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IPO抑价的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8
1
作者 邹高峰 张维 徐晓婉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22,30,共12页
采用随机边界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国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以来不同定价方式下的IPO定价行为,以及相应时期内IPO抑价的成分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之前中国新股发行价格存在与成熟资本市场相反的显著下边界特征,其主要根源在... 采用随机边界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国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以来不同定价方式下的IPO定价行为,以及相应时期内IPO抑价的成分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之前中国新股发行价格存在与成熟资本市场相反的显著下边界特征,其主要根源在于此期间中国采用的新股发行定价方式方法的制度化特征;实施询价发行后中国IPO定价开始出现与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相类似的显著上边界特征;与成熟市场不同,尽管中国新股发行抑价也与一级市场发行价格因素有关,但更主要地是受到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和市场状况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股发行 抑价 随机边界方法 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证券市场IPOs长期表现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杜俊涛 周孝华 杨秀苔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6-51,5,共7页
本文利用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对1996年在上交所上市的71只新股的长期表现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存在长期弱势现象,但弱势程度在逐渐减弱。接着从不同角度对样本进行分类,结果说明没有任何一种分类会出现强于大盘的情况。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中国 三因素模型 长期表现 长期弱势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投资对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元甲 李阳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26,共6页
通过对218家在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当天股价上涨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创业板推出初期上市的公司存在严重的IPO抑价。中国创业板近70%的公司有风险资本背景,但是创业企业的风险资本对抑价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上市公司本身的特点... 通过对218家在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当天股价上涨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创业板推出初期上市的公司存在严重的IPO抑价。中国创业板近70%的公司有风险资本背景,但是创业企业的风险资本对抑价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上市公司本身的特点和财务业绩因素对IPO抑价影响也不显著。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严重的原因是创业板市场运行机制不成熟,二级股票市场投机情况严重。另外,付市盈率、中签率、换手率等对IPO抑价水平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资本 创业板 首次公开发行(ipo) 抑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浪潮与新股最优上市时机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志强 熊林 刘端鹏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8-794,共7页
IPO浪潮与上市时机选择是IPO研究的前沿问题,在前期IPO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分别对IPO浪潮的相关研究以及新股最优上市时机理论进行了综述。其中,主要通过投资者情绪、外部经济环境以及信息不对称三个角度对IPO浪... IPO浪潮与上市时机选择是IPO研究的前沿问题,在前期IPO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分别对IPO浪潮的相关研究以及新股最优上市时机理论进行了综述。其中,主要通过投资者情绪、外部经济环境以及信息不对称三个角度对IPO浪潮的有关理论解释进行概括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股最优上市时机选择的研究为IPO浪潮的理论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并且从成本收益权衡、市场条件、竞争策略及其他角度对新股最优时机选择理论进行文献梳理。基于对现有研究的总结,分析其不足、可拓展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浪潮 上市时机 美式期权 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询价制下IPO抑价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满意 戚安邦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9-51,共3页
本文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中国证券市场在询价制下IPO抑价的成因进行分析。本文结合近期我国股市IPO的实际情况,对我国询价制下上市公司IPO抑价原因和应对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承销商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 首次新股发行 发行抑价 信息不对称 询价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不对称假说的风险企业IPO折价原因:来自声誉效应的解释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晓明 胡文伟 李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09-1515,共7页
