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关键技术及展望 被引量:3
1
作者 郭磊 许昌 张飞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3,共12页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不局限于额定转速运行,已成为抽水蓄能领域的新方向和研发热点。介绍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社会需求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原理并总结了其特点。结合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特点对其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不局限于额定转速运行,已成为抽水蓄能领域的新方向和研发热点。介绍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社会需求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了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原理并总结了其特点。结合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特点对其典型应用场景进行了分类;对变流器技术、控制技术和机组设计及制造技术等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双馈变速抽蓄机组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变速抽蓄机组 变流器 协调控制 交流励磁 电动发电机 水泵水轮机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机组动态频率约束的随机机组组合 被引量:2
2
作者 古庭赟 高源 +3 位作者 张后谊 范强 徐玉韬 林呈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1-158,共8页
为解决风电机组大规模并网导致的电力系统转动惯量降低的问题,提出考虑风电机组动态频率约束的随机机组组合(SUC)模型。首先分别分析综合惯性控制和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下的系统的动态频率特性,并以此建立考虑风电机组的系统频率约束模... 为解决风电机组大规模并网导致的电力系统转动惯量降低的问题,提出考虑风电机组动态频率约束的随机机组组合(SUC)模型。首先分别分析综合惯性控制和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下的系统的动态频率特性,并以此建立考虑风电机组的系统频率约束模型。然后,将频率约束模型嵌入到SUC中,在含多个风电场的IEEE118节点系统进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UC模型能够有效确保电力系统所需的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惯性控制 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 风电机组 频率约束 随机机组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出函数在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啸骢 程时杰 +1 位作者 韦化 龙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7-93,共7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研究了输出函数在非线性控制设计中的作用,指出输出函数在非线性控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对闭环系统进行极点配置,并提出了一个对非线性控制系统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输出函数形式。讨论了通过将输出函数选取为多状...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研究了输出函数在非线性控制设计中的作用,指出输出函数在非线性控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对闭环系统进行极点配置,并提出了一个对非线性控制系统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输出函数形式。讨论了通过将输出函数选取为多状态量的线性组合形式来实现对系统闭环极点进行配置的方法。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针对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给出应用实例。举例中讨论了通过将输出函数选取为发电机端电压Uf、转子角速度ω、转子角加速度ω、输出有功Pe等状态量的线性组合来设计出具有多性能指标的非线性控制律,以改善系统的动、静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律不仅能明显地提高发电机的动态稳定性,而且能准确地将发电机的端电压Uf和输出有功Pe控制在其给定值上运行,不会因受扰而发生偏移。这表明所提出的控制律能很好地协调系统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多指标非线性控制 输出函数 极点配置 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综合控制 动态性能 静态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变化和模糊控制的风力发电机组变速变桨距控制 被引量:42
4
作者 韦徵 陈冉 +3 位作者 陈家伟 陈杰 龚春英 陈志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21-126,共6页
