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ff-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IGCC System Based on Two-stage Coal-slurry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被引量:2
1
作者 LIU gaoxin WU Shaohua +1 位作者 LI Zhenzhong WANG Ya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I0001-I0020,共20页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cycle,IGCC)机组在一定情况下处于非设计工况运行。为了研究IGCC系统变工况特性,采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基于两段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200 MW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模型,主要考...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cycle,IGCC)机组在一定情况下处于非设计工况运行。为了研究IGCC系统变工况特性,采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基于两段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200 MW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模型,主要考查燃气轮机负荷、整体空分系数Xas、大气温度、大气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低燃气轮机负荷或者提高大气温度系统效率均呈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整体空分系数Xas增加,机组发电效率降低。大气压力对系统效率影响较小。上述条件下采用两段水煤浆气化技术,系统性能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研究结果可为采用两段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IGCC系统的设计、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cc系统 加压气化技术 设计特征 基础 水煤浆 两段式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关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余热的热电联产IGCC电站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贤 许世森 +2 位作者 史绍平 王保民 王剑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00-104,共5页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作为洁净煤发电技术,发展为供热机组后,可实现更为清洁的煤基热电联产技术。另一方面,IGCC目前投资较高,若能实现与集中供热结合,供热收益可大幅度改善IGCC的经济性,...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作为洁净煤发电技术,发展为供热机组后,可实现更为清洁的煤基热电联产技术。另一方面,IGCC目前投资较高,若能实现与集中供热结合,供热收益可大幅度改善IGCC的经济性,而以热定电的形式保证了IGCC的年发电小时数,为IGCC的商业化推广提供了一条有力的途径。进行汽轮机乏汽余热回收与烟气余热回收后,IGCC的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会进一步提高,经济性也将大幅改善。该文研究结果表明:400 MW级的IGCC热电联产系统的热电比为47.2%,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57.6%;进行余热回收后,热电比为55.6%,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60.8%;在热力站进行吸收式换热改造后,热电比为62.0%,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6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集中供热 余热回收 吸收式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CC–甲醇多联产系统节能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召召 代正华 +2 位作者 林慧丽 龚欣 王辅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7,131,共7页
为评价以气流床粉煤气化为基础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甲醇多联产系统配置方案,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多联产系统进行系统模拟。配置方案中气化工艺分别采用废锅流程和激冷流程,IGCC和甲醇合成组合方式分别采用串联和并联,以相对节... 为评价以气流床粉煤气化为基础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甲醇多联产系统配置方案,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多联产系统进行系统模拟。配置方案中气化工艺分别采用废锅流程和激冷流程,IGCC和甲醇合成组合方式分别采用串联和并联,以相对节能率作为指标对所建立的多联产系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废锅流程节能效果优于激冷流程。废锅并联组合通往甲醇侧的合成气比例增大时,相对节能率随之增大;废锅串联组合合成甲醇循环气与新鲜气的比例增加时,相对节能率增大。采用分摊算法分别计算了IGCC甲醇废锅并联多联产系统的发电和甲醇合成的煤耗。随着通往甲醇合成侧的合成气量的增加,供电的煤耗显著减少,甲醇合成的煤耗略有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气化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甲醇多联产 废热锅炉 激冷 相对节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烟煤、褐煤的IGCC系统技术经济性对比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政 梁心玉 薛亚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47,共9页
