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去线性化误差的冗余机械臂两步标定法
1
作者 蒋周翔 蒙月晨 +3 位作者 陈世园 曹磊 龙忠杰 宋宝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0,共6页
为解决冗余机械臂运动学标定时线性化误差导致的距离类运动学参数误差辨识精度劣化问题,提出了一种精确的两步运动学标定方法。通过理论分析论证了线性化误差的客观存在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无需线性化的距离类运动学参数误差到臂体末端... 为解决冗余机械臂运动学标定时线性化误差导致的距离类运动学参数误差辨识精度劣化问题,提出了一种精确的两步运动学标定方法。通过理论分析论证了线性化误差的客观存在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无需线性化的距离类运动学参数误差到臂体末端关节位姿误差的映射关系,构造了一种具有最小化线性化误差的运动学误差降维模型,并将其与典型运动学标定方法组合得到两步标定法。仿真结果表明,当角度类运动学参数误差上升一个量级时,线性化误差在末端关节位姿误差平均占比也增大约10倍,对角度类运动学参数误差具有高敏感性。对比验证表明,新方法能在距离类运动学参数误差的辨识精度上平均提升60.2%,并将标定后的残差在典型运动学标定方法基础上减少7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机械臂 运动学标定 线性化误差 辨识精度 混合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数-平方映射的电力系统近似线性化潮流模型
2
作者 赖海鹏 李志刚 +3 位作者 梁洪源 郑杰辉 黄锦波 魏东宁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34,43,共8页
经典的直流潮流模型无法考虑电压幅值和无功功率,而其他主流的近似线性化潮流模型在计算效率或精度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数-平方映射的近似线性化潮流模型,以兼顾计算精度和效率。该模型将原始潮流方程中的电压幅值先后... 经典的直流潮流模型无法考虑电压幅值和无功功率,而其他主流的近似线性化潮流模型在计算效率或精度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数-平方映射的近似线性化潮流模型,以兼顾计算精度和效率。该模型将原始潮流方程中的电压幅值先后映射至对数空间和平方空间,同时将变压器变比映射至对数空间,并在映射过程中完成线性化处理。该模型能够充分保留原始潮流方程中的非线性特性,从而显著提升了模型的计算精度。此外,通过优化所提模型在近似潮流计算过程中的非稀疏矩阵,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将模型的求解效率提升至接近直流潮流模型的水平。最后,结合不同规模的输配电网标准测试系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精确性和高效性,并在高负载的配电系统中验证了模型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化 空间变换 非线性映射 近似潮流计算 计算精度 计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铁芯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温升特性与定位精度研究
3
作者 梅智发 朱继元 +1 位作者 卢飞泉 代宣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2,86,共6页
针对双轴直线电机模组工作时温度升高导致定位误差增大的问题,通过计算导热系数、等效比热容及对流换热系数等,确定无铁芯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温度场仿真分析所需热参数。将绕组损耗作为温度场热源,经电磁场-温度场-结构场的耦合仿真分析,... 针对双轴直线电机模组工作时温度升高导致定位误差增大的问题,通过计算导热系数、等效比热容及对流换热系数等,确定无铁芯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温度场仿真分析所需热参数。将绕组损耗作为温度场热源,经电磁场-温度场-结构场的耦合仿真分析,得到仿真模型的稳态温度与热变形。对关键零件移动台和大理石底板的取点温升和变形量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相对应曲线函数。通过实验获得两零件实际温度,与仿真结果相比,相对误差分别为3.42%和9.45%,温升后直线电机的定位误差增加17.311μm。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定位精度有较大影响。分析和仿真方法能为后续双轴直线电机模组改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铁芯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温度场 耦合仿真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双向移动平台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4
作者 赛开阳 王明武 +2 位作者 梁应选 陈伟恒 李奥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6-753,共8页
针对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多轴并联驱动系统的轨迹跟踪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双向移动平台轨迹跟踪方法。首先,基于运动学分析研究的结果,建立了包含位置、速度和角速度等参数的状态空间方程;然后,综合考虑跟踪精度和... 针对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多轴并联驱动系统的轨迹跟踪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双向移动平台轨迹跟踪方法。首先,基于运动学分析研究的结果,建立了包含位置、速度和角速度等参数的状态空间方程;然后,综合考虑跟踪精度和控制增量,建立了速度与角速度的极限值和变化率约束条件,将目标函数转化为带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求解;采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出了双向移动平台的模型,并将该模型导入到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分别比较了速度20 mm/s、30 mm/s工况下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和MPC算法的跟踪轨迹,以及数据误差;最后,给出了实验台硬件组成和原理框图,进一步地使用LabVIEW软件开发出了运动控制程序的人机界面,并在实验台上对两种算法进行了实际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PC控制器的轨迹跟踪精度明显优于LQR控制算法,最大跟踪误差不超过0.05 mm,能够满足双向移动平台的高精度控制要求。该方法有效提升了运动控制系统的跟踪精度,可为高性能数控加工中的复杂轨迹跟踪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数控加工 并联驱动双向移动平台 模型预测控制 轨迹跟踪精度 轨迹跟踪控制器 MATLAB/SIMULINK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冷条件下双轴直线电机模组热特性与定位精度研究
