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征降维与融合的水声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昊鑫 肖长诗 +2 位作者 元海文 郭玉滨 刘加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0,共9页
为解决水声目标在强噪声环境下识别困难以及特征高维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将水声信号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并提取其低频系数与重组一维梅尔倒谱系数融合的方法,以减少特征维度并弥补信息损失。利用1D-CNN-LSTM神经网络在DeepShip和ShipsEar 2... 为解决水声目标在强噪声环境下识别困难以及特征高维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将水声信号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并提取其低频系数与重组一维梅尔倒谱系数融合的方法,以减少特征维度并弥补信息损失。利用1D-CNN-LSTM神经网络在DeepShip和ShipsEar 2个数据集上进行实验,识别准确率均在99%以上。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抑制噪声,具备较强的鲁棒性。将所提算法应用到单船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区分同类型的不同船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目标识别 离散小波变换 梅尔倒谱系数 特征融合 联合神经网络 单船识别 深度学习 船舶辐射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小波阈值和优化VMD算法的语音增强方法
2
作者 张礼艳 刘增力 彭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8-621,共14页
针对语音信号传输过程中受噪声和回声等因素干扰,导致信号质量和可懂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和改进小波阈值的语音信号增强方法.首先,采用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模态分解参数,并分解语音信号得到模态分量;其次,根... 针对语音信号传输过程中受噪声和回声等因素干扰,导致信号质量和可懂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和改进小波阈值的语音信号增强方法.首先,采用麻雀搜索算法优化模态分解参数,并分解语音信号得到模态分量;其次,根据模态分量与原信号的相关系数和中心频率,消除高频噪声分量,保留接近原信号的模态分量作为纯语音,其他模态分量作为带噪语音,进行小波阈值处理;最后,重构纯语音和处理后的噪声模态分量,得到增强的语音信号.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单一方法具有更优的语音增强效果;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和改进的阈值与阈值函数实现了比传统方法更好的增强效果,适用于各种噪声环境,有效提升了语音信号的质量和可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麻雀搜索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小波阈值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6—2022年东江源区降雨变化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3
作者 曾金凤 胡冬贵 +4 位作者 刘祖文 谢水石 徐晓娟 张军 刘星根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3,92,共9页
东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的关键部分,研究其源头区域降雨的变化及未来趋势对有效开发和利用东江水资源至关重要。基于1956—2022年间24个气象站的数据,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和小波分析探讨了降雨变化特性,并结合Hurst系数预测... 东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的关键部分,研究其源头区域降雨的变化及未来趋势对有效开发和利用东江水资源至关重要。基于1956—2022年间24个气象站的数据,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和小波分析探讨了降雨变化特性,并结合Hurst系数预测了未来降雨趋势。结果表明:降雨的枯汛比例约为3∶7,集中度介于0.12~0.60之间,且5月为降雨高峰期;1956—2022年,降雨的年内分布趋于分散;寻乌水的降雨高峰期提前了4 d,而定南水则提前了11 d;年际变化方面,寻乌水和定南水的年降雨量分别平均每年增加0.74和0.86 mm,主周期为16 a,预计未来数年仍处于降雨量较低的周期;降雨Hurst系数h大于0.5,且相关函数C(t)接近0,表明降雨具有持续性且变化较小;东江源头降雨集中期提前,年内分布趋于平缓,同时最近的年降雨量处于较低水平周期。建议强化对汛前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的预防措施,并合理调配汛期后中小水库的水资源,以提高秋冬季农业灌溉及居民用水的安全性,从而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下东江源头地区降雨模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特征 趋势性变化 Morlet小波周期性分析 Hurst系数 东江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域非白噪反射系数条件下的统计性反褶积技术——以渤海M油田地震干涉效应消除目标处理为例
4
作者 明君 周建科 张德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2-353,共12页
