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标准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国平 林可春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9期132-134,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也已经逐渐开始成为新时期下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其主要是通过多种信息技术、智能终端设备等来实现车辆的智能化操作。其具有多个系统组成,主要包括车载通信系统、车载传感系统、车辆控制系统以及...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也已经逐渐开始成为新时期下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其主要是通过多种信息技术、智能终端设备等来实现车辆的智能化操作。其具有多个系统组成,主要包括车载通信系统、车载传感系统、车辆控制系统以及驾驶辅助系统等,其中包括车载检测系统、传感系统以及通讯系统等,还有一些其他的子系统构成。智能网联汽车也是通过智能化技术来对汽车的行驶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自动驾驶,进而实现自动化驾驶,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另外,智能网联汽车主要是通过人工智能以及互联网技术来实现对车辆的管理与控制,从而实现智能化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驾驶辅助系统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驾驶员离座安全辅助系统设计
2
作者 卢雄 王全 +1 位作者 杨杰君 文健峰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24年第1期28-30,共3页
提出一种纯电动汽车的驾驶员离座安全辅助系统。当系统检测到车辆在上电且非驻车状态下驾驶员离座时,系统会发出离座声光预警信号且自动激活双闪灯,同时系统将禁止整车动力输出和控制整车主动刹车。当车辆被刹停后,系统在主动启动自动... 提出一种纯电动汽车的驾驶员离座安全辅助系统。当系统检测到车辆在上电且非驻车状态下驾驶员离座时,系统会发出离座声光预警信号且自动激活双闪灯,同时系统将禁止整车动力输出和控制整车主动刹车。当车辆被刹停后,系统在主动启动自动驻车的同时会将车辆挡位设置成空挡,并主动切断整车高压电,以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驾驶员离座预警 安全辅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风险分析与标准研究
3
作者 沈金华 陈文华 刘嘉鲯 《质量与标准化》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近年来,由于功能设计不足、用户误用和滥用等原因,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汽车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如何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保护车辆驾驶员和乘员的生命安全,成为当前迫切的需求.本文对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技术特性、存在的主要安全风... 近年来,由于功能设计不足、用户误用和滥用等原因,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汽车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如何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保护车辆驾驶员和乘员的生命安全,成为当前迫切的需求.本文对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技术特性、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的标准法规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来降低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 安全风险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与智能化驾驶模式探讨
4
作者 马洁 《时代汽车》 2024年第7期82-84,共3页
随着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理念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新能源汽车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安全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并关注其智能化驾驶模式。通过深入理解、对比并分析不同种类的新能源汽车... 随着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理念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新能源汽车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安全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并关注其智能化驾驶模式。通过深入理解、对比并分析不同种类的新能源汽车在碰撞、电池暴露等安全事故中的处理方式和效率,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智能化驾驶模式的应用对提高汽车安全性的可能性,通过实时监测、预测、调整车辆运行状态,并结合各种驾驶辅助系统,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效率。研究表明,通过优化安全设计和智能化驾驶模式的合理应用,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可得到显著提升。此研究不仅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同时对智能化驾驶模式的发展和应用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安全性能 智能化驾驶模式 安全设计优化 驾驶辅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控制在引水隧洞斜井提升机电控系统的应用
5
作者 徐冬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24年第2期40-43,50,共5页
