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太6E卫星平台与载荷一体化热控设计与验证
1
作者 乔心全 吕鲁仓 +2 位作者 安秀枝 侯卫国 王敏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1,共7页
针对设备或单机的差异化热控需求,航天器热控多数采取分舱设计或分区控温的方案,以实现各舱段或各区域的独立散热和控温,便于对各独立区域内设备或单机进行精准控温;但是分舱设计所需热控资源较多,各独立区域内均需独立配置主动控温功... 针对设备或单机的差异化热控需求,航天器热控多数采取分舱设计或分区控温的方案,以实现各舱段或各区域的独立散热和控温,便于对各独立区域内设备或单机进行精准控温;但是分舱设计所需热控资源较多,各独立区域内均需独立配置主动控温功率、控温和测温通道以及热控指令等。以我国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为典型示例,针对平台与载荷设备的控温需求,通过分析对比分舱(或分区)控温与一体化布局热控设计所需散热面和保温加热功率的差异,从理论分析和在轨验证两方面,详细给出了一体化热控设计带来的有益效果,证明热控方案对“全电推高轨卫星大功率变轨、小功率位保”分时差异化需求的特定适用性。仅以亚太6E卫星为例,整星主散热面9.9m^(2)、载荷热耗1500W,一体化热控设计能够减少散热面需求0.5~1.0m^(2),保温加热功率能够节省600~800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与载荷 统一布局 热控设计 全电推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长航时无人机平台天线一体化结构设计
2
作者 张旭东 赵希芳 牛宝君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51,共5页
因具备高空、长航时的独特优势,用于雷达探测的临近空间长航时无人机在空间攻防和信息对抗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临近空间无人机载荷能力限制,雷达探测系统结构及重量需满足飞机平台极其苛刻的要求。平台天线一体化是解决该问题... 因具备高空、长航时的独特优势,用于雷达探测的临近空间长航时无人机在空间攻防和信息对抗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临近空间无人机载荷能力限制,雷达探测系统结构及重量需满足飞机平台极其苛刻的要求。平台天线一体化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将天线与飞机平台结构一体化设计,实现天线既是雷达载荷功能件,同时也是飞机平台结构的主或次承力构件。文中将雷达系统中天线与平台结构融合,研究了平台天线一体化结构设计,实现了雷达天线结构功能与平台结构承载功能一体化,阐述了平台天线一体化结构,仿真分析了一体化结构刚度、强度,开展了积木化试验中盒段级结构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平台天线一体化结构满足装机刚度、强度及稳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长航时无人机 平台天线一体化 结构功能一体化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研究——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5
3
作者 冯卓 吴奇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平台经济逐渐成长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模式,其特性为实体经济的增长赋予了新的动能。本文采用2012~2022年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平台经济是否能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证结果表明,平台经济能够显著地对实体...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平台经济逐渐成长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模式,其特性为实体经济的增长赋予了新的动能。本文采用2012~2022年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平台经济是否能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证结果表明,平台经济能够显著地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数字普惠金融和财政分权度均能强化平台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上述因素在推动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为理解当前我国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实体经济 产业结构 数字普惠金融 财政分权度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一体化高分辨率微小卫星精密热控制
4
作者 柏添 姜峰 +2 位作者 孔林 张雷 王建超 《光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92,共12页
星载一体化卫星集成度高,精密控温面临挑战,为了确保卫星成像质量,要实现相机结构温度稳定性全周期≤±0.1℃,焦面传感器温度在成像期间温升≤1℃/min。首先分析卫星布局、飞行轨道热流环境特点及热设计难点,对单机进行均温化设计,... 星载一体化卫星集成度高,精密控温面临挑战,为了确保卫星成像质量,要实现相机结构温度稳定性全周期≤±0.1℃,焦面传感器温度在成像期间温升≤1℃/min。首先分析卫星布局、飞行轨道热流环境特点及热设计难点,对单机进行均温化设计,针对相机不同组件的温度变化特性,采取辐射加热和相变储能的热设计方法实现高精度温度控制。然后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并完成了仿真计算。最后开展整星热平衡试验,完成在轨飞行验证。试验与在轨温度结果显示,单机组件温度处于0~35℃,相机组件温度处于19.5~20.5℃,温度波动<±0.05℃,焦面传感器温度为15~20℃,工作时温升速率<0.5℃/min,满足卫星的控温指标与成像需求,验证了热设计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星载一体化 精密热控 热试验 在轨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卫星平台与载荷一体化构型 被引量:19
