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氢-热P2P交易的分布式智能电网低碳优化运行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杰 贾宏杰 +3 位作者 靳小龙 穆云飞 李敬如 胡诗尧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0-51,共12页
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并挖掘系统碳减排潜力,文中针对多微网综合能源系统(IES)的分布式智能电网(DSG)展开研究,提出基于电-氢-热端对端(P2P)交易的分布式智能电网低碳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建立电制氢(P2H)、燃气掺氢热电联产机组等多种... 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并挖掘系统碳减排潜力,文中针对多微网综合能源系统(IES)的分布式智能电网(DSG)展开研究,提出基于电-氢-热端对端(P2P)交易的分布式智能电网低碳优化运行方法。首先,建立电制氢(P2H)、燃气掺氢热电联产机组等多种氢能利用模式,提出考虑氢能多元利用的多微网IES电-氢-热P2P交易框架及定价模型。其次,考虑单一微网的电-氢-热多元耦合约束及不同微网间电-氢-热多能互济,兼顾经济性及环保性,提出基于电-氢-热P2P交易的混氢天然气分布式智能电网低碳优化模型。然后,提出基于次梯度法的分布式优化算法求解该P2P问题,从而保护各微网的隐私。所提方法设计了动态电、氢、热P2P价格,将传统的电力共享模式拓展为DSG电-氢-热多元协同共享模式。最后,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有效促进电能、氢能及热能协同共享,并降低多微网IES总运行成本及总碳排放量,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分布式智能电网的低碳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氢能 分布式智能电网 微网 综合能源系统 混氢天然气 低碳优化 端对端交易 电-氢-热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智能用电关键技术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蓓蓓 赵盛楠 +2 位作者 刘小聪 李扬 孙旻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894-3903,共10页
以可再生能源逐步代替化石能源是目前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智能用电对促进电力系统消纳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智能用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涉及信息互动、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用能互动的智能用电关键技术和... 以可再生能源逐步代替化石能源是目前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智能用电对促进电力系统消纳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智能用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涉及信息互动、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用能互动的智能用电关键技术和机制进行分析,总结概括了智能用电通过优化利用分布式电源和实现需求侧柔性化等手段提升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可行性,并针对各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给出了可能的发展方向,对智能用电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梳理。选取了国内外智能用电实施的典型案例进行印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我国在智能用电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相关设想和展望,可为我国智能用电和可再生能源的有机结合提供初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智能用电 可再生能源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电网故障在线智能化诊断与分析方法 被引量:40
3
作者 周子冠 白晓民 +3 位作者 李文锋 李再华 许婧 李晓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7,共7页
现有电网故障实时诊断与分析中存在2个主要问题:一是数据源的问题,即保护和开关动作信息上传不及时、时标不一致和信息缺失;二是误动拒动分析中存在2个重要盲点。同时为实现智能输电网的自愈性特征,又必须实现对电网故障的实时准确诊断... 现有电网故障实时诊断与分析中存在2个主要问题:一是数据源的问题,即保护和开关动作信息上传不及时、时标不一致和信息缺失;二是误动拒动分析中存在2个重要盲点。同时为实现智能输电网的自愈性特征,又必须实现对电网故障的实时准确诊断和精确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广域量测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的电网故障快速诊断与分析的解决方案。同时还设计以多智能体技术为基础的面向数据服务的体系结构,并详细分析各智能体的主要结构和实现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扰动试验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故障诊断速度快、故障诊断与分析结果准确等特点,尤其在误动拒动问题上可达到实时精确地分析,如在智能输电网中应用可有效降低大停电事故发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故障诊断 故障分析 广域量测系统 误动 拒动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需求响应的理论与实践综述 被引量:127
4
作者 高赐威 梁甜甜 李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2-359,共8页
