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配额初始分配的央地事权配置模式反思与重构
1
作者 张小康 李冰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4,共11页
碳排放权交易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政策工具,而碳配额初始分配作为碳交易制度设计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交易主体的利益诉求与减排责任分配。在中国多层级政府治理结构下,科学合理地界定和配置碳配额初始分配央地事权,是推进碳市场建设... 碳排放权交易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政策工具,而碳配额初始分配作为碳交易制度设计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交易主体的利益诉求与减排责任分配。在中国多层级政府治理结构下,科学合理地界定和配置碳配额初始分配央地事权,是推进碳市场建设、提升碳排放管理效能的关键。基于此,该研究采取规范分析方法,对中国碳配额初始分配央地事权配置模式进行审视。研究发现,当前中国碳配额初始分配央地事权配置在横向事权集中与纵向事责下放、自下而上的配额确定与自上而下的配额分解、角色有待强化的地方政府与任务繁重的地方职能部门3个方面呈现结构性失衡。研究结论为,碳配额初始分配央地事权配置失衡根源于“利益行政”下央地目标偏差塑造的行为逻辑差异和“委托-代理”机制下以过程为导向的监管事权配置逻辑的综合作用。破解现有碳配额初始分配事权配置困境,需要遵循事权配置模式从科层制到发包制的转向、省级政府事权从虚位到实位的强化以及事权配置目标从过程到结果的嬗变等基本逻辑。建议未来应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法》中对碳配额初始分配作出专章规定,通过“有限发包”理念构建兼顾“控权”与“赋权”的央地事权清单。在此基础上,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省级政府权能进行法律设定,强化其在统筹区域碳排放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应完善法律责任规范设置,构建“共同但有区别”的央地合作治理与责任分担模式,实现从程序合规到目标考核、从行为责任到结果责任的转变。唯有如此才能形成权界清晰、权能高效、权责适配的碳配额分配事权配置制度,从而为推动碳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碳配额初始分配 碳排放权交易 央地事权 碳配额 碳排放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科层到发包: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央地事权的规范配置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小康 李冰强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5,共15页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进入全国碳市场与地方碳市场并存的“双轨制”运行阶段,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的央地事权配置面临新的规范需求。当前碳配额初始分配的央地事权配置深受科层治理模式的影响,呈现横向事权集中与纵向事责下放的部门“垂...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进入全国碳市场与地方碳市场并存的“双轨制”运行阶段,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的央地事权配置面临新的规范需求。当前碳配额初始分配的央地事权配置深受科层治理模式的影响,呈现横向事权集中与纵向事责下放的部门“垂直”主导;被悬置的地方政府与委重任的地方职能部门的横向“属地”虚置;碳配额分配中央委托事权与地方固有事权的交织形态。受“集权-分权”思维局限的科层事权配置加剧央地权界封闭、权能受限、权责错位的固有弊端,造成双轨结构下碳配额分配央地事权边界固化、层级管理下碳配额分配主体功能式微、目标考核下事权与事责分离导致的行动乏力。优化碳配额分配央地事权配置须遵循“控权-赋权”理念,实现央地权界由“中央主导-地方配合”向“地方实施-中央监督”的动态调整;以“有限发包-省级统管”实现央地权能的高效配置;以“共同但有区别”的合作治理与责任分工实现央地权责精准适配。未来应以“专章立法+权力清单”为载体,采取概括式与列举式相结合的立法模式,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对央地碳配额分配事权展开体系化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 碳排放权交易 央地事权 条块分割 科层治理 有限发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历史排放赤字的电力初始碳排放权公理化公平分配方法 被引量:14
3
作者 梅天华 汤优敏 甘德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58,共7页
公平性是电力碳排放权无偿分配的首要问题,而如何考虑历史排放赤字的影响往往是分配是否公平的焦点之一。为此,建立了基于Shapley值的历史排放赤字分摊模型,解决了历史排放赤字在减排年份的分摊问题,并对分配模型进行了公理化处理。根据... 公平性是电力碳排放权无偿分配的首要问题,而如何考虑历史排放赤字的影响往往是分配是否公平的焦点之一。为此,建立了基于Shapley值的历史排放赤字分摊模型,解决了历史排放赤字在减排年份的分摊问题,并对分配模型进行了公理化处理。根据"谁引起、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历史排放赤字在各机组间的分摊模型,解决了历史排放赤字对不同机组排放求偿权的削减问题。进一步地,通过分配方法的一致性约束,建立了考虑历史排放赤字的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模型。此外,通过对自主参与分配机制下博弈行为的研究,证明了博弈均衡的存在性,并给出了考虑历史排放赤字分配模型的匿名性、有效性和单位选择无关性的证明,对公平排序性进行了讨论。最后,通过电力碳排放权分配的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可满足公平分配的基本要求,且易为各方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 历史排放赤字 公平分配 公理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骆跃军 骆志刚 赵黛青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29-333,470,共6页
