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 inhibits IGF-1-induced proliferation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1
作者 Yang MA Chen-chen HAN +2 位作者 Yi-fan LI Yang WANG Wei WEI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66-966,共1页
OBJECTIV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and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produced b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cell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ell growth.Accumulating evidence shows that insulin-like g... OBJECTIV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and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produced b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cell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ell growth.Accumulating evidence shows that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IGFBP-3)suppresses HCC cell proliferation in both IGF-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manners.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reatment with exogenous IGFBP-3 inhibits bF GF and PDGF production and the cell proliferation of HCC cells.METHODS Cell Counting Kit 8 assay were designed to detect HCC cell proliferation,transcription factor early growth response-1(EGR1)involving in IGFBP-3 regulation of b FGF and PDGF were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assays.Western blot assay was adopted to detect the IGFBP-3 regulating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signaling pathway.RESULTS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IGFBP-3 suppressed IGF-1-induced b FGF and PDGF expression while it does not affect their expression in the absence of IGF-1.To deline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Western-blot and RT-PCR assays confirmed that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early growth response protein 1(EGR1)is involved in IGFBP-3 regulation of b FGF and PDGF.IGFBP-3 inhibition of type 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1R),ERK and AKT activation is IGF-1-dependent.Furthermore,transient transfection with constitutively activated AKT or MEK partially blocks the IGFBP-3 inhibition of EGR1,b FGF and PDGF expression.CONCLUSION In conclusion,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GFBP-3suppresses transcription of EGR1 and its target genes b FGF and PDGF through inhibiting IGF-1-dependent ERK and AKT activation.It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IGFBP-3 in the regulation of HCC cell proliferation,suggesting that IGFBP-3 could be a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 early growth response-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 cell prolif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立骨化醇对肾性骨病大鼠骨代谢及TGF-β/BMP-7/Smad通路的影响
2
作者 路琪 马学涛 李菲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6-1421,共6页
目的:探讨帕立骨化醇对肾性骨病(ROD)大鼠骨代谢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帕立骨化醇低剂量(0.2μg/kg)组、帕立骨化醇中剂量(0.4μg/kg)组、... 目的:探讨帕立骨化醇对肾性骨病(ROD)大鼠骨代谢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帕立骨化醇低剂量(0.2μg/kg)组、帕立骨化醇中剂量(0.4μg/kg)组、帕立骨化醇高剂量(0.8μg/kg)组、骨化三醇(10μg/kg)组,每组15只,对照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大鼠用含有腺嘌呤的饲料喂养,诱导建立ROD模型。分组进行药物治疗后,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与血肌酐(Scr)水平、血钙与血磷水平、股骨骨密度(BMD)、股骨生物力学指标最大载荷、弹性模量与屈服载荷、血清炎症因子IL-6、IL-17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骨组织TGF-β/BMP-7/Smad通路蛋白表达情况。再次取4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帕立骨化醇(0.8μg/kg)组、TGF-β抑制(LY2157299,150 mg/kg)组、帕立骨化醇(0.8μg/kg)+TGF-β抑制(LY2157299,150 mg/kg)组,每组15只,同样方法建立ROD模型。