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of fluid-induced vibrations and identification of hydrodynamic forces on flow control valves 被引量:3
1
作者 Samad Mehrzad Ilgar Javanshir +1 位作者 Ahmad Rahbar Ranji Seyyed Hadi Taher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596-2603,共8页
Dynamics and vibration of control valves under flow-induced vibration are analyzed. Hydrodynamic load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al response under flow-induced vibration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inertia, damping, ela... Dynamics and vibration of control valves under flow-induced vibration are analyzed. Hydrodynamic load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al response under flow-induced vibration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inertia, damping, elastic,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aulic parameters.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control valves in the response to self-excited fluid flow. An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method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dynamic and vibrational behavior of sliding dam valves, in response to flow excitation.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posed mode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validated with experimental ones. Finally, to achieve the optimal valve geometry, numerical results for various shapes of valves are compared. Rounded valve with the least amount of flow turbulence obtains lower fluctuations and vibration amplitude compared with the flat and steep valves.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with the optimal design requirements of valves, vibration amplitude can be reduced by an average to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induced force hydrodynamic forc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valve design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vib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拉伸开孔加筋无限板的应力半解析算法
2
作者 王小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88,共8页
为了研究均匀拉伸开孔加筋无限板的应力计算方法,本文提出半解析计算方法。以复变函数为数学工具,推导开孔无限光板在面内受集中力作用下的应力函数,由此引入复变函数表达的应力函数的影响函数和位移影响函数。板筋之间的拉压力看作是... 为了研究均匀拉伸开孔加筋无限板的应力计算方法,本文提出半解析计算方法。以复变函数为数学工具,推导开孔无限光板在面内受集中力作用下的应力函数,由此引入复变函数表达的应力函数的影响函数和位移影响函数。板筋之间的拉压力看作是沿加强筋长度连续分布的无数个集中力,通过板筋之间的位移协调条件,即板筋接触面上的质点的位移相同,列出位移协调方程,这一方程是奇异积分方程。将所有连续分布的集中力离散成有限个集中力,运用数值解法求解这一方程,则可以求出所有板筋间的集中力。运用数值方法,推导了开孔单筋无限板、开孔双筋无限板和开孔三筋无限板的板筋作用力计算方程。求出板筋间作用力后,加筋板中板的应力函数则为应力函数的影响函数与各个集中力乘积后的累加求和再加上相应位置的开孔光板应力函数。求出板的应力函数后,板的应力则可以求出;求出板筋作用力后,筋的应力也可以求出。通过算例验证,半解析算法的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集中 开孔加筋无限板 复变函数法 影响函数 应力分析 板筋作用力 开孔板 孔边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DCU的流固耦合浸没边界算法异构实现
3
作者 商建东 熊威 +3 位作者 华浩波 宋昭璐 郭恒亮 张军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274,共12页
