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间序列对齐和TCNformer的重介精煤灰分多步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珺 王然风 +2 位作者 魏凯 韩杰 张茜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6,共7页
由于在重介分选过程中各个传感器位置不同,导致重介分选主要工艺参数与灰分存在时间滞后,影响了精煤灰分结果。基于回归模型的灰分预测方法缺乏对时间序列信息的利用,无法捕捉重介生产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性;基于时间序列的灰分预测... 由于在重介分选过程中各个传感器位置不同,导致重介分选主要工艺参数与灰分存在时间滞后,影响了精煤灰分结果。基于回归模型的灰分预测方法缺乏对时间序列信息的利用,无法捕捉重介生产过程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性;基于时间序列的灰分预测方法未能充分考虑灰分和重介分选主要工艺参数之间的时间依赖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对齐和TCNformer的重介精煤灰分多步预测方法。通过滞后相关性分析来量化灰分与重介分选主要工艺参数之间的滞后步长,依此对重介分选主要工艺参数在时间维度上进行移动,使得灰分和重介分选主要工艺参数时间序列对齐,消除灰分和重介分选主要工艺参数之间的时间滞后。在Transformer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时间卷积网络(TCN)提取特征,并将单向编码器扩展为双向编码器,构建了TCNformer模型来实现精煤灰分多步预测。将时间序列对齐得到的与未来时刻灰分数据对应的过程变量序列作为解码器的输入,以提升模型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1579%,均方根误差为0.2152%,平均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5051,能有效提升精煤灰分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介分选 精煤灰分预测 滞后相关性 时间序列 TCNformer 双向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place分布的分选灰分辨识方法
2
作者 马智军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86-92,共7页
针对重介质选煤过程中,灰分数据出现异常值难以辨识的问题,本文对重介质选煤工艺过程进行了简要概括,并利用厚尾的Laplace分布建模系统噪声提出一种鲁棒的系统辨识算法,进一步构建基于Laplace分布的分选灰分辨识模型。在算法的推导过程... 针对重介质选煤过程中,灰分数据出现异常值难以辨识的问题,本文对重介质选煤工艺过程进行了简要概括,并利用厚尾的Laplace分布建模系统噪声提出一种鲁棒的系统辨识算法,进一步构建基于Laplace分布的分选灰分辨识模型。在算法的推导过程中,算法自适应调节尾部长度以更好地捕捉到远离中心的异常值,从而获得抵抗异常值的鲁棒性。在期望最大化算法框架基础上公式化对待研究问题,并推导出待辨识参数的数学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仿真例子来验证本文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模型能够较准确地辨识灰分大小,对重介质选煤过程灰分辨识的研究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介质选煤 灰分 鲁棒系统辨识 异常值 期望最大化算法 LAPLACE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选煤厂架构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72
3
作者 王然风 高建川 付翔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8-32,共5页
针对智能化选煤厂内涵,从物联网层、控制层、管理层和决策层方面介绍了智能化选煤厂架构;重点阐述了智能化选煤厂建设采用的关键技术,包括重介质分选过程智能化、浮选过程智能化、煤泥水健康保障系统智能化及选煤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智能化... 针对智能化选煤厂内涵,从物联网层、控制层、管理层和决策层方面介绍了智能化选煤厂架构;重点阐述了智能化选煤厂建设采用的关键技术,包括重介质分选过程智能化、浮选过程智能化、煤泥水健康保障系统智能化及选煤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智能化,为将选煤厂从自动化、信息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选煤厂 重介质分选 浮选 煤泥水 制造执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煤重介浅槽分选机在田庄选煤厂的应用 被引量:31
4
作者 曾庆刚 廖祥国 +1 位作者 李平 栗培国 《洁净煤技术》 CAS 2012年第4期7-9,共3页
针对田庄选煤厂块煤再选工艺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选用2台MZC8/54型块煤重介浅槽分选机代替原001再选斜轮分别作为戊组和己组块煤再选设备,在不增加厂房空间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2套独立的块煤主再选系统和主选"直通"选煤工艺,有... 针对田庄选煤厂块煤再选工艺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选用2台MZC8/54型块煤重介浅槽分选机代替原001再选斜轮分别作为戊组和己组块煤再选设备,在不增加厂房空间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2套独立的块煤主再选系统和主选"直通"选煤工艺,有效解决了当前块煤系统的瓶颈,提高了入选产能。