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多重管理边界的生态产品调查方法——以安吉余村为例
1
作者 郑启伟 李思远 +3 位作者 董仁才 蔡粤 练岸鑫 王泽瑞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207-6216,共10页
我国森林、水、土地、大气、生物多样性等各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监测体系对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充分依靠国土资源普查、森林资源清查、流域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和成果能够快速、高效摸清生态产品种类、数量、质量... 我国森林、水、土地、大气、生物多样性等各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监测体系对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充分依靠国土资源普查、森林资源清查、流域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和成果能够快速、高效摸清生态产品种类、数量、质量等底数。遵循行政管辖权属、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系统过程关联性,探索开展基于多重边界融合派生形成生态产品调查监测基本网格单元的方法研究。以安吉县余村村为例,形成了一套含生态产品数字化底板、生态产品普查线路设计、生态产品景感生态学属性内容调查等在内的系统方法,研究形成了融合林地小班、清洁小流域、行政区划等现有管理单元的生态产品调查基本单元,并提出构建生态产品普查、收储、监测、经营的有效管理单元。研究认为开展生态产品调查,要尊重自然资源管理权属、把握生态系统过程、摸清林草湿等资源底数及文化价值伴生关系。同时,要解决国土调查、林草湿调查、小流域监测图斑等不同调查单元边界的整合问题,并丰富生态产品评价属性。研究认为这种生态产品调查与监测基本单元整合方法,有助于指导和推动各地加快摸清当地生态产品本底,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对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数据融合 森林资源调查 安吉县 生态产品信息调查监测 景感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草原防灭火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
2
作者 董雅雯 洪永忠 +5 位作者 曾斌 陈胜兰 李玲知 贺煌 王晋昊 张文凡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51-56,68,共7页
以森林草原防灭火为重点,全面整合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护林员等“天空地人”全方位、立体化、一体化生态感知体系,搭建集成电子地图、物联设备展示、预警处置、扑火指挥、火情档案管理等功能模块的“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平台——... 以森林草原防灭火为重点,全面整合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护林员等“天空地人”全方位、立体化、一体化生态感知体系,搭建集成电子地图、物联设备展示、预警处置、扑火指挥、火情档案管理等功能模块的“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平台——森林草原防灭火管理平台。该平台既能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感知系统对接,实现纵向、横向的资源数据共享互通,又能够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火情监测预警能力,实现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全面提高森林防火管理现代化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降低火灾损失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原 防灭火管理 “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 火情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技术路径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妍 王金满 +4 位作者 陈妍 应凌霄 周旭 冯宇 景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9,共10页
研究目的:探索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融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全过程的理论框架、技术路径,对其全过程技术体系和适应性管理进行研究,为科学推进工程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研究方法:文献梳理、对比分析... 研究目的:探索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融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全过程的理论框架、技术路径,对其全过程技术体系和适应性管理进行研究,为科学推进工程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研究方法:文献梳理、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研究结果:(1)山水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应围绕NbS准则和指标要求,在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工程实施和管理维护全过程融入NbS理念,以有效指导工程实施;(2)将NbS作为山水工程的理论指引,应针对特定生态问题和修复对象,识别关键修复要素并选择对应工程技术;(3)串联关键生态系统要素、贯通区域(流域)—保护修复单元—场地三个尺度是将NbS融入山水工程,推动全要素、多尺度、多层级治理的实现路径。研究结论:将NbS准则融入山水工程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工程实施和管理维护全过程,是保证山水工程实施成效的关键,需尽快完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具体标准和范式,推动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 技术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跨角林样地问题探讨
4
作者 贾洪亮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4期538-543,共6页
跨角林样地对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有较大影响。随着监测技术发展和监测内容扩展,跨角林样地的概念也有所改变。该文对比和分析历年来跨角林样地的概念及其在不同规定、规程和细则中的表述差异,结合当前监测实践中的问题,提出对跨角林样地... 跨角林样地对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有较大影响。随着监测技术发展和监测内容扩展,跨角林样地的概念也有所改变。该文对比和分析历年来跨角林样地的概念及其在不同规定、规程和细则中的表述差异,结合当前监测实践中的问题,提出对跨角林样地概念的改进建议。建议跨角林样地新定义为优势植被覆盖类型不是乔木林、竹林或疏林,但包含外延面积超过400 m^(2)乔木林、竹林或疏林的样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 跨角林样地 样地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指标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曾伟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z1期37-40,共4页
从开展全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的实际需求出发,研究提出了包括森林状况、湿地状况和土地退化状况3个指标组的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探讨了综合监测方法与综合评价方法,为我国开展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生态状况 综合监测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1
6
作者 周光辉 曾伟生 陈雪峰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4期1-5,9,共6页
在全面阐述我国林业监测体系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从体系建设和信息供需两方面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生态状况 综合监测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山区乡村生态振兴模式探索--以武陵山区桥头镇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向羚丰 袁兴中 +2 位作者 袁嘉 宋丹 陈森林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2年第3期40-47,共8页
