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ase noise filtering and phase unwrapping method based on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被引量:9
1
作者 Xianming Xie Yiming P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3期365-372,共8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phase unwrapp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 f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nterferometry.This method is the result of combining an UKF with path-following str...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phase unwrapp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 f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nterferometry.This method is the result of combining an UKF with path-following strategy and an omni-directional local phase slope estimator.This technique performs simultaneously noise filtering and phase unwrapping along the high-quality region to the low-quality region,which is also able to avoid going directly through the noisy regions.In addition,phase slope is estimated directly from the sample frequency spectrum of the complex interferogram,by which the underestimation of phase slope is overcome.Simulation and real data processing results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and show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with respect to the extended Kalman filtering(EKF) algorithm and some conventional phase unwrapping algorithms in some sit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unwrapping 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 path-following strate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ed multi-baseline unscented Kalman filtering phase unwrapping algorithm 被引量:5
2
作者 Xianming Xi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2期343-351,共9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nhanced multi-baseline phase unwrapping algorithm by combining an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with an enhanced joint phase gradient estimator based on the amended matrix pencil model, and an optima...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nhanced multi-baseline phase unwrapping algorithm by combining an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with an enhanced joint phase gradient estimator based on the amended matrix pencil model, and an optimal path-following strategy based on phase quality estimate function. The enhanced joint phase gradient estimator can accurately and effectively extract the phase gradient information of wrapped pixels from noisy interferograms, which greatly increases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optimal path-following strategy ensures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simultaneously performs noise suppression and phase unwrapping along the pixels with high-reliance to the pixels with low-reliance. Accordingly,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be predicted to obtain better results, with respect to some other algorithms, as will be demonstrated by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synthetic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baseline phase unwrapping enhanced joint phase gradient estimator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baseline extended particle filtering phase unwrapping algorithm based on amended matrix pencil model and quantized path-following strategy