分组以药物治疗后,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与股骨生物力学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钙水平、BMD、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载荷、骨组织TGF-β/BMP-7/Smad通路蛋白TGF-β及BMP-7表达、p-Smad3/Smad3显著降低(P<0.05),BUN与Scr水平、血磷水平、血清IL-6与IL-17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帕立骨化醇低、中、高剂量组和骨化三醇组大鼠血钙水平、BMD、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载荷、骨组织TGF-β/BMP-7/Smad通路蛋白TGF-β及BMP-7表达、p-Smad3/Smad3均升高,BUN与Scr水平、血磷水平、血清IL-6与IL-17水平均降低,且帕立骨化醇各组之间呈剂量依赖性(P<0.05),帕立骨化醇高剂量组和骨化三醇组比较,大鼠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帕立骨化醇+TGF-β抑制组比较,帕立骨化醇组大鼠肾功能指标BUN、Scr与血磷水平降低(P<0.05),血钙水平、BMD、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载荷升高(P<0.05);TGF-β抑制组大鼠肾功能指标BUN、Scr与血磷水平升高(P<0.05),血钙水平、BMD、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载荷降低(P<0.05)。结论:帕立骨化醇可通过激活TGF-β/BMP-7/Smad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ROD大鼠肾功能及骨代谢异常,降低血磷水平,提高血钙水平及骨密度,修复骨生物力学,改善骨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立骨化醇 肾性骨病 骨代谢 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7/Smad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microRNA-7通过下调CGG结合蛋白1的表达抑制人肺癌细胞生长 被引量:16
3
作者 胡燕 廖珍媛 +7 位作者 陈超 秦娜琳 郑静 田丹 李永菊 朱顺飞 罗军敏 徐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microRNA-7(miR-7)对人肺癌细胞体内外生长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ri-miR-7(p-miR-7),体外瞬时转染95D人肺癌细胞,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95D细胞的增殖变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95D细胞Ki-67... 目的探讨过表达microRNA-7(miR-7)对人肺癌细胞体内外生长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ri-miR-7(p-miR-7),体外瞬时转染95D人肺癌细胞,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95D细胞的增殖变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95D细胞Ki-67和CGG结合蛋白(CGGBP1)的表达;建立人肺癌裸鼠肿瘤模型,肿瘤局部注射p-miR-7真核表达载体,测量肿瘤大小并观察小鼠生存时间;实时PCR检测肿瘤组织中miR-7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组织中Ki-67和CGGBP1蛋白的表达。结果过表达miR-7可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体外增殖(P<0.05),Ki-67和CGGBP1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局部注射p-miR-7组中miR-7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同时荷瘤裸鼠的肿瘤生长缓慢,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肿瘤组织中Ki-67和CGGBP1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过表达miR-7可显著抑制人肺癌细胞的体内外生长,可能与其下调肿瘤生长相关蛋白CGGBP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miR-7 人肺癌95D细胞 细胞生长 CGG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甲基化调控 被引量:6
4
作者 赵丹瑜 李霞 +3 位作者 钟捷 齐晓光 董文杰 乔敏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mRNA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甲基化调控。方法分别培养胃癌细胞株高分化MKN-28、中分化SGC-7901和AGS、低分化MKN-45以及胃黏膜正常上皮细胞(GES-1)。提取细胞RNA,采用RT-PCR法检测IGFBP7mRN...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mRNA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甲基化调控。方法分别培养胃癌细胞株高分化MKN-28、中分化SGC-7901和AGS、低分化MKN-45以及胃黏膜正常上皮细胞(GES-1)。提取细胞RNA,采用RT-PCR法检测IGFBP7mRNA在各细胞株中的表达。提取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后采用甲基特异性PCR(MSP)分析其CpG岛甲基化状态。采用不同浓度去甲基化药物5’-杂氮-2’-脱氧胞嘧啶(5-aza-dc)处理细胞株后,经Real-timePCR定量药物处理前后各细胞株IGFBP7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各肿瘤细胞株中IGFBP7mRNA表达较GES-1降低或消失。MSP检测IGFBP7mRNA表达降低和消失的细胞株均有CpG岛不同程度的甲基化。不同浓度5-aza-dc处理细胞后,IGFBP7mRNA的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增高。结论IGFBP7mRNA在胃癌细胞株中低表达或不表达,其表达下调与其CpG岛甲基化有关。