由于风速测量的不准确性以及很难获得风力发电系统的精确模型,故采用传统的PID控制器难以在风速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文中提出将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功率变化情况作为变桨距执行机构工作的判断依据和控制策略,并根据该策略... 由于风速测量的不准确性以及很难获得风力发电系统的精确模型,故采用传统的PID控制器难以在风速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文中提出将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功率变化情况作为变桨距执行机构工作的判断依据和控制策略,并根据该策略,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变速变桨运行控制方法。通过构建仿真模型,按照基于功率变化判断的控制策略分别对变速变桨与工程上常规的匀速变桨进行了仿真比较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不依赖于风速测量和精确系统数学模型的控制策略,可以很好地稳定风电机组输出功率,且相对于匀速变桨控制,变速变桨控制方法一方面更好地将机组输出功率稳定在额定值,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变桨距执行机构的疲劳度,减少部件间的磨损,这对于延长变桨执行机构的工作寿命、降低其故障发生率以及维持整个风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模糊控制 变桨控制 功率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组类型对AGC运行性能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8
5
作者 宋兆星 骆意 李国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7-21,共5页
文章从华北电网AGC运行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分析了几类主要发电机组的负荷调节能力,探讨了发电机组类型对AGC运行性能的影响,认为水电机组和燃气轮机的发电功率变化范围大,响应速率高,且易于改变调节方向;蒸汽发电机组和核电机组的响应... 文章从华北电网AGC运行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分析了几类主要发电机组的负荷调节能力,探讨了发电机组类型对AGC运行性能的影响,认为水电机组和燃气轮机的发电功率变化范围大,响应速率高,且易于改变调节方向;蒸汽发电机组和核电机组的响应速率低,且不易改变调节方向。建议充分考虑AGC机组的类型,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类型AGC机组进行合理规划,进行不同指标的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AGC) 性能分析 燃煤发电机组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水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多性能指标的汽轮发电机非线性综合控制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啸骢 程时杰 +1 位作者 韦化 王少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6-101,共6页
提出了一种多指标非线性控制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输出函数选取为多状态量的线性组合来实现非线性系统的多性能指标控制,从而可在统一的非线性控制设计框架下同时对系统中多个状态量的性能指标提出要求,并可在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静态性... 提出了一种多指标非线性控制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输出函数选取为多状态量的线性组合来实现非线性系统的多性能指标控制,从而可在统一的非线性控制设计框架下同时对系统中多个状态量的性能指标提出要求,并可在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间进行很好的协调。将所提出的多指标非线性控制设计方法应用于汽轮发电机组的励 磁、调速综合控制中,成功地解决了汽轮发电机非线性综合控制中的动、静态性能的综合协调问题。将所设计的汽轮发电机多指标非线性综合控制律用于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的同步发电机组中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律不仅能明显地提高发电机的动态稳定性,而且能准确地将发电机的端电压Uf和输出电磁功率Pe控制在其给定值上运行,不会因受扰而发生偏移。这表明所提出的控制律能很好地协调系统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 励磁控制 非线性综合控制 性能指标 动态性能 静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水电站振动信号的积分算法 被引量:7
7
作者 职保平 马震岳 +1 位作者 王溢波 张宏战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0-613,665-666,共4页
为解决传统频域积分对非平稳信号处理误差过大问题,根据水轮发电机组振动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EM D的自适应滤波特性对实测加速度信号频域积分方法的修正算法。首先,对振动信号进行频域积分,得到相对应的速度和位移时程数据;然后,... 为解决传统频域积分对非平稳信号处理误差过大问题,根据水轮发电机组振动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EM D的自适应滤波特性对实测加速度信号频域积分方法的修正算法。首先,对振动信号进行频域积分,得到相对应的速度和位移时程数据;然后,利用EM D的自适应的分析能力,将时域数据分解成不同特征时间尺度的固有模态函数,并按环境噪声以及水电站信号的特征频率进行滤波处理。仿真试验表明,在3种方法中,该方法的相对误差最小,相关系数最大。将该方法应用于景洪水电站振动信号处理,积分所得数据符合实际振动状况。结果表明,该方法求速度和位移是可行的,能够对水电站振动信号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组 振动信号 时域积分 频域积分 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轮不平衡下的风力机自适应独立变桨控制策略 被引量:8
8
作者 杨超 李辉 +3 位作者 胡姚刚 杨东 刘志祥 欧阳海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5-41,共7页
