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4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grative Stability Analysis for A Class of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s
1
作者 Qin Shiyin(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 P.R. China, Tel. (029)3235011-3677, Fax (029)3237910)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6年第4期13-18,共6页
In this paper the integrative stability is studied for a class of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s which are described by an octette structural model. Based on the definitions Of state reachability and stabilizability of i... In this paper the integrative stability is studied for a class of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s which are described by an octette structural model. Based on the definitions Of state reachability and stabilizability of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s the analysis method and criterion of integrative stability a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ive stability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s Systems Engine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mpact angle constraint integral sliding mode guidance law for maneuvering targets interception 被引量:15
2
作者 ZHANG Wenjie FU Shengnan +1 位作者 LI Wei XIA Qun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1期168-184,共17页
An integral sliding mode guidance law(ISMGL)combine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SMC)method is designed to address maneuvering target interception problems with impact angle constraints.Th... An integral sliding mode guidance law(ISMGL)combine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SMC)method is designed to address maneuvering target interception problems with impact angle constraints.The relative motion equation of the missile and the target considering the impact angle constraint is established in the longitudinal plane,and an integral sliding mode surface is constructed.The proposed guidance law resolves the existence of a steady-state error problem in the traditional SMC.Such a guidance law ensures that the missile hits the target with an ideal impact angle in finite time and the missile is kept highly robust throughout the interception process.By adopting the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method,the ISMGL is designed considering the impact angle constraints and the autopilot dynamic characteristics.According to the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em,all states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are finally proven to be uniformly bounded.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sliding mode guidance law and the trajectory shaping guidance law,and the finding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periority of the IS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act angle constraint integral sliding mode maneuvering target Lyapunov stability dynamic characteris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l Backstepping法在四旋翼飞行器抗干扰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程素平 刘祚时 胡智元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9-93,共5页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多输入多输出、强耦合、非线性且欠驱动等特点带来的对外部干扰敏感问题,提出了基于积分型反步法的控制系统。首先建立了四旋翼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然后设计了位置控制回路外环及姿态控制回路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结构PID... 针对四旋翼飞行器多输入多输出、强耦合、非线性且欠驱动等特点带来的对外部干扰敏感问题,提出了基于积分型反步法的控制系统。首先建立了四旋翼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然后设计了位置控制回路外环及姿态控制回路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结构PID控制器,和由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的Integral Backstepping法的控制器,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对这两种控制器进行仿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Integral Backstepping算法的控制器模型在控制精度、调节时间和抗干扰性上都明显优于经典PID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飞行器 积分型反步法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PID控制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ibutions to Hom-Schunck optical flow equations-part I: Stability and rate of convergence of classical algorithm 被引量:3
