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实践与KDL教学模式生成 被引量:4
1
作者 汪晓赞 徐勤萍 +3 位作者 杨燕国 郭富强 陈美媛 金燕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成效,发现,其以“教育之问”重置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以“学生之需”重构结构化的教学内容,以“教学之要”重设多维互动的教学策略频谱,以“教育之为”重建激励增值的学习评价,不仅为解决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三不”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还促进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创获知识与技能、提升综合能力、陶熔志趣品性。基于此,创新生成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KDL教学模式,以知之(Knowit)、行之(Doit)、乐之(Loveit)的教育理念打造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新样态,在课堂上实现从单纯“教知识”到全面“育人”的转变,从而推动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KDL教学模式 改革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丹 徐晓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4,共7页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思政课”理念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改革与创新相结合、主导与主体相协同,树立“大格局”、构建“大课堂”、拓展“大资源”、写好“大文章”。透视当...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思政课”理念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改革与创新相结合、主导与主体相协同,树立“大格局”、构建“大课堂”、拓展“大资源”、写好“大文章”。透视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主流,但依然存在组织协同性不足、场域联动性不强、资源支撑性不够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实践教学的思想意识淡薄、保障机制阻滞、考核评价失衡。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要坚持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思维,构建全周期、全要素、全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思政课 实践教学 改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生态体系路径研究——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周金超 买发元 +1 位作者 孙家珏 刘天尧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2,共7页
随着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演变,传统教育模式显现出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研究聚焦于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挑战,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为例,文章深入分析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的脱... 随着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演变,传统教育模式显现出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研究聚焦于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挑战,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为例,文章深入分析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学内容的滞后性、配套资源的缺乏、评价体系的单一性以及毕业生就业去向的不明确性。指出,尽管应用型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现有模式未能充分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强调,高校应与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轨的学习机会,并在职业指导和市场对接方面提供更多支持。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 师资建设 多元化评价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理论的研究与体系构建
4
作者 莫雷 陈友芳 +4 位作者 张卫 李盛兵 张学波 马早明 王瑞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7,206,共18页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基本观点,根据人类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本质,本文系统构建了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理论体系,包括“本源性学习理论”与“本源性教学理论”两大相互贯通的模块。本源性学习理论提出了联结性学习与...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基本观点,根据人类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本质,本文系统构建了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理论体系,包括“本源性学习理论”与“本源性教学理论”两大相互贯通的模块。本源性学习理论提出了联结性学习与运算性学习、联结性机能与运算性机能两对基本范畴,解答了个体学习的本质问题,以及个体学习机能的形成问题,建立了创新性的学习双机制理论。基于学习双机制理论构建的本源性教学理论,本文重点解答学校学科教学应该“教什么”与“怎么教”这两个根本性问题,提出了“优选式全程重复”人类知识生产过程与“前瞻性全面继承”人类经验的基本理念,整合了多种教学理论派别,构建了独具创新性的学科教学理论。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思想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话语体系的学与教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本源性学习理论 本源性教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TRIZ的专创融合实践教学改革及探索
5
作者 王鑫 史艳国 +3 位作者 姚建涛 唐艳华 张庆玲 叶妮佳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0-205,共6页
实践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创新方法融入实践教学成为深化新工科建设的有效途径。文中以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作为创新方法的主要内容,融入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全流程,在教... 实践教学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创新方法融入实践教学成为深化新工科建设的有效途径。文中以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作为创新方法的主要内容,融入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全流程,在教学初始阶段通过开设创新方法基础课“创新思维与TRIZ”讲授其基本理论及工具。在专业知识学习阶段以“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作为专创融合案例,详细介绍了将TRIZ融入实训的步骤,引导学生使用相关工具对问题进行分析及求解,并对方案进行评估。同时针对课程评价标准中的创新指标进行细化分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了有效判断,肯定了将创新方法融入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创融合 创新方法 TRIZ 实践教学 机器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融汇视域下项目迭进式“电机学”实践教学路径探索
