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峰油田长_8层注水现状及投注措施效果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小琳 武平仓 +3 位作者 韩亚萍 林光荣 邵创国 徐振锋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4-348,共5页
为了查明西峰油田长8层注水井注水初期压力高、注水压力上升速度过快的原因,对其储集层物性、水敏性、润湿性、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注入水水质进行了室内分析与实验。储集层致密、孔隙喉道细微和油层的中性弱亲油特性是导致水井注水初期压... 为了查明西峰油田长8层注水井注水初期压力高、注水压力上升速度过快的原因,对其储集层物性、水敏性、润湿性、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注入水水质进行了室内分析与实验。储集层致密、孔隙喉道细微和油层的中性弱亲油特性是导致水井注水初期压力较高的主要因素。岩心注水实验表明,中等程度水敏及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产生BaSO4、CaCO3结垢是造成地层伤害、注水压力升高过快的主要原因。统计和分析了油田注水井不同完井工艺及投注措施对注水压力的影响,认为对长8层而言,保障注水质量、以射孔+水力压裂复合工艺完井、注水前用复配以防垢剂和黏土稳定剂的活性水洗井并对地层进行挤注活性水段塞处理(防膨及解堵措施处理半径应大于4 m)、同层污水回注等措施均有利于预防和减轻地层结垢和水敏伤害,保持注水压力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峰油田 注水压力 注入水水质 水敏伤害 地层结垢 投注措施 射孔-水力压裂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中28-2南油田注水过程中储层损害机理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冯于恬 唐洪明 +2 位作者 刘枢 王艳玲 陈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1-376,399,共7页
清水、生产污水混合回注是海上油田早期普遍采用的注水开发方式。渤中28-2南油田清水产自馆陶组,矿化度8514.7 mg/L、水型为CaCl2;污水为产自明化镇组的地层水,矿化度6605.7 mg/L、水型为NaHCO3。本文以该油田为例,利用储层敏感性矿物... 清水、生产污水混合回注是海上油田早期普遍采用的注水开发方式。渤中28-2南油田清水产自馆陶组,矿化度8514.7 mg/L、水型为CaCl2;污水为产自明化镇组的地层水,矿化度6605.7 mg/L、水型为NaHCO3。本文以该油田为例,利用储层敏感性矿物分析、敏感性实验、清污配伍性实验、室内岩心驱替、平台水质调研等参数综合分析了油田注水过程中的储层损害机理;并针对海上油田注水的特点,建立了一套评价油田注水过程中储层损害机理研究的方法。渤中28-2南油田注入强度大,造成速敏性损害是影响注水效果的重要原因。静态配伍性评价结果表明,80℃时单一清水的总垢量为27.0率70.5 mg/L;当温度从80℃降至60℃,平均总垢量从70.5 mg/L降至18.3 mg/L,清水自身结垢能力较强。当清水和地层水以不同体积比混合后,悬浮垢、沉降垢及总垢含量均随地层水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1∶1时出现峰值。悬浮垢、沉降垢主要为CaCO3。动态配伍性评价结果表明,清水对岩心的渗透率损害率为41.11%率89.36%。清水在注入地层后会与地层流体发生不配伍现象,产生钙质垢,堵塞渗流通道,导致注水困难。同时由于平台污水处理时间短,处理量大,导致目前的水处理系统含油率不达标等是注水达不到配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性提出预防储层损害的措施和手段,以提高注水井的吸水能力,保证油田注采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敏 水敏 配伍性 注水水质 结垢 储层损害机理 渤中28-2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注水现状及对储集层的影响 被引量:36
3
作者 张本艳 张继超 涂文利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4-368,共5页
胜利油区注入水以油田采出水为主,注入水水质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水处理工艺落后、设备老化,水处理效果差,注入水水质合格率低。不合格污水的长期注入导致高渗透油田吸水能力层间差异大、有效注水程度低;低渗透油田... 胜利油区注入水以油田采出水为主,注入水水质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水处理工艺落后、设备老化,水处理效果差,注入水水质合格率低。不合格污水的长期注入导致高渗透油田吸水能力层间差异大、有效注水程度低;低渗透油田注水压力升高,吸水能力下降,注水井井底蹩压严重。胜利油田注入水水质对储集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注入水中悬浮固体、乳化油滴、细菌及硫化物等对储集层孔喉的堵塞。通过对注水过程中储集层伤害机理的分析,制定适合具体油藏区块的注入水水质标准、大力加强污水处理工艺设备流程的改进和高效廉价的水处理剂的研发应用工作、提高污水处理工艺水平、改善注水水质,是改善胜利油田注水效果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 水质 储集层伤害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入水中乳化油滴对储层伤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永清 李海涛 +1 位作者 祝渝培 蒋建勋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43-46,共4页
