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链”融合视角下区域海洋新质生产力的政策驱动路径研究
1
作者 杨羽頔 杨惠雯 孙才志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14,共18页
探索区域海洋新质生产力的驱动路径是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测算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上,从“四链”融合视角切入,揭示区域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差异化政策驱动路径。结果显示:(1)从时... 探索区域海洋新质生产力的驱动路径是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测算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上,从“四链”融合视角切入,揭示区域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差异化政策驱动路径。结果显示:(1)从时间维度看,2011—2022年间,我国区域海洋新质生产力整体呈上升态势,结合实际背景可划分为刺激政策影响消化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期、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期三个主要阶段。(2)从空间维度看,区域海洋新质生产力呈现早期向低水平集中、后期两极分化的发展态势,高水平地区提升幅度大、速度快,低水平地区发展缓慢,中等水平地区分化现象明显。(3)从政策驱动路径看,考察期内区域海洋新质生产力经历了由多路径分散驱动到单路径创新驱动,再到单路径融合驱动的发展过程。低水平地区主要由“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驱动,中等水平地区由“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驱动,高水平地区由“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融合政策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新质生产力 “四链”融合 政策文本挖掘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产业优化对策 被引量:49
2
作者 周洪军 何广顺 +2 位作者 王晓惠 李长如 杨娜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6-51,共6页
利用海洋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变化趋势,采用相关分析、灰色相关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方法,确定影响海洋产业发展的相关因素,根据《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应用产业经济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区域经济和海陆经济一体... 利用海洋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变化趋势,采用相关分析、灰色相关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方法,确定影响海洋产业发展的相关因素,根据《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应用产业经济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区域经济和海陆经济一体化理论系统分析目前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海洋产业的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结构 灰色相关分析 海陆经济一体化 产业关联 产业优化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CE/RICE模型中碳循环模块的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吴静 朱潜挺 +1 位作者 刘昌新 王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734-6744,共11页
碳循环模型的正确构建是影响综合集成评估模型IAM(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模拟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DICE/RICE模型中的碳循环模型主要有两个,即Nordhaus单层碳库模型和Nordhaus三层碳库模型,但这两个模型的主要缺陷是不考虑陆地... 碳循环模型的正确构建是影响综合集成评估模型IAM(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模拟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DICE/RICE模型中的碳循环模型主要有两个,即Nordhaus单层碳库模型和Nordhaus三层碳库模型,但这两个模型的主要缺陷是不考虑陆地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贡献,因此,引入了包含陆地生态系统的Svirezhev碳循环模型,并将其与Nordhaus单层碳库模型、Nordhaus三层碳库模型展开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基于历史数据的模型检验中,Svirezhev碳循环模型对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模拟的准确度优于其他两个模型。对于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模拟,3个模型模拟得到了至2100年的温度预测值分别为2.98,3.54,2.91℃,二氧化碳浓度值分别为608.04,733.04,594.70μL/L。其中,Svirezhev碳循环模型的模拟值在3个模型中最低,表明了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对抑制全球升温的贡献;而分析也发现Nordhaus三层碳库模型对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碳库的模拟与实际观测值偏离较大。最后,通过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DICE/RICE模型中使用的气候响应模块在短期温度模拟中对地表温度的初值较为敏感,在长期温度模拟中敏感度显著下降。总之,从碳循环机制的模拟性能而言,Svirezhev碳循环模型优于其他两个模型,而Nordhaus单层碳库模型虽然机制较为简单却保证了模拟的准确性,但Nordhaus三层碳库模型虽然丰富了碳库的表征,实际上各碳库的模拟准确性差,降低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M 碳循环 陆地生态系统 碳库 全球气候和经济动态模型(DICE) 区域气候和经济动态模型(R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时空分异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于丽丽 孟德友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2,共6页
不同时空尺度下,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具有不同的变化和差异。从海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四个方面构建海陆经济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了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 不同时空尺度下,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具有不同的变化和差异。从海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四个方面构建海陆经济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了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进行时空分异研究。研究发现:时序变动上,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波动变化特征,总体具有增长态势,但增长进程极为缓慢;空间差异上,耦合度空间分异不明显,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明显,近一半区域属于中协调,中国海陆一体化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经济一体化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中国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视域下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转型路径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志伟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0年第1期35-41,共7页
随着海洋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海洋经济规模快速增长与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影响和制约海洋经济健康发展的短板。海洋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是绿色生态理念、绿色资源禀赋、生态科技创新、绿色制... 随着海洋经济总量的不断攀升,海洋经济规模快速增长与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影响和制约海洋经济健康发展的短板。海洋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是绿色生态理念、绿色资源禀赋、生态科技创新、绿色制度以及生态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破解海洋生态难局、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然途径。"生态+"融合视角下推动海洋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应基于绿色制度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不断加强海洋生态技术创新与生态型海洋产业体系培育,推进海洋环境资源与生态资本市场化,以绿色金融创新助推海洋经济绿色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海洋经济 融合发展 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与整合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娜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11期22-26,共5页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将成为区域竞争的主要焦点。长三角海洋经济区作为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区之一,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发达。但海洋经济作为陆域经济的延伸,行政区经济仍较为明显,各地区协调性较差。文章采用层次分...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将成为区域竞争的主要焦点。长三角海洋经济区作为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区之一,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发达。但海洋经济作为陆域经济的延伸,行政区经济仍较为明显,各地区协调性较差。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以长三角沿海城市为地域研究单元,进行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并从产业结构和行业优势等方面分析长三角各地区海洋产业发展态势。基于此,提出长三角海洋经济整合格局,即"三角两翼一带",加快海陆统筹、区域协调、江海湾联动发展,促进长三角海洋经济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整合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陆一体化格局下我国海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敏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8-52,共5页
