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6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cience环境下科学数据的整合与共享 被引量:6
1
作者 姚松涛 《现代情报》 2009年第5期128-130,共3页
E-Science环境下科学数据实现共享的关键在于标准化,共享的前提是制定标准的规范;实现有效的科学数据整合,使地理分布无关的计算资源、数据资源、存贮资源的全球自动配置和共享。
关键词 E—science 科学数据 整合与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书馆知识整合模式研究——以Web of Science系统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史美静 《现代情报》 CSSCI 2013年第1期22-25,共4页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数字图书馆知识整合模式进行研究。以Web of Science知识整合系统为例,介绍知识整合的发展,并给出知识整合的涵义,通过对Web ofScience知识整合模式以及现有的其他知识整合模式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基于知识...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数字图书馆知识整合模式进行研究。以Web of Science知识整合系统为例,介绍知识整合的发展,并给出知识整合的涵义,通过对Web ofScience知识整合模式以及现有的其他知识整合模式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基于知识本体的知识整合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of science 知识整合 引文索引 知识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cience下的网格资源整合
3
作者 刘英梅 于杰 王冬翌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4-55,58,共3页
本文分析了E-Science环境下网格信息资源的构成及资源的描述工具元数据。从信息资源加工、管理及服务的角度把网格资源的整合划分为网格数据整合、网格信息整合和网格知识整合三部分,其中网格知识整合为资源整合的最高阶段,是未来资源... 本文分析了E-Science环境下网格信息资源的构成及资源的描述工具元数据。从信息资源加工、管理及服务的角度把网格资源的整合划分为网格数据整合、网格信息整合和网格知识整合三部分,其中网格知识整合为资源整合的最高阶段,是未来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资源整合 E-sci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学五定律视角下的资源服务一体化实践探索——以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峰 张雪蕾 +2 位作者 李凌 李娟 王懿松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6,共8页
资源建设和服务创新是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在此背景下,深度挖掘“图书馆学五定律”内涵,以其为指导原则,系统地开展了资源服务一体化的实践探索。通过加强馆藏资源建设、服务模式创新及技术手段升级等方式... 资源建设和服务创新是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在此背景下,深度挖掘“图书馆学五定律”内涵,以其为指导原则,系统地开展了资源服务一体化的实践探索。通过加强馆藏资源建设、服务模式创新及技术手段升级等方式,旨在构建一个资源多元、服务便捷、技术先进的资源服务一体化环境,以期更好地支撑学校教育教学变革、推动学术研究创新和构建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建设 资源服务 一体化 图书馆学五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四重要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海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2,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蕴。从强国建设的战略要义、系统互动的协同要义、倍增发展的质量要义和全球引领的竞争要义四个维度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是对强国建设规律的深入洞察和科...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蕴。从强国建设的战略要义、系统互动的协同要义、倍增发展的质量要义和全球引领的竞争要义四个维度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是对强国建设规律的深入洞察和科学总结,是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的生动实践,是对高质量发展内驱动力的深刻把握,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全球竞争新态势的有力应对。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新征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大体系要同频共振、同心聚力、同向而行,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汇聚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和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 教育强国 科技强国 人才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融汇培养技能型新质人才的逻辑理路与践行向度 被引量:1
6
作者 卢晓中 王婧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0,共11页
技能型新质人才是职业教育所培养的赋能与匹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类型。在当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机遇期,如何培养技能型新质人才成为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科教融汇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在技能型新质人才培... 技能型新质人才是职业教育所培养的赋能与匹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类型。在当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机遇期,如何培养技能型新质人才成为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科教融汇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在技能型新质人才培养上呈现出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科教融汇培养技能型新质人才的践行向度在于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价值引领,以科技创新为着力点破除育人壁垒,以培养完满职业人为宗旨整合各育人阶段,以机制健全与价值共享为驱动协同育人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汇 新质生产力 技能型新质人才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下高校有组织科研的治理创新 被引量:1
7
作者 常亮 赵显嵩 杨春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共9页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得的历史性进展与宝贵经验,指出有组织科研将引发高校科技创新的深刻变革。作为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高校科技创新治理结构的网络化育成,是推动和实现高校有组织科研治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从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等方面着手,探索以治理创新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 科技创新 高校有组织科研 新型举国体制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价值意蕴、分析框架与议题设置 被引量:2
8
作者 宣勇 翁默斯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等教育基于系统集成的创新优势,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致力于实现“更强盛的发展需要—更美好的生活需要—更安全的战略需要”三大价值。高等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关...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等教育基于系统集成的创新优势,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致力于实现“更强盛的发展需要—更美好的生活需要—更安全的战略需要”三大价值。高等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在于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为基本制度的新型生产关系。高等教育要形成并持续强化高科技牵引力、高效能集成力、高质量支撑力,需要围绕基础科学研究、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新兴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自主培养等工作领域,通过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学科布局优化、规模结构调整等方式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实现新质生产力三要素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基于以上“三大力量—四个领域—五种方式”分析框架,本研究依循“理论建构—现状评估—功能优化—系统变革”思路设置整体性、开放性的具体研究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新质生产力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新型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融汇视域下项目迭进式“电机学”实践教学路径探索
