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mmunocy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Ⅱ in human cirrhosis
1
作者 刘彦仿 苏勤 Charles E.Rogler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2年第3期279-282,共4页
Sections of 30 cases of human cirrhosis were stained with rabbit anti-insulin-likegrowth factor Ⅱ(IGF Ⅱ)by double PAP method.By the serological examination 15 patientsshowed HBV infection and sections of 14 eases we... Sections of 30 cases of human cirrhosis were stained with rabbit anti-insulin-likegrowth factor Ⅱ(IGF Ⅱ)by double PAP method.By the serological examination 15 patientsshowed HBV infection and sections of 14 eases were HBsAg postively with a total rate of 67%(20 cases).The IGF Ⅱ was positive in the cytoplasm of all the liver and ductular cells.Binucle-ated,polypoid liver cells and the peripheral cells of the lobules or nodules were distinctly posi-tive,The liver cells which were strongly positive were a kind of thin polygonal cells with asmall oval or a round deeply stained nucleus in each.They might exist sporadically in the lob-ules or in the marginal portion of a nodule.These liver cell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so-called oval cells which are derived from the proliferating ductules and are generally believed tobe responsible for the pathogensis of hepat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CIRRHOSIS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MMUNOHISTOCHEMIS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血清标志物和脑电图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灶体积及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丁洁 黄健康 +3 位作者 文洪波 汪捷 丁朋雨 王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脑电图、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与病灶体积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脑电图、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与病灶体积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首次确诊的ACI患者218例,根据病灶体积分为大体积组63例、中体积组103例和小体积组52例。检测患者脑电图(δ+θ)与(α+β)功率比[(δ+θ)/(α+β)ratio,DTABR]、大脑对称指数(brainspine interface,BSI)、血清IGF-1和NSE水平,观察上述指标与MRI检查脑梗死病灶体积、NIHSS评分、阿替普酶溶栓后2周、4周时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中体积组和大体积组IGF-1水平明显低于小体积组,NSE、DTABR、BSI明显高于小体积组(P<0.05);大体积组IGF-1水平明显低于中体积组,NSE、DTABR、BSI明显高于中体积组(P<0.05)。DTABR、BSI、血清NSE与病灶体积(r=0.563,P=0.000;r=0.318,P=0.038;r=0.673,P=0.000)和治疗前NIHSS评分(r=0.499,P=0.000;r=0.362,P=0.013;r=0.750,P=0.001)呈显著正相关。血清IGF-1水平与病灶体积(r=-0.572,P=0.000)和治疗前NIHSS评分(r=-0.438,P=0.001)呈显著负相关。DTABR、BSI、血清NSE、病灶体积均与溶栓后2、4周NIHSS评分呈正相关,IGF-1与溶栓后2、4周NIHSS评分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ACI患者脑电图、IGF-1和NSE与病灶体积和溶栓后NIHSS评分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电描记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病灶体积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疗方案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疗效及血清sEC、IGF、CE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敏康 卜奎春 孟庆良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4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化疗方案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血清可溶性E2钙粘连蛋白(sE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研究不同化疗方案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血清可溶性E2钙粘连蛋白(sE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75例采用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方案化疗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75例采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DOX方案)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及化疗前后血清sEC、IGF、CEA水平和2组近期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第一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sEC、IGF、CEA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P<001)。观察组近期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DOX方案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作为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治疗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进展期 化疗 腹腔镜根治术 肛门排气时间 可溶性E2钙粘连蛋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IGF-1、β_(2)-MG、HBP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4
作者 李凤艳 周柳 +1 位作者 袁文华 禚志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51-2954,共4页
