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使得褐煤的高效利用成为可能。基于一种先进的褐煤干燥技术—内部废热利用流化床干燥(wirbelschicht-trocknung mit interner abw rmenu-tzung,WTA),采用ASPEN Plus软件及美国电力研究协会(electric power res...近年来,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使得褐煤的高效利用成为可能。基于一种先进的褐煤干燥技术—内部废热利用流化床干燥(wirbelschicht-trocknung mit interner abw rmenu-tzung,WTA),采用ASPEN Plus软件及美国电力研究协会(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EPRI)的技术评价准则(technical assessment guide,TAG),分别对烟煤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电站和褐煤IGCC电站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详细介绍了WTA单元及燃气轮机变工况的建模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引入WTA技术后,褐煤IGCC电站的发电效率比采用传统干燥方式时约提高4.6个百分点,整体性能与烟煤IGCC电站相差不大;而褐煤IGCC电站的发电成本比烟煤IGCC电站低24.4%。高效的褐煤干燥技术能显著提高褐煤IGCC电站的效率,而褐煤低廉的价格又对降低发电成本十分有利,褐煤很可能成为比烟煤更适合IGCC的燃料。展开更多
为进一步降低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系统中捕集CO2的能耗,研究了一个集成氧离子传输膜(oxygen ion transport membrane,OTM)的富氧燃烧法低能耗捕集CO2的IGCC系统。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系统进行了模拟,并对新系统与采用深冷空分...为进一步降低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系统中捕集CO2的能耗,研究了一个集成氧离子传输膜(oxygen ion transport membrane,OTM)的富氧燃烧法低能耗捕集CO2的IGCC系统。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系统进行了模拟,并对新系统与采用深冷空分的富氧燃烧法捕集CO2的IGCC系统及不回收CO2的IGCC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分析了OTM原料侧压力、渗透侧压力以及OTM运行温度对新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采用深冷空分的富氧燃烧法捕集CO2的IGCC基准系统相比,集成OTM的新系统效率高出1.88个百分点,比传统不回收CO2的IGCC系统效率下降了6.67个百分点。展开更多
对新型高温离子输送膜(ion transport membrane,ITM)制氧技术应用于IGCC进行了系统集成与热力性能分析,通过与深冷空分技术比较探讨其为IGCC系统供电效率带来的提升潜力,评估ITM空分整体化率、氧气分离率、氮气回注温度(方式)对系统供...对新型高温离子输送膜(ion transport membrane,ITM)制氧技术应用于IGCC进行了系统集成与热力性能分析,通过与深冷空分技术比较探讨其为IGCC系统供电效率带来的提升潜力,评估ITM空分整体化率、氧气分离率、氮气回注温度(方式)对系统供电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完全整体化ITM空分技术的IGCC供电效率较完全整体化深冷空分IGCC电站提高1.11个百分点,ITM单元中更适宜采用高效轴流式空气压缩机;当产品氧气侧压力不变,通过改变分离器结构或尺寸来改变ITM氧气分离率时,系统供电效率变化不大;当通过改变产品氧气侧压力改变分离率时,系统供电效率随ITM氧气分离率的升高而下降;此外,分离后的富氮空气直接回注燃烧室较降温至阀站限制温度(276.67℃)回注燃烧室系统供电效率高约0.42个百分点。展开更多
文摘近年来,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使得褐煤的高效利用成为可能。基于一种先进的褐煤干燥技术—内部废热利用流化床干燥(wirbelschicht-trocknung mit interner abw rmenu-tzung,WTA),采用ASPEN Plus软件及美国电力研究协会(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EPRI)的技术评价准则(technical assessment guide,TAG),分别对烟煤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电站和褐煤IGCC电站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详细介绍了WTA单元及燃气轮机变工况的建模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引入WTA技术后,褐煤IGCC电站的发电效率比采用传统干燥方式时约提高4.6个百分点,整体性能与烟煤IGCC电站相差不大;而褐煤IGCC电站的发电成本比烟煤IGCC电站低24.4%。高效的褐煤干燥技术能显著提高褐煤IGCC电站的效率,而褐煤低廉的价格又对降低发电成本十分有利,褐煤很可能成为比烟煤更适合IGCC的燃料。
文摘为进一步降低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系统中捕集CO2的能耗,研究了一个集成氧离子传输膜(oxygen ion transport membrane,OTM)的富氧燃烧法低能耗捕集CO2的IGCC系统。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系统进行了模拟,并对新系统与采用深冷空分的富氧燃烧法捕集CO2的IGCC系统及不回收CO2的IGCC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分析了OTM原料侧压力、渗透侧压力以及OTM运行温度对新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采用深冷空分的富氧燃烧法捕集CO2的IGCC基准系统相比,集成OTM的新系统效率高出1.88个百分点,比传统不回收CO2的IGCC系统效率下降了6.67个百分点。
文摘对新型高温离子输送膜(ion transport membrane,ITM)制氧技术应用于IGCC进行了系统集成与热力性能分析,通过与深冷空分技术比较探讨其为IGCC系统供电效率带来的提升潜力,评估ITM空分整体化率、氧气分离率、氮气回注温度(方式)对系统供电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完全整体化ITM空分技术的IGCC供电效率较完全整体化深冷空分IGCC电站提高1.11个百分点,ITM单元中更适宜采用高效轴流式空气压缩机;当产品氧气侧压力不变,通过改变分离器结构或尺寸来改变ITM氧气分离率时,系统供电效率变化不大;当通过改变产品氧气侧压力改变分离率时,系统供电效率随ITM氧气分离率的升高而下降;此外,分离后的富氮空气直接回注燃烧室较降温至阀站限制温度(276.67℃)回注燃烧室系统供电效率高约0.4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