4
作者 DONG Guo-hua AN Xiang-jing FANG Yu-qiang HU De-w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909-1918,共10页
Globally exponential stability (which implies converg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ir classical iterative algorithm is established using methods of heat equations and energy integral after embedding the discrete iterat... Globally exponential stability (which implies convergence and uniqueness) of their classical iterative algorithm is established using methods of heat equations and energy integral after embedding the discrete iteration into a continuous flow. The stability condition depends explicitly on smoothness of the image sequence, size of image domain, value of the regularization parameter, and finally discretization step. Specifically, as the discretization step approaches to zero, stability holds unconditionally. The analysis also clarifies relations among the iterative algorithm, the original variation formulation and the PDE system. The proper regularity of solution and natural images is briefly surveyed and discussed. Experimental results validate the theoretical claims both on convergence and exponenti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flow Hom-Schunck equations globally exponential stability convergence convergence rate heat equations energy integral and estimate Gronwall inequality natural images REGULAR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发展前沿与就业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泳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2,共6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人工智能发展迅猛,通用大模型快速迭代,垂直大模型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百花齐放,具身智能异军突起,推动机器人多模态感知与自动化应用大幅提升。在人工智能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替代效应、创造效应和增...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人工智能发展迅猛,通用大模型快速迭代,垂直大模型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百花齐放,具身智能异军突起,推动机器人多模态感知与自动化应用大幅提升。在人工智能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替代效应、创造效应和增长效应对就业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效应会随阶段变化而对就业产生不同的总体影响。应辩证看待替代效应,其作用取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劳动力的成本比较,以及具体的社会制度。当前,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结构性挑战,无疑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重大的机遇。应全面理解创造效应的三个层次,同时重视人工智能的增长效应。为此,需要发挥制度与国家治理优势,更好统筹人工智能与就业,着力完善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体系,前瞻性建立社会保障缓冲机制,同时推动数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挖掘新经济增长点,提升生产效率,使广大劳动者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就业稳定 人才培养 社会保障 数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新能源场景下考虑频率稳定约束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储能优化配置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冬梅 宋晨铭 +2 位作者 冯向阳 虞程超 徐辰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46-2161,共16页
新能源富集和负荷集中地区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就地消纳的有效方式。然而,100%新能源场景下,一体化系统缺乏同步惯量支撑,频率稳定面临极大挑战。为深度挖掘“源-网-荷-储”各环节调频潜力,首先对跟网型和构网型... 新能源富集和负荷集中地区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是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就地消纳的有效方式。然而,100%新能源场景下,一体化系统缺乏同步惯量支撑,频率稳定面临极大挑战。为深度挖掘“源-网-荷-储”各环节调频潜力,首先对跟网型和构网型新能源场站,以及需求侧响应的频率支撑能力进行研究,并根据系统实际运行状态和预想故障场景设置合理的虚拟惯性时间常数,建立一体化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其次,在100%新能源场景下的储能配置模型中,提出考虑各调频资源协同运行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并利用时域仿真将频率安全稳定约束嵌入配置模型;最后,基于西南某地区待建设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工程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配置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一体化系统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 跟网型 构网型 频率稳定 储能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水制氢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周峻 冀承泽 +3 位作者 李儒欢 宋旭晖 吴锴 成永红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96-2113,共18页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可能因储能、消纳措施不足等原因导致大量弃电,另外波动性、间歇性的风光能源也增加了电网的不稳定因素。