阐述了MZC8/54型块煤重介浅槽分选机的结构、技术特征及工作原理,并分析了该设备在田庄选煤厂块煤再选工艺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MZC8/54型块煤重介浅槽分选机投入运行以来,块煤主再选工艺更灵活,块煤再选工艺影响时间从技改前每月2.2 h减少为零;实现了主再选双系统的并行运行,年处理能力由370万t提高至1000万t;厂房布置简洁,煤流顺畅,方便生产管理;增设了"直通"选煤工艺,减少了转载环节对现有生产系统的影响,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改造后田庄选煤厂每年创造效益约280万元,每年节约选煤成本约10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介浅槽分选机 块煤 再选斜轮 工作原理 直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细粒煤的流化与分选特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朱冉 赵跃民 +6 位作者 赵鹏飞 骆振福 王厚坤 何录红 谭明兵 王辉 张玉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7-734,共8页
3~1 mm粒级细粒煤介于煤粉与传统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所适用的粒度之间,其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被分选的同时对自身分选与流化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利用高速动态摄影等手段详细研究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3~1 mm细粒煤过程中不同流化数... 3~1 mm粒级细粒煤介于煤粉与传统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所适用的粒度之间,其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被分选的同时对自身分选与流化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利用高速动态摄影等手段详细研究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3~1 mm细粒煤过程中不同流化数下床层的流化特性、压降波动、煤粒分离混合规律以及流化床中不同高度处的密度分布,阐释了气泡在分选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细粒煤后床层密度降低,流化效果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随着气速的增加,煤粒在流化床中先后经历了分离与混合两种状态,流化床各高度的密度也随之改变。当流化数在1.8~2.0时煤粒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随着气速增大煤粒受气流影响增大,不再严格按照流化床密度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 气速 细粒煤 流化特性 分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介选煤工艺多参数模糊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郭西进 高警卫 +1 位作者 岳广礼 任良才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共4页
针对重介选煤工艺过程中悬浮液密度、磁性物含量以及液位三个参数相互耦合,采用人工或PID调节方式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通过分析重介选煤工艺过程,提出了一种重介选煤工艺多参数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两个模糊控制器分别控制液位和悬浮... 针对重介选煤工艺过程中悬浮液密度、磁性物含量以及液位三个参数相互耦合,采用人工或PID调节方式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通过分析重介选煤工艺过程,提出了一种重介选煤工艺多参数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两个模糊控制器分别控制液位和悬浮液密度,对两个模糊控制器的输出去模糊化后结合煤泥含量计算出分流量与补水量,进而控制分流箱阀门和清水阀的开度。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方法相比,该控制方法的稳定性更高,响应速度更快,超调量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重介选煤 过程控制 模糊控制 悬浮液密度 煤泥含量 介质桶液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动力煤干选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0
7
作者 夏云凯 李功民 《洁净煤技术》 CAS 2017年第6期17-25,共9页
鉴于现有湿法分选工艺在处理动力煤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较了不同排矸设备的技术特点和优缺点;介绍了各种煤炭干选工艺和技术的应用进展,论述了不同干选工艺和设备的技术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动力煤干选以提高产品发热量、排除矸... 鉴于现有湿法分选工艺在处理动力煤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较了不同排矸设备的技术特点和优缺点;介绍了各种煤炭干选工艺和技术的应用进展,论述了不同干选工艺和设备的技术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动力煤干选以提高产品发热量、排除矸石及硫分为目的,具有产品不增加水分、分选成本低等优点。采用分级入选、块煤加介选、末煤干选、湿煤预处理浅度脱水再干选的双干提质、空气重介选等新工艺可以实现干选厂工艺流程的个性化设计,弥补传统FGX风选工艺和设备单一的局限性。建立先进、高效、经济、大型化的煤炭干选厂,开发分选精度高、处理能力大、能耗低、更低分选粒度下限的干选设备是煤炭干选厂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选煤 X射线智能分选 块煤干选 末煤干选 干燥-干选联合工艺 空气重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重介质振动流化床入料特性与操作参数的协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韦鲁滨 刘鹏 +4 位作者 李凌月 李大虎 朱学帅 王思文 李鑫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8-463,共6页
