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
1
作者 李聪 王志新 +3 位作者 于洪霞 路潜 周文华 庞冬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编制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量表并验证其在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中的信度、效度,为医护人员测量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提供评估工具。方法: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中自我调节的定义,结合文献分析、专家咨询、预调查及课题组讨论形成... 目的:编制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量表并验证其在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中的信度、效度,为医护人员测量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提供评估工具。方法: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中自我调节的定义,结合文献分析、专家咨询、预调查及课题组讨论形成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量表。采用方便取样法,于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选取在北京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肛肠外科接受了直肠癌保肛手术的3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结果: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量表包含3个维度,17个条目。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和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均为1.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06%。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量表结构模型指标均符合拟合标准。量表的效标效度为0.580(P<0.05)。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51,重测信度为0.958。结论: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评价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 量表编制 信度 效度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免疫治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自我管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薇薇 文彦 +3 位作者 梁娟 汪建琼 罗莎 严文凤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4,29,共6页
目的 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构建肺癌免疫治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将130例肺癌免疫治疗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严格遵循复杂干预方案... 目的 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构建肺癌免疫治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将130例肺癌免疫治疗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严格遵循复杂干预方案的开发指南构建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实施。于干预前,干预后即刻,干预后1个月、2个月比较两组静脉血栓栓塞症自我管理行为、管理满意度、风险自我评估率、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焦虑抑郁、自我效能感、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不同时间,干预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的静脉血栓栓塞症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在肺癌免疫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症 健康行为整合理论 自我管理 自我效能 负性情绪 生活自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全生命周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媛媛 李小燕 +1 位作者 叶春慧 叶寅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138-141,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全生命周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皖南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全生命周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皖南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试验组接受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全生命周期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入组时及干预6个月时衰弱、透析指标、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衰弱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尿素降低率、尿素清除指数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细胞比容高于干预前,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全生命周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衰弱症状,改善透析相关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全生命周期 血液透析 衰弱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久坐行为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实施
4
作者 彭菲津 王淑贞 +5 位作者 杨玉金 郑春艳 邹转芳 白李平 王芸娇 李睿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8-102,共5页
目的 构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久坐行为干预方案,并探讨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3年3-8月6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67例患者作为干预组,构建并... 目的 构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久坐行为干预方案,并探讨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3年3-8月6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67例患者作为干预组,构建并实施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久坐行为干预方案。干预3个月后评估两组效果。结果 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两组久坐行为总时间、久坐行为最长持续时间、6 min步行试验、无痛行走距离、简易体能测试、血管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久坐行为干预方案的实施可有效降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久坐行为水平,增加身体活动,提高步行能力、下肢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久坐行为 静坐行为 健康行为改变 整合理论 身体活动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儿饮食运动管理方案的构建
5
作者 王为杰 史蕾 +5 位作者 邓瑛瑛 陈美佳 梁清钊 欧阳配 黄佳颖 张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45-49,共5页
目的构建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儿饮食运动管理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循证、半结构式访谈,形成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儿饮食运动管理方案初稿;运用德尔菲法,遴选19名专家对方... 目的构建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儿饮食运动管理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循证、半结构式访谈,形成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儿饮食运动管理方案初稿;运用德尔菲法,遴选19名专家对方案进行2轮函询,完善并确定最终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0.48%、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0.90;第2轮函询中,各指标重要性变异系数0.06~0.19,肯德尔和谐系数0.101(P<0.05),各指标可行性变异系数0.10~0.23,肯德尔和谐系数0.122(P<0.05);最终形成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的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儿饮食运动管理方案。结论颅咽管瘤相关下丘脑性肥胖患儿饮食运动管理方案具有较好的专家认可度和可行性,可进一步开展临床验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颅咽管瘤 下丘脑性肥胖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营养 运动 证据总结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康复干预方案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惠莉 赵建伟 +3 位作者 蒋静媛 武佩佩 唐磊 卢艳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ITHBC)理论的康复干预方案,对改善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2022年1-3月在我院乳腺肿瘤护理专科门诊因乳腺癌导致上肢功能障碍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ITHBC)理论的康复干预方案,对改善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2022年1-3月在我院乳腺肿瘤护理专科门诊因乳腺癌导致上肢功能障碍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ITHBC理论的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比较2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自我管理效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4周后,2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和外展的活动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THBC的康复干预方案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上肢功能,提升其生活品质以及自我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上肢功能 自我管理效能 生活质量 肿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自我管理方案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李琴 马雪儿 +2 位作者 杨雪霞 何晓萱 蔡雯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3期1435-1440,共6页