渤海M油田互层结构发育,受上覆储层干涉效应的影响及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导致下伏砂体“一谷一峰”的地震响应变成单波峰,无法通过-90°相移资料进行刻画。正演模拟表明,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是消除干涉效应、恢复储层真实地震响应... 渤海M油田互层结构发育,受上覆储层干涉效应的影响及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导致下伏砂体“一谷一峰”的地震响应变成单波峰,无法通过-90°相移资料进行刻画。正演模拟表明,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是消除干涉效应、恢复储层真实地震响应的有效手段。分析发现,M油田反射系数在地震资料有效频带内并不是白色的,意味着基于传统反射系数白噪假设的统计反褶积技术不适用于该油田地震资料的高分辨率处理。为此,在频率域提出了一种能够适应反射系数非白噪条件下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该技术在地震数据频带拓宽过程中利用反射系数振幅谱的整体变化趋势对地震不同频率成分能量进行约束,从而达到拓频后地震振幅谱与反射系数振幅谱整体变化趋势一致的目的。此外,还对白噪统计反褶积制约非白噪反射系数下地震资料分辨率提升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经过新技术处理后,渤海M油田地震资料分辨率得到大幅提升,与主频为58 Hz的Ricker子波合成记录相当,相邻储层间的干涉效应得以消除,为储层的精细刻画提供了可靠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白噪反射系数 统计性反褶积 高分辨率处理 地震子波 干涉效应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velet-Galerkin法的微机械谐振器件挤压膜阻尼求解方法研究
5
作者 刘宗斌 刘相法 周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56-1160,共5页
利用Wavelet-Galerkin方法对求解微机械谐振器件的挤压膜阻尼进行计算。首先选定一个微谐振器件挤压膜阻尼的模型,并列出它的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系统在设定一个已知输入的情况下,对系统的流体压力响应用Daubechies小波基进行展开,利用G... 利用Wavelet-Galerkin方法对求解微机械谐振器件的挤压膜阻尼进行计算。首先选定一个微谐振器件挤压膜阻尼的模型,并列出它的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系统在设定一个已知输入的情况下,对系统的流体压力响应用Daubechies小波基进行展开,利用Galerkin法求解相应的展开系数,以得到方程的近似解。由于Daubechies小波不存在解析表达式且具有强烈的震荡性,因此在Galerkin法中需要涉及到的小波的求导和积分,即所谓的关联系数,本文中也做了相应计算。利用上述方法,对给定参数的模型进行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说明该方法子分析分析挤压膜阻尼方面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膜阻尼 wavelet-Galerkin 关联系数 DAUBECHIES小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优化VMD结合改进小波包阈值的去噪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晓莉 黄嘉谞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132,共5页
针对轴承信号故障特征容易被噪声淹没的问题,提出一种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结合改进小波包阈值的去噪方法。首先,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结合改进粒子群算法(Impro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 针对轴承信号故障特征容易被噪声淹没的问题,提出一种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结合改进小波包阈值的去噪方法。首先,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结合改进粒子群算法(Impro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将含噪信号分解为若干本征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以最大相关系数-相关峭度为准则,把IMF分为高值分量(High-value Intrinsic Mode Function,HIMF)和低值分量(Low-value Intrinsic Mode Function,LIMF)。再对LIMF进行改进小波包(Improved Wavelet Packet,IWP)阈值去噪。最后对重构信号进行包络解调,提取轴承故障特征频率,完成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避免“过扼杀”现象,并且可以得到信噪比更高的去噪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变分模态分解 小波包阈值去噪 相关峭度 相关系数 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切尾均值的矿井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熊增举 姚成贵 张德华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8,共6页
