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ntitative principles of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rock support and surrounding rock in rockburst roadways
1
作者 Lianpeng Dai Dingjie Feng +4 位作者 Yishan Pan Aiwen Wang Ying Ma Yonghui Xiao Jianzhuo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5年第1期41-55,共15页
Rockbursts, which mainly affect mining roadways, are dynamic disasters arising from the surrounding rock under high stress.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upports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is necessary for effe... Rockbursts, which mainly affect mining roadways, are dynamic disasters arising from the surrounding rock under high stress.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upports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is necessary for effective rockburst control. In this study, the squeezing behavior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is analyzed in rockburst roadways, and a mechanical model of rockbursts is established considering the dynamic support stress, thus deriving formulas and provid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for describ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pport and surrounding rock. Design principles and parameters of supports for rockburst control are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ly when the geostress magnitude exceeds a critical value can it drive the formation of rockburst conditions.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nvergence response and rockburst occurrence around roadways are geostress, rock brittleness,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roadway excavation size. Roadway support devices can play a role in controlling rockburst by suppressing the squeezing evolu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towards instability points of rockburst. Further, the higher the strength and the longer the impact stroke of support devices with constant resistance, the more easily multiple balance points can be formed with the surrounding rock to control rockburst occurrence. Supports with long impact stroke allow adaptation to varying geostress levels around the roadway, aiding in rockburst control. The results offer a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designing support systems for rockburst-prone roadways. The design criterion of supports is determined by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the convergence curv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the squeezing deformation curve of the support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roadway rockBURST Dynamic interaction rock support surrounding rock rockburst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e-dependent safety of lining structures of circular tunnels in weak rock strata 被引量:8
2
作者 Baoguo Liu Yu Song Zhaofei Ch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323-334,共12页
Following tunnel excavation and lining completion,fractured surrounding rock deforms gradually over time;this results in a time-dependent evolution of the pressure applied to the lining structure by the surrounding ro... Following tunnel excavation and lining completion,fractured surrounding rock deforms gradually over time;this results in a time-dependent evolution of the pressure applied to the lining structure by the surrounding rock.Thus,the safety of the tunnel lining in weak strata i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ime.In this study,we developed 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time-dependent