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9篇文章
< 1 2 1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IC未来铁路移动通信系统(FRMCS)3.0项目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岸宁 高媛 +1 位作者 焦琳 梁轶群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2,共9页
为满足日新月异的铁路通信需求,国际铁路联盟组织制定了未来铁路移动通信系统(FRMCS)标准,计划用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取代铁路GSM-R系统,构建统一、智能、高效的新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系统。FRMCS从需求和架构入手,全面考虑铁路运营对通信... 为满足日新月异的铁路通信需求,国际铁路联盟组织制定了未来铁路移动通信系统(FRMCS)标准,计划用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取代铁路GSM-R系统,构建统一、智能、高效的新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系统。FRMCS从需求和架构入手,全面考虑铁路运营对通信的多样化需求,对系统功能和系统架构提出明确的设计要求。综合分析FRMCS系统需求规范、用户需求规范、车载设备功能需求规范的主要内容,重点论述其业务需求、系统架构等方面,将FRMCS与我国铁路5G专用移动通信系统(5G-R)进行对比,并总结后续工作计划。未来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在确保铁路通信安全可靠的同时,将全面提升系统的灵活性、兼容性和智能化水平,为实现智能铁路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通信 FRMCS3.0 业务需求 功能架构 接口设计 5G-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novative design and motion mechanism analysis for a multi-moving state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被引量:1
2
作者 GAO Fu-dong HAN Yan-yan +1 位作者 WANG Hai-dong JI G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133-1143,共11页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multi-moving state, a new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 provided with the functions such as the submarine vectorial thrust, landing on the sea bottom, wheel driv...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multi-moving state, a new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 provided with the functions such as the submarine vectorial thrust, landing on the sea bottom, wheel driving on the ground and crawling on the ground was designed. Then five new theories and methods were proposed about the motion mechanism of the AUV such as vectorial thruster technology, design of a new wheel propeller,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navigation control and the ambient flow field in complex sea conditions, which can all conquer conventional technique shortages and predict the multi-moving state performance under wave disturbance.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can realize the results such as a vectorial transmission shaf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deflexion and continual circumgyratetion, parameterized design of the new wheel propeller with preferable open-water performance and intensity characteristics satisfying multi-moving state requirements, motion computation and kinetic analysis of AUV's arbitrary postures under wave disturbance, a second-order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with double-loop structure based on dynamic boundary layer that ensures AUV's trajectory high-precision tracking performance under wave disturbance, fast and exact prediction of the ambient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AUV hull and wheel propellers. The elaborat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xperimental proto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moving state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innovative design motion mechanism wave DISTURB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usehold Drill Innovative Design under the Guidance of Ergonomics
3
作者 杜海滨 ZHAO Yan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35-239,共5页
The household drill is named 90 Degree, designed by Industrial Design Pilot Program Center(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IDPPC) of 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LAFA), which is the only national p... The household drill is named 90 Degree, designed by Industrial Design Pilot Program Center(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IDPPC) of 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LAFA), which is the only national pilot program center in Chinese industrial design field. 