力状态,提出将管芯混凝土在水锤作用下起裂的最大允许断丝数作为爆管预警阈值,将管道埋地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最大允许断丝数作为爆管报警阈值,并分析了不同工作内压和埋深条件下PCCP断丝预警与报警阈值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深 断丝预警和报警 PCCP 管土相互作用 回填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管土作用创新实验教学平台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川 娄敏 +2 位作者 刘良海 齐宁 刘志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52,共4页
为推动深水复合柔性管道的设计和研究,依托重点科研项目成果,建立了管土作用创新实验教学平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实践操作和数值模拟,开展模块化实践教学,激发创新思维,塑造工程素养,促进对管土作用机理的探... 为推动深水复合柔性管道的设计和研究,依托重点科研项目成果,建立了管土作用创新实验教学平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实践操作和数值模拟,开展模块化实践教学,激发创新思维,塑造工程素养,促进对管土作用机理的探索与研究。创新实验教学平台的搭建,实现了理论实践、学科交叉及工程应用的有机结合,凸显了实验教学的工程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管土作用 教学模式 创新实验教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流联合作用下海底管道侧向运动数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夏日长 崔少敏 +3 位作者 李立业 王林 张颀枫 周清基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78,共9页
研究旨在提出波流联合作用下海底管道侧向运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三维离散刚体模拟海床,梁单元模拟海底管道,设置了两个载荷步模拟管道与土壤接触的过程,解决了实体模型不易收敛的问题。分析了不同管—土法向行为接触刚度、不... 研究旨在提出波流联合作用下海底管道侧向运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三维离散刚体模拟海床,梁单元模拟海底管道,设置了两个载荷步模拟管道与土壤接触的过程,解决了实体模型不易收敛的问题。分析了不同管—土法向行为接触刚度、不同管—土切向行为摩擦系数、不同波流参数以及不同单位长度管道水下质量对海底管道侧向运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海底管道的最大等效应力、最大侧向位移、最大接触压力以及最大横向摩擦剪应力对于管—土法向行为接触刚度的变化并不敏感;管道的最大侧向位移随着管—土切向行为摩擦系数增大而减小,呈现出线性变化的关系;当波高一定时,管道的最大侧向位移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并且波高越小,最大侧向位移随流速增加的速度明显越大;管道最大侧向位移随着单位长度管道水下质量的增加而减小,并且呈现出线性变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波流联合作用 海上油气 管—土相互作用 侧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管线数值模拟中土体计算区域的选取问题研究
6
作者 刘鹏 陈洪富 孙柏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6,共9页
详细论述了动力无限元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在非一致激励时无限元边界面上地震动的输入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管线-土体之间的黏结滑移效应,采用动力无限元边界,建立了埋地管线的三维有限元-无限元耦合的精细化模型,对非一致地震波激励... 详细论述了动力无限元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在非一致激励时无限元边界面上地震动的输入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管线-土体之间的黏结滑移效应,采用动力无限元边界,建立了埋地管线的三维有限元-无限元耦合的精细化模型,对非一致地震波激励下埋地管线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对管线周围的土体计算范围的取值进行了系统研究,给出了管线周围土体的有效计算宽度W、有效计算长度L和有效计算深度H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W的取值与管径D紧密相关,H可取30~60 m,L应至少包含一个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段的波长,此分析结果可满足大多数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线 无限元 边界条件 有限元分析 管线-土体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体强度参数随机场的横向加载管-土相互作用分析
7