以电解水制氢为核心的电氢协同技术既可以助力过剩风光能源的大规模消纳,提升能源利用率;...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可能因储能、消纳措施不足等原因导致大量弃电,另外波动性、间歇性的风光能源也增加了电网的不稳定因素。以电解水制氢为核心的电氢协同技术既可以助力过剩风光能源的大规模消纳,提升能源利用率;还具备参与电网调峰、调压及调频以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首先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原理特性、性能指标与产业化进程;进而结合电制氢-储氢行业现状,总结了电氢协同技术参与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深入剖析了电解水制氢技术在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中的应用可行性。同时,针对未来电氢协同技术提升电网支撑能力的潜力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水制氢 新型电力系统 氢储能 综合能源系统 多联产 电网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吸引域边界危机的电压稳定域划分方法
8
作者 马晓阳 梁锦文 +2 位作者 汪颖 肖先勇 于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5-56,共12页
静态电压稳定性是一种理想化的稳定性概念,其扰动无限小的假设不利于强非线性的电力系统在静态电压稳定域(steady-state voltage stability region,SVSR)内的安全运行。针对功率大扰动场景下由SVSR内的边界危机所引发的吸引域骤缩问题,... 静态电压稳定性是一种理想化的稳定性概念,其扰动无限小的假设不利于强非线性的电力系统在静态电压稳定域(steady-state voltage stability region,SVSR)内的安全运行。针对功率大扰动场景下由SVSR内的边界危机所引发的吸引域骤缩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边界危机的电压稳定域(voltage stability region considering boundary crises,BCVSR)的划分方法。首先通过流形分析研究了边界危机的发生机理及其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其次通过相轨迹分析验证了理论研究的结果。然后通过分岔分析研究了参数变化对直驱风电并网系统的平衡集及动态特性的影响。最后划分了系统在注入功率空间中的单参数与双参数BCVSR,并将其与SVSR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功率大扰动的情形下,BCVSR的划分排除了SVSR内的边界危机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威胁,有助于指导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功率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并网系统 功率大扰动 电压稳定域 分岔与混沌理论 边界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限工况下分布式驱动电动方程式赛车稳定性控制研究
9
作者 李刚 刘泊居 王爽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6,共9页
为提高分布式驱动电动方程式赛车的行驶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横摆稳定性控制策略。控制策略采用分层控制结构,基于积分滑模理论设计上层力矩分配器,通过引入积分项来消除滑模自动抖振现象,分别建立七自由度整车模型和二自由度参考模型,来... 为提高分布式驱动电动方程式赛车的行驶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横摆稳定性控制策略。控制策略采用分层控制结构,基于积分滑模理论设计上层力矩分配器,通过引入积分项来消除滑模自动抖振现象,分别建立七自由度整车模型和二自由度参考模型,来计算赛车的期望横摆角速度、期望质心侧偏角以及附加横摆力矩;下层为转矩分配器,根据轮胎滑移率对4个车轮的驱动转矩进行最优分配,提高赛车在行驶时的稳定性。选取典型工况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分布式驱动电动方程式赛车在加入所设计的横摆稳定性控制器后,行驶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 行驶稳定性 积分滑模理论 最优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集成架构的光纤陀螺信号处理电路
10
作者 李搏 于晓之 +3 位作者 欧姮 陈思宇 李健壮 黄晓宗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6-600,共5页
随着光纤陀螺不断小型化,对信号处理电路的尺寸、功耗、精度、成本等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分立器件方案难以满足集成化光纤陀螺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光纤陀螺信号处理全集成架构,具备前级调理及采集、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及存储、数... 随着光纤陀螺不断小型化,对信号处理电路的尺寸、功耗、精度、成本等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分立器件方案难以满足集成化光纤陀螺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光纤陀螺信号处理全集成架构,具备前级调理及采集、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及存储、数模转换及驱动、通讯等功能,支持信号斩波和第二回路控制功能。采用2.5D堆叠及系统级封装(SiP)技术实现高密度集成,尺寸仅为14.0mm×14.0mm,相较于同等性能分立器件方案,所提方案的印制电路板(PCB)整体尺寸缩小约20%,在30mm×30mm×30mm光纤陀螺中三温零偏稳定性≤0.18(°)/h(10s),具有集成度高、尺寸小、成本低等优点,为光纤陀螺小型化提供了有效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化光纤陀螺 全集成架构 2.5D堆叠 零偏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驱动汽车横摆稳定性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伟 杨成源 邓召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提高分布式电驱动车辆的横摆稳定性,采用分层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控制策略上层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以计算目标附加横摆力矩;控制策略下层以轮胎附着利用率最小为优... 为提高分布式电驱动车辆的横摆稳定性,采用分层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控制策略上层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以计算目标附加横摆力矩;控制策略下层以轮胎附着利用率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二次规划控制算法设计了转矩优化分配控制器;通过Matlab-CarSim联合仿真平台对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附着系数路面下,应用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车辆的质心侧偏角峰值,相较于无控制和积分滑模控制车辆的下降率分别为17.1%和1.7%,横摆角速度峰值下降率分别为13.7%和3.4%;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下,质心侧偏角峰值相较于无控制和积分滑模控制车辆的下降率分别为69%和39.4%,横摆角速度峰值下降率分别为16%和2.4%,提高了车辆的横摆稳定性与行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驱动 横摆稳定性 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 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变焦红外系统随机振动光轴稳定性建模与分析
