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ntelligent pre-warning系统解决的山区高速公路事故频发问题
1
作者 陈杰 杨旭东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3期70-71,共2页
近年来,交通监控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上,但山区高速公路事故发生率依然较高,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民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基于Intelligent pre-warning系统探讨分析,构建山区高速智慧安全预警系统,解决山区高速公路安全问题。
关键词 智能预警 山区高速公路安全 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隧洞塌方灾害微震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国韶 黄京华 +1 位作者 蒋剑青 胡小川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28-36,共9页
针对浅埋隧洞围岩塌方灾害难以有效预警的问题,对微震传感器的多断面分散式布置方式、微震传感器的锚杆端安装方案、微震监测信号的高效降噪与智能识别方法、塌方灾害预警的风险管理等级标准、微震监测信号的云端智能分析平台以及基于... 针对浅埋隧洞围岩塌方灾害难以有效预警的问题,对微震传感器的多断面分散式布置方式、微震传感器的锚杆端安装方案、微震监测信号的高效降噪与智能识别方法、塌方灾害预警的风险管理等级标准、微震监测信号的云端智能分析平台以及基于微震监测的塌方智能预警系统等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广西那板水库新建1号灌溉发电放水系统引水隧洞工程。结果表明,所研发的关键技术是可行的,可解决已有微震监测技术不完全适用于浅埋隧洞破碎围岩的局限性问题,能有效提高隧洞塌方微震监测与预警的实时性与工作效率,并结合工程案例给出了基于微震特征参数的隧洞塌方前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洞 塌方灾害 微震特征 实时监测 智能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能锚杆支护设备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晓春 徐政茂 +3 位作者 樊玉峰 张文萍 李子阳 陈晓燕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4,共11页
吸能支护是地下岩体工程领域中用于提高围岩稳定性和避免冲击地压等灾害发生的一种重要的防治技术。吸能支护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使支护体系在岩体发生位移或变形时能够有效吸收或消耗能量,从而减少由冲击载荷引发的工... 吸能支护是地下岩体工程领域中用于提高围岩稳定性和避免冲击地压等灾害发生的一种重要的防治技术。吸能支护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使支护体系在岩体发生位移或变形时能够有效吸收或消耗能量,从而减少由冲击载荷引发的工程破坏和事故。吸能锚杆是吸能支护的一种常见形式,此技术通过锚杆将表面围岩与深部稳定岩体相结合,并在围岩内部产生预应力吸收或耗散能量从而避免矿山灾害的发生。吸能锚杆这种柔性支护方式适用于多种环境的巷道支护,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矿山灾害的防治。综述自1968年以来30余种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吸能锚杆设计方式,以结构和材料2大类型为切入点进行划分,着重分析8种典型吸能锚杆的工作原理与设计优势,并以此指出现有吸能锚杆支护在应用中存在的安全性与智能性等方面的不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与目前深部矿井支护高强度与智能化等需求,提出一种智能预警负泊松比结构吸能锚杆。该锚杆利用负泊松比吸能结构实现增阻效果,具有双向恒阻吸能与双向监测预警等特性,能够满足复杂的非线性软岩巷道强阻支护、可视化预警等需求,有助于加快支护体系一体化,促进安全、智慧矿山的发展。最后,对吸能锚杆支护设备的优化革新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灾害 巷道支护 吸能锚杆 监测预警 智慧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天然气业务链中的应用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陈元科 邓启志 +3 位作者 邓觅 刘燕 代瑞 付联 《现代信息科技》 2025年第2期110-114,共5页
针对天然气开采、集输、销售等传统业务模式难以满足现代能源市场需求的问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油气业务进行了研究。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发展优势,结合具体场景,从图像识别、预警监测、趋势预测等方面给出了该技术在天然... 针对天然气开采、集输、销售等传统业务模式难以满足现代能源市场需求的问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油气业务进行了研究。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发展优势,结合具体场景,从图像识别、预警监测、趋势预测等方面给出了该技术在天然气业务链中勘探、集输、巡检和销售等环节的具体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在天然气行业的落地应用,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现场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人工智能 图像识别 预警监测 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煤自燃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王士奎 董传宝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194,共6页
