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协同推进机制 被引量:28
1
作者 何苗 任保平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9,共15页
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具有重大意义且迫在眉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需要以协同学为理论基础,以黄河流域的客观现实为基本考量,寻求流域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模式。推进黄河流... 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具有重大意义且迫在眉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需要以协同学为理论基础,以黄河流域的客观现实为基本考量,寻求流域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模式。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是一个涉及多个系统、多重目标、多个区域、多方利益、多元主体、多种关系、多个阶段的复杂系统性工程,需从功能协同、产业协同、空间协同和治理协同四大维度出发形成相应协同推进机制,并构建权责明晰的功能定位体系、优势互补的产业联动体系、统筹规划的区域治理体系和多元参与的全流域大治理体系,形成流域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以期早日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的提档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协同推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研究
2
作者 马丽 李飞扬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5-19,共5页
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支撑。基于多元主体协同的视角,重点探讨了多元主体协同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理论逻辑,剖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了多元主体的协同机制并提... 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支撑。基于多元主体协同的视角,重点探讨了多元主体协同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理论逻辑,剖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了多元主体的协同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 多元主体协同 协同机制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资源保护协作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华鑫 陆沈钧 +3 位作者 何建兵 李敏 曹菊萍 周宏伟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61,共6页
为服务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及精细化管理,保障示范区水资源安全,梳理了示范区水资源保护协作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了水资源保护协作机制的新要求,借鉴国外跨区域水资源保护协作典型案例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基于示范区的... 为服务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及精细化管理,保障示范区水资源安全,梳理了示范区水资源保护协作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了水资源保护协作机制的新要求,借鉴国外跨区域水资源保护协作典型案例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基于示范区的信息共享、相关标准衔接、水资源保护协调联动等3项机制和完善重点领域法制保障、加强跨界水体联合监测、强化联合执法监管、引入多元化市场投资模式等4项配套政策措施,可进一步推动示范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协作机制 信息共享 标准衔接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协同合作机制研究——以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冼志勇 徐洁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0,共4页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为例,将知识产权保护的协同合作机制归纳为:新产品上市前专利检索与分析的协同合作、公司知识产权被侵害时的协同合作、公司自身或客户被起诉知识产权侵权情况的协同合作3个紧密联系的部分,并对集...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为例,将知识产权保护的协同合作机制归纳为:新产品上市前专利检索与分析的协同合作、公司知识产权被侵害时的协同合作、公司自身或客户被起诉知识产权侵权情况的协同合作3个紧密联系的部分,并对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合作机制的实现保障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知识产权保护 协同合作机制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刘晓云 赵伟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4-153,共10页
如何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战略发展的重大问题,运用协同创新是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根据系统自身特点和制造产业特点,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系统动... 如何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战略发展的重大问题,运用协同创新是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根据系统自身特点和制造产业特点,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系统动力机制、资源供给机制、合作信任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四个机制相互支撑、相互作用,能够保障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高效运行,进而提升制造业的协同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低碳创新系统 动力机制 资源供给机制 合作信任机制 激励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天然林保护修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7
6
作者 何亚婷 谢和生 何友均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共9页
天然林是长江经济带最重要的生态要素之一,对构筑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2014—2018年)数据,分析了天保工程实施16年后,长江经济带天然林保护修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天然林是长江经济带最重要的生态要素之一,对构筑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2014—2018年)数据,分析了天保工程实施16年后,长江经济带天然林保护修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发现,第九次清查期间,长江经济带森林覆盖率44.38%,比天保工程实施初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天然林面积和蓄积分别增加了1418.58万hm^(2)和13.68亿m^(3),实现了森林覆盖率、天然林面积和蓄积的三增长。但仍面临缺乏整体统筹规划,天然林保护空间压力大,天然林资源质量不高,补助政策不健全,资金投入长效机制未建立等突出问题。建议从完善顶层设计、加强资源管护、提高生态补偿、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等方面着手进行保护修复,夯实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天然林保护工程 生态保护和修复 协同治理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空间视域下自然保护地省际协作保护机制之证成与构造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64,共10页
