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网联环境下的汽车共享平台设计
1
作者 牛延强 王燕涛 乔引庄 《汽车文摘》 2025年第1期47-51,共5页
针对传统共享汽车业务发展面临重资产、重运营、收入来源单一的困境,通过分析汽车租赁市场特征,结合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发展现状,针对车辆日租市场的计划性特征,提出了智能网联车共享平台方案。通过系统梳理平台服务和角色,将其划... 针对传统共享汽车业务发展面临重资产、重运营、收入来源单一的困境,通过分析汽车租赁市场特征,结合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发展现状,针对车辆日租市场的计划性特征,提出了智能网联车共享平台方案。通过系统梳理平台服务和角色,将其划分工厂、车源用户、智慧停车场、签约驾驶员、日租和分时租赁6种服务角色,对应于车源流转、日租、分时租赁3个服务环节,基于车路协同网络和车辆跟驰技术尽可能降低车辆调度成本。该方案在突破的传统共享汽车业务困境的同时,有助于车路协同落地前期技术的推广,有利于车电分离模式的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汽车 车路协同 智能网联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下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精细交通流模型
2
作者 李珣 程硕 +2 位作者 吴丹丹 张蕾 王晓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2,共8页
针对经典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中元胞尺寸难以准确表达车辆间位置关系的问题,提出通过细化元胞尺寸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双车道模型(symmetrictwo-lanecellularautomaton,STCA)进行改进的方案.首先,分析城市道路双车道环境下的位置、速度... 针对经典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中元胞尺寸难以准确表达车辆间位置关系的问题,提出通过细化元胞尺寸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双车道模型(symmetrictwo-lanecellularautomaton,STCA)进行改进的方案.首先,分析城市道路双车道环境下的位置、速度、加速度以及车辆间的相互影响,并基于元胞自动机搭建相应数值模型,特别地,针对现有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模型与实际车辆行驶现象不符的问题,改进其道路尺寸和元胞表征形式,建立精细化元胞自动机车道模型;其次,结合实际车路环境,对STCA模型中的道路堵塞、换道等行为重新定义,并将车道规则与精细化车道模型相结合,建立新的交通流模型STCA-CH;最后,与STCA、STCA-I、STCA-S、STCA-M模型相对比,通过分析在不同车辆密度下的平均速度、平均流量、换道频率及时空图,验证STCA-CH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STCA-CH模型的换道频率相较于STCA-M模型提高约21.14%,最大平均流量较STCA-I、STCA-S和STCA-M模型分别提升约25.76%、11.30%和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微观交通对象 车路协同 元胞自动机模型 细元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样化需求的下一代无线网组网方案研究
3
作者 蔡凯 肖瑞 +1 位作者 王蕾 曾伟 《邮电设计技术》 2025年第1期6-13,共8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数智应用也将不断涌现,对无线通信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当前5G-A网络以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在通感一体化、低空经济、车路协同等应用场景中,需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组网服务。面对新挑战,提出功能协调、...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数智应用也将不断涌现,对无线通信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当前5G-A网络以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在通感一体化、低空经济、车路协同等应用场景中,需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组网服务。面对新挑战,提出功能协调、多频协同、资源利旧、按需实施的创新组网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通过示范区域的测试评估及初步应用验证,该方案能够提供相对稳定可靠的场景覆盖和组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A 6G 组网能力 通感融合 车路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系统(V2X)在高速公路监控与通信中的融合应用
4
作者 赵雷 《时代汽车》 2025年第4期7-9,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V2X系统的原理、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在高速公路监控与通信中的应用。文中指出,V2X系统通过无线通信实现车辆与周围环境的实时数据共享,关键技术包括V2V、V2I、V2P和V2N。V2X在高速公路监控中应用于交通流量监测、事... 本文主要介绍了V2X系统的原理、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在高速公路监控与通信中的应用。文中指出,V2X系统通过无线通信实现车辆与周围环境的实时数据共享,关键技术包括V2V、V2I、V2P和V2N。V2X在高速公路监控中应用于交通流量监测、事故预警、路况分析和智能导航,效果显著。通信方面,V2X采用5G、DSRC等技术,确保高速、低延迟通信。最后,文件还讨论了V2X系统的优化升级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系统(V2X) 高速公路 监控与通信 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流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网联车辆意图的无信号交叉口协同车速引导方法
5
作者 丁红亮 刘天麟 +2 位作者 孔维耀 唐立 韩科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5年第1期59-71,共13页