5
作者 梅智发 朱继元 +1 位作者 卢飞泉 刘翔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45,共7页
针对双轴直线电机模组因温升导致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基于电磁场-温度场-结构场耦合方法探究风冷条件下双轴直线电机模组的热特性与精度影响规律。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采用单向耦合和双向耦合计算方法,计算光栅尺贴面与移动台表面的稳... 针对双轴直线电机模组因温升导致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基于电磁场-温度场-结构场耦合方法探究风冷条件下双轴直线电机模组的热特性与精度影响规律。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采用单向耦合和双向耦合计算方法,计算光栅尺贴面与移动台表面的稳态温度分布;同时搭建实验平台实测温度与定位精度,验证模型精度。结果表明:风冷措施使光栅尺贴面与移动台稳态温度降至25.2℃和25.6℃,较无风冷条件分别降低1.1℃和1.9℃,移动台定位精度变化量为10.138μm,定位精度提升40.4%;双向耦合仿真结果(光栅尺贴面与移动台表面稳态温度均约为23.8℃)较单向耦合(光栅尺贴面与移动台表面稳态温度分别为23.3、23.4℃)更接近实验值,其稳态温度相对误差从单向的7.54%、8.59%降至5.56%、7.03%。风冷可显著改善电机模组热稳定性与定位精度,双向耦合算法能够更精准刻画多物理场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直线电机模组 定位精度 有限元模型 双向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抽水蓄能电站的高比例新能源发电系统多时间尺度调度模型 被引量:6
6
作者 顾慧杰 周华锋 +4 位作者 彭超逸 胡亚平 赵心怡 谢俊 施雄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57-1967,共11页
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的消纳问题,提出一种含抽水蓄能电站的高比例新能源发电系统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模型.依据风电、光伏、负荷功率预测精度随时间尺度缩短逐级提高的特点,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日前24 h、日内1 h、实时1... 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的消纳问题,提出一种含抽水蓄能电站的高比例新能源发电系统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模型.依据风电、光伏、负荷功率预测精度随时间尺度缩短逐级提高的特点,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日前24 h、日内1 h、实时15 min三阶段协调调度模型.通过多时间尺度的协调配合,逐级修正发电计划,实现抽蓄、风电、光伏、火电出力良好跟踪负荷.基于CPLEX商业优化软件,利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法对含6台抽蓄机组的风光火抽蓄互补发电系统展开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抽水蓄能机组可发挥其负荷响应时间短、功率调节速度快的优势,减轻火电机组调节负担,有效缓解火电机组调节压力.通过多时间尺度的协调配合,可减少弃风弃光,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高比例新能源发电系统 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 新能源消纳 预测精度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球型摄像机瞬时视场的单点校正水位连续测量方法
7
作者 刘科利 赵雪莹 +2 位作者 辛成章 刘昌军 姚吉利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124,173,共6页
基于网络球型摄像机进行洪水监测成为当今水利建设的热点之一,摄像机需进行旋转、焦距的放大与缩小等操作,才能在多视场进行流速、水位、流量一体化监测。由于摄像机传动装置制造的缺陷,在多视场切换时会出现预置点不能准确复位的问题... 基于网络球型摄像机进行洪水监测成为当今水利建设的热点之一,摄像机需进行旋转、焦距的放大与缩小等操作,才能在多视场进行流速、水位、流量一体化监测。由于摄像机传动装置制造的缺陷,在多视场切换时会出现预置点不能准确复位的问题而产生隙动差,这给从单张影像上解析水位、流速造成较大偏差,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针对水位测量的隙动差校正方法。首先对预置点的水位尺进行精确标定,得到预置点水位方程参数,并在影像上选取两个特征明显的校正点;然后在连续监测中,将瞬时视场内校正点影像坐标按线性方法校正到预置点视场校正点;最后用预置点水位方程参数计算瞬时视场水位。经现场试验测试,不同瞬时视场校正点的影像坐标最大有8像素隙动差,产生水位误差达5 cm,而经本文方法计算的水位误差约为5 mm,说明本文方法对消减隙动差的影响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监测 隙动差 线性校正 水位方程 水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直线进给轴温度测点优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崔展华 杨赫然 +3 位作者 孙兴伟 赵泓荀 穆士博 张维锋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1,共5页
为分析数控机床直线进给系统的温度场,需要布置一定数量的温度测点来进行温度数据的采集。然而,测点的位置和数目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直接影响。为实现准确布置温度测点,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统计学理论进行改进的Canopy-FCM-GRA温度测点优... 为分析数控机床直线进给系统的温度场,需要布置一定数量的温度测点来进行温度数据的采集。然而,测点的位置和数目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直接影响。为实现准确布置温度测点,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统计学理论进行改进的Canopy-FCM-GRA温度测点优化模型。以某数控机床X向直线进给轴为例,首先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确定预聚类数,然后通过模糊矩阵和灰色关联度系数筛选出相应的温度敏感点,最后基于SVR理论分别建立温度测点优化前和优化后的温度-热误差预测模型,通过比较两个模型精度来验证温度测点优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温度测点优化效果良好,通过优化后的测温点可准确探究进给系统的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进给轴 改进算法 温度测点优化 建模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装个性化智能定制的三维人体测量系统物-像结构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悦 任军 +1 位作者 马飞 吴龙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10-1114,共5页