信息不对称是解释IPO折价原因的主要假说之一.承销商和风险投资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金融中介,能有效发挥声誉效应,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对IPO风险企业折价产生重要影响.文中创新性地提出了衡量承销商和风险投资声誉的新尺度,并发现这... 信息不对称是解释IPO折价原因的主要假说之一.承销商和风险投资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金融中介,能有效发挥声誉效应,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对IPO风险企业折价产生重要影响.文中创新性地提出了衡量承销商和风险投资声誉的新尺度,并发现这两种声誉对风险企业的折价率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而且高声誉的风险投资能吸引高声誉的承销商,验证了风险投资的核证作用,支持了有关IPO折价的信息不对称假说.对于揭示IPO折价的原因,验证承销商、风险投资的声誉效应,探索风险投资的作用机制与退出策略,形成有效的资本市场声誉机制,指导投资者理性投资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公开发行 折价 信息不对称 风险企业 风险投资 承销商 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市场择机对公司资本结构的持续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志强 李博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74,共6页
本文以标准化的IPO收益率度量市场择机,分析IPO市场择机行为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IPO市场择机行为对公司资本结构产生短期影响,IPO择机成功的公司,其负债率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择机不成功的公司。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3年后,... 本文以标准化的IPO收益率度量市场择机,分析IPO市场择机行为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IPO市场择机行为对公司资本结构产生短期影响,IPO择机成功的公司,其负债率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择机不成功的公司。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3年后,两类公司负债率的差异消失。研究表明,IPO市场择机对公司资本结构不会产生持续影响,资本结构的逆转间接支持动态权衡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择机 资本结构 首次公开发行(ipo) 股票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分置改革后盈余管理对IPO发行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蔡宁 米建华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9-443,共5页
以中国A股市场2006年首次公开发行的企业为样本,研究企业盈余管理与发行市盈率和IPO折价率之间的关系,并用修正的琼斯模型度量企业盈余管理。研究发现,企业在首次公开发行时的盈余管理显著为正,说明企业在首次公开发行时具有高估收益的... 以中国A股市场2006年首次公开发行的企业为样本,研究企业盈余管理与发行市盈率和IPO折价率之间的关系,并用修正的琼斯模型度量企业盈余管理。研究发现,企业在首次公开发行时的盈余管理显著为正,说明企业在首次公开发行时具有高估收益的动机;同时在控制公司规模、财务杠杆率、股权结构和换手率等因素的条件下,企业盈余管理与发行市盈率正相关,与IPO折价率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余管理 首次公开发行 发行市盈率 ipo折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入股与IPO前后盈余管理行为——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9
9
作者 秦珞涵 郑建明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7-144,共8页
文献研究表明,PE入股是企业盈余管理重要触发因素。本文选取了中国40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了PE入股、背景、声誉、减持等变量对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在IPO前,PE入股会增加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额度... 文献研究表明,PE入股是企业盈余管理重要触发因素。本文选取了中国40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了PE入股、背景、声誉、减持等变量对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在IPO前,PE入股会增加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额度,对应计盈余管理却没有显著影响。同样的,长期PE及PE声誉变量对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有显著作用,但这一作用在应计盈余管理上未能体现;IPO后,PE入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再显著,但长期PE与PE声誉变量仍然发挥了一定的治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PE) 盈余管理 首次公开募股(i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首日超额收益:基于抑价和溢价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0
作者 汪宜霞 夏新平 《当代经济管理》 2008年第4期72-77,共6页
从一级市场抑价和二级市场溢价两个角度对IPO首日超额收益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为我国IPO首日超额收益提供了新的解释。基于信息不对称,一级市场抑价解释认为IPO首日超额收益是发行抑价的结果,是对投资者面临的风险或者提供私有信息... 从一级市场抑价和二级市场溢价两个角度对IPO首日超额收益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为我国IPO首日超额收益提供了新的解释。基于信息不对称,一级市场抑价解释认为IPO首日超额收益是发行抑价的结果,是对投资者面临的风险或者提供私有信息的补偿;在对称信息下,抑价是股权选择的一种均衡机制,也是发行人和投资者行为偏差的影响结果;基于行为金融,二级市场溢价解释认为噪声交易者的存在使IPO上市首日交易价格偏离了内在价值,产生了二级市场溢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 首日超额收益 抑价 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统一审计能发挥信息作用吗?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高良 司毅 +1 位作者 韩洁 封华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7-97,共11页