自动需求响应是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功能之一,但是对于自动需求响应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在学术研究、工业实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距。自动需求响应不依赖于任何的人工操作,可以大大提高需求响应的时效性、可靠性、灵活... 自动需求响应是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功能之一,但是对于自动需求响应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在学术研究、工业实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距。自动需求响应不依赖于任何的人工操作,可以大大提高需求响应的时效性、可靠性、灵活性和成本效益。自动需求响应颠覆了传统的需求响应认识,将需求响应的主要功能从优化电能配置拓展到了向系统提供实时辅助服务,真正将需求响应纳入实时调度范畴,充分利用负荷的实时可调节潜力,极大地提高系统间歇性能源接入能力和安全稳定运行能力。文章还讨论了智能电网新技术对自动需求响应功能的支撑作标准及试点工程。最后,分析了国内实施自动需求响应存在的障碍,指出了我国开展自动需求响应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需求响应 智能电网 电力系统运行 新能源接入 OpenA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布局下的农网智能化建设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史常凯 梁英 +1 位作者 孟晓丽 马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9,共6页
农村电网(简称农网)智能化建设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城乡一体化布局下的农网智能化建设需求为出发点,明确发展目标,提出包括5个层次、6个模块的研究与建设体系,分析了6个研究与建设模块在整个农网智能化建设中的作用、... 农村电网(简称农网)智能化建设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城乡一体化布局下的农网智能化建设需求为出发点,明确发展目标,提出包括5个层次、6个模块的研究与建设体系,分析了6个研究与建设模块在整个农网智能化建设中的作用、意义,提出对应的研究重点和建设路线。研究成果已用于指导某大型城市周边地区农网智能化示范建设内容的规划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村电网 智能电网 县调自动化 智能配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04
6
作者 胡江溢 祝恩国 +1 位作者 杜新纲 杜蜀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介绍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组成结构,分析了国内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现状及应用需求,研究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技术及主站应用、智能费控、用电信息安全防护等关键技术,重点论述了通...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介绍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组成结构,分析了国内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现状及应用需求,研究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技术及主站应用、智能费控、用电信息安全防护等关键技术,重点论述了通信网接入、信息共享与融合、海量数据处理与分析应用、移动作业、基于三网融合的采集技术、智能用电双向交互技术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智能电网 信息融合 移动作业 双向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网络的手持式电力数据采集分析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2
7
作者 谷凯凯 胡文山 +3 位作者 赵坤 周正钦 傅晨钊 蔡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0-116,共7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移动平台的手持式一体化电力数据采集分析装置,即智能运检盒子。智能运检盒子作为运检工作现场侧与电网公司中心侧的桥梁,实现现场侧和中心侧的数据和资源共享。一方面可以规范现场操作、规范数据采集和实时上传运维试验... 介绍了一种基于移动平台的手持式一体化电力数据采集分析装置,即智能运检盒子。智能运检盒子作为运检工作现场侧与电网公司中心侧的桥梁,实现现场侧和中心侧的数据和资源共享。一方面可以规范现场操作、规范数据采集和实时上传运维试验数据。另一方面,运维人员可以在现场随时呼叫电网中心侧的资源,为现场运维提供技术指导。智能运检盒子的应用,对提高现场运维的专业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运检工作效率和设备状态管控能力、强化状态检修和辅助决策及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检一体化 移动网络 智能运检盒子 电力系统 手持式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电网的主厂站一体化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17
8
作者 姚志强 吴艳平 +3 位作者 徐歆 任浩 耿明志 窦仁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9-185,191,共8页
针对传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和变电站自动化的相对独立建设模式,提出一种基于服务架构的主厂站通信一体化解决方案。考虑现阶段主厂站间的通信体系,分别从通信协议、变电站基础平台、模型和数据3个方面开展研究:通过采用基于服务的交互协议... 针对传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和变电站自动化的相对独立建设模式,提出一种基于服务架构的主厂站通信一体化解决方案。考虑现阶段主厂站间的通信体系,分别从通信协议、变电站基础平台、模型和数据3个方面开展研究:通过采用基于服务的交互协议,实现主站与变电站间的服务化交互;通过构建开放的变电站基础平台,实现主站对变电站模型、数据和文件的按需调阅;针对主厂站间交互模型和数据的标准化问题,梳理已颁布的模型和数据技术规范,提出分类业务模型转换与规范化数据接入框架,以利于主厂站间更加灵活的交互。最后给出了主厂站一体化整体技术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智能变电站 一体化业务平台 电力系统通用服务协议 主厂站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消纳风电的常规水电运行方式 被引量:20