6
作者 纪璇 李建文 +1 位作者 高红艳 武玉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86,219,共5页
结合“电机学”实践教学工程应用强的特点,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提出了项目迭进式实践教学路径。分别以变压器、同步发动机、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为项目设置了关键技术仿真、重要理论验证、综合实验仿真与拓展动模实验4种... 结合“电机学”实践教学工程应用强的特点,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提出了项目迭进式实践教学路径。分别以变压器、同步发动机、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为项目设置了关键技术仿真、重要理论验证、综合实验仿真与拓展动模实验4种类型实验,层层深入,兼顾了基础性与创新性,融合了科技产业前沿技术,为电机学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 电机学 实践教学 科教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7
作者 刘磊 苗龙 +1 位作者 满家祥 郭华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9-192,共4页
为解决学生对理论知识感受不直观、对前沿技术不了解、对课程与产业关联性不清楚等问题,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这一机械工程学科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出“理实融合、科教融汇、虚实结合”的三维协同教学模式。通过在... 为解决学生对理论知识感受不直观、对前沿技术不了解、对课程与产业关联性不清楚等问题,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这一机械工程学科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出“理实融合、科教融汇、虚实结合”的三维协同教学模式。通过在理论教学中融入企业产品开发设计案例,构建探究式理实融合教学体系,充分利用科研项目资源,驱动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开发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为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融合式方法 液压与气压传动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多生理参数采集系统实践教学项目设计
8
作者 李华 朱健铭 +2 位作者 李宏周 肖文香 梁永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0-195,228,共7页
设计了一种将模拟放大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控制、软件编程、人体解剖生理等多学科融合、跨度从大一到大四的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通过理实结合,引导学生逐步完成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最终实现脉搏、血氧、心电、血压等人体多种生理参... 设计了一种将模拟放大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控制、软件编程、人体解剖生理等多学科融合、跨度从大一到大四的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通过理实结合,引导学生逐步完成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最终实现脉搏、血氧、心电、血压等人体多种生理参数的采集,并将数据传输至QT上位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将深入学习医学信号检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还将掌握QT框架下的复杂用户界面和交互式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并具备单片机的编程与应用技能,从而有效提高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医学检测系统设计的能力。经过5轮教学实践,该实验教学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电子仪器 多学科融合 实践教学 生理信号采集 医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叙事教学模式构建
9
作者 张仁竞 王静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89,共7页
在数字化与多媒体融合的浪潮中,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正经历一场革命性的转变。数字化时代以其媒介的多样性与多元化特征,为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叙事教学因其多场景特征而受到青睐。构建一种基于概念整合... 在数字化与多媒体融合的浪潮中,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正经历一场革命性的转变。数字化时代以其媒介的多样性与多元化特征,为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叙事教学因其多场景特征而受到青睐。构建一种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叙事教学模式,并以“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为例,通过文献回顾和文本分析,从叙事线索、情感体验、认知能力等三个维度展示了概念整合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关键作用。不仅为叙事教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必要的补充与深化,也为实际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理论 叙事教学模式 中国现代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的历史和实践基础
10
作者 刘旭东 王志鹏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2,共9页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和用自己的话语解读中国教学实践变革,是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的方法论和价值论原则。中国悠久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实践方式,为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新时...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和用自己的话语解读中国教学实践变革,是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的方法论和价值论原则。中国悠久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实践方式,为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新时代不断深化的教学实践变革,涌现出各种具有原创性的教学改革观念和教学改革探索,为我们用自己的话语去揭示和总结其中所蕴含的逻辑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在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过程中,要加强教学学术研究,准确凝练教学实践变革中生成的教学认识;持续推进教学实践变革,深化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推动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当代诠释,丰富教学论概念范畴的传统意蕴;彰显教学论学科话语的实践品格,提升新时代教学实践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教学论 话语体系 中国传统教学思想 教学实践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构建与探索
11