目的探究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β_(2)微球蛋白(β_(2)-MG)、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8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组... 目的探究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β_(2)微球蛋白(β_(2)-MG)、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8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86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脊液IGF-1、β_(2)-MG、HBP水平,探究其与研究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脑脊液中IGF-1、β_(2)-MG、H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化脓性脑膜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5、0.930、0.850;重度组脑脊液IGF-1、β_(2)-MG、HBP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预后不良组脑脊液IGF-1、β_(2)-MG、HB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且对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0.854、0.822。结论监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IGF-1、β_(2)-MG、HBP的水平对于早期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测疾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β_(2)微球蛋白 肝素结合蛋白 儿童化脓性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清iPTH、IGF-1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王宁 刘金彪 乔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4期2565-2568,共4页
目的探讨^(131)I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7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全切除并于... 目的探讨^(131)I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7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全切除并于术后2个月采用^(131)I治疗,随访1个月根据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有效组(51例)和无效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 d iPTH和IGF-1水平,以及有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iPTH、IGF-1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7 d血清iPTH、IGF-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有效组低于无效组(P<0.05);有效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清iPTH、IGF-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后血清iPTH、IGF-1水平变化可用于判断甲状旁腺功能恢复情况,血清iPTH还可预示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131)I治疗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GF-1、IL-18与食管癌患者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
6
作者 李鸿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184-3187,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介素-18(IL-18)与食管癌患者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采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放疗的98例食管癌患者的资料。患者均接受放疗,放疗结束1周后评估放疗...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介素-18(IL-18)与食管癌患者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采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放疗的98例食管癌患者的资料。患者均接受放疗,放疗结束1周后评估放疗敏感性,根据放疗敏感性分组,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与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放疗前IGF-1、IL-18与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98例患者中,放疗敏感65例(66.33%)。放疗敏感组与放疗不敏感组的肿瘤分期、肿瘤分化、转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不敏感组放疗前的血清IGF-1、IL-18水平高于敏感组(P<0.05)。点二列相关性检验显示,食管癌放疗前血清IGF-1、IL-18水平与放疗敏感性呈正相关(r>0,P<0.05)。经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RCS)分析,食管癌放疗前血清IGF-1、IL-18与放疗不敏感风险的关联呈非线性J型剂量反应关系,当血清IGF-1、IL-18分别>截断值时,患者不敏感风险随指标水平升高而增加。结论食管癌患者放疗前的血清IGF-1、IL-18与放疗敏感性存在正相关,即放疗前高水平的IGF-1、IL-18水平可能提示放疗不敏感高风险,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疗 敏感性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白介素-18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非奈利酮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IGF-1、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彭湾湾 宋泽昀 +1 位作者 钟雯 薛君力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85-488,492,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非奈利酮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荆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76例早期DK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小剂量组...