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模块输入阻抗影响的ISOP-DAB变换器系统输入均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善寿 夏虎 +2 位作者 方潜生 叶伟 王浩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0,154,共8页
针对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双有源全桥(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的子模块元器件参数不一致所导致的输出功率不均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输入阻抗的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输入均压控制策略。通过改进传统单移相控制方法,得到一种能够减小回流功... 针对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双有源全桥(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的子模块元器件参数不一致所导致的输出功率不均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输入阻抗的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输入均压控制策略。通过改进传统单移相控制方法,得到一种能够减小回流功率的新型单移相(NSPS)控制方法;进一步,基于NSPS分析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的输入电压均分、输出功率均分与各模块输入阻抗之间的关系,通过调节NSPS的内移相比,使各模块输入阻抗幅值相等,实现系统输入电压均分以及模块输出功率相等,同时减小双有源全桥变换器的回流功率,提高系统工作功率。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全桥变换器 单移相控制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输入电压均分 输出功率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桥直流变压器/变换器ISOP组合式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子龙 肖岚 赵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5819-5826,共8页
对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高压直流变换器,高电压是其设计难点之一,利用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结构可解决高压问题。对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组合式直流变换器,可采用两类模块即全桥直流变压器和全桥直流变... 对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高压直流变换器,高电压是其设计难点之一,利用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结构可解决高压问题。对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组合式直流变换器,可采用两类模块即全桥直流变压器和全桥直流变换器的组合结构将高压直流电变换成低压直流电,供电给负载。不同于传统的ISOP组合变换器,其模块间采用开环与闭环相结合的方式,只需保证各个模块间的压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简化了整个变换器的控制方式。该文对两类模块的输出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给出该组合变换器的均压设计,搭建两台全桥直流变压器和一台全桥直流变换器ISOP的仿真模型及原理样机,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谐振变换器 直流变压器 输出特性 均压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噪声源钳位的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全桥变换器共模噪声抑制方法
3
作者 宋猛 秦苏新 +2 位作者 朱子锐 刘涛 吴红飞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558-4566,共9页
该文提出基于噪声源钳位原理的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全桥变换器改进拓扑结构,解决了传统输出串联结构导致的共模噪声恶化问题。采用输出串联结构能够减小高压输出场合下器件电压应力,但高频整流电路直接串联使得dv/dt噪声源叠加作用,导致更... 该文提出基于噪声源钳位原理的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全桥变换器改进拓扑结构,解决了传统输出串联结构导致的共模噪声恶化问题。采用输出串联结构能够减小高压输出场合下器件电压应力,但高频整流电路直接串联使得dv/dt噪声源叠加作用,导致更严重的共模噪声问题。该文建立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全桥变换器共模噪声分析模型,分析串联噪声源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滤波电感位置,为噪声源构造了稳定的参考地,从而避免了噪声源串联叠加导致的共模噪声问题。最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的改进电路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共模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并联输出串联 全桥变换器 共模噪声抑制 噪声源钳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流应力优化的ISOP-DAB变换器扰动均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曾进辉 梁博文 +3 位作者 余雪萍 兰征 邹彬 张长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448-4457,共10页
针对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子模块内部参数不匹配导致的功率不平衡,以及单移相(single phase shift,SPS)控制下变换器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该文基于拓展移相(extended phase shift,EPS)控制提出一种扰动... 针对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子模块内部参数不匹配导致的功率不平衡,以及单移相(single phase shift,SPS)控制下变换器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该文基于拓展移相(extended phase shift,EPS)控制提出一种扰动均压(disturbance voltage sharing,DVS)控制策略。通过建立EPS控制下的电流应力解析模型,求解最优电流应力对应下的内外移相比组合。进一步,设计逐级扰动方案,通过扰动模块的外移相比,对各模块内部参数失配时的输入电压进行补偿。DVS控制策略在实现串并联模块间功率平衡的前提下,降低变换器电流应力,从而提升变换器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无需在每个控制环路中增设输入电压传感器,系统结构更为简化,硬件成本更低。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B变换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输入均压 拓展移相控制 电流应力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关谐振支路的电压自平衡型ISOP直流变压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海洋 崔淑梅 +2 位作者 刘闯 姚航 潘育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39-146,共8页