目前,我国基于服装个性化智能量身定制的理念日趋完善。但是,在消费者目标尺寸自动获取方面仍然缺乏实用的设备和技术,成为了大多数企业个性化智能定制发展的一个瓶颈,其根本原因是缺少实用性强的个性化智能定制系统。人体动态测量与其... 目前,我国基于服装个性化智能量身定制的理念日趋完善。但是,在消费者目标尺寸自动获取方面仍然缺乏实用的设备和技术,成为了大多数企业个性化智能定制发展的一个瓶颈,其根本原因是缺少实用性强的个性化智能定制系统。人体动态测量与其他工业产品精密测量相比具有自身独有的特殊性和困难。在探讨了现有的光学类基于个性化智能定制系统的现状的前提下,针对目前存在的激光三维人体扫描测量系统普遍存在硬件设备庞大、结构复杂的问题,对文中提出的基于个性化智能定制系统进行了原理设计,建立了系统的物-像结构算法的数学模型。该算法采用了扫描单元旋转的测量方式,使系统能够在垂直方向上获得较大的测量范围,目的是使系统采用较小的硬件获取满意的三维人体空间坐标,有利于节省竖直空间、减小体积。该算法已成功应用于基于服装个性化智能定制系统。为了验证本算法的精度,设计了与法国力克系统的三维人台对比扫描实验,实验数据验证了本系统结构算法的精度、工程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测量 非接触式测量 服装个性化量身定制 精度 线结构光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阶超螺旋扰动观测器的PMLSM全局自适应滑模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艳 王丽梅 方馨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6,共11页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位置跟踪精确度易受外部扰动、参数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全局自适应滑模控制器与三阶超螺旋扰动观测器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首先,为了解决全局滑模控制存在的抖振问题,根据自适应趋近律设计全局...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位置跟踪精确度易受外部扰动、参数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全局自适应滑模控制器与三阶超螺旋扰动观测器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首先,为了解决全局滑模控制存在的抖振问题,根据自适应趋近律设计全局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自适应趋近律可以根据系统状态变量的变化过程实时调整开关增益的大小,从而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并减小抖振。然后,为了提高系统的跟踪精确度以及抗干扰能力,设计三阶超螺旋扰动观测器,利用扰动观测器观测系统中无法精确测量的扰动以及存在的不确定项,实现对系统的前馈补偿。最后,进行仿真与实验验证。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与全局滑模控制相比,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跟踪精确度,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全局滑模控制 自适应趋近律 扰动观测器 跟踪精确度 抗扰性 抖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泾河流域流量监测站网布局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牛晓宇 张德栋 +1 位作者 雒仪 邓念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28,共4页
鉴于河流流量监测站网是收集流域内径流相关水文信息的重要网格系统,立足于甘肃省泾河流域流量监测站网现状,采用径流递变率法和线性内插精度法确定大河控制站数目的上下限,采用欧氏贴近度法确定区域代表性站点,进而提出站网布局的优化... 鉴于河流流量监测站网是收集流域内径流相关水文信息的重要网格系统,立足于甘肃省泾河流域流量监测站网现状,采用径流递变率法和线性内插精度法确定大河控制站数目的上下限,采用欧氏贴近度法确定区域代表性站点,进而提出站网布局的优化方案。布局优化后的甘肃省泾河流域流量监测站总数由21站增加至27站,包括增设大河控制站1站、区域代表站5站,迁移区域代表站1站;站网密度由原来的1 476 km^(2)/站优化至1 148 km^(2)/站。研究成果实现了对甘肃省泾河流域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变化上的控制,提高了站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河流域 站网布局 径流递变率法 线性内插精度法 欧氏贴近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波调频引信定距精度锁相优化方法
12
作者 杜英森 黄辉 +1 位作者 王大鹏 张珂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2,100,共6页
针对传统调频引信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由于调频带宽和调频线性度变化影响定距精度的问题,提出采用锁相方法产生三角波调频信号提高引信定距精度。该方法基于具有快速波形产生功能的小数分频频率合成器,通过对反馈频率与参考频率进行鉴相、... 针对传统调频引信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由于调频带宽和调频线性度变化影响定距精度的问题,提出采用锁相方法产生三角波调频信号提高引信定距精度。该方法基于具有快速波形产生功能的小数分频频率合成器,通过对反馈频率与参考频率进行鉴相、锁相,产生调制三角波,经滤波平滑后调谐VCO输出锁相三角波调频信号。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温度下,锁相三角波调频引信调频带宽变化远小于传统三角波调频引信,调频线性度优于传统三角波调频引信,由调频带宽变化和调频非线性带来的定距精度误差可以忽略不计,锁相调频可以降低引信定距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相调频引信 频率合成器 定距精度 调频带宽 线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变压器整流级的滑模自抗扰设计与仿真