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非奈利酮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8月荆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76例早期DK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小剂量组(10 mg/d,n=38)和大剂量组(20 mg/d,n=38),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钾、血压及血清IGF-1、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UACR、Scr、IGF-1、IL-6均低于治疗前(P<0.05),eGFR、血钾均高于治疗前,且大剂量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小剂量组(P<0.05);两组治疗后SBP、DB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UACR与血清IGF-1、IL-6水平呈正相关;治疗后,大剂量组UACR与血清IGF-1、IL-6水平呈正相关,小剂量组UACR与血清IGF-1、IL-6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与小剂量非奈利酮相比,大剂量非奈利酮能减少早期DKD患者的尿蛋白,降低血清IGF-1与IL-6水平,进一步改善肾功能,但可能有一定的血钾升高风险,临床应用时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奈利酮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脾虚汤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GFBP-3、IGF-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丹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 探讨脾虚汤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 7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生... 目的 探讨脾虚汤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 7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生长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脾虚汤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6、12个月后的身高增长量,治疗前后血清IGFBP-3、IGF-1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6、12个月的身高增长量(5.3±0.6)、(11.2±0.8)cm均高于对照组的(4.1±1.0)、(8.9±0.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IGFBP-3(6.8±1.2)mg/L、IGF-1(452.0±14.1)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6.0±0.9)mg/L、(388.5±17.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发性矮小症采用脾虚汤联合生长激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清IGFBP-3、IGF-1,促使身高增长,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脾虚汤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人RPE细胞分泌TGF-β2、MMP-2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晁荣荣 郑柳 +1 位作者 范晶 丁芝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2-517,共6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ARPE-19细胞分别按不同浓度IGF-1和不同浓度LY294002培养6 h、12 h、24 h、48 h...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ARPE-19细胞分别按不同浓度IGF-1和不同浓度LY294002培养6 h、12 h、24 h、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IGF-1、LY294002的最佳作用浓度与时间。细胞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2浓度。将ARPE-19细胞分为对照组、IGF-1组(80μg·L^(-1) IGF-1)、IGF-1+LY294002组(80μg·L^(-1) IGF-1+30 mmol·L^(-1) LY294002)、LY294002组(30 mmol·L^(-1) LY294002),使用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培养,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GF-β2、MMP-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0μg·L^(-1) IGF-1比较,80μg·L^(-1) IGF-1的细胞活力24 h变化显著(P<0.05),故确定其为IGF-1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与0 mmol·L^(-1) LY294002比较,24 h的30 mmol·L^(-1) LY294002接近半数抑制浓度,故确定其为LY294002最佳作用时间和浓度。细胞划痕法检测结果显示,0μg·L^(-1) IGF-1组、40μg·L^(-1) IGF-1组、80μg·L^(-1) IGF-1组细胞迁移率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0μg·L^(-1) IGF-1组、40μg·L^(-1) IGF-1组、80μg·L^(-1) IGF-1组细胞上清液中TGF-β2浓度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GF-1、LY294002培养24 h,与对照组比较,IGF-1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而LY294002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与IGF-1组比较,IGF-1+LY294002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结论IGF-1能促进ARPE-19细胞增殖、迁移;IGF-1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ARPE-19细胞中TGF-β2、MMP-2的表达,参与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2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类胰岛素肽基因的结构及表达分析
10
作者 苏曼文 张晓军 +3 位作者 袁剑波 张小溪 杨铭 李富花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类胰岛素肽(ILP)是胰岛素超家族的成员,具有进化保守性,是影响动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因子之一。本研究克隆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ILP1(Lv ILP1)全长基因,m RNA长度为812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543 bp,编码180个氨基酸。序列分... 类胰岛素肽(ILP)是胰岛素超家族的成员,具有进化保守性,是影响动物生命活动的重要因子之一。本研究克隆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ILP1(Lv ILP1)全长基因,m RNA长度为812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543 bp,编码180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Lv ILP1蛋白预计分子量为20.81 kDa,理论等电点为9.45,不稳定系数为96.20,具有一个信号肽,没有跨膜结构,推导其为碱性、不稳定的分泌蛋白。结构预测显示,该蛋白具有胰岛素超家族保守的Il GF结构域,由N端信号肽、B链、C肽和A链组成,同时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和2个断裂位点。