【背景】随着车路协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车辆速度引导实现车辆在交叉口的安全、高效通行成为交叉口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广泛关注。【目标】充分利用无信号交叉口灵活性,实现网联人类驾驶车辆路权优化,提供协同式车辆速度引导... 【背景】随着车路协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车辆速度引导实现车辆在交叉口的安全、高效通行成为交叉口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广泛关注。【目标】充分利用无信号交叉口灵活性,实现网联人类驾驶车辆路权优化,提供协同式车辆速度引导,缓解交通拥堵,降低车辆燃油消耗。【方法】首先,提出一种考虑车辆驾驶意图的车组划分规则,并基于此考虑车辆动力学、车组占用汇流区时间以及车组间冲突关系等多重约束,建立以规划区域内车辆总延误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随后,提出一种考虑与障碍车辆间碰撞风险的在线协同速度引导方法,进一步提高交叉口利用率,形成车组划分、路权优化、速度引导的分层异步无信号交叉口一体化管理框架。【结果】利用Matlab软件开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分层优化方法的平均延误优于其他方法,总体延误处于较低水平。例如,当交通流量为2000 veh/h时,所提方法相比于基于先到先服务的方法和基于时间接近度的速度引导方法,分别可降低45%以上和16.86%的平均延误。【结论】提出一种考虑网联车辆意图的分层式协同车速引导方法,可有效提高网联无信号交叉口车路协同方法的精细化程度,提高系统通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车路协同 无信号交叉口 路权优化 速度引导 网联车辆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超高速公路虚拟轨道系统研究
6
作者 何永明 权聪 邢婉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432,共9页
为保障超高速公路行车安全,论证虚拟轨道系统在超高速公路上应用的可行性,以车路协同技术为基础,搭建了超高速公路虚拟轨道系统模型。通过建立实时车辆动态坐标系,结合车辆偏离安全区域,计算出车辆横向偏转角度阈值;利用定位系统和路侧... 为保障超高速公路行车安全,论证虚拟轨道系统在超高速公路上应用的可行性,以车路协同技术为基础,搭建了超高速公路虚拟轨道系统模型。通过建立实时车辆动态坐标系,结合车辆偏离安全区域,计算出车辆横向偏转角度阈值;利用定位系统和路侧单元检测系统,研究了微波测距模块采样频率和安装间距随车速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在虚拟轨道单侧安全区域为10 cm时,小型两厢车、小型三厢车、中型车、中大型车、大型车车辆横向偏转的最大安全角度范围分别是1.43°~1.59°、1.30°~1.40°、1.22°~1.33°、1.17°~1.25°、1.10°~1.20°;当车辆行驶速度为180 km/h时,路侧单元传感器的采样频率高于27.72 Hz,传感器的安装距离小于6.87 m时可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超高速公路 车路协同 虚拟轨道 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路协同的快速路合流区可变限速控制方法
7
作者 邬岚 任斯奇 +1 位作者 陈茜 韩辰球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77,共10页
针对快速路合流区通行效率低的问题,利用车路协同环境下实时信息采集与交互技术,基于Gipps安全距离模型,对METANET模型进行改进;将动态安全距离融入可变限速控制中,建立起主线可变限速的控制方法和模型,引导匝道车辆利用主线可插间隙汇... 针对快速路合流区通行效率低的问题,利用车路协同环境下实时信息采集与交互技术,基于Gipps安全距离模型,对METANET模型进行改进;将动态安全距离融入可变限速控制中,建立起主线可变限速的控制方法和模型,引导匝道车辆利用主线可插间隙汇入,提高了快速路合流区的通行效率和匝道汇入的成功率;利用VISSIM与MATLAB联合搭建仿真控制环境,在不同流量下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中、高流量下,可变限速的控制策略使得速度分别提升了8.75%、 9.28%,密度分别降低了9.45%、 9.77%,行程时间分别降低了9.29%、 8.88%;延误分别降低了9.21%、 8.84%;证明了该可变限速控制策略能提升合流区通行效率,改善交通流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合流区 车路协同 可变限速控制 安全间距 METANE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技术的未来:单车智能和智能车路协同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洋 占佳豪 +2 位作者 李深 李小鹏 陈峻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1-633,共23页
随着全球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自动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被认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单车智能技术(SAD)和智能车路协同系统(i-VICS)是当前自动驾驶领域的两大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 随着全球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自动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被认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单车智能技术(SAD)和智能车路协同系统(i-VICS)是当前自动驾驶领域的两大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讨论了单车智能中的感知定位、决策规划和控制执行技术,以及车路协同系统中的协同感知定位、协同通信和分级云控技术,并回顾了不同技术的研究成果;总结了中、美、德、日对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发展选择,并讨论了不同技术所带来的商业性产业链变革;剖析了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以及自动驾驶技术所面临的社会与法律挑战,并以此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技术 单车智能(SAD)技术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i-VICS) 智能交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环境下道路交通安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程泽阳 孙凌霞 +2 位作者 丁恒 冯忠祥 张卫华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4年第3期14-33,共20页