5-aza-dc可使IGFBP7mRNA表达降低的胃癌细胞株重新表达IGFBP7mRNA,提示IGFBP7基因CpG岛甲基化可能是IGFBP7在胃癌细胞系中表达缺失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基因 胃癌细胞株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肾小管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的作用及其与骨形成蛋白-7、分化抑制因子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何春梅 郑法雷 +1 位作者 连耀国 刘燕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3-710,I0009,I0010,共10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肾小管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MT)的作用及其与骨形成蛋白-7(BMP-7)、分化抑制因子(Id)2、Id3表达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ng/ml)与不同浓度VEGF16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肾小管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MT)的作用及其与骨形成蛋白-7(BMP-7)、分化抑制因子(Id)2、Id3表达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ng/ml)与不同浓度VEGF165(0.1、1、10、100ng/ml)共同作用,或TGF-β1(5ng/ml)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抗体(10μg/ml)共同作用48h后,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方法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α-SMA、BMP-7、Id2和Id3的表达。TGF-β1(5ng/ml)、VEGF165(100ng/ml)与激活素受体样激酶-6/Fc嵌合体(Alk6/FcChimera)(2μg/ml,中和内源性BMP-7)共同作用48h后,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α-SMA、Id2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β1作用后,α-SMA表达比正常对照显著增强(P<0.05),E-钙黏素、BMP-7、Id2及Id3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显著减弱(P<0.05)。VEGF165以浓度依赖方式增强BMP-7及Id2蛋白表达,而显著降低TGF-β1上调α-SMA表达的作用(P<0.05)。加入VEGFR1抗体(10μg/ml)后,TGF-β1上调α-SMA表达的作用显著增强(P<0.05),而E-钙黏素、BMP-7、Id2表达显著减弱(P<0.05)。TGF-β1+VEGF165+Alk6/FcChimera共同作用后α-SMA蛋白表达比TGF-β1+VEGF165共同作用后显著增强(P<0.05),而Id2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VEGF165可抑制TGF-β1诱导HK-2细胞发生EMT;其机制可能与BMP-7和Id2表达上调有关,而与Id3表达变化无关。Id2表达增强可能与VEGF165的直接作用有关,而与BMP-7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 骨形成蛋白-7 分化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BP7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袁磊 左曙光 +1 位作者 范文娟 宋国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35-1840,共6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质粒pCMV6-IGFBP7转染MCF-7细胞,构建稳定表达IGFBP7的MCF-7细胞系;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IGFBP7在MCF-7细胞稳定转染子的表达...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质粒pCMV6-IGFBP7转染MCF-7细胞,构建稳定表达IGFBP7的MCF-7细胞系;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IGFBP7在MCF-7细胞稳定转染子的表达;采用软琼脂培养克隆形成实验检测IGFBP7对MCF-7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GFBP7对MCF-7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IGFBP7对MCF-7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p-ERK1/2、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cyclin E、CDK2、p21CIP1/WAF1、p27KIP1、p53、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和p-Rb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1)只有稳定转染质粒pCMV6-IGFBP7的MCF-7细胞表达IGFBP7。(2)IGFBP7能够显著降低MCF-7细胞的克隆形成率(P<0.01),阻止细胞从G1期进入S期,使其停滞于G1期(P<0.01)。(3)IGFBP7能够显著抑制ERK1/2的磷酸化(P<0.01)。(4)IGFBP7能够下调cyclin D1和cyclin E蛋白表达(P<0.01),上调p27KIP1、p21CIP1/WAF1和p53蛋白表达(P<0.01),抑制Rb的磷酸化(P<0.01)。(5)MEK1/2阻断剂PD98059可部分模拟IGFBP7的肿瘤抑制效应。结论:(1)IGFBP7可通过下调cyclin D1和cyclin E蛋白表达,上调p27KIP1、p21CIP1/WAF1和p53蛋白表达,以及抑制Rb磷酸化发挥抗肿瘤作用;(2)IGFBP7对cyclin D1和p27KIP1的调节可能与其抑制ERK1/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MCF-7细胞 ERK1 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脏TGF-β_1和BMP-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姝玉 柴新楼 +4 位作者 吴莹 贾德贤 郝钰 苏玮莲 王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02-1806,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用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KKAy小鼠饲养至14周龄时随机分成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同龄雄性C57BL/6J小...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用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KKAy小鼠饲养至14周龄时随机分成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同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并测量体重;检测20周龄、24周龄及28周龄小鼠空腹血糖(BG)、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血清肌酐(SCr);免疫组化法测定肾脏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BMP-7和TGF-β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体重、BG、TG、TC和SCr均有较明显增高;肾组织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BMP-7 mRNA表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小鼠的体重、BG、TG、TC及SC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肾组织BMP-7 mRNA表达升高,而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恢复肾组织BMP-7表达,降低肾组织TGF-β1过度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葛根素注射液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态发生蛋白-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蛋白-7对糖尿病大鼠nephrin表达和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肖厚勤 史伟 +1 位作者 张永 梁永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1-675,679,共6页