对于采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的直流变压器,输入侧电压平衡控制是必要且复杂的设计。基于双有源桥式模块,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输入电压自平衡型直流变压器拓扑。通过在模块间增加开关谐振支路,该拓扑在不增加开关器件数量的前提下实现... 对于采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的直流变压器,输入侧电压平衡控制是必要且复杂的设计。基于双有源桥式模块,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输入电压自平衡型直流变压器拓扑。通过在模块间增加开关谐振支路,该拓扑在不增加开关器件数量的前提下实现了输入侧电压自平衡。通过对开关谐振支路的电流应力分析,发现该支路不会产生额外的开关损耗,也不会影响各模块工作原理。与传统均压控制解耦算法的对比表明,所提拓扑的电压自平衡特性避免了由于建模精度不足所带来的系统稳定性风险。文中给出了该直流变压器电压控制设计,并在不改变谐振支路工作状态的前提下,给出了故障模块切除和恢复的控制方案。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拓扑的功能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压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输入电压自平衡 开关谐振支路 故障处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结构模块化ISOP组合的DC-DC变换器均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5
6
作者 谷恭山 郑祥杰 +2 位作者 高明 蒋天一 石健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175-3185,共11页
针对高电压/宽范围输入、低压大电流输出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级结构的模块化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组合DC-DC变换器及其均压控制策略。模块单元采用开环定频LLC+闭环Buck级联的两级结构拓扑,兼具高性能的同时也便于进行串并联的组合... 针对高电压/宽范围输入、低压大电流输出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级结构的模块化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组合DC-DC变换器及其均压控制策略。模块单元采用开环定频LLC+闭环Buck级联的两级结构拓扑,兼具高性能的同时也便于进行串并联的组合。通过构造均压母线并间接采样模块的输入电压,将信号分别叠加到反馈电压与参考电压上,使得模块单元实现输入均压自调节的同时还能维持良好的输出电压精度。模块的采样、控制与通信均在后级完成,各自独立工作,简化了电路结构,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模块化特性。结合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最后,通过搭建由三个模块构成的ISOP组合变换器实验平台,验证了此均压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输入均压 两级结构 稳定性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P-DAB变换器动态特性及回流功率混合优化控制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农仁飚 杨晓峰 +1 位作者 周兵凯 李继成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1,共12页
移相控制是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双有源桥(Input Series Output Parallel-Dual Active Bridge,ISOP-DAB)变换器一种常见控制方式,针对传统单移相控制存在动态特性和回流功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展移相(Extended Phase Shift,EPS)的混合优化... 移相控制是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双有源桥(Input Series Output Parallel-Dual Active Bridge,ISOP-DAB)变换器一种常见控制方式,针对传统单移相控制存在动态特性和回流功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展移相(Extended Phase Shift,EPS)的混合优化控制技术.首先,基于ISOP-DAB的状态空间平均化方程,分析了EPS控制下ISOP-DAB变换器的回流功率和电流应力.其次,通过电压微分方程离散化,建立了DAB变换器控制量预测模型.最后,结合梯度下降算法(Gradient Descent Algorithm,GDA)进行控制优化,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EPS的ISOP-DAB变换器混合优化控制策略实现了输入电容电压均衡、输出电压稳定及同时优化回流功率的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双有源桥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回流功率 模型预测控制 梯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P-DAB的均压均流控制方法综述 被引量:8
8
作者 徐硕 马智远 +1 位作者 许中 周凯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共9页
