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3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imulation of Grinding Wheels and Ground Surface Roughness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被引量:27
1
作者 GONG Ya-dong, WANG Bin, WANG Wan-Shan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9-,共1页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feasibility and method of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to grinding process, and introduces the modeling method of object entity in the environment of virtual reality. The simul...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feasibility and method of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to grinding process, and introduces the modeling method of object entity in the environment of virtual reality. The simulation process of grinding wheels and ground surface roughness is discussed, and the computation program system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ompiled with Visual C++ programming language. At the same time, the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models of grinding wheels and ground surface roughness are made with OpenGL tool. The choice of grinding wheels, the forecast of ground surface quality and some simulation results can be realized by interactively inputting grinding parameters. The paper applies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to grinding process,makes the model of virtual grinding wheel and simulates the grinding process. The roughness of ground surface is showed in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and therefore the grinding technology is studied. Computer simulation can not only be used as a shortcut to 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grinding process, but also increase the research scope and content. The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used in the paper is an advanced visualized simulation with interaction. The surface roughness Ra on simulated ground workpiece can be calculated by the arithmetic average of contour warp absolute value in sampling length of simulated ground workpiece. The parameters of virtual wheel and simulated grinding process can be changed by interaction input, so the simulated results in the desired grinding condition are gained. The effect of each parameter to ground surface can be analyzed by comparing the grinding results in different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tual reality simulation ground surface rough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n Acoustic-Fuze Design
2
作者 鲁强 骆清铭 +1 位作者 曾绍群 石定河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共4页
研究复杂的雷弹声引信系统,采用传统的仿真方法往往难窥系统全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人机和谐的仿真环境为研究人员创建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从而启发设计构思、辅助系统测试和评估。本文介绍了声引信虚拟现实系统(AFVRS)是基于PC和局域... 研究复杂的雷弹声引信系统,采用传统的仿真方法往往难窥系统全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人机和谐的仿真环境为研究人员创建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从而启发设计构思、辅助系统测试和评估。本文介绍了声引信虚拟现实系统(AFVRS)是基于PC和局域网(LAN)的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VR) 系统仿真 声引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智能车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崔勇 宋一恒 +3 位作者 胡庆雷 李一民 郑建英 高晓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1,82,共6页
针对智能车项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硬件成本高、碰撞损耗大、场地占用大、学时有限等问题,采用CoppeliaSim、Matlab/Simulink和虚幻引擎构建具有高还原度与高自由度的智能车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与虚拟现实数字实验室,同时设计了智能车实验... 针对智能车项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硬件成本高、碰撞损耗大、场地占用大、学时有限等问题,采用CoppeliaSim、Matlab/Simulink和虚幻引擎构建具有高还原度与高自由度的智能车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与虚拟现实数字实验室,同时设计了智能车实验教学APP与配套实验课程。培养学生逐步掌握智能车的开发步骤与流程,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知识应用及综合实践能力。数字化智能车实验教学平台打破传统智能车项目受设备与场地的限制,打造了更加高效的实验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 虚拟仿真 虚拟现实 实验教学 数字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数据分析驱动的虚拟仿真“教-学”一体化路径建设