在我国,企业集团经常选择同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集团内的多家上市公司。文章以企业集团为集团内IPO公司选择同一个会计师事务所为出发点,使用2003-2012年非金融类IPO公司为样本,来研究IPO统一审计对IPO抑价以及IPO后业绩变化的影响。... 在我国,企业集团经常选择同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集团内的多家上市公司。文章以企业集团为集团内IPO公司选择同一个会计师事务所为出发点,使用2003-2012年非金融类IPO公司为样本,来研究IPO统一审计对IPO抑价以及IPO后业绩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集团为集团内IPO公司选择同一个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在一级市场起到信息作用,反而会显著提高IPO抑价,IPO后业绩"变脸"也会更大。在区分大小规模事务所样本进行进一步比较后,文章发现小规模事务所的这一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集团 首次公开发行 信息作用 ipo抑价 ipo业绩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s抑价与中签率:一个信号传递博弈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孝华 杜俊涛 杨秀苔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2-104,共3页
在假定承销商比投资者拥有更多信息,并将投资者分成有信息者和无信息者两大类的基础上,建立信号传递博弈模型以及实证分析,认为在中国新股发行过程中,中签率的确可以作为IPOs内在质量的信号传递给投资者。不考虑完全包销的情况下,中签... 在假定承销商比投资者拥有更多信息,并将投资者分成有信息者和无信息者两大类的基础上,建立信号传递博弈模型以及实证分析,认为在中国新股发行过程中,中签率的确可以作为IPOs内在质量的信号传递给投资者。不考虑完全包销的情况下,中签率越高的IPO公司初始报酬率就越低,相反中签率越低的公司,待其上市时会获得更高的初始回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传递博弈 ipoS 抑价 中签率 初始报酬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中介机构声誉对IPO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以万福生科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史金艳 宋蕾 刘井建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2014年第2期154-161,共8页
随着承销商等金融中介机构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金融中介机构声誉在IPO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金融市场财务报告舞弊案频出的背景下,本文以万福生科财务报告舞弊案为案例,归纳了相关金融中介机构的失职行为,分析了我国金融中介机构... 随着承销商等金融中介机构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金融中介机构声誉在IPO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金融市场财务报告舞弊案频出的背景下,本文以万福生科财务报告舞弊案为案例,归纳了相关金融中介机构的失职行为,分析了我国金融中介机构声誉机制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过程中监督约束作用的有效性,揭示了金融中介机构声誉机制失效的原因。研究发现,我国金融中介机构声誉机制发展得并不完全,即使有着较高声誉的金融中介机构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仍没有足够的激励促进其产生较高质量的监管行为,难以利用声誉机制规范金融中介机构行为,提高公司财务信息质量。本文为如何提高金融中介机构声誉机制的有效性,并借助金融中介机构声誉规范和监督上市公司财务行为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介机构 声誉机制 首次公开发行 财务报告舞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板市场的IPO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俊辉 王浣尘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1-75,共5页
本文较为全面地研究了创业板的IPO市场。风险企业IPO是风险资本退出的有效渠道 ,风险型企业中的“内部投资者”———风险投资家 ,将在企业IPO的时间决策、定价和股权结构等方面发挥特别作用 ;同时对创业板市场的定价、承销机制提出了... 本文较为全面地研究了创业板的IPO市场。风险企业IPO是风险资本退出的有效渠道 ,风险型企业中的“内部投资者”———风险投资家 ,将在企业IPO的时间决策、定价和股权结构等方面发挥特别作用 ;同时对创业板市场的定价、承销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市场 ipo 风险资本 时间决策 定价机制 股权结构 中国 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股市IPO抑价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柳钦 曾庆久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0-24,共5页
股市IPO抑价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IPO抑价的各种理论 ,比较了我国和其他国家的股市IPO抑价程度 ,并对IPO的抑价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 ,我国股票发行存在较高的超额报酬率。过度的投机 ,信息... 股市IPO抑价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IPO抑价的各种理论 ,比较了我国和其他国家的股市IPO抑价程度 ,并对IPO的抑价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 ,我国股票发行存在较高的超额报酬率。过度的投机 ,信息披露的不完善、非流通比率较高等因素是我国IPO抑价程度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股票市场 ipo 抑价程度 超额报酬率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企业IPO市场表现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声策 范倩雯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119,共9页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利用中国创业版和中小板市场上市的303家公司的数据,分析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前的专利战略与公司IPO市场表现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前的专利战略会对其IPO时的企业估值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资本的参...