90 Degree is designed for home environment, it helps inexperience users, such as women and the elderly, complete the operation easily, and it makes sure that safe operation and assistance users solve the precise punching, location, storage trash and other operations. According to research among users who can understand or manipulate a drill, the designers find problems of users from the user central perspective, and then they integrate product innovative design methods to propose solutions. When the designers intend to design 90 Degree, they attempt using the user behavior record and analysis system, and start ergonomics study in subjects by double hands operation analysis, using gesture analysis, details of work analysis, time and motion study, etc; meanwhile taking advantages of user experience analysis, behavior intention analysis to do user subjective perceptual evaluation. The functions, structure, shape, color, material, details of 90 Degree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e standard of usability evaluation. There are two characteristics in 90 Degree, the first one is a transparent cover installed in front of the drill, which can collect the dust, rubbish when drilling and keep the work environment clean. So it is applicable for households. When the transparent cover of the drill is removed, it also can be used as a normal hand drill; the second one is the shape of 90 Degree makes it and the operating surface fitting together, thus enhancing the stability in operation, so it is best for inexperienced users. When 90 Degree contacts with the operating surface, it can emit the laser ray which helps the user to punch accurately, and make array punch more easily. After obtaining the data, charts, creating Shadow observation by the designers, they mak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research results; verification advantages of 90 Degree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usability, reducing operating failure rate; and increasing safety factors. 90 Degree, in 2011, wined German Red Dot Design Award, which had become a representative excellent design example to resolve several drilling difficulties. The designers introduce ergonomics theory into design practice, and use scientific program and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products which is useful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usehold drill design innovation value of ergonomics behavior record and analysis method usability eval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智交互协同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巍 邵静非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6-I0006,1-12,24,共14页
目的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推动了人智交互和工业设计领域的行业变革,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研究兴趣。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与人类设计师在创新设计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从多重维度论述人智交互协同设计对设计领域带来的冲击与变革... 目的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推动了人智交互和工业设计领域的行业变革,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研究兴趣。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与人类设计师在创新设计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从多重维度论述人智交互协同设计对设计领域带来的冲击与变革,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影响设计及设计教育的未来。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首先讨论产品设计对象的智能化转变,以及人工智能介入设计流程对设计工具与方法的革新。进而解析人工智能介入人机协同设计流程中所带来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潜力。最后,展望人工智能驱动下未来设计师的角色转型及知识属性的变化,并对未来设计教育侧重点变化进行浅析。结论 聚焦人工智能与人类设计师在协同创新设计中的对抗与共生关系,归纳出以人工智能驱动的协同创新设计新模式,以及未来设计师需要适应的新角色定位,即从单一创造者转型为多维角色,推动人智共生时代下的设计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协同创新 智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工程专业双创人才CDCA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肖迁 贾宏杰 +3 位作者 余晓丹 穆云飞 李天翔 田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152,共5页
从教学内容、教育目标、培养模式3个角度,深入剖析传统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痛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梳理电气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明确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教育目标,构建“后备人才、攻关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金字... 从教学内容、教育目标、培养模式3个角度,深入剖析传统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痛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梳理电气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明确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教育目标,构建“后备人才、攻关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金字塔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框架。