3
作者 XIE Xianming ZENG Qingn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1期78-84,共7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ulti-baseline extended particle filtering phase unwrapping algorithm which combines an extended particle filter with an amended matrix pencil model and a quantized path-following strategy. T...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ulti-baseline extended particle filtering phase unwrapping algorithm which combines an extended particle filter with an amended matrix pencil model and a quantized path-following strategy. The contributions to multibaseli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interferometry are as follows: a new recursive multi-baseline phase unwrapping model based on an extended particle filter is built, and the amended matrix pencil model is used to acquire phase gradient information with a higher precision and lower computational cost, and the quantized path-following strategy is introduced to guide the proposed phase unwrapping procedure to efficiently unwrap wrapped phase image along the paths routed by a phase derivative variance m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baseline phase unwrapping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 EXTENDED particle fil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U-Net全息相位解包裹与像差同步求解
4
作者 严利平 苗小喆 黄柳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441-2454,共14页
数字全息显微术中相位恢复面临噪声导致的解包裹误差与像差引入的相位畸变双重挑战,现有分步处理方法存在计算效率低与误差传递的固有局限,亟需发展同步求解新范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光谱通道U-Net(MScU-Net)的数字全息显微相位恢... 数字全息显微术中相位恢复面临噪声导致的解包裹误差与像差引入的相位畸变双重挑战,现有分步处理方法存在计算效率低与误差传递的固有局限,亟需发展同步求解新范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光谱通道U-Net(MScU-Net)的数字全息显微相位恢复方法。该网络在ResU-Net架构中引入Transformer增强的多光谱通道注意力机制,通过端到端非线性映射,直接从含噪、失真的包裹相位数据中实现相位解包裹与像差补偿的同步求解。实验结果表明,MScUNet在相位恢复中表现出显著优势,其中,峰值信噪比PSNR达29.82 dB,结构相似度SSIM保持0.96;背景区域噪声标准差(0.0004~0.0030 rad)较最优对比方法降低82.6%~95.8%;实测台阶高度系统偏差≤3.74%,测量局部波动达到亚纳米级(s=0.42 nm),该方法为微纳尺度的三维形貌测量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显微 相位解包裹 像差补偿 多光谱通道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损检测的近场30~40 GHz毫米波相位成像方法
5
作者 丁一鸣 毕东杰 +4 位作者 涂明武 李西峰 彭礼彪 唐宇 谢永乐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2-368,共7页
毫米波因在近场具有较强的物体穿透能力和优异的空间分辨率,在航空航天高强度低密度隔热抗腐蚀吸波的复合材料无损检测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主动反射式毫米波成像主要利用近场毫米波与物体的反散射效应来反演被测物体的特征。目前已有... 毫米波因在近场具有较强的物体穿透能力和优异的空间分辨率,在航空航天高强度低密度隔热抗腐蚀吸波的复合材料无损检测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主动反射式毫米波成像主要利用近场毫米波与物体的反散射效应来反演被测物体的特征。目前已有的近场毫米波成像方法主要利用毫米波能量衰减效应重构被测物体的图像,而该文将相位成像与近场毫米波成像相结合,利用毫米波与物体的相位效应进一步扩展面向无损检测的近场高精度成像方法。提出的近场毫米波相位成像方法首先利用基于球面波分解的近场二维合成孔径算法来反演被测物体反射率的相位主值数据,然后通过近场相位展开算法重构被测物体的高精度绝对相位图像。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对金属遮蔽、材料夹层、聚四氟乙烯、石英陶瓷和氮化硅试块进行了实测,测试结果表明30~40 GHz毫米波近场相位成像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半径为2 mm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合成孔径雷达 近场毫米波成像 相位成像 相位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基线相位解缠的改进小波聚类算法
6
作者 王正国 袁志辉 +1 位作者 陈立福 邢学敏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5,共7页