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利用中国创业版和中小板市场上市的303家公司的数据,分析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前的专利战略与公司IPO市场表现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前的专利战略会对其IPO时的企业估值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资本的参与会对我国中小企业上市时的募资表现有正向影响;上市前企业供应商集中度与其专利申请数反向相关,需求集中度与其专利申请数具有弱正向相关性,而企业上市前的国际化经营程度对其专利战略的影响并不显著;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前专利申请数和风险资本的参与,对其IPO市场表现的影响程度小于欧美市场的同类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战略 专利价值 ipo 风险资本 中小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长期价格收益及其影响因素:账面市值比效应、可持续增长与投资者情绪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自愿 陈维娜 徐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15,共7页
采用事件研究法,运用大样本数据考察论证我国存在着与国外市场相似的新股长期弱势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发现IPO长期价格表现不受规模效应影响,但存在账面市值比效应,可持续增长率是影响长期价格收益的主要因素,投资者过度乐观情绪及市场特... 采用事件研究法,运用大样本数据考察论证我国存在着与国外市场相似的新股长期弱势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发现IPO长期价格表现不受规模效应影响,但存在账面市值比效应,可持续增长率是影响长期价格收益的主要因素,投资者过度乐观情绪及市场特征也对长期弱势存在不同程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公开发行(ipo) 长期价格弱势 可持续增长 投资者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创业板IPO保荐模式差异及其监管部门角色因应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惠萍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5-119,共5页
现阶段我国创业板IPO违规或作假行为频发,保荐人的收益与应承担的责任明显不对等,发行人股东有着先天的上市欲望。其原因主要在于以核准制为主导的发行体制、保荐人责任追究、激励机制等方面的不完善。基于此,要改革现行核准制保荐模式... 现阶段我国创业板IPO违规或作假行为频发,保荐人的收益与应承担的责任明显不对等,发行人股东有着先天的上市欲望。其原因主要在于以核准制为主导的发行体制、保荐人责任追究、激励机制等方面的不完善。基于此,要改革现行核准制保荐模式为备案制、市场化的脖间模式,明确保荐人的核心地位,引入保证金制度;转变保荐机构、监管部门职能;鼓励媒体监督,构建"三位一体"的保荐管理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 保荐人 ipo 保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报告改革提升了IPO企业质量吗?——基于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的视角 被引量:6
19
作者 庄飞鹏 苏红杰 韩慧林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53,共11页
IPO审计对从源头上提高上市企业质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2014—2021年我国IPO企业样本数据,从业绩变脸角度,实证检验了审计报告改革对提升IPO企业质量的作用及影响路径。研究显示: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抑制了IPO业绩变脸,且主要通过... IPO审计对从源头上提高上市企业质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2014—2021年我国IPO企业样本数据,从业绩变脸角度,实证检验了审计报告改革对提升IPO企业质量的作用及影响路径。研究显示: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抑制了IPO业绩变脸,且主要通过披露的事项数量、收入和减值事项产生积极影响;相比较而言,披露收入事项的作用效果要强于披露减值事项;进一步研究发现,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会通过抑制盈余管理来抑制IPO业绩变脸。研究结论丰富了审计报告改革市场影响的研究成果,对在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中进一步发挥独立审计的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公开发行 关键审计事项 业绩变脸 企业质量 审计报告改革 盈余管理 审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定价合理性实证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红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3-76,共4页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上市融资在企业筹资、利用资金方面的巨大优势,而目前针对市场化全流通情况下的IPO定价合理性的研究比较少。针对IPO的发行价格,通过对公司价值变量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研究公司价值变...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上市融资在企业筹资、利用资金方面的巨大优势,而目前针对市场化全流通情况下的IPO定价合理性的研究比较少。针对IPO的发行价格,通过对公司价值变量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研究公司价值变量对价格的解释能力,以此来检验我国股票市场化发行定价的合理性。研究表明,我国实行询价制度以后,IPO发行价格基本反映了公司的内在价值,IPO定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询价制度 ipo 全流通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