作者 甘永波 李亚军 +3 位作者 李瑞杰 秦浩东 张杰 张彬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输水管道受滑坡、地震、断层活动等影响将产生横向运动,埋地管道的管-土相互作用问题可归结于管-土接触界面的接触压力研究。基于Abaqus有限元模拟及其二次开发功能,通过土体强度参数随机场模拟土体非均质性,研究受横向荷载的埋地管道... 输水管道受滑坡、地震、断层活动等影响将产生横向运动,埋地管道的管-土相互作用问题可归结于管-土接触界面的接触压力研究。基于Abaqus有限元模拟及其二次开发功能,通过土体强度参数随机场模拟土体非均质性,研究受横向荷载的埋地管道与土体之间相互作用,并对3种变异系数工况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均质土条件的确定性结果进行对比,对随机分析模拟结果进行参数分析及概率研究。研究表明:所提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横向荷载条件下管-土相互作用;土体抗剪强度空间变异条件下的管-土结构承载力小于确定性分析结果,土体非均质性对横向荷载作用下浅埋管道破坏机制的影响表现为土体破坏沿强度薄弱的区域发展;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随机参数水平相关距离对管-土结构承载力影响显著;管道达预设位移时管-土结构承载力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考虑工程容许荷载设计,随着安全系数的增大,管-土结构失效概率显著减小,当安全系数取2.5时失效概率小于1%,达到工程可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土相互作用 横向荷载 有限元分析 随机场 Abaqus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掘进引起砂土沉降及管道脱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祁军 王忠杰 +5 位作者 陈子君 林存刚 谢稳江 梁禹 赵茗洁 赵辰洋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67-1575,共9页
为系统研究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土与管线相互作用问题,揭示盾构掘进过程中地层位移的复杂性及管土界面接触状态变化规律,采用缩尺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制作可监测管线沉降、管底脱空和管底土压的模型管线,通过拔管的方式来模拟盾构隧道掘进... 为系统研究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土与管线相互作用问题,揭示盾构掘进过程中地层位移的复杂性及管土界面接触状态变化规律,采用缩尺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制作可监测管线沉降、管底脱空和管底土压的模型管线,通过拔管的方式来模拟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依次开展盾构掘进引起砂土深层沉降试验、管线响应与管土脱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深层土体沉降仍符合高斯分布,沉降槽宽度参数与地层损失率均随地层埋深呈现非线性变化。2)试验证实了在较大的地层损失条件下容易出现管土脱空现象,隧道开挖引起的最大管线变形和管底脱空值均随管线埋深增大而增大,而管底脱空范围递减。3)当管线挠曲较小时,管线与土体保持紧密接触;随着盾构掘进,在开挖面距管线1.5倍隧道直径处其底部开始出现脱空现象,开挖面距离管线1倍隧道直径至离开管线1倍隧道直径是脱空的主要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线变形 脱空 管土相互作用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旋坐标法的钢悬链线立管管土作用数值分析
9
作者 王树江 顾继俊 +4 位作者 黄俊 高磊 贾纪川 黄晨 陈磊磊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5,共13页
为分析钢悬链立管(SCR)在顶部浮体小范围垂降、侧向漂移运动下的立管触地段垂向、侧向管土作用,将立管初始贯入海床及侧向移动过程作为准静态问题,在共旋坐标框架内建立三维有限梁单元模型,并耦合p-y加载曲线模拟立管初始贯入海床过程,... 为分析钢悬链立管(SCR)在顶部浮体小范围垂降、侧向漂移运动下的立管触地段垂向、侧向管土作用,将立管初始贯入海床及侧向移动过程作为准静态问题,在共旋坐标框架内建立三维有限梁单元模型,并耦合p-y加载曲线模拟立管初始贯入海床过程,并对比了线性、双线性及非线性管土模型在计算管土响应上的差异,分析了立管顶部水平牵引载荷、海流作用及土体抗剪强度对立管触地段垂向管土作用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浮体小范围漂移工况下的侧向牵引力、土体特性参数对立管触地段侧向、垂向组合的管土作用影响。结果表明:在共旋坐标框架下,非线性管土模型对立管贯入海床的响应模拟更准确;顶部水平牵引力及海流流速增大,均会导致立管贯入海床深度及垂向土阻力减小;土体抗剪强度增大导致立管贯入深度减小但垂向及侧向土阻力增大;顶部浮体侧向牵引力增大致使立管触地段的侧向位移及土阻力增大,但垂向土阻力减小;侧向摩擦系数的增大可显著提高立管触地段的侧向稳定性。本文所述共旋坐标法利用刚体与变形解耦的特性高效求解了立管全局运动及触地段的管土作用,为立管与海床作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悬链立管 共旋坐标法 管土作用 贯入深度 土阻力 牵引力 土体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界面脱空和土体屈服的盾构下穿管线响应计算
10
作者 林存刚 王忠杰 +4 位作者 赵辰洋 陈瑜 梁禹 黄林冲 丁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9-2137,共9页