作为智慧交通发展的重要内容,车路协同技术通过人-车-路-环境之间实时通信主动感知交通安全风险,对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道路交通安全研究进展,从车辆紧急碰撞与危险预警、车辆防追尾控制、不良驾... 作为智慧交通发展的重要内容,车路协同技术通过人-车-路-环境之间实时通信主动感知交通安全风险,对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道路交通安全研究进展,从车辆紧急碰撞与危险预警、车辆防追尾控制、不良驾驶行为分析、交叉口冲突分析及道路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概述了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了相关研究方法、理论模型及系统架构,发现当前研究重点围绕微观驾驶行为建模和仿真评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驾驶模拟实践、多层次控制方法融合的评估与优化、安全场论视角下的道路风险评估等开展。通过梳理发现以下不足:首先,当前的碰撞模型构建过程存在一定限制,未综合考虑人-车-路-环境等关键特征要素,尤其基于驾驶人多维特征要素(如生理、心理、行为等)的碰撞风险建模不足,因此所建模型往往夸大或者低估实际风险水平,与此同时,多源信息获取与融合研究未充分考虑各种传感器和数据源的多样性,忽略了数据关联和权重分配的误差问题,尤其基于车载和路侧传感器融合的大范围道路交通信息感知研究亟待加强;其次,由于车路协同环境下驾驶人容易对自动驾驶系统产生过度依赖,从而丧失危险判断能力,目前研究缺乏对驾驶人判断决策变化机制、自动驾驶系统与驾驶人多模态交互机理、驾驶人安全接管可靠性评价的深入探讨;接着,对不良驾驶行为的研究尚缺少密集交通流条件下车辆集群间危险驾驶行为的量化分析,对车辆集群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协同行为的研究亟待关注;最后,在交通冲突分析与安全风险评估方面,现有研究未探索一定时空范围多类型交通风险诱发与转化机理,基于多源交通风险叠加的道路交通安全量化评估仍是亟待解决的研究难题。综上,从感知融合、效能评价、集群分析、叠加量化等角度进行了未来展望,为车路协同环境下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及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路协同 交通安全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级红绿灯信息开放服务车路协同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华贤平 王晨东 +1 位作者 葛元 唐绍春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提出了通过直连通信或蜂窝通信实现城市级红绿灯信息开放服务的车路协同系统,从信息获取、信息通信、信息处理及信息应用4个关键技术环节重点分析了该系统的构建与实施,并针对不同的应用方向或场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深入探讨了这些技... 提出了通过直连通信或蜂窝通信实现城市级红绿灯信息开放服务的车路协同系统,从信息获取、信息通信、信息处理及信息应用4个关键技术环节重点分析了该系统的构建与实施,并针对不同的应用方向或场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深入探讨了这些技术和方案在提升交通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道路安全性方面的应用潜力,同时提出跨城市红绿灯信息开放服务架构,对于车路协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参考价值,对于城市级智能交通系统的未来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系统 智能交通 LTE-V2X直连通信 4G/5G蜂窝通信 红绿灯信息开放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智能网联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及车路协同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功煜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3期1-4,8,M0004,共6页
新时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升级进行得如火如荼,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快速进入产业化与市场部署阶段,成为汽车行业技术变革的重要突破口。武汉作为国内第一批发展车路协同与智慧城市的“双智”试点城市之一,正在大力促进智能网联... 新时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升级进行得如火如荼,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快速进入产业化与市场部署阶段,成为汽车行业技术变革的重要突破口。武汉作为国内第一批发展车路协同与智慧城市的“双智”试点城市之一,正在大力促进智能网联车及配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依托武汉光谷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工程实例,构建光谷完整的“车路智行的生态系统”,着重研究车路智行一体化的智能网联体系,归纳总结智能网联汽车示范段的建设,为推动自动驾驶、V2X等技术的研发应用进程奠定坚实基础,不断完善光谷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 平台系统应用场景 车路协同 智能网联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车路协同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实践
12
作者 鲍希琰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4年第3期53-59,共7页
随着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在交通运输领域运用光纤、北斗、5G、C-V2X等先进通信手段,将分析处理后的道路、环境、交通及管理信息通过可变信息标志、交通广播及车载单元等多种方式传达给道路使用者,从而提升道路服务水平、保障交通安全。... 随着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在交通运输领域运用光纤、北斗、5G、C-V2X等先进通信手段,将分析处理后的道路、环境、交通及管理信息通过可变信息标志、交通广播及车载单元等多种方式传达给道路使用者,从而提升道路服务水平、保障交通安全。分析总结了公众体验感较强的3类应用场景,包括城市智能网联公交车、普通国省道非信控交叉口安全预警和智慧高速应用场景,并对车路协同技术未来的发展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车路协同 智能网联公交车 非信控交叉口安全预警 智慧高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路协同大流量高速公路多车道管控策略研究
13