近年来,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使得褐煤的高效利用成为可能。基于一种先进的褐煤干燥技术—内部废热利用流化床干燥(wirbelschicht-trocknung mit interner abw rmenu-tzung,WTA),采用ASPEN Plus软件及美国电力研究协会(electric power res... 近年来,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使得褐煤的高效利用成为可能。基于一种先进的褐煤干燥技术—内部废热利用流化床干燥(wirbelschicht-trocknung mit interner abw rmenu-tzung,WTA),采用ASPEN Plus软件及美国电力研究协会(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EPRI)的技术评价准则(technical assessment guide,TAG),分别对烟煤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电站和褐煤IGCC电站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详细介绍了WTA单元及燃气轮机变工况的建模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引入WTA技术后,褐煤IGCC电站的发电效率比采用传统干燥方式时约提高4.6个百分点,整体性能与烟煤IGCC电站相差不大;而褐煤IGCC电站的发电成本比烟煤IGCC电站低24.4%。高效的褐煤干燥技术能显著提高褐煤IGCC电站的效率,而褐煤低廉的价格又对降低发电成本十分有利,褐煤很可能成为比烟煤更适合IGCC的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褐煤干燥 燃气轮机变工况 ASPEN plus 技术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CC示范工程煤气化炉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5
作者 沈玲玲 姜秀民 +1 位作者 王辉 黄庠永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9,共6页
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某拟建的IGCC示范工程的德士古煤气化炉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考虑碳的不完全转换对计算流程进行了改进,并运用CPD模型预测煤热裂解的产物分布.研究了煤气化炉的重要操作参数(即水煤浆浓度、氧煤比、气化压力... 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某拟建的IGCC示范工程的德士古煤气化炉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考虑碳的不完全转换对计算流程进行了改进,并运用CPD模型预测煤热裂解的产物分布.研究了煤气化炉的重要操作参数(即水煤浆浓度、氧煤比、气化压力和气化温度)对气化结果的影响.在计算区间内,发现高浓度水煤浆浓度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煤气的主要成分(H2+CO)的总含量增加.气化温度增大到1400℃左右时,煤气的主要成分随气化温度的进一步增加会趋于一个恒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N PLUS igcc 德士古气化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CC的燃烧前CO_2捕集抽蒸汽策略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新明 闫姝 +2 位作者 方芳 史绍平 穆延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794-5802,共9页
为了降低燃烧前CO2捕集对IGCC蒸汽动力系统出力的不利影响,并保证CO2捕集系统的稳定运行,CO2捕集消耗的蒸汽需要合理的从IGCC系统内部抽取。采用仿真模拟软件,研究了CO2捕集对IGCC系统中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和汽轮机负荷的影响。提出了... 为了降低燃烧前CO2捕集对IGCC蒸汽动力系统出力的不利影响,并保证CO2捕集系统的稳定运行,CO2捕集消耗的蒸汽需要合理的从IGCC系统内部抽取。采用仿真模拟软件,研究了CO2捕集对IGCC系统中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和汽轮机负荷的影响。提出了两种水–气变换反应加湿蒸汽抽汽方案,通过对比这两种加湿蒸汽抽汽方案对汽轮机出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向CO2捕集系统供汽策略。其中,水-气变换反应加湿蒸汽从气化炉汽包抽取,CO2分离过程消耗的低压加热蒸汽将根据负荷情况由余热锅炉低压蒸汽系统或汽轮机低压缸抽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CO2捕集 抽蒸汽 水-气变换反应 热再生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IGCC匹配的燃烧前CO_2捕集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及控制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闫姝 陈新明 +2 位作者 史绍平 穆延非 方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3-171,共9页
燃烧前CO_2捕集技术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的应用正处于起步阶段。与传统化工系统里CO_2捕集不同,IGCC发电机组要求能够经常在不同负荷下运行,并能保持较高的系统热效率,因此对其动态特性以及控制方案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针... 燃烧前CO_2捕集技术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的应用正处于起步阶段。与传统化工系统里CO_2捕集不同,IGCC发电机组要求能够经常在不同负荷下运行,并能保持较高的系统热效率,因此对其动态特性以及控制方案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针对正在建设的某30MWth的燃烧前CO_2捕集系统,基于DYNSIM软件平台搭建了其MDEA脱硫脱碳工艺流程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CO_2捕集率对主要调节变量的动态响应特性,并针对其特点提出了优化控制方案。将其与原有方案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案不仅可以提升CO_2捕集率的动态响应品质,还降低了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燃烧前CO_2捕集 动态特性 控制优化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氧离子传输膜的CO_2零排放IGCC系统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段立强 孙思宇 +2 位作者 卞境 乐龙 杨勇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74-3882,共9页
