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理-数据融合的造斜率智能预测方法
1
作者 白佳帅 钟尹明 +4 位作者 王立伟 李臻 宋先知 刘子豪 祝兆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共9页
造斜率的准确预测是进行井眼轨迹调控的基础,直接影响定向井钻井效率,但由于井下力学行为的复杂性,传统预测方法存在一定限制,难以实现精确预测。为此,提出了一种力学-智能模型融合的造斜率预测方法。利用力学模型计算钻头侧向力、钻头... 造斜率的准确预测是进行井眼轨迹调控的基础,直接影响定向井钻井效率,但由于井下力学行为的复杂性,传统预测方法存在一定限制,难以实现精确预测。为此,提出了一种力学-智能模型融合的造斜率预测方法。利用力学模型计算钻头侧向力、钻头转角和极限造斜率并作为主控因素,通过自动化机器学习框架联合其他参数进行拟合预测,从而取代传统方法反演经验系数的过程,使其充分发挥力学模型宏观规律描述准确和智能模型非线性拟合能力强的优势。利用新疆玛湖区块14口井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显示,融合力学参数后,模型造斜率最大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下降了17%、12%和8%,其中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每30 m 1.00°,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造斜率预测精度,尤其在造斜率急剧变化的井段表现出更优的预测性能。研究结果可为造斜率的准确预测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可为井眼轨迹的精确调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钻井 自动化机器学习 造斜率预测 机理-数据融合 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逻辑与路径
2
作者 周楠 都妍美 刘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8期18-21,共4页
随着新质生产力理念的提出,智能制造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产教融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发展的关键机制,该文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出发,阐述了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对促进行业与教育体系协同发展的作用,提出产教融... 随着新质生产力理念的提出,智能制造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产教融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发展的关键机制,该文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出发,阐述了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对促进行业与教育体系协同发展的作用,提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核心要素,通过分析智能制造专业群内各专业的特点与需求,构建了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实施路径,并结合典型案例,阐明了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意义与可行性。研究表明,推动智能制造领域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对于加快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与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智能制造 产教融合 专业群 共同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与绿色融合:建筑工程的创新发展之路
3
作者 黄鹏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223-225,共3页
该论文聚焦建筑工程领域,深入剖析智能与绿色融合的发展趋势。通过阐述智能与绿色建筑在当下的应用现状,指出建筑工程在可持续性与智能化方面存在的问题,详细探讨二者融合的策略与实践路径。研究表明,智能与绿色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性... 该论文聚焦建筑工程领域,深入剖析智能与绿色融合的发展趋势。通过阐述智能与绿色建筑在当下的应用现状,指出建筑工程在可持续性与智能化方面存在的问题,详细探讨二者融合的策略与实践路径。研究表明,智能与绿色融合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性能,降低能耗,为用户提供更舒适、高效且环保的建筑环境,是建筑工程行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智能建筑 绿色建筑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6
4
作者 叶浩文 苏衍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共8页
文章阐述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分析发展建筑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发展建筑工业化的策略建议:要树立工业化产品的思维;要构建一体化建造的系统工程理论;要实施“三个一体化”建造方式;要推广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建造技... 文章阐述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分析发展建筑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发展建筑工业化的策略建议:要树立工业化产品的思维;要构建一体化建造的系统工程理论;要实施“三个一体化”建造方式;要推广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建造技术。旨在为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 一体化建造 工业化建造 智能建造 绿色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结构与集成 被引量:20
5