对于油田注水或污水回注系统 ,注入水中含油量是注入水水质指标中重要的控制指标之一 ,也是引起注水地层吸水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如何结合具体储层确定出相适应的含油量指标 ,一直是注水开发油田水质标准制定工作的难点。利用正交实验... 对于油田注水或污水回注系统 ,注入水中含油量是注入水水质指标中重要的控制指标之一 ,也是引起注水地层吸水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如何结合具体储层确定出相适应的含油量指标 ,一直是注水开发油田水质标准制定工作的难点。利用正交实验原理 ,首次较为系统地评价了注入水水中乳化油滴对中低渗砂岩储层的伤害特征 ,获得了大量有益的结论 ,对于充分认识注入水水中乳化油滴对储层的堵塞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水 乳化油滴 储层伤害 实验研究 水质 水质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兴屯油田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原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洪建 李海涛 +5 位作者 宋东斌 赵敏 张玉涛 宫立武 阎峰 王相磊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31-34,共4页
以荣兴屯油田储层特征研究成果为基础 ,以室内实验数据为依据、通过现场取样和化验分析 ,对荣兴屯油田储层吸水能力下降的原因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荣兴屯油田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储层自身物性差、注入水水质不... 以荣兴屯油田储层特征研究成果为基础 ,以室内实验数据为依据、通过现场取样和化验分析 ,对荣兴屯油田储层吸水能力下降的原因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荣兴屯油田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储层自身物性差、注入水水质不合格、注入水与产层不配伍及不适宜的注水强度。研究成果为荣性屯油田的增注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同时它对研究和分析其它砂岩油田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的原因也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光屯油田 注水井 吸水能力 影响 原因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低渗透油田注水水质稳定技术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小琳 武平仓 向忠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7-79,共3页
长庆油田是低渗、特低渗透油田。注水水质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长庆油田主要以洛河层水为注入水 ,影响水质的因素中 ,主要因溶解氧及硫酸盐还原菌产生腐蚀性 ,固体颗粒含量和粒径对低渗透砂岩造成严重伤害。注入水与地层... 长庆油田是低渗、特低渗透油田。注水水质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长庆油田主要以洛河层水为注入水 ,影响水质的因素中 ,主要因溶解氧及硫酸盐还原菌产生腐蚀性 ,固体颗粒含量和粒径对低渗透砂岩造成严重伤害。注入水与地层水普遍不配伍 ,垢型以BaSO4、CaCO3 为主 ,垢量最大可达 2 .3g/L ;注水层大多为弱速敏、弱水敏 ,但长 2层普遍存在中等偏弱到中等程度的水敏。通过室内试验及现场实施适合于长庆油田的除 (隔 )氧、精细过滤、注入水杀菌防腐、防治注水地层结垢、水敏地层防水敏等注水水质稳定技术 ,为长期稳定注水从而提高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注水水质 长庆油田 堵塞 腐蚀 细菌 结垢 水敏 速敏 水质稳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三区注入水储层伤害判断及解堵实验 被引量:5
7
作者 曲占庆 何利敏 +3 位作者 战永平 黄德胜 王冰 李小龙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2期232-235,共4页