4
作者 郑艳秋 赵利梅 +2 位作者 付立忠 张丹妮 刘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97,共6页
针对目前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教学数据分析不足及欠缺师生反馈等问题,通过强化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以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为导向,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拆分重组为可定性或定量评估的综合能力指标,构建深度数据分析驱动的虚拟仿真“教-学”一体化... 针对目前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教学数据分析不足及欠缺师生反馈等问题,通过强化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以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为导向,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拆分重组为可定性或定量评估的综合能力指标,构建深度数据分析驱动的虚拟仿真“教-学”一体化路径。以多维度的数据分析优化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利用数据反馈同步驱动教师适应性教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加科学的反馈建议,旨在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打造成为一个能实现“教”与“学”双向反馈同步提升的新型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深度数据分析 虚拟仿真 “教-学”一体化 双向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进巷道狭长受限空间的掘锚设备避碰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5
作者 杨文娟 张冉 +7 位作者 张旭辉 田思昊 王泽尧 郑西利 任志腾 万继成 杜昱阳 张寒冰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83-496,共14页
针对煤矿井下狭长受限空间条件下掘锚设备协同作业过程中的碰撞检测与避碰路径规划难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的煤矿掘进巷道掘锚设备碰撞检测与避碰路径规划方法。利用激光雷达将巷道环境进行实时... 针对煤矿井下狭长受限空间条件下掘锚设备协同作业过程中的碰撞检测与避碰路径规划难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的煤矿掘进巷道掘锚设备碰撞检测与避碰路径规划方法。利用激光雷达将巷道环境进行实时重建,在虚拟环境中建立掘进设备与钻锚设备的路径规划训练模型,在构建的掘进工作面虚拟三维场景下,采用混合层次包围盒法进行掘锚设备、钻锚设备以及掘进巷道间的虚拟碰撞检测。针对掘锚设备的运动特性,在SAC(Soft Actor-Critic)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多智能体经验共享机制,提出了MAES-SAC(Multi-Agent Experience Sharing)算法,通过定义智能体的状态空间和动作空间,设计相应的奖惩机制,对智能体进行训练。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PPO算法和SAC算法,MAES-SAC算法平均奖励值分别提高了8.21%与7.43%,最高奖励值分别提高了0.25%与0.14%,达到最高奖励值的步数分别缩短与3.06%和6.63%,标准差分别减少了10.07%与6.99%。最后,搭建了掘锚设备避碰路径规划与碰撞感知系统实验平台,通过虚实运动同步性测试和掘锚设备避碰轨迹规划实验,验证了掘锚设备避碰路径规划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该方法为煤矿井下掘进设备群碰撞感知与协同避碰路径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推动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智能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机器人 路径规划 深度强化学习 受限空间 虚实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比例新能源消纳优化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6
作者 刘洋 宋明达 +3 位作者 邢作霞 李文文 祝安 李旗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98,111,共6页
面向实际应用与教学实践的需求,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所导致的配电网运行不稳定问题,设计一种用于优化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基于风光储联合优化运行机制及新型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保障配电网系统协调稳定运行并... 面向实际应用与教学实践的需求,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所导致的配电网运行不稳定问题,设计一种用于优化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基于风光储联合优化运行机制及新型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保障配电网系统协调稳定运行并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平台支持根据实验需求灵活调整设备及负荷参数,对比不同场景下新能源消纳效果,并通过动态曲线直观展示与分析结果。该平台既支持教师课堂演示,也适用学生虚拟仿真实验,通过沉浸式体验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消纳优化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案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7
作者 刘洋 祝安 +2 位作者 邢作霞 李文文 宋明达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6,102,共5页