作者 扬志 郭兵 +1 位作者 李晓林 裴玉玲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9-63,共5页
针对智能建筑的多技术系统综合集成的特点 ,讨论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结构框架 ,主要由BAS ,CAS ,OAS ,PDS和BMIS组成 ,同时讨论了智能建筑系统的建筑环境与技术基础 ,智能建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项目规划 ,设计 ,实施中应注意把重... 针对智能建筑的多技术系统综合集成的特点 ,讨论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结构框架 ,主要由BAS ,CAS ,OAS ,PDS和BMIS组成 ,同时讨论了智能建筑系统的建筑环境与技术基础 ,智能建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项目规划 ,设计 ,实施中应注意把重点放在系统集成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筑 建筑结构 集成系统 智能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智能化系统综合实验平台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娜 申福林 +1 位作者 王俭 陈志忠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6年第7期784-786,802,共4页
以开设建筑智能化系统综合实验和实现实验室智能化管理为目标,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构筑基于Intranet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综合实验平台。该平台将建筑设备综合管理实验系统、通信网络实验系统、实验室办公自动化系统有机结合,可开设建筑智能... 以开设建筑智能化系统综合实验和实现实验室智能化管理为目标,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构筑基于Intranet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综合实验平台。该平台将建筑设备综合管理实验系统、通信网络实验系统、实验室办公自动化系统有机结合,可开设建筑智能化系统综合实验,并为实现实验操作网络化、实验室管理智能化和实验室办公自动化提供支持,为智能建筑集成管理软件、建设具有集成管理功能的智能化实验室提供研发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net(企业内部互联网) 建筑智能化 综合实验 办公自动化 集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与控制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福民 刘作军 齐卫红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2期813-814,共2页
系统集成技术是智能建筑的核心。论述了在利用智能建筑各智能化子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发挥其系统集成的优势,对建筑各系统通过前馈控制等方式,使之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和节能效果。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其优点及其可行性。
关键词 智能建筑 系统集成 组态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动平衡机去重建模与智能规划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健 潘双夏 杨克己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5年第7期1-4,19,共5页
针对电机转子的自动动平衡校正,对R型铣削和V型铣削校正方式进行了研究。考虑去重质量在转子周向、径向、轴向的分布以及圆周上分布的槽对实际去除不平衡量的影响,建立较精确的R型铣削去重模型。以去除金属量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单排... 针对电机转子的自动动平衡校正,对R型铣削和V型铣削校正方式进行了研究。考虑去重质量在转子周向、径向、轴向的分布以及圆周上分布的槽对实际去除不平衡量的影响,建立较精确的R型铣削去重模型。以去除金属量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单排刀具和多排刀具的V型铣削去重模型。并开发了两种去重方式的智能规划系统。上述R型去重模型已成功用于我所开发的两工位全自动动平衡机,一次去重率可达92%,并且求解速度满足了系统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转子 自动动平衡校正 校正方式 建模 智能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感知矿山物联网与矿山综合自动化 被引量:62
9
作者 张申 赵小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6,91,共5页
系统分析了感知矿山物联网与矿山综合自动化的关系及区别,从矿山综合自动化的概念、实施案例出发,讨论矿山综合自动化建设与运行10余年来的成果,并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感知手段传统单一,缺乏泛在感知网络,重硬集成,轻软集成,多学科交叉... 系统分析了感知矿山物联网与矿山综合自动化的关系及区别,从矿山综合自动化的概念、实施案例出发,讨论矿山综合自动化建设与运行10余年来的成果,并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感知手段传统单一,缺乏泛在感知网络,重硬集成,轻软集成,多学科交叉不够以及标准建设不足等。而感知矿山物联网技术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提出了矿山物联网建设的主要内容为网络平台、应用平台、3个感知核心内容(人员感知、设备感知、灾害感知)和应用系统4个方面。指出综合自动化是矿山物联网的基础,矿山物联网是综合自动化概念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感知矿山 矿山物联网建设 信息集成 矿山综合自动化 感知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nWorks的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志钢 王景成 冯晓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4-56,共3页