商河油田商三区沙二下及沙三上储层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地层堵塞的情况。通过对注入水等水样进行水质检测及地层配伍性方面的实验分析,寻找造成堵塞伤害的原因并进行解堵实验。先对注入水所含颗粒粒径、离子质量浓度和结垢趋势等进行分... 商河油田商三区沙二下及沙三上储层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地层堵塞的情况。通过对注入水等水样进行水质检测及地层配伍性方面的实验分析,寻找造成堵塞伤害的原因并进行解堵实验。先对注入水所含颗粒粒径、离子质量浓度和结垢趋势等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颗粒堵塞和结垢现象;再使用过滤后的注入水与区块岩心进行驱替实验,发现其存在水敏损害。针对损害类型进行储层岩心酸化及缩膨实验,其中,商三区沙二下岩心在注入12%盐酸+多氢酸+土酸酸体系后,渗透率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水 水质分析 结垢 配伍性 酸化 商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8断块砾岩油藏注水过程中储层损害机理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自力 唐洪明 +2 位作者 孟祥燕 王春华 白蓉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1期38-40,共3页
288断块油藏为低孔低渗油藏,储层物性差,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注水压力升高快、吸水量下降的现象。综合利用储层岩矿分析、岩石物性测定、敏感性实验评价方法,分析了288断块吸水层储层损害机理。研究表明,288断块油藏储层的水敏性、速敏... 288断块油藏为低孔低渗油藏,储层物性差,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注水压力升高快、吸水量下降的现象。综合利用储层岩矿分析、岩石物性测定、敏感性实验评价方法,分析了288断块吸水层储层损害机理。研究表明,288断块油藏储层的水敏性、速敏性和低渗透性是储层受损的内在因素,回注污水中硫酸还原菌严重超标、回注污水矿化度太低以及工作制度不合理是外在因素。针对性提出了预防注水井储层损害的措施和手段,提高注水井的吸水能力,保证油田正常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88断块 速敏 水敏 应力敏感 储层损害 黑云母水化 注水井 黏土防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颗粒对砂岩储层吸水能力影响评价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海涛 王永清 蒋建勋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49,共3页
悬浮颗粒含量和粒径是砂岩油藏注入水水质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评价固相颗粒含量和粒径大小对注水地层吸水能力的影响对于确定合理注入水水质指标十分重要。利用正交试验原理,通过系列实验,系统评价了注入水中固相颗粒含量、粒径、岩芯... 悬浮颗粒含量和粒径是砂岩油藏注入水水质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评价固相颗粒含量和粒径大小对注水地层吸水能力的影响对于确定合理注入水水质指标十分重要。利用正交试验原理,通过系列实验,系统评价了注入水中固相颗粒含量、粒径、岩芯渗透率及注入孔隙体积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储层渗透性能的影响,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技术,通过回归方程获得了储层孔喉与“无伤害”颗粒粒径之间的规律关系,取得了有益的结论,对于油田制定合理的水质控制指标、预测吸水能力变化和制定增注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颗粒 注水水质 储层保护 正交试验 地层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伤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何文祥 杨亿前 +1 位作者 马超亚 朱圣举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2期96-98,140,共3页
为解决特低渗砂岩储集层在开发中遇到的矛盾,对不同渗透率条件下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地层伤害进行对比分析,制定相应合理开发技术政策。取长庆油田耿43井区和白马中区特低渗透岩心为实验样本,对敏感性、贾敏性、水锁效应以及水质伤害程度... 为解决特低渗砂岩储集层在开发中遇到的矛盾,对不同渗透率条件下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地层伤害进行对比分析,制定相应合理开发技术政策。取长庆油田耿43井区和白马中区特低渗透岩心为实验样本,对敏感性、贾敏性、水锁效应以及水质伤害程度进行分析,得出特低渗透储层地层伤害程度一般规律及其与渗透率大小的关系,提出避免储层敏感性伤害及改善水质的措施。该研究结果对类似油田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 水质伤害 特低渗储层 水锁效应 贾敏效应 耿43井区 白马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注水储层伤害与水质问题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清云 黄卫红 +2 位作者 刘磊 史建英 罗跃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0-214,共5页