目的观察骨形态蛋白-7(BMP-7)对糖尿病(DM)大鼠nephrin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方法20只链脲左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和BMP-7治疗组(BMP-7)各10只,另以10只大鼠作对照组(NC)。BMP-7组每周2次腹腔注射人重组BMP-... 目的观察骨形态蛋白-7(BMP-7)对糖尿病(DM)大鼠nephrin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方法20只链脲左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和BMP-7治疗组(BMP-7)各10只,另以10只大鼠作对照组(NC)。BMP-7组每周2次腹腔注射人重组BMP-730μg/kg。DM组和NC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于8、16、24周检测不同时间点24h尿蛋白、尿肌酐和血糖。24周处死动物,PAS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学改变,RT-PCR、免疫荧光检测nephrin的表达和分布,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β1和WT1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DM组24h尿蛋白、肾质量/体质量指数、TGF-β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NC组(F值分别为174.3、38.9、117.7,P均小于<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足细胞数目、nephrin的表达显著低于NC组(F值分别为13.4、79.04、65.5,P均<0.01),而且nephrin由正常的沿毛细血管襻线状分布向颗粒状、团块状改变。BMP-7组24h尿蛋白、肾质量/体质量、TGF-β1的表达较DM组显著降低,Ccr、足细胞数目和nephrin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且保持着正常的沿毛细血管襻线状分布,肾脏病理改变减轻。结论外源性的运用BMP-7可以有效地抑制糖尿病引起的nephrin表达的下调,维持nephrin在足细胞上的正常分布;BMP-7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拮抗了TGF-β1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态蛋白-7 NEPH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形成蛋白-7对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诱导转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谭小月 郑法雷 +3 位作者 杨继红 段琳 李艳 周秋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4-278,i003,共6页
目的观察骨形态形成蛋白-7(BMP-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穴TGF-β1雪诱导的人类肾小管上皮细胞穴HKC雪转分化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C分为5组(1)无血清培养基阴性对照组;(2)TGF-β1阳性对照组;穴3雪BMP-7单独作用组;穴... 目的观察骨形态形成蛋白-7(BMP-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穴TGF-β1雪诱导的人类肾小管上皮细胞穴HKC雪转分化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C分为5组(1)无血清培养基阴性对照组;(2)TGF-β1阳性对照组;穴3雪BMP-7单独作用组;穴4雪BMP-7与TGF-β1共同作用组;穴5雪BMP-7预处理后加入TGF-β1组。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HKC角蛋白(keratin)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E-钙粘素(E-cadherin)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测定α-SMA阳性HKC的百分数;半定量反转录PCR穴RT-PCR雪方法测定HKC细胞α-SMA、TGF-β1及其Ⅱ型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TGF-β1与BMP-7共同作用HKC细胞48h,α-SMA表达较阳性对照组减弱,而E-钙粘素及角蛋白表达较阳性对照组增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BMP-7预处理后再加入TGF-β1作用HKC细胞48h,α-SMA表达较阳性对照组减弱,而E-钙粘素及角蛋白表达较阳性对照组增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流式细胞技术测定α-SMA阳性HKC的百分数,在BMP-7与TGF-β1共同作用组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9.7%vs19.8%熏5.8%vs19.8%熏P<0.05)。BMP-7组预处理组亦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8.7%vs19.8%,P<0.05)。RT-PCR显示BMP-7与TGF-β1共同或者预处理HKC细胞熏α-SMAmRNA表达分别为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形成蛋白-7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在急性心力衰竭所致呼吸困难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楠 薛晖 +1 位作者 苏晗 吴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以及IGFBP7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在急性心力衰竭所致呼吸困难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54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为研... 