5
作者 徐庆鹤 范立佳 +2 位作者 高洪涛 卢清荣 史海涛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4年第4期9-16,共8页
随着遥感卫星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高精度、高敏捷性、低成本遥感卫星的需求日益强烈。平台与载荷一体化设计是未来高精度、高敏捷性、低成本遥感卫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平台与载荷一体化构型设计是平台与载荷一体化遥感卫星的关键。目... 随着遥感卫星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高精度、高敏捷性、低成本遥感卫星的需求日益强烈。平台与载荷一体化设计是未来高精度、高敏捷性、低成本遥感卫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平台与载荷一体化构型设计是平台与载荷一体化遥感卫星的关键。目前已有多颗平台与载荷一体化构型的遥感卫星在轨飞行,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分析了平台与载荷一体化设计的遥感卫星构型;从提高图像定位精度、降低卫星质量、降低建造成本等方面,分析了平台与载荷一体化构型的优势;对载荷设计需具有整星级优化理念、载荷需提供多种接口、平台与载荷间具有强耦合关系等一体化构型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给出了一体化构型的建议,如整星形状设计、主承力结构设计、大型部件布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构型 平台 载荷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一号轻型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光学成像技术 被引量:35
6
作者 徐伟 金光 王家骐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69-1978,共10页
为了实现吉林一号光学遥感卫星轻量化设计与高分辨率多光谱多模式成像,采用星载一体化设计理念及敏捷多模式成像策略,完成了吉林一号卫星的指标、方案及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在轨多模式光学成像。吉林一号整星的质量为450kg,有效载荷比高达4... 为了实现吉林一号光学遥感卫星轻量化设计与高分辨率多光谱多模式成像,采用星载一体化设计理念及敏捷多模式成像策略,完成了吉林一号卫星的指标、方案及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在轨多模式光学成像。吉林一号整星的质量为450kg,有效载荷比高达40%,机动能力达2.1(°)/s,可实现大侧摆、同轨立体与条带拼接等多模式成像,结合星上800GB的FLASH存储能力和X波段双通道600 Mbps的数据传输能力,卫星每天可获取近150 000km^2的图像数据。吉林一号轻型高分辨率光学卫星于2015年发射入轨,运行在656km太阳同步轨道,地面全色和多光谱分辨率分别优于0.72m和2.88m,满足多行业应用及商业化运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 星载一体化 吉林一号 多模式成像 轻型高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振动隔离技术的平台载荷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申军烽 邓成晨 +2 位作者 陶炯鸣 周徐斌 倪涛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4年第3期28-34,共7页
针对大口径高分辨率相机对卫星平台结构、安装包络、振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振动隔离技术的平台载荷一体化设计与分析方法。通过在卫星平台与载荷安装基板之间的一体化结构中增加柔性连接单元,利用系统刚度和能量耦合的... 针对大口径高分辨率相机对卫星平台结构、安装包络、振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振动隔离技术的平台载荷一体化设计与分析方法。通过在卫星平台与载荷安装基板之间的一体化结构中增加柔性连接单元,利用系统刚度和能量耦合的原理对一体化结构平台的系统性能进行设计和仿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平台载荷一体化结构地面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基于微振动隔离技术的平台载荷一体化设计在满足载荷安装要求的同时,还能够将卫星平台传递至载荷基板的振动响应衰减80%以上,从而有效地确保载荷的主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相机 平台载荷一体化 微振动 振动隔离 能量解耦 空间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高分辨率相机与卫星平台连接方式综述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建永 满益云 +1 位作者 傅丹膺 杨居奎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9年第4期36-41,共6页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高分辨率相机与卫星平台之间的结构一体化程度,总结出三种不同类型的连接方式,并对它们的受力形式以及传力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列表对比和分析总结,给出了中国敏捷成像相机与卫星平台一体化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 连接方式 结构一体化 直接对接式 嵌入安装式 一体化融合式 敏捷成像 空间相机 卫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裁模具CAD/CAM系统集成开发平台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贤坤 赵汝嘉 陆还珠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5,共3页