13
作者 高志强 刘佳风 +3 位作者 周雪松 马幼捷 尹杰 温洪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3-100,共8页
固态变压器是能源路由器实现电能变换的核心设备。分布式发电单元常处于多变量、强耦合、未知扰动剧烈,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设计一种基于改进型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的滑模自抗扰控制器应用于固态变压器整流级的电压外环,对传统的L... 固态变压器是能源路由器实现电能变换的核心设备。分布式发电单元常处于多变量、强耦合、未知扰动剧烈,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设计一种基于改进型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的滑模自抗扰控制器应用于固态变压器整流级的电压外环,对传统的LESO引入新的误差来对各个状态变量进行调节,提高LESO的观测精度。利用改进型LESO观测到的状态变量用于滑模控制器(SMC)中进行前馈补偿调节,减少扰动对直流母线电压产生的随机波动。通过仿真平台对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型LESO的滑模自抗扰控制器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和并网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变压器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 观测精度 滑模控制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47
14
作者 李光明 刘祖明 +2 位作者 何京鸿 赵恒利 张树明 《现代电力》 2011年第2期43-48,共6页
为了较为准确地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做出预测,提高光伏并网后电网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本文对硅太阳电池单一组件发电功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建立了一种以辐射量及组件温度为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光伏发电功率及发电量预测模型。设计了... 为了较为准确地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做出预测,提高光伏并网后电网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本文对硅太阳电池单一组件发电功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建立了一种以辐射量及组件温度为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光伏发电功率及发电量预测模型。设计了系统测试方案,采集了光伏系统在晴天I、多云II、阴转多云或晴转多云III 3类天气下的运行数据,依据预测模型求解出3种不同天气类型下的预测回归方程,并把预测模型用于2kW并网光伏系统。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简单、预测精度高,能解决系统的随机性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随机性 线性回归 预测模型 精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偏振雷达测雨效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5
15
作者 刘黎平 钱永甫 +1 位作者 王致君 楚荣忠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15-619,共5页
本文根据1993、1994年15次展状云和12次对流云降雨过程的地面降雨资料和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对双线偏振雷达和普通雷达测量不同强度降雨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和比较。结果表明,从相对误差来看,双线偏振雷达使普通雷达的... 本文根据1993、1994年15次展状云和12次对流云降雨过程的地面降雨资料和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对双线偏振雷达和普通雷达测量不同强度降雨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和比较。结果表明,从相对误差来看,双线偏振雷达使普通雷达的小雨高估、大雨低估的测量误差趋势减弱,它对小到中雨的测量结果优于普通雷达。双线偏振雷达大雨高估的现象可能与强对流性降雨中冰相粒子的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偏振雷达 测雨效果 遥测降水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体中54种常见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孙晓慧 吕怡兵 +1 位作者 潘荷芳 刘劲松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8-61,共4页
运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P&T/GC/MS)法对水体中54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VOCs的色谱分离情况较好,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5%~117.0%,相对标准偏差为0.71%~8.50%,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有关分析测试的要... 运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P&T/GC/MS)法对水体中54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VOCs的色谱分离情况较好,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5%~117.0%,相对标准偏差为0.71%~8.50%,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有关分析测试的要求;方法检出限为0.10~0.61μg/L,远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3838—2002)及国外相关标准的限值;54种VOCs的线性范围不同,低沸点的VOCs线性范围较宽,高沸点的VOCs的线性范围较窄,因此在分析VOCs样品配制标准工作曲线时,应注意不同沸点VOCs的线性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线性范围 检出限 精密度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磁环式光学电流互感器的自校正测量方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深旺 郭志忠 +2 位作者 张国庆 于文斌 申岩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7-202,共6页