作者 范庆锋 邹洪涛 +3 位作者 王展 安晶 何娜 党秀丽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环境土壤学是一门融合环境科学与土壤学的交叉性综合学科,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合进环境土壤学课程各环节的教学中,是实现思想道德观念树立、基础知识传递及专业能力培育多元统一,推行立德树人融入高等教育... 环境土壤学是一门融合环境科学与土壤学的交叉性综合学科,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合进环境土壤学课程各环节的教学中,是实现思想道德观念树立、基础知识传递及专业能力培育多元统一,推行立德树人融入高等教育领域目标的重要途径。该文从修改教学大纲、融入思政元素、优化教学内容、营造思政氛围、丰富教学手段、科研反哺教学和完善考核评价等多方面探讨环境土壤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构建,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土壤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科研反哺教学 课程与实践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实习类课程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罗倩 刘讯 +2 位作者 何勇 孙雪 龙泽旭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8期118-121,125,共5页
新农科建设为我国农林人才培养指明新方向。作为地方性应用型涉农高校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作为出发点,探索立足区域农业特色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文以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专业见习/研习为例,遵循OBE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探索实践“人才... 新农科建设为我国农林人才培养指明新方向。作为地方性应用型涉农高校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作为出发点,探索立足区域农业特色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文以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专业见习/研习为例,遵循OBE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探索实践“人才培养+教师科研+产业需求”三融合育人模式,旨在培育知农、爱农的实践型和创新型“新农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 三融合 育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实践的专业课程教学与改革——以“土壤地理学”为例
13
作者 文宏达 吉艳芝 +1 位作者 李淑文 焦会青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7-11,共5页
“土壤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知识驾驭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针对传统“土壤地理学”教学与实践中存在的知识体系“点-线-面”割裂、教学手段更新慢、实践参与度与创新性不足等问题,本文以创新... “土壤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知识驾驭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针对传统“土壤地理学”教学与实践中存在的知识体系“点-线-面”割裂、教学手段更新慢、实践参与度与创新性不足等问题,本文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抓手,遵循OBE教学理念,进行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改革。结果表明:(1)通过课程内容的模块化构建,“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启发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更新,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点-线-面”贯通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通过教学进程中课程思政、耕读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培育的融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野外实践能力和“三农”践行能力,实现了“专-创-思-劳”融合的课程培养目标,为创建“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理学 创新实践 教学改革 “专-创-思-劳”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维探赜
14
作者 任福兵 郭倩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44,共6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的精神滋养。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可以从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三个维度展开。价值维度重在回答“因何融入”问题,突出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的精神滋养。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可以从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三个维度展开。价值维度重在回答“因何融入”问题,突出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守正创新的时代价值、立德树人的功能价值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价值;理论维度重在回答“融入什么”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性与政治性、掌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与开放性;实践维度重在回答“怎样融入”问题,强调增强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关联性,围绕学生主体实现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讲深讲透讲活讲新,发挥教师主导提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价值维度 理论维度 实践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科专业科教产教双融合育人模式探索实践
15
作者 陈纪鹏 支添添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6期114-118,共5页
本文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针对当前农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产教融合不深、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构建了“科教、产教双融合”育人模式。通过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借助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开辟第二课堂,与农业企业、科研院所深度... 本文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针对当前农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产教融合不深、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构建了“科教、产教双融合”育人模式。通过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借助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开辟第二课堂,与农业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开辟生产实践第三课堂,形成了“三个课堂”协同育人体系。通过该育人模式实践,建立了师生互动交流机制,使科教融合落到实处;形成了多方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构建了开放型师资队伍,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推动了农学、动物医学等学科建设;学生就业率及考研率提升,科研积极性提高;组建了服务团,建立产业与基层服务的联系,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政协同发展。本文为农业高校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专业 科教融合 产教融合 育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教融通视域下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以装备制造大类为例