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利用以及直流配电网的快速发展,直流变压器受到广泛关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Input Series Output Parallel-Dual Active Bridge,ISOP-DAB)结构能够有效解决高压大功率的双向传输问题,但面临着模... 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利用以及直流配电网的快速发展,直流变压器受到广泛关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Input Series Output Parallel-Dual Active Bridge,ISOP-DAB)结构能够有效解决高压大功率的双向传输问题,但面临着模块间的均压均流挑战.针对现存均压均流控制方法繁多但缺乏归纳总结的问题,对不同控制方案进行了多方面对比分析.首先,简要介绍了ISOP-DAB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其次,结合PSIM仿真分析了控制上完全独立的共同占空比控制、上翘控制;然后综合比较了控制上有耦合的特殊输入均压控制、输出均流控制;最后,对提及的所有控制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确定了各类方法的可行性及适用范围,对比了其优缺点,以便为ISOP-DAB的控制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压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输入均压 输出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多模块谐振变换器均衡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过亮 陈志强 +2 位作者 曲慧星 吕振华 李群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8-355,共8页
当前,光伏、海上风电等新能源场站的直流汇流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新能源发电低压输入中高压汇流输出的场合,为了提升直流输电电压并进一步减小器件应力,多采用输入并联输出串联(IPOS)结构。虽然这种模块化串并联结构有着许多优势... 当前,光伏、海上风电等新能源场站的直流汇流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新能源发电低压输入中高压汇流输出的场合,为了提升直流输电电压并进一步减小器件应力,多采用输入并联输出串联(IPOS)结构。虽然这种模块化串并联结构有着许多优势,但由于模块间器件参数误差,导致各模块存在电压电流不均衡的问题,影响整个功率变换系统的稳定运行。为此提出了面向直流汇流应用的IPOS多模块谐振变换器的改进下垂控制均衡方法,各模块间无需加入通信就实现各模块的输出电压和功率的完全均衡,改进了传统下垂控制电压与参考值不符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基于该控制方式,搭建了三路模块化IPOS谐振变换器原理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改进下垂控制方法对IPOS系统的均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变换器 电压控制 下垂控制 输入并联输出串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三电平双有源桥变换器功率与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嘉进 马翔 +2 位作者 谢宇帆 王天翔 舒泽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82-3092,共11页
针对三电平半桥型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型双有源桥(DAB)变换器的各模块参数差异而导致的模块功率不均衡传输问题,该文首先分析多模块功率不平衡原因,然后提出基于三重移相(TPS)调制的串联侧功率平衡策略。针对ISOP系统多模块间参数差... 针对三电平半桥型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型双有源桥(DAB)变换器的各模块参数差异而导致的模块功率不均衡传输问题,该文首先分析多模块功率不平衡原因,然后提出基于三重移相(TPS)调制的串联侧功率平衡策略。针对ISOP系统多模块间参数差异问题,提出多模块参数差异估计方法,该方法无需增加额外的电流或电压传感器,通过注入强制分量作为扰动而采集反映模块差异的特征量变化,对控制量进行补偿实现多模块功率平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多种扰动条件下,所提功率平衡方法可实现样机串联侧均压,在输出电压24V工况和10~435W功率范围下,系统在所提控制策略下能明显提高串联侧的电压平衡,工作效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双有源桥(isop-DAB)变换器 多模块功率不平衡 参数差 异估计方法 串联侧均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无桥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拓扑族推演回顾与性能分类总结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正格 陈健 +1 位作者 许多 许建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86-2800,I0022,共16页
随着多种节能标准与低碳政策的实施,单相无桥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拓扑受到更多关注。目前,虽然多种无桥拓扑已被提出并被应用于不同应用场合,但尚未有文献系统地概述这类无桥PFC拓扑结构特点并开展拓扑性能分析... 随着多种节能标准与低碳政策的实施,单相无桥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拓扑受到更多关注。目前,虽然多种无桥拓扑已被提出并被应用于不同应用场合,但尚未有文献系统地概述这类无桥PFC拓扑结构特点并开展拓扑性能分析。该文通过将双变换单元进行输入并联输出并联(input-parallel output-parallel,IPOP)、输入并联输出串联(input-parallel output-series,IPOS),提出无桥拓扑族系统推演方法以及无桥拓扑IPOP与IPOS的分类。同时,以6种变换单元为例,推演28种无桥拓扑并作相关拓扑概述,说明无桥拓扑族系统推演方法的普适性。其次,通过对称性与对偶性,进一步简化无桥拓扑族的器件数量。然后,筛选出12种主要无桥拓扑与传统有桥拓扑比较,并分别介绍12种无桥拓扑性能特点。最后,基于性能对比结果,归纳IPOS与IPOP两类拓扑的优缺点与适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 变换单元 无桥拓扑族推演 输入并联输出并联与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分类 对称性与对偶性 器件数量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冗余高可靠模块化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猛 吴红飞 +2 位作者 吴嘉昊 贾益行 徐鑫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98-1906,共9页