入料物性直接影响空气重介质流化床的分选效果,为此进行了不同粒度和不同可选性煤样的分选特性研究,考察了抛射强度、风量与入料特性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粒级对分选精度的影响显著,随粒级减小,Ep值变大,50~25,25~13和13~6 mm粒级... 入料物性直接影响空气重介质流化床的分选效果,为此进行了不同粒度和不同可选性煤样的分选特性研究,考察了抛射强度、风量与入料特性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粒级对分选精度的影响显著,随粒级减小,Ep值变大,50~25,25~13和13~6 mm粒级难选煤最小Ep值分别为0.06,0.07和0.11 g/cm3;可选性对Ep值略有影响,50~25 mm粒级不同可选性煤样,易选、中等可选和较难选煤样最小Ep值分别为0.035,0.040和0.045 g/cm3。通过优化风量和抛射强度,分选精度明显提高,不同粒级或可选性煤样优化后的风量和抛射强度相近,均分别在140 m3/h和1.46左右。分析了气泡生成频率与床体振动频率的关系,揭示了振动改善流态化分选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料特性 风量 抛射强度 协同作用 空气重介质振动流化床 分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法重介质分选机对宽沟矿超低灰煤的分选 被引量:4
9
作者 于晓东 李功民 +1 位作者 赵跃民 李美菊 《洁净煤技术》 CAS 2012年第6期4-7,共4页
阐述了干法重介质分选机的工作原理,并对神华集团新疆宽沟矿原煤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为极难选煤。在阐述干法重介质分选系统的基础上,分别对新疆宽沟矿80~3,50~6,30~13 mm粒级原煤进行分选,以确定分选后的精煤产品质量是否满足活... 阐述了干法重介质分选机的工作原理,并对神华集团新疆宽沟矿原煤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为极难选煤。在阐述干法重介质分选系统的基础上,分别对新疆宽沟矿80~3,50~6,30~13 mm粒级原煤进行分选,以确定分选后的精煤产品质量是否满足活性炭用煤要求,同时对干法重介质分选机分选各粒级原煤时的分选精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干法重介质分选机及分选工艺对新疆宽沟矿原煤分选制备超低灰活性炭用煤完全可行;3种粒级原煤选后产品灰分分别为3.94%,3.92%和3.71%,分选可能偏差Ep分别为0.080,0.060和0.045,可见30~13 mm原煤选后精煤产品灰分、可能偏差均最低,分选精度最高,是最佳的活性炭用煤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重介质分选机 超低灰煤 活性炭 产品灰分 分选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煤分选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贤国 李新 《洁净煤技术》 CAS 2001年第4期14-17,共4页
阐述并分析了动力煤分选的设备选择 。
关键词 动力煤 分选 设备 工艺系统 重介旋流器 配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郑精煤公司选煤厂工艺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法杰 曹学新 《洁净煤技术》 CAS 2011年第2期8-11,共4页
针对郑州矿区的煤质特点,详细论述了新郑精煤公司选煤厂选煤方法、产品结构、工艺流程和工艺总平面布置等方面的设计与优化,设计方案突出了郑州矿区贫瘦煤洗选加工的特点,探索出矿区原料煤洗选加工的途径和方法,对矿区后续选煤厂的建设... 针对郑州矿区的煤质特点,详细论述了新郑精煤公司选煤厂选煤方法、产品结构、工艺流程和工艺总平面布置等方面的设计与优化,设计方案突出了郑州矿区贫瘦煤洗选加工的特点,探索出矿区原料煤洗选加工的途径和方法,对矿区后续选煤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瘦煤 筛分 可选性 重介分选 介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机半工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韦鲁滨 李凌月 +4 位作者 万光显 刘道春 朱学帅 曾鸣 孙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7-109,124,共4页
为改善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机分选效果,采用反倾角振动方式替代原刮板输送方式排出重产物,研制了新型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机并建立了半工业性试验系统,考察了风量、入料粒度、单元处理量、入料可选性对分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 为改善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机分选效果,采用反倾角振动方式替代原刮板输送方式排出重产物,研制了新型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机并建立了半工业性试验系统,考察了风量、入料粒度、单元处理量、入料可选性对分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空气重介质干法分选机可对粒度80~6 mm的入选煤进行有效分选,随着入料粒度的增大,分选效果变好,分选室最大单位处理量为7 t/(h·m2);在合适的风量以及振动参数下,对可选性为易选的不黏煤可能偏差Ep为0.05 g/cm3,对可选性属难选的褐煤可能偏差Ep为0.07 g/cm3,实现了对不同可选性煤炭的高精度分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分选 空气重介质 流化床 原煤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尔辛赫选煤厂改扩建分选工艺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利刚 张信龙 +2 位作者 陈慧 张瑞文 李敏 《洁净煤技术》 CAS 2014年第3期24-27,32,共5页