为揭示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情况,针对克拉玛依油田清污混注运行中水体不配伍和水质达标率低的问题,开展了清污混注的水体配伍性、水质对岩心的伤害、悬浮颗粒或乳化油对储层堵塞机理及注水水质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克拉玛依油田污水与... 为揭示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情况,针对克拉玛依油田清污混注运行中水体不配伍和水质达标率低的问题,开展了清污混注的水体配伍性、水质对岩心的伤害、悬浮颗粒或乳化油对储层堵塞机理及注水水质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克拉玛依油田污水与清水、注入水与地层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配伍,但失钙(镁)率都在30%以下。清污混注增加了注水对岩心伤害的程度,且清水占比越大伤害越重。注入水中悬浮颗粒和乳化油浓度越高,岩心的渗透率保留率越低,对岩心的伤害程度也越大。因此,克拉玛依油田最大的清水配注量应是恰好满足配注所需的最低清水量,回注水的推荐指标为悬浮颗粒质量浓度≤5mg/L、乳化油质量浓度≤2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水 储层伤害 配伍性 悬浮颗粒 乳化油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入水中微生物对安塞低渗透储层的伤害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毕永强 俞理 +3 位作者 黄立信 伊丽娜 马婧 丛拯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2,共5页
为了改善安塞油田低渗透储层的注水开发效果、确定注入水中微生物限制指标,系统研究了腐生菌(TGB)、硫酸盐还原菌(SRB)和铁细菌(IB)对储层的伤害情况。研究表明:这3类菌在安塞油田注入水中普遍存在,其中TGB和SRB的菌浓均为1.1×10~4... 为了改善安塞油田低渗透储层的注水开发效果、确定注入水中微生物限制指标,系统研究了腐生菌(TGB)、硫酸盐还原菌(SRB)和铁细菌(IB)对储层的伤害情况。研究表明:这3类菌在安塞油田注入水中普遍存在,其中TGB和SRB的菌浓均为1.1×10~4个/mL,而IB的菌浓为7.0×10~3个/mL,它们可以在安塞油藏水环境中稳定存在,有危害扩大化的潜在性;三类菌的等效球体半径处于0.377~0.766μm之间,与低渗透岩心的0.46倍孔喉半径相当,容易形成稳定的架桥堵塞;流动实验表明,SRB对储层的伤害性最大,菌浓应严格控制在10~1个/mL范围内,而TGB和IB的菌浓也应当限制在10~2个/mL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污水回注 注水水质 微生物 储层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西油田回注污水对储层损害的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舒勇 贾耀勤 赵刚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2,135,共5页
桩西油田回注污水水质多项测定值超过行业标准B3级指标。结合桩西油田实际情况讨论了5种因素对地层渗透率的伤害:悬浮固体颗粒;含油量;污水腐蚀;细菌(腐生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及其代谢和腐蚀产物;污水结垢(预测及注水井油管、地面管线结... 桩西油田回注污水水质多项测定值超过行业标准B3级指标。结合桩西油田实际情况讨论了5种因素对地层渗透率的伤害:悬浮固体颗粒;含油量;污水腐蚀;细菌(腐生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及其代谢和腐蚀产物;污水结垢(预测及注水井油管、地面管线结垢物组成)。在模拟油藏温度(120℃)、压力(30MPa)下,用4组油藏岩心(用2%KCl溶液测定的基准渗透率在0.05×10-3~2.0×10-3μm2范围)分别考察了含不同粒径(<0.45,<0.2,<4.0μm)固体颗粒、不同乳化原油含量(10和20mg/L)、不同铁含量(10和15mg/L,以Fe(OH)3计)的模拟实验污水及现场回注污水对岩心渗透率的伤害程度,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悬浮固体颗粒的伤害程度随渗透率减小和颗粒粒径增大而增大;乳化油滴的伤害十分严重;胶态铁在高浓度(15mg/L)才造成伤害;现场回注污水对基准渗透率~1.0×10-3和~0.05×10-3μm2的2个岩心的伤害程度相当高,渗透率较低时伤害较严重。图11表3参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西油田 回注污水 储层损害 室内实验 采油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家油田油水井结垢原因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兴 黄敏 +4 位作者 卢明昌 罗丽 张新丽 刘凯 聂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2,共4页