为了提升矿井煤自燃智能化防控水平、降低矿井自燃事故的发生频率以及实现自燃指标数据智能分析和预警,研究了矿井煤自燃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介绍了矿井煤自燃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原则,详细阐述了矿井煤自燃监测预警系统的总体设计。该系... 为了提升矿井煤自燃智能化防控水平、降低矿井自燃事故的发生频率以及实现自燃指标数据智能分析和预警,研究了矿井煤自燃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介绍了矿井煤自燃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原则,详细阐述了矿井煤自燃监测预警系统的总体设计。该系统通过探究煤体温度和特征气体的关联性,选取了煤自燃预警指标,并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和监测数据迭代确定煤自燃阶段,以供系统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通过在煤矿的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监测煤体温度和CO体积分数,当监测结果达到煤自燃预警指标,系统能够自动打开喷淋装置对测试煤体进行降温,具有较好的现场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煤自燃 智能监测预警系统 矿井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引调水工程智能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研发及应用
6
作者 牛广利 李天旸 +3 位作者 薛广文 崔朋 秦朋 方豪文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0,共7页
为满足长距离引调水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需求,有必要在工程安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开展工程智能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建设。设计了长距离引调水工程智能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总体架构,从管理模式及流程、专业分析方法、开发技术体系等方面论述... 为满足长距离引调水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需求,有必要在工程安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开展工程智能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建设。设计了长距离引调水工程智能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总体架构,从管理模式及流程、专业分析方法、开发技术体系等方面论述了系统关键技术路径,并介绍了系统在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引江济淮工程等重大引调水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工程实践表明,系统功能模块完善、运行情况稳定,能够有效提升长距离引调水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在线监控预警能力,可为同类系统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引调水工程 工程安全 智能监控预警系统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 引江济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化GIS平台的矿井通防预警系统设计
7
作者 彭宝山 孙剑锋 +2 位作者 宗广存 张立勇 高振华 《煤炭技术》 2025年第3期244-247,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智能化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矿井通防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GIS技术,实现了对矿井通风、防火、防尘等关键安全参数的实时监测与分析。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设计一个能够自动识别和预警潜在安全风险的智... 介绍了一种基于智能化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矿井通防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GIS技术,实现了对矿井通风、防火、防尘等关键安全参数的实时监测与分析。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设计一个能够自动识别和预警潜在安全风险的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分析矿井环境中的关键参数,如瓦斯浓度、温度、风速等,以确保矿井安全。系统采用了一种结合实时数据采集、GIS可视化和智能预警算法的方法,以实现对矿井安全状况的全面监控。该系统被应用于矿井安全监控领域,通过与现有监测设备的集成,提高了矿井安全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GIS平台 矿井通防预警系统 智能预警 瓦斯浓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监测预警技术应用研究——以河池市平桃屯为例
8
作者 张少森 尤优 +2 位作者 禤升朝 吕欣哲 农帮兴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25年第2期190-192,共3页