系统进化分析显示,Lv ILP1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ILP7亲缘关系最近,与甲壳动物ILP1聚为一支,然后分别与无脊椎动物ILP7、脊椎动物松弛素(Relaxin)、胰岛素(Insu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聚在一起。无脊椎动物ILP7类与外群海葵(Actinia tenebrosa)ILP的进化关系最近,表明这类ILP可能与胰岛素超家族的祖先较为相似。转录因子预测显示,Lv ILP1可能的转录因子为叉头框蛋白O3(FoxO3)、糖皮质激素受体(GR)、CAAT区/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等;蛋白互作分析显示,Lv ILP1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IR)、神经信号分子(VGLUT1、SYT 1_3)、糖蛋白激素(GPHB5)、鞣化激素(Bursicon)等相互作用;对这些转录因子和互作蛋白的生物功能进行分析,进而推测Lv ILP1可能具有调节生长发育、激素刺激反应、神经系统稳态、碳水化合物稳态、蜕皮后组织重建以及生殖发育等作用。分析发现,Lv ILP1在凡纳滨对虾早期发育阶段有较高表达,在成体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眼柄中表达量最高。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凡纳滨对虾ILP的基因结构、进化、功能及表达提供了重要信息,同时为凡纳滨对虾的分子育种和健康养殖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类胰岛素肽 基因结构 功能预测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血浆标志物与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王远明 郑辉才 +1 位作者 卓越 陈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7-1151,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signal peptide-CUB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domain inclusion protein-1,SCUBE-1)、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及胰岛素样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signal peptide-CUB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domain inclusion protein-1,SCUBE-1)、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2,IGFBP-2)水平及其与危险分层和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三亚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117例,其中高危患者41例、中危患者46例和低危患者30例,根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85例和预后不良组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SCUBE-1、ADMA及IGFBP-2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浆SCUBE-1、ADMA及IGFBP-2水平对老年急性肺栓塞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心肌肌钙蛋白Ⅰ、B型钠尿肽、D-二聚体、血浆SCUBE-1、ADMA及IGFBP-2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0.95±0.28)μg/L vs(0.30±0.08)μg/L,(2017.62±308.15)μg/L vs(538.14±102.73)μg/L,(5.24±1.13)μg/L vs(1.63±0.27)μg/L,(22.50±10.14)μg/L vs(9.25±4.36)μg/L,(2.01±0.72)μmol/L vs(0.61±0.17)μmol/L,(468.16±90.51)μg/L vs(155.27±30.74)μg/L,P<0.01]。高危患者和中危患者血浆SCUBE-1、ADMA及IGFBP-2水平明显高于低危患者,且高危患者血浆SCUBE-1、ADMA及IGFBP-2水平明显高于中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肌肌钙蛋白Ⅰ、B型钠尿肽、D-二聚体、SCUBE-1、ADMA及IGFBP-2水平升高是影响急性肺栓塞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CUBE-1、ADMA及IGFBP-2三项联合预测急性肺栓塞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927,95%CI:0.864~0.993),准确性为93.1%。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SCUBE-1、ADMA及IGFBP-2水平与心肌肌钙蛋白Ⅰ、B型钠尿肽及D-二聚体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浆SCUBE-1、ADMA及IGFBP-2水平升高与老年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和预后不良有关,三项联合对老年急性肺栓塞预后不良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肌钙蛋白Ⅰ 预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BP-3、RANTES和Eotaxin-3与腰痛患者功能障碍及疼痛评分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李冰 张素冰 +1 位作者 孟宪宇 赵滨滨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活化T细胞趋化因子(RANTES)、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3(Eotaxin-3)水平与腰痛患者功能障碍及疼痛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诊的128...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活化T细胞趋化因子(RANTES)、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3(Eotaxin-3)水平与腰痛患者功能障碍及疼痛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诊的128例腰痛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105例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FBP-3、RANTES、Eotaxin-3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腰痛患者血清IGFBP-3、RANTES、Eotaxin-3水平与功能障碍及疼痛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腰痛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试验组中酗酒史、抑郁、焦虑、体力活动高强度占比及血清RANTES、Eotaxin-3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GFBP-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血清RANTES、Eotaxin-3水平与ODI、VAS呈正相关,IGFBP-3水平与ODI、VAS呈负相关(P<0.05);IGFBP-3、RANTES、Eotaxin-3、酗酒史、抑郁、体力活动强度为腰痛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腰痛患者血清IGFBP-3水平明显降低,RANTES、Eotaxin-3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患者功能障碍及疼痛评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活化T细胞趋化因子 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3 腰痛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及房水IGF-1、SOD水平在预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囊膜混浊中的应用