目的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ntegrated theory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ITHBC)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在NAFL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ITHBC为理论框架... 目的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ntegrated theory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ITHBC)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在NAFL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ITHBC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法初步拟定干预方案初稿。采用专家函询法修改及完善自我管理方案。采用立意抽样法纳入2023年4-5月在乌鲁木齐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符合NAFLD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社区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ITHBC的自我管理干预;随访4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临床特征变化。结果(1)3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85%、85%,专家权威系数为0.833,协调系数分别为0.191、0.254、0.272,均P<0.01。最终干预方案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17项。(2)随访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总分、疾病防治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心理认知管理及不良生活方式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临床指标(腰围、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THBC构建的NAFL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改善患者病情,提升NAFLD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自我管理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青少年过渡期准备体验的质性研究
8
作者 杨乔越 余雅琪 +4 位作者 余艮珍 罗颖 胡婉梅 宋文帅 傅茂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6-120,共5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青少年过渡期准备的真实体验,为构建过渡期准备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制定访谈提纲,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例慢性肾脏病青少年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青少年过渡期准备的真实体验,为构建过渡期准备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制定访谈提纲,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例慢性肾脏病青少年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慢性肾脏病青少年过渡期准备的真实体验可归纳为对过渡期准备的认知不足、对疾病和症状的辨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影响顺利过渡的因素3个主题。结论 医护人员应提供个性化过渡教育,辅以家庭参与,促进青少年心理社会适应,完善过渡医疗体系,以促进慢性肾脏病青少年顺利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慢性肾脏病 过渡期准备 过渡期医疗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自我管理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盆底肌康复护理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刘蕾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0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盆底肌康复护理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盆底肌康复护理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盆底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盆底功能障碍简表(PFDI-2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PFDI-20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PFDI-7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盆底肌康复护理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尿潴留 盆底肌康复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盆底功能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改善出院后居家老年卧床患者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21
10
作者 徐永能 卢少萍 +8 位作者 林建华 黄巧 李绣球 任晓晓 何金莲 赵雪琴 吴博 肖风霞 李远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7期786-789,共4页
目的 :评价应用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对出院后居家老年卧床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卧床患者按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由外展小组评估患者并制订家庭康复护理计划,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的电话随访,实... 目的 :评价应用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对出院后居家老年卧床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卧床患者按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由外展小组评估患者并制订家庭康复护理计划,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的电话随访,实验组按照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方法,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管理,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2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出院后6个月、1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环境领域、社会领域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方法对老年卧床患者实施出院家庭康复管理,能提高老年卧床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卧床患者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家庭康复计划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健康教育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11
作者 谢贵华 成忠莎 +6 位作者 万艳平 柏晓玲 陆雅洁 滕娟 田茂琴 李业涛 易一乐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MHVR)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0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行MHVR后的患者170例,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MHVR)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0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行MHVR后的患者170例,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别纳入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以ITHBC为基础,从知识信念模式、自我管理模式、社会促进模式三个方面分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前指导、出院后微信沟通、电话回访、及时了解患者动态。结果观察组复查依从率为97.7%,对照组为58.8%,P为0.00;服药依从性得分观察组为(7.48±0.96)分,对照组为(6.34±1.56),P为0.01;治疗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得分观察组为(0.62±0.14)分,对照组为(0.50±0.18)分,P为0.00;抗凝治疗满意度得分观察组(53.27±9.99)分,对照组为(49.48±9.82)分,P为0.01。结论以ITHBC为基础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抗凝复查依从性、服药依从性、抗凝治疗效果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健康教育 延续性护理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转变理论在住院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转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杨志敏 谌科 周凤勤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4期2271-2273,共3页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帮助住院高血压病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20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60例。干预组接受以行为转变理论为理论基础的护理干预措施,常规组接受一般的...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帮助住院高血压病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20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60例。干预组接受以行为转变理论为理论基础的护理干预措施,常规组接受一般的健康教育。常规组和干预组分别在入院时和6个月后,进行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和常规组的健康教育方式均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转变有效,其中干预组改变幅度大于常规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行为转变理论对帮助住院高血压病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有显著促进作用,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健康教育 行为转变理论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容量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乔悦 黄霞 +4 位作者 贾培培 李霞 莫明慧 郭晓菡 李笑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8-111,共4页