滑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滑坡预警信息,为预防滑坡灾害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为后续减灾工作提供更多的时间,能有效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文章根据实际案例,讲述了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并分析... 滑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滑坡预警信息,为预防滑坡灾害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为后续减灾工作提供更多的时间,能有效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文章根据实际案例,讲述了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并分析了滑坡监测预警技术的应用优势,同时从智能化监测设备、滑坡指标分析、监测方案设计等多方面出发,论述了滑坡监测预警技术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监测预警技术 智能化监测设备 滑坡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式海上光伏智能气候预警平台的实践与研究
9
作者 周程晟 方世东 《南方能源建设》 2025年第1期75-82,共8页
[目的]旨在探索一种新型的漂浮式海上光伏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有效收集海上太阳能资源,还能实现智能化气候预警功能。[方法]研究通过结合海上光伏技术与智能化气象监测技术,构建一种可行的智能化海上光伏气候预警平台。首先,利用漂浮式... [目的]旨在探索一种新型的漂浮式海上光伏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有效收集海上太阳能资源,还能实现智能化气候预警功能。[方法]研究通过结合海上光伏技术与智能化气象监测技术,构建一种可行的智能化海上光伏气候预警平台。首先,利用漂浮式海上光伏平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其次,通过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海洋天气状况并发出预警,以提高光伏发电的可靠性。[结果]试验表明,该漂浮式海上光伏系统能够在不同海域及气象条件下有效收集太阳能,并利用智能化气象监测系统及时预警海洋气象变化。[结论]研究发现该平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可为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借鉴,并向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光伏 漂浮式 气候预警 智能监测 AI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供电系统智能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10
作者 李艳丰 《山东煤炭科技》 2025年第1期96-100,105,共6页
针对煤矿井下传统供电系统存在监测不足、可靠性差、故障率高、设备潜在故障无法及时发现等问题,对矿用智能供电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进行研究,在分析煤矿井下智能供电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功能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矿用供电系... 针对煤矿井下传统供电系统存在监测不足、可靠性差、故障率高、设备潜在故障无法及时发现等问题,对矿用智能供电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进行研究,在分析煤矿井下智能供电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功能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矿用供电系统智能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完成硬件系统选型和软件控制系统编程,设计了硬件系统电路图。经在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辛达煤业供电系统进行安装和调试,结果表明,智能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将现场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上传,信息交互性强,实现对现场供电系统的可靠监测,供电系统故障预警效果明显,温度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偏差为0.57 ℃,误差小,能够满足现场使用要求,可为后期实现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智能化和无人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系统 智能监测 传感器 故障预警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赋能智慧铁路建设实践研究——基于金华南站改造工程的案例分析
11
作者 魏瀚峰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2025年第3期28-34,共7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铁路运输需求持续增长,传统铁路建设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面临效率低下、组织分散、安全风险等诸多挑战。为此,大力运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赋能铁路建设,突破生产力要素瓶颈、优化生产关系协同、重构创新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铁路运输需求持续增长,传统铁路建设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面临效率低下、组织分散、安全风险等诸多挑战。