对地层温度65~75℃的盐家油田油水井近井地带、井底、井筒发生严重结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7口油井采出的地层水均为NaCO3型水.矿化度6.4~10g/L,HCO3浓度高(1.6~3.7g/L),Ca^2++Mg^2+浓度较低;1口水源井水及1口水井... 对地层温度65~75℃的盐家油田油水井近井地带、井底、井筒发生严重结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7口油井采出的地层水均为NaCO3型水.矿化度6.4~10g/L,HCO3浓度高(1.6~3.7g/L),Ca^2++Mg^2+浓度较低;1口水源井水及1口水井注入水为CaCl2型水,矿化度32~33g/L,Ca^2++Mg^2+浓度高(3.1~3.8g/L)而HCO3浓度低;采用CaCO3饱和指数法和CaSO4热力学溶解度法预测,在70℃下所有水样均有CaCO3结垢趋势,除3口油井采出的地层水外,均有CaSO4结垢趋势。3口油井采出的地层水与水源水在25℃按不同比例混合后,悬浮物含量大幅度上升。在70℃放置7天后再次大幅度上升,烘干的悬浮物易溶于稀盐酸.其主要成分为碳酸盐.说明注入水、地层水不配伍。1口电泵采油井和1口注水井油管垢样含盐酸可溶物(碳酸盐)超过90%。讨论了碳酸盐、硫酸盐垢的生成条件:温度、压力及pH值。图1表4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水 采出地层水 水质分析 配伍性 结垢趋势预测 碳酸盐垢 硫酸盐垢 结垢条件 胜利东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台兴油田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和对策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斌 杨琦 谈士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68-572,共5页
根据台兴油田的储层和流体特征,分析了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因素和机理。水敏伤害和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产生沉淀和结垢是吸水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及时、定时、定量投加经济高效的防膨剂和防垢剂是提高水质的关键。
关键词 苏北盆地 台兴油田 注水水质 储层 伤害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北区块强水敏地层油层保护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晓 石步乾 +1 位作者 刘卫军 栾中伟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2期80-83,共4页
宝北区块为一典型的低孔低渗油藏 ,注水开采造成油层伤害严重 ,针对该油田强水敏地层的特点 ,开展了防水敏伤害的油层保护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造成地层强水敏伤害的矿物主要为高岭石和蚀变云母。通过实验评选出了性能较好的粘土稳... 宝北区块为一典型的低孔低渗油藏 ,注水开采造成油层伤害严重 ,针对该油田强水敏地层的特点 ,开展了防水敏伤害的油层保护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造成地层强水敏伤害的矿物主要为高岭石和蚀变云母。通过实验评选出了性能较好的粘土稳定剂 ,提出了防水敏伤害的油层保护措施 ,并在现场进行了试验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敏地层 注水开采工艺 油层伤害 高岭石 蚀变云母 粘土稳定剂 储层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兴油田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和对策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斌 杨琦 谈士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90,共4页
根据台兴油田的储层和流体特征 ,分析了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因素和机理。水敏伤害和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产生沉淀和结垢是吸水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根据试验 ,防膨剂TDC -15 ,A -2 5 ,防垢剂TH -8185效果良好。及时、定时、定量投加... 根据台兴油田的储层和流体特征 ,分析了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因素和机理。水敏伤害和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产生沉淀和结垢是吸水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根据试验 ,防膨剂TDC -15 ,A -2 5 ,防垢剂TH -8185效果良好。