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上中游地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与障碍因子研究
1
作者 陈媛 曾令武 +1 位作者 甘荣情 孙德智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7,共9页
根据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要求,为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涉及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的15个指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2018-2021年黄河流域上中游50个地级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根据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要求,为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涉及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的15个指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2018-2021年黄河流域上中游50个地级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识别影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由2018年的0.505增长到2021年的0.553;再生水利用率、农业用水比例和污水处理率是影响研究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措施和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措施2个方面提出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熵权法 障碍因子 黄河上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评估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红瑞 李一阳 +3 位作者 杨亚锋 赵勇 杨荣雪 刘璇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5,共8页
为贯彻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之一——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评价工作,在节水优先和生态优先方针指导下,探讨了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AHP-CRITIC综合赋权,引入对称交互熵多属性排序法... 为贯彻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之一——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评价工作,在节水优先和生态优先方针指导下,探讨了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AHP-CRITIC综合赋权,引入对称交互熵多属性排序法,建立了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评估模型。应用于2019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的研究结果表明:31个省级行政区的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集约与安全之间存在互斥现象,北京、天津和新疆等多个省级行政区的集约利用和安全利用水平悬殊较大,亟须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是当前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重要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字”治水思路 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对称交互熵 层次分析法 CRITIC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水库分期汛限水位的神经网络调洪演算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成国 金菊良 +1 位作者 周玉良 程亮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8-293,共6页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是目前协调防洪与兴利矛盾,进而实现洪水资源安全利用的关键问题.现行汛限水位是通过对不同频率设计入库洪水进行调洪演算确定的.由于汛期不同分期对应不同的设计入库洪水,于是在保证水库大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从...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是目前协调防洪与兴利矛盾,进而实现洪水资源安全利用的关键问题.现行汛限水位是通过对不同频率设计入库洪水进行调洪演算确定的.由于汛期不同分期对应不同的设计入库洪水,于是在保证水库大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从水库实际调度方案和下游防洪标准角度出发,应用BP神经网络对各分期不同频率设计入库洪水进行逆时序调洪演算,充分挖掘水库汛期兴利效益,最大限度抬高汛限水位,由此提出确定水库分期汛限水位的神经网络调洪演算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直观、计算量小,精度可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在水库汛限水位计算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资源安全利用 水库调洪演算 防洪调度 汛期分期 汛限水位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度-总量控制下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人水和谐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德春 任也平 张长征 《水利经济》 2019年第2期1-7,12,85,共9页
对2007—2016年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水和谐度进行评价,使用DEA模型测算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再利用Tobit模型探讨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人水和谐度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的人水和谐程度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呈上升趋... 对2007—2016年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水和谐度进行评价,使用DEA模型测算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再利用Tobit模型探讨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人水和谐度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的人水和谐程度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水资源强度控制和消耗总量控制政策的实施均有效地提高了中国的人水和谐度,而水资源强度和消耗总量双控政策效果更佳;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水和谐度的推动作用存在差异,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效率 人水和谐 水生态文明 总量控制 强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云模型的我国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 被引量:17
5
作者 韩宇平 苏潇雅 +1 位作者 曹润祥 陈莹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33,61,共9页
基于对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概念解析,提出了以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河湖生态保护治理4项能力为切入点的判断准则,构建了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基于熵-云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区的水利高质量发展现状进行... 基于对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概念解析,提出了以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河湖生态保护治理4项能力为切入点的判断准则,构建了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基于熵-云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区的水利高质量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方面,东部多数省份较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能力方面,黄河沿线各省份、海河流域及东南沿海表现较好;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方面,长江、珠江流域表现更好;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方面,西南及中东部表现突出。水利高质量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表明,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复杂度较高,有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 熵-云模型 水旱灾害防御 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水资源优化配置 河湖生态保护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刚性约束下的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管理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刘同凯 贾明敏 马平召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0-73,121,共5页
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已成为新形势下强化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管理、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分析黄河水资源管理形势与主要症结的基础上,针对黄河先天来水不足、水资源过度开发、超量用水、流域内用水效率不... 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已成为新形势下强化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管理、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分析黄河水资源管理形势与主要症结的基础上,针对黄河先天来水不足、水资源过度开发、超量用水、流域内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了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管理的两步走路径:通过严格取用水的动态监管,强化需求侧“约束倒逼”和供给侧“优化提升”双向发力,从使命担当、底线思维、法律制度、精准化管理、信息化等5个方面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推动用水方式转变,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刚性约束 节约集约利用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修宇 康惠泽 李颖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85,共5页