pressure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lining structure of a circular tunnel under a hydrostatic stress field.Under the proposed method,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of the fractured surrounding rock is assumed to conform to that of the Burgers viscoelastic component,and the lining structure is assumed to be an elastomer.Based on these assumptions,the viscoe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rock,the e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lining structure,and the coordinated deformation between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lining structure were derived.The proposed analytical method,which employs a time-dependent safety coefficient,was subsequently used to estimate the durability of the lining structure of the Foling Tunnel in China.The derived attenuation curve of the safety coefficient with respect to time can assist engineers in predicting the remaining viable life of the lining structure.Unlike existing analytical methods,the method derived in this study considers the time dependenc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tunnel lining;hence,it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evaluation of lining life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lining surrounding rock pressure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ak rock strata Time-dependent safe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ing heights and shield resistance in longwall panel 被引量:5
3
作者 Liu Chuang Li Huamin Jiang Dongji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7年第2期293-297,共5页
A numerical model based on a Continuum-based Distinct Element Method(CDEM) was used to carry out a dynamic simul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hield and rock strata movement in longwall mining. In Northern China, t... A numerical model based on a Continuum-based Distinct Element Method(CDEM) was used to carry out a dynamic simul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hield and rock strata movement in longwall mining. In Northern China, the Ordos coal fiel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were used as a case example. The CDEM was constructed on Ordos coal field shield's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Numerical modelling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ining heights on the caving process,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equilibrium and stability conditions of overburden 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hield and surrounding rocks. With the numerical model, the internal factors for changes in shield resistance under different mining heights was found.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ing heights and shield resistance was also obtained b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simulation Shield resistance interaction between shield and surrounding rock Mining heigh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跨度车站二衬拱盖法施工关键技术
4
作者 刘洋 向辉 +5 位作者 张帅 蒋康 段胜泽 张卫中 侯鹏伟 康钦容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6期146-150,共5页