为减小风电机组叶轮不平衡引起的周期载荷,提出一种自适应独立变桨控制策略。首先,基于叶片旋转坐标系和轮毂静止坐标系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机组在叶轮不平衡情况下的载荷特性及变化规律。其次,考虑不平衡周期载荷的频率随机组转速变化的... 为减小风电机组叶轮不平衡引起的周期载荷,提出一种自适应独立变桨控制策略。首先,基于叶片旋转坐标系和轮毂静止坐标系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机组在叶轮不平衡情况下的载荷特性及变化规律。其次,考虑不平衡周期载荷的频率随机组转速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谐振频率自适应于叶轮转速的比例—积分—谐振(PIR)独立变桨控制策略,并阐述了变桨控制器参数设计方法。最后,基于FAST-MATLAB/Simulink风电机组载荷及控制联合仿真平台,仿真比较了机组在叶轮平衡和不平衡两种状况下的载荷特性;并在IEC标准湍流风速下对所提自适应PIR独立变桨控制策略的载荷控制性能进行仿真,且将结果与传统比例—积分和比例—谐振独立变桨控制策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叶轮不平衡会导致风电机组产生频率变化的不平衡周期载荷,且相对传统控制策略所提自适应PIR独立变桨控制策略能够更有效地减小不平衡周期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叶轮不平衡 周期载荷控制 独立变桨 自适应比例—积分—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顿结构修正的控制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曾云 张立翔 +1 位作者 钱晶 郭亚昆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100,共8页
哈密顿系统互联和阻尼分配的控制设计中,最主要的困难是获得修正的能量函数。通过分析哈密顿互联和阻尼分配控制设计的思想,提出一种控制律构成方式,即控制律由给定平衡点的镇定控制和附加控制构成,结构和阻尼矩阵修正部分增加的关联因... 哈密顿系统互联和阻尼分配的控制设计中,最主要的困难是获得修正的能量函数。通过分析哈密顿互联和阻尼分配控制设计的思想,提出一种控制律构成方式,即控制律由给定平衡点的镇定控制和附加控制构成,结构和阻尼矩阵修正部分增加的关联因子通过附加控制发挥作用。进而导出了镇定控制的求解方程,附加控制的显式表达式以及闭环系统稳定的条件,给出了设计过程和步骤。以水轮发电机组的哈密顿模型为例,介绍了该控制设计方法的应用。该方法根据结构和阻尼修正矩阵直接求控制,用海森矩阵正定条件确定结构和阻尼修正矩阵中关联因子的取值限制,避开了求取H a(x)的困难。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组 广义哈密顿 镇定控制 附加控制 结构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120MW复合蓄热循环调峰机组参数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盛德仁 任浩仁 +2 位作者 陈坚红 李蔚 李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8-90,95,共4页
根据日益突出的电网调峰需求 ,提出在现有火电厂中引入热水蓄热和发电循环 ,组成火电厂复合蓄热发电的调峰新技术。当夜间低负荷运行时 ,在供电负荷以上增加燃料和补给水投入量 ,从高压加热器出口处抽出并以高温高压热水的形式储蓄在热... 根据日益突出的电网调峰需求 ,提出在现有火电厂中引入热水蓄热和发电循环 ,组成火电厂复合蓄热发电的调峰新技术。当夜间低负荷运行时 ,在供电负荷以上增加燃料和补给水投入量 ,从高压加热器出口处抽出并以高温高压热水的形式储蓄在热水罐中 ,从而提高夜间汽轮机负荷 ;当白天高峰负荷时 ,将热水罐中高温高压热水导入蓄热机组发电 ,达到调峰的目的 ,减少汽轮机组的启停次数和负荷变动幅度 ,减少转子、汽包等的热疲劳损耗。文中对该系统的组成、主要参数的定义和选取进行了重点分析。结合国内某发电厂 6 0 0MW汽轮发电机组 ,进行分析计算 ,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复合蓄热循环 调峰机组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燃机-冷热电联供机组的Hammerstein模型及非线性广义预测控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潘蕾 赵德材 +2 位作者 张俊礼 沈炯 彭春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0-505,共6页
为研究微燃机-冷热电(MGT-CCHP)联供机组动态运行特性及控制策略,采用Hammerstein模型结构快速辨识其非线性动态特性,并将非线性动态特性以串联的非线性静态模型和线性动态模型表示.采用逐步回归法确定动态模型阶次并采用粒子群算法辨... 为研究微燃机-冷热电(MGT-CCHP)联供机组动态运行特性及控制策略,采用Hammerstein模型结构快速辨识其非线性动态特性,并将非线性动态特性以串联的非线性静态模型和线性动态模型表示.采用逐步回归法确定动态模型阶次并采用粒子群算法辨识模型参数,得到易于复现的块结构化模型.基于Hammerstein预测模型,设计了MGT-CCHR冷负荷跟踪非线性广义预测控制器.利用Hammerstein模型分块描述对象静态与动态特性的结构特点,将非线性广义预测控制转化为线性广义预测控制与非线性静态函数求根问题,使控制量求解简化.通过与最优参数PID控制器的仿真结果比较表明,所设计的非线性广义预测控制器具有改善冷负荷跟踪性能和节能控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燃机-冷热电联供机组 HAMMERSTEIN模型 非线性 广义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汽轮机单元协调控制的反推PID方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韩璞 魏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22,共6页
为有效提高大范围变工况时单元机组的负荷适应能力,克服非线性特征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该文基于反推法,针对一个典型的锅炉–汽轮机单元非线性模型,经过工作点的坐标平移、模型的适当简化,将其分解为2个具有一个相同控制输入的子系统... 为有效提高大范围变工况时单元机组的负荷适应能力,克服非线性特征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该文基于反推法,针对一个典型的锅炉–汽轮机单元非线性模型,经过工作点的坐标平移、模型的适当简化,将其分解为2个具有一个相同控制输入的子系统,对于各个子系统,通过合理选择虚拟控制变量,逐步构造出偏差信号的李亚普诺夫函数,进而设计出非线性机炉协调控制器,并将其转换为PID控制器形式。针对某500MW锅炉–汽轮机单元进行的仿真试验表明,基于反推PID方法的协调控制器具有良好的给定值跟随性、抗干扰性、负荷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汽轮机单元 协调控制 反推 比例积分微分 非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广义预测控制在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席东民 凌呼君 王继昆 《控制工程》 CSCD 2005年第4期327-330,共4页