13
作者 党婷婷 张蓓 +1 位作者 顾莉莉 钟文金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及房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在预测糖尿病性白内障(DC)患者术后发生囊膜混浊(PC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0例DC患者为DC组,同期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单纯白内障患者77例为对照组。所有DC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及房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在预测糖尿病性白内障(DC)患者术后发生囊膜混浊(PC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0例DC患者为DC组,同期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单纯白内障患者77例为对照组。所有DC患者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并发PCO将DC患者分为PCO组(21例)和非PCO组(99例)。术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及房水中IGF-1、SOD,收集DC患者术后发生PCO的相关资料。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及房水IGF-1、SOD对DC患者术后发生PCO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曲线下面积比较血清及房水IGF-1、SOD预测DC患者术后发生PCO的价值。结果DC组血清及房水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SOD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PCO组年龄、C反应蛋白水平、亲水型人工晶体比例高于非PCO组(P均<0.05)。亲水型人工晶体、房水IGF-1水平高是DC患者术后发生PCO的危险因素(P均<0.05),房水SOD水平高是保护因素(P<0.05)。血清及房水IGF-1、SOD预测DC患者术后发生PCO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9、0.720、0.859、0.884,房水IGF-1、SOD预测DC患者术后发生PCO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血清IGF-1、SOD预测的曲线下面积(P均<0.05),房水IGF-1、SOD联合预测DC患者术后发生PCO的曲线下面积为0.967,大于房水IGF-1、SOD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P均<0.05)。结论房水IGF-1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与DC患者术后发生PCO有关,血清及房水中IGF-1、SOD可用于预测DC患者术后PCO的发生,且房水中IGF-1、SOD联合预测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白内障 后囊膜混浊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超氧化物岐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联合子宫与卵巢超声参数对性早熟女童的临床诊断价值
14
作者 李社勇 李敏 +1 位作者 和俊杰 宋银森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1-35,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联合子宫与卵巢超声参数对性早熟女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120例性早熟女童根据病因分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组71例和单纯乳房早发育(IPT)组49例,比较两组患儿血清IGF-1水平及子宫与卵巢...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联合子宫与卵巢超声参数对性早熟女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120例性早熟女童根据病因分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组71例和单纯乳房早发育(IPT)组49例,比较两组患儿血清IGF-1水平及子宫与卵巢超声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CPP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GF-1联合子宫与卵巢超声参数对ICPP的诊断价值。结果 ICPP组患儿血清IGF-1水平高于IPT组(P<0.01);ICPP组患儿子宫和卵巢纵径、体积及最大卵泡直径均大于IPT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清IGF-1水平高,子宫纵径、卵巢纵径、卵巢体积及最大卵泡直径较大均为ICPP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血清IGF-1水平、子宫纵径、子宫体积、卵巢纵径、卵巢体积及最大卵泡直径对ICPP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2、0.734、0.713、0.701、0.741及0.656,联合诊断的AUC为0.926。结论 血清IGF-1水平高,子宫纵径、卵巢纵径、卵巢体积及最大卵泡直径较大的女童可能更易发生ICPP,血清IGF-1联合子宫与卵巢超声参数对性早熟女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单纯乳房早发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子宫 卵巢 盆腔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在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15
作者 乔冬雪 高新 +2 位作者 王孟孟 杨波 杨洪涛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101-105,共5页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探讨肾小球滤过功能标志物、近端小管损伤标志物、集合管损伤标志物、细胞周期阻滞蛋白等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在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情况,认为与传统实验室指标相比,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各有其特点,可以代表肾脏...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探讨肾小球滤过功能标志物、近端小管损伤标志物、集合管损伤标志物、细胞周期阻滞蛋白等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在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情况,认为与传统实验室指标相比,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各有其特点,可以代表肾脏不同部位的损伤,有助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而中医药辨证论治该病具有一定经验,临床可根据需要进行辨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 急性 生物标志物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金属蛋白酶2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TIMP-2与IGFBP7的乘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