通过这一框架,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提出一种“思考—设计—合作—应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实践表明,该模式符合电气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人才培养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思考—设计—合作—应用模式 电气工程 教学探索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赋能乡村六次产业:基本路径、演化过程及创新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犁 李思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六次产业化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有效抓手。从分析六次产业化的内涵入手,探寻设计赋能乡村六次产业的基本逻辑和演化机制;从“设计乡村化和乡村设计化”双路径赋能机制和“设计介入-产业协同-融... 六次产业化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有效抓手。从分析六次产业化的内涵入手,探寻设计赋能乡村六次产业的基本逻辑和演化机制;从“设计乡村化和乡村设计化”双路径赋能机制和“设计介入-产业协同-融合共生”三个赋能维度,探索设计赋能的运行方式;构建一个包含资源支撑、设计驱动、制度保障的理论框架,提出乡村设计实践可以通过“一个框架、一个体系和一套制度”来实现设计赋能,并以农产品包装设计和非遗信息图形设计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指出设计驱动产业融合创新,可促进乡村“三产融合、两化融合、全域融合”,赋能优质资源不断转化为乡村永续发展动能,促进乡村六次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乡村产业兴旺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产业 设计赋能 产业融合 创新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智团队智能体协同进化的群智创新设计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罗仕鉴 于慧伶 +4 位作者 张景森 张泷予 王瑶 沈诚仪 刘长奥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1-720,共10页
单一主体主导的创新设计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设计需求,为了高效整合人类创造力与人工智能感知、推理、生成优势,提出一种基于人智团队智能体协同进化的群智创新设计方法。提炼了群智创新背景下人智团队智能体的概念和特征,构建了... 单一主体主导的创新设计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设计需求,为了高效整合人类创造力与人工智能感知、推理、生成优势,提出一种基于人智团队智能体协同进化的群智创新设计方法。提炼了群智创新背景下人智团队智能体的概念和特征,构建了基于人智团队智能体协同进化的群智创新设计模型,并从认知融合、交互迭代、优化升维3个步骤研究了该模型的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初步原型系统,以办公座椅设计为例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人机共创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对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设计、群体智能应用以及智能设计工具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设计 人智团队智能体 群智创新设计 人机共创 协同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GC的良渚神人兽面纹在家居产品中的创新设计与活化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于亚楠 王洪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25-533,共9页
目的通过对良渚神人兽面纹的造物逻辑、构成形式和内涵寓意进行研究整理,分析和提取良渚神人兽面纹,利用AIGC技术对神人兽面纹图形进行创新性的重组与排序,研究一种融合现代审美的良渚神人兽面纹生成方法。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从良渚博物... 目的通过对良渚神人兽面纹的造物逻辑、构成形式和内涵寓意进行研究整理,分析和提取良渚神人兽面纹,利用AIGC技术对神人兽面纹图形进行创新性的重组与排序,研究一种融合现代审美的良渚神人兽面纹生成方法。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从良渚博物馆的实物及文献资料入手,通过深入分析具体案例,对其艺术风格、常用形态进行系统和深入分析,解读良渚神人兽面纹的内涵寓意,归纳和提炼良渚神人兽面纹图形的典型性元素。从造型语言和文化内涵中寻找良渚的典型图形,结合AIGC技术与算法的特性对良渚典型图形进行自动化的生成和优化处理。结论利用AIGC技术对良渚神人兽面纹进行创新性的重组和排序,可以帮助拓宽设计师的思维,从活化传承的角度把原始的图腾纹饰语言转译成现代设计语言,令其形式更加多元化。将良渚文化内涵和理念更好地融入到现代家居产品当中,拓宽家居产品的设计应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 良渚神人兽面纹 家居产品设计 活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驱动下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思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淑华 袁大超 +3 位作者 孔德刚 郝建军 李文良 张秀花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针对新工科教育下国家对综合性、复杂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需求,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与工程认证教育理念,结合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特点,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项目驱动式的专创融合教学模式。以专业理论为主线,以立德... 针对新工科教育下国家对综合性、复杂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需求,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与工程认证教育理念,结合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特点,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项目驱动式的专创融合教学模式。以专业理论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通过科研项目与双创作品项目驱动,将创新创业思维工具融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设计实践,构建了“四线并驱,两赛促学”的思专创融合教学新范式,为专业课程专创融合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驱动式 机械创新设计 思专创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CS体系的畲族服饰色彩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燕 卢思宇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1,共7页
畲族文化源远流长,其服饰色彩体系承载着独特的民族精神与审美意蕴,但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面临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挑战。以NCS色彩体系为理论框架,综合田野调查、实物样本采集与数字化分析等方法,系统提取畲族传统服饰的核心色相与典型色... 畲族文化源远流长,其服饰色彩体系承载着独特的民族精神与审美意蕴,但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面临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挑战。以NCS色彩体系为理论框架,综合田野调查、实物样本采集与数字化分析等方法,系统提取畲族传统服饰的核心色相与典型色彩组合,并通过与NCS色彩体系的科学比对,构建适配现代家具设计的畲族色彩应用框架。研究发现:畲族服饰以青、蓝为主色调,辅以红、黄等高纯度对比色,呈现出高明度、低纯度的整体特征与冷暖对比的和谐美感。基于此,提出“文化内涵融合、科学色彩转化”的应用路径,并开发了家具设计案例。研究成果不仅为现代家具设计注入民族文化基因,拓宽了民族色彩传承的实践维度,也为跨学科的色彩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服饰色彩 NCS色彩体系 现代家具设计 应用 色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文法的汉代云气纹再生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明月 柏彦如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6,共7页