为了使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电源系统同时具备模块级和系统级冗余能力,提出低冗余高可靠超宽电压范围电路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基于两级式电路和多模块串并联实现电源系统超宽电压输出,通过模块级部分子电路冗余设计,实现模块级和系统级N+X双... 为了使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电源系统同时具备模块级和系统级冗余能力,提出低冗余高可靠超宽电压范围电路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基于两级式电路和多模块串并联实现电源系统超宽电压输出,通过模块级部分子电路冗余设计,实现模块级和系统级N+X双重冗余,使得功率模块部分失效或多个模块全部失效时系统仍具有全电压、全功率输出能力。进一步提出模块化电源系统的分布-集中混合式控制策略,分布式自主控制保证了模块间应力均衡、并使得输出电压在目标值范围内,集中控制确保总输出电压精度。该文详细分析所提电路结构及其控制策略的原理、特性和实现方案,并通过0~1000 V/50 kW输出电源系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冗余 高可靠 输入并联输出串联 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自均压型混合直流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伟 滕婕 +3 位作者 罗世刚 李秀慧 白永利 谭庄熙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48,共9页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直流变换器广泛应用于能源互联网中的直流电网场景,其关键问题在于解决系统模块间输入电压不均衡。为此,结合谐振型和移相型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提出一种具...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直流变换器广泛应用于能源互联网中的直流电网场景,其关键问题在于解决系统模块间输入电压不均衡。为此,结合谐振型和移相型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提出一种具备自适应均压能力的混合型模块化ISOP型直流变换器,系统同时具备谐振型DAB的高效率和移相型DAB的灵活控制能力。通过在DAB源端的滞后桥臂中点增设无源的LC谐振支路,该谐振支路与相邻子模块的2个半桥模块共同构成非隔离型双有源半桥,以此来实现系统输入电压的自适应均衡。此外,提出一种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through,LVRT)方法,在DAB前端连接电压调整模块,模块内部的高频变压器的副边串联电感,当系统输入输出侧发生电压跌落时具备故障穿越的能力,提高系统的暂态可控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模型进行验证,可以证明系统的自适应均压性能及故障穿越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变换器 双有源桥 电压跌落 自适应均压 低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S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鸿彦 何良宗 +2 位作者 杨泽龙 卢凤旺 陈一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6-317,共12页
文中提出一种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型高增益直流-直流变换器,解决了高增益变流器无法通过模块化组合进一步提高增益的难题。其中,单模块变换器由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组成,会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同时,其中的有源钳位电路不仅可以抑制由漏... 文中提出一种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型高增益直流-直流变换器,解决了高增益变流器无法通过模块化组合进一步提高增益的难题。其中,单模块变换器由开关电容和耦合电感组成,会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同时,其中的有源钳位电路不仅可以抑制由漏感引起的电压尖峰,还能进一步提高电压增益。此外,在考虑该变换器全局效率优化时,两相变换器占空比不同,通过采用自适应载波移相控制方式可显著降低输入电流纹波。该组合变换器中所有功率器件都是能实现零电压开关,进一步降低了损耗。对该变换器进行详细的数学分析,并给出系统的设计依据。最后,在实验室搭建输出功率为768 W和输出电压480 V的实验样机,验证该变换器的优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并联输出串联 高增益 直流-直流变换器 输入电流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率高增益Boost-Flyback直流变换器 被引量:47
15
作者 吴红飞 古俊银 +2 位作者 张君君 邢岩 陈国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40-45,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Boost拓扑与反激拓扑有机组合思想的Boost-Flyback变换器,Boost环节与反激环节共用输入支路,使电感–变压器的漏感能量得以利用,消除了漏感损耗,并实现了开关管电压钳位,减小了开关管电压应力;Boost与反激环节的输出支路串... 提出一种基于Boost拓扑与反激拓扑有机组合思想的Boost-Flyback变换器,Boost环节与反激环节共用输入支路,使电感–变压器的漏感能量得以利用,消除了漏感损耗,并实现了开关管电压钳位,减小了开关管电压应力;Boost与反激环节的输出支路串联,实现了高电压增益;Boost-Flyback变换器输入并联输出串联,进一步提高了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同时减小了输入输出电压及电流纹波。提出新拓扑的DCM-ZVS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并在开环方式下实现了输出功率的控制。详细分析拓扑的工作原理、电压增益特性及控制方法。通过230 W 30 V/380 V的实验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增益 输入并联输出串联 零电压开关 反激变换器 BOOST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自适应的辅助LC网络宽范围零电压开通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 被引量:13
16
作者 沙德尚 李斌 +1 位作者 袁文琦 郭志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558-3564,3374,共7页