电力行业是国家和地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部门,也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主体。文章研究了2个问题:一是在碳排放总量管理下,电力排放的所属问题;二是不同配额分配方案对电力生产企业的影响。通过借鉴国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中电力排放... 电力行业是国家和地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部门,也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主体。文章研究了2个问题:一是在碳排放总量管理下,电力排放的所属问题;二是不同配额分配方案对电力生产企业的影响。通过借鉴国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中电力排放的划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建议从生产和消费两端同时对电力排放进行控制;在对电力行业的几种配额分配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权平均法"这一新型分配方法,并用该分配方法对广东省现有电力企业进行了碳排放权交易模拟分析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在绝对排放量下降5%的总量控制目标下,通过"加权平均法",各机组所得配额都相对公平和平均,可以保证企业顺利履约,实现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 碳排放权交易 配额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治理新进展——区域碳排放权分配研究综述 被引量:36
5
作者 方恺 李帅 +2 位作者 叶瑞克 张琦峰 龙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3,共14页
碳排放权作为稀缺的公共资源,其实质是一种新型发展权。科学合理分配有限的碳排放权对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至关重要。从原则、方法、尺度与方案等维度对碳排放权分配的文献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归纳。研究表明,国内外学者大多基于... 碳排放权作为稀缺的公共资源,其实质是一种新型发展权。科学合理分配有限的碳排放权对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至关重要。从原则、方法、尺度与方案等维度对碳排放权分配的文献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归纳。研究表明,国内外学者大多基于公平性和效率性原则探索碳排放权分配;分配方法分为指标法、博弈论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综合法等,各有利弊和适用条件;分配尺度大多涉及国际和区际两个层面,前者由于各国不同的利益诉求较难形成共识性方案,后者主要关注省际分配,更小尺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未来碳排放权分配研究趋向于多原则兼顾、多方法联用,涵盖国际、省际、市际及行业、企业等不同尺度。本研究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更为积极有效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 分配 原则 方法 尺度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初始配额分配:模式与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7
6
作者 齐绍洲 王班班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28,共10页
初始配额是碳交易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分配的模式和方法将影响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从欧盟、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碳交易的经验来看,拍卖的分配模式有利于碳市场的效率,而免费分配模式更能鼓励企业参与。进一步从不同的免... 初始配额是碳交易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分配的模式和方法将影响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从欧盟、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碳交易的经验来看,拍卖的分配模式有利于碳市场的效率,而免费分配模式更能鼓励企业参与。进一步从不同的免费分配方法来看,历史法需要的数据基础相对简单,而基准线法则可以更有效地激励节能减排绩效好的企业。由于我国开展碳交易经验不足,在碳交易体系建设的初期,免费分配为主的渐进混合模式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免费分配应以历史法为基础,同时将企业的减排绩效纳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配额分配 碳交易 历史法 基准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端碳交易市场中政府初始碳配额分配策略研究——基于政府和家庭演化博弈的视角 被引量:18
7
作者 郭道燕 陈红 龙如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54,共12页
随着生产端碳减排实践的不断深入,削减消费端碳排放已是刻不容缓。基于消费端碳交易市场视角,以政府和家庭为博弈主体,假设政府初始碳配额分配存在"宽松政策"和"严格政策"两种行为策略,家庭存在"减排"和&... 随着生产端碳减排实践的不断深入,削减消费端碳排放已是刻不容缓。基于消费端碳交易市场视角,以政府和家庭为博弈主体,假设政府初始碳配额分配存在"宽松政策"和"严格政策"两种行为策略,家庭存在"减排"和"不减排"两种行为策略,构建政府和家庭行为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双方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模拟双方行为策略的动态演化过程,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发现:博弈双方在三种情形下存在两种演化稳定策略: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为"严格政策";当家庭碳减排费用小于购买碳排放权费用时,家庭的演化稳定策略为"减排";当家庭碳减排费用大于购买碳排放权费用且家庭采取"不减排"行为策略时政府采取"严格政策"策略而获得的碳排放权交易(卖出)收益高于采取"宽松政策"策略而获得的碳排放权交易(卖出)收益时,家庭的演化稳定策略为"不减排"。博弈双方在一种情形下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当家庭碳减排费用大于购买碳排放权费用且家庭采取"不减排"行为策略时政府采取"严格政策"策略而获得的碳排放权交易(卖出)收益低于采取"宽松政策"策略而获得的碳排放权交易(卖出)收益时,博弈呈现出一种周期行为模式。进一步研究发现,博弈双方自身期初行为策略与演化稳定策略越近,其收敛于演化稳定策略的速度越快;当家庭期初行为策略与演化稳定策略越近时,政府收敛于演化稳定策略的速度越快;当家庭演化稳定策略为"减排"且政府期初行为策略与演化稳定策略越远时,家庭收敛于演化稳定策略的速度越快;当家庭演化稳定策略为"不减排"且政府期初行为策略与演化稳定策略越近时,家庭收敛于演化稳定策略的速度越快。由此,建议政府实施严格的初始碳配额分配政策、建立家庭碳减排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消费端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并实施家庭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制度。本文论证了消费端碳交易市场机制下政府和家庭的演化稳定策略,不仅为消费端碳减排提供了政策建议,也有助于全球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端碳交易市场 初始碳配额 家庭碳减排 演化博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求偿权的电力碳排放权多准则分配机制 被引量:8