直接力浸没边界法是求解流固耦合问题的常见方法之一,其可以有效地处理复杂的几何形状,包括移动和变形的固体。然而,三维复杂流动模拟具有网格规模大、耗时多的特点,在单核处理器上使用传统的串行算法往往无法满足计算要求。目前,在国... 直接力浸没边界法是求解流固耦合问题的常见方法之一,其可以有效地处理复杂的几何形状,包括移动和变形的固体。然而,三维复杂流动模拟具有网格规模大、耗时多的特点,在单核处理器上使用传统的串行算法往往无法满足计算要求。目前,在国产平台上对流固耦合问题的研究较少,而在国产平台上实现直接力浸没边界算法能够丰富平台的应用生态。为此,使用国产DCU(Deep Compute Unit)加速器,基于CPU-DCU异构编程,设计并实现利用三维直接力浸没边界算法求解流固耦合问题的并行程序。首先,在CPU上实现串行算法并进行热点分析,对程序热点部分使用DCU加速器进行异构加速;其次,在异构实现的基础上,结合DCU硬件特性,使用共享内存、循环分块、调整访存顺序等优化手段对核函数进行优化;最后,通过圆球绕流和仿生鱼自主游动算例对程序进行正确性验证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雷诺数分别为100和200时,圆球的阻力系数分别为1.11和0.78,计算结果均与相关文献吻合;在雷诺数为7142的仿生鱼自主游动实验中,游动稳定后的平均前进速度为0.396,该结果与相关文献结果一致。在圆球绕流实验中,在5033万网格规模下该并行程序较串行程序获得了83.7倍的加速效果。通过两类流固耦合数值实验,验证了CPU-DCU并行直接力浸没边界算法在国产异构平台上进行计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这为国产平台上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算法的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计算 DCU加速器件 访存优化 直接力浸没边界法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蛋白溶解度的改性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永松 陈辛杰 夏娜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期76-82,87,共8页
溶解度是蛋白质的一项重要功能性质,将蛋白质在水中的分散量或分散水平相应地称为蛋白质的溶解度。由于内外环境的改变或其他因素,造成蛋白质分子内部的结构改变,引起蛋白质溶解性的变化,影响其功能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利用价值。对... 溶解度是蛋白质的一项重要功能性质,将蛋白质在水中的分散量或分散水平相应地称为蛋白质的溶解度。由于内外环境的改变或其他因素,造成蛋白质分子内部的结构改变,引起蛋白质溶解性的变化,影响其功能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利用价值。对在植物蛋白提取、加工过程中现有的方法,即超声处理、研磨、均质、pH值变化处理和盐离子及蛋白酶等技术,以及反胶束萃取法提取蛋白进行了综述。认为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蛋白质分子量和结构等的改变,会对蛋白质的溶解性产生极大的影响。然而,这些方法的主要操作和设备作用机制及不同的作用条件存在差异,很难将这些研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为了从中发掘出更大的价值,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度 相互作用力 变性 反胶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旋坐标法的钢悬链线立管管土作用数值分析
5
作者 王树江 顾继俊 +4 位作者 黄俊 高磊 贾纪川 黄晨 陈磊磊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5,共13页
为分析钢悬链立管(SCR)在顶部浮体小范围垂降、侧向漂移运动下的立管触地段垂向、侧向管土作用,将立管初始贯入海床及侧向移动过程作为准静态问题,在共旋坐标框架内建立三维有限梁单元模型,并耦合p-y加载曲线模拟立管初始贯入海床过程,... 为分析钢悬链立管(SCR)在顶部浮体小范围垂降、侧向漂移运动下的立管触地段垂向、侧向管土作用,将立管初始贯入海床及侧向移动过程作为准静态问题,在共旋坐标框架内建立三维有限梁单元模型,并耦合p-y加载曲线模拟立管初始贯入海床过程,并对比了线性、双线性及非线性管土模型在计算管土响应上的差异,分析了立管顶部水平牵引载荷、海流作用及土体抗剪强度对立管触地段垂向管土作用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浮体小范围漂移工况下的侧向牵引力、土体特性参数对立管触地段侧向、垂向组合的管土作用影响。结果表明:在共旋坐标框架下,非线性管土模型对立管贯入海床的响应模拟更准确;顶部水平牵引力及海流流速增大,均会导致立管贯入海床深度及垂向土阻力减小;土体抗剪强度增大导致立管贯入深度减小但垂向及侧向土阻力增大;顶部浮体侧向牵引力增大致使立管触地段的侧向位移及土阻力增大,但垂向土阻力减小;侧向摩擦系数的增大可显著提高立管触地段的侧向稳定性。本文所述共旋坐标法利用刚体与变形解耦的特性高效求解了立管全局运动及触地段的管土作用,为立管与海床作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悬链立管 共旋坐标法 管土作用 贯入深度 土阻力 牵引力 土体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电磁阀电磁力全工况关键参数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范立云 许德 +3 位作者 费红姿 冯力东 刘鹏 周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96,共8页