设计有效的火电厂单元机组机炉协调控制系统是提高热工自动化水平的关键问题。采用广义预测控制和鲁棒控制相结合的策略,提出一种鲁棒广义预测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将其应用于火电厂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对被控对象的不确... 设计有效的火电厂单元机组机炉协调控制系统是提高热工自动化水平的关键问题。采用广义预测控制和鲁棒控制相结合的策略,提出一种鲁棒广义预测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将其应用于火电厂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对被控对象的不确定性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预测控制 鲁棒控制 单元机组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燃协调等效电厂的自动发电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中豪 黄屹俊 +2 位作者 张沛超 季珉杰 方陈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50,共7页
以崇明岛智能电网为例,提出了风燃协调等效电厂(wind-gas coordinating equivalent power plant,WGPP)的概念。通过风力发电系统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CCPP)的互补运行,实现提高并网功率的可控和可调性,以及风燃联合发电作为一个等... 以崇明岛智能电网为例,提出了风燃协调等效电厂(wind-gas coordinating equivalent power plant,WGPP)的概念。通过风力发电系统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CCPP)的互补运行,实现提高并网功率的可控和可调性,以及风燃联合发电作为一个等效电厂参与系统的调度运行等目标。针对WGPP的调度目标以及接入系统规模的不同,提出了两种不同的WGPP调度模式:跟踪调度曲线模式和CPS控制模式。为了充分利用WGPP中CCPP机组出力调节速度快的特点,对基于传统比例积分原理的自动发电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最后,分别以现场实测数据以及四种风电功率事件为例,RTDS仿真验证了两种WGPP调度模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比例积分控制 自动发电控制 控制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电单元完整模型的增益调度协调控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齐辉 张凯锋 戴先中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共7页
分析了基于简化模型(机炉模型)设计发电单元协调控制策略的局限性,指出基于发电单元完整模型(包含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的模型)设计协调控制策略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发电单元协调控制思路,即应该权衡电网频率和发电单元本身安全程... 分析了基于简化模型(机炉模型)设计发电单元协调控制策略的局限性,指出基于发电单元完整模型(包含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的模型)设计协调控制策略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发电单元协调控制思路,即应该权衡电网频率和发电单元本身安全程度的迫切性使用发电单元中的储能。采用增益调度控制方法设计了协调控制策略。与传统的以固定程度使用发电单元储能的协调控制策略相比,所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能根据电网运行的实际需要,及时、灵活地使用发电单元储能,从而既可以保障单元机组自身运行的安全又可以增强电网频率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也说明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单元 完整模型 增益调度特性 协调控制 频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定风速附近变速变桨风力发电机组功率优化控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蒋说东 刘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97-1104,共8页
详细分析导致功率波动和功率损失的原因,提出一种转矩优化控制策略。该转矩优化控制方法结合查表法和非线性PI控制器,在低风速区仅启用查表法以追踪最优功率;额定风速附近及以上时运用非线性PI控制器使转矩输出形成滞环,来抑制额定风速... 详细分析导致功率波动和功率损失的原因,提出一种转矩优化控制策略。该转矩优化控制方法结合查表法和非线性PI控制器,在低风速区仅启用查表法以追踪最优功率;额定风速附近及以上时运用非线性PI控制器使转矩输出形成滞环,来抑制额定风速附近的功率波动;采用基于转矩误差及误差变化率的桨距角模糊调节器,实现转矩和变桨控制解耦;给出一种功率平均值限制算法,可抑制阵风时(包括额定风速以下和以上)引起的转速短时过速和功率损失,同时也可减少变桨机构的疲劳载荷。以风力机设计专业软件Bladed为工具,结合C语言编写外部控制器,对风力发电机组转矩及变桨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变速变桨 解耦控制 滞环 功率平均值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灰关联度分析的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万里 王瑞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2-144,共3页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原因复杂、特征参数多的特点,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灰关联相结合,并引入模糊合成运算,较好地解决了寻找样本中各故障原因困难的问题。