文章对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道2号施工斜井提升机普通电控、PLC及变频电控三种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建立了基于双PLC控制的变频提升机电控系统,并进行了应用与关键技术实践验证。结果表明:将PLC控制功能与全数字变频技术相结合,极大... 文章对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道2号施工斜井提升机普通电控、PLC及变频电控三种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建立了基于双PLC控制的变频提升机电控系统,并进行了应用与关键技术实践验证。结果表明:将PLC控制功能与全数字变频技术相结合,极大提高了提升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调速精度高,能够实现电机满功率向电网进行能量回馈。基于S7-300的双PLC主控制系统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能对提升机电控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进行采集,从而对电机进行精确、稳定的控制;通过位移传感器、摄像头等多传感器在线监测,实现了提升机系统闸瓦磨损监控、信号通信、视频监控与远程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控制 引水隧洞 斜井提升 电控系统 安全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检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161
6
作者 苏松志 李绍滋 +2 位作者 陈淑媛 蔡国榕 吴云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4-820,共7页
行人检测是计算机视觉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对2005-2011这段时间内的行人检测技术中最核心的两个问题—特征提取、分类器与定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文章中首先将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分为不同的类别,将行人特征分为底层特征、基于学... 行人检测是计算机视觉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对2005-2011这段时间内的行人检测技术中最核心的两个问题—特征提取、分类器与定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文章中首先将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分为不同的类别,将行人特征分为底层特征、基于学习的特征和混合特征,分类与定位方法分为滑动窗口法和超越滑动窗口法,并从纵横两个方向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比较,然后总结了构建行人检测器在实现细节上的一些经验,最后对行人检测技术的未来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检测 目标检测 智能监控 车辆辅助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驾驶员注意力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成波 孟传 张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37-1140,共4页
在将头部朝向近似为视线方向的前提下,研究了驾驶员头部朝向角度与注意力分散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头部朝向偏离路面的持续时间和时间比例两个注意力分散指标,建立了基于驾驶员面部特征点(如眼睛,鼻孔)的模型以进行头部朝向角度的估算和注... 在将头部朝向近似为视线方向的前提下,研究了驾驶员头部朝向角度与注意力分散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头部朝向偏离路面的持续时间和时间比例两个注意力分散指标,建立了基于驾驶员面部特征点(如眼睛,鼻孔)的模型以进行头部朝向角度的估算和注意力分散程度的判别。实验结果表明,对驾驶员面部朝向角度的估计精度达到了较高水平,对注意力分散的检测也达到了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驾驶辅助系统 驾驶员注意力分散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公路的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边宁 赵保华 +3 位作者 赖锋 刘继峰 陈迹 周剑光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49-156,共8页
为了对东风风神AX7集成主动安全系统的量产进行有效的探索和技术积累,在此系统开发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在纵向动力学控制上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包括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FS ACC)、自动紧急制动辅助系统(AEB)和前向碰撞预警系统(FC... 为了对东风风神AX7集成主动安全系统的量产进行有效的探索和技术积累,在此系统开发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在纵向动力学控制上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包括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FS ACC)、自动紧急制动辅助系统(AEB)和前向碰撞预警系统(FCW);通过扩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现主动转向功能,开发了车道中线保持系统(LC)、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和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实现带有转向干预的全速域高速公路半自动驾驶系统。对车辆行驶采取了综合控制,初步实现集成主动动力调节、主动制动和主动转向的集成底盘控制;所有的零部件、总成和系统都已经实现量产,基于城市高架及高速公路也进行了实车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方案能解决低成本车辆实现高速公路半自动驾驶的技术难题,且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半自动驾驶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集成主动安全系统 集成底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语控智能电器系统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新丰 林凯 +2 位作者 刘旺 杨殿阁 连小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01-605,共5页
提出一种语音控制汽车智能电器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包括语音识别和驾驶员意图识别的运算平台及汽车智能电器系统。在车载环境下,利用规范模式和有限状态机理论对驾驶员的自然语言进行分析,达到意图识别和语音控制的目的。引入抗干扰设... 提出一种语音控制汽车智能电器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包括语音识别和驾驶员意图识别的运算平台及汽车智能电器系统。在车载环境下,利用规范模式和有限状态机理论对驾驶员的自然语言进行分析,达到意图识别和语音控制的目的。引入抗干扰设计方法后系统对驾驶员意图识别的正确率有明显提高。最后通过试验系统验证了利用驾驶员语言进行汽车电器控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控制 自动语音识别 驾驶员意图识别 智能电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信号提示的碰撞预警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霖 朱西产 孙东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7-42,共6页
