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环境的优化配置——以深圳大学为例 被引量:41
1
作者 戴霞 谢戴西 +2 位作者 秦春波 王东 谢红光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79,共5页
环境行为学主张"改变的设计将改变人的行为",并将理论拓展到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探讨行为影响机制;锻炼行为生态学理论以个体、社会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构建理论模型;课程理论认为课程环境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强调课程环境与... 环境行为学主张"改变的设计将改变人的行为",并将理论拓展到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探讨行为影响机制;锻炼行为生态学理论以个体、社会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构建理论模型;课程理论认为课程环境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强调课程环境与课程其他要素的平衡发展,共同实现教育目标。基于以上理论对体育课程环境进行优化配置,主要途径为:通过校园卡体育专项经费与体育场馆预定系统较好地解决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及享有体育资源公平性的问题;通过开发互联网+"约战系统"以及不同层次的竞赛环境配置为学生提供多途径参与体育竞赛的课程软环境;通过主题性、参与性及互动性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突显体育文化的影响力。课程环境的优化配置使大学生课余锻炼人数呈稳定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程环境 课内外一体化 环境行为学 锻炼行为生态学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89
2
作者 夏贵霞 舒宗礼 +1 位作者 夏志 石岩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3-77,共5页
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湖北大学在"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观指导下,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出发点,在对本校学生特点、场地器材、师资条件、校园文化等深入调研的前提下... 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湖北大学在"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观指导下,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出发点,在对本校学生特点、场地器材、师资条件、校园文化等深入调研的前提下,从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学习评价等方面构建与实施了"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经过5年多的试验和探讨,在多元质量观的指导下,采取"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为拓展和延伸"的形式,以"取消基础课、普及选项课;淡化竞技教学内容,突出终身健身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为总体改革目标,优化课程各要素,提高教学效率,注重"应用性、差异性、自主性"、"基本健身知识、基本休闲健身技能、基本终身健身能力"和"终身体育兴趣、终身体育习惯、终身体育能力"的落实,实现了体育课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 “课内外一体化” 体育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湖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