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诊断出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的原因,具有一定...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原因复杂、特征参数多的特点,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灰关联相结合,并引入模糊合成运算,较好地解决了寻找样本中各故障原因困难的问题。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诊断出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的原因,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组 故障诊断 灰关联分析 模糊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站控制策略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清明 徐圆 +1 位作者 郭宏 李艳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88,共5页
介绍了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站的技术特点,基于基本PI算法,分析了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站的基本控制策略。在传统的PI算法基础上,分析了微燃机的嵌套闭环控制策略,分别对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站的转速闭环、功率闭环以及排气温度闭环的控制策略进行... 介绍了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站的技术特点,基于基本PI算法,分析了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站的基本控制策略。在传统的PI算法基础上,分析了微燃机的嵌套闭环控制策略,分别对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站的转速闭环、功率闭环以及排气温度闭环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给出了三个闭环的相关试验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基本PI算法的嵌套闭环控制策略适用于微燃机发电站,可保证电站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工作稳定性,其对提高电站的使用寿命也有很大帮助,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燃机发电站 微型燃气轮机 PI算法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频调节对锅炉汽压广义对象的线性化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翁一武 于达仁 徐志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2-115,共4页
在指出了在单元火电机组中锅炉汽压广义对象非线性动态特性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 ,比较了功频调节和纯速度调节对锅炉汽压广义对象动态特性的影响 ,分析了功频调节对锅炉汽压广义对象非线性动态特性的线性化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在负... 在指出了在单元火电机组中锅炉汽压广义对象非线性动态特性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 ,比较了功频调节和纯速度调节对锅炉汽压广义对象动态特性的影响 ,分析了功频调节对锅炉汽压广义对象非线性动态特性的线性化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在负荷扰动 (外扰 )情况下 ,功频调节对锅炉汽压广义对象非线性动态特性具有很强的线性化作用 ;在大范围变工况情况下 ,采用功频调节时锅炉汽压广义特性具有良好的全局性能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汽压广义对象 线性化 功频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序控制技术在火电厂的应用──兼论顺控技术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协调发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韩忠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3-68,75,共7页
回顾了引进的大型单元机组所使用的典型顺序控制技术,在剖析TM。TURBODEM和APS等顺控装置的技术特点及其利弊得失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发展层次,结合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 从应用软件的角度澄清了一些事实,对于计算机... 回顾了引进的大型单元机组所使用的典型顺序控制技术,在剖析TM。TURBODEM和APS等顺控装置的技术特点及其利弊得失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发展层次,结合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 从应用软件的角度澄清了一些事实,对于计算机顺序控制系统本身有待改进的一些问题 ,进行了探讨,指出真正掌握顺控对象的工艺流程始终是顺控系统设计者的首要任务;顺控 技术的总体设计思想有待深化;应用软件的开发方法和环境是应用计算机的必要条件;详尽 的操作指导是顺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还需要有一批既精通电厂热工自动控制技术, 又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顺控技术与计算机控制系统必须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顺序控制 计算机控制系统 单元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