为研究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案和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园区运行质量与产教融合水平,设计并搭建一种园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考虑了风光储、电热耦合以及冷热电气协同的多场景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实验教学案例。结果表... 为研究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案和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园区运行质量与产教融合水平,设计并搭建一种园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考虑了风光储、电热耦合以及冷热电气协同的多场景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实验教学案例。结果表明,采用冷热电气协同、源网荷储集群联控技术,可进一步提升园区运行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能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实践能力,对电气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平台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优化调度 教学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智能识别虚拟仿真交互系统的《药用植物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8
作者 谢海龙 高鑫 +3 位作者 王雪婷 谭思然 王莹 佟大鹏 《特产研究》 2025年第4期244-250,共7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教学工具和方法。本研究针对《药用植物学》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传统教学模式效率低、学生兴趣不足、教学资源受限等问题,设计并应用了AR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教学工具和方法。本研究针对《药用植物学》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传统教学模式效率低、学生兴趣不足、教学资源受限等问题,设计并应用了AR智能识别虚拟仿真交互系统,以探索其在《药用植物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系统通过构建三维虚拟植物模型、模拟野外实习场景、提供互动式学习模块等功能,实现了植物形态解剖与系统分类知识的可视化与动态交互。选取中药学专业三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学习、多维考核评价等方式,结合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实验报告质量明显改善,考核成绩优异(80分以上占比达85%以上),且学生满意度调查显示对平台内容和功能的认可度均超过90%。本研究为《药用植物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和实践参考,同时也为AR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拓展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药用植物学 虚拟仿真 理论与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与VR的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实训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建峰 张雅美 +1 位作者 王灿运 禹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88,共5页
面向装备制造领域,分析职业院校在机电类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设备更新缓慢、工位数不足、采购维护成本高,对多样性工艺、流程、场景适应性差等诸多不足,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出虚实融合的实训教学设计方案。对装备制造产线设备进行... 面向装备制造领域,分析职业院校在机电类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设备更新缓慢、工位数不足、采购维护成本高,对多样性工艺、流程、场景适应性差等诸多不足,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出虚实融合的实训教学设计方案。对装备制造产线设备进行数字化孪生设计,搭建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以专业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为例,应用数字孪生与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实融合的课程实训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新方案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为数智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虚拟现实 虚实融合 实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教产教融合育人、实习实践虚实结合理念的轻化工程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光美 吉兴香 +1 位作者 王强 李荣刚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0-184,共5页
针对工科专业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实操环境危险、设备结构封闭等问题,基于“科教产教融合育人、实习实践虚实结合”的理念,本文提出了构建轻化工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的策略,详细论述了轻化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 针对工科专业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实操环境危险、设备结构封闭等问题,基于“科教产教融合育人、实习实践虚实结合”的理念,本文提出了构建轻化工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的策略,详细论述了轻化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分析了该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的特点。最后总结了笔者所在学校轻化工程专业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实践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以期为本校其他工科专业及省内外同类高校工科专业实施虚拟仿真教学提供借鉴与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产融合 轻化工程 虚拟仿真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现实和深度学习融合的岩石力学实验虚拟仿真实验系统
11
作者 徐晓冬 姚文凯 +2 位作者 朱万成 侯晨 李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88,95,共7页