对楼宇自动化安防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LonWorks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网络的构成、硬件的功能和通信的实现。
关键词 LONWORKS总线 楼宇自动化 安防系统 智能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绝热性能差异的建筑群与社区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贾宏杰 雷雨 +3 位作者 靳小龙 穆云飞 魏炜 宫建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1-38,共8页
在建筑群与社区综合能源系统(ICES)协同运行中,绝热性能不同的建筑具有差异化的热需求响应能力。为充分调动其差异化的需求响应潜力,文中构建了考虑绝热性能差异的建筑群与ICES协同优化框架。首先,基于采暖建筑的蓄热特性,采用热阻-热... 在建筑群与社区综合能源系统(ICES)协同运行中,绝热性能不同的建筑具有差异化的热需求响应能力。为充分调动其差异化的需求响应潜力,文中构建了考虑绝热性能差异的建筑群与ICES协同优化框架。首先,基于采暖建筑的蓄热特性,采用热阻-热容网络对热量在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动态过程进行建模。其次,基于建筑的热动态模型,构建了含可调散热器的建筑用户差异化的热需求响应模型。然后,提出了基于双层优化的建筑群与ICES的协同优化框架,并在协同优化框架中进一步采用真实反映建筑用户热量消耗的精细化供热价格方案。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化绝热性能 智能建筑 社区综合能源系统 热需求响应能力 供热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专业特色实验室的建设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志新 李惠升 +1 位作者 周渡海 吴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S1期278-279,298,共3页
自动化专业特色实验室是不同类别高校自动化专业特色的重要体现。高校可以与专业公司合作,由学校提供实验室空间,专业公司提供实验设备和技术,共建专业实验室。采用这种方式,学校可以不断获得先进的实验设施、更新实验内容,突出专业特色... 自动化专业特色实验室是不同类别高校自动化专业特色的重要体现。高校可以与专业公司合作,由学校提供实验室空间,专业公司提供实验设备和技术,共建专业实验室。采用这种方式,学校可以不断获得先进的实验设施、更新实验内容,突出专业特色;专业公司可以及时宣传、展示自己的产品,达到双赢互利。这样的专业实验室不仅可作为学校教学、科研基地,还可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作为相关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实验室 建筑智能化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零能耗建筑中自适应控制照明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罗亦鸣 胡珊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12,共6页
由于能量消耗及CO_2排放的持续增长,人们开发出建筑自动管理系统以在保证室内舒适的同时提升建筑中的能量效率。模糊逻辑是一种开发该相应控制系统的有力工具,为解决建筑能耗和舒适度高效管理问题,文中采用模糊逻辑以优化办公楼的功能... 由于能量消耗及CO_2排放的持续增长,人们开发出建筑自动管理系统以在保证室内舒适的同时提升建筑中的能量效率。模糊逻辑是一种开发该相应控制系统的有力工具,为解决建筑能耗和舒适度高效管理问题,文中采用模糊逻辑以优化办公楼的功能及能耗。通过已有的模型模拟不同的房间配置情况并进行比较,以评估在模糊控制系统中房间变量的影响。在同样的日光照射输入下,不同的房间配置需要不同的管理模式来控制遮阳系统和照明系统,从而达到舒适和节能之间的良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明系统 建筑自动化 智能建筑 模糊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载与车载LiDAR数据的LoD3城市建筑物模型自动重建 被引量:8
14
作者 闫利 李瑶 谢洪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7-101,共5页
随着智慧城市、智能导航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如何快速获取城市建筑物的三维空间信息、构建高精度的三维精细模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机载与车载LiDAR数据的2. 5D特性,利用2. 5D双轮廓方法建立了一套基于数据集生... 随着智慧城市、智能导航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如何快速获取城市建筑物的三维空间信息、构建高精度的三维精细模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机载与车载LiDAR数据的2. 5D特性,利用2. 5D双轮廓方法建立了一套基于数据集生成三维精细模型的技术方案。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真实表达建筑物窗户和阳台等立面细节,具有简单、高效、全自动化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重建 机载LIDAR 车载LiDAR 数据集成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建筑设计——建筑与技术的系统整合 被引量:10
15
作者 曾剑 贾云艳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4期27-32,共6页
智能建筑的出现带来了设计方法的变革。它强调电子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 (包括结构 ,系统 ,服务和管理技术 )的整合。在智能建筑设计中 ,应建立一个可以容纳电信 ,自然采光 ,人工照明 ,空调系统及信息交流系统等的建筑基本构架 ,同时考虑... 智能建筑的出现带来了设计方法的变革。它强调电子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 (包括结构 ,系统 ,服务和管理技术 )的整合。在智能建筑设计中 ,应建立一个可以容纳电信 ,自然采光 ,人工照明 ,空调系统及信息交流系统等的建筑基本构架 ,同时考虑安全 ,防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筑系统 建筑基本架构 整合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大陆 杨哲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9-191,共3页