为解决集磁环式光学电流互感器存在的线性度和准确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集磁环式光学电流互感器的自校正测量方法。该方法在常规集磁环式光学电流互感器的基础上增加基准电流源、自校正线圈和远端采集单元,并采用自校正算法进行数据处... 为解决集磁环式光学电流互感器存在的线性度和准确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集磁环式光学电流互感器的自校正测量方法。该方法在常规集磁环式光学电流互感器的基础上增加基准电流源、自校正线圈和远端采集单元,并采用自校正算法进行数据处理,使常规的集磁环式光学电流互感器成为一个完整的自校正测量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集磁环式光学电流互感器测量准确度等级满足IEC 0.2级的测量要求,可以有效提高集磁环式光学电流互感器的线性度和准确度,证明了自校正测量方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同时为集磁环式光学电流互感器的实用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电流互感器 集磁环 线性度 准确度 自校正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上高功率放大器对导航信号功率谱和伪码跟踪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黄旭方 胡修林 唐祖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0-645,共6页
由于星上高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效应,使带宽受限的导航信号失真加剧,这将影响导航信号的功率谱和伪码跟踪精度.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首先建立分析导航信号非线性失真的一般模型,提出利用带外功率损耗、相关损耗和鉴别器曲线过零点的偏移量... 由于星上高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效应,使带宽受限的导航信号失真加剧,这将影响导航信号的功率谱和伪码跟踪精度.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首先建立分析导航信号非线性失真的一般模型,提出利用带外功率损耗、相关损耗和鉴别器曲线过零点的偏移量来评估导航系统性能受到的影响,最后以矩形/升余弦脉冲赋形+BPSK和矩形+BOC调制的导航信号为例,分析带宽限制和非线性效应带来的联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放大器 谱再生 伪码跟踪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模型线性化和最小二乘估计的导引头指向精度标定 被引量:9
19
作者 孙辉 刘慧 +4 位作者 罗安治 马伍元 董文辉 赵明 贾宏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60-2068,共9页
为了减小和消除平台框架的加工、装配误差,传感器误差等对双摆框架导引头指向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应用模型线性化方法和分步最小二乘估计的指向误差标定方法。根据双摆框导引头的运动学特性,同时考虑影响指向精度的各误差项,建立了系统运... 为了减小和消除平台框架的加工、装配误差,传感器误差等对双摆框架导引头指向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应用模型线性化方法和分步最小二乘估计的指向误差标定方法。根据双摆框导引头的运动学特性,同时考虑影响指向精度的各误差项,建立了系统运动学方程。然后,重新构造运动学方程,建立了由表示控制输入指向的矢量到实际指向矢量的线性化模型。最后,根据分步求解的思路,采用最小二乘法获得了由表示控制输入指向的矢量到实测指向矢量的映射矩阵,实现了指向误差的标定。实验结果显示:标定后偏航角与俯仰角误差均值分别由原来的92.63″和75.94″减小至2.86″和2.85″,标准差也分别由原来的95.01″和77.44″减小至11.11″和11.15″。结果表明:该标定算法在视轴工作空间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良好的稳定性,且方便易行,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光电设备的指向误差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头 指向精度 最小二乘估计 指向误差标定 模型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在隧道内平面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刘成龙 金国清 +2 位作者 杨雪峰 王长进 徐小左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针对目前高铁隧道洞内导线环网多余观测量少、受旁折光影响大、控制点使用困难和横向误差大等问题,提出用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作为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新方法.推导了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的边长相对中误差和横向贯通误差计算模型,并进... 针对目前高铁隧道洞内导线环网多余观测量少、受旁折光影响大、控制点使用困难和横向误差大等问题,提出用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作为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的新方法.推导了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的边长相对中误差和横向贯通误差计算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这两项指标能够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隧道贯通精度提高了20%,并提高了测量效率;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证明了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可以代替洞内导线环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洞内控制测量 导线环网 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 贯通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