9
作者 纪璇 李建文 +1 位作者 高红艳 武玉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86,219,共5页
结合“电机学”实践教学工程应用强的特点,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提出了项目迭进式实践教学路径。分别以变压器、同步发动机、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为项目设置了关键技术仿真、重要理论验证、综合实验仿真与拓展动模实验4种... 结合“电机学”实践教学工程应用强的特点,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提出了项目迭进式实践教学路径。分别以变压器、同步发动机、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为项目设置了关键技术仿真、重要理论验证、综合实验仿真与拓展动模实验4种类型实验,层层深入,兼顾了基础性与创新性,融合了科技产业前沿技术,为电机学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 电机学 实践教学 科教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楚英 孙彩云 +2 位作者 许佳玲 陈笑霞 张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7,共6页
基于科教融合的教学理念,在本科生课程“生物科学综合实验”细胞培养单元中融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进行不同细胞、不同培养条件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细胞形态,进一步分析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的变化。该实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充分... 基于科教融合的教学理念,在本科生课程“生物科学综合实验”细胞培养单元中融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进行不同细胞、不同培养条件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细胞形态,进一步分析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的变化。该实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创新思维能力,还能拓宽学生科研视野,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更广泛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科教融合 生物科学 综合实验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扎实迈进教育强国
11
作者 王战军 张泽慧 翟亚军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实现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教育强国的核心标志。在建设教育强国与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阶段,我国亟须把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 实现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教育强国的核心标志。在建设教育强国与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阶段,我国亟须把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心,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基于博士研究生培养,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教育范式创新,打破围墙构建融合培养机制,分类发展构建“双元”培养模式,基于国家战略需求重塑博士研究生教育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强国 博士研究生 科教融合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教融汇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2
作者 史秋衡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53,共10页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格局建构的核心要旨,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新形势、实现国家可持续推进高校分类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科教融汇通过深化创新要素聚合功能、优化人才迭代培养制度以及构建技术转化加速机制实...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格局建构的核心要旨,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新形势、实现国家可持续推进高校分类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科教融汇通过深化创新要素聚合功能、优化人才迭代培养制度以及构建技术转化加速机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当前我国推进科教融汇仍存在深化高校分类改革的制度性障碍、分类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可持续自主知识体系重构的生态性短板等瓶颈,制约了其创新效能的充分释放。因此,推进以质量为导向的科教融汇,需以制度创新为基,构建动态化质量评价体系;以资源配置为抓手,优化“教育-科技-产业”协同网络;以平台建设为提升,打造形成综合化的新型科教融汇综合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汇 自主知识体系 科技自立自强 高质量融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前沿理论与系统设计——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论纲》
13
作者 石伟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6-79,共4页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论纲》一书聚焦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核心问题,以系统化、专业化的研究视角,深入剖析了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教融合机制创新、科教融汇体系创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论纲》一书聚焦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核心问题,以系统化、专业化的研究视角,深入剖析了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教融合机制创新、科教融汇体系创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关键领域的应然运行逻辑与可为实践路径。该著作通过构建立体化的理论框架体系,深刻剖析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既从学理层面厘清了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与本科教育层次属性的有机统一逻辑,又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提出了产教深度融合、科教双向赋能、国际协同创新的实践路径,对稳步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长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双师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卓越生物教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14
作者 王春芳 王玉芳 +7 位作者 祁东梅 熊雪 芦敬华 祃来坤 史慎奎 于文清 董建新 李昌永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8期129-132,共4页
为培养高质量生物科学专业师范人才,本文对产教融合背景下“卓越生物教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进行探索与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以解决产教融合实践教学问题为方向,以目标导向教育(OBE)理念下的专业认证标准为引领,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 为培养高质量生物科学专业师范人才,本文对产教融合背景下“卓越生物教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进行探索与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以解决产教融合实践教学问题为方向,以目标导向教育(OBE)理念下的专业认证标准为引领,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实践方面,构建科学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强化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相融合;建设“三全育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强化卓越教师培养过程的深度参与;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有机衔接。实践表明,在该实践教学体系下,学生受益面扩大,其直接参与教学、科研项目,获得5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级奖项等,并在农林科学院、农业公司等共建单位实习,获得了一致好评。本文为培养生物类专业师范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素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生物教师 生物科学专业 产教融合 生物学科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课程改革的价值走向、现实制约及推进策略
15