为此,大力运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赋能铁路建设,突破生产力要素瓶颈、优化生产关系协同、重构创新生产方式,已经成为铁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中的金华南站改造项目为背景,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铁路建设的全生命周期中如何赋能实践。针对项目在前期设计、施工组织、现场实施等不同环节面临的五大重难点,总结针对性解决方案,对推动我国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铁路建设 新质生产力 施工组织仿真 智能监控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微震与电法耦合监测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盛东 杨彩 +2 位作者 章俊 李纯阳 任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600,共15页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区域、深度及强度的增加,矿井工作面采掘扰动极易诱发矿井突水事故,严重威胁我国煤炭资源安全开采。矿井水害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岩体采动破裂与矿井水渗流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微震信号的纵横波到时、幅值、频率等...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区域、深度及强度的增加,矿井工作面采掘扰动极易诱发矿井突水事故,严重威胁我国煤炭资源安全开采。矿井水害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岩体采动破裂与矿井水渗流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微震信号的纵横波到时、幅值、频率等参量可有效表征岩体破裂位置、强度及其震源机制,地电场信号中的电阻率、激励电流及自然电位等参量可有效表征岩体渗流演化过程。透水通道形成对应微震场特征,地下水渗流对应地电场特征,因此微震电法耦合方法对矿井水害孕育发展过程具有监测预警的功能,可有效对采动破坏过程中形成的突水通道、水源位置及渗流过程等水害三要素进行精准捕捉;减少单一地球物理方法多解性,提高水害监测预警精度,对煤矿防治水意义重大。当前,微震与电法耦合监测技术在煤矿水害实时动态监测中开始得到应用,突破传统微震与电法独立采集的局限,课题组自主研发了国内外首款煤安认证的微震与电法耦合并行监测系统,该系统以微震场与地电场并行采集基站为核心,集被动源微震波场与主被动地电场为一体,通过连接矿井物联网,实现远程数据采集控制、传输及云端存储;其一体化网络服务器主机可连接多个采集基站,并将微震检波器、电法激励电极与电位测量电极进行相互隔离、并行采集,形成微震事件密度与能级分布、电阻率分布、自然电位分布等时空云图来监测预判水害三要素。微震与电法耦合监测技术仍需在微震事件智能识别与定位、地电场的电阻率三维反演以及自然电位渗流反演方面进行专项攻关;结合并行监测的微震电法大数据集,重点在微震电法数据联合反演、智能化监测预警方向开展进一步研究。微震与电法耦合监测技术,作为矿井水害的主动预警监测新方法,可为我国智能化矿井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与电法耦合 主被动一体化 监测预警 煤矿水害 智能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与机器视觉的起重机吊装安全监测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志钢 许晨旭 +1 位作者 巫波 闻东东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大型工程层出不穷,对起重机吊装作业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吊装作业过程中依然存在众多的安全隐患,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的起重机吊装安全监测方法。将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大型工程层出不穷,对起重机吊装作业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吊装作业过程中依然存在众多的安全隐患,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的起重机吊装安全监测方法。将深度学习与机器视觉相结合对监控图像中的被吊物和工人进行识别和定位,同时可自主判断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根据监测模型的识别和定位信息,获得工人与被吊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为起重机吊装过程提供安全预警信息。为了提高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和便携性,开发一个起重机吊装安全智能监测系统,不仅可以实时显示监控图像的识别结果,而且能够输出场景的语义描述、发出安全预警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机器视觉 吊装监测 智能监测 安全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气体井喷扩散模拟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14
作者 马天寿 张东洋 +4 位作者 王旭东 李杉 张智 郭昭学 陈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126,共15页