为揭示各参数对高速电磁阀电磁力影响机理及交互作用规律,更有效地进行高速电磁阀参数设计及匹配,首先建立了高速电磁阀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然后结合试验设计与相关性分析思想,基于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构造了相关性... 为揭示各参数对高速电磁阀电磁力影响机理及交互作用规律,更有效地进行高速电磁阀参数设计及匹配,首先建立了高速电磁阀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然后结合试验设计与相关性分析思想,基于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构造了相关性分析的样本点,并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得出全工况平面内其响应值,进而获得了相关系数,揭示了全工况平面内电磁阀关键参数本身形成的6个一次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形成的21个二次因素与电磁力的相关性变化规律。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对高速电磁阀电磁力影响显著的一次因素为线圈匝数和衔铁厚度;而二次因素对高速电磁阀电磁力的影响随各工况点的变化复杂,最后研究了线圈匝数与衔铁厚度、衔铁厚度与阻尼孔位置、阻尼孔位置与半径三组显著因素的交互作用原理,为高速电磁阀设计及其电磁力预测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模型 高速电磁阀 电磁力 相关性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间距的旁靠驳船间水动力干扰数值与试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6
7
作者 徐亮瑜 杨建民 +1 位作者 李欣 许鑫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8-261,共14页
当海上多船联合作业时,船体之间会发生水动力干扰。当间距较小时,两船的水动力参数与间距内部波面升高在某些频率处存在强烈的共振现象,而基于理想流体的经典势流理论对此共振结果的模拟存在较大失真。为了弥补此项问题,文章采用加盖阻... 当海上多船联合作业时,船体之间会发生水动力干扰。当间距较小时,两船的水动力参数与间距内部波面升高在某些频率处存在强烈的共振现象,而基于理想流体的经典势流理论对此共振结果的模拟存在较大失真。为了弥补此项问题,文章采用加盖阻尼法(damping lid method)对3 m间距旁靠布置的两艘相同驳船的水动力干扰现象进行研究。通过在间距内部的自由液面边界条件上添加阻尼耗散项,使间距内部的过大波面升高被显著抑制,从而得到更接近实际的数值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开展模型试验研究,通过对比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当无量纲阻尼参数ε取为0.026时,两船之间自由液面升高、两船的运动响应与平均漂移力计算结果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靠 水动力干扰 漂移力 加盖阻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W工法圆形工作井土体反力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魏纲 徐日庆 宋金良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2,共5页
分析了采用型钢水泥土复合挡土墙(soilmixingwall,SMW)工法建造的圆形工作井在顶力作用下的受力机理,提出承载半圆后背土体的竖向和环向反力分布呈拟正态分布,求得后背土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土体反力计算公式.从整体分析的角度出发,应用三... 分析了采用型钢水泥土复合挡土墙(soilmixingwall,SMW)工法建造的圆形工作井在顶力作用下的受力机理,提出承载半圆后背土体的竖向和环向反力分布呈拟正态分布,求得后背土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土体反力计算公式.从整体分析的角度出发,应用三维实体有限元分析技术,研究了由顶推力反力引起的工作井后背土体反力分布.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表明,拟正态分布曲线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土体反力分布曲线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 SMW工法 工作井 土体反力 顶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吸离心泵正反转工况流致振动噪声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春林 罗波 +2 位作者 夏勇 曾成 叶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8-254,共7页
为深入了解双吸离心泵运行的振动噪声规律,以某一双吸式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基于声学间接边界元法(IBEM),采用LMS Virtual-Lab分析计算平台,进行基于泵壳模态的强迫振动响应计算。然后根据泵壳模态强迫振动响应计算与声学间接边界元的声... 为深入了解双吸离心泵运行的振动噪声规律,以某一双吸式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基于声学间接边界元法(IBEM),采用LMS Virtual-Lab分析计算平台,进行基于泵壳模态的强迫振动响应计算。然后根据泵壳模态强迫振动响应计算与声学间接边界元的声学波动方程求解耦合方程,得到双吸泵在液力透平工况和泵工况下外辐射声场的声压级指向分布和声压级分布。结果表明:偶极子声源是流体噪声的主要声源;在蜗壳隔舌处非定常脉动力是主要的噪声源;叶频及其倍频是双吸泵外辐射声场噪声的主要诱导频率;泵壳发生了共振,所以声振耦合的作用不可忽略。研究揭示了双吸泵作液力透平及泵工况内部流动诱发的外辐射声场的声振耦合计算规律,为后续减振降噪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边界元 双吸泵 液力透平 强迫振动响应 声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入式双排桩—土体系桩间内力分配的模拟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旭 晏鄂川 吕美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60,共4页