9
作者 黄春雷 丁杰 +1 位作者 田国良 唐海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37-40,111,共5页
在中国风电迅猛发展和大规模接入电网的背景下,结合风电运行特性和电网安全需求,提出了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后水电年度运行方式的制定原则和原理,建立了考虑水电调峰对风电消纳贡献的水电运行调度数学模型。以东北电网桓仁水电厂为例,模... 在中国风电迅猛发展和大规模接入电网的背景下,结合风电运行特性和电网安全需求,提出了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后水电年度运行方式的制定原则和原理,建立了考虑水电调峰对风电消纳贡献的水电运行调度数学模型。以东北电网桓仁水电厂为例,模拟计算了典型来水方式下的水电运行方式,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利于提高电网的清洁能源消纳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消纳 水电运行方式 清洁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安全运行知识的表达与演变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峰 黄天恩 孙宏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117-5123,共7页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网运行方式呈现时变的特点,导致电网安全运行知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迫切需要研究电网安全运行知识的表达方式和演变规律,以更好地了解智能电网下电网安全运行知识的特点,为电网安全运行知识管理的研究奠定基...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电网运行方式呈现时变的特点,导致电网安全运行知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迫切需要研究电网安全运行知识的表达方式和演变规律,以更好地了解智能电网下电网安全运行知识的特点,为电网安全运行知识管理的研究奠定基础。该文在对电网安全运行知识特点和规律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主特征维、辅助特征维、数值维的安全运行知识三维表达方法。针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电网运行方式和运行知识复杂多变的特点,将电网安全运行知识演变分为程度由强到弱的三类演变,即:结构性演变、特征性演变和数值性演变。以自动发现的电网在线关键断面和精细规则为电网在线安全运行知识,针对修改后的IEEE9节点系统和某省级实际电网进行算例研究,揭示了潮流注入变化和电网拓扑变化时电网安全运行知识的结构性、特征性和数值性等三类演变现象,验证了所提出的电网安全运行知识三维表达方法以及知识演变分类方法的有效性,为电网安全运行知识管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智能电网 安全运行 知识表达 知识演变 风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省地一体化电网运行方式可视化交互策略及实践 被引量:9
11
作者 罗彬 刘本希 +3 位作者 王健 程春田 吴琛 杨浚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228-3235,共8页
PSD-BPA程序已在我国各级电力调度部门得到广泛应用。针对其运行方式在网省地多级调度中以文本形式交互存在的流程控制困难、数据合并繁琐、无法实现数图双向联动等弊端,提出了一种可视化的网省地一体化电网运行方式交互策略。该策略以... PSD-BPA程序已在我国各级电力调度部门得到广泛应用。针对其运行方式在网省地多级调度中以文本形式交互存在的流程控制困难、数据合并繁琐、无法实现数图双向联动等弊端,提出了一种可视化的网省地一体化电网运行方式交互策略。该策略以可视化地理接线图集成平台为基础,构建电网设备参数与图形单元的双向关联联动,实现了运行方式的完全可视化制作。同时,采用闭环的方式下发与上报流程控制,通过基于数据分块和网络拓扑对比的网省协调以及差异化存储的省地协调,实现了网省地运行方式的一体化交互。目前该策略已成功运用于云南电网月、年、3年等方式的交互制作,工作效率提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省地一体化 电网运行方式 可视化 多层级 一体化 PSD-B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机会规划的风电并网容量优化分析 被引量:34
12
作者 乔嘉赓 徐飞 +1 位作者 鲁宗相 闵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4-87,103,共5页
风能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强,所以与传统发电形式相比,风电场容量可信度低,如何计算系统中的最大风电并网容量是风电规划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相关机会规划理论,在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建立了计算风电并网容量的优化分析模型,模型中... 风能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强,所以与传统发电形式相比,风电场容量可信度低,如何计算系统中的最大风电并网容量是风电规划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相关机会规划理论,在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建立了计算风电并网容量的优化分析模型,模型中引入了风电的发电能力约束,并考虑了风电场减出力控制措施的影响。该模型适用于不确定环境下的随机事件评估,基于IEEE39节点系统的风电并网容量优化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容量 相关机会规划 减出力控制 电网安全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助推酒泉风电基地发展 被引量:25