目的探讨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以及IGFBP7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在急性心力衰竭所致呼吸困难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54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非急性心力衰竭组(n=93)和急性心力衰竭组(n=61)。2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胸部X线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IGFBP7和NT-proBNP水平检测。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GFBP7、NT-proBNP以及二者联合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急性心力衰竭组比较,急性心力衰竭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心房颤动比例,血浆IGFBP7和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而合并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比例、LVEF和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则显著降低(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GFBP7、NT-proBNP升高及LVEF降低是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IGFBP7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878(0.821~0.935)。IGFBP7最佳截断值为98.4 ng/mL,诊断心力衰竭性呼吸困难的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82.8%。NT-proBNP的ROC曲线AUC为0.879(0.818~0.940)。NT-proBNP的最佳截断值为1366 ng/L,诊断心力衰竭性呼吸困难的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89.2%。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52(0.918~0.986),灵敏度为88.5%,特异度92.5%。结论单独使用IGFBP7或联合NT-proBNP是诊断急性心力衰竭所致呼吸困难的有效方法,IGFBP7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急性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呼吸困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N末端脑钠肽前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中IGFBP7和TIMP-2联合检测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致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明 陈入溧 +4 位作者 吴振平 程晓宇 梅清 张伦理 李小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60-1564,共5页
目的动态检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尿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水平,探讨二者联合对HBV-ACLF相关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月入住南昌... 目的动态检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尿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水平,探讨二者联合对HBV-ACLF相关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月入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HBV-ACLF患者61例,根据最终是否发生AKI分成两组:AKI组15例,非AKI组46例;另选取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从入院开始收集所有患者每天8∶00、20∶00尿液标本,对AKI组选取确诊AKI前5 d的尿液标本,对非AKI组和对照组选取同时间段内连续5 d的尿液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尿液中IGFBP7和TIMP-2的水平,同时记录该时间段内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IGFBP7×TIMP-2对于AKI的诊断效能。结果 HBV-ACLF患者在确诊AKI前48 h IGFBP7×TIMP-2水平开始升高并随时间逐步上升直至确诊AKI时已上升至高表达状态(前24 h),非AKI组、慢性乙型肝炎对照组在确诊AKI前48 h至AKI前12h的IGFBP7×TIMP-2水平与AKI组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AKI组患者随病情加重,AKI前36 h和确诊AKI时的SCr水平均明显高于基线,eGFR水平均明显低于基线(P值均<0. 05)。在AKI前36 h IGFBP7×TIMP-2水平的升高对预测AKI的发生有较高的敏感度(AUC=0. 896,95%可信区间:0. 789~0. 960,P=0. 043),比同一时间点的SCr和eGFR有更高的预测AKI的能力。结论 HBV-ACLF患者尿液中TIMP-2×IGFBP-7水平的升高可较为准确地预测AK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急性肾损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FC1-IGFBP7诱导恶性黑素瘤SK-MEL-28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嵘祎 樊翌明 +3 位作者 涂亚庭 陈宏翔 沈琴 许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7,IGFBP7)表达质粒(pEGFC1-IGFBP7),研究IGFBP7对恶性黑素瘤细胞SK-MEL-28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EGFC1-IGFBP7质粒,并将pEGFC1-IGFBP7质粒及空质粒分... 目的: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7,IGFBP7)表达质粒(pEGFC1-IGFBP7),研究IGFBP7对恶性黑素瘤细胞SK-MEL-28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EGFC1-IGFBP7质粒,并将pEGFC1-IGFBP7质粒及空质粒分别转染入SK-MEL-28细胞,荧光显微镜观测细胞转染效率,Annexin-FITC/PI检测转染后SK-MEL-28细胞的凋亡。结果:成功构建pEGFC1-IGFBP7质粒,用Effectene试剂能将pEGFC1-IGFBP7质粒有效转染入SK-MEL-28细胞,转染效率达61%。