12
作者 胡红斌 徐瑞瑞 +3 位作者 方茜茜 李雅楠 刘先胜 万敏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97,共6页
机载随机振动环境下,光轴稳定性是决定红外系统探测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设计阶段,以某连续变焦红外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识别出运动的透镜是光轴敏感元件;其次,对透镜的直线运动机构建立了较精确的有限元模型;最后,通过光机集成分析方法... 机载随机振动环境下,光轴稳定性是决定红外系统探测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设计阶段,以某连续变焦红外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识别出运动的透镜是光轴敏感元件;其次,对透镜的直线运动机构建立了较精确的有限元模型;最后,通过光机集成分析方法,完成了该连续变焦红外系统光机结构的优化设计。所提透镜直线运动机构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和优化设计光轴稳定性的过程对后续机载光电成像系统随机振动光轴稳定性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轴稳定性 光机集成分析 可动结合面 模态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牛顿迭代型灵敏度协同的新能源并网功率优化分配方法
13
作者 郑鑫 齐磊 +2 位作者 孙孝峰 姜颢宇 赵巍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163,共9页
大量分布式发电机组接入导致电网强度弱化,进而造成光伏集群输出电流谐波谐振,威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此,考虑谐波谐振约束,基于系统源网阻抗聚合模型及稳定性指标,构建了新能源并网功率一定情况下系统稳定裕度最优的目标函数,将牛顿... 大量分布式发电机组接入导致电网强度弱化,进而造成光伏集群输出电流谐波谐振,威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此,考虑谐波谐振约束,基于系统源网阻抗聚合模型及稳定性指标,构建了新能源并网功率一定情况下系统稳定裕度最优的目标函数,将牛顿数值迭代融入拉格朗日条件极值求解过程之中,实现阻抗灵敏度趋于一致的快速调节。面向固定功率及并网功率最大分配应用场景,提出了基于牛顿迭代型灵敏度协同的新能源并网功率优化分配方法,并与常规集群功率分配方法及同类优化分配方法进行对比,所提功率优化分配方法求解效率高、算力需求较小。最后,基于硬件在环实时数字仿真平台搭建IEEE 33节点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新能源并网 功率分配 振荡稳定 灵敏度协同 牛顿数值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杂模型预测控制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AFS/DYC集成控制
14
作者 郑字琛 王姝 +1 位作者 赵轩 李兆柯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0-480,469,共12页
为提高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在不同附着路面高速行驶的操纵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混杂模型预测控制的AFS/DYC集成控制策略。首先基于系统辨识方法构建轮胎分段仿射模型,结合车辆动力学模型以及命题逻辑与线性不等式的转换关系,构建车辆系统... 为提高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在不同附着路面高速行驶的操纵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混杂模型预测控制的AFS/DYC集成控制策略。首先基于系统辨识方法构建轮胎分段仿射模型,结合车辆动力学模型以及命题逻辑与线性不等式的转换关系,构建车辆系统混合逻辑动态模型。然后设计基于混杂模型预测控制的AFS/DYC集成控制策略,采用混合整数二次规划方法追踪目标参考值决策附加横摆力矩与附加转向角,并以轮胎负荷率最小为目标构建车轮驱动转矩优化分配控制策略。最后,基于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进行驾驶人在环操纵稳定性测试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模型预测控制,所设计的混杂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在高速双移线工况下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均方根误差分别下降了31.61%与19.51%,四轮峰值平均转矩幅值降低24.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 操纵稳定性 集成控制 分段仿射模型 混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阻型IGCT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电压稳定性评估
15
作者 张楠 张哲任 徐政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9-1338,共10页
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易发生换相失败,且在弱交流系统中难以维持稳定运行。随着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reverse blocking integrated gate-commutated thyristor,RB-IGCT)技术的发展,RB-IGCT型换流器为解决换相失败问题提供了一种有... 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易发生换相失败,且在弱交流系统中难以维持稳定运行。随着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reverse blocking integrated gate-commutated thyristor,RB-IGCT)技术的发展,RB-IGCT型换流器为解决换相失败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充分评估基于RB-IGCT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因此,该文首先基于准稳态模型,分析了RB-IGCT型换流器的功率稳定性和其受端交流系统的电压支撑能力。然后通过计算临界短路比,论证了RB-IGCT换流器在低短路比条件下的稳定运行能力。其次,对比研究了受端交流故障下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逆变站和RB-IGCT逆变站的暂态故障恢复特性。最后,通过PSCAD仿真验证可知,基于RB-IGCT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弱交流系统下的小干扰电压稳定性和暂态电压稳定性均优于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进一步证明了RB-IGCT换流器在未来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 临界短路比 暂态电压稳定 换相失败 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分割的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参数设计
16
作者 马遵 王丹阳 +2 位作者 孟贤 肖文勋 朱林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8,共8页