现有矿井图像去噪算法对于复杂噪声的去除效果有限,且处理速度不能满足实时监控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切尾均值的矿井图像去噪算法。首先,采用切尾均值滤波器对图像噪声进行初步滤除,同时引入二次检验机制处理残留的噪声点... 现有矿井图像去噪算法对于复杂噪声的去除效果有限,且处理速度不能满足实时监控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切尾均值的矿井图像去噪算法。首先,采用切尾均值滤波器对图像噪声进行初步滤除,同时引入二次检验机制处理残留的噪声点,通过引入离散系数提升算法对不同像素的区分能力,增强去噪性能;其次,采用基于极值数量的分类处理及再次检验机制,有效减少残留噪声问题;然后,在小波函数中引入新的控制变量优化软阈值函数和硬阈值函数,构建双阈值函数,结合Radon变换增强对线性特征的处理,增强对矿井图像的检测能力;最后,采用均方误差(MSE)与峰值信噪比(PSNR)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切尾均值算法、硬阈值算法、软阈值算法,基于改进切尾均值的矿井图像去噪算法处理的图像的MSE增长相对缓慢,MSE最小,图像去噪效果最好;引入离散系数后,去噪图像的MSE相较于引入前低300 dB左右,PSNR相较于引入前高20 dB左右,引入离散系数能有效减少噪声点对算法的影响;相较于卡尔曼遗传优化算法、变换域图像去噪算法、交叉分支卷积去噪网络,基于改进切尾均值的矿井图像去噪算法处理的图像MSE分别降低了27,21,13 dB,PSNR分别提升了8,6,3 dB,去噪耗时分别缩短了0.20,0.16,0.14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图像去噪 切尾均值 二次检验机制 小波变换 离散系数 双阈值函数 RADON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滚轮轮廓圆度误差在线判别
8
作者 赵华东 何鸿辉 +2 位作者 朱振伟 周帅康 刘畅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8-527,共10页
金刚石滚轮形面的修形技术是制造金刚石滚轮的关键技术之一,常采用金刚石砂轮磨削法对其进行精密修形,修形后的轮廓圆度误差是考量滚轮修形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目前的轮廓圆度检测方法是人工停机取下滚轮并放置于轮廓仪上进行,极大地... 金刚石滚轮形面的修形技术是制造金刚石滚轮的关键技术之一,常采用金刚石砂轮磨削法对其进行精密修形,修形后的轮廓圆度误差是考量滚轮修形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目前的轮廓圆度检测方法是人工停机取下滚轮并放置于轮廓仪上进行,极大地增加了滚轮制作的时间和成本。为此,对在五轴加工机床上的金刚石滚轮,沿其轮廓面横向磨削修形时产生的振动信号,提出基于小波包系数和随机森林的在线检测方法并对其轮廓修形状态进行识别,在修形进行状态时的识别准确率为93.3%,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滚轮 振动信号 小波包系数 在线识别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ster R⁃CNN的无人超市商品自动化识别技术
9
作者 陆青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5-149,共5页
无人超市商品自动化识别过程中易受到背景复杂化、亮度不均匀、角度多变等的干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Faster R-CNN的无人超市商品自动化识别方法。首先利用Haar小波提升模型,将商品图像分为低频图像和高频图像;然后通过仿生彩色图像法... 无人超市商品自动化识别过程中易受到背景复杂化、亮度不均匀、角度多变等的干扰。为此,提出一种基于Faster R-CNN的无人超市商品自动化识别方法。首先利用Haar小波提升模型,将商品图像分为低频图像和高频图像;然后通过仿生彩色图像法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并采用Faster R-CNN中的特征融合结构,将图像深度信息与浅度信息融合到一起;最后将融合的特征输入到自动化识别网络中,输出自动化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识别效率高、图像增强效果好、抗噪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ter R-CNN 无人超市 自动化识别 HAAR小波 商品图像 图像增强 中值滤波 小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约束与机器学习下的植物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反演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馥睿 徐媛媛 +4 位作者 耿芫 蔡顾斌 杨帆 李雨晨 季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74-2182,共9页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是评价植物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PROSPECT模型与机器学习耦合反演植被生化特性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叶片方向半球反射率因子(DHRF)光谱和二向反射率因子(BRF)光谱之间的差异,耦合模型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是评价植物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PROSPECT模型与机器学习耦合反演植被生化特性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叶片方向半球反射率因子(DHRF)光谱和二向反射率因子(BRF)光谱之间的差异,耦合模型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为此,以北美地区植物叶片光谱数据库(EcoSIS)作为实验数据集,提出PROSPECT模型作为机器学习的附加约束形成混合数据集,对此混合数据集利用连续小波变换(CWT)产生的小波系数谱和一阶导(FD)产生谱,提出三种全光谱域和VNIR光谱子域下的植物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光谱特征变量筛选策略,即是: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和主成分分析法(PCA)。