16
作者 杜学芳 马尚超 +3 位作者 张利利 姬娟娟 张超群 崔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330-3334,共5页
目的探究尿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的乘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3例SAP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究尿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的乘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3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26例)和非AKI组(6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尿液中TIMP-2和IGFBP7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AP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P患者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尿液中TIMP-2与IGFBP7的乘积对发生AKI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AKI组相比,AKI组患者Bisap评分、D-二聚体、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IMP-2与IGFBP7的乘积均上升,血钙水平降低(P<0.05)。AKI患者尿液TIMP-2与IGFBP7的乘积随AKI分级增加而上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KI患者尿液TIMP-2与IGFBP7的乘积与Bisap评分、D-二聚体、PCT、hs-CRP均呈正相关(P<0.05),与血钙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isap评分、TIMP-2与IGFBP7的乘积是影响SAP相关性AK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尿液TIMP-2与IGFBP7的乘积预测SAP患者发生AK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高于Bisap评分预测的AUC(P<0.05)。结论SAP相关性AKI患者尿TIMP-2与IGFBP7的乘积异常升高,其高水平是SAP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且对发生AKI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美洛昔康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FGF-2、TGF-β、IGF-1水平及膝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科迪 刘凯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9期66-70,共5页
目的 探究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美洛昔康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 FGF-2)、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 目的 探究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美洛昔康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 FGF-2)、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1)水平及膝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就诊的膝骨关节炎11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美洛昔康组各57例。美洛昔康组予美洛昔康片治疗,联合组在美洛昔康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均治疗6周后观察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6周后膝关节运动功能、炎性因子、生长因子水平及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 治疗6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23%(52/57)高于美洛昔康组的73.68%(42/57)(P<0.05)。治疗6周后,2组5次坐立试验、2.4 m起立行走试验所需时间短于治疗前,且联合组短于美洛昔康组(P<0.05,P<0.01);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血清前列腺素E2、白细胞介素-17、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美洛昔康组(P<0.05,P<0.01)。治疗6周后,2组血清FGF-2、TGF-β、IGF-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美洛昔康组(P<0.05,P<0.01)。2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美洛昔康可有效升高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FGF-2、TGF-β、IGF-1水平,延缓软骨退行性病变,控制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硫酸氨基葡萄糖 美洛昔康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转化生长因子-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药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ADC联合血清IGF-1水平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茜 李婧 +2 位作者 袁慧 朱小华 张晓倩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表观扩散系数(ADC)联合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PWML)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PWML早产儿114例(观察组),其中PWML病情程度轻度35例、中度46例、重度33例,规范治疗后预...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表观扩散系数(ADC)联合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PWML)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PWML早产儿114例(观察组),其中PWML病情程度轻度35例、中度46例、重度33例,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85例、预后不良29例,同期另选无颅脑疾病的早产儿34例(对照组)。所有早产儿出生2周内接受颅脑MRI检查,常规行扩散张量成像扫描,选取感兴趣区测量ADC;采集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F-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和血清IGF-1水平对PWML早产儿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ADC和血清IGF-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随着病情程度增加,PWML早产儿ADC和血清IGF-1水平逐渐降低(P均<0.05)。