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og evaluation in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被引量:3
1
作者 LIU Guoqi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1年第5期1033-1047,共15页
To promote adaptation of logging evaluation technologies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era in China,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of logging evaluation techn... To promote adaptation of logging evaluation technologies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era in China,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of logging evaluation technologies in China ar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at demand drives technology development,and referr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leading technologies,development strategy of logging evalu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has been put forward.(1)Deepen petrophysics study:mobile 2 D NMR laboratory analysis technology for full diameter core should be developed,characteristic charts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different fluid properties,different pore structures and different core exposure tim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longitudinal and traverse relaxation spectra;in-depth digital rock experiment and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imulation research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create innovative logging evaluation methods;acoustic and electrical anisotropy experimental analysis technology should be developed,and corresponding logging evaluation methods be innovated.(2)Strengthen target processing of logging data:precise invers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sensitive information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2 D NMR logging should be developed to finely describe the micro-pore distribution in tight reservoir and accurately distinguish movable oil,bound oil,and bound water etc.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3 D ultra-distance detection acoustic logging should be researched.(3)Develop special logging interpreta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s:first,mathematical model for quantitatively describing the saturation distribution law of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near source and in source should be created;second,evaluation methods and standards of shale oil and deep shale gas"sweet-spots"with mobile oil content and gas content as key parameter separately should be researched vigorously;third,calculation methods of pore pressure under two high-pressure genetic mechanisms,under-compaction and hydrocarbon charging,should be improved;fourth,evaluation method of formation fracability considering the reservoir geologic and engineering quality,and optimization method of horizontal well fracturing stage and cluster based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tress barrier and lithologic barrier should be worked 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well logging data processing interpretation and evaluation petrophysical experiment hydrocarbon sweet sp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ÉVY AREA ANALYSIS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FOU PROCESSES VIA NON-GEOMETRIC ROUGH PATH THEORY
2
作者 Zhongmin QIAN Xingcheng XU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609-1638,共30页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estimation problem of an unknown drift parameter matrix for a fractional Ornstein-Uhlenbeck process in a multi-dimensional setting.To tackle this problem,we propose a novel approach based on r...