高含硫天然气井一旦发生井喷,含硫气体会迅速扩散,对人员的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准确模拟井喷后高含硫气体的扩散过程,有助于掌握和了解有毒气体的扩散规律并制订有效的应急措施,进而避免或降低高含硫气体扩散造成的危害。... 高含硫天然气井一旦发生井喷,含硫气体会迅速扩散,对人员的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准确模拟井喷后高含硫气体的扩散过程,有助于掌握和了解有毒气体的扩散规律并制订有效的应急措施,进而避免或降低高含硫气体扩散造成的危害。为此,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高含硫气体扩散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系统综述了高含硫气体扩散模拟技术的原理及其主要特点,最后展望了复杂地形和气象条件下井喷后高含硫气体扩散模拟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影响井喷后高含硫气体扩散的主要因素包括泄漏源、气象、地形地貌和物理化学作用等,需要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的耦合作用才能准确模拟高含硫气体的动态扩散规律;②研究高含硫气体扩散规律的主要方法包括现场模拟试验、风洞模拟试验、数值模拟分析、数学模型及专业软件等,合理选择研究手段或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模拟高含硫气体的动态扩散规律,对指导应急和救援措施的制订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③针对复杂地形和气象条件下的井喷后高含硫气体扩散问题,未来应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具备高含硫气体扩散模拟、泄漏监测预警、应急决策支持功能的综合性软件系统,发挥模拟—监测一体化作用。结论认为,提出的井喷后高含硫气体扩散过程模拟软件系统可为高含硫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安全性评价、应急和安全防控措施制订提供重要支撑,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保护自然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体 井喷 影响因素 扩散模拟 实时监测 智能预警 应急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复杂船舶建造过程中的智慧消防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15
作者 吴韩 蒋秋军 +3 位作者 董帅 刘坚 王小惠 李森 《造船技术》 2024年第4期85-88,共4页
针对大型复杂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设计智慧消防监测预警系统。构建包含感知层、传输层和处理层等3层结构的系统模型,设置自动预警、预警信息推送、远程指令下发、设备自检和设备联动等系统功能,并采用组网与数据传输技术、协同预... 针对大型复杂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设计智慧消防监测预警系统。构建包含感知层、传输层和处理层等3层结构的系统模型,设置自动预警、预警信息推送、远程指令下发、设备自检和设备联动等系统功能,并采用组网与数据传输技术、协同预警技术、面向现场作业的预警信息推送技术和预警子系统构建技术等关键技术。该系统可提供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有效提升大型复杂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应急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复杂船舶 建造过程 安全管理 智慧消防监测预警系统 消防 监测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地压煤层如何实现安全高效智能开采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国法 潘一山 +3 位作者 赵善坤 庞义辉 何勇华 魏文艳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冲击地压煤层如何实现安全高效智能开采是一项重大的产业技术难题,系统分析了我国冲击地压矿井分布特征、开采现状及冲击地压发展趋势,深入剖析了冲击地压矿井面临的主要开采难题。从区域地应力监测反演、矿井开拓布局优化、煤柱尺寸优... 冲击地压煤层如何实现安全高效智能开采是一项重大的产业技术难题,系统分析了我国冲击地压矿井分布特征、开采现状及冲击地压发展趋势,深入剖析了冲击地压矿井面临的主要开采难题。从区域地应力监测反演、矿井开拓布局优化、煤柱尺寸优化、井上下联合卸压、置换充填开采、高层位离层注浆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冲击地压矿井全生命周期防控技术发展现状。针对巷道冲击地压防治难题,研发了冲击地压巷道全巷协同智能自适应抗冲击支护技术与装备,利用吸能防冲液压支架实现了正常状态对巷道围岩进行强支护、冲击过程迅速让位吸能的效果,结合支架智能运移装置、支架监测预警系统及全巷协同自适应抗冲击支护智能设计方法,构建了冲击地压巷道智能化吸能支护防控体系。分析了采煤工作面智能开采系统防冲原理,提出通过对围岩采动应力、覆岩断裂结构等进行监测分析,基于三维地质模型、大数据算法等对冲击地压发生位置、概率进行预测预警,并通过智能开采系统对液压支架的支护姿态与支护力、采煤机割煤速度等进行智能联动控制,实现采煤工作面智能开采与冲击地压智能防治。从采场应力与覆岩结构智能监测、冲击地压灾害数据库构建、冲击地压灾害分类预测预警等方面,分析了冲击地压智能防控技术的研发重点,提出了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系统组成及总体架构。从顶层设计、关键技术、智能精准解危与效果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煤层实现安全高效智能开采的技术路径与研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采动应力 防冲技术 智能开采系统 吸能防冲液压支架 监测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智能识别监测预警平台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晓春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2,共6页