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双排桩的内力分配。计算了滑坡推力在两排桩之间的分布,通过桩—土共同作用模型得到了两排桩的弯矩和剪力,并分析了双排桩排距对桩身内力的影响。由此得到双排桩设计的一些有益结论。工程算例表明... 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双排桩的内力分配。计算了滑坡推力在两排桩之间的分布,通过桩—土共同作用模型得到了两排桩的弯矩和剪力,并分析了双排桩排距对桩身内力的影响。由此得到双排桩设计的一些有益结论。工程算例表明,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双排抗滑桩的内力是可行的,增大了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双排桩 桩—土共同作用 桩身内力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波浪作用下大直径圆柱绕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11
作者 祝兵 宋随弟 谭长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4-229,共6页
为探讨三维波浪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以两相流概念、大涡模拟的不可压缩粘性流体运动方程和自由水面追踪分段线性近似的流体体积(VOF)法为基础,建立了三维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对三维波浪作用下大直径圆柱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 为探讨三维波浪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以两相流概念、大涡模拟的不可压缩粘性流体运动方程和自由水面追踪分段线性近似的流体体积(VOF)法为基础,建立了三维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对三维波浪作用下大直径圆柱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用两步边界定位法和虚拟边界力法确定波浪与结构物接触面.结果表明:大直径圆柱绕流系数的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解吻合,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三维波浪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 流体体积(VOF)法 大涡模拟 两步边界定位法 虚拟边界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2+)和Ba^(2+)水分子体系结构和结合能的从头算和ABEEM/MM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燕 王芳芳 +3 位作者 于春阳 刘翠 宫利东 杨忠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9-387,共9页
应用从头算方法和ABEEM/MM浮动电荷分子力场,研究了水合碱土离子团簇Sr2+/Ba2+(H2O)n(n=1-6),构建了离子-水相互作用的ABEEM/MM势能函数,获得了水合离子团簇的稳定结构,计算了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ABEEM/MM方法的结果和从头算方法的结... 应用从头算方法和ABEEM/MM浮动电荷分子力场,研究了水合碱土离子团簇Sr2+/Ba2+(H2O)n(n=1-6),构建了离子-水相互作用的ABEEM/MM势能函数,获得了水合离子团簇的稳定结构,计算了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ABEEM/MM方法的结果和从头算方法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进一步应用ABEEM/MM对Sr2+和Ba2+水溶液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对Sr2+水溶液,得到的Sr2+-水中氧原子的径向分布函数的第一和第二最高峰分别位于0.257和0.464nm处,第一和第二水合层的配位水分子数分别为9.2和11.4;对Ba2+水溶液,得到的Ba2+与水中氧原子的径向分布函数的第一和第二最高峰分别位于0.269和0.467nm处,第一和第二水合层的配位水分子数分别为9.9和12.4.这与实验值或其它理论模拟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对比外层的水分子,金属离子的极化作用使得溶液中第一水合层中水分子的O―H键长增长,HOH键角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金属离子团簇 离子溶剂化 从头算方法 ABEEM/MM浮动电荷分子力场 相互作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度可控地基阻抗力的一种时域差分计算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杜修力 赵建锋 韩强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6,共8页
将集总参数模型与时域差分递归的滤波器模型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可完整考虑基础阻抗函数中奇异项和正则项且精度可控的时域地基阻抗力的计算方法,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在感兴趣的频域范围内对频率相关的阻抗函数拟合良好.