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estimation problem of an unknown drift parameter matrix for a fractional Ornstein-Uhlenbeck process in a multi-dimensional setting.To tackle this problem,we propose a novel approach based on rough path theory that allows us to construct pathwise rough path estimators from both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observations of a single path.Our approach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high-frequency data.To formulate the parameter estimators,we introduce a theory of pathwise Itôintegrals with respect to 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By establishing the regularity of fractional Ornstein-Uhlenbeck processes and analyzing the long-term behavior of the associated Lévy area processes,we demonstrate that our estimators are strongly consistent and pathwise stable.Our findings offer a new perspective on estimating the drift parameter matrix for fractional Ornstein-Uhlenbeck processes in multi-dimensional settings,and may hav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fields including finance,economics,and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ôintegration Lévy area non-geometric rough path fOU processes pathwise stability long time asymptotic high-frequency da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传感技术在水肥一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祝鹏 郭艳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0,共5页
以进一步提升水肥一体机系统的作业效率为目标,选取智能传感的监测技术,针对整机的监测控制与信号处理展开应用设计研究。考虑水肥一体机过程作业肥液融合的均匀性及系统各模块之间的协同性功能实现,结合微分补偿的传感数据算法处理方法... 以进一步提升水肥一体机系统的作业效率为目标,选取智能传感的监测技术,针对整机的监测控制与信号处理展开应用设计研究。考虑水肥一体机过程作业肥液融合的均匀性及系统各模块之间的协同性功能实现,结合微分补偿的传感数据算法处理方法,进行智能传感的水肥一体机架构布局,并匹配可执行的软件控制程序及硬件实施结构,进行实地传感应用监测与灌施控制作业试验。结果表明:水肥一体机系统的数据监测准确率可达95.25%,系统故障率相对降低3.79%,监测数据准确及时,能够确保系统各环节指令得到有效的调整与反馈,进而保证灌施土壤的含水稳定率相对提升7.87%,对于作物的稳定生长与产量提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机 智能传感 信号处理 微分补偿 数据监测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AIT设计与状态管控数字化实践
4
作者 袁金如 何海燕 +3 位作者 姚骏 孔祥宏 万峰 李彦玥 《上海航天(中英文)》 2025年第2期99-109,共11页
卫星总装、集成与测试(AIT)过程是卫星研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传统设计、工艺和制造过程相对独立,无法满足卫星高质高效研制转型要求。提出了一种卫星AIT数字化研制模式及其实施方案,针对AIT研制过程中的设计-传递-采集-应用4个环节,通... 卫星总装、集成与测试(AIT)过程是卫星研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传统设计、工艺和制造过程相对独立,无法满足卫星高质高效研制转型要求。提出了一种卫星AIT数字化研制模式及其实施方案,针对AIT研制过程中的设计-传递-采集-应用4个环节,通过总装技术要求定义和集成、AIT流程结构化定义、过程状态规范化定义、设计制造数据双向传递、制造现场数据采集等数字化手段,开发了管理系统并落地应用,实现了总体单位与总装单位之间的在线并行协同研制,提升了型号的研制效率、质量和稳定性。该模式实践为后续加强卫星AIT业务数字化全局规划研究,逐步补齐质量特性、卫星综合测试及状态管控数字化等AIT全业务提供了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总装 过程设计 数据传递 状态管理 数字化A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智化的供电台区应用分析
5
作者 谭社平 《广西水利水电》 2025年第1期130-135,共6页
阐述了数智化供电台区的定义、技术框架、关键要素及其发展现状与面临的主要挑战。重点对数据采集处理、智能监控管理以及系统集成创新等技术进行了研究,构建了针对数智化供电台区的应用分析模型,并详细梳理了数据源与处理流程。通过实... 阐述了数智化供电台区的定义、技术框架、关键要素及其发展现状与面临的主要挑战。重点对数据采集处理、智能监控管理以及系统集成创新等技术进行了研究,构建了针对数智化供电台区的应用分析模型,并详细梳理了数据源与处理流程。通过实证研究方法,选择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评估其应用效果,并探讨了该技术在供电台区的推广应用潜力。本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数智化供电台区的核心技术与应用价值,而且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供电台区 数据采集处理 智能监控管理 系统集成创新 应用分析模型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烟叶智能烤分过程监控系统
6
作者 王志鹏 刘平青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共6页
烟叶烘烤与分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正在加速推进,但还缺少有效的过程监控手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烟叶智能烤分过程监控系统。在分析烟叶智能烤分流程监控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烟叶智能烤分设备及过程进行数字孪生建模,完成... 烟叶烘烤与分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正在加速推进,但还缺少有效的过程监控手段,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烟叶智能烤分过程监控系统。在分析烟叶智能烤分流程监控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烟叶智能烤分设备及过程进行数字孪生建模,完成了对设备几何要素和虚拟场景的构建。设计烟叶智能烤分过程监控系统,并对实时数据采集与存储、虚实映射与互动集成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系统实现及应用效果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孪生的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现行烟叶智能烘烤和分级运行过程的全方位、多视角在线实时监控,并且在测试场景中CPU和GPU的FPS值保持在约60 f/s,可以辅助烤分作业现场决策,有助于提升烤分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智能烤分 数字孪生技术 过程监控 数据采集 虚实映射 互动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Frame Petrophysics软件包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宏建 朱有清 +1 位作者 许叔梅 方士军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531-535,共5页