大量试验证实盾构隧道开挖可引起管线与土体界面脱空和土体屈服现象。基于无拉力Winkler地基及管线地基承载力理论,将界面脱空和土体屈服判据条件引入管土线弹性相互作用分析;由此推导了考虑界面脱空和土体屈服影响的管土非线性相互作... 大量试验证实盾构隧道开挖可引起管线与土体界面脱空和土体屈服现象。基于无拉力Winkler地基及管线地基承载力理论,将界面脱空和土体屈服判据条件引入管土线弹性相互作用分析;由此推导了考虑界面脱空和土体屈服影响的管土非线性相互作用计算方法,并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其适用性。参数分析发现,界面脱空范围随管线抗弯刚度增大而拓宽;受管土分离和地基屈服影响,管线响应随地层损失呈非线性变化;在土体脱空和屈服范围较大时,其对管线响应影响显著,忽略该效应将导致计算管线挠度和弯矩过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开挖 管土相互作用 界面脱空 土体屈服 无拉力WINKLER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工期FRPM管的变形率对管涵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王嘉诚 孙超 +2 位作者 胡立周 贾莹洁 王清洲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2-99,共8页
为了探究公路浅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FRPM)管涵洞施工阶段产生的累积变形对服役期承载能力的影响,结合管涵在路基填土施工阶段的现场荷载试验,建立了柔性FRPM涵洞的管-土相互作用数值计算模型,仿真研究三种填土高度、三种施工变形率... 为了探究公路浅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FRPM)管涵洞施工阶段产生的累积变形对服役期承载能力的影响,结合管涵在路基填土施工阶段的现场荷载试验,建立了柔性FRPM涵洞的管-土相互作用数值计算模型,仿真研究三种填土高度、三种施工变形率对管涵环向应变、von Mises应力和管周土压力等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管涵变形率的增长,涵洞发生不规则的椭圆化形变,其受力模式由整体均匀受力转变为管涵上半部分尤其是管顶区域集中受载,涵顶范围内成为受力的最不利区域。在相同填土高度下,管涵的环向应变、von Mises应力值和管周土压力均随变形率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变形率越大,对管涵长期力学性能的不利影响越严重;填土厚度越大,涵洞所受交通荷载越小。施工阶段,通过管涵内部设置钢支撑装置等措施可有效减小涵洞变形率,有利于服役期内涵洞改善受力和提高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M管涵 变形率 施工期 管-土作用模型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箱形基础-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模态试验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尚守平 朱志辉 +1 位作者 涂文戈 谢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76,共6页
进行了野外大比例(1∶2)土 箱形基础 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的试验研究.在假定环境激励是有限带宽白噪声的前提下,用NEXT法测试并分析了该7层框架结构模型脉动响应信号及其动力特性.借助在Matlab环境下编制的程序计算各点响应的功率... 进行了野外大比例(1∶2)土 箱形基础 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的试验研究.在假定环境激励是有限带宽白噪声的前提下,用NEXT法测试并分析了该7层框架结构模型脉动响应信号及其动力特性.借助在Matlab环境下编制的程序计算各点响应的功率谱,得到了模型前5阶自振频率.通过现场实测值与底部固结假定下结构三维有限元计算理论值的比较发现,考虑土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I)时的自振频率比不考虑土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时结构第一阶自振频率最大降低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模态分析 环境激励 白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施工影响邻近管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7
13
作者 王霆 刘维宁 +1 位作者 李兴高 何海健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7-123,共7页
