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从甲骨文到今文尚书的动宾结构模式化及其发展 被引量:8
1
作者 马清华 李为政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8-158,共11页
甲骨文动宾结构有动宾和宾动两式,宾语后置是其基本语序倾向。卜辞宾语不同的前置方式起于不同的动因,有标记前置主要归因于强调需要,无标记前置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原始语言较低的句法模式化水平。甲骨文宾语中占最大规模的不是客体宾语... 甲骨文动宾结构有动宾和宾动两式,宾语后置是其基本语序倾向。卜辞宾语不同的前置方式起于不同的动因,有标记前置主要归因于强调需要,无标记前置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原始语言较低的句法模式化水平。甲骨文宾语中占最大规模的不是客体宾语,而是附加体宾语,这是该时期宾语的典型特征,但西周汉语里客体已取代附加体在宾语中的典型地位。不过,西周汉语和尚书语言双宾语结构的语序仍有模式化水平较低的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西周金文 今文尚书 动宾结构 模式化水平 标记化水平 非定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青铜器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朱志荣 周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79,共7页
西周青铜器的精神内涵和相称比例关系既符合力学要求,又体现了视觉的美感要求,并向着简单和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在虚实统一、有无相生中突显了器物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其纹饰以平面表现立体特征,粗细线条表明画面元素的前后虚实关系。雕塑... 西周青铜器的精神内涵和相称比例关系既符合力学要求,又体现了视觉的美感要求,并向着简单和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在虚实统一、有无相生中突显了器物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其纹饰以平面表现立体特征,粗细线条表明画面元素的前后虚实关系。雕塑技法使器表平面上表现出浑厚、凝重的立体效果。动物纹饰逐渐简化而富有图案趣味。神秘色彩淡化,纹饰重视抒发性情。西周中晚期金文逐步摆脱商金文的影响,以"篆引"为基础,开始形成自家风貌,走向纯粹线条化。字型固定统一,结构取纵势,修长婉丽,圆融内敛,"线"的自足性得到强烈张扬,笔墨韵味获得独立,线条浑厚华滋,凝重自然。西周青铜器的礼制化、系列化特色突出,富于秩序感和庄严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青铜器 审美特征 造型 纹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汉字构形变化的规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素凤 孙文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6-209,共4页
“汉字构形学”是王宁创建的理论体系,它适合于分析各类汉字的构形模式,便于对不同形制的汉字进行比较。本文以汉字构形学理论为指导,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对古汉字构形变化做从定量到定性的研究,总结出汉字构形在古文字阶段的变化规... “汉字构形学”是王宁创建的理论体系,它适合于分析各类汉字的构形模式,便于对不同形制的汉字进行比较。本文以汉字构形学理论为指导,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对古汉字构形变化做从定量到定性的研究,总结出汉字构形在古文字阶段的变化规律义化、音化、记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见西周爯簋铭文释读 被引量:30
4
作者 吴振武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4-88,共5页
首次刊布的这篇西周青铜簋铭,器主名“爯”,计49字,时代约在西周中期。铭文的主要内容虽为器主的祈愿之辞,然关系到西周思想文化、家族形态、语言文字等一系列有价值的课题。
关键词 爯簋 西周金文 古文字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周金文实词虚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武振玉 梁浩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9-154,共6页
殷周金文中的一些实词虚词并见现象,为探讨上古汉语实词虚化提供了很好的参证语料。从词义虚化的路线看,有经历了"动词→介词→连词"发展过程的,如"暨"、"及"、"以"、"用";有经历了&... 殷周金文中的一些实词虚词并见现象,为探讨上古汉语实词虚化提供了很好的参证语料。从词义虚化的路线看,有经历了"动词→介词→连词"发展过程的,如"暨"、"及"、"以"、"用";有经历了"动词→介词"发展过程的,如"于"、"在"、"从";有经历了"动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发展过程的,如"咸";有经历了"动词→时间副词→关联副词"发展过程的,如"既";有经历了"动词→范围副词"发展过程的,如"具";有经历了"动词→频率副词"发展过程的,如"復";有经历了"否定动词→否定副词"发展过程的,如"亡"、"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周金文 实词虚化 虚化路线 动词 介词 副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来(2001-2010)的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胡长春 吴劲松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7-205,288,共9页