相位解缠对于地表高程反演和形变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小波聚类算法应用于多基线相位解缠时,在类边界处出现较多错误聚类及连通区域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小波聚类算法。该算法在传统小波聚类算法的基础上,融入了自适... 相位解缠对于地表高程反演和形变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小波聚类算法应用于多基线相位解缠时,在类边界处出现较多错误聚类及连通区域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小波聚类算法。该算法在传统小波聚类算法的基础上,融入了自适应网格划分技术,并与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相结合。通过对特定密度区间的网格进行拆分后判定,可以减少仅采用等间隔网格划分在类边界上产生的错误类;利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识别显著网格组成的连通区域,解决了固定邻域模式识别到的小类数量过多的问题。仿真数据和Tandem-X测量的真实数据实验表明,改进小波聚类算法不仅显著提高了类边界处的相位解缠精度,而且减少了小类的数量,改善了相位解缠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相位解缠 小波聚类 自适应网格划分 深度优先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标准相移轮廓术的最优条纹频率分配
7
作者 季怡心 张龙祥 +1 位作者 仵苇 王建华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5,共11页
在相移轮廓术中,非标准相移轮廓术结合时域相位展开算法仅需较少的条纹图案就可进行测量,因而具备较高的测量效率。鉴于条纹频率对测量精度有显著影响,本文分析了非标准相移轮廓术的时域相位展开中的相位误差,并进一步评估其可靠性。研... 在相移轮廓术中,非标准相移轮廓术结合时域相位展开算法仅需较少的条纹图案就可进行测量,因而具备较高的测量效率。鉴于条纹频率对测量精度有显著影响,本文分析了非标准相移轮廓术的时域相位展开中的相位误差,并进一步评估其可靠性。研究发现,相位展开的可靠性与条纹频率分配密切相关。据此,本文引入了一种最优条纹频率分配策略。基于该策略,本文对非标准相移轮廓术的不同频率组合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3f_(h1)+2f_(h2)+2f_(h3)外差法的非最优频率组合,本文提出的频率组合的平均错误率降低了62.96%;相比于2f_(h)+2f_(m)+3f_(l)分层法的非最优频率组合,本文提出的频率组合的平均错误率降低了4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标准相移轮廓术 时域相位展开 相位展开可靠性 最优条纹频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生成载波和解包裹技术的湍流相位检测方法研究
8
作者 童杰 梅海平 +1 位作者 任益充 陶志炜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7,共13页
针对光纤湍流测量技术中湍流随机相位差解调算法存在的相位检测周期性边界问题,从内调制相位载波技术原理及其信号表现形式出发,提出了一种结合相位解包裹技术的大气光学湍流相位差解调算法,称之为相位载波解包裹算法(PGCU)。通过数值模... 针对光纤湍流测量技术中湍流随机相位差解调算法存在的相位检测周期性边界问题,从内调制相位载波技术原理及其信号表现形式出发,提出了一种结合相位解包裹技术的大气光学湍流相位差解调算法,称之为相位载波解包裹算法(PGCU)。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该算法与传统微分交叉(DCM)算法在不同条件下的解调误差。仿真结果表明:PGCU算法不仅能够突破检测相位的周期性边界,而且在湍流由强变弱的条件下,其解调误差均值相比DCM算法大幅度降低7~11个数量级,且解调误差与信号幅值、频率均呈正相关趋势;调制频率从2000 Hz提高到7000 Hz,PGCU算法的解调误差最大值减少4个数量级,而DCM算法只能降低8.8%。此外,还提出了动态跟踪调制频率算法来解决调制频率波动带来的误差问题。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解调压电陶瓷产生的相位差实验,给出解调相位与测量相位最小相对误差为1.18%,最大相对误差为11.61%,初步验证了PGCU算法的可靠性和精度。该研究通过引入相位解包裹技术,提高了湍流随机相位差检测范围,大幅度降低了解调误差,对光纤湍流测量系统的实际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大气光学湍流 相位检测方法 相位载波解包裹 随机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三维成像中的模糊问题研究
9
作者 赵春萌 肖宁 +2 位作者 刘慧 史洪印 黎芳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8-312,共15页
SAR三维成像中,基线分布对成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最长基线决定成像系统的分辨率,最短基线决定成像系统的最大不模糊高度。本文分析了基线分布对三维成像的影响,并针对高程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解缠技术的解模糊方法。该方法首... SAR三维成像中,基线分布对成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最长基线决定成像系统的分辨率,最短基线决定成像系统的最大不模糊高度。本文分析了基线分布对三维成像的影响,并针对高程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解缠技术的解模糊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SAR幅度图像和相干系数图实现建筑提取,获得建筑位置所对应的干涉条纹;然后利用多基线迭代相位解缠方法获得最长基线对应的高分辨率真实相位图;最后,对长基线的干涉相位反演高程得到解模糊的高程点云。本文分别利用仿真实验和来自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发布的运城机载数据以及天津临港商务大厦小型无人机载数据,对高程模糊进行了实验分析,也验证了解模糊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三维成像 高程模糊 相位缠绕 多基线相位解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光的低反射工件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10