作者 林克松 薛悦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8-34,共7页
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课程改革的原生价值走向课程知识的重构,核心价值指向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外在价值转向创造多场域联结的共生价值。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课程改革的难为之处在于理念层面科教融汇机理不明确,盲目性强;设计层面缺... 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课程改革的原生价值走向课程知识的重构,核心价值指向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外在价值转向创造多场域联结的共生价值。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课程改革的难为之处在于理念层面科教融汇机理不明确,盲目性强;设计层面缺乏科教融汇的有效载体,落实性弱;实施层面改革实施主体能力难匹配,自主性差;评价层面改革评价机制不健全,成效性低。基于此,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课程改革需要重叠共识,构建科教利益共同体;优化配置,促进课程改革系统运转;激励赋能,培育科教共研师资力量;以评促改,擘画课程改革新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汇 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课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科学教育共生体的可能与可为
16
作者 王强 靳盼盼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8,共11页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前瞻性指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创新人才培养是激发科技创新动力源泉的重要抓手,同时对打造中国教育现代化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科学教育跨界融合体系的构建在其中发...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前瞻性指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创新人才培养是激发科技创新动力源泉的重要抓手,同时对打造中国教育现代化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科学教育跨界融合体系的构建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多主体协同联动的科学教育跨界融合体系,有利于社会层面科技创新结构体系的优化调整,同时对于以创新能力为主导的科技创新人才,可以促进其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技术革命、产业革命颠覆性、复杂性生态系统方面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科学教育 跨界融合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实习类课程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17
作者 罗倩 刘讯 +2 位作者 何勇 孙雪 龙泽旭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8期118-121,125,共5页
新农科建设为我国农林人才培养指明新方向。作为地方性应用型涉农高校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作为出发点,探索立足区域农业特色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文以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专业见习/研习为例,遵循OBE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探索实践“人才... 新农科建设为我国农林人才培养指明新方向。作为地方性应用型涉农高校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作为出发点,探索立足区域农业特色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文以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专业见习/研习为例,遵循OBE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探索实践“人才培养+教师科研+产业需求”三融合育人模式,旨在培育知农、爱农的实践型和创新型“新农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 三融合 育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林学专业“科产教”交叉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问题、策略与路径
18
作者 玉舒中 杨梅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1期134-137,142,共5页
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新农科建设中林学专业面临着适应新时代需求、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的挑战。“科产教”交叉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成为推动林学专业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该文通过阐明新农科人才要求、“科产教”... 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新农科建设中林学专业面临着适应新时代需求、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的挑战。“科产教”交叉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成为推动林学专业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该文通过阐明新农科人才要求、“科产教”交叉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的内涵与意义,深入剖析当前林学专业在该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与实施路径,旨在提升林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林业产业与教学科研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林学专业 科产教融合 校企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下深化高职新农科专业群“专创融合”路径研究
19
作者 糜莉 查理 余乐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54-61,共8页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创融合是国家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出真正能承担产业转型升级任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深入分析当前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新农科专业群“专创融合”中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创融合是国家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出真正能承担产业转型升级任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深入分析当前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新农科专业群“专创融合”中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存在偏差、专业与创新创业融合教学下教师队伍水平不够、双创共享实践平台不足等问题,提出创新“产教专创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现代农业领域现场工程师多元技术人才、打造切合学生发展需求的专创融合高水平“双师”队伍、构建“1+N”模式的校企“工学研创、双元育人”合作平台等深化高职新农科专业群“专创融合”的改革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专创融合 新农科专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策略
20
作者 于立杰 孙蕾 +3 位作者 刘克心 刘忠野 董健男 梁春莉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5期189-192,共4页
该文聚焦于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数字化人才培养策略,从重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改革、强化教材建设、优化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以及深化产教融合等多维度展开深入探讨。通过分析当前农业数字化... 该文聚焦于高职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数字化人才培养策略,从重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改革、强化教材建设、优化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教学设计与实施、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以及深化产教融合等多维度展开深入探讨。通过分析当前农业数字化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旨在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现代农业技术数字化人才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提升学生数字化技能与综合素养,增强专业适应性,为农业数字化人才培育提供可行路径与范例,助力传统农业专业升级与农业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技术 数智化 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