16
作者 翁洁静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4-71,共8页
赛项资源转化是当前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融合的重要途径,是推进赛项成果普惠化的有效手段。以装备制造大类的“实用英语”课程为例,分析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和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赛项,提炼“3环7步”资源转化流程,创... 赛项资源转化是当前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融合的重要途径,是推进赛项成果普惠化的有效手段。以装备制造大类的“实用英语”课程为例,分析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和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赛项,提炼“3环7步”资源转化流程,创新开发特色化教学资源,构建“教、训、赛、产”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等四维度的赛项资源转化路径,提出建构模块化内容体系等深化改革建议,促进赛教双向融通,提高大赛成果服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教融通 赛项资源转化 实用英语教学 装备制造大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融汇背景下农林类气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17
作者 李晓琼 陈俊吕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0期134-137,共4页
全球气候变化作为关乎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显著增强对农林类气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与重要性。在此背景下,“科教融汇”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导向,为农林类气象学课程革新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契机。目前,农林类气象创新型人... 全球气候变化作为关乎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显著增强对农林类气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与重要性。在此背景下,“科教融汇”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导向,为农林类气象学课程革新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契机。目前,农林类气象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着教育资源与设施不足、科研与教学分离等多重困境。为有效应对这些挑战,该文深入探讨“理论+案例”深度融合的教学策略、“虚实结合”的强化实践模式、“跨界协同”的拓展延伸途径,以及“产教科融合”的创新实践机制,以期培养出更多具备卓越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素养的气象学人才,为农林领域的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汇 农林类气象学 创新型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探索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农林院校生态学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18
作者 孙小霞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127-130,共4页
基于当前农林院校生态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大国小农”的经营格局,该文提出更新教学理念,整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实践知识图谱、产教基地、实验平台3大产学研教学模块的实践教学模式。要求依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生产实... 基于当前农林院校生态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大国小农”的经营格局,该文提出更新教学理念,整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实践知识图谱、产教基地、实验平台3大产学研教学模块的实践教学模式。要求依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生产实际,教师组队分批带领学生深入农业基地调研,坚持问题、技能、成果导向设计教学研究项目,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基于项目团队运行、案例行动学习、多元价值共创机制开展实践教学,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产教融合 产学研合作 生态学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教产教融合育人、实习实践虚实结合理念的轻化工程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光美 吉兴香 +1 位作者 王强 李荣刚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0-184,共5页
针对工科专业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实操环境危险、设备结构封闭等问题,基于“科教产教融合育人、实习实践虚实结合”的理念,本文提出了构建轻化工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的策略,详细论述了轻化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 针对工科专业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实操环境危险、设备结构封闭等问题,基于“科教产教融合育人、实习实践虚实结合”的理念,本文提出了构建轻化工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的策略,详细论述了轻化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分析了该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的特点。最后总结了笔者所在学校轻化工程专业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践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以期为本校其他工科专业及省内外同类高校工科专业实施虚拟仿真教学提供借鉴与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产融合 轻化工程 虚拟仿真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模型建构及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克豹 雷猛猛 +1 位作者 贾谊 汪流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9,共9页
围绕为何、何为、如何“教会、勤练、常赛”,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其生成的实践、理论和价值逻辑,回答为何;基于系统论解构要素、厘清结构、聚焦功能构建教学模型,回答何为;呈现全方位的实践路径,回答如何。研... 围绕为何、何为、如何“教会、勤练、常赛”,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其生成的实践、理论和价值逻辑,回答为何;基于系统论解构要素、厘清结构、聚焦功能构建教学模型,回答何为;呈现全方位的实践路径,回答如何。研究认为“教会、勤练、常赛”源于多学科理论的科学指引、教育教学目标认识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教学育人价值的时代演变;初步构建以教会、勤练、常赛为要素,以“教会为基、勤练为体、常赛为枢”为结构、部分功能和整体功能一体化的教学模型,实践路径为:强化教师意识,提升“教会、勤练、常赛”实践性;激活场域资源,构建“教会、勤练、常赛”家校社共同体;完善政策支持,保障“教会、勤练、常赛”长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学 “教会、勤练、常赛” 教学模型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