为科学分析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以人民胜利渠灌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AHP)法与熵值法组合权重相结合的TOPSIS评价方法,分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工业用水4个子系统,进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并对障碍... 为科学分析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以人民胜利渠灌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AHP)法与熵值法组合权重相结合的TOPSIS评价方法,分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工业用水4个子系统,进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并对障碍因子进行识别。结果表明: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整体为“中等”等级,并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原阳县、延津县、卫辉市和新乡县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贴近度相对较高,农业用水耗水率、节水灌溉设备普及率、人均粮食产量等农业用水评价指标为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AHP法 熵值法 TOPSIS评价法 人民胜利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展情景下雄安新区用水强度及需水量预测 被引量:10
8
作者 吕良华 姜蓓蕾 +2 位作者 耿雷华 张海滨 于新兴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5,共8页
雄安新区尚处在规划建设阶段,未来发展情景存在不确定性,预测不同发展情景下可能的用水强度及需水量对于指导新区建设发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用水效率模式和生态环境发展模式三个角度,对雄安新... 雄安新区尚处在规划建设阶段,未来发展情景存在不确定性,预测不同发展情景下可能的用水强度及需水量对于指导新区建设发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用水效率模式和生态环境发展模式三个角度,对雄安新区发展情景进行了概化。结合《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通过借鉴国内新区以及国内外发达城市近年用水效率值、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了不同发展情景下新区近期和远期的各类用水强度指标以及相关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利用定额法预测了新区近期和远期的生活、工业和农业需水量。利用Tennant法和定额法预测了新区近期和远期的河道内外生态环境需水量。2022、2035年不同发展情景的需水总量分别在8~10、9~12亿m3水平。在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严控用水强度可将用水总量控制在8~9亿m~3相对较低水平。严格控制生活、生产各类用水强度,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对于新区控制用水总量,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不同发展情景 用水强度 需水预测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度与经济社会要素匹配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志强 冯薇 +3 位作者 张修宇 王海鹰 朱萌萌 薛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9-84,共6页
为揭示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度与经济社会要素的匹配关系,构建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法和数列匹配方法,计算了河南省引黄受水区2010—2019年水资源节约集约度,分析了人均水资源量、GD... 为揭示河南省引黄受水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度与经济社会要素的匹配关系,构建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法和数列匹配方法,计算了河南省引黄受水区2010—2019年水资源节约集约度,分析了人均水资源量、GDP与水资源节约集约度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引黄受水区14个地级市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度均呈增长趋势,郑州、许昌、三门峡和周口水资源节约集约度普遍较高,其中三门峡、周口人均水资源量相对较大,供水压力小,能够作为水权交易的输出端;新乡、焦作、濮阳、济源和开封水资源节约集约度普遍较低,其中新乡和濮阳本地水资源条件较差,需要积极争取外调水;濮阳、济源和开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度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节约集约评价 数列匹配 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 河南省引黄受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河南省市级层面的实证 被引量:12
10
作者 汪倩 陈军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5-164,共10页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改变了受水区水资源利用现状与配置格局,但对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促进作用还有待证实。该研究基于“开源”和“节流”两个视角,分析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一般...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改变了受水区水资源利用现状与配置格局,但对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促进作用还有待证实。该研究基于“开源”和“节流”两个视角,分析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一般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选取2015—2019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河南段市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产生的影响,以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为中介变量,检验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影响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调水工程通水对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具有显著正效应,即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会随着调水工程供水强度和供水成本的增加而提升。②技术进步在调水工程通水促进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产业结构在调水工程通水促进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提升的过程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③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对受水区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的正向影响会随着调水工程通水规模的扩大而略有下降;模型中政府作用对河南段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产生的正向调节效应在加入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两个中介变量后变得显著。最后,基于水资源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层面,从保障调水工程供水量、完善供水水价定价机制、推动受水区技术进步与创新能力提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充分发挥调水工程通水在受水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提升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集约利用效率 南水北调工程 中介效应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水足迹强度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绪堪 赵毅 韦庆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4-88,共5页
中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势在必行。文章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05—2015年水足迹强度数据,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对水足迹强度的空间关联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样本考察期内... 中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势在必行。文章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05—2015年水足迹强度数据,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对水足迹强度的空间关联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样本考察期内,水足迹强度空间网络关联的紧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网络结构稳定性也在逐步增强。中国水足迹强度空间溢出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关系,板块一和板块二扮演"受益者"角色,板块三和板块四扮演着"贡献者"角色。地理位置、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外商投资规模等因素影响着水足迹强度空间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强度 空间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评价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跃红 蒋晓辉 张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1-741,共11页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从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3个方面选取17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使用黄河流域2011—202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从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3个方面选取17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使用黄河流域2011—202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整体上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由2011年的0.0935增长到2020年的0.1097,9个省(自治区)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从大到小分别为青海(0.0253)、陕西(0.0126)、山西(0.0122)、甘肃(0.0114)、四川(0.0110)、宁夏(0.0103)、内蒙古(0.0091)、河南(0.0089)和山东(0.0089);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仍存在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开发利用率高、利用效率低和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为推动黄河流域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节水 集约 主成分分析法 熵值法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