针对汉代云气纹在现代设计转化中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提出了基于形状文法的再生设计与应用策略。文章首先对汉代云气纹的产生、发展及美学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整理建立汉代云气纹的数字化提取库;其次选取茶具进行功能导入,应用形状文法理... 针对汉代云气纹在现代设计转化中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提出了基于形状文法的再生设计与应用策略。文章首先对汉代云气纹的产生、发展及美学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整理建立汉代云气纹的数字化提取库;其次选取茶具进行功能导入,应用形状文法理论对茶具各部件如壶盖、壶把、壶身、壶嘴、茶杯等分别与云气纹进行复合组合与形状推演,生成新的设计方案;最后整合茶具形态设计方案,获得具有汉代云气纹美学特征及现代审美的茶具创新设计方案。经评价验证方法有效,形状文法理论有助于汉代云气纹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转化,在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与现代设计创新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云气纹 形状文法 美学特征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剪纸艺术在纺织品图案设计中的融入与传承
12
作者 申献双 史庆丰 +2 位作者 吴军伟 张兰兰 郝静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90,94,共5页
河北县域剪纸艺术具备鲜明的地域特征,形成了多个流派,包括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渤海渔村剪纸等,直观地展示了各地区民众不同的审美偏好,反映了各地民众深层的精神文化需求。挖掘与提取县域剪纸艺术精华,并将其运用到纺织品图案设计... 河北县域剪纸艺术具备鲜明的地域特征,形成了多个流派,包括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渤海渔村剪纸等,直观地展示了各地区民众不同的审美偏好,反映了各地民众深层的精神文化需求。挖掘与提取县域剪纸艺术精华,并将其运用到纺织品图案设计中,有助于激活非遗文化的当代价值,拓展艺术表达维度,引发消费者文化认同与情感共振。具体实践中,设计师可将剪纸艺术的构图、造型与工艺特色融入纺织品图案设计,以丰富纺织品的艺术设计思维,促进纺织品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纸艺术 纺织品设计 图案设计 传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竹编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洁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45-355,共11页
目的论证湘中竹编工艺与文创产品相结合的必要性,一方面湘中竹编工艺可以增加文创产品的设计元素,另一方面文创产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工艺的传承有着正面且积极的作用。以湘中竹编文化传承为根本,探寻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的切入... 目的论证湘中竹编工艺与文创产品相结合的必要性,一方面湘中竹编工艺可以增加文创产品的设计元素,另一方面文创产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工艺的传承有着正面且积极的作用。以湘中竹编文化传承为根本,探寻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的切入点。方法剖析竹编文化起源-发展-成熟-没落的过程,将湘中竹编独特的工艺和美学价值与文创产品进行融合,需要在传承和保护湘中竹编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注重创新设计、材料选择和工艺创新等方面的发展,以创造更具有时代感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创产品。结论融合传统工艺的文创产品设计可以带来更多的设计元素和创新思路,同时也可以拓宽湘中竹编的应用领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中竹编 文创产品 乡村振兴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农业背景下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丽峰 刘宏新 +5 位作者 孙伟 侯国安 赵艳忠 公维佳 刘钗 尚家杰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5-8,16,共5页
随着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业领域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因此,项目驱动教学(PBL)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方法,逐渐在高等教育中获得关注。该文探讨PBL教学模式在智慧农业背景下的应用与实践,分析... 随着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业领域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因此,项目驱动教学(PBL)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方法,逐渐在高等教育中获得关注。该文探讨PBL教学模式在智慧农业背景下的应用与实践,分析智慧农业技术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PBL教学模式的优势。通过结合智慧农业的具体项目阐述如何通过PBL教学模式设计课程、选择项目主题、组织学生分组合作以及进行评估。这些项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提升其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该文也探讨在实施PBL教学模式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如教学资源的不足、教师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这种教学方法将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项目驱动教学(PBL) 人才培养 课程设计 创新能力 团队合作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R的原竹家具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15
作者 董文英 戴向东 文正军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79,共4页
在地球资源日趋减少的情况下,竹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前景广阔。近年我国对于新型竹家具的设计研发屡见不鲜,但对原竹家具的创新设计和研发相对较少。面对目前我国原竹家具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小、产品单一,科技含量和设计附加值较低,同质化... 在地球资源日趋减少的情况下,竹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前景广阔。近年我国对于新型竹家具的设计研发屡见不鲜,但对原竹家具的创新设计和研发相对较少。面对目前我国原竹家具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小、产品单一,科技含量和设计附加值较低,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从原竹家具创新设计入手,以提质增值为目的,引入先进的TRIZ理论中IFR最终理想解对原竹家具创新设计方法展开研究,试图运用IFR较为系统、高效地明确原竹家具创新设计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快速而准确地获得TRIZ推荐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竹家具 创新设计 TRIZ I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水凝胶柔性传感器制备的综合实验设计