关键词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时域子结构法 地基阻抗力 阻抗函数 数字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馈力浸入边界法模拟复杂动边界流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文全 苏仕琪 闫妍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0-564,共5页
浸入边界法是模拟流固耦合的重要数值方法之一。本文采用反馈力浸入边界方法,对旋转圆柱和水轮机活动导叶旋转摆动绕流后的动边界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其中,固体边界采用一系列离散的点近似代替,流体为不可压缩牛顿流体,使用笛卡尔自适应... 浸入边界法是模拟流固耦合的重要数值方法之一。本文采用反馈力浸入边界方法,对旋转圆柱和水轮机活动导叶旋转摆动绕流后的动边界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其中,固体边界采用一系列离散的点近似代替,流体为不可压缩牛顿流体,使用笛卡尔自适应加密网格,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固体对流场的作用通过构造适宜的反馈力函数实现。本文首先通过旋转圆柱绕流的计算结果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吻合较好,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然后针对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中水轮机活动导叶旋转摆动绕流后的动边界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导叶动态绕流后的流场分布特性和涡结构的演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浸入边界法 自适应网格 反馈力法 动边界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对船桨干扰问题的黏势流耦合求解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春蕾 朱仁传 +1 位作者 缪国平 范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95-1801,共7页
基于黏性流计算流体力学(CFD)及势流理论,建立了一种黏流雷诺平均方程/面元法耦合迭代求解方法,对船桨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自由面的船体绕流场模拟应用CFD黏流方法,螺旋桨水动力载荷计算采用势流面元法.在黏性流场模拟中得到桨... 基于黏性流计算流体力学(CFD)及势流理论,建立了一种黏流雷诺平均方程/面元法耦合迭代求解方法,对船桨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自由面的船体绕流场模拟应用CFD黏流方法,螺旋桨水动力载荷计算采用势流面元法.在黏性流场模拟中得到桨盘面处的总速度分布,减去螺旋桨诱导速度得到实效伴流速度并作为势流计算速度进口条件,螺旋桨效应以体积力的形式在黏性流场中体现.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对比结果表明,黏势流耦合迭代求解方法能较好地预报船桨干扰问题,且较全域船桨离散化网格CFD求解船桨干扰的方法,计算量大为减少.该方法充分融合了黏势流方法的优点,既能计及黏性效应又能发挥势流快速准确的优势,能够拓展应用于船体及螺旋桨性能预报及设计优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桨干扰 黏势流耦合 体积力 面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诱导振动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马晓旭 田茂诚 +1 位作者 张冠敏 冷学礼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04-210,共7页
利用多场耦合有限元软件 ADINA,结合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动网格方法,对水平弯管内气液两相流诱导振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重点考察了管结构振动响应特性及流型、体积含气率β和分相折算速度等对激振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 利用多场耦合有限元软件 ADINA,结合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动网格方法,对水平弯管内气液两相流诱导振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重点考察了管结构振动响应特性及流型、体积含气率β和分相折算速度等对激振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管结构动态响应表现为低频带内随机振动和周期性振动的混合,响应主频随分相折算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脉动激振力均方根值 FRMS在环状流时最大,长泡状流时最小;β在60%~100%范围内且固定两相平均流速时,FRMS随β的增大而减小;FRMS随分相折算速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后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总结出了水平弯管内气液两相流诱导振动的机理,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减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诱导振动 流固耦合 脉动激振力 任意拉格朗日 -欧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边界元法和波浪交互理论的三维相邻多浮体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史琪琪 柏木正 +1 位作者 杨建民 崔进举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4-513,共10页