作者 贾军营 杨爽 +1 位作者 杨海波 李子琦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6,共9页
结构光技术在工业三维视觉测量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表面反射率和环境光影响,低反射工件三维重建常常面临点云稀疏和平整度低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光的低反射工件三维重建改进方法。首先,采用双目结构光三维成像技术构建... 结构光技术在工业三维视觉测量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表面反射率和环境光影响,低反射工件三维重建常常面临点云稀疏和平整度低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光的低反射工件三维重建改进方法。首先,采用双目结构光三维成像技术构建了一个双导向相移融合模型。该模型对低反射目标区域进行曝光导向的图像融合,并生成掩膜对其他目标区域进行模板导向的相位融合。此外,针对低反射目标区域的格雷码图像编码错误,提出了一种改进区域加权滤波算法,以消除编码错误并抑制级次跳变误差。经实验分析和验证,该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在点云密度上平均提高了31.07%,点云平整度达到了0.9997,显著提升了低反射工件三维重建质量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结构光 低反射工件 格雷码 相位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三频四步相移面结构光三维重建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仕超 周炉保 何新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6,21,共5页
针对面结构光中传统三频四步相移算法投影图片过多、效率较慢这一问题,提出了改进的三频四步相移面结构光重建算法。改进的算法需要3个高频率的正弦条纹图,但所需投影的条纹数量从传统算法的12张减少到了7张,最高频率的条纹图4张,次高... 针对面结构光中传统三频四步相移算法投影图片过多、效率较慢这一问题,提出了改进的三频四步相移面结构光重建算法。改进的算法需要3个高频率的正弦条纹图,但所需投影的条纹数量从传统算法的12张减少到了7张,最高频率的条纹图4张,次高频和最低条纹图分别为2张和1张,投影效率比传统算法提高了41.7%。介绍了改进算法的原理,将最高频率4张图所计算的包裹相位用来三维重建,其余两个频率条纹图计算的包裹相位用来进行相位展开,理论上该方法与传统算法精度一致。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重建精度以及对具有复杂表面物体的三维重建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面结构光算法在提高投影效率的同时与传统算法保持着一致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结构光 三维重建 相移法 相位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长短基线的干涉图解缠错误自动改正
12
作者 刘莹 吴宏安 +1 位作者 张永红 康永辉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5,共8页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因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的独特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研究、自然灾害监测和环境管理等领域。然而,受地表失相干、干涉条纹密集等因素影响,InSAR...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因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的独特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研究、自然灾害监测和环境管理等领域。然而,受地表失相干、干涉条纹密集等因素影响,InSAR数据处理关键的步骤——干涉图相位解缠常出现错误,进而影响高程反演和地表形变监测精度。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融合长短基线干涉相位闭合环的解缠错误自动探测与改正方法,并利用湖南省-江西省高植被覆盖区的Sentinel-1雷达影像开展了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改正干涉相位解缠错误,这对InSAR技术提升高程反演和形变监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相位解缠错误改正 长短基线 闭合相位 相位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J-UNet:一种双/多通道联合InSAR相位解缠网络
13
作者 丁泽刚 孙涛 +6 位作者 王震 赵健 史一鹏 陈浩龙 陈之洲 王岩 曾涛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15,共19页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可实现地表高程的高效获取,在地形测绘中应用广泛。双/多通道InSAR技术可借助不同通道(基线、频点)的高程模糊度差异,解决相位欠采样问题,完成高程陡变区域的干涉相位解缠,实现InSAR技术在测绘困难区域的有效应...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可实现地表高程的高效获取,在地形测绘中应用广泛。双/多通道InSAR技术可借助不同通道(基线、频点)的高程模糊度差异,解决相位欠采样问题,完成高程陡变区域的干涉相位解缠,实现InSAR技术在测绘困难区域的有效应用。该文即面向高效高精度相位解缠需求,利用深度学习这一有力工具,结合不同通道的相位特征及相互约束关系,提出了一种双/多通道联合干涉相位解缠网络:Multi-Channel-Joint-UNet(MCJ-UNet)。该网络的构建以双通道(双频、双基线)InSAR为基本观测构型,并可实现向多通道构型的扩展,其构建的核心思路主要包括3点:首先,将干涉相位解缠中的模糊数估计问题转化为语义分割问题,并采用UNet网络完成分割处理;其次,引入挤压激励模块(SE)动态调整信息权重,以增强网络不同通道对其所需信息的感知能力;最后,利用多通道联合约束下的相位残差优化损失函数,实现网络调谐。此外,为避免语义分割结果的边缘细节误差对解缠效果的影响,该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联合约束的解缠误差自修正方法,以保证解缠质量。模拟地形仿真数据、真实地形仿真数据以及TerraSAR-X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 多通道 相位解缠 深度学习 UNet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洞空间卷积网络的点衍射干涉图像相位解包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同盟 高芬 李兵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20,共13页