近年来,智能建筑得到飞快的发展。但是智能建筑中各种不同的子系统使用不同的管理软件和通信协议,要将它们集成在统一的应用平台上,以达到数据的共享是十分困难的。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系统集成模型,并通过具体实例实现了这... 近年来,智能建筑得到飞快的发展。但是智能建筑中各种不同的子系统使用不同的管理软件和通信协议,要将它们集成在统一的应用平台上,以达到数据的共享是十分困难的。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系统集成模型,并通过具体实例实现了这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NT 智能建筑 系统集成 需求结构模型 楼宇自动化 通信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C技术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平 向学军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5期440-443,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OLE/COM的工业标准OPC技术,探讨了OPC技术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中的应用,设计了应用于楼宇自动控制的OPC数据访问服务器,并研究了OPC数据访问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实现方法。给出了OPC技术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中的应用... 介绍了一种基于OLE/COM的工业标准OPC技术,探讨了OPC技术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中的应用,设计了应用于楼宇自动控制的OPC数据访问服务器,并研究了OPC数据访问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实现方法。给出了OPC技术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中的应用工程实例,结果表明,OPC技术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管理系统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有效地解决多厂商设备及软件系统的集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筑 弱电系统 集成 BMS O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方Modbus设备与霍尼韦尔EBI的集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杜明芳 程红 《控制工程》 CSCD 2004年第6期550-552,558,共4页
讨论了将第三方子系统集成进具有开放式体系结构的智能楼宇控制系统的一种方法,即通过通用极强的Modbus串行通信协议实现主从系统间的通信。结合将第三方Modbus设备ABB公司的12台PLC集成进霍尼韦尔楼宇监控系统EBI的典型工程,从应用的... 讨论了将第三方子系统集成进具有开放式体系结构的智能楼宇控制系统的一种方法,即通过通用极强的Modbus串行通信协议实现主从系统间的通信。结合将第三方Modbus设备ABB公司的12台PLC集成进霍尼韦尔楼宇监控系统EBI的典型工程,从应用的角度分析了EBI与Modbus设备通讯的原理,给出了组态工程及HMI开发的过程和方法,最终实现了准确的实时监控、实时报警等功能,达到了节源增效的目的。该工程所涉及方法对于基于网络的智能控制系统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宇自控 EBI MODBUS 系统集成 组态 Modbus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集成在Evian中的实现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卓程 荆金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632-2634,共3页
持续集成是指能够自动集成已经提交的代码,直至发布到测试服务器供QA人员测试的整个过程。这个术语来自于极限编程的一个实践,然而它不仅仅局限于极限编程,实际上,对于任何切实可行的软件开发活动,持续集成都是很基本的组成部分。首先... 持续集成是指能够自动集成已经提交的代码,直至发布到测试服务器供QA人员测试的整个过程。这个术语来自于极限编程的一个实践,然而它不仅仅局限于极限编程,实际上,对于任何切实可行的软件开发活动,持续集成都是很基本的组成部分。首先介绍了持续集成的基本概念,然后详细阐述了如何在一个用Java语言开发的项目Evian中实现持续集成的方法,最后总结了持续集成的优点及其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集成 版本控制 自动构建 质量保证 基本接受测试 自动化基本接受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服务的智能楼宇系统集成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毅平 周曼丽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34-236,共3页
智能楼宇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异构系统,BACnet技术的开放性和扩展性为控制网和信息网提供了无缝连接,Web服务技术为智能楼宇的各种应用的集成提供了一个开发的框架结构,基于这种框架结构,介绍了智能楼宇系统集成的发展,分析了系统集成的层... 智能楼宇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异构系统,BACnet技术的开放性和扩展性为控制网和信息网提供了无缝连接,Web服务技术为智能楼宇的各种应用的集成提供了一个开发的框架结构,基于这种框架结构,介绍了智能楼宇系统集成的发展,分析了系统集成的层次,讨论了信息网和控制网的互联。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基于Web的智能系统集成模型,分析了其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镏能楼字 系统集成 WEB服务 BAC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