随着海陆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提升,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文章分析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海洋环境质量、近海区域生态系统现状,通过比对国内关于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 随着海陆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提升,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文章分析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海洋环境质量、近海区域生态系统现状,通过比对国内关于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程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在海陆一体化格局下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美国、日本等海洋强国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综合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发展现状,提出我国促进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 协调发展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经济发展对陆域经济收入的拉动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赵领娣 于乐 《河北渔业》 2008年第9期1-4,23,共5页
近些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其收入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加,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经济的大力发展不仅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还会为陆域提供丰富的资源,促进经济收入增长,刺激其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近些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其收入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加,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经济的大力发展不仅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还会为陆域提供丰富的资源,促进经济收入增长,刺激其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资源,缓解陆域的巨大压力,实现海域与陆域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应当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就海洋经济发展对陆域经济收入的拉动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陆域经济 收入 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陆经济一体化时空演化及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唐红祥 张祥祯 王立新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0-144,共15页
基于2006—2016年中国11个沿海省份数据,分析了我国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时空演化,利用有限混合模型实证检验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显示:沿海省份的海陆经济一体化随时间逐渐提升,差距不断扩大,个别省份的海陆经济一体化表现突... 基于2006—2016年中国11个沿海省份数据,分析了我国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时空演化,利用有限混合模型实证检验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显示:沿海省份的海陆经济一体化随时间逐渐提升,差距不断扩大,个别省份的海陆经济一体化表现突出;在空间上,山东与广东海陆经济一体化处于高等级,江苏、浙江处于较高等级,天津、河北、福建处于中等级,广西、海南处于低等级,辽宁与上海随时间在较高等级与中等级变化。中国沿海陆海经济一体化重心总体表现为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重心范围主要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是海陆经济一体化异质性的主要原因,陆域经济发展是提升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海洋第二产业发展是海陆经济一体化主要推动力。当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时,加大开发利用海洋自然资源,反而抑制了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海洋第三产业也不能提升海陆经济一体化,但增加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可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自然资源与发展海洋第三产业,则会显著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增加海洋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有效提升海陆经济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经济一体化 时空演化影响机理 有限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震 孙嘉泽 +2 位作者 杨霞 刘树鑫 胡渊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4,共7页
通过构建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指数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响应度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对2001—2013年我国海洋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响应强度的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001—2013年综合响应强度整体... 通过构建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指数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响应度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对2001—2013年我国海洋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响应强度的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001—2013年综合响应强度整体处于中、高响应水平,响应强度高值地区提升减缓,低值地区提升较快,差距逐渐减小,表明我国海洋经济与沿海经济发展关系日趋紧密,海陆统筹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升。(2)2001—2007年我国沿海11个省份50%的地区属于低响应状态,2008年以来仅海南处于低响应状态,研究期内天津、广东的综合响应水平位次无明显变化,山东、江苏、河北、广西、海南位次均有所提升,而上海、浙江、辽宁、福建位次有所下降。相比之下,位次提升地区更加注重技术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效益提升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沿海地区 综合响应度模型 Kernel密度估计 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非海岸盆地过渡期海相烃源岩有机相特征及其平面预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丹 康洪全 +3 位作者 郝立华 曹向阳 刘小龙 贾建忠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9年第5期21-30,共10页
海相烃源岩是全球油气的主要来源,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目前关于海相烃源岩的研究主要偏重其生烃理论,缺乏紧密结合油气勘探生产的海相烃源岩识别、预测和评价方法研究。为了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以有机相分析为手段的海相烃源岩评价... 海相烃源岩是全球油气的主要来源,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目前关于海相烃源岩的研究主要偏重其生烃理论,缺乏紧密结合油气勘探生产的海相烃源岩识别、预测和评价方法研究。为了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以有机相分析为手段的海相烃源岩评价关键技术组合,针对西南非海岸盆地过渡期主力海相烃源岩,综合利用沉积相、古生态相、有机地化相以及地震相对其进行'四相合一'综合有机相分析,从而对该套烃源岩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认为,该套烃源岩为海陆混源型烃源岩,且从陆向海可依次划分4个有机相带:滨海陆源型有机相A、内浅海混源型有机相B、外浅海混源型有机相C和上坡折带内源型有机相D。总体来说,研究区平面上呈现'内侧倾气、外侧倾油'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烃源岩 四相合一 海陆混源型 有机相分析 西南非海岸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省市海陆经济协调发展时空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穆婷苇 黄灵海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3期189-196,共8页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11个沿海省市2006—2016年的数据,从海洋-陆域系统耦合出发构建指标体系,选取Super-SBM方法分别对海陆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测算海陆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然后运用空间...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11个沿海省市2006—2016年的数据,从海洋-陆域系统耦合出发构建指标体系,选取Super-SBM方法分别对海陆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测算海陆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然后运用空间统计工具对耦合协调度进行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①除上海、海南外,其他沿海省市海洋系统对陆域经济的助推均高于陆地系统对海洋经济的助推;②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广西的耦合协调度呈下降趋势,辽宁、浙江和广东处于轻度失调发展阶段;③耦合协调度2006—2008年呈负空间自相关,2009—2016年呈正空间自相关,超过45%的沿海省市处在低耦合协调度集聚的区域;④耦合协调度受相邻省市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经济驱动、政府调控、投资拉动、市场带动、科技推动与耦合协调度有正向溢出效应,环境倒逼与耦合协调度有负向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经济 耦合协调度 驱动力 沿海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