本文系统总结近十年金文研究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如新出土青铜器铭文的著录与金文的资料整理,金文工具书的编纂和修订,金文铭文考释与研究,特别是对叔夨方鼎、豳公盨、陕西眉县发现的青铜器窖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取得阶段性成果;此外... 本文系统总结近十年金文研究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如新出土青铜器铭文的著录与金文的资料整理,金文工具书的编纂和修订,金文铭文考释与研究,特别是对叔夨方鼎、豳公盨、陕西眉县发现的青铜器窖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取得阶段性成果;此外,金文族氏铭文研究,金文语法研究,社会史研究也取得一定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周金文 铭文 整理与研究 概况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西周金文看西周宗庙“图室”与早期军事地图及方国疆域图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8,共8页
顾炎武曾以为宗庙设立神像是战国才产生的现象,是不对的。从西周金文中看,西周时周王朝宗庙中有"图室"。这表明至少从西周开始,已经在周王宗庙中设立专门的"图室"绘制先王先公的图像来进行祭祀和悼念。商末西周初... 顾炎武曾以为宗庙设立神像是战国才产生的现象,是不对的。从西周金文中看,西周时周王朝宗庙中有"图室"。这表明至少从西周开始,已经在周王宗庙中设立专门的"图室"绘制先王先公的图像来进行祭祀和悼念。商末西周初年已有用于战争的军事地图,周初已有"东国"疆域图,也有用于土田划定的方国疆域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金文 图室 先祖画像 军事地图 方国疆域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出金文与西周曾侯 被引量:5
8
作者 罗运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22,共5页
姬姓曾国不见于传世文献,研究姬姓曾国历史难,研究西周姬姓曾国更难。新出金文提供了珍贵资料,本文据此,探讨了西周初年曾国的开国史,西周时代曾侯世系。考证第二位曾侯或当名"周",第三位曾侯名字应为犭立(戾)。对曾侯仲子游... 姬姓曾国不见于传世文献,研究姬姓曾国历史难,研究西周姬姓曾国更难。新出金文提供了珍贵资料,本文据此,探讨了西周初年曾国的开国史,西周时代曾侯世系。考证第二位曾侯或当名"周",第三位曾侯名字应为犭立(戾)。对曾侯仲子游父及曾侯絴伯的关系及世系进行了审慎地推论,使西周时代曾国的世系及相关历史线索有较清晰地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金文 曾国 曾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周金文“及”字用法试论 被引量:4
9
作者 武振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1-154,共4页
“及”是古汉语中一个重要的兼类词,它兼有动词、介词、连词三种词性,探讨其词义演变规律对了解汉语实词虚化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而探明其早期应用情况尤其如此。两周金文所代表的正是古代汉语早期的情况,其中“及”字的应用很具代... “及”是古汉语中一个重要的兼类词,它兼有动词、介词、连词三种词性,探讨其词义演变规律对了解汉语实词虚化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而探明其早期应用情况尤其如此。两周金文所代表的正是古代汉语早期的情况,其中“及”字的应用很具代表性:一是其三种词性并现,二是在出现时间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层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文 动词 介词 连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金文看两周婚姻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曹兆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108-114,共7页
从两周金文可以看出当时婚姻关系:明言婚娶,载明夫方信息,铭文本身表明夫妇关系、子母关系,器铭之间互证可明确的婚姻关系。金文结合传世文献可看出:女性称谓首字所标示的父方信息、夫方信息,判断夫妇婚姻关系,从两周金文并结合遗存看... 从两周金文可以看出当时婚姻关系:明言婚娶,载明夫方信息,铭文本身表明夫妇关系、子母关系,器铭之间互证可明确的婚姻关系。金文结合传世文献可看出:女性称谓首字所标示的父方信息、夫方信息,判断夫妇婚姻关系,从两周金文并结合遗存看婚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文 周代 婚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与两周金文韵部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江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4-137,共4页