为了辅助驾驶员安全行驶,设计了一种基于视觉信号提示的碰撞预警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HMI),向驾驶员提供车辆周围的危险方位和程度的信息。用STISIM软件,把视频采集到的实际交通场景,转化为虚拟场景,设计了一种固定式驾驶模拟器,在该模... 为了辅助驾驶员安全行驶,设计了一种基于视觉信号提示的碰撞预警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HMI),向驾驶员提供车辆周围的危险方位和程度的信息。用STISIM软件,把视频采集到的实际交通场景,转化为虚拟场景,设计了一种固定式驾驶模拟器,在该模拟器的试验平台上,由25名驾驶员进行测试,用问卷统计判断主观感受,用STISIM软件测量碰撞次数、速度、纵向加速度、侧向位移、即碰时间(TTC)等数据,来评价该HMI的有效性和用户接受度。结果表明:参试者对该人机交互界面具有积极的主观感受,该系统工作时,驾驶员的驾驶操作更为平稳,碰撞次数有所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主动安全 驾驶辅助系统 碰撞预警系统 人机交互界面(HMI) 驾驶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和外观方法相结合的后方车辆检测 被引量:5
11
作者 文学志 赵宏 +1 位作者 王楠 袁淮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336,共4页
单独应用基于知识的方法或者单独应用基于外观方法检测是否存在车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提出将二者结合起来用于静态图像后方车辆的检测.首先,利用分割算法获得感兴趣的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利用基于知识(如车底阴影、颜色等信... 单独应用基于知识的方法或者单独应用基于外观方法检测是否存在车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提出将二者结合起来用于静态图像后方车辆的检测.首先,利用分割算法获得感兴趣的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利用基于知识(如车底阴影、颜色等信息)的方法,将被确认为是非车辆(背景)的ROI过滤掉,然后再对过滤后的结果应用基于外观的方法进行车辆检测.在不同的道路(高速公路、城市普通道路和城市窄道)条件以及白天不同光照条件下对车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识别可靠性更高,适应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运输系统 辅助驾驶系统 车辆检测 特征提取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网融合”的车联网概念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2
作者 谢伯元 李克强 +1 位作者 王建强 赵树连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48-355,共8页
车联网(VNC)是车辆与"远程信息技术(Telematics)"的结合。针对当前存在的认识误区,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三网融合"的车联网概念。此"三网"即:车载移动互联网、车际网、车内网。远程信息服务(Telemati... 车联网(VNC)是车辆与"远程信息技术(Telematics)"的结合。针对当前存在的认识误区,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三网融合"的车联网概念。此"三网"即:车载移动互联网、车际网、车内网。远程信息服务(Telematics)、车车通信(V2V)/车路通信(V2I)和车内网(in-vehicle networking)这3种网络,正在逐渐融合;并向着V2X(其中,X替代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方向发展。提出了VNC的定义、内涵和包括"便捷、安全和环保"在内的核心价值,以及3种应用性和4种基础共性的关键技术。指明了VNC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业 车联网 智能交通 安全辅助 节能驾驶 远程信息服务(Telematics) 车车通信(V2V) 车路通信(V2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疲劳状态适应式复合预警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家文 成波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研究了听觉、视觉和触觉等3类预警方式的预警效果,提出了疲劳预警的设计原则。深入研究了复合式预警的4种效果叠加模式,设计了一套适应于不同疲劳状态的复合式预警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全面提高了疲劳预警的效果。
关键词 驾驶员疲劳 复合预警 驾驶辅助系统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智能安全电子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李克强 《汽车工程学报》 2011年第1期4-17,共14页
在阐述汽车智能安全电子技术概念的基础上,针对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实现功能,结合国内外在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相关的研究进展和将来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汽车智能安全电子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智能安全电子 驾驶辅助系统 协同式安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辅助系统中自适应加速度跟随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国成 刘昭度 +1 位作者 王宝锋 齐志权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53-1458,共6页
为满足驾驶员辅助系统在实车嵌入式控制中对加速度跟随控制的要求,设计了自适应加速度控制器。由动力学分析验证了车辆在一定节气门开度或制动压力下可以达到特定的稳态加速度,并由此通过离线计算得到了标称工况下加速度控制的节气门开... 为满足驾驶员辅助系统在实车嵌入式控制中对加速度跟随控制的要求,设计了自适应加速度控制器。由动力学分析验证了车辆在一定节气门开度或制动压力下可以达到特定的稳态加速度,并由此通过离线计算得到了标称工况下加速度控制的节气门开度与制动压力查询表。设计了加速度自适应调整机构,以使实际车辆在自身和环境参数发生变化时仍可利用标称工况查询表完成对加速度的跟随控制。仿真和实车试验表明,自适应加速度跟随控制器运算控制过程简单,可有效完成在实车嵌入式控制中实际加速度对期望值的跟随控制,同时对车辆和环境参数变化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驾驶员辅助系统 加速度跟随控制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点检测估算车辆间即碰时间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西产 高学敏 +1 位作者 许宇能 李霖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31-335,共5页