16
作者 蒋灿 唐良张 +3 位作者 吴艳光 张云飞 郭庆中 李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8-183,共6页
为提高材料化学专业四年级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设计了一个制备木质素基水凝胶柔性传感器的综合实验。该综合实验要求本科生通过文献调研,首先制备脱甲氧基木质素磺酸钠(DLS),再分别与丙烯酰胺单体和丙烯酸钠单体共聚,制备DL... 为提高材料化学专业四年级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设计了一个制备木质素基水凝胶柔性传感器的综合实验。该综合实验要求本科生通过文献调研,首先制备脱甲氧基木质素磺酸钠(DLS),再分别与丙烯酰胺单体和丙烯酸钠单体共聚,制备DLS基聚丙烯酰胺(PAM)和聚丙烯酸钠(PAANa)单网络水凝胶(PAM-DLS和PAANa-DLS),并在(PAM-DLS和PAANa-DLS)共聚过程中添加聚丙烯醇(PVA)形成的双网络水凝胶(PAM-DLS/PVA和PAANa-DLS/PVA)。通过测试水凝胶机械性能、导电性能和力敏性能,探讨其潜在的应用。实验指导学生全方位地掌握木质素化学改性、水凝胶合成与制备、材料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数据分析以及课程论文撰写等实验技能。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通过该综合实验,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材料化学合成的基本实验技能,还能通过数据讨论与科学论文撰写训练,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其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基水凝胶 柔性传感器 综合实验设计 科研能力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传统建筑文化数据库建设与应用
17
作者 曹成明 石枚蓉 龙健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4-107,共4页
聚焦桂北地域传统建筑文化进行提炼,并建立相应数据库,为以地域文化为特色的设计实践提供数字设计资源,并以此提出具有独特性和社会价值的设计方案。通过对桂北传统建筑进行分类,并将建筑形制谱系进行细分,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色彩... 聚焦桂北地域传统建筑文化进行提炼,并建立相应数据库,为以地域文化为特色的设计实践提供数字设计资源,并以此提出具有独特性和社会价值的设计方案。通过对桂北传统建筑进行分类,并将建筑形制谱系进行细分,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色彩、装饰纹样以及结构工艺等,然后进行基因提取并归纳其用途及寓意。运用数字化技术对这些元素进行处理,构建兼具文化深度与创新活力的数据库,并结合AI进行创新设计,旨在通过系统性梳理与数字化转译,致力于桂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推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北传统建筑 基因提取 数据库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皮影创新设计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18
作者 郜红合 林泽栋 +1 位作者 张巍 陈艺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19-431,441,共14页
目的为深刻把握中国皮影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设计研究动态与趋势,通过量化统计与可视化分析,揭示其研究进展与热点变化。方法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系统分析了过去二十四年间CNKI数据库中皮影创新设计研究论文的发文量... 目的为深刻把握中国皮影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设计研究动态与趋势,通过量化统计与可视化分析,揭示其研究进展与热点变化。方法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系统分析了过去二十四年间CNKI数据库中皮影创新设计研究论文的发文量、期刊、作者及合作、机构分布及合作、关键词共现与聚类以及突现词,从多个维度探讨了皮影创新设计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脉络。结果该领域展现出地域性特征,缺少跨地域交流与合作。高等院校作为核心研究阵地,其内部及学者间合作紧密,整体网络结构却较松散。关键词分析显示,当前研究热点聚焦“非遗”“文旅融合”“互动体验”“创新开发”。此外,研究进程可划分为起步与初步探索、快速发展与多元化以及深化与融合三个阶段。结论皮影创新设计研究正逐步细化深入,未来研究趋势预示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皮影创新设计的重要推动力,关注文化多样性与地域特色将成为关键,个性化定制与文创产业拓展将促进其与现代市场的有效对接,跨文化融合与国际传播则为该领域研究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影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可视化计量分析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催化降解的综合实验教学案例研究
19
作者 周广柱 张子矜 +1 位作者 王翠珍 尹雪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5-169,共5页
为满足新时期环境类专业实验的教学改革需求,以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综合实验为载体,构建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通过整合文献分析、催化剂制备及污染物降解等模块,建立"理论指导—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的沉浸式... 为满足新时期环境类专业实验的教学改革需求,以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综合实验为载体,构建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通过整合文献分析、催化剂制备及污染物降解等模块,建立"理论指导—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的沉浸式科研训练教学模式,着重提升学生知识整合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响应曲面法,系统探究催化剂投加量、过硫酸盐浓度与污染物初始浓度等关键因子对降解效率的协同影响,引导学生在实验设计优化过程中掌握多变量分析方法,强化其思维与创新能力。问卷调查表明,学生认为该综合实验项目充分整合了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实验内容具有挑战性,对教学方法满意度较高。本案例可为相关综合实验的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降解 综合实验 响应面设计 创新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顺地戏面具图案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20
作者 周洪雷 范晓雨 马玉儒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95,共4页
安顺地戏面具作为黔中南地区地戏表演的重要载体,兼具鲜明的地域特色、独特的造型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意基因。通过田野调查法对安顺地戏面具进行深入调研与观察,总结出其形式构成、纹样组织、设色规律等艺... 安顺地戏面具作为黔中南地区地戏表演的重要载体,兼具鲜明的地域特色、独特的造型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意基因。通过田野调查法对安顺地戏面具进行深入调研与观察,总结出其形式构成、纹样组织、设色规律等艺术特征,分析了地戏面具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将地戏面具图案更好地融入现代设计,实现地戏面具图案的创造性转化,为中国面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顺地戏面具 图案 现代设计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