基于CASE(ComputerAidedSoftwareEngineering)技术原理和冲裁模设计与制造过程的特点以及CAD技术原理,提出一种面向中小型模具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冲裁模CAD/CAM系统集成开发平台。论述... 基于CASE(ComputerAidedSoftwareEngineering)技术原理和冲裁模设计与制造过程的特点以及CAD技术原理,提出一种面向中小型模具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冲裁模CAD/CAM系统集成开发平台。论述了平台的设计要求、体系结构和工作流程。并指出实现平台的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开发平台 CAD CAM 冲裁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矿山物联网的结构性平台与服务性平台 被引量:28
10
作者 张申 张滔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8,共5页
分析了目前煤矿综合自动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需采用物联网技术及其平台性来实现矿山物理世界的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指出矿山物联网的3层架构决定了矿山物联网是一种开放式平台,且该平台体现为结构性平台和服务性平台;提出... 分析了目前煤矿综合自动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需采用物联网技术及其平台性来实现矿山物理世界的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指出矿山物联网的3层架构决定了矿山物联网是一种开放式平台,且该平台体现为结构性平台和服务性平台;提出矿山物联网的结构性平台应具有开放的感知层平台、开放的主干传输平台以及开放的应用基础平台;根据目前煤矿实际需求,介绍了矿山物联网服务性平台中的分布式监测监控底层服务平台、为第三方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多学科协同工作平台以及云服务平台;最后指出结构性平台可确保服务性平台的有效实施,服务性平台有利于矿山不同专业在同一个公共平台上协同工作,形成一种新的基于物联网的协同工作模式,同时有利于将各种不同的应用服务集成到矿山物联网中,推动矿山安全生产所需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自动化 综合自动化 矿山物联网 结构性平台 服务性平台 开放架构 专业化服务 云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 Services在电力企业信息集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建粉 吕海莲 李志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3642-3644,共3页
分析了电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平台系统异构和信息共享困难的问题,介绍了Web Services的核心技术,并结合电力企业生产特殊性和信息管理系统多样性及分散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Web Services的电力企业信息集成方案,给出了信息集成... 分析了电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平台系统异构和信息共享困难的问题,介绍了Web Services的核心技术,并结合电力企业生产特殊性和信息管理系统多样性及分散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Web Services的电力企业信息集成方案,给出了信息集成构架和三层的信息集成平台结构。该集成方案克服了传统企业应用集成方法的不足,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SERVICES技术 异构 信息集成 集成平台 电力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高效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迎春 李尚平 +1 位作者 裴少帅 陈树勋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在设计开发的通用优化平台中,采用模块化结构,集成了现有有限元分析软件与自行研制开发的高效优化方法.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完成结构特性分析,并提取节点、单元、实常数等信息及分析结果,在优化平台中调用自行设计的优化方法完成优化计算... 在设计开发的通用优化平台中,采用模块化结构,集成了现有有限元分析软件与自行研制开发的高效优化方法.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完成结构特性分析,并提取节点、单元、实常数等信息及分析结果,在优化平台中调用自行设计的优化方法完成优化计算.该方法既充分利用了现有有限元分析软件强大的分析功能和高效优化方法的优越性,同时避免了优化程序设计中重复开发有限元分析部分,提高了优化效率.甘蔗收割机台架结构的优化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平台 软件集成 有限元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大射电望远镜机电光一体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段宝岩 苏玉鑫 +4 位作者 仇原鹰 王文利 孙欣 南仁东 彭勃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002-1004,共3页