针对中风化含砾砂岩层建造车站存在围岩不稳定问题,以南京地铁7号线清凉山站浅埋暗挖超大跨度车站工程为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二衬拱盖法施工步序的围岩位移变化规律,得到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关键步序,得出施工关键点,指导车站施工。研究表... 针对中风化含砾砂岩层建造车站存在围岩不稳定问题,以南京地铁7号线清凉山站浅埋暗挖超大跨度车站工程为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二衬拱盖法施工步序的围岩位移变化规律,得到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关键步序,得出施工关键点,指导车站施工。研究表明:车站施工过程中拱顶和地表的围岩沉降值最大,分别为23.57,14.82mm;施工完成时拱脚处的围岩竖向位移大于其他部位,车站水平收敛呈现左侧向内收缩、右侧向外扩张,水平位移最大值为4.51mm;车站最大应力在两侧拱脚,拱顶应力大于隧洞下部,最大应力为0.52MPa。各步序中开挖拱部中上导洞的围岩位移变化较大,最大沉降为13.48mm;拱部二衬完成后围岩位移明显减小,隧道下部开挖最大围岩位移为4.56mm。二衬拱盖法的施工关键点是拱顶超前大管棚支护、拱脚和二次衬砌施工。拱部打设ϕ108×6大管棚,在棚管四周打8mm浆孔注浆加固;拱脚部位在拱架连接处设置长6m、入射角30°~40°的ϕ25锁脚锚杆,纵向托梁地基采用3根长4.5m、间距400mm的预应力锚杆支护;拱部二次衬砌采用900~3200mm厚C35钢筋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超大跨度 二次衬砌 拱盖法 围岩 位移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软岩巷道失稳机理与支护技术优化
5
作者 安南 陈俊智 +3 位作者 任春芳 杨立新 魏行 陈祯 《矿冶》 2025年第1期34-42,51,共10页
云南某铁矿深部软岩巷道支护结构因整体失效产生巷道两帮破坏严重,底鼓等围岩变形破坏。在现场实地踏勘、地压监测数据、X射线衍射(XRD)分析围岩组成等的基础上分析造成1452 m分段部分巷道发生变形失稳的原因,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的塑性区... 云南某铁矿深部软岩巷道支护结构因整体失效产生巷道两帮破坏严重,底鼓等围岩变形破坏。在现场实地踏勘、地压监测数据、X射线衍射(XRD)分析围岩组成等的基础上分析造成1452 m分段部分巷道发生变形失稳的原因,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的塑性区半径和周边位移数据,分析各因素如何影响巷道失稳变形。基于正交试验法,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16个数值模型,以巷道顶底板、两帮位移、塑性区体积为判定依据,分析锚杆长度、锚杆间排距、喷层厚度对巷道围岩稳定的影响。提出“树脂锚杆+锚索+管缝式锚杆+混凝土喷射”联合支护方法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并进行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联合支护方法可以长期有效的控制1452 m分段破坏巷道围岩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围岩失稳机理 塑性区理论 正交试验 巷道支护 锚杆 锚索 混凝土喷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作用对隧道衬砌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谭芝文 熊斌 +5 位作者 邱琼 曾灵芝 陈立 张海燕 冯嘉林 张剑东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3期78-83,共6页
为研究降雨条件下隧道衬砌结构力学特性,依托重庆市某城市山岭隧道工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不同岩土层含水率下围岩位移、隧道初期支护弯矩、隧道二次衬砌位移及最大主应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岩土层含水率<28%时,隧道围岩... 为研究降雨条件下隧道衬砌结构力学特性,依托重庆市某城市山岭隧道工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不同岩土层含水率下围岩位移、隧道初期支护弯矩、隧道二次衬砌位移及最大主应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岩土层含水率<28%时,隧道围岩最大位移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当岩土层含水率增至32%时,边坡处于失稳状态;在不同岩土层含水率条件下,隧道初期支护弯矩分布不对称,整体呈偏压状态;当岩土层含水率<32%时,从总体分析,隧道二次衬砌拱顶、左拱腰、右拱腰、右拱脚位移基本随着岩土层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最大主应力基本随着围岩的劣化而增大。实际工程中建议采用挡土墙、抗滑桩或二者相结合的支护措施控制岩土体变形,从而避免引起隧道结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围岩 衬砌 降雨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隧道开挖过程围岩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赵海涛 《北方交通》 2025年第1期87-90,共4页
针对隧道在施工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复杂应力场和位移场,应用FLAC3D 6.0三维有限差分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地层采用Drucker-Prager准则作为岩体塑性屈服准则,计算得到隧道开挖及支护后的隧道应力场、位移场分布规律,进而确定隧道需要支护的... 针对隧道在施工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复杂应力场和位移场,应用FLAC3D 6.0三维有限差分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地层采用Drucker-Prager准则作为岩体塑性屈服准则,计算得到隧道开挖及支护后的隧道应力场、位移场分布规律,进而确定隧道需要支护的关键位置。结果表明,支护能够抑制应力和位移的扩大,显著提高围岩的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开挖 围岩 初期支护 隧道二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掘巷道超前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研究
8
作者 任文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4期151-153,共3页
针对综掘巷道超前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关键问题,阐述了超前支架结构及设计原理,探讨了围岩力学特性与支护需求。深入分析了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评估支架结构的优化方案和围岩稳定性,总结了支护效果。最后,提出了针对施工安... 针对综掘巷道超前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关键问题,阐述了超前支架结构及设计原理,探讨了围岩力学特性与支护需求。深入分析了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评估支架结构的优化方案和围岩稳定性,总结了支护效果。最后,提出了针对施工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的建议。研究为综掘巷道工程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对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巷道 超前支架 围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煤柱断裂滑移线的确定及应用