作者 任延凯 俞顺 +2 位作者 刘正伟 吕夏合 徐亚辉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8期116-121,共6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车路协同技术成为发展智慧公路的重要技术手段。应用主动式交通管理以提供更加实时有效的信息已成为行业新共识。通过对大流量交通流场景下的高速公路交通特征及道路通行能力进行分析,提出基于车路协同大流量影...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车路协同技术成为发展智慧公路的重要技术手段。应用主动式交通管理以提供更加实时有效的信息已成为行业新共识。通过对大流量交通流场景下的高速公路交通特征及道路通行能力进行分析,提出基于车路协同大流量影响下的多车道级控制策略。本次仿真实验利用VISSIM软件二次开发搭建高速公路主线大流量交通场景,考虑车路协同场景下车路信息交互,搭建车辆跟驰模型及其换道模型。通过分析河南省高速公路交通数据,建立微观交通仿真环境,对不同管控措施下道路占有率、平均延误时间、平均车辆速度以及道路通行时间等交通流特征进行模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无管控道路状态,文中提出的面向车路协同环境的动态控制车辆速度以及硬路肩开放的管控措施能够更加有效地消除高速公路大流量瓶颈区域拥堵,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及其道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 高速公路 动态限速 跟驰模型 主动式交通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深圳双智应用实践——以坪山网联项目为例
14
作者 陈旋 《交通与运输》 2024年第S01期180-183,共4页
为促进智能网联与智能交通协同发展,提升智慧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案例研究法,结合坪山网联项目的实际情况,详细梳理该项目的实施背景、总体方案、核心价值、应用成效以及面临挑战。提出智能网联与智... 为促进智能网联与智能交通协同发展,提升智慧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案例研究法,结合坪山网联项目的实际情况,详细梳理该项目的实施背景、总体方案、核心价值、应用成效以及面临挑战。提出智能网联与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城市交通数字化革新的核心引擎,更是提升交通安全性和运行效率的关键所在。深圳在双智应用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不仅推动了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也为智能网联和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双智应用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推动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的深度融合和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 智能网联 智慧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下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方法 被引量:31
15
作者 张存保 冉斌 +1 位作者 梅朝辉 张培岭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45,共6页
车路协同系统能实时获取车辆个体的运行状态信息,并能通过速度引导实现车辆与交通控制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为交通信号控制提供了新的数据源和技术手段.分析了现有车路协同下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足,引入基于时间窗的滚动预测方法,... 车路协同系统能实时获取车辆个体的运行状态信息,并能通过速度引导实现车辆与交通控制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为交通信号控制提供了新的数据源和技术手段.分析了现有车路协同下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足,引入基于时间窗的滚动预测方法,提出了改进的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流程;将相位饱和度作为表征信号控制效果的指标,在考虑速度引导对车辆运行状态影响基础上,建立了车路协同环境下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方法和模型.运用VISSIM软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优于感应控制方法,在各种交通流量下均能有效降低交叉口平均延误和停车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车路协同系统 交通信号控制 道路交叉口 速度引导 相位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路可变限速与匝道控制协同优化策略 被引量:16
16
作者 周浩 胡坚明 +1 位作者 张毅 孙瑞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8-75,共8页
可变限速控制和匝道控制是快速路交通控制的主要手段,本文对两者的协同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借助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强大的信息感知能力,通过引入微观交通流信息,对经典METANET模型进行了改造,构建了可变限速控制影响下的微观METANET模型,... 可变限速控制和匝道控制是快速路交通控制的主要手段,本文对两者的协同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借助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强大的信息感知能力,通过引入微观交通流信息,对经典METANET模型进行了改造,构建了可变限速控制影响下的微观METANET模型,实现了一种新的可变限速控制策略,同时,采用ALINEA算法,对入口匝道进行了优化控制,实现了两者的协同优化.最后,基于实际道路和交通流数据搭建了仿真平台,对微观METANET模型和协同优化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微观METANET模型具有良好的交通流预测效果,协同优化策略能有效地改善快速路交通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可变限速控制 匝道控制 METANET模型 ALINEA算法 快速路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道路系统的体系框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清泉 熊炜 李宇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8年第1期40-48,共9页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目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的前沿研究领域,也是未来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而智能道路系统(IRS)作为ITS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世界交通发达国家研究、发展与应用的热点.