从地下管线初始应力、接口模拟、失效模式、管土相互作用、控制标准、评估简化算法、离心模型试验以及有限元数值分析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隧道施工对地下管线影响的已有研究成果。开挖引起周围地层的差异沉降是导致管线功能丧失的主要原... 从地下管线初始应力、接口模拟、失效模式、管土相互作用、控制标准、评估简化算法、离心模型试验以及有限元数值分析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隧道施工对地下管线影响的已有研究成果。开挖引起周围地层的差异沉降是导致管线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形式为纵向弯矩引起的横向断裂和非刚性连接的管线接头张开等。影响管线变形的主要因素包括管线与隧道的相对位置、管线的弯曲刚度和土体的强度。管线的控制标准可以从地层移动、管线接头转角与脱开以及管线应变等方面考虑制定。对此类问题的分析,常用的弹性地基梁法与工程类比法都是基于经验的预测方法,没有考虑管道腐蚀引起的安全性下降,仅是采用较严格的变形控制标准。应在腐蚀管道评定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变形控制标准,结合开挖引起地层移动与管土相互作用以及管材强度与变形特性的研究,建立一套完整实用的管线安全性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管线 管土相互作用 地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占压荷载作用下的管道应力分析 被引量:47
14
作者 帅健 王晓霖 +1 位作者 叶远锡 左尚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9-103,共5页
占压导致地基下沉和管道变形。建立了地基-管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占压载荷作用下管道的应力与变形。模型考虑了管-土间的相互作用和管底夯实地基,符合占压管道的实际载荷情况。结果表明:管道在上覆土体和夯实地基的不均匀作用下发... 占压导致地基下沉和管道变形。建立了地基-管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占压载荷作用下管道的应力与变形。模型考虑了管-土间的相互作用和管底夯实地基,符合占压管道的实际载荷情况。结果表明:管道在上覆土体和夯实地基的不均匀作用下发生局部弯曲和椭圆化变形;上覆土体越软,管道变形越大,管底夯实地基起到阻止管道下沉的作用,二者弹性模量相差越大,管道在夯实地基边缘处的环向弯曲应力越高;内压起到抵抗管道变形的作用,但其影响程度较小;薄壁大口径管道的应力水平和变形程度相对较高,上覆土体对大口径管道横截面变形有较大的约束作用;占压载荷与管道横截面的椭圆化变形率近似呈线性关系,依据极限椭圆化变形率可以确定管道所能承受的安全占压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占压 应力 有限元法 管-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暗挖施工引起的管线与地层沉降关系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赵智涛 刘军 +1 位作者 王霆 刘继尧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59-1166,共8页
依托北京地铁4号线公益西桥站工程,建立结构-地层-管线三维弹塑性数值模型,基于管线周边地层沉降及地表沉降实测数据分析,研究西南出入口暗挖施工上方管线周边地层变形规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数值模拟及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综合对比,分... 依托北京地铁4号线公益西桥站工程,建立结构-地层-管线三维弹塑性数值模型,基于管线周边地层沉降及地表沉降实测数据分析,研究西南出入口暗挖施工上方管线周边地层变形规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数值模拟及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综合对比,分析了管线刚度对地层变形抵制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管土相对刚度小于0.18时,管线与土体沉降差小于5%,可用经验公式计算出的管线轴线处地层沉降代替管线沉降。随管线刚度的增大,管线对土体变形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沿深度方向地层沉降量增大速率减小,并会出现负增长,甚至出现地层沉降小于地表沉降的情况。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的拟合分析,提出了刚性接头管线与地表沉降比和管土相对刚度的经验公式。工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小于4%,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 地层沉降 管线沉降 管-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管涌的细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周健 姚志雄 +1 位作者 白彦峰 张姣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3-737,共5页
利用数码可视化跟踪技术和数字信息计算机实时处理技术进行管涌细观模型试验,从细观角度研究砂土管涌机理.研究得到管涌发展过程中颗粒的移动规律,渗漏通道的形成特点,流速、颗粒位移场等随水力梯度的变化特点,并从级配角度分析土样的... 利用数码可视化跟踪技术和数字信息计算机实时处理技术进行管涌细观模型试验,从细观角度研究砂土管涌机理.研究得到管涌发展过程中颗粒的移动规律,渗漏通道的形成特点,流速、颗粒位移场等随水力梯度的变化特点,并从级配角度分析土样的稳定性,得到土体的稳定性与级配曲线形状及不均匀系数等因素有关的结论.结果表明,管涌形成过程中流速、颗粒运动和渗透通道形成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骨架颗粒、可动颗粒以及水之间的相互作用,表明水土相互作用贯穿管涌发展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涌 细观机理 渗透通道 级配曲线 水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垂管道跨越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志军 倪立峰 +1 位作者 周星德 汪凤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3-126,共4页