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pEGFC1-IGFBP7可明显促进SK-MEL-28细胞凋亡,转染24h后的凋亡率达(28.4±2.57)%,转染空质粒及未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8±0.44)%和(6.4±0.71)%(F=406.138,P<0.05)。结论:pEGFC1-IGFBP7能有效诱导黑素瘤SK-MEL-28细胞凋亡,为IGFBP7为基础的黑素瘤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 黑素瘤 SK-MEL-28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IGFBP-3基因C1087T位点遗传多态性及其对京海黄鸡体重和产蛋性能的遗传效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俞亚波 王金玉 +2 位作者 顾玉萍 顾云飞 金崇富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9-364,共6页
为了研究京海黄鸡、AA鸡、鹿苑鸡、边鸡4个鸡品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3基因(IGFBP-3)第2外显子多态性及其对京海黄鸡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采用PCR-RFLP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对4个鸡种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将发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为了研究京海黄鸡、AA鸡、鹿苑鸡、边鸡4个鸡品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3基因(IGFBP-3)第2外显子多态性及其对京海黄鸡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采用PCR-RFLP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对4个鸡种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将发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京海黄鸡部分经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MspⅠ酶切位点C1087T在4个鸡品种中基因型分布趋势一致,该位点属于中度多态信息含量位点,AA鸡多态信息含量最低(0.27)。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除京海黄鸡外其余3个鸡品种C1087T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京海黄鸡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个体的300日龄体重显著大于CC基因型(P<0.05)。京海黄鸡TT基因型个体300日龄和66周龄产蛋数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TT基因型个体的300日龄产蛋数和66周龄产蛋数分别为111.94和186.80个。由此初步推断MspⅠ位点对京海黄鸡生长和繁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TT型为增加产蛋数的优势基因型,该位点在生产上可以作为种鸡选育的候选分子标记进行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3 C1087T位点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IGF-1、MMP-7和IGFBP-3水平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天舟 王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6-728,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人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6例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和3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人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6例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及化疗后)和30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以及3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中IGF-1、MMP-7和IG-FBP-3的含量。结果:3组血清中MMP-7和IGFBP-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6.940和468.740,P<0.001),与其他2组比较,结直肠癌患者MMP-7水平升高,IGFBP-3水平降低(P<0.05)。22例化疗有效的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MMP-7水平明显降低(t=6.518,P=0.001),IGFBP-3水平明显升高(t=18.145,P<0.001),14例SD+PD的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IGF-1、IGFBP-3和MMP-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MP-7和IGFBP-3可能成为预测结直肠癌化疗效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人基质金属蛋白酶-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结直肠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BP7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水燕 胡绍燕 +1 位作者 岑建农 陈子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4-167,共4页