13
作者 刘峻 何世恩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9-23,共5页
通过对坚强智能电网目标及甘肃特点的分析,探讨风电预报预测系统、需求响应等性价比高的技术手段的应用,描绘出未来接纳大规模风电的甘肃坚强智能电网的愿景。利用大规模风电集聚特性和风光互补的特性,有利于大规模风电光电的并网运行... 通过对坚强智能电网目标及甘肃特点的分析,探讨风电预报预测系统、需求响应等性价比高的技术手段的应用,描绘出未来接纳大规模风电的甘肃坚强智能电网的愿景。利用大规模风电集聚特性和风光互补的特性,有利于大规模风电光电的并网运行。通过加强对风能和太阳能的预测,降低系统备用容量。如果在发电侧就采用大容量储能技术,系统备用容量将进一步降低,大大节约发电成本。在极端情况下,控制出力,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用电侧采用了需求响应机制,需求可以直接响应风能和太阳能预测,进一步降低风电等对系统调峰的要求。在需求侧加入PHEV及其他大容量储能装置,由控制系统统一操作,大大增加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强智能电网 风电基地 需求响应 风电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配网调控一体化图形平台设计 被引量:14
14
作者 汪磊 魏丽芳 +1 位作者 王克谦 黄志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146,共5页
针对电网运行管理主配网调控一体化建设的需要,文中提出了一体化运行管理图形平台的设计方案。采用公共信息模型和可缩放矢量图形文件格式将电网主网图形和配网图形对接并导入同一电网图形平台,利用电网一体化建模、图库一体化、数据传... 针对电网运行管理主配网调控一体化建设的需要,文中提出了一体化运行管理图形平台的设计方案。采用公共信息模型和可缩放矢量图形文件格式将电网主网图形和配网图形对接并导入同一电网图形平台,利用电网一体化建模、图库一体化、数据传输一体化和五防一体化技术实现了一体化图形管理、运行方式实时监控与管理、调度日常管理、系统操作模拟的安全校核、运行方式辅助分析等五大功能模块,解决了以往主配网管理相互独立的弊端,为主配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运行管理调控一体化 电网拓扑一体化建模 图库一体化 数据传输一体化 五防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块级联拓扑的光伏智能并网系统 被引量:16
15
作者 管敏渊 刘强 +3 位作者 吴国强 郝全睿 杜赟 曹力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400-3406,共7页
针对复杂光照条件下大量光伏阵列的并网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级联换流器拓扑的光伏并网系统,各个光伏模块接入级联半H桥换流器后再通过逆变器并网。并网逆变器用于向光伏电站提供稳定的总直流电压,实现交直流侧功率的平衡。光伏电站... 针对复杂光照条件下大量光伏阵列的并网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级联换流器拓扑的光伏并网系统,各个光伏模块接入级联半H桥换流器后再通过逆变器并网。并网逆变器用于向光伏电站提供稳定的总直流电压,实现交直流侧功率的平衡。光伏电站侧级联半H桥换流器将固定数量的半H桥模块置于投入状态,实现升高直流电压输送光伏电能。级联半H桥换流器根据各光伏模块的直流电压高低来改变光伏模块的投切状态,主动调节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使各光伏模块的直流电容电压保持稳定。各个光伏模块中的DC/DC斩波器基于稳定的直流电容电压向所连光伏阵列输出合适的端电压,实现独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通过详细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该光伏并网系统的效果,表明该光伏并网系统能够在不平衡的光照条件下,使每个光伏模块的直流电压保持稳定,使每个光伏阵列独立地工作在最大功率点,提升光伏并网系统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级联换流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光伏并网 光伏模块 局部阴影 不平衡光照 直流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电力市场设计与政策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曾鸣 张徐东 +1 位作者 田廓 董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7-11,共5页
低碳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市场机制和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分析了电力市场的基本类型和整合型节点市场模式的基本特点;从并网规则、定价机制、发电容量、基础设施投资等4个方面阐述了低碳电力市场设计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考虑引... 低碳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市场机制和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分析了电力市场的基本类型和整合型节点市场模式的基本特点;从并网规则、定价机制、发电容量、基础设施投资等4个方面阐述了低碳电力市场设计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考虑引入清洁电力发电并网对低碳电力市场设计提出的客观要求,分析了低碳技术选择、系统运行、供电可靠性和基础设施投资等4个方面低碳电力市场设计的关键问题;从碳减排限额、并网标准、清洁电力调度、长期性保护价格、输电网投资等方面作出了政策分析,揭示了市场机制与低碳电力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电力系统 市场设计 清洁能源并网 政策分析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电网一体化运行的经济分析架构设计 被引量:8
17
作者 汪际峰 范展滔 +1 位作者 耿照为 陈启鑫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74-80,共7页