在对 Geo Frame petrophysics软件包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 ,结合大庆地区地质情况 ,优选了补偿中子、岩性密度、自然伽马等校正模块 ,建立了 7种岩性的深层岩性库。同时建立了适应于大庆油田深层的处理解释模型。实际投产处理 175口井的... 在对 Geo Frame petrophysics软件包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 ,结合大庆地区地质情况 ,优选了补偿中子、岩性密度、自然伽马等校正模块 ,建立了 7种岩性的深层岩性库。同时建立了适应于大庆油田深层的处理解释模型。实际投产处理 175口井的测井资料 ,并与岩心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 ,精度达到了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 岩性解释 数据处理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航天智能制造的全域异构数据集成技术及应用
8
作者 程辉 张志军 +4 位作者 罗京 王涛 吕红亚 郑雨洲 吕佑龙 《上海航天(中英文)》 2025年第2期67-82,共16页
数据要素是航天智能制造的重要驱动力。围绕航天复杂构件制造过程中的多源异构数据集成与分析优化需求,提出了航天智能制造的全域数据集成框架,涵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建模、数据分析与优化等关键技术。针对航天制造全流程中多源异构... 数据要素是航天智能制造的重要驱动力。围绕航天复杂构件制造过程中的多源异构数据集成与分析优化需求,提出了航天智能制造的全域数据集成框架,涵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建模、数据分析与优化等关键技术。针对航天制造全流程中多源异构数据的时空耦合特性,提出了包括多维度索引建模、多尺度数据对齐和时间尺度转换的制造数据融合体系,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和整合能力;针对航天制造过程中包含的复杂运行规律,提出了基于关系网络模型和图神经网络去卷积算法,提高对制造过程的分析能力。最后,提出了数据分析在航天智能制造中的典型应用场景以及案例分析,验证本文中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智能制造 航天制造 异构数据集成 制造过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基完整性异常数据的分析处理
9
作者 王天虎 《广东建材》 2025年第3期67-71,共5页
超声波透射法在公路工程桩基检测中已很普遍,很大程度上对桩基的完整性进行了质量把关,但一些检测人员在遇到异常的现场检测问题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导致检测失败,甚至造成数据的误判。本文从检测工作实际从发,总结多年实际经验... 超声波透射法在公路工程桩基检测中已很普遍,很大程度上对桩基的完整性进行了质量把关,但一些检测人员在遇到异常的现场检测问题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导致检测失败,甚至造成数据的误判。本文从检测工作实际从发,总结多年实际经验,提出多种现场检测异常情况及异常数据的分析判定,旨在帮助更多的检测人员充分地掌握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基完整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透射法 桩基完整性 异常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运输集中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开发
10
作者 赵红森 石平刚 +1 位作者 徐丽 柴国浩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5年第3期62-74,共13页
区域货物运输集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在实现货物运输组织全流程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的基础上,基于算法模型实现装车站空车配送需求、可用空车资源、货物预装车方案、技术站列车编组方案等自动推算工具;面向各层级用户提供综合信息查询... 区域货物运输集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在实现货物运输组织全流程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的基础上,基于算法模型实现装车站空车配送需求、可用空车资源、货物预装车方案、技术站列车编组方案等自动推算工具;面向各层级用户提供综合信息查询,支持区域内和局站间班/阶段计划协同编制,以提高运输组织效率;统筹区域内货运需求和运力资源,实现局管内快速精准调配空车至装车站、重车合理均衡输送至卸车站;辅助技术站实现高质量列车编组,支持中间站分方向、按分界口成组装车方案及优化列车开行方案,达到技术站服务中间站、中间站反哺技术站的目标;支持基于量化指标的绩效考核,实现区域内运输组织闭环管理。自2023在济南局推广使用,在提高作业效率、作业安全和货物运输组织水平的同时,有助于缩短交货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组织 区域运输集中管理 数据集成与共享 业务流程再造 计划协同编制 货运组织优化 绩效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y Techniqu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eb-Based PDM System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莉娟 张旭 宁汝新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6年第3期269-272,共4页
Some key techniqu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eb-based product data management (PDM) system are introduced. The four-tiered B/S architecture of a PDM system-BITPDM is introduced first, followed by its design and imple... Some key techniqu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eb-based product data management (PDM) system are introduced. The four-tiered B/S architecture of a PDM system-BITPDM is introduced first, followed by it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including virtual data vault, flexible coding system, document management, product structure and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workflow/process and product maturity management. BITPDM can facilitate the activities from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phase to manufacturing, and manage the product data andtheir dynamic changing history. Based on Microsoft. NET, XML, web service and SOAP techniques, BITPDM realizes the integration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product in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duct data management (PDM)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NPI) web service product structure and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integrated process and product maturity manag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物探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午阳 魏新建 李海山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88,共19页