山区高环境空间异质性对于生物多样性维持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生物多样性是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生态振兴是山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途径。西南武陵山区是中国生物多... 山区高环境空间异质性对于生物多样性维持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生物多样性是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生态振兴是山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途径。西南武陵山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为武陵山区乡村生态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以地处武陵山区的重庆市石柱县桥头镇为例,基于其“林—草—湿”一体化的优良生态本底和丰富独特的山地生物多样性资源,针对山区立体环境特征、生态资源禀赋和生物多样性现状,在探讨其山地生物多样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物多样性保育的乡村生态振兴目标、策略及模式,为山地区域从多空间维度、多时空尺度、多产业层次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育 西南武陵山区 乡村生态振兴 “林—草—湿”一体化 立体生态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融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草原资源监测如何开展的思考 被引量:6
8
作者 肖粤新 王步清 +4 位作者 巩浩 施招 王荣谭 成明 许开宏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683-2694,共12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草原调查监测的发展历程、内容指标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基础研究和法规制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发现,我国草原调查监测当前面临着本底数据缺乏、监测指标体系不完善、基础研究水平不高、监测力量薄弱、法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本文通过对中国草原调查监测的发展历程、内容指标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基础研究和法规制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发现,我国草原调查监测当前面临着本底数据缺乏、监测指标体系不完善、基础研究水平不高、监测力量薄弱、法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结合自然资源部发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提出要从国家层面结合自然资源科学和实际情况,优化草原调查监测体系标准;依托“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逐步提升草原立体综合观测能力,建成自然资源日常管理所需的“一张底版、一套数据和一个平台”。进而提出我国草原调查监测需要切实提高对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工作的认识、加快推进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专业团队建设、融合创新技术稳步推进草原资源调查监测、强化综合研究与数据共享服务。综上几点思考,以期为草原资源调查监测下一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空地一体化 观测 草原调查 草原监测 综合研究 创新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森林资源监测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创新对策 被引量:9
9
作者 艾畅 +7 位作者 高金萍 徐干君 肖舜祯 刘恩林 郭荣卫 冯磊 耿君 曾峰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3-9,共7页
森林资源监测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经过近70年的发展,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在清查方法和技术手段上与国际接轨,组织管理和系统运行较好,监测范围覆盖整个祖国大陆。监测内容除包含森林资源状况外,还尝试开展森林固碳释氧、涵养... 森林资源监测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经过近70年的发展,我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在清查方法和技术手段上与国际接轨,组织管理和系统运行较好,监测范围覆盖整个祖国大陆。监测内容除包含森林资源状况外,还尝试开展森林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和效益评估,森林多资源多功能监测态势已具雏形。当前,我国森林资源监测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如何融入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监测工作,为森林资源监管工作提供全面精准、安全高效的数据支撑和智慧服务,协助推进对森林资源这一生命共同体中最核心要素的精细化管理等,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森林资源监测的理念要有突破,要从顶层设计、监测工作创新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适应新要求,用创新的钥匙开启资源监测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监测 生态监测 生态系统综合监测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发展历程与展望
10
作者 贾洪亮 秦勇 +2 位作者 丁诗东 张伟 庞祝婷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3期9-14,共6页
回顾了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发展历程,详细描述了包括起步期、建立期、复查期和生态综合监测期4个阶段的主要调查方法和技术革新。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广西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精准度... 回顾了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的发展历程,详细描述了包括起步期、建立期、复查期和生态综合监测期4个阶段的主要调查方法和技术革新。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广西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精准度。此外,还针对当前森林资源清查体系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清查体系 广西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在“三北”工程林草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1
作者 郝嘉伟 《森林防火》 2025年第4期121-126,共6页
针对“三北”工程区地域广袤、地貌复杂及传统人工核查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基于“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的林草资源动态管理方法。通过整合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与地面传感网络,建立多源数据协同的三维监测体系,实现造林质量精准评... 针对“三北”工程区地域广袤、地貌复杂及传统人工核查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基于“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的林草资源动态管理方法。通过整合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与地面传感网络,建立多源数据协同的三维监测体系,实现造林质量精准评估、生态修复动态追踪及灾害风险实时预警。研究表明:该技术可将外业调查效率提升3倍以上,作业安全风险降低50%,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林草长势智能预测与资源空间建模。此外,研究提出建立标准化数据共享机制,推动技术从试点向全域覆盖,为林草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 “三北”工程 林草资源管理 智能化 灾害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