为满足点衍射干涉测量对解包算法高精度、高效以及抗干扰的检测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空洞空间卷积的相移点衍射干涉图像的相位解包方法,通过将自编码器结构和空洞空间卷积结合获得更高的相位解包精度,实现对包裹相位图像可控的多尺度特征... 为满足点衍射干涉测量对解包算法高精度、高效以及抗干扰的检测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空洞空间卷积的相移点衍射干涉图像的相位解包方法,通过将自编码器结构和空洞空间卷积结合获得更高的相位解包精度,实现对包裹相位图像可控的多尺度特征提取。根据点衍射图像特点制作的大量多样化数据集对其进行训练和优化,从而实现准确识别包裹相位所在阶次,最终可以快速处理包裹图像得到高精度的解包结果。利用所提方法对实际点衍射干涉图像进行处理,并与ESDI专业干涉图像处理软件以及其他解包算法处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本文解包结果与软件枝切法解包处理结果均方根误差值为0.0222 rad,面形拟合结果与软件面形拟合结果峰谷差值仅为0.0121λ、均方根差值仅为0.0042λ;时间效率上,完成一幅图像的处理平均仅需0.035 s,而传统方法均大于1 s。与其他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处理包裹相位方面具有快速、高精度的特性,为点衍射干涉图像处理的高精度相位解包提供了新的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测量 面形检测 干涉成像 神经网络 相位解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相位解包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瑞书 罗笑南 +5 位作者 沈瑶琼 郭创为 张文涛 管钰晴 傅云霞 雷李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33,共14页
提出了一种结合深度学习的空间相位解包裹方法,采用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编码器-解码器架构,同时加入包含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CBiLSTM模块,并且结合注意力机制,避免了典型卷积神经网络学习全局空间依赖关系的固有缺陷的同时增... 提出了一种结合深度学习的空间相位解包裹方法,采用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编码器-解码器架构,同时加入包含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CBiLSTM模块,并且结合注意力机制,避免了典型卷积神经网络学习全局空间依赖关系的固有缺陷的同时增强了深度学习模型对相位解包裹任务中的关键信息的关注能力。通过大量的模拟数据,验证了文中方法在严重噪声(SNR=0)、不连续条件和混叠条件下的鲁棒性,在以上三种情况下,同其他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进行对比,文中所提出的网络模型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0.75%、1.81%和1.68%;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分别为0.98、0.92和0.94;峰值信噪比(PSNR)分别为40.87、32.56、37.38;同时计算时间显著减少,适合应用到需要快速准确的空间相位解包裹任务中去。通过实际测量数据,验证了文中提出网络模型的可行性。该研究将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注意力机制同时引入光学相位解包裹问题中,为解决复杂相位场的解包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解包裹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长短期记忆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残差卷积网络架构的干涉相位解缠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柏圣 刘婷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3-87,共5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处理技术中的缠绕相位解缠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残差卷积网络架构的干涉相位解缠方法。该方法采用复合损失函数对网络进行训练,使用残差卷积模块,加强网络对于输入的特征提取过程。为将相位解缠分解...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处理技术中的缠绕相位解缠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残差卷积网络架构的干涉相位解缠方法。该方法采用复合损失函数对网络进行训练,使用残差卷积模块,加强网络对于输入的特征提取过程。为将相位解缠分解为一个回归问题,使用空间四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块,使整体的网络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增强了网络对特征参数的学习深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相同情况下性能指标优于现有相位解缠方法,同时计算速度快,不需大规模训练数据集,相位解缠精度高,利于提升干涉测量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相位 相位解缠 深度学习 长短时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allis相对熵引导的包裹相位修补 被引量:1