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参数会影响并网电流的质量,为解决传统控制参数设计方法无法结合多个性能指标进行参数整定的问题,本文针对LCL型并网逆变器进行建模和控制参数设计。采用D分割法进行控制器参数综合设计,结合裕度测试器,得到同时... 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参数会影响并网电流的质量,为解决传统控制参数设计方法无法结合多个性能指标进行参数整定的问题,本文针对LCL型并网逆变器进行建模和控制参数设计。采用D分割法进行控制器参数综合设计,结合裕度测试器,得到同时满足幅值裕度、相位裕度、电流环带宽等多性能指标的控制器多目标参数稳定域。此外,本文使用D分割法分析在LCL滤波器参数存在偏差时参数稳定域的变化趋势,实现在滤波器参数扰动情况下的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参数的精确设计。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综合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器参数设计 并网逆变器 比例积分控制器 D分割法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变时滞的伺服进给系统稳定性分析
17
作者 张效魁 李东博 +1 位作者 李旭 刘海波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3,87,共6页
为了研究时变时滞对机床进给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基于Lyapunov-Krasovskii稳定性定理的判定准则。首先,结合机床的传动系统模型,分析了延迟干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含时变时滞的闭环伺服进给系统模型;其次,利用积分不... 为了研究时变时滞对机床进给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基于Lyapunov-Krasovskii稳定性定理的判定准则。首先,结合机床的传动系统模型,分析了延迟干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含时变时滞的闭环伺服进给系统模型;其次,利用积分不等式和时滞分割技术,构建了一个包含延迟项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提出了保证时变时滞系统稳定的相关准则;最后,通过与其他方法的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稳定性准则具有更低的保守性,并且给出了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稳定的时变时滞上界与控制参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进给系统 时变时滞系统 稳定性 积分不等式 LYAPUNOV-KRASOVSKII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摄动下欠驱动USV全局积分滑模控制技术研究
18
作者 马浩哲 赵江滨 +1 位作者 韦海宇 谈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17,共6页
在不确定洋流因素的影响下,通过有效的控制算法对无人船进行控制是其能够实现水下勘察、搜救巡逻等任务的有效前提。本文提出一种存在水动力参数摄动下基于LOS制导律的全局积分滑模轨迹跟踪控制器,首先通过视线法(LOS)设计位姿控制器从... 在不确定洋流因素的影响下,通过有效的控制算法对无人船进行控制是其能够实现水下勘察、搜救巡逻等任务的有效前提。本文提出一种存在水动力参数摄动下基于LOS制导律的全局积分滑模轨迹跟踪控制器,首先通过视线法(LOS)设计位姿控制器从而得出速度虚拟控制输入,其次通过全局积分滑模(GISMC)控制设计动态控制器,在控制器设计中采用改进的连续函数进行补偿,并通过李雅普诺夫函数保证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对2种不同曲率轨迹的跟踪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无人艇 轨迹跟踪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积分滑模控制 参数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轴机械臂非奇异快速积分终端滑模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19
作者 陈涛 刘建璇 +2 位作者 王立忠 邹湘军 李晓娟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15-2123,共9页
针对机械臂建模参数精准性与扰动不确定性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非奇异快速积分终端滑模控制方案。设计一种新型非奇异快速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保证系统快速收敛的同时避免收敛中的奇异性问题,积分项用于提高... 针对机械臂建模参数精准性与扰动不确定性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非奇异快速积分终端滑模控制方案。设计一种新型非奇异快速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保证系统快速收敛的同时避免收敛中的奇异性问题,积分项用于提高对扰动的抑制能力,保证控制器对误差的快速响应;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对控制器进行收敛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案能在有外部干扰的情况下保证关节轨迹精确跟踪,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非奇异快速积分终端滑模控制 轨迹跟踪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能量的新型高速公路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研究
20
作者 杨贤 张庆龙 +3 位作者 吴初平 乔兰 郭旺 闫玉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0-673,共14页
针对现有高速公路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的不足,分析单个周期内振动轮与填料间能量转换规律,提出基于最大正向动能增量的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KECV,并与单位体积压实功E进行对比验证其有效性。结合能量守恒定律,以正向动能的变化特... 针对现有高速公路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的不足,分析单个周期内振动轮与填料间能量转换规律,提出基于最大正向动能增量的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KECV,并与单位体积压实功E进行对比验证其有效性。结合能量守恒定律,以正向动能的变化特性来反映压实期间的能量交换,利用最大正向动能增量的形式对其进行表征,并以此作为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判断填料的压实程度。分别建立KECV与路基粉土压实度K的相关关系及KECV与路面水泥稳定碎石相对密度D_(r)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最大正向动能增量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填料也由松散逐渐致密;KECV与K的相关系数比E与K的相关系数大,KECV与D_(r)的相关系数比E与D_(r)的相关系数大,表明所提出的KECV指标在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控制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压实质量控制 压路机集成压实监控指标 低液限粉土 水泥稳定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