9
作者 高雁 赵振飞 《能源科技》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为提高矿井采出率,减小巷道变形,以任家庄煤矿210303回风巷为研究对象,根据地质条件、巷道空间关系等,运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公式,计算出210303回风巷上覆岩层断裂线位于实体煤上方。建立了210303回风巷煤柱体结构力学模型,对煤柱结构进行... 为提高矿井采出率,减小巷道变形,以任家庄煤矿210303回风巷为研究对象,根据地质条件、巷道空间关系等,运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公式,计算出210303回风巷上覆岩层断裂线位于实体煤上方。建立了210303回风巷煤柱体结构力学模型,对煤柱结构进行应力分析,确定了护巷小煤柱断裂滑移线,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护巷小煤柱断裂滑移线位于煤柱内侧2.0 m。在此基础上,提出任家庄煤矿210303回风巷高预应力锚杆+高预紧力锚索+高强度钢带的联合支护方案。通过现场应用及矿压监测,210303回风巷掘进初期围岩变形呈线性增长,20 d后变形率逐渐趋近于零,支护体系安全可靠,护巷小煤柱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巷小煤柱 上覆岩层 断裂滑移线 围岩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与锚喷U型钢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孟庆彬 宋子鸣 +4 位作者 刘滨 黄炳香 浦海 王从凯 辛学奎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36,共14页
收敛-约束法(特性曲线法)是将理论解析、现场实测、工程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地下工程结构设计方法,是目前分析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关系及开展支护优化设计的常用方法。基于收敛-约束法的基本原理,总结给出了经典的支护特征与支护结构变形方程... 收敛-约束法(特性曲线法)是将理论解析、现场实测、工程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地下工程结构设计方法,是目前分析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关系及开展支护优化设计的常用方法。基于收敛-约束法的基本原理,总结给出了经典的支护特征与支护结构变形方程,理论计算获得了喷射混凝土、锚杆(索)、U型钢支架等支护结构的支护特征曲线,分析了支护结构的几何尺寸(直径、长度)、间排距、材料强度等参数对支护压力的影响特征;随着喷射混凝土厚度及强度等级的增加,喷射混凝土提供的支护刚度和支护压力逐渐增大;随着锚杆(索)直径、长度、杆体材料强度的增加及间排距的减小,锚杆的支护压力显著增加;U型钢支架的排距越小及材料强度越大,其提供的支护压力越大。采用FLAC^(3D)内嵌的莫尔库伦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建立了考虑岩石峰后应变软化与扩容特性的深部软岩巷道数值分析模型,计算获得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巷道纵剖面变形曲线、围岩特征曲线,分析了锚喷、锚杆(索)喷、锚喷U型钢等3种联合支护技术对深部巷道围岩大变形控制的适用性,验证了锚喷U型钢联合支护技术应用于深部巷道支护工程的可行性。考虑岩石峰后应变软化与扩容特性的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和经典的莫尔库伦本构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相差较大,采用莫尔库伦本构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保守,支护结构提供的支护压力无法满足深部巷道稳定性控制要求,支护后巷道围岩变形较大甚至会发生冒顶、片帮等安全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收敛-约束法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围岩-衬砌接触面剪切特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旭 宗淼 +4 位作者 黄景琦 杜修力 赵密 崔臻 张茂础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142,共8页
探究隧道围岩-衬砌接触面在不同法向应力及不同粗糙度条件下的剪切特性规律,对进一步研究隧道围岩与衬砌间的相互作用及岩体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为考虑粗糙度条件,利用分形理论,通过改变分形公式中的分形维数D及分形粗糙度... 探究隧道围岩-衬砌接触面在不同法向应力及不同粗糙度条件下的剪切特性规律,对进一步研究隧道围岩与衬砌间的相互作用及岩体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为考虑粗糙度条件,利用分形理论,通过改变分形公式中的分形维数D及分形粗糙度G生成5种不同接触面,基于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建立接触面数值剪切模型,尺寸为150 mm×150 mm。开展同一接触面在不同法向应力下,数值模拟剪切试验及不同接触面在同一法向应力下的数值模拟试验;将数值剪切试验与室内剪切试验获得的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进行对比,验证数值剪切模拟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1)数值模型剪切破坏产生的裂隙主要集中于中间接触面处,破坏后的应力主要集中于接触面粗糙度最大处,破坏裂纹可分为剪切裂纹和张拉裂纹,其中张拉裂纹占主要优势;(2)剪切应力-剪切位移过程曲线存在爬坡、啃断、滑移三大阶段,具有明显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法向位移随着剪切位移的增加而增大,产生剪胀效应;(3)随着法向应力增加,剪切和张拉裂纹数量增加,破坏现象越明显,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增大,剪胀效应减小;(4)随着粗糙起伏度增大,即分形维数D的增大或者分形粗糙度G的减小,破坏裂纹数量增加,其中张拉裂纹增加较明显,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增大,剪胀效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围岩 衬砌 接触面 剪切特性 颗粒流程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喷层与围岩相互作用的能量特性研究
12
作者 郑余朝 朱斌忠 +3 位作者 劳志伟 廖保林 仇文革 章慧健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0-192,共13页