通过梳理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物探)领域中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总结了智能物探的优势和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物探技术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第2次浪潮中开始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 通过梳理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物探)领域中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总结了智能物探的优势和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物探技术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第2次浪潮中开始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得益于物探领域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硬件算力的高速发展以及不断出现的新深度学习框架,智能物探技术从早期的机器学习发展为目前的深度学习,在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等方面的应用中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2)目前智能物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标签集的构建、去噪、断裂检测、层位与层序解释、地震相分类和异常体检测、岩性识别与油气藏开发、地震反演成像等方面,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克服了人工交互操作和人工经验的主观性和不可靠性,助力打破传统物探技术瓶颈。(3)智能物探技术的发展面临着缺少公开的标签数据集、缺少解决地球物理领域问题的智能化框架及尚未形成适用于地球物理领域共享的智能化开发平台等难题,可以从解决数据基础、构建智能平台、开展网络架构基础性研究及与应用场景结合等方面着手解决;此外,智能物探技术的发展方向还包含智能地震成像方法研究,储层成像方法研究,油气大数据挖掘、智能风险评估与智能决策以及超算软件装备研发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物探 大数据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标签数据集 深度学习框架 智能处理与解释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应用业务融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代才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0期64-68,73,共6页
针对现有气象应用不能直接融入气象大数据平台的现状,该文采用“云+端”融入的方法,对气象应用的数据存储、产品加工、业务监控、应用接口以及应用端进行改造设计,使现有气象应用业务能够快速接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该设计在湖北气象业... 针对现有气象应用不能直接融入气象大数据平台的现状,该文采用“云+端”融入的方法,对气象应用的数据存储、产品加工、业务监控、应用接口以及应用端进行改造设计,使现有气象应用业务能够快速接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该设计在湖北气象业务进行应用,避免了因气象业务智能化建设而造成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有利于推动气象业务智能化发展,为今后气象应用改造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大数据云平台 融入 云+端 产品加工 业务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生成对抗网络的地震数据重建和去噪一体化方法
14
作者 张岩 张一鸣 +1 位作者 董宏丽 宋利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4-723,共10页
在实际采集过程中,受地形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地震数据不仅在空间上会出现采样不足或不规则的情况,而且会混入噪声,不利于后续地震数据的处理和解释。通常将重建与去噪分为两个阶段处理,这样往往会引入额外的误差。为此,文中提出了一... 在实际采集过程中,受地形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地震数据不仅在空间上会出现采样不足或不规则的情况,而且会混入噪声,不利于后续地震数据的处理和解释。通常将重建与去噪分为两个阶段处理,这样往往会引入额外的误差。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韦氏生成对抗网络(cWGAN)的地震数据重建去噪一体化方法,该方法研究的重点是在缺失道和噪声的混合干扰下,准确提取地震数据的有效特征。首先,以U-Net模型为基本网络结构来构建生成器模型,分级提取地震数据同相轴特征;在判别器模型中引入条件约束,引导生成器优化梯度方向。其次,建立重建和去噪误差描述模型,该模型设计了一体化损失函数,可以兼顾重建与去噪两方面的处理任务。最后,经过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测试,证明文中所提的网络模型恢复的地震数据信噪比更高且具有较强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重建与去噪一体化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一体化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可穿戴柔性数据手套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燕 谢红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75,共12页
智能可穿戴领域是一个集多学科多门类的交叉研究领域,智能可穿戴数据手套在监测人体健康、信息传递、通信、虚拟交互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运用Citespace软件以Wed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近5年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检索... 智能可穿戴领域是一个集多学科多门类的交叉研究领域,智能可穿戴数据手套在监测人体健康、信息传递、通信、虚拟交互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运用Citespace软件以Wed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近5年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检索,最终纳入126篇文献进行全文系统分析,从应用于数据手套基于不同工作原理的传感器类型、用于可穿戴传感显示转化的数据处理方法、多功能可穿戴传感手套集成的方法3个方面,对最新研究进行全面梳理总结。讨论了方法和技术的局限性,指出了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传感器 数据手套 传感技术 数据处理 集成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驱动的轧机振动预测及可解释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阳 段振杰 +3 位作者 王思静 林然锰 杜晓钟 王威中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55,共7页