为进一步降低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系统中捕集CO2的能耗,研究了一个集成氧离子传输膜(oxygen ion transport membrane,OTM)的富氧燃烧法低能耗捕集CO2的IGCC系统。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系统进行了模拟,并对新系统与采用深冷空分... 为进一步降低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系统中捕集CO2的能耗,研究了一个集成氧离子传输膜(oxygen ion transport membrane,OTM)的富氧燃烧法低能耗捕集CO2的IGCC系统。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系统进行了模拟,并对新系统与采用深冷空分的富氧燃烧法捕集CO2的IGCC系统及不回收CO2的IGCC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分析了OTM原料侧压力、渗透侧压力以及OTM运行温度对新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采用深冷空分的富氧燃烧法捕集CO2的IGCC基准系统相比,集成OTM的新系统效率高出1.88个百分点,比传统不回收CO2的IGCC系统效率下降了6.67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氧离子传输膜 富氧燃烧系统集成 CO2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CC电站燃气轮机启动燃料的替换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穆延非 史绍平 +2 位作者 张波 王相平 秦晔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7-876,共10页
当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电站低热值合成气燃气轮机的启动燃料为柴油时,启动成本高,污染物难以控制。为了解决该问题,一个较适用的方法是将燃气轮机的启动燃料由柴油替换为天然气。但由于2种... 当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电站低热值合成气燃气轮机的启动燃料为柴油时,启动成本高,污染物难以控制。为了解决该问题,一个较适用的方法是将燃气轮机的启动燃料由柴油替换为天然气。但由于2种燃料的燃烧特性的不同,需要对燃机在两种不同燃料下的动态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提出相应的改造和运行策略。基于天津IGCC低热值燃气轮机的结构及实际运行数据,建立燃气轮机热力学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燃气轮机启动过程中,柴油量、天然气量随燃气轮机负荷的变化情况;其次计算了燃烧器燃烧天然气时的火焰稳定速度范围和优化燃烧器当量直径的范围;并对该燃气轮机燃烧室内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最后提出了燃烧器的改造方案和运行策略,在尽量小的范围内进行改造来实现对柴油的替代而且保证燃机的稳定、安全和清洁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燃气轮机 热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天然气 NO_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捕集对输运床气化炉IGCC系统技术经济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迟金玲 张士杰 +1 位作者 王波 肖云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1-59,9,共9页
对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combined cycle,IGCC)电站而言,气化剂(氧气/空气)的选择对系统的流程配置、热力性能及经济性已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考虑CO2捕集的情景下,研究不同捕集方法的引入对IGCC带来的影响,具有重... 对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combined cycle,IGCC)电站而言,气化剂(氧气/空气)的选择对系统的流程配置、热力性能及经济性已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考虑CO2捕集的情景下,研究不同捕集方法的引入对IGCC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分别构建了输运床氧气及空气气化IGCC系统流程,分析了MDEA及Selexol这2种不同捕集方法的引入对IGCC电站技术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氧气还是空气气化电站,都更适合于采用Selexol法捕集CO2。然而Selexol法对空气气化电站供电效率的影响大于氧气气化电站。不捕集CO2时,空气气化电站的供电效率比氧气气化电站高约0.46个百分点,而采用Selexol法捕集系统中90%的CO2后,其供电效率则比氧气气化电站低约0.14个百分点。从经济性角度,空气气化电站具有优势,考虑CO2捕集后,其发电成本仍比氧气气化电站低10$/(MW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输运床气化炉 空气气化 氧气气化 CO2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IGCC电站空分系统空气压缩单元驱动方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穆延非 史绍平 +3 位作者 闫姝 陈新明 周贤 方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05-111,共7页
在IGCC电站中,空气分离系统(空分系统)的能耗最高。如果能降低空分系统的能耗,将显著提高IGCC电站的供电效率。该文依托某IGCC示范电站,对IGCC电站独立空分系统空气压缩单元的2种驱动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相比于电动机驱动方式,小型... 在IGCC电站中,空气分离系统(空分系统)的能耗最高。如果能降低空分系统的能耗,将显著提高IGCC电站的供电效率。该文依托某IGCC示范电站,对IGCC电站独立空分系统空气压缩单元的2种驱动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相比于电动机驱动方式,小型汽轮机驱动空气压缩单元的方式不仅有利于电站的启动,而且能使电站的供电效率提高0.47%,在低负荷工况下运行,提高的幅度会更加显著。为进一步提升电站经济效益,通过改造IGCC电站的余热锅炉,增加补燃装置,使其可以在空分系统启动时为小型汽轮机提供启动蒸汽,从而大大降低电站的初期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独立空分系统 汽轮机驱动 补燃型余热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分装置操作参数对IGCC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耀鑫 吴少华 +1 位作者 李振中 王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8-13,132,共6页