车辆间即碰时间(TTC)是驾驶辅助系统控制策略的基础,也是分析驾驶员驾驶行为的主要依据。为分析行车记录仪视频危险工况中驾驶员紧急制动时的TTC,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估算算法。该算法先检测及跟踪车辆,判断前方有无车辆及其具体方位... 车辆间即碰时间(TTC)是驾驶辅助系统控制策略的基础,也是分析驾驶员驾驶行为的主要依据。为分析行车记录仪视频危险工况中驾驶员紧急制动时的TTC,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估算算法。该算法先检测及跟踪车辆,判断前方有无车辆及其具体方位;再检测并匹配车辆角点,计算不同帧之间车辆图像的尺寸变化率,进而估算TTC。用最小二乘法、Kalman滤波方法处理数据;用多层金字塔图像来处理图像,实现了大运动的角点匹配。结果表明:该算法丰富了视频危险工况参数的分析方法,拓展了单目视觉的应用场景,为低成本驾驶辅助系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主动安全 危险工况 车辆间即碰时间(TTC) 驾驶辅助系统 角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进控制技术的车辆主动安全领域研究展望(英文) 被引量:32
17
作者 永井正夫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4-22,共9页
基于传感和控制技术,研究了提高车辆主动安全性的技术和方法。介绍了日本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阐述了用于事故、事件调查分析的驾驶记录仪的发展。基于车辆动态数据,提出了驾驶记录仪捕捉未遂事件所用的算法。回顾了提高车辆动力学性能... 基于传感和控制技术,研究了提高车辆主动安全性的技术和方法。介绍了日本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阐述了用于事故、事件调查分析的驾驶记录仪的发展。基于车辆动态数据,提出了驾驶记录仪捕捉未遂事件所用的算法。回顾了提高车辆动力学性能和驾驶辅助功能的微型电动车车辆动力学控制问题。介绍了基于轮毂电机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和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算法。介绍了适应驾驶员特性和交通情况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介绍了根据不同驾驶习惯和周围环境自动调整辅助策略的自适应系统,以及一些利用主动交互车辆和模拟驾驶仪进行的实验研究。提出了有关未来车辆控制技术的一些新观点和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车辆动力学控制 驾驶辅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车辆行驶安全驾驶辅助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焱喆 余成波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3期171-174,共4页
在当今社会中,地面交通系统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频繁的车祸使得人们对汽车安全愈加重视。采用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思想,针对汽车视野死角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驾驶辅助系统。该系统通过GPS,CCD相机来判断车所处的位置... 在当今社会中,地面交通系统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频繁的车祸使得人们对汽车安全愈加重视。采用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思想,针对汽车视野死角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驾驶辅助系统。该系统通过GPS,CCD相机来判断车所处的位置、汽车间的车速、刹车扭矩等,并通过无线自组织网(Ad Hoc)进行车间通信,使车载MCU能够判断并做出主动预防碰撞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驾驶辅助系统 GPS 无线自组织网 主动预防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检测技术在汽车安全性能检测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晓燕 王雷 +1 位作者 高勤云 李云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第12期127-128,共2页
伴随机动车市场的发展,汽车行业引领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提升,物质需求的进步使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日益提升,出行便利快捷的成为基本的要求。基于此,我国汽车行业消费日益提升。在技术方面,汽车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也... 伴随机动车市场的发展,汽车行业引领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提升,物质需求的进步使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日益提升,出行便利快捷的成为基本的要求。基于此,我国汽车行业消费日益提升。在技术方面,汽车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也在提升,这极大的满足了当前人们对于汽车的功能性需求。在汽车安全性能检测中,电子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汽车复杂情况进行快速便捷的检测,为保障汽车的稳定行驶、故障排除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电子检测 检测诊断系统 智能检测 自动化系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中嘴部定位方法
20
作者 胡少凯 刘子龙 蒋辰飞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8-94,共7页
针对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中嘴部跟踪定位需要满足实时性、准确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追踪并定位嘴部的方法。该方法把定位分为追踪和目标检测两个部分。在追踪阶段,通过扩散追踪范围,利用压缩追踪的鲁棒性,改进学习因子更新机制,实现了长... 针对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中嘴部跟踪定位需要满足实时性、准确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追踪并定位嘴部的方法。该方法把定位分为追踪和目标检测两个部分。在追踪阶段,通过扩散追踪范围,利用压缩追踪的鲁棒性,改进学习因子更新机制,实现了长时间追踪;在检测和定位部分,充分考虑到了不同人嘴部,不同表情的区别,使用Adaboost算法,达到了辅助驾驶系统中所要求的准确性。另外,压缩降维,级联分类器的引入,使得快速性也得到了保证。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完成在辅助驾驶系统中的应用,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驾驶系统 嘴部定位 跟踪 ADA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