由此,基于上述2×2×3=12种不同光谱处理方法、特征提取方法组合,分别建立了植物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人工神经网络(ANN)预测模型。进而开展了不同模型下的预测精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ROSPECT模型约束下的模拟数据一定程度增强了机器学习的训练集质量;经一阶导、小波变换处理的光谱能较好地减少DHRF模拟光谱和BRF实测光谱间的偏差,并在结合特征提取算法CARS后进一步提升了预测表现。在全光谱域下的FD+CARS组合对叶片叶绿素的反演效果最佳,测试集R2为0.8064,RMSE为2.9114;在VNIR光谱子域下的CWT+CARS组合对叶片类胡萝卜素最佳,测试集R2为0.7972,RMSE为0.4141。该方法可为研究人员从叶片BRF光谱及其他近端反射率图像更精确、高效地提取植物叶片生化特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数据 模型约束 小波系数谱 一阶导数谱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精准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优化VMD-小波阈值的轴承振动信号降噪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闫海鹏 郝新宇 秦志英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52,共8页
为了解决复杂工况下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存在随机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小波阈值的滚动轴承降噪方法。首先,利用以包络熵为适应度函数的天鹰算法对变分模态分解算法的模态分解数K和惩罚因子α进行了自适应选... 为了解决复杂工况下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存在随机噪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小波阈值的滚动轴承降噪方法。首先,利用以包络熵为适应度函数的天鹰算法对变分模态分解算法的模态分解数K和惩罚因子α进行了自适应选择,代入VMD分解中,得到若干本征模态函数(IMFs);然后,根据峭度-相关系数将IMF分量划分为纯净分量和含噪分量,对含噪分量进行了小波阈值降噪处理;最后,对处理后的分量进行了重构,并用重构信号进行了包络谱分析,实现了滚动轴承的信号降噪目的,并利用仿真信号和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公开的轴承数据集对上述降噪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参数优化VMD-小波阈值的降噪方法减少了滚动轴承运行状态下的随机噪声,相对小波阈值降噪方法,所得仿真信号信噪比提升53%,均方误差降低13%;在故障特征频率为162 Hz时,所得实验降噪信号包络谱的前6倍频谱峰值更为明显,且受随机噪声影响较小。该研究方法在滚动轴承等旋转机械信号降噪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变分模态分解 本征模态函数 小波阈值降噪 天鹰算法 峭度-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PD-EMD-WPD的地下工程微震信号降噪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鑫 李彪 +2 位作者 杨春鸣 钟维明 徐奴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1-589,共9页
微震信号中的背景噪声会影响初至拾取、震源定位及参数反演,合理有效的降噪方法是微震监测技术成功应用于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WPD-EMD-WPD的方法抑制噪声,并采用信偏比衡量降噪效果。该方法首先对含噪信号小波包预降噪... 微震信号中的背景噪声会影响初至拾取、震源定位及参数反演,合理有效的降噪方法是微震监测技术成功应用于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WPD-EMD-WPD的方法抑制噪声,并采用信偏比衡量降噪效果。该方法首先对含噪信号小波包预降噪,实现初次滤波;然后对预降噪后的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自适应分解得到IMFS,通过相关系数法确定IMFS分解分量位置;最后,对分界分量之前的高频分量小波包降噪,再与低频分量重构。分别使用小波包、EMD、EMD-WPD、WPD-EMD-WPD 4种方法进行仿真实验,对含噪Ricker子波降噪处理,通过对比降噪前后的降噪效果衡量指标、频谱图、波形图对比发现,WPD-EMD-WPD降噪效果更优,且信偏比与其他降噪指标有良好对应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国内某大型水电工程地下洞室,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获得更低的信偏比,且能更好地反映初至时刻和岩石微破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信号降噪 信偏比 经验模态分解 相关系数 小波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沿黄绿洲参考作物蒸散演变特征及其归因
13
作者 罗霄 杜灵通 +4 位作者 乔成龙 马龙龙 吴宏玥 钟艳霞 潘海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82-4794,共13页