在对已见著录的8000多条两周金文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将两周金文韵部与《诗经》韵部作比较,可以进一步明确金文用韵与《诗经》用韵大体相似的结论。王力先生认为《诗经》韵部29部,冬侵为一部,冬部是在战国时期才分化出来。而金文冬、侵... 在对已见著录的8000多条两周金文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将两周金文韵部与《诗经》韵部作比较,可以进一步明确金文用韵与《诗经》用韵大体相似的结论。王力先生认为《诗经》韵部29部,冬侵为一部,冬部是在战国时期才分化出来。而金文冬、侵都未发现独用例,从二部的统计数字和冬部与东、阳、耕、侵诸部合韵的情况看,冬部似应独立,所以金文韵部应为30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两周金文 韵部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周金文记时语词及大事系“年”的史学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以《孟子·离娄下》"《诗》亡然后《春秋》作"及今天所见所有出土文字资料情况来看,在春秋之前还未产生由史官记载下来的《春秋》类编年体史书,但是编年体史书的两大要素即年月日时间与国家大事记在西周时期金文中已经出... 以《孟子·离娄下》"《诗》亡然后《春秋》作"及今天所见所有出土文字资料情况来看,在春秋之前还未产生由史官记载下来的《春秋》类编年体史书,但是编年体史书的两大要素即年月日时间与国家大事记在西周时期金文中已经出现了。西周金文资料中所记述事件的开头往往有年、月、月相、干支日,用来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也常常记载相当于后世"起居注"形式的时王活动以及国家大事;还常有大事系"年"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已具有选择一件大事作为某年标志的历史意识。这一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西周时的人们要在漫长历史岁月中记住那些发生了历史大事及其相应年岁的历史观念,而这种历史大事和相应的年岁正是编年体史书的两大要素。由此可见《春秋》编年体史书的两大要素在西周时已经基本酝酿成熟了,但西周还未出现有体系的史书。我国重视历史事件时间要素的现象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 西周金文 编年体史书 大事系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春秋周王册命方国卿士之制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89,共13页
西周时期周王通过册命大中小诸侯方国主要卿士的方式,以达到控制诸侯方国特别军事力量的目的。这一现象,不仅在礼书文献中有所记述,出土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也得到有力证明。这一制度在春秋早期得以沿袭,但春秋中期以后,随着周王地位的下... 西周时期周王通过册命大中小诸侯方国主要卿士的方式,以达到控制诸侯方国特别军事力量的目的。这一现象,不仅在礼书文献中有所记述,出土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也得到有力证明。这一制度在春秋早期得以沿袭,但春秋中期以后,随着周王地位的下降和诸侯权力地位的上升,变为诸侯自己册命所有卿士,事后向周王报告。从现有的金文和文献资料来看,从西周到春秋中期,诸侯大国被周王册命且掌管军队的卿士应有两个,中小诸侯方国也有一到两个卿士获周王册命。然而,到了春秋晚期,诸侯的几位卿士都不再接受周天子册命,甚至也不再向周天子申报,这表明,周王册命诸侯方国主要卿士的制度也就不复存在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金文 诸侯方国 册命制度 方国卿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与证伪:关于饕餮纹含义的几种学说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厚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53,共9页
商周青铜器饕餮纹,是中国青铜时代最引人入胜的课题之一。一个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其功能涵义作出了各种尝试性的阐释,先后提出了"巫蹻说"、"萨满面具说"、"天帝说"、"地母说"等若干理论假说... 商周青铜器饕餮纹,是中国青铜时代最引人入胜的课题之一。一个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其功能涵义作出了各种尝试性的阐释,先后提出了"巫蹻说"、"萨满面具说"、"天帝说"、"地母说"等若干理论假说。本文拟就上述诸说一一加以"证伪",以期为重新解读饕餮纹含义提供合理的认知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青铜器 饕餮纹 巫足乔说 萨满面具说 天帝说 地母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周时期的“举族”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建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2,共6页
甲骨文里有一个写作:(《合集》13758反)、(《英藏》566)、(《补编》1269)、(《合集》4444)等形的字,皆象一站立之人持双手举“子”状。于省吾先生将此字隶作“典”,并认为是“举”字的初文,是很精辟的见解。
关键词 殷周 甲金文 举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庚与中国青铜器学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宪通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6,共11页