针对美国Arecibo 大射电望远镜(口径305 m )设计方案的不足与对新一代大射电望远镜的要求,提出了全新的机电光一体化设计方案。对悬索馈源系统的非线性随机响应与二次稳定平台的运动精度做了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研究,... 针对美国Arecibo 大射电望远镜(口径305 m )设计方案的不足与对新一代大射电望远镜的要求,提出了全新的机电光一体化设计方案。对悬索馈源系统的非线性随机响应与二次稳定平台的运动精度做了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满足跟踪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射电望远镜 机电光一体化 悬索 跟踪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QS二元合金设计的高通量方法和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娟 杨小渝 +3 位作者 王宗国 王幸阳 张小丽 曾雉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1-410,共10页
自2011年6月美国提出"材料基因组计划"以来,构建集成的高通量材料计算平台和数据库平台以加快新材料的研发已成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高通量材料计算平台MatCloud提供了一个集成的材料自动流程计算框架,旨在为新材料的设计和... 自2011年6月美国提出"材料基因组计划"以来,构建集成的高通量材料计算平台和数据库平台以加快新材料的研发已成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高通量材料计算平台MatCloud提供了一个集成的材料自动流程计算框架,旨在为新材料的设计和计算提供一套通用的方法和技术。二元合金设计涉及到批量结构建模、结构筛选和性质计算问题,为了支持目前在合金设计中应用较广的特殊准随机结构SQS方法,研发了支持基于SQS二元合金设计的高通量自动流程计算相关算法和插件,并在MatCloud平台上进行了实现。该插件支持基于SQS的二元合金结构建模,高通量筛选和性质计算。实现了ZrxTi(1-x)合金弹性模量的自动流程计算,取得了预先设定的效果,提升了计算性能,从而帮助加快二元合金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Clod 集成材料计算平台 高通量计算方法 自动流程计算 二元合金结构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站轨道梁站台梁一体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华春 赵志军 +1 位作者 杜振华 张路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7-61,共5页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的轨道梁和站台梁都是按分开的两个结构设计的,这种结构占用的空间较大,造成车站规模变大,不利于节省工程造价,也不利于景观设计;同时地震时,由于轨道梁和站台梁之间没有连接,极易发生碰撞作用,...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的轨道梁和站台梁都是按分开的两个结构设计的,这种结构占用的空间较大,造成车站规模变大,不利于节省工程造价,也不利于景观设计;同时地震时,由于轨道梁和站台梁之间没有连接,极易发生碰撞作用,导致轨道梁和站台梁发生破坏甚至倒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轨道梁站台梁一体结构,在满足车站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对结构的外观和受力进行优化。研究结论:(1)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安全可靠;(2)可以对预应力钢束进行优化,开孔范围内边主梁和中主梁采用不同的预应力钢束规格,使得二者的应力和变形基本相同;(3)开孔范围内边梁为T梁,截面抗扭刚度较小,可进一步优化截面,改善边主梁的受力;(4)道床板的厚度不宜过小,以免局部变形或局部的振动对轨道结构的平顺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度;(5)本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高架车站 轨道梁站台梁一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PESC平台的拓扑优化模块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牛飞 梅帅 +2 位作者 张盛 陈飙松 程耿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2-168,共7页
介绍一种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并支持多人、多组织协同开发的结构拓扑优化系统SiPESC.TOPO,其基于CAE软件平台SiPESC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机制和设计模式,并集成了结构拓扑优化技术研究的新成果.以结构最大化刚度设计为例,具体描述... 介绍一种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并支持多人、多组织协同开发的结构拓扑优化系统SiPESC.TOPO,其基于CAE软件平台SiPESC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机制和设计模式,并集成了结构拓扑优化技术研究的新成果.以结构最大化刚度设计为例,具体描述了SiPESC.TOPO的设计思想和开发过程,最后给出应用实例.结果表明SiPESC.TOPO可方便集成结构建模、分析、优化、可视化后处理等系列操作,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拓扑优化 CAE SiPE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性双边平台的纵向结构选择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钟丽 艾兴政 汪敢甫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7-455,共9页