针对煤矿智能化建设中对少人化、无人化和标准化目标的诉求,依托先进的5G信息传输渠道,发展全方位远程监测、监控、视频预警技术是提高现场作业规范化和完善作业流程的关键。为了进一步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规范管理以及远程监测和监控,... 针对煤矿智能化建设中对少人化、无人化和标准化目标的诉求,依托先进的5G信息传输渠道,发展全方位远程监测、监控、视频预警技术是提高现场作业规范化和完善作业流程的关键。为了进一步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规范管理以及远程监测和监控,实现提前预警预报的目标,开发了煤矿智能识别监测预警平台。介绍了该平台的总体架构,详细阐述了该平台业务流程、智能视频模型以及智能视频识别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能够对现场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监测、监控和预警,有效提高违章行为的精准辨识,能够明显减少因违规带来的损失,为矿井智能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识别 预警模型 远程监控 联动分析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通三防”的矿井智能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建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66,共8页
针对煤炭开采领域中通防灾害严重威胁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问题,围绕高危区域智能识别、通风态势智能分析、灾变时风流智能控制、封闭采空区煤自燃智能预警等4个方面,结合鄂托克前旗长城六矿现有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提出了基于子图同构的... 针对煤炭开采领域中通防灾害严重威胁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问题,围绕高危区域智能识别、通风态势智能分析、灾变时风流智能控制、封闭采空区煤自燃智能预警等4个方面,结合鄂托克前旗长城六矿现有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提出了基于子图同构的煤矿“一通三防”高风险区域智能识别方法,通过构建通风多元数据融合分析软件平台和智能装备控制系统,实现矿井多种高风险区域的自动智能识别;建立了基于云服务和中心式计算的“一通三防”安全智能管控平台架构,实现通风质量、流量网络自适应解算;深入研究了基于矿井用风点的通风网络安全分区方法,形成清晰的预警分析模式,实现灾变条件下通风网络参数的动态模拟预测、灾区信息智能分析及灾区风流的智能控制;整合了基于通风多元传感器的智能通风多元参数监测分析体系,实现了通风态势智能化分析模型;建设了密闭采空区煤自燃动态监测及分级预警系统,实现密闭采空区的动态监测、分级预警及隐患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通三防 监测预警 数据分析 智能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筛分破碎车间噪声治理及智能监测研究
19
作者 杨阳 《选煤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80-87,共8页
工业噪声造成的职业性噪声聋已位列我国职业病第二位。目前煤炭行业职业健康重点关注粉尘治理,对噪声治理和监测预警的研究较少。为了探索煤炭生产过程噪声治理及监测方案,以西湾煤矿筛分破碎车间噪声污染治理为例,基于振动筛、刮板输... 工业噪声造成的职业性噪声聋已位列我国职业病第二位。目前煤炭行业职业健康重点关注粉尘治理,对噪声治理和监测预警的研究较少。为了探索煤炭生产过程噪声治理及监测方案,以西湾煤矿筛分破碎车间噪声污染治理为例,基于振动筛、刮板输送机和溜槽等噪声产生原因分析,从声源降噪和传播途径降噪等方面提出了多种噪声治理方案:将振动筛筛板更换为全聚氨酯筛板,将弹簧更换为橡胶空气弹簧;在溜槽内表面的耐磨衬板与溜槽钢板之间铺设缓冲橡胶板;将刮板输送机预警方式改为机电方式;在高噪声设备外安装隔声罩;溜槽敷设约束阻尼层。同时,为实现噪声实时监测及预警,基于深度学习声音识别技术,设计了噪声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噪声综合治理,筛分破碎车间的噪声可达到国家标准规定,即不超过职业接触噪声限值97dB(A);噪声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可对噪声进行智能监测,并根据分区分级原则对噪声进行实时预警。对筛分破碎车间进行噪声治理及智能监测,不仅能保证生产人员的职业健康,还能对设备健康实现预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治理 噪声源 声源降噪 传播途径降噪 噪声智能监测预警系统 设备健康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安全风险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20
作者 王竑达 司书国 +2 位作者 王淼 张博文 于倩倩 《邮电设计技术》 2024年第11期25-30,共6页
近年来矿山安全问题频发,各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对矿山的安全监管。通过分析当前矿山安全监管现状,梳理了矿山安全监管监察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提出了关于矿山监管部门的矿山安全风险智能监测预警... 近年来矿山安全问题频发,各地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对矿山的安全监管。通过分析当前矿山安全监管现状,梳理了矿山安全监管监察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提出了关于矿山监管部门的矿山安全风险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介绍了安全风险一张图、视频智能检测、风险智能识别、风险闭环管理及应急通信调度等系统功能,阐述了视频智能分析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平台等系统功能的实现基础,为提高矿山安全监管执法水平、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保障矿山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安全 人工智能 监测预警 矿山监管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