参考作物蒸散(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_(0))是生态水文过程中的关键因子,研究ET_(0)在干旱绿洲区的演变,不仅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绿洲水文过程响应,亦对绿洲水土资源高效配置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有指导意义。以... 参考作物蒸散(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_(0))是生态水文过程中的关键因子,研究ET_(0)在干旱绿洲区的演变,不仅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绿洲水文过程响应,亦对绿洲水土资源高效配置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有指导意义。以宁夏沿黄绿洲为例,基于1960—2019年的气象资料和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ET_(0),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相对敏感系数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宁夏沿黄绿洲近60 a的ET_(0)演变特征及其归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宁夏沿黄绿洲ET_(0)年内呈单峰形态,ET_(0)在5—7月间较高,累积ET_(0)占年总ET_(0)的43.6%;近60 a的ET_(0)年均值为1226.38 mm,并以1.66 mm/a(P<0.01)幅度上升,但年际波动特征明显,其中在1988年突变之前,ET_(0)无显著变化趋势,而突变之后则以每10 a左右的周期显著增加或降低。(2)年ET_(0)主要以20—40 a和50—60 a周期振荡,且有多重时间尺度的复杂嵌套现象,不同季节的周期振荡差异较大,夏、秋季振荡幅度较强,其周期接近于年ET_(0)规律,而冬、春季振荡幅度较弱。(3)虽然ET_(0)与6种气象因子均存在显著相关性,但ET_(0)对不同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对最高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敏感性较高,敏感系数分别为11.58%和8.40%。(4)宁夏沿黄绿洲ET_(0)与区域气候变化特征有较强的耦合性,区域气候的持续升温和相对湿度持续降低、以及由此引发的饱和水汽压亏缺持续增强是推动ET_(0)上升的重要原因,而气候由湿润向干旱的突变和平均风速的异常波动是诱发ET_(0)突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黄绿洲 蒸散发 敏感系数 小波分析 参考作物蒸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率模态和小波变换的木梁损伤识别
14
作者 任现才 孟昭博 +2 位作者 王鑫 柴山清 刘玉发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8,共10页
为解决曲率模态指标对结构小损伤识别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模态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以简支木梁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建立木梁损伤前后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对木梁损伤前后的曲率模态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得到... 为解决曲率模态指标对结构小损伤识别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模态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以简支木梁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建立木梁损伤前后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对木梁损伤前后的曲率模态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得到小波系数差指标;根据小波系数差突变峰值判断木梁的损伤位置,通过拟合小波系数差与损伤程度的关系式估算木梁的损伤程度,并由木梁试验对该指标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小波系数差指标可以准确识别木梁的损伤位置,通过拟合小波系数差指标与损伤程度的关系式来定量估算木梁的损伤程度。该研究成果为木梁损伤识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率模态 损伤识别 小波系数差 木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系数的强反射分离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科 王鹏燕 +4 位作者 郑连弟 向坤 肖仁睿 伍国勇 王潇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358-5363,共6页
基于地震多子波分解的强反射识别与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震解释性处理环节中,该技术能够去除强屏蔽影响,提高隐蔽储层的识别精度。针对多子波分解技术在分解效率和分解精度上的问题,引入地震信号的瞬时特性作为初始值,根据小波参数之... 基于地震多子波分解的强反射识别与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震解释性处理环节中,该技术能够去除强屏蔽影响,提高隐蔽储层的识别精度。针对多子波分解技术在分解效率和分解精度上的问题,引入地震信号的瞬时特性作为初始值,根据小波参数之间的关系减少局部扫描参数,提出了一种三参数快速子波分解技术提高了子波分解精度和效率。通过模型正演分析了地层厚度与强屏蔽能量的关系,建立了地层厚度与分离系数的关系,探索了一种变系数的强反射分离应用思路。将新技术和新思路应用于实际地震数据,分离结果削弱了强屏蔽的影响,突出了隐蔽储层的有效信号,提高了储层预测精度;由于强反射分离过程充分考虑了不同厚度的煤层与分离系数的关系,分离结果更加符合实际地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参数 多子波分解 强反射分离 变分离系数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Q水管倾斜仪信号随机噪声压制研究
16