为研究轧制过程动态工艺参数对轧机振动的影响规律,改善现有研究中机理模型精度较低且数据模型缺乏可解释性的问题,采用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算法建立基于多源数据的轧机振动预测模型,并使用SHapley Additiv... 为研究轧制过程动态工艺参数对轧机振动的影响规律,改善现有研究中机理模型精度较低且数据模型缺乏可解释性的问题,采用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算法建立基于多源数据的轧机振动预测模型,并使用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框架对预测模型进行解释。通过与其他预测模型相比,XGBoost预测模型可以利用工艺参数实现对轧机运行状态的高精度预测。基于SHAP框架解释的结果表明,出入口厚度、轧制力、轧制速度对轧机振动影响较大,后张力对轧机振动影响较小。研究为提高轧机设备与工艺参数的匹配度,实现将工业数据应用于轧机振动预测和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轧机振动 工业数据 工艺参数 极端梯度提升 SHAP解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湖仓一体”技术的城轨大数据平台设计与升级改造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雁军 光志瑞 +1 位作者 李明华 陈建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2,共9页
为了探寻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升级改造的最优方案,本文以城轨大数据平台为研究对象,从城轨大数据平台发展历程出发,梳理城轨大数据平台发展的3个阶段,分析各阶段大数据平台所采用的技术与优缺点,重点总结当前阶段“湖仓一... 为了探寻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升级改造的最优方案,本文以城轨大数据平台为研究对象,从城轨大数据平台发展历程出发,梳理城轨大数据平台发展的3个阶段,分析各阶段大数据平台所采用的技术与优缺点,重点总结当前阶段“湖仓一体”大数据技术所具备的湖仓一体、流批一体、OLTP+OLAP、多重负载等优点,研究了基于该技术的大数据平台架构升级改造设计要点,并将该技术在北京地铁数据中心的大数据平台升级改造中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湖仓一体”大数据平台技术兼具数据湖的低成本、数据仓库的高性能等优点,解决了原大数据平台在性能、容量与多用途支持上的不足,为城轨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升级改造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大数据平台 升级改造 湖仓一体 流批一体 数据仓库 数据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制浆造纸生产过程的物性数据库系统的构建研究
18
作者 白纪飞 李康昊 +2 位作者 潘磊 韩育林 满奕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50,共6页
由于植物纤维的表征较为复杂,基于植物纤维理化性质的制浆造纸物性数据库尚未建立,这导致基于物性数据的机理模拟仿真存在较大困难,从而阻碍了机器学习等先进方法在制浆造纸模型开发过程中的深度利用。为此,本研究基于制浆造纸工业专业... 由于植物纤维的表征较为复杂,基于植物纤维理化性质的制浆造纸物性数据库尚未建立,这导致基于物性数据的机理模拟仿真存在较大困难,从而阻碍了机器学习等先进方法在制浆造纸模型开发过程中的深度利用。为此,本研究基于制浆造纸工业专业知识和数据库结构设计语言,开发了系统性表征植物纤维的方法,并构建了面向制浆造纸生产过程的物性数据库系统。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物性数据库集成架构,可自动化采集开源研究数据,并对其进行结构化处理;该物性数据库可兼容大量植物纤维、基础化工物质和热力学计算模型数据,为开发面向制浆造纸工业的交互式模拟计算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过程 纤维表征 数据集成 物性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戴子龙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4期196-198,共3页
矿山测量中,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分散、不连贯及繁琐问题显著。本研究构建基于GIS的矿山测量一体化框架,整合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与展示,消除数据冗余与丢失。深入探索数据预处理、校核、分析等核心环节,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及时。实证表... 矿山测量中,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分散、不连贯及繁琐问题显著。本研究构建基于GIS的矿山测量一体化框架,整合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与展示,消除数据冗余与丢失。深入探索数据预处理、校核、分析等核心环节,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及时。实证表明,该一体化处理方式显著提升测量效率与精度,简化流程,减少数据丢失与冗余,节约资源。此研究为矿山测量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实践新径,推动行业向更高效、精准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测量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一体化研究 GIS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财务建设之报表智能化体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青莹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随着财务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不少企业通过业务和数字双轮驱动,优化和提升财务管理的价值。以A公司为例,探讨了财务报告编制中面临的挑战,如编制难度、标准不一致、人工成本高和信息质量问题,分析并自主研发了报表智能化产品。报表智... 随着财务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不少企业通过业务和数字双轮驱动,优化和提升财务管理的价值。以A公司为例,探讨了财务报告编制中面临的挑战,如编制难度、标准不一致、人工成本高和信息质量问题,分析并自主研发了报表智能化产品。报表智能化产品通过整合异构系统和多数据源,实现无人值守和实时监控,从而在报表出具全流程中实现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升。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报表智能化产品后,财务人员能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更具战略价值的任务上,从而为企业带来更深远的管理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数字化 报表智能化 数据集成 RPA 管理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