空分装置(ASU)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系统的重要组成单元,其参数的选取直接影响整个系统性能。为了优化空分装置运行参数,采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200 MW级IGCC系统模型,基于空分装置在不同... 空分装置(ASU)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系统的重要组成单元,其参数的选取直接影响整个系统性能。为了优化空分装置运行参数,采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200 MW级IGCC系统模型,基于空分装置在不同操作压力pasu条件下,研究氮气回注系数Xgn、整体空分系数Xas、氧气浓度、回注氮气温度Trn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Xgn,系统的供电、发电效率先升高后降低;增加pasu,系统效率呈降低趋势。Xas增大,系统供电效率增加,在Xas较高(>60%)时供电效率随pasu的升高而增大。氧浓度对系统效率影响较小。提高Trn可以改善系统性能。在氧气浓度(或者Trn)不变条件下,增大pasu,供电效率随之增加。研究结果将为IGCC电站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空分装置 运行参数 系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CC废热锅炉工程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建斌 乌晓江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0,共5页
废热锅炉是IGCC系统高温气化合成气显热回收的关键部件,对IGCC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提高发电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典型IGCC系统废热锅炉的结构特点、运行工况等的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高温辐射废热锅炉的除渣、高温腐蚀... 废热锅炉是IGCC系统高温气化合成气显热回收的关键部件,对IGCC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提高发电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典型IGCC系统废热锅炉的结构特点、运行工况等的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高温辐射废热锅炉的除渣、高温腐蚀、废锅入口堵渣等问题以及对流式废热锅炉的积灰、磨损是确保其可靠运行的关键问题。因此,应针对不同气化工艺流程选择不同的废热锅炉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cc发电 显热回收 废热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炼化项目集成的IGCC多联供产品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学智 颜海宏 +3 位作者 牛苗任 于剑氪 聂会建 孙永斌 《洁净煤技术》 CAS 2015年第1期90-94,116,共6页
为了计算某与炼化项目集成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多联供示范项目现有装机方案下外供氢气、蒸汽、电力以及氧、氮等工业气体的可用率,依托某IGCC多联供示范项目,基于气化、空分、变换及净化、联合循环等装置可靠性指标的调研结果,... 为了计算某与炼化项目集成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多联供示范项目现有装机方案下外供氢气、蒸汽、电力以及氧、氮等工业气体的可用率,依托某IGCC多联供示范项目,基于气化、空分、变换及净化、联合循环等装置可靠性指标的调研结果,运用可靠性理论对IGCC多联供系统主体装机方案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GCC多联供系统可以每年外供炼化项目25万m3/h氢气8000 h以上,满足炼化项目对外供氢气的可靠性要求;IGCC多联供系统加上蒸汽备用措施后可以外供炼化项目蒸汽8000 h以上;炼化项目在任何工况下都需要外购部分电力。需要设置2×100%容量的备用电源,以确保炼化项目所需电力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多联供 可靠性 炼化 可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捕集对输运床气化炉IGCC系统煤气冷却方式选择的影响
15
作者 迟金玲 赵丽凤 +2 位作者 张士杰 王波 李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83-3891,共9页
对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系统,CO2捕集的引入将对系统煤气冷却方式的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该文分别构建了不捕集及捕集CO2的输运床氧气及空气气化IGCC系统流程,分析激冷及煤气余热锅炉2种... 对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系统,CO2捕集的引入将对系统煤气冷却方式的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该文分别构建了不捕集及捕集CO2的输运床氧气及空气气化IGCC系统流程,分析激冷及煤气余热锅炉2种煤气冷却方式的引入对系统热力性能及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捕集CO2时,无论是对输运床氧气还是空气气化IGCC,煤气余热锅炉冷却方案热力性能及经济性均明显好于激冷冷却方案;考虑CO2捕集后,尽管采用煤气余热锅炉冷却的输运床氧气气化IGCC系统的供电效率比采用激冷冷却的系统高约1.38个百分点,而2种方案发电成本相当;考虑CO2捕集后的输运床空气气化IGCC系统的热力性能及经济性仍明显好于激冷冷却方案。此外,该文还分析了煤气冷却方式投资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得到2种冷却方式下,输运床氧气气化系统发电成本相同时的气化炉单元临界投资比。其中,对输运床空气气化系统的分析表明,无论是否考虑CO2捕集,均应采用煤气余热锅炉冷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输运床气化炉 空气气化 氧气气化 CO2捕集 煤气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CC用煤气化技术的选择与发展