探明喷层-围岩相互作用的能量机理,对弥补以强度设计为主的支护设计理论不足、发展基于能量原理的隧道设计方法至关重要。基于应力释放的数值方法系统研究隧道喷层-围岩相互作用的能量机理,定义喷层整体失效时的弹性应变能为其极限应变... 探明喷层-围岩相互作用的能量机理,对弥补以强度设计为主的支护设计理论不足、发展基于能量原理的隧道设计方法至关重要。基于应力释放的数值方法系统研究隧道喷层-围岩相互作用的能量机理,定义喷层整体失效时的弹性应变能为其极限应变能,其可用于评价喷层承载能力;开展模型试验,通过分析逐级加载作用下喷层支护力学行为与能量演化,验证隧道喷层-围岩相互作用的能量机理与喷层极限应变能的存在;基于数值试验,开展喷层极限应变能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喷层极限应变能随地层侧压力系数、围岩等级和喷层厚度增加而增加,并建立多因素极限应变能标准化拟合函数公式。进一步给出基于能量原理的喷层极限状态验算公式,应用该公式验算模型试验原型隧道喷层设计厚度范围,与隧道喷层厚度设计值接近,该验算公式考虑喷层与围岩基于能量的力与位移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为高储能围岩中隧道喷层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能量理论 模型试验 喷层-围岩相互作用 极限应变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收敛——约束法的剪胀——软化型隧道围岩——支护结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浩 刘文学 +2 位作者 周书东 张光雄 刘红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53,共9页
目前的隧道围岩支护结构计算方法未能很好地同时考虑围岩剪胀及软化特性和中间主应力的共同影响。首先介绍了考虑岩石剪胀及软化效应的隧道围岩力学模型及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广义SMP强度准则。而后,根据收敛—约束法中隧道纵向变形曲线、... 目前的隧道围岩支护结构计算方法未能很好地同时考虑围岩剪胀及软化特性和中间主应力的共同影响。首先介绍了考虑岩石剪胀及软化效应的隧道围岩力学模型及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广义SMP强度准则。而后,根据收敛—约束法中隧道纵向变形曲线、围岩特征曲线、支护特征曲线的相互关系,建立了能够同时考虑隧道围岩剪胀及软化特性和中间主应力影响的隧道围岩—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力学模型,并验证了其合理性。最后,采用敏感性分析分别探讨了地应力参数、支护结构参数和岩石参数对围岩最终位移、支护结构最终支护力及变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应力的增加将导致围岩变形及塑性区增大,所需支护力增加。中间主应力系数对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应予以考虑;支护结构弹性模量的增加可以提高支护力,并大幅度减少围岩和支护结构变形;岩石弹性模量及临界软化系数的增加可以降低围岩变形及支护结构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剪胀及软化 广义SMP强度准则 中间主应力 围岩—支护结构相互作用 参数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覆岩破断特征的极薄煤层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确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童应山 王森 +3 位作者 张连东 王永安 李培煊 李帅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3,共10页
延安子长矿区极薄煤层分布广泛,因赋存煤炭为稀缺配焦煤,回采价值较高,但该矿区未有过开采极薄煤层的先例,开采过程中面临支架选型不合理的问题,且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以禾草沟二号煤矿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为背景,通过数值... 延安子长矿区极薄煤层分布广泛,因赋存煤炭为稀缺配焦煤,回采价值较高,但该矿区未有过开采极薄煤层的先例,开采过程中面临支架选型不合理的问题,且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以禾草沟二号煤矿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研究了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顶板覆岩结构破断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建立了采场顶板岩梁断裂前后力学解析模型,获得了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直接顶周期破断距,确定了合理支架工作阻力。结果表明:极薄煤层工作面开采初期顶板垮落后会较快的对上覆岩层形成支撑,至顶板极限跨距后,直接顶与基本顶周期破断,且基本顶破断位置位于直接顶破断线前方,两者间存在离层空间,共同回转下沉;工作面液压支架主要受直接顶回转载荷作用,其作用载荷为3 980.89 kN,确定支架选型为ZZ4000/6.5/13D四柱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现场应用后,可以有效发挥支架支护性能,满足采场围岩控制要求。研究成果为国内极薄煤层开采工作面支架选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薄煤层 综采工作面 顶板结构演化 支架-围岩作用 支架工作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隧道衬砌渗水挂冰试验研究
15
作者 刘洪义 张学富 +3 位作者 邱凯驰 周凡轶 刘欣 宋佳益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83-1791,共9页
为揭示寒区隧道衬砌渗水挂冰发育规律,研制出一套模拟地表水补给条件下寒区隧道衬砌渗水挂冰发育的模型试验装置,实时监测渗水断面围岩温度和挂冰发育过程;采用Image-J软件测量挂冰图像截面积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挂冰发育过程,研究... 为揭示寒区隧道衬砌渗水挂冰发育规律,研制出一套模拟地表水补给条件下寒区隧道衬砌渗水挂冰发育的模型试验装置,实时监测渗水断面围岩温度和挂冰发育过程;采用Image-J软件测量挂冰图像截面积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挂冰发育过程,研究不同风速和围岩初始温度条件下渗水点围岩温度和挂冰堵塞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挂冰开始发育时刻,随着风速的增大和围岩初始温度的升高,渗水点围岩临界温度逐渐升高;渗水点围岩温度随冷却时间逐渐降低,近似呈对数函数关系;风速越小、围岩初始温度越高,平均降温速率越慢,挂冰发育持续时间越长;当风速分别为0.6 m/s和1.2 m/s时,由于渗水断面围岩冻结圈的形成和衬砌内壁冰体封堵渗水点导致衬砌挂冰停止发育。2)挂冰堵塞率与时间近似呈线性关系,风速越小、围岩初始温度越高,挂冰开始发育的时间越晚,冻害严重程度越高,而紧急程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隧道 衬砌渗水挂冰 模型试验 围岩温度场 挂冰侵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某水电站导流隧洞塌方过程与稳定性分析