完善自然保护地法律法规体系,为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法治保障,既包括制定《自然保护地法》等专门立法,也包括修改完善既有的自然保护地立法。我国现行的自然保护地立法存在规范体系性缺失、制度衔接性缺漏、... 完善自然保护地法律法规体系,为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法治保障,既包括制定《自然保护地法》等专门立法,也包括修改完善既有的自然保护地立法。我国现行的自然保护地立法存在规范体系性缺失、制度衔接性缺漏、立法效力不强等内生不足,症结在于现行自然保护地立法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考量,亟待引入空间视角、创设空间治理机制。大尺度环境问题对空间治理的现实需求、生态学创新的理论指引、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政策目标的法律表达,综合提出了创设自然保护地省际协作保护机制的需求。可以从在自然保护地立法中引入自然生态空间概念,选择自然保护地立法中采取概括规定+专项机制立法模式,并厘清自然保护地省际协作保护机制的立法重点等方面,系统构建自然保护地省际协作保护法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省际协作保护机制 环境空间 协同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协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多元保障机制构建 被引量:12
8
作者 洪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79-81,共3页
校企协作是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政府、企业、学校、教师等方面思想行为上的错位使得校企协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状况不容乐观。可通过建立培养组织机构、完善培养政策法规、确定... 校企协作是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政府、企业、学校、教师等方面思想行为上的错位使得校企协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状况不容乐观。可通过建立培养组织机构、完善培养政策法规、确定培养经费来源、建立协同管理机制、修订资格认定标准与健全人本激励机制等,实现校企协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组织、法制、经费、管理、目标、动力等方面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协作 双师型 保障机制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共治:理论溯源、核心要义与体制保障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灿发 张祖增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31-42,共12页
因应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构的时代要求,《长江保护法》将凝萃于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学科的思维范式——“协同共治”作为方式变项嵌入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中,以塑造长江流域生态法治的话语体系与规范秩序。作为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因应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构的时代要求,《长江保护法》将凝萃于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学科的思维范式——“协同共治”作为方式变项嵌入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中,以塑造长江流域生态法治的话语体系与规范秩序。作为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方法,流域环境协同共治对整体政府理论的遵循、对成本效益分析理论的践行以及对治理理论的运用,构成了一个成熟且自洽的理论框架。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共治的规范意涵包括主体上的多元共治、客体上的要素整合以及过程上的效力变革三重维度内容。在实现进路方面,《长江保护法》将“长江流域协调机制”作为驱动流域生态环境协同共治目标实现的根本体制保障,通过信息赋能与智慧赋能二元规范构造的形式,充分挖掘流域协调机制在流域事权配置上所具有的统筹、协调与监督三大价值功能,以切实增进长江流域环境利益的互惠与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保护法》 协同共治 理论框架 规范意涵 长江流域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安全刑事保障的体系完善与机制构建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道萃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8-127,共10页
网络安全及其刑事保障是全球课题,《网络犯罪公约》和"信息社会与刑法"决议等先后供给了有益的刑事治理经验,中国也积极迎头赶上。应加快整合实体法与程序法资源,聚焦刑法立法升级换代与刑事诉讼模式重塑,着力推动刑法与刑事... 网络安全及其刑事保障是全球课题,《网络犯罪公约》和"信息社会与刑法"决议等先后供给了有益的刑事治理经验,中国也积极迎头赶上。应加快整合实体法与程序法资源,聚焦刑法立法升级换代与刑事诉讼模式重塑,着力推动刑法与刑事诉讼的网络知识转型,协同落实具体任务清单。应以"同呼吸、共命运"与联合国的主导地位为基本法治思维,以国际公约制定工作为当前要务,积极推动司法合作、锁定国际公约模板、创新联合国工作机制等一揽子议程的整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刑事治理 保障体系协同 国际刑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协作式位置隐私保护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悦 沈航 田一博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3-421,共9页
传统协作式位置隐私保护方案大多假设在协作组构造过程中用户是诚实可信.然而现实环境下,用户协作过程中存在自利(如:请求用户泄露协作用户的真实位置给不诚信实体)或者欺骗(如:协作用户提供虚假位置导致服务提供商能够识别出请求用户... 传统协作式位置隐私保护方案大多假设在协作组构造过程中用户是诚实可信.然而现实环境下,用户协作过程中存在自利(如:请求用户泄露协作用户的真实位置给不诚信实体)或者欺骗(如:协作用户提供虚假位置导致服务提供商能够识别出请求用户的真实位置)行为,从而带来用户位置隐私信息泄露等问题,严重威胁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的存储框架,存在以下优点:可追溯性、透明公开及不可篡改等,正因为如此,本文提出基于区块链的用户协作式位置隐私保护方案.考虑群组内用户通过协作转发和空间伪装保护位置隐私需求的场景.本文首先基于博弈理论分析协作过程中请求发起者与协作者的行为;其次,构建信誉机制将用户行为与收益结合;再次,利用区块链记录用户间的转发行为及信誉值并以此作为证据,惩罚有恶意行为的用户,使其作为请求发起者时不能得到其他用户的协作来约束用户的自利性.最后,设计奖励激励机制,保证用户的诚实转发行为,形成互利且公平的生态.安全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方案能够有效阻止用户的恶意行为,促进群组内用户的诚信合作.此外,通过与基准方案相比较,本方案位置隐私泄露概率降低了50%,具有较好的隐私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隐私保护 区块链 激励机制 协作 博弈 信誉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知识共享与保护间的关系
12
作者 阿热孜古力.吾布力 杨建君 孙庆刚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65,共9页
技术知识共享与保护都是成功创新的必需品。合作创新中,保护自身核心知识的同时,如何实现与其他组织间知识共享已变得愈发重要。围绕合作创新中技术知识共享与知识保护之间的关系、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以及平衡策略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 技术知识共享与保护都是成功创新的必需品。合作创新中,保护自身核心知识的同时,如何实现与其他组织间知识共享已变得愈发重要。围绕合作创新中技术知识共享与知识保护之间的关系、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以及平衡策略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合作创新的不同阶段,技术知识共享与保护间矛盾的平衡过程与策略的框架。最后,结合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创新 技术知识 知识共享 知识保护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