16
作者 徐振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根据IGCC对煤气化技术的要求及我国发展IGCC技术的特点,并结合煤气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在经过对各种煤气化技术进行分析和评价后认为:我国发展IGCC应选用Shell/Prenflo与Texaco加压气流床煤气化技术。... 根据IGCC对煤气化技术的要求及我国发展IGCC技术的特点,并结合煤气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在经过对各种煤气化技术进行分析和评价后认为:我国发展IGCC应选用Shell/Prenflo与Texaco加压气流床煤气化技术。针对IGCC技术的现状与特点,以及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发展这2种煤气化技术的设想,即统一规划、分段发展、引进吸收、慎重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联合循环发电 洁净煤 发展 ig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新型高温离子膜制氧技术的IGCC电站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振 赵丽凤 +2 位作者 王波 迟金玲 肖云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9-17,114,共9页
对新型高温离子输送膜(ion transport membrane,ITM)制氧技术应用于IGCC进行了系统集成与热力性能分析,通过与深冷空分技术比较探讨其为IGCC系统供电效率带来的提升潜力,评估ITM空分整体化率、氧气分离率、氮气回注温度(方式)对系统供... 对新型高温离子输送膜(ion transport membrane,ITM)制氧技术应用于IGCC进行了系统集成与热力性能分析,通过与深冷空分技术比较探讨其为IGCC系统供电效率带来的提升潜力,评估ITM空分整体化率、氧气分离率、氮气回注温度(方式)对系统供电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完全整体化ITM空分技术的IGCC供电效率较完全整体化深冷空分IGCC电站提高1.11个百分点,ITM单元中更适宜采用高效轴流式空气压缩机;当产品氧气侧压力不变,通过改变分离器结构或尺寸来改变ITM氧气分离率时,系统供电效率变化不大;当通过改变产品氧气侧压力改变分离率时,系统供电效率随ITM氧气分离率的升高而下降;此外,分离后的富氮空气直接回注燃烧室较降温至阀站限制温度(276.67℃)回注燃烧室系统供电效率高约0.4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深冷空分 离子输送膜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流床气化技术选择对IGCC系统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健赟 麻林巍 +1 位作者 李政 倪维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6-43,共8页
气化炉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combined cycle,IGCC)中的核心设备之一,气化技术的选择会对系统发电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文中采用GT Pro软件,分别对以壳牌(Shell)炉、德士古(GE/Texaco)炉(分激冷流程和废锅流程)和... 气化炉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combined cycle,IGCC)中的核心设备之一,气化技术的选择会对系统发电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文中采用GT Pro软件,分别对以壳牌(Shell)炉、德士古(GE/Texaco)炉(分激冷流程和废锅流程)和三菱(MHI)空气气化炉为合成气气源的4种IGCC系统进行流程模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气化技术对IGCC系统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和内在机制。计算结果表明,整体系统的能量转化和分配受气化岛的进料形式、氧化剂选择和合成气显热回收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采用Shell气化炉的IGCC系统中,煤炭能量更多地转化为合成气的化学能,易获得较高的系统效率;而采用GE废锅流程和空气气化炉,煤炭能量中转化为合成气物理显热的比例增加,并以蒸汽形式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能源效率 壳牌气化炉 士古气化炉 三菱空气气化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特点综述及产业化前景分析 被引量:27
19
作者 徐强 曹江 +2 位作者 周一工 王佳祎 何芬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共9页
介绍了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重点对IGCC关键技术和设备进行了阐述,并对IGCC的产业化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气化炉 空分制氧 合成气净化 燃气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CC发电显热回收技术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8
20
作者 杜峰 范浩杰 刘建斌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18,43,共5页
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典型IGCC发电显热回收技术的技术特点、主要技术难点与措施途径。IGCC显热回收技术对提高IGCC能源利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带显热回收的IGCC发电技术,具有高效、低污染等特性,为进一步推进我国节能减排开辟了一条... 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典型IGCC发电显热回收技术的技术特点、主要技术难点与措施途径。IGCC显热回收技术对提高IGCC能源利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带显热回收的IGCC发电技术,具有高效、低污染等特性,为进一步推进我国节能减排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热回收 废热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