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稻鱼综合种养基地土壤-水体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来源
1
作者 贺佳佳 彭渤 +4 位作者 邬思成 吴能球 马思玲 王欣 戴亚南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42,共11页
[目的]探讨湖南省武冈YP、双峰HY、望城JG共3个稻鱼综合种养基地土壤和水体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以期为种养基地环境质量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等离子质谱(ICP-MS)分析等方法对三地土壤、水体中14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运用BCR逐级提... [目的]探讨湖南省武冈YP、双峰HY、望城JG共3个稻鱼综合种养基地土壤和水体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以期为种养基地环境质量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等离子质谱(ICP-MS)分析等方法对三地土壤、水体中14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运用BCR逐级提取法分析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并分别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及来源分析。[结果](1) YP基地土壤重金属均无明显富集(EF<2),HY基地土壤中Pb,Tl,Th,U等重金属及JG基地土壤中Mn,Ni等重金属富集明显(EF>2);且YP,HY基地水体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2)地累积指数显示,除Mn,Ni元素在JG基地的I_(geo)值大于0外,其余重金属(V,Cr,Co,Cu,Zn,Mo)在三地土壤中的I_(geo)值均接近0,为清洁至轻度污染水平。三地土壤中Pb,Cd,Tl,Ba,Th,U等重金属污染程度均低于轻度污染水平(I_(geo)<1)。(3) BCR逐级提取结果显示:三地土壤重金属除Cd具备一定活性外(以可交换态F1为主,占比为46%),其余重金属均以残渣态F4为主(占比大于65%),活性较低,难以从土壤迁移至水体而形成生态危害。(4)多元统计分析得到,三地土壤重金属中,Mn,Ni元素的含量主要来自于成土母质风化,但JG基地土壤中的Ni也受到湘江中游工业活动的影响;Pb,Tl,Ba元素来源较为复杂,以自然源为主,混杂周边农业活动等人为输入。[结论]湖南省稻鱼综合种养基地适宜开展稻鱼养殖活动,但需严格控制重金属外源输入,时刻监测基地土壤、水体重金属含量,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鱼尾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鱼综合种养基地 重金属污染 地累积指数 赋存形态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电场和储能系统联合运行的输电系统扩展规划 被引量:34
2
作者 郑静 文福拴 +2 位作者 李力 王珂 高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5-142,共8页
储能系统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调频和备用等辅助服务,与风电场联合运行时还可以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改善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风电场和储能系统(简称风储系统)联合运行已成为一种受推崇的运行模式。因此,在未来的输电系统规划中就需... 储能系统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调频和备用等辅助服务,与风电场联合运行时还可以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改善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风电场和储能系统(简称风储系统)联合运行已成为一种受推崇的运行模式。因此,在未来的输电系统规划中就需要适当考虑风储系统的联合运行,这正是文中旨在解决的中心问题。首先,以钠硫储能系统为例,分析了储能系统成本与可放电次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储系统联合运行策略,在降低储能系统成本和平抑风电功率波动之间进行合理折中。之后,建立了考虑风储系统联合运行的输电系统两层规划模型,综合考虑了输电投资成本和风储运行成本,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所建立的优化模型。最后,用18节点和46节点算例系统说明了所提出模型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钠硫储能系统 联合运行 输电系统规划 两层规划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IG风电场经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并网控制策略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文津 汤广福 贺之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0-26,共7页
比较了风电场常见的3种并网方式,分别讨论了适用于风电接入的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启动控制策略及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自身的启动控制,设计了稳态运行时的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控制器,以可靠接纳风电并网。基于PSCAD/EMTDC仿... 比较了风电场常见的3种并网方式,分别讨论了适用于风电接入的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启动控制策略及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自身的启动控制,设计了稳态运行时的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控制器,以可靠接纳风电并网。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分析了所提出的控制理论,验证了在稳定运行及风速改变等不同工况下,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均可实现风电场启动及可靠高效并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并网方式 风电接入 双馈感应发电机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