结合我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面向国...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目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的前沿研究领域,也是未来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而智能道路系统(IRS)作为ITS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世界交通发达国家研究、发展与应用的热点.结合我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面向国内智能道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需求,分析了智能道路系统的概念及其内涵,提出了智能道路系统的体系框架结构,深入讨论了实现智能道路系统集成所面临的若干关键以及难点技术,并对智能道路系统今后的发展与应用趋势作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ITS) 智能道路系统(IRS) 车路协同系统(CVIS) 体系框架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信号交叉口延时的最优车辆路径规划算法 被引量:16
18
作者 胡林 钟远兴 +2 位作者 黄晶 杜荣华 张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3-1229,1253,共8页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信号交叉口等待时间的车辆最优路径规划算法。通过GPS采集的浮动车数据与电子地图进行匹配,实时计算出各路段的车辆平均行驶速度和通行时间。基于马尔科夫链构建信号交叉口红绿灯的概率模型,通过车路协同技术预先...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信号交叉口等待时间的车辆最优路径规划算法。通过GPS采集的浮动车数据与电子地图进行匹配,实时计算出各路段的车辆平均行驶速度和通行时间。基于马尔科夫链构建信号交叉口红绿灯的概率模型,通过车路协同技术预先获取各路段交叉口信号灯的位置和相位配时信息,并在车辆接近交叉口时对车辆速度进行优化,将车辆加速通过交叉口视为绿灯时间的延长,并以此构建车辆快速通过交叉口的等待时间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A*算法,提出一种考虑快速通过信号交叉口的改进A*算法。最后选取长沙市区某路网为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A*算法所得路径的通行时间明显短于传统A*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路径算法 车路协同 信号交叉口 等待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网融合”的车联网概念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9
作者 谢伯元 李克强 +1 位作者 王建强 赵树连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48-355,共8页
车联网(VNC)是车辆与"远程信息技术(Telematics)"的结合。针对当前存在的认识误区,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三网融合"的车联网概念。此"三网"即:车载移动互联网、车际网、车内网。远程信息服务(Telemati... 车联网(VNC)是车辆与"远程信息技术(Telematics)"的结合。针对当前存在的认识误区,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三网融合"的车联网概念。此"三网"即:车载移动互联网、车际网、车内网。远程信息服务(Telematics)、车车通信(V2V)/车路通信(V2I)和车内网(in-vehicle networking)这3种网络,正在逐渐融合;并向着V2X(其中,X替代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方向发展。提出了VNC的定义、内涵和包括"便捷、安全和环保"在内的核心价值,以及3种应用性和4种基础共性的关键技术。指明了VNC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业 车联网 智能交通 安全辅助 节能驾驶 远程信息服务(Telematics) 车车通信(V2V) 车路通信(V2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路协同的高速公路入口匝道车辆汇入引导方法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存保 李劲松 +1 位作者 黄传明 夏银霞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7年第4期537-542,共6页
为提高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区域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提出了基于车路协同的高速公路入口匝道车辆汇入引导方法和模型.根据车路协同系统获取的各车辆实时位置和速度信息,在主线外侧车道上搜寻合适的匝道车辆汇入间隙,或通过调节主线外侧车道... 为提高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区域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提出了基于车路协同的高速公路入口匝道车辆汇入引导方法和模型.根据车路协同系统获取的各车辆实时位置和速度信息,在主线外侧车道上搜寻合适的匝道车辆汇入间隙,或通过调节主线外侧车道的车速形成合适的汇入间隙,在此基础上确定匝道车辆汇入时间、汇入位置、汇入车速等,并引导匝道车辆顺利汇入主线.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的COM接口,编程实现了车路协同环境下高速公路入口匝道车辆汇入引导功能,并针对主线和匝道流量分别处于低峰、平峰和高峰的情况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无车辆汇入引导情况相比,在主线交通流量处于低峰、平峰、高峰三种情况下,该方法可使入口匝道交通延误分别降低15.6%,20.9%和19.2%,并使交通冲突数分别降低17.9%,23.5%和32.3%,可有效改善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区域交通运行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汇入引导 入口匝道 车路协同系统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