本研究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为研究该基因在白血病中的作用提供基础。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获得目的基因,基因重组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venus-IGFBP7,用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颗粒,感染K562细胞,并采用多... 本研究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为研究该基因在白血病中的作用提供基础。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获得目的基因,基因重组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venus-IGFBP7,用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颗粒,感染K562细胞,并采用多种方法鉴定。结果表明,所获IGFBP7基因经测序与GenBank比对序列一致,慢病毒载体质粒venus-IGFBP7经BamHⅠ酶切鉴定片段大小正确,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在293T及K562细胞中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到IGFBP7 mRNA和蛋白在K562细胞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带有IGFBP7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为研究IGFBP7基因在K562细胞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基因 慢病毒载体 293T细胞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CTGF和PAIP1基因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翟木绪 彭依群 +2 位作者 隋国良 王敏 廖二元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5-30,37,共7页
目的 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和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1(PAIP 1)mRNA在体外培养的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不同阶段的表达 ,研究 17β- 雌二醇 (E2 )对成骨细胞CTGF和PAIP 1mRNA表达的作用 ,探讨雌激素对骨组织保护作用的... 目的 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和多聚腺苷酸结合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1(PAIP 1)mRNA在体外培养的人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不同阶段的表达 ,研究 17β- 雌二醇 (E2 )对成骨细胞CTGF和PAIP 1mRNA表达的作用 ,探讨雌激素对骨组织保护作用的新机制。方法 用改良的钙 钴法ALP染色 ,vanGieson法 1型胶原染色 ,0. 1%茜素红矿化结节染色 ,半定量RT- PCR检测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 (ALP)、骨钙素 (OC)和 1型胶原mRNA的表达 ,半定量RT- PCR和Northernblot方法检测成骨细胞CTGF和PAIP- 1mRNA表达。结果 半定量RT -PCR和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均表明 ,成骨细胞接种培养后 0~11d为细胞增殖阶段 ,7~ 15d为骨基质成熟阶段 ,15d后为骨基质矿化阶段 ;在成骨细胞培养的不同阶段 ,均检测到CTGF和PAIP- 1mRNA的表达 ,E2 可显著下调成骨细胞CTGFmRNA的表达 ,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 (P <0 . 0 1) ,但对PAIP 1mRNA表达无明显作用。结论 E2 时间剂量依赖性下调成骨细胞CTGFmRNA的表达 ,但对PAIP 1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GF 人成骨细胞 mRNA表达 体外培养 骨基质 雌二醇 胶原 基因表达 半定量RT-PCR A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7能减轻TGF-β1诱导的人足细胞损伤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利群 吕智美 +2 位作者 葛俭俭 余心逸 甘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4-499,共6页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ie protein 7,BMP-7)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人足细胞转分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构建及鉴定pc DNA 3.1rh BMP-7质粒,体外培养人足细胞,先后予10、20...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ie protein 7,BMP-7)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人足细胞转分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构建及鉴定pc DNA 3.1rh BMP-7质粒,体外培养人足细胞,先后予10、20、50、100、200μg/m L重组的BMP-7诱导足细胞,分别在培养24、48、72 h收集细胞,流式细胞试验检测细胞凋亡率,以此选择重组BMP-7最适的刺激浓度和最适的作用时间点。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TGF-β诱导组(TGF-β)及质粒转染组(PEGF-BMP-7),质粒转染组加入重组BMP-7 100μg/m L预处理48 h后,而TGF-β诱导组和PEGF-BMP-7组分别予5 ng/m L TGF-β1处理足细胞后,通过免疫荧光观察足细胞Podocin、α-SMA、VIM的表达变化;收集细胞抽取总RNA和总蛋白,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观察重组BMP-7对人足细胞Podocin、α-SMA、VIM的m 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本实验成功构建pc DNA 3.1rh BMP-7质粒,转染的人足细胞能稳定表达BMP-7,质粒转染组BMP-7蛋白表达水平(0.487±0.012)较正常对照组(0.251±0.012)和TGF-β诱导组(0.151±0.015)明显增高(P<0.001);(2)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TGF-β诱导组足细胞Podocin的m RNA表达水平(0.285±0.013)较正常对照组(1.057±0.090)明显降低(P<0.001),而质粒转染组足细胞Podocin的m RNA表达水平(0.693±0.077)较TGF-β诱导组有升高趋势(P=0.003);TGF-β诱导组和质粒转染组足细胞的α-SMA(1.257±0.039和1.028±0.093)、VIM(1.114±0.097和0.821±0.059)的m 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0.357±0.089和0.403±0.020)明显升高(P<0.001),质粒转染组足细胞α-SMA和VIM的m RNA较TGF-β诱导组有下降趋势(P=0.011,P=0.00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TGF-β诱导组足细胞Podocin的蛋白表达水平(32.923±5.301)较正常对照组(101.807±9.208)明显降低(P<0.001),而质粒转染组足细胞Podocin的蛋白表达水平(90.507±7.810)较TGF-β诱导组有升高趋势(P<0.001);TGF-β诱导组和质粒转染组足细胞的α-SMA(116.120±8.300和93.832±10.602)、VIM(124.016±9.702和100.801±6.801)的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35.730±4.892和43.801±2.600)明显升高(P<0.001),质粒转染组足细胞α-SMA和VIM的蛋白较TGF-β诱导组有下降趋势(P=0.017,P=0.007)。