提出一种由2个移相全桥(phase-shifting full-bridge,PSFB)变换器模块和2个辅助LC网络组成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DC-DC变换器。每一个LC网络连接在一个模块超前桥臂的中点和另一个模块滞后桥臂的中点之间。利用辅助LC网络,滞后桥臂开关... 提出一种由2个移相全桥(phase-shifting full-bridge,PSFB)变换器模块和2个辅助LC网络组成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DC-DC变换器。每一个LC网络连接在一个模块超前桥臂的中点和另一个模块滞后桥臂的中点之间。利用辅助LC网络,滞后桥臂开关管可以实现轻载下的零电压开通(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辅助LC网络的电流幅值可以自适应负载变化,即轻载时电流幅值大,用于实现滞后桥臂软开关管能量多,重载时,LC网络电流幅值小,环流损失小。因此,所提变换器适用于宽范围负载。对变换器的特点进行分析,并通过一个功率900W的原理样机验证了所提变换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全桥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LC网络 零电压开关 宽负载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逆变器模块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组合系统的分布式控制及其冗余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方天治 沈乐 +1 位作者 何玮 阮新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23-2232,共10页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逆变器组合系统适用于高压直流输入、大电流交流输出的应用场合,其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的特点令其可有效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为了切实体现这一优点,需实现该系统的冗余运行,这实际上包含2个步骤:实现系统的分布式控制;...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逆变器组合系统适用于高压直流输入、大电流交流输出的应用场合,其多模块串并联组合的特点令其可有效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为了切实体现这一优点,需实现该系统的冗余运行,这实际上包含2个步骤:实现系统的分布式控制;实现其冗余功能。首先给出一种新的分布式架构及控制策略实现模块间功率均衡,讨论控制环路间的关系并进行设计;在实现分布式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保证系统冗余运行的控制方案,并给出热插拔时序;最后研制3模块的原理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分布式 冗余 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双向全桥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杨博 葛琼璇 +1 位作者 赵鲁 周志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74-2584,共11页
对基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的双向全桥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DBSRC)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采用周期平均法构建DBSRC及其ISOP级联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及对应传递函数,其中各DBSRC子模块输入电压均受其他模块移相角影响。为了实现子模... 对基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的双向全桥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DBSRC)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采用周期平均法构建DBSRC及其ISOP级联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及对应传递函数,其中各DBSRC子模块输入电压均受其他模块移相角影响。为了实现子模块输入电压的均衡,提出一种差分输入电压均压(DIVS)控制策略,该策略实现了系统控制框图中输出电压环和输入均压环的解耦控制。相比传统输入均压控制策略,该策略所需的通信数据量较少,具有较高的动态响应性能。最后,通过仿真和12kW样机的实验结果验证了DBSRC小信号模型的准确性及DIVS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双向全桥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 小信号模型 差分输入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目标多重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19
作者 方天治 张先云 +2 位作者 黄淳 何玮 沈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89-1200,共12页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逆变器组合系统适用于高直流电压输入、大功率交流输出的应用场合。如果将ISOP逆变器的拓扑应用在并网场合,那么一个大容量的并网逆变器就可以由多个小容量的标准化逆变器模块组成,这将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且...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SOP)逆变器组合系统适用于高直流电压输入、大功率交流输出的应用场合。如果将ISOP逆变器的拓扑应用在并网场合,那么一个大容量的并网逆变器就可以由多个小容量的标准化逆变器模块组成,这将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且有利于系统的设计。本文基于ISOPLCL型并网逆变器组合系统,给出其优化拓扑以降低系统的体积和质量,并据此筛选控制变量,进而提出一种分布式控制策略以实现并网系统的多重控制目标,其包含模块间的功率均衡、谐振尖峰的抑制和进网电流的高功率因数。然后,论文在所提分布式控制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冗余运行方案,保证ISOP逆变器并网系统中故障模块的平滑退出和备份模块的顺利投入。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并网逆变器 功率均衡 LCL滤波器 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LC型模块化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直流变压器 被引量:11
20
作者 石巍 方太勋 +2 位作者 谢晔源 杨浩 李海英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3,22,共8页
提出了一种CLLC型模块化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直流变压器技术方案,实现了高压直流电网和低压直流电网之间的电压变换和功率的双向传输。直流变压器的子模块采用CLLC串联谐振变压器,通过开环定频控制模式和完全谐振工作模式,效率高、电压... 提出了一种CLLC型模块化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直流变压器技术方案,实现了高压直流电网和低压直流电网之间的电压变换和功率的双向传输。直流变压器的子模块采用CLLC串联谐振变压器,通过开环定频控制模式和完全谐振工作模式,效率高、电压增益恒定,同时具有输入自然均压和输出自然均流的特点。为了抑制较大的启动冲击电流,提出了一种软启动控制策略:通过脉冲调制的方式控制输入端全桥电路的输出电压占空比D从Dmin缓慢增加到0.5。搭建了一台500 kW±7.5 k V/800 V直流变压器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压器 输入串联 输出并联 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