17
作者 康乐谦 杨鹏程 +2 位作者 吕秋娟 连力平 朱新栋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0-1139,共10页
齿轮齿面形貌激光干涉测量中,由于容易受到多种噪声干扰,采集到的包裹相位图中会存在相位质量差的区域,解包路径经过这些区域会造成解包裹错误,降低测量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干涉条纹图像的概率分布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Tsallis相... 齿轮齿面形貌激光干涉测量中,由于容易受到多种噪声干扰,采集到的包裹相位图中会存在相位质量差的区域,解包路径经过这些区域会造成解包裹错误,降低测量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干涉条纹图像的概率分布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Tsallis相对熵质量评价的包裹相位修补方法。该方法先利用高斯分布拟合阈值处理后的图像,再由Tsallis相对熵评价相位质量,最后修补质量较差的区域以提高相位解包裹质量。设计对比实验验证本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减少40%的相位残差点,并且有效提高了相位质量。该方法使用简单,准确率高,同样适用于其他移相光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测量 包裹相位图 Tsallis相对熵 图像修补 相位解包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孔径声呐时延估计误差校正改进算法
18
作者 陈世平 张鹏飞 +2 位作者 王朋 迟骋 刘纪元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0,共10页
由相位解缠错误造成的时延估计误差会严重降低合成孔径声呐时延估计的精度。现有的时延估计误差校正算法采用二次函数作为时延的拟合模型,该模型在距离向近端和远端处不符合时延空变规律,拟合误差较大且无法估计载体的横荡和升沉运动。... 由相位解缠错误造成的时延估计误差会严重降低合成孔径声呐时延估计的精度。现有的时延估计误差校正算法采用二次函数作为时延的拟合模型,该模型在距离向近端和远端处不符合时延空变规律,拟合误差较大且无法估计载体的横荡和升沉运动。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改进的时延估计误差校正算法,利用时延的距离空变函数代替二次函数作为拟合模型。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参考算法,改进算法校正时延估计误差的效果更好、速度更快,同时还能准确地估计载体的横荡和升沉运动。运动补偿结果显示了改进算法能较好地提升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声呐 时延估计 相位解缠 随机抽样一致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干扰的相位误差与相位展开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锦涛 徐鹏 +1 位作者 王建华 解静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48,共9页
为了比较几种3维重建方法的优劣,采用一种评价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建立了条纹噪声干扰的包裹相位误差模型,求出包裹相位误差的最大方差,然后对3种经典的双频相位展开算法的相位展开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双频四步... 为了比较几种3维重建方法的优劣,采用一种评价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建立了条纹噪声干扰的包裹相位误差模型,求出包裹相位误差的最大方差,然后对3种经典的双频相位展开算法的相位展开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双频四步相移算法4f_(h)+4f_(l)的抗干扰能力最强,其重建物体表面平滑无褶皱;其次是3f_(h)+3f_(l)算法,其相位误差数量为4f_(h)+4f_(l)的169.7%和126.9%;3f_(h)+2f_(l)算法重建面形存在大量褶痕,测量精度最差;3f_(h)+2f_(l)算法的相位误差数量为4f_(h)+4f_(l)的442.6%和388.8%,但相比于4f_(h)+4f_(l)算法和3f_(h)+3f_(l)算法,测量效率提升了37.5%和16.6%。该研究为评价各双频相移法的优劣提供了一种方法,并为以上3种算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栅 噪声 相位误差 相位展开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in-UNet-denoise和最小二乘法的两步相位解包裹
20
作者 廖后章 孔勇 +3 位作者 张贺 吴慧慧 童晓凡 赵莉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2-758,共7页
相位解包裹在众多领域应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总会受到噪声的影响,尤其是散斑噪声。为了去除散斑噪声对包裹相位图的影响,并从中恢复出实际的相位值,采用两步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论证,从不同程度散斑噪声包裹的相位中恢复出绝对相... 相位解包裹在众多领域应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总会受到噪声的影响,尤其是散斑噪声。为了去除散斑噪声对包裹相位图的影响,并从中恢复出实际的相位值,采用两步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论证,从不同程度散斑噪声包裹的相位中恢复出绝对相位。以swin-UNet-denoise网络为基础,将swin block中的归一化层后置,并用余弦相似度计算注意力值,然后将相对位移偏移替换为对数位置偏移,并在上采样模块融合反卷积层以此提升网络的去噪能力;将去噪结果通过最小二乘法解包裹,再通过中值滤波获得绝对相位。结果表明,结构相似度为99.77%,峰值信噪比为39.98,均方根误差为0.4864,平均绝对误差为0.4302。所有网络只在300组仿真数据集上进行训练验证,证明即使在小样本的条件下,该研究也能为更快速、更高效、更准确地实现带有散斑噪声的相位解包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 相位解包裹 深度学习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