目的深入了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容量管理体验,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拟订容量管理体验访谈提纲,对12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容量管理认知欠佳(出院后存... 目的深入了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容量管理体验,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拟订容量管理体验访谈提纲,对12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容量管理认知欠佳(出院后存在认知缺陷,知识寻求行为受阻),心态老化导致管理信念消极(轻视自身价值,个人责任感差异),缺乏容量调节知识与技能(容量平衡维持不佳,容量负荷自我监测不力,容量超负荷识别不足及处理错误),多种社会支持需求(家庭与社会情感支持,社区医院资源支持,远程信息支持与咨询服务)4个主题及10个亚主题。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容量管理认知、知识与技能不足,态度消极,缺乏社会支持。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其现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心力衰竭 居家患者 容量管理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行为改变干预本体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冬冬 林惠 +1 位作者 段会龙 邓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1,共8页
生活方式干预是慢病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综合干预方案成为慢病管理模式研究的新趋势。面对干预复杂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强的挑战,一个标准、细致、综合的框架有利于对干预方案进行解构分析,从而促进干预的... 生活方式干预是慢病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综合干预方案成为慢病管理模式研究的新趋势。面对干预复杂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强的挑战,一个标准、细致、综合的框架有利于对干预方案进行解构分析,从而促进干预的质量和效果提升。本研究提出健康行为改变干预本体,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干预内容进行分类提取,得到行为改变技术及其属性的重要术语集合,通过七步法结合OWL建模语言完成本体构建;并以面向高血压院外管理的干预方案为例进行验证,评估其干预方案。所得术语集合包括22个适用于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慢病管理饮食和运动场景的行为改变技术,以及102个行为改变技术实施过程属性,健康行为改变干预本体共有128个类,51个数据属性,16个对象属性。基于本体将高血压干预方案转换为层次清晰、过程明确的干预单元组合,对其评估结果表明方案使用行为改变技术共14种,覆盖率为63.64%。该本体能够应用于慢病管理相关场景的干预设计、描述和分析评估等环节,有利于知识的组织与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管理 行为改变技术 移动医疗 健康行为理论 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健康教育模式对婴儿期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孟珊 曾小茜 +2 位作者 王丽娜 冯春雨 王丹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健康教育模式对婴儿期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初产孕妇110例。根据孕妇孕检顺序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健康教育模式对婴儿期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初产孕妇110例。根据孕妇孕检顺序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健康教育模式。收集并分析两组初产孕妇自我效能评分(BSES)、母乳喂养态度、纯母乳喂养率及婴儿断乳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42 d、6个月BSES评分、母乳喂养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7 d、1、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6、9、12个月断乳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孕妇自我效能及母乳喂养态度,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延迟1岁婴儿断乳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健康教育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术前口服营养补充健康教育对食管癌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惠霞 赵雨晴 +1 位作者 孙雪影 李好正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21期1987-1990,共4页
目的制定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口服营养补充健康教育方案并应用于临床,探讨其对食管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9月-2020年3月入院后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营... 目的制定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口服营养补充健康教育方案并应用于临床,探讨其对食管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9月-2020年3月入院后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营养补充健康教育;观察组成立行为转变理论健康教育干预管理组,开展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口服营养补充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术前1 d、术后7 d的营养状态指标。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至出院前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营养状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术后7 d 2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心律失常、肺部感染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口服营养补充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食管癌患者口服营养补充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生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口服营养补充 行为转变理论 健康教育 营养状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下的手机微信平台干预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玉环 卢晓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4期2624-2627,共4页
目的观察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下的手机微信平台干预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剖宫产术初产妇,依据建档顺序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接... 目的观察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下的手机微信平台干预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剖宫产术初产妇,依据建档顺序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ITHBC下的手机微信平台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估]、自我效能、母乳喂养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泌乳始动、下床活动、首次哺乳、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每日哺乳次数多于对照组,产后3 d泌乳量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SDS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QOLI-74、健康行为、遵医行为、药物治疗、日常行为及自我效能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70%(2/54)]低于对照组[14.81%(8/54)](P<0.05)。结论采取ITHBC下的手机微信平台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促进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缓解患者疼痛情况,减轻负性情绪,改善母乳喂养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手机微信平台 剖宫产术后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种植牙患者口腔卫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华瑾 贺高美 林志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2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种植牙患者口腔卫生行为的影响。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1月收治种植牙患者7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种植牙患者口腔卫生行为的影响。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1月收治种植牙患者7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刷牙时间单次≥3min、每天刷牙次数≥3次及使用颤动法刷牙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SBI、mPLI、PD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种植牙患者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口腔卫生行为,提升种植体周围健康状况,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 口腔卫生行为 种植体健康 护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维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郦丹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2期124-126,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维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12月于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 目的:分析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维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12月于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管通路维护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血管通路护理、血管通路日常维护、血管通路功能监测、并发症预防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体征管理、并发症预防评分及总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维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患者血管通路维护认知水平,改善自我护理行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维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