经济性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目标。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电系统、配电系统及电力负荷组成的复杂系统,任一环节都可能对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基于电网一体化运行的物理实际,统筹考虑发、输、配、用各环节的经济运行... 经济性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目标。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电系统、配电系统及电力负荷组成的复杂系统,任一环节都可能对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基于电网一体化运行的物理实际,统筹考虑发、输、配、用各环节的经济运行,以实现大电网的全局资源优化配置。文中就电厂、电网、用户3个独立主体,分别分析其经济运行模型的目标函数,并进一步构建大电网一体化经济运行的最优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电力系统"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构建分电压层级的电网经济运行决策与分析架构,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边界节点量价等效方法与分层电网的网络拓扑等效方法。最后,介绍了南方电网建设大电网一体化经济运行分析系统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经济运行 一体化 分层调控 建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统一信息系统的电网信息全域共享和综合应用 被引量:36
18
作者 程时杰 李兴源 张之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4,共7页
基于智能电网的统一信息系统,提出在电网控制和管理中的电网信息共享和全面的综合利用。电网信息的全域共享和电网的多层综合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可通过5方面的技术来实现,即电网信息全面和统一的数据化管理、电网信息数据库的自动化更新... 基于智能电网的统一信息系统,提出在电网控制和管理中的电网信息共享和全面的综合利用。电网信息的全域共享和电网的多层综合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可通过5方面的技术来实现,即电网信息全面和统一的数据化管理、电网信息数据库的自动化更新、电网状态的全面自动化检查与监视、电网信息数据的全域可达(accessible)以及电网系统层的自动控制和管理。作为统一信息系统智能化应用的实例,针对电网控制管理中的几个问题提出智能化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信息系统 电力系统控制 自适应控制 自适应管理 综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运行驾驶舱集中操控台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熊卫斌 胡剑锋 +4 位作者 张坤 吕冰 周华锋 顾全 李文朝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32,共6页
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OS2)是南方电网提出来的新一代电网调度运行系统,电网运行驾驶舱(POC)是OS2的顶层应用,POC由关键性能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监视预警、运行全景视图和集中操控台三个核心功能组成。集中操控台通... 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OS2)是南方电网提出来的新一代电网调度运行系统,电网运行驾驶舱(POC)是OS2的顶层应用,POC由关键性能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监视预警、运行全景视图和集中操控台三个核心功能组成。集中操控台通过集成现有各类操作和控制手段,以电网调控任务为导向,合理编排操控功能,形成"一站式"控制台,解决了调度员工作需要在多个业务系统间切换的问题。介绍了集中操控台的技术架构和功能定位,分析了操控功能集成、远程画面调用、操控安全、业务流程定义等关键技术,并通过南方电网OS2网级主站运行驾驶舱操控台进行了试点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运行智能系统 电网运行驾驶舱 集中操控台 远程画面调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态势感知技术的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设计 被引量:31
20
作者 周华锋 胡荣 +1 位作者 李晓露 柳一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0-137,共8页
随着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深入,大量数据涌入调度控制中心。如何使电网运行管理人员从繁杂和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把握电网的运行态势,进而有效掌控电网的运行,已成为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建设的挑战之一。... 随着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深入,大量数据涌入调度控制中心。如何使电网运行管理人员从繁杂和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把握电网的运行态势,进而有效掌控电网的运行,已成为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建设的挑战之一。按照电网运行智能化和一体化的要求,基于态势感知技术设计了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POC)的总体结构及功能模块,阐述了对智能信息引擎、智能任务引擎、人机界面、用户环境定制、预驾驶与驾驶回放服务、终端服务、移动终端服务等功能模块的要求。所提出的驾驶舱设计在南方电网得到了概念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运行驾驶舱 运行智能系统 一体化 态势感知 意义建构 任务导向 模型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