管道悬垂是一种简单且应用广泛的管线跨越方式,水流冲刷等地质灾害也会造成埋地管线部分悬空。本文充分考虑了管-土相互作用和支座非线性因素的影响,采用非线性增量有限元方法对悬垂管道跨越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悬垂管道 管-土相互作用 地震反应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隧道施工对下卧管线影响的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正兴 缪林昌 +2 位作者 王冉冉 王非 王小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188,共7页
对砂土中隧道施工引起管线性状变化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管土相互作用的一些宏观特性,为进一步进行三维颗粒流细观模拟提供必要的参数和宏观依据。在室内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隧道垂直下穿既有管线颗粒流分析模型,验证了室内模... 对砂土中隧道施工引起管线性状变化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管土相互作用的一些宏观特性,为进一步进行三维颗粒流细观模拟提供必要的参数和宏观依据。在室内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隧道垂直下穿既有管线颗粒流分析模型,验证了室内模型试验的宏观现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管土相互作用的机理、管周土体的应力与位移以及管线的剪应变和弯矩。分析结果可为工程实践中确定管线加固位置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颗粒流 隧道施工 管土相互作用 砂土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土相互作用土箱模型实验设计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海丰 周维 +1 位作者 张鹏 马保松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9-222,共4页
随着给排水管道埋深的增加,土压力对管道受力状态的影响也越显著。这要求设计和施工人员对管土相互作用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准确地计算作用在管道上土压力的标准值。埋地管道管周土压力分布规律、管道内部应力特征、管道破坏机理以及填... 随着给排水管道埋深的增加,土压力对管道受力状态的影响也越显著。这要求设计和施工人员对管土相互作用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准确地计算作用在管道上土压力的标准值。埋地管道管周土压力分布规律、管道内部应力特征、管道破坏机理以及填土对管道受力状态的影响是管道设计和施工的主要影响因素。土箱模型实验可用于研究和解决上述问题,介绍并分析了管土相互作用土箱实验系统设计原理。土箱模型实验的设计包括管土受力模型的简化、土箱尺寸的设计、土箱加载方式的选择、土箱侧壁摩擦阻力和箱壁变形的评价、物理量的量测以及实验土体的选择与填筑等。土箱模型实验设计的关键是要保证设计出来的土箱中管土单元的受力状态仍然是简单的三向受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土相互作用 土箱 模型实验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土中管桩的扭转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靳建明 张智卿 +1 位作者 吴章土 李西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2-57,92,共7页
基于Biot提出的饱和多孔介质的波动方程,研究了均质各向同性饱和土中端承管桩的扭转振动问题。首先对土层动力平衡方程进行求解并得到土体扭转振动位移形式解,然后对管桩的动力平衡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管桩桩顶转角解析解,进一步通过数... 基于Biot提出的饱和多孔介质的波动方程,研究了均质各向同性饱和土中端承管桩的扭转振动问题。首先对土层动力平衡方程进行求解并得到土体扭转振动位移形式解,然后对管桩的动力平衡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管桩桩顶转角解析解,进一步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桩周土与桩芯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对管桩桩顶复刚度和桩身转角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动力基础设计所关注的低频段,桩周土与桩芯土的剪切模量比、壁厚以及桩的长径比对管桩的动力响应有较大的影响,而液固耦合系数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桩 饱和土 桩土相互作用 扭转振动 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