针对传统岩石力学实验效率低、安全隐患大及虚拟实验真实感不强的问题,提出融合混合现实(MR)与深度学习的线上仿真系统。该系统运用弹脆性损伤模型与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结合Python-COMSOL编程,构建岩石损伤破坏过程大数据样本集,并采用... 针对传统岩石力学实验效率低、安全隐患大及虚拟实验真实感不强的问题,提出融合混合现实(MR)与深度学习的线上仿真系统。该系统运用弹脆性损伤模型与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结合Python-COMSOL编程,构建岩石损伤破坏过程大数据样本集,并采用U-Net网络构建高精度代理模型,以加速计算。在构建MR场景结合Socket通信,直观展示岩石动态损伤破裂过程。仿真结果表明,代理模型具有高精度且计算速度快,满足虚拟实验培训需求。MR场景还原物理实验,该系统不仅提升了实验教学的安全性和效率,还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互动性,为高校虚拟实验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现实 深度学习 岩石力学 虚拟仿真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联注意力及脑连接驱动的虚拟现实晕动症识别模型研究
12
作者 化成城 周占峰 +3 位作者 陶建龙 杨文清 刘佳 付荣荣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1171,共11页
虚拟现实晕动症(VRMS)是阻碍虚拟现实技术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检测VRMS水平是研究并克服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所以该文引入并改进了一种脑电端到端识别模型定量识别用户在使用虚拟现实时的VRMS水平。该模型首先利用1维卷积神经网络(CNN... 虚拟现实晕动症(VRMS)是阻碍虚拟现实技术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检测VRMS水平是研究并克服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所以该文引入并改进了一种脑电端到端识别模型定量识别用户在使用虚拟现实时的VRMS水平。该模型首先利用1维卷积神经网络(CNN)对脑电信号进行滤波,然后计算导联间相关性构成功能脑网络,最后利用CNN和全连接层提取脑网络特征和回归分析。该文通过优化1维卷积核大小及加入一种新型导联注意力结构来增强该模型特征提取能力。最后采用虚拟现实场景《VRQ test》诱发受试者产生VRMS并记录受试者脑电信号及主观评价VRMS水平(模拟器眩晕量表SSQ),所得数据用于验证该模型。结果显示经过10折交叉验证该方法检测到的VRMS水平与真实值之间平均均方误差为15.10,平均拟合优度为:96.63%。该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模型可用于虚拟现实晕动症的检测,该脑电检测方法有望成为一种通用的虚拟现实产品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晕动症(VRMS) 脑电(EEG) 功能脑网络 导联注意力 模拟器眩晕量表(SS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穿戴式仿真训练系统作战试验效果评估研究
13
作者 李瑞青 宿军 +2 位作者 孙幸福 徐清宇 周文婷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3,共8页
通过对穿戴式虚拟现实仿真模拟训练系统作战试验评估要素的分析研究,建立作战试验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作战试验采集的定量和定性数据进行评估分析。该作战试验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能够为相似虚拟现实仿真模拟训练系统的... 通过对穿戴式虚拟现实仿真模拟训练系统作战试验评估要素的分析研究,建立作战试验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作战试验采集的定量和定性数据进行评估分析。该作战试验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能够为相似虚拟现实仿真模拟训练系统的作战试验提供参考,为新型模拟训练系统的鉴定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仿真训练系统 作战试验评估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法 作战试验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S+VR的市域列车火灾疏散行为研究
14
作者 涂健垚 彭博哲子 +1 位作者 李潇 李朝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79-2790,共12页
市域列车人员密度高,火灾荷载大,通风条件差,火灾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问题不容小视。为探究市域列车火灾的人员疏散规律及烟气蔓延规律,确保乘客的疏散安全,针对上海市域C型列车开展火灾数值模拟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实验研究... 市域列车人员密度高,火灾荷载大,通风条件差,火灾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问题不容小视。为探究市域列车火灾的人员疏散规律及烟气蔓延规律,确保乘客的疏散安全,针对上海市域C型列车开展火灾数值模拟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实验研究。运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ire dynamics software, FDS),建立列车三维仿真模型,对车厢内温度和能见度进行计算和分析。根据FDS计算结果,建立“人”“灾”“车”耦合的虚拟现实列车疏散系统,开发VR原地踏步前进技术和空间追踪技术,降低参与者的晕动感,提升VR环境的沉浸感。随机选取104名在校学生开展VR实验,记录参与者的疏散时间和出口选择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0 s时,着火车厢温度已经达到60℃,其他车厢温度维持在30℃以内;50 s时,烟气已经充满着火车厢;性别对疏散时间没有显著影响,疏散经历对疏散时间有显著影响。有疏散经历的乘客比没有疏散经历的乘客疏散时间快7~8 s;大部分乘客选择从着火车厢的4号和5号出口疏散。相较于距离火源最近,最危险的6号出口,女性以及有疏散经历的人员更愿意从3号出口和4号出口逃离;生态效度评估的结果显示,虚拟现实环境逼真,实验结果可靠。现实生活中出现类似场景时,参与者会做出相同反应。研究结果为铁路运营部门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乘客疏散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列车 火灾疏散 数值模拟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融合技术在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15
作者 程璐 邝芷琪 +1 位作者 袁慧杰 何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9-126,137,共9页