作者 郭晓菲 刘军 +4 位作者 陈志高 吴林斌 赵义飞 彭驰 徐春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小波去噪,提出一种DSQ水管倾斜仪信号随机噪声压制方法。首先将信号进行CEEMDAN分解,得到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分解数量随不同信号噪声动态变化;然后计算每条IMF和原信号的相关性系数,对... 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小波去噪,提出一种DSQ水管倾斜仪信号随机噪声压制方法。首先将信号进行CEEMDAN分解,得到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MF,分解数量随不同信号噪声动态变化;然后计算每条IMF和原信号的相关性系数,对处于系数阈值范围内的IMF作小波变换处理;最后执行线性重构,得到去噪后的信号。仿真和实际去噪实验结果表明,随机噪声压制效果明显,信号有效成分保留比率较高,优于其他同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Q水管倾斜仪 随机噪声压制 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小波变换 皮尔森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新算法 被引量:34
17
作者 周旋 周树道 +1 位作者 黄峰 周小滔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06-608,共3页
传统的小波增强算法应用于光照不足或不均匀的图像时处理效果一般,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新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多级小波分解,得到尺度系数和多个层次的小波系数;然后,对不同层次的小波系数采用不同的增强算法进行处... 传统的小波增强算法应用于光照不足或不均匀的图像时处理效果一般,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新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多级小波分解,得到尺度系数和多个层次的小波系数;然后,对不同层次的小波系数采用不同的增强算法进行处理,同时,对图像的尺度系数采用多尺度方法进行处理;最后,利用得到的小波系数和尺度系数进行小波逆变换。实验表明,该方法无论是增强效果还是抗噪性能都明显优于传统的图像增强算法,同时对光照不足或不均匀的图像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增强 对比度 小波系数 尺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系数阈值估计的改进模型 被引量:103
18
作者 赵瑞珍 宋国乡 王红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25-628,共4页
讨论了小波阈值去噪中估计小波系数的软阈值和硬阈值方法 ,然后针对硬阈值法不连续和软阈值法有偏差的缺点 ,提出了 3种改进方法 ,即多项式插值法 ,软、硬阈值折衷法和模平方处理方法 ,并给出这 3种估计器模型 ,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克服了... 讨论了小波阈值去噪中估计小波系数的软阈值和硬阈值方法 ,然后针对硬阈值法不连续和软阈值法有偏差的缺点 ,提出了 3种改进方法 ,即多项式插值法 ,软、硬阈值折衷法和模平方处理方法 ,并给出这 3种估计器模型 ,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克服了软阈值和硬阈值方法中固有的缺点。通过数值试验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 ,这 3种改进的小波系数阈值估计模型用于信号去噪时 ,比单纯的软阈值和硬阈值方法均获得了更高的信噪比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系数 阈值估计 去噪 信号处理 噪声 改进模型 硬阈值 软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系数变换的小波阈值去噪算法改进 被引量:56
19
作者 王宏强 尚春阳 +1 位作者 高瑞鹏 李子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5-168,共4页
小波阈值去噪是近年兴起的一种较好的去噪算法,其一关键点在于准确的选取阈值将细节信号和噪声信号区分开来。该文提出了一种算法对小波系数进行变换,将难以区分信号和噪声的区域放大,以利于阈值的选取,从而达到改进小波阈值去噪的目的... 小波阈值去噪是近年兴起的一种较好的去噪算法,其一关键点在于准确的选取阈值将细节信号和噪声信号区分开来。该文提出了一种算法对小波系数进行变换,将难以区分信号和噪声的区域放大,以利于阈值的选取,从而达到改进小波阈值去噪的目的。通过使用传统阈值去噪算法和该改进算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对去噪指标SNR、SME(平均方差)都有所改善。另外该实验也表明改进算法可以更好的去除噪声,且较好的重现原信号的细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小波去噪 小波分解 小波系数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技术研究 被引量:46
20
作者 孙振涛 孟宪军 +3 位作者 慎国强 钮学民 季玉新 王玉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0-643,共4页
制作高精度的合成地震记录是精细储层描述的基础。本文在分析合成地震记录原理的基础上 ,从地震剖面的极性判断、平均速度的选取、反射系数的准确提取、子波的精确估算等方面对制作合成记录的要点进行了分析。通过提高以上四方面的精度 ... 制作高精度的合成地震记录是精细储层描述的基础。本文在分析合成地震记录原理的基础上 ,从地震剖面的极性判断、平均速度的选取、反射系数的准确提取、子波的精确估算等方面对制作合成记录的要点进行了分析。通过提高以上四方面的精度 ,提高了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 合成地震记录 制作技术 研究 子波 反射系数 极性 平均速度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