为满足霍尔辛赫矿井产能提升需求,对选煤厂进行改扩建分选工艺设计。分析了原煤可选性,分选密度为1.70 g/cm3时,块精煤和末精煤灰分分别为13.56%、11.60%。在分析选煤厂原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对选煤厂进行改扩建,原煤分级粒度由13 mm增至1... 为满足霍尔辛赫矿井产能提升需求,对选煤厂进行改扩建分选工艺设计。分析了原煤可选性,分选密度为1.70 g/cm3时,块精煤和末精煤灰分分别为13.56%、11.60%。在分析选煤厂原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对选煤厂进行改扩建,原煤分级粒度由13 mm增至18 mm,块煤分选系统不变,增加一套末煤分选系统和一套浮选系统,并计算得出改造后产品组成为:块精煤产率21.12%,灰分12.90%;末精煤产率51.02%,灰分10.48%;中煤产率7.79%,灰分35.85%。以技术先进、性能可靠、高效低耗为原则对主要设备进行选型,新增了末煤重介旋流器、分级旋流器、螺旋分选机、浮选柱等设备,并详细分析了设备布置情况。改扩建后,选煤厂生产能力由3.0 Mt/a提升至5.0 Mt/a,提高了系统对煤质的适应性,增强了末煤产品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选工艺 重介质 可选性 浮选 末煤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铁矿粉粒度对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赵卫 沈丽娟 陈建中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84,共4页
简述了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机理,探索磁铁矿粉粒度对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效果的影响,试验选用了同种粒度不同含量的磁铁矿粉对煤泥重介质进行了分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粒度为-0.045 mm、含量在90%时的磁铁矿粉能够达到最好的分... 简述了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的分选机理,探索磁铁矿粉粒度对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效果的影响,试验选用了同种粒度不同含量的磁铁矿粉对煤泥重介质进行了分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粒度为-0.045 mm、含量在90%时的磁铁矿粉能够达到最好的分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 分选机理 磁铁矿粉粒度 分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选煤厂分选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鹏 潘东 +1 位作者 石开仪 籍永华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60,共5页
为了反映选煤厂产品满足指标要求的情况,提出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某选煤厂7个月的生产数据为研究对象,选取重介分选产品指标、粗煤泥分选产品指标和浮选产品指标构成模糊关系矩阵,运用专家评分法建立权重向量,通过多层次模糊... 为了反映选煤厂产品满足指标要求的情况,提出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某选煤厂7个月的生产数据为研究对象,选取重介分选产品指标、粗煤泥分选产品指标和浮选产品指标构成模糊关系矩阵,运用专家评分法建立权重向量,通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选煤厂7个月的分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月和7月的分选效果为"好",2—5月的分选效果为"较好",6月的分选效果为"一般",此结论与现场分选效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分选效果评价 重选 浮选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平矿选煤厂的设计特点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信龙 庞鼎峰 +3 位作者 侯晋兵 李恩强 张丽 可雪杰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1期16-20,共5页
介绍了长平矿选煤厂在选煤方法、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工艺布置、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设计特点,对选煤厂设计思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该设计以"设计合理、技术先进、系统可靠、整体配套、管理方便、效益优先"为指导思想,采用了... 介绍了长平矿选煤厂在选煤方法、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工艺布置、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设计特点,对选煤厂设计思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该设计以"设计合理、技术先进、系统可靠、整体配套、管理方便、效益优先"为指导思想,采用了先进的选煤方法和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均采用世界知名的选煤设备,工艺系统布置合理高效,自动化程度高,进而形成了高效的运行系统,产品结构调整灵活。该厂的成功设计对其他类似选煤厂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烟煤 选煤厂 重介质选煤 分级入选 堆取料机 均质化 定量装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卫中宽 《洁净煤技术》 CAS 2010年第2期22-25,共4页