在解决三维相邻多浮体的水动力问题时,正确处理各浮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分析计算的关键所在。文章分别运用高阶边界元法和波浪交互理论对一个由箱型浮体组成的三维多浮体问题进行求解,通过对比分析浮体所受波浪力和水下表面压力分布结果... 在解决三维相邻多浮体的水动力问题时,正确处理各浮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分析计算的关键所在。文章分别运用高阶边界元法和波浪交互理论对一个由箱型浮体组成的三维多浮体问题进行求解,通过对比分析浮体所受波浪力和水下表面压力分布结果,验证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精确度,研究该模型的水动力特点;并通过改变各浮体之间的距离,寻求波浪交互理论在求解三维多浮体问题中的适用性,对该方法在浮体间距不满足限制条件时的计算结果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浮体 高阶边界元法 波浪交互理论 波浪力 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渗透圆柱壳流固耦合问题的流场与内力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文斌 常福清 白象忠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2-627,共6页
在弹性薄壳的非线性理论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可渗透圆柱壳的流固耦合问题.假定壳体具有均布孔隙且孔的面积很小,不考虑其阻力,忽略对弯曲刚度和壳体腔内流体微小运动影响,应用相容欧拉-拉格朗日法建立了带孔的圆柱壳在流... 在弹性薄壳的非线性理论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可渗透圆柱壳的流固耦合问题.假定壳体具有均布孔隙且孔的面积很小,不考虑其阻力,忽略对弯曲刚度和壳体腔内流体微小运动影响,应用相容欧拉-拉格朗日法建立了带孔的圆柱壳在流体中相互作用的基本方程。通过具体算例求解,给出了流场速度与压力的变化、圆柱壳的变形及内力分布,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相容欧拉--拉格朗日法 可渗透圆柱壳 位移 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横向激励对固-铰支承管道流固耦合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卫平 周楚健 狄勤丰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7-605,共9页
首先,由Hamilton原理推导外侧施加横向激励的输液管道流固耦合弯曲振动微分方程,针对固-铰支承管道提出一种新的振型函数,利用Galerkin法求得前五阶固有频率表达式,并且通过对比验证了新振型函数的正确性.其次,在一阶截断情况下求得这... 首先,由Hamilton原理推导外侧施加横向激励的输液管道流固耦合弯曲振动微分方程,针对固-铰支承管道提出一种新的振型函数,利用Galerkin法求得前五阶固有频率表达式,并且通过对比验证了新振型函数的正确性.其次,在一阶截断情况下求得这类管道的挠度、弯矩和剪力表达式,讨论了流速、液压和外激频率变化对固-铰支承管道中点挠度和最大弯矩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新振型函数确定的前五阶固有频率不仅计算简便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同时验证了输液管道固有频率对液压和流速的依赖性,也证实了对于流固耦合问题,结构发生共振与外激频率接近结构固有频率有关同样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固有频率 受迫振动 GALERKIN法 固-铰支承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列车-轨道-桥梁纵向动荷载限值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魏峰 高亮 侯博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8-73,共6页
为研究重载列车不同运行条件下的轨道-桥梁纵向动态传递规律,以多跨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为对象,建立考虑多车编组牵引及制动作用的重载列车-轨道-桥梁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对轨道-桥梁的纵向动力响应特征、桥墩纵向受力影响因素和有... 为研究重载列车不同运行条件下的轨道-桥梁纵向动态传递规律,以多跨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为对象,建立考虑多车编组牵引及制动作用的重载列车-轨道-桥梁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对轨道-桥梁的纵向动力响应特征、桥墩纵向受力影响因素和有效制动力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机车以最大能力牵引时,作用于桥墩的有效牵引力率为0.134,紧急制动时,有效制动力率为0.155,紧急制动工况比牵引工况更不利;桥墩纵向受力随跨数的增加而增大并逐渐趋于稳定,随列车轴重的增加呈线性增大;不同列车编组模式下,列车的等效制动力率不同,最大值为0.141;桥墩纵向设计荷载限值应根据列车轴重进行选取,当轴重大于33t时,应进行动力检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桥 简支梁桥 轨道-桥梁纵向相互作用 纵向动荷载 有限元法 牵引力率 制动力率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