结论:TGF-β1可诱导人足细胞发生转分化,导致其α-SMA、VIM表达增高,Podocin表达减少,BMP-7能显著抑制此现象,提示BMP-7可逆转足细胞EMT,对足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7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足细胞 上皮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邱惠 张友元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424-425,430,共3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超家族(IGFBPs)中一名新成员。与其他结合蛋白一样,它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相结合,携带、转运IGF,延长IGF的半衰期,调控IGF的生物活性;更为重要的是,IGFBP7具有许多...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超家族(IGFBPs)中一名新成员。与其他结合蛋白一样,它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相结合,携带、转运IGF,延长IGF的半衰期,调控IGF的生物活性;更为重要的是,IGFBP7具有许多不依赖于IGF的生物作用,可参与多种类型的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衰老与癌变等病理生理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超家族 生物活性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贲门腺癌组织中IGFBP7基因的甲基化状态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素朋 董稚明 +3 位作者 郭炜 郭艳丽 邝钢 杨植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2-638,共7页
目的:探讨人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7,IGFBP7)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IGFBP7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河... 目的:探讨人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7,IGFBP7)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IGFBP7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85例GCA患者癌组织标本和67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方法、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GFBP7基因在GCA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甲基化情况、IGFBP7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GCA组织中IGFBP7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52.9%(45/85),第1外显子5'非翻译区的甲基化率为35.3%(30/85),相应癌旁组织IGFBP7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5'非翻译区的甲基化率分别为35.8%(24/67)和19.4%(13/67);癌组织IGFBP7基因启动子区及第1外显子5'非翻译区的甲基化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GCA组织中IGFBP7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第1外显子区(P<0.05)。GCA组织中IGFBP7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且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呈负相关。结论:GCA组织中IGFBP7基因启动子区比第1外显子区更易发生甲基化而导致IGFBP7表达缺失,IGFBP7基因启动子区异常高甲基化可能是GCA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腺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肾降浊方含药血清对肾小管间质损害大鼠成纤维细胞抗纤维化因子HGF和BMP-7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春雨 魏晓露 +1 位作者 苏玮莲 李国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扶肾降浊方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 PGN)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采用扶肾降浊方水溶液灌胃Wistar大鼠常规制备含药血清,在Ms PGN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延长造模时间至20周,使其自然发展为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体... 目的:探讨扶肾降浊方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 PGN)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采用扶肾降浊方水溶液灌胃Wistar大鼠常规制备含药血清,在Ms PGN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延长造模时间至20周,使其自然发展为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体外培养造模12、16和20周末大鼠间质成纤维细胞,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扶肾降浊方含药血清对病理状态间质成纤维细胞中抗纤维化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病理状态间质成纤维细胞中抗纤维化因子HGF、BMP-7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扶肾降浊方含药血清随着给药周期的延长可部分逆转间质损害造成的上述mRNA和蛋白表达异常。结论:扶肾降浊方含药血清对Ms PGN大鼠间质成纤维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抗纤维化因子HGF、BMP-7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肾降浊方 肾间质成纤维细胞 血清药理学方法 肝细胞生长因子 骨形态发生蛋白-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