预后不良者ADC和血清IGF-1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者(P均<0.05)。ADC、血清IGF-1水平单独和联合诊断早产儿PWML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2、0.762、0.960,ADC、血清IGF-1水平联合诊断早产儿PWML的AUC高于二者单独(Z分别为3.951、5.033,P均<0.05)。PWML早产儿预后不良者ADC和血清IGF-1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者(P均<0.05)。ADC、血清IGF-1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PWML早产儿预后的AUC分别为0.722、0.636、0.950,ADC、血清IGF-1水平联合预测PWML早产儿预后的AUC高于二者单独(Z分别为3.887、5.292,P均<0.05)。结论PWML早产儿ADC和血清IGF-1水平均降低,二者变化与PWML早产儿病情程度加重和预后不良有关;ADC和血清IGF-1水平对PWML早产儿诊断和预后评估均有一定临床价值,二者联合临床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损伤 早产儿 表观扩散系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IGF-1轴在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鲁佳慧 冯荣 +1 位作者 吴梦 刘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5期71-75,共5页
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MAFLD)影响约1/4的成年人,是肝硬化和肝癌发展的主要风险之一,目前并无特定药物治疗。生长激素(GH)抑制肝脏脂肪生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抑制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肠-肝轴破坏是MAFLD进展的重要因素,GH/IGF-1轴... 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MAFLD)影响约1/4的成年人,是肝硬化和肝癌发展的主要风险之一,目前并无特定药物治疗。生长激素(GH)抑制肝脏脂肪生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抑制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肠-肝轴破坏是MAFLD进展的重要因素,GH/IGF-1轴可调节肠-肝轴延缓MAFLD进展,展现治疗MAFLD的巨大潜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作为分泌蛋白,在MAFLD发展中逐渐被揭示。本文综述GH/IGF-1轴及IGFBP1~3与MAFLD的作用机制,并从补充GH/IGF-1的角度探讨治疗MAFLD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轴 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家族 肠-肝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克成 唐海俊 沈莉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79-186,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如皋分院收治的212例矮小症患儿,根据不同病因...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如皋分院收治的212例矮小症患儿,根据不同病因分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组(n=60)、特发性矮小症组(n=46)、Turner综合征组(n=38)、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n=32)和宫内发育迟缓组(n=36),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体检证实身高同性别、同年龄标准范围内的10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与对照组的人口学特征和骨龄年龄差(bone age difference,BAD)、身高标准差分值(heightstandard deviation score,Ht SDS)、年生长速率(growth velocity,GV)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峰值等生长发育指标及青春前期和青春期的血清Ghrelin、IGF-1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Ghrelin、IGF-1水平对特发性矮小症的鉴别诊断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特发性矮小症组青春期患儿比例为65.2%,明显高于其他4组(P值均<0.05),其中青春期患儿比例从高至低依次为宫内发育迟缓组(41.7%)、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40.6%)、生长激素缺乏症组(35.0%)和Turner综合征组(31.6%);特发性矮小症组BAD为(1.4±0.3)岁,明显高于其他4组(P值均<0.05),其中BAD值从高至低依次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组[(1.2±0.2)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1.1±0.2)岁]、Turner综合征组[(0.7±0.1)岁]和宫内发育迟缓组[(0.3±0.1)岁]。特发性矮小症组GV值为[(3.7±0.8)cm/年],明显高于其他4组(P值均<0.05),其中GV值从高至低依次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组[(2.2±0.7)cm/年]、宫内发育迟缓组[(2.1±0.6)cm/年]、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1.7±0.5)cm/年]和Turner综合征组[(1.2±0.4)cm/年]。生长激素缺乏症组GH峰值为[(6.4±0.3)μg/L],明显低于其他4组(P值均<0.05),其中GH峰值从低至高依次为宫内发育迟缓组[(13.4±3.2)μg/L]、Turner综合征组[(14.2±2.1)μg/L]、特发性矮小症组[(14.7±2.5)μg/L]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15.6±2.9)μg/L]。Turner综合征组Ghrelin水平显著高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组、特发性矮小症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和宫内发育迟缓组(P值均<0.05);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IGF-1水平显著低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组、特发性矮小症组、Turner综合征组和宫内发育迟缓组(P值均<0.05)。特发性矮小症组青春前期的血清Ghrelin、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青春期(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hrelin、IGF-1鉴别诊断特发性矮小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76、0.733,联合检测鉴别诊断特发性矮小症的AUC为0.839,灵敏度为90.0%,特异性为65.6%(P<0.001)。结论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血清Ghrelin、IGF-1水平均存在异常表达,特发性矮小症患儿在青春前期和青春期的血清Ghrelin、IGF-1水平差异明显,血清Ghrelin、IGF-1联合检测对特发性矮小症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 发育时期 生长激素释放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矮小症 病因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