针对传统胚胎学实验教学的局限性,创新整合3D扫描、3D打印与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虚实融合、多维交互”的智能化教学方案。具体实施包括:采用专业级3D扫描仪获取胚胎标本空间数据,经多模态影像融合与模型优化,生成可交互的3D数字模型;... 针对传统胚胎学实验教学的局限性,创新整合3D扫描、3D打印与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虚实融合、多维交互”的智能化教学方案。具体实施包括:采用专业级3D扫描仪获取胚胎标本空间数据,经多模态影像融合与模型优化,生成可交互的3D数字模型;运用工业级3D打印技术制作实体教学模型;开发基于WebGL技术的跨平台虚拟仿真系统,实现胚胎发育动态过程的可视化呈现与交互操作。以心脏发育章节为例的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案显著提升了学生面对复杂结构时的空间认知能力,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证实了三维融合技术在复杂生命现象教学中的价值,为医学形态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融合技术 胚胎学实验教学 虚拟仿真 心脏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融合的数控加工实训系统开发
16
作者 叶晨昊 王美清 曹彦生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0,共5页
针对数控加工实训中存在的成本高、安全风险大和占用空间多等问题,构建基于西门子数控系统与VERICUT仿真软件结合的虚实融合教学实训系统。建立了虚实融合的协同控制机制,实现了基于OPC UA协议的“实”端数控指令的实时采集和基于CPE(Co... 针对数控加工实训中存在的成本高、安全风险大和占用空间多等问题,构建基于西门子数控系统与VERICUT仿真软件结合的虚实融合教学实训系统。建立了虚实融合的协同控制机制,实现了基于OPC UA协议的“实”端数控指令的实时采集和基于CPE(Control Panel Emulator)的“虚”端运动仿真的协同控制;通过对机床不同操作模式下的仿真运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功能有效性,为数控加工实训系统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融合 数控加工 机床数据采集 数控加工仿真 教学实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红军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3期55-57,共3页
数字孪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数字仿真技术手段,其与农业机械领域相融合,开发实体农业机械数字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的智能化、合理化、精确化。该文深入探讨数字孪生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情况、核心技术应用特征以及技术实施路径,... 数字孪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数字仿真技术手段,其与农业机械领域相融合,开发实体农业机械数字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的智能化、合理化、精确化。该文深入探讨数字孪生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情况、核心技术应用特征以及技术实施路径,深入分析了国内外数字孪生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实例。总结了现阶段该技术应用的主要难点和发展途径,以期提高数字孪生技术与农业整合的关注度,促进我国农业机械数字化、智能化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农业机械 融合 应用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实结合的旋转倒立摆稳定控制设计
18
作者 王丹 冯阳 邓政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2,共6页
针对欠驱动旋转倒立摆稳定控制传统设计方法复杂、耗时且实施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一种虚实结合的设计方法。构建旋转倒立摆系统并确定其机械结构和控制方案。在虚拟环境中创建对应的数字模型,集成机械动力学、控制系统及可视化界面。通过... 针对欠驱动旋转倒立摆稳定控制传统设计方法复杂、耗时且实施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一种虚实结合的设计方法。构建旋转倒立摆系统并确定其机械结构和控制方案。在虚拟环境中创建对应的数字模型,集成机械动力学、控制系统及可视化界面。通过仿真设计高效稳定控制算法,并转换为可执行的C代码部署到实体系统。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设计难度,实现旋转倒立摆的稳定控制和抗干扰能力,为欠驱动系统的控制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推动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结合 旋转倒立摆 稳定控制系统 欠驱动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材料性能测试3D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开发
19
作者 蔡兴旺 杨继华 +1 位作者 李宸欣 裴耀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4,共6页
为解决含能材料性能测试实验存在的高危险性、高成本、难管理、无法批量实验等问题,设计出一套3D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方案。采用3ds max软件对实验设备进行几何建模,介绍了建模方法和模型优化技巧。以Unity3D为引擎,仿真实验中采用交互技术... 为解决含能材料性能测试实验存在的高危险性、高成本、难管理、无法批量实验等问题,设计出一套3D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方案。采用3ds max软件对实验设备进行几何建模,介绍了建模方法和模型优化技巧。以Unity3D为引擎,仿真实验中采用交互技术,包括相机交互、鼠标交互、动画交互、音视频交互、交互同步技术等;软件界面设计、特效设计(粒子特效和物理特效)、灯光和相机设计的技巧和方法,完成对含能材料性能测试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开发。既满足了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需求,又能为其他虚拟现实系统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虚拟现实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感官联动式战场适应性模拟训练系统
20
作者 罗超元 梁涛 许建中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共6页
针对步兵开展战场适应性训练缺少有效训练手段的问题,构建一种基于多感官虚拟现实的模拟训练系统。以训练需求为切入点,提出战场生理适应、心理适应、生存适应和危机适应4层面的训练需求,基于需求设计典型作战环境模拟、载具乘员舱模拟... 针对步兵开展战场适应性训练缺少有效训练手段的问题,构建一种基于多感官虚拟现实的模拟训练系统。以训练需求为切入点,提出战场生理适应、心理适应、生存适应和危机适应4层面的训练需求,基于需求设计典型作战环境模拟、载具乘员舱模拟、武器效应模拟、人员任务体态模拟、知觉环境模拟、数据采集与分析、训练管理7类功能;采用层次化集成化的系统架构、多级防护、分步运行模式和反馈式的数据管理等设计构建功能完备的系统,并制定多感官模拟的关键技术路线。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指导新型战场适应性模拟训练系统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感官虚拟现实 模拟训练 系统架构 战场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