16
作者 秦波 戴宇辰 范洋辉 《河南科技》 2024年第21期49-52,共4页
【目的】为了确定水电站导流隧洞塌方段的安全性,需要对塌方段施工期、运行期的稳定性及相应处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以西藏某水电站为典型案例,结合其导流隧洞塌方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最小岩体覆盖厚度、相邻隧洞最小围岩厚度和... 【目的】为了确定水电站导流隧洞塌方段的安全性,需要对塌方段施工期、运行期的稳定性及相应处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以西藏某水电站为典型案例,结合其导流隧洞塌方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最小岩体覆盖厚度、相邻隧洞最小围岩厚度和衬砌结构配筋等3个指标来分析隧洞塌方段运行期的稳定性。【结果】计算得出,1号导流隧洞塌方段岩体实际厚度大于理论最小围岩覆盖厚度,相邻隧洞最小围岩厚度大于2倍开挖洞径(洞宽),实际配筋面积大于理论配筋面积。【结论】在水电站导流隧洞设计施工过程中,通过3个指标的计算分析表明该隧洞满足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稳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隧洞 隧洞塌方 稳定性分析 围岩厚度 衬砌配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黄土隧道围岩软化对结构受力影响研究
17
作者 张堂杰 《山西建筑》 2024年第4期158-163,共6页
以银百高速榆林子隧道为依托工程,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温度场模块摸拟隧道施工围岩软化过程,研究了富水黄土隧道围岩在不同软化阶段和软化范围工况下,隧道围岩、初期支护、仰拱填充层的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拱顶沉降和仰拱... 以银百高速榆林子隧道为依托工程,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温度场模块摸拟隧道施工围岩软化过程,研究了富水黄土隧道围岩在不同软化阶段和软化范围工况下,隧道围岩、初期支护、仰拱填充层的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拱顶沉降和仰拱填充层隆起随软化范围的扩大而增大,而隧底隆起减小,仰拱填充层隆起在软化范围3 m时趋于稳定;围岩软化对仰拱填充层中心影响最大,而仰拱填充层拱脚处几乎不受影响;围岩软化后在初期支护拱脚位置产生最大拉应力,拱墙和拱顶应力变化不明显;塑性区以内是围岩软化的主要影响范围,需特别关注塑性区内的地下水赋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黄土 软化 围岩变形 衬砌应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18
作者 耿利军 盛兆旺 宋立伟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4期8-10,共3页
不良地质条件下隧洞围岩变形一直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重难点。文章以某公路隧道开挖项目为例,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同土-岩界面位置工况下的围岩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地表沉降曲线呈“盆”状,沉降峰值出现在隧道中线位置... 不良地质条件下隧洞围岩变形一直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重难点。文章以某公路隧道开挖项目为例,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同土-岩界面位置工况下的围岩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地表沉降曲线呈“盆”状,沉降峰值出现在隧道中线位置处。不同土-岩界面位置工况下,地表沉降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主要差异为数值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围岩变形 数值模拟 衬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衬砌施工技术研究
19
作者 沈跃平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9期14-16,共3页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深埋隧道日益增多。研究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衬砌施工技术是确保隧道安全、经济、高效建设的关键。文章以国外某隧道工程为例,首先分析了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然后探讨了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深埋隧道日益增多。研究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衬砌施工技术是确保隧道安全、经济、高效建设的关键。文章以国外某隧道工程为例,首先分析了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然后探讨了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层岩性及围岩位移,最后详细介绍了隧道衬砌施工技术,包括隧道超前支护及初期支护关键技术,以期为类似深埋隧道建设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围岩稳定性 衬砌施工技术 隧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复杂海域区间隧道精准勘察与评价
20
作者 蔡光远 《路基工程》 2024年第6期139-146,共8页
结合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五缘湾隧道工程,下穿存在残积砂质黏性土,全、强风化花岗岩层等,发育有可液化砂土、软土、残积土和全风化岩等特殊岩土,土质均匀性较差的复杂海域地质段,通过海上测绘、合理布置勘探孔、物探、现场测试、室内试验... 结合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五缘湾隧道工程,下穿存在残积砂质黏性土,全、强风化花岗岩层等,发育有可液化砂土、软土、残积土和全风化岩等特殊岩土,土质均匀性较差的复杂海域地质段,通过海上测绘、合理布置勘探孔、物探、现场测试、室内试验、理论计算等综合技术,研究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提出针对性的工程防治措施,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条件 区间线路 精准勘察 围岩级别 涌水量 施工方法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