从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入手,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重新探讨了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的定位问题,并对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的工艺设计进行了剖析,阐明了该工艺的发展潜力,旨在推动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空气重介 流化床 选煤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庆梁选煤厂降低块煤入选下限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荆萍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6期21-24,共4页
通过对红庆梁邻近矿井煤质资料的分析,说明红庆梁原煤具有低灰、低硫、低磷、中高发热量的特点。根据红庆梁选煤厂原煤特性及产品方案,提出采用弛张筛对原煤进行深度筛分,有效利用重介浅槽,降低块煤洗选下限的优化思路,最终确定红... 通过对红庆梁邻近矿井煤质资料的分析,说明红庆梁原煤具有低灰、低硫、低磷、中高发热量的特点。根据红庆梁选煤厂原煤特性及产品方案,提出采用弛张筛对原煤进行深度筛分,有效利用重介浅槽,降低块煤洗选下限的优化思路,最终确定红庆梁选煤厂工艺流程为:原煤经弛张筛进行6mm分级,150~6mm入块煤重介浅槽系统洗选,出精煤和矸石产品,-6mm末煤直接作为末煤产品销售。最后对选用工艺的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原煤经重介浅槽分选后+13mm灰分由13.54%降为6.38%,6~10mm灰分由12.86%降为6.43%,说明重介浅槽分选机对13~6mm末煤具有良好分选效果。弛张筛在谢桥选煤厂和张集北选煤厂使用效果很好.分级效率达80%以上.设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选下限 弛张筛 重介浅槽分选机 末煤 块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东选煤厂分选工艺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2,共3页
为提高益东煤矿原煤洁净化利用以及企业经济效益,在煤质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选煤工艺设计,确定分选工艺为150~13mm块煤采用重介质浅槽分选机分选、13~1.5mm末煤采用有压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1.5~0.15mm粗煤泥采用螺旋分选机分选、0.... 为提高益东煤矿原煤洁净化利用以及企业经济效益,在煤质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选煤工艺设计,确定分选工艺为150~13mm块煤采用重介质浅槽分选机分选、13~1.5mm末煤采用有压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1.5~0.15mm粗煤泥采用螺旋分选机分选、0.15~0mm煤泥压滤回收,并形成了工艺布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煤选煤厂 分选工艺 重介质 工艺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Z理论在新型煤泥重介质旋流器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彦杰 何青松 +1 位作者 唐联松 李善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113,共4页
为解决传统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对低密度重介质悬浮液适应性差的问题,运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中的适应性、通用性和物质的量2个通用工程参数对其在煤泥分选过程中存在的适应性与悬浮液密度之间的技术矛盾进行了分析。运用TRIZ理论... 为解决传统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对低密度重介质悬浮液适应性差的问题,运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中的适应性、通用性和物质的量2个通用工程参数对其在煤泥分选过程中存在的适应性与悬浮液密度之间的技术矛盾进行了分析。运用TRIZ理论中的局部质量原理、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原理和动态特性原理等3个创新原理对传统煤泥重介旋流器进行改进设计,提出了一种具有一段浓缩、二段分选的新型煤泥重介质旋流器设计方案,并对其结构设计和分选原理进行了分析。在南桐选煤厂对新型煤泥重介质旋流器进行了生产实践,应用结果表明:该新型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可以实现对入料密度1.10~1.20 g/cm3及以上低密度重介质悬浮液中煤泥的分选,分选下限为0.075 mm,煤泥分选精度高,可能偏差Ep为0.072 5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 粗煤泥分选 TRIZ理论 技术矛盾 矛盾矩阵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