及时、定时、定量投加防膨剂和防垢剂是防止注水水质对储层伤害的重要措施。对水处理工艺进行改造 ,增设脱氧、膜过滤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兴油田 注水水质 对策 储层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水泉油田滴2井区储集层敏感性及注水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运强 杜文军 +4 位作者 赵增义 冷严 陈一飞 李震 谢光惠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2,共2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东部滴水泉油田滴2井区储集层敏感性实验、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评价、注入水对储集层伤害评价,认为该井区储集层具有中等偏强水敏特征,其临界矿化度为9339.32mg/L;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好;当注入量达30倍孔隙体积时,...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东部滴水泉油田滴2井区储集层敏感性实验、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评价、注入水对储集层伤害评价,认为该井区储集层具有中等偏强水敏特征,其临界矿化度为9339.32mg/L;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好;当注入量达30倍孔隙体积时,储集层注水伤害模拟评价的渗透率损失率平均为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滴2井区 敏感性 注入水 地层水 注水伤害 渗透率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岐口18-1油田沙河街组储层结垢机理及对注水开发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沈建军 唐洪明 +2 位作者 王翼君 龚小平 于皓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3期40-45,共6页
岐口18-1油田位于渤海西部,历经10余年的注水开发,现阶段油田注水困难。2013年对新钻开发井P13井密闭取心,该井岩心代表油田长期注水开发后储层孔隙结构的变化、无机垢堵塞等信息。通过对比早期探井和后期开发井储层中填隙物特征,结合... 岐口18-1油田位于渤海西部,历经10余年的注水开发,现阶段油田注水困难。2013年对新钻开发井P13井密闭取心,该井岩心代表油田长期注水开发后储层孔隙结构的变化、无机垢堵塞等信息。通过对比早期探井和后期开发井储层中填隙物特征,结合低场核磁共振仪、电子探针、环境电子显微镜、阴极发光、岩石铸体薄片等多种手段研究储层中无机垢,明确了储层中垢晶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储层中早期的CaCO_3胶结物呈连晶或斑状分布,为成岩阶段的产物;P13井岩心中含大量CaCO_3垢,垢晶呈菱面体,粒径5~30μm,自形程度好,主要分布于骨架颗粒表面及喉道处,且垢晶中Mg、Fe元素含量较高,是注水开发后结垢的产物。储层平均水敏损害率44.5%,平均速敏损害率139.5%,部分垢晶与水化膨胀后的黏土矿物,可运移的地层颗粒,注入水中的悬浮物包裹形成复合包裹体,堆积在孔隙空间内损害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开发 碳酸钙垢 电子探针 配伍性 储层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寺湾油田柳洛峪地区长8储层配伍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凤博 杨云祥 +5 位作者 曹延平 白峰 徐宁 姜红艳 王乐 宋福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97-202,共6页
柳洛峪地区长8地层水属CaCl2型,地层结垢伤害主要为BaSO4垢引起。注入水为长2地层水,水型及组成与长8地层水类似。配伍实验结果表明:单一水样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表现为随着温度、压力的升高,出现CaCO3结垢趋势变大,而BaSO4结垢趋势减弱... 柳洛峪地区长8地层水属CaCl2型,地层结垢伤害主要为BaSO4垢引起。注入水为长2地层水,水型及组成与长8地层水类似。配伍实验结果表明:单一水样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表现为随着温度、压力的升高,出现CaCO3结垢趋势变大,而BaSO4结垢趋势减弱。注入水与磨碎的岩心混合后生成的白色沉淀物主要为BaSO4和CaCO3。不同比例混配水样实验结果显示,提高注入水的比例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合液产生的沉淀量。同时,随着注入水的不断注入,岩心渗透率变化较小,表明混配水几乎不会对储层造成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洛峪地区 地层结垢 注水压力 地层水配伍 储层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