基于竞争性双边平台构建博弈模型,其中平台提供硬件产品,平台的一边为互补性软件提供商,另一边为最终用户,对比3种竞争模式(平台均采用纵向分离策略、平台均采用纵向一体化策略、一个平台采用纵向一体化策略且另一个平台采用纵向分离策... 基于竞争性双边平台构建博弈模型,其中平台提供硬件产品,平台的一边为互补性软件提供商,另一边为最终用户,对比3种竞争模式(平台均采用纵向分离策略、平台均采用纵向一体化策略、一个平台采用纵向一体化策略且另一个平台采用纵向分离策略)下平台的总利润,揭示平台的纵向结构选择动态演化过程。研究发现,无论平台采用纵向分离还是纵向一体化策略,在一定条件下平台对购买硬件的用户进行补贴,以及随着平台竞争强度的增加,平台对软件提供商的依赖性增强。当软件价格敏感系数较小或软件价格敏感系数较大且平台竞争强度较小时,纵向一体化策略占优;当软件价格敏感系数较大且平台竞争强度也较大时,纵向一体化策略是囚徒困境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竞争 竞争强度 价格敏感系数 交叉网络外部性 纵向一体化 结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工程技术特点及内涵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梅志远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针对舰船平台技术所面临的发展需求与挑战,从总体平台特性、综合隐身以及综合保障技术发展需求的角度,简要分析开展舰船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西方国家潜艇应用为例,梳理国外舰船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发展思路,提出... 针对舰船平台技术所面临的发展需求与挑战,从总体平台特性、综合隐身以及综合保障技术发展需求的角度,简要分析开展舰船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西方国家潜艇应用为例,梳理国外舰船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发展思路,提出并阐明舰船功能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工程的3个“一体化”技术特点,着重探讨总体/结构设计技术的定义、内涵及关键技术组成。最后,针对我国未来在该领域的发展需求,提出应在尽快制定顶层规划的同时,着力加强设计基础研究和规范体系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平台技术 功能复合材料结构 综合隐身 综合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宁城际铁路高架站桥梁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龚俊虎 王庭正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6-39,共4页
沪宁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中的5座高架站均为"桥建合一"综合体系,作为承力传力体系的桥梁结构受到站房建筑传来的巨大荷载作用。空间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高架站桥墩底受到巨大的弯矩和剪力作用,开设楼梯预留洞的π形截面站台梁的... 沪宁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中的5座高架站均为"桥建合一"综合体系,作为承力传力体系的桥梁结构受到站房建筑传来的巨大荷载作用。空间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高架站桥墩底受到巨大的弯矩和剪力作用,开设楼梯预留洞的π形截面站台梁的弯剪扭组合效应非常明显,横向宽度为12 m的π形截面站台梁,处于横向受力较为不利的状态,屋架钢管柱、雨棚柱与桥墩、站台梁的钢-混结合部局部受力复杂,通过增设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筋、加密横隔板、加强局部混凝土、设置抗剪栓钉等措施,确保了"桥建合一"结构体系的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站 桥建合一 站台梁 应力分析 钢-混组合结构 桥墩 埋入式柱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建模 被引量:11
20
作者 彭云建 邓飞其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4,共6页
分析了电力综合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PIAIMS)的体系结构及各功能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和基本实现框架,指出构建电力系统运行监控、能量管理和运行管理等统一的数据平台的必要性;基于实际研发项目全面论述了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面向对象数据... 分析了电力综合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PIAIMS)的体系结构及各功能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和基本实现框架,指出构建电力系统运行监控、能量管理和运行管理等统一的数据平台的必要性;基于实际研发项目全面论述了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面向对象数据库(OODB)统一建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方法,为电力实时监控系统(SCADA)、能量管理系统(EMS)、调度自动化系统(DAS)、电网AM/FM/GIS、调度员培训系统(DTS)以及用于管理和规划的管理信息系统(MIS)等实现数据共享提供基础性的统一的数据结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综合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 面向对象数据库建模 统一数据平台 基础性的数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