青铜器古称彝器,是我国青铜时代的伟大创造。青铜器研究肇兴于宋,延及清代,金石之学盛行。金石学以刊布彝器图像和摹释铜器铭文为主要模式。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容庚先生率先集商周彝器铭文上之单字为《金文编》,进而在充分吸收宋清两... 青铜器古称彝器,是我国青铜时代的伟大创造。青铜器研究肇兴于宋,延及清代,金石之学盛行。金石学以刊布彝器图像和摹释铜器铭文为主要模式。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容庚先生率先集商周彝器铭文上之单字为《金文编》,进而在充分吸收宋清两代金石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益以近代考古学的新知,运用出土实物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的方法,成《商周彝器通考》一书。是书对青铜器的形制、名称、时代、真伪以及铭文、花纹等作综合的考察和缜密的论证,与其前后所撰的一系列相关著作共同构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为现代青铜器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启了中国青铜器及其铭文研究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庚 商周 彝器 金义 通考 青铜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周■攸比鼎铭与周代官员遴选奖惩制度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75,共6页
西周时期是以射箭技能作为卿、大夫、士和候选官员的条件和标准,也作为晋升诸侯级别的重要条件,这在周代礼书中有明确的记述。西周叔夨方鼎铭等金文资料,证明了周天子的确是十分重视辟雍和射宫的射艺比赛;攸比鼎铭"射分田邑"... 西周时期是以射箭技能作为卿、大夫、士和候选官员的条件和标准,也作为晋升诸侯级别的重要条件,这在周代礼书中有明确的记述。西周叔夨方鼎铭等金文资料,证明了周天子的确是十分重视辟雍和射宫的射艺比赛;攸比鼎铭"射分田邑"等金文资料,证明了土地夺封和改封射艺中是一项重要的奖惩条件,"射为诸侯"是有一定根据的,不过它是渐进型的,而非一次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史 官员选拔制度 金文 胖攸比鼎铭 射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周长铭金文事物别白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义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缘于对"名"的十分重视,"别白"成为言语交际中常见的一种修辞现象。汉语早期出土文献别白修辞主要有人物别白与事物别白两类。而事物别白主要有明确所属、明确所处、明确种类、明确功用、明确来源等几类。
关键词 西周金文 别白 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史年代学研究的误区——夏商周断代工程金文历谱问题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富祥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4-72,共9页
构建金文历谱以推求古史年代的方法,在目前对上古历法不能考明的情况下还不可行。夏商周断代工程依据少量铜器断代所建立的推定西周王年的支点多不可靠,为构建金文历谱所预设的西周历法要点也仍有待证明。工程列为标志性成果之一的共和... 构建金文历谱以推求古史年代的方法,在目前对上古历法不能考明的情况下还不可行。夏商周断代工程依据少量铜器断代所建立的推定西周王年的支点多不可靠,为构建金文历谱所预设的西周历法要点也仍有待证明。工程列为标志性成果之一的共和以下历谱,由于不知共和原不单独纪年,可能问题最多,而由此上推共和以前年代亦必致多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夏商周断代工程 金文历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徕鼎》读笺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晓陆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108-114,共7页
A cellar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was discovered in the early 2003, which yielded twenty seven bronzes carved with inscriptions.Among them, there were Bronze Ding Tripot of Lai of twenty two years and of twenty thr... A cellar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was discovered in the early 2003, which yielded twenty seven bronzes carved with inscriptions.Among them, there were Bronze Ding Tripot of Lai of twenty two years and of twenty three years, the two inscriptions of which were about seven hurdred words. The two inscriptions recorded the activitives of Shan Lai, a nobleman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lso including many historical facts of King Li and King Xuan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two inscriptions were direct historical materials found recently, involving the study of history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青铜器 铭文 四十二年徕鼎 四十三年徕鼎 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