8
作者 梅天华 谢俊 甘德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9-424,共6页
公平性是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首要问题,但满足所有公平原则的公平方案是不存在的。在我国,受机组核准制影响,核准发电小时对应的机组碳排放权是其天然权利。运用基于权利的分配理论,对机组初始碳排放权的公平分配进行了研究。通过应用加... 公平性是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首要问题,但满足所有公平原则的公平方案是不存在的。在我国,受机组核准制影响,核准发电小时对应的机组碳排放权是其天然权利。运用基于权利的分配理论,对机组初始碳排放权的公平分配进行了研究。通过应用加总原理和投票选举机制,解决了不同机组对碳排放权分配公平的争议。通过应用迭代机制,解决了选举分配中的有效性问题,证明了所提出的分配机制下的博弈均衡和有效性定理,并对迭代选举分配中的"独裁性"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结合电力碳排放权分配的实例,表明所提模型可以满足公平分配的主要原则,并易于被各参与人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电力 碳排放权 多准则 公平分配 电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交易市场CO_2排放权地区间分配效率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傅京燕 黄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共9页
由于我国地区间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在碳排放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地域间的差异以选取合理的地区间分配方式对实现2016年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至关重要。本文试图通过零和DEA模型寻求一种新的碳排放权分配方式,在考虑... 由于我国地区间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在碳排放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地域间的差异以选取合理的地区间分配方式对实现2016年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至关重要。本文试图通过零和DEA模型寻求一种新的碳排放权分配方式,在考虑地区间人口和经济差异的基础上实现满足DEA的效率性水平。本文首先通过零和DEA模型对历史排放分配法的效率性水平进行评估,由于历史排放分配法主要受能源消费模式和产业结构决定,不能全面的反映不同地区间的发展和资源禀赋等情况,导致减排成本分配的不合理,从而缺乏效率性;然后根据初次零和DEA的评估结果,通过多次迭代法进行投影,计算出效率性最大化的地区分配方案,从最终的分配结果来看,江苏、山东和广东三省的综合产出因素值高于其他省市地区,最终的CO2排放权分配数量也最多,说明在零和DEA方法下,各地区排放权的分配数量与该地区的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成正比;最后,在影响CO2排放的因素中,能源强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最为明显。这说明从短期看,受经济发展要求和要素禀赋的限制,我国碳排放量的绝对值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处于上升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效率 碳排放配额 碳交易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和效率维度下中国省际碳权分配原则分析 被引量:32
10
作者 王倩 高翠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3-61,共9页
区域碳权分配原则决定了中国省际碳减排的压力,也是激励各地区转向清洁能源及减排技术创新的基础。本文运用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NDDF)测算了2011-2014年中国省际全要素碳排放效率(TFC)与技术差距比(CTGR),以分析各地区基于效率最优的... 区域碳权分配原则决定了中国省际碳减排的压力,也是激励各地区转向清洁能源及减排技术创新的基础。本文运用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NDDF)测算了2011-2014年中国省际全要素碳排放效率(TFC)与技术差距比(CTGR),以分析各地区基于效率最优的碳减排潜力(CRC),进而确定中国区域碳权分配原则。结果表明,各地区减排潜力呈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十二五"期间海南与安徽两地已处于减排的前沿面,但单一的公平原则挫伤了其持续减排的积极性,而其它低效率省市短时间内无法通过技术效率提升减排能力;无论是单一的公平原则还是单一的效率原则均无法保证各地区碳减排的合理性、稳定性与持久性;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在增加绝对碳排放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地区差异。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动态混合机制更符合中国省际碳减排现状,初期应遵循"公平优先,兼顾效率",随着经济企稳,应转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权分配 公平原则 效率原则 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初始配置及其在我国实施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琦铀 张成科 +1 位作者 张能福 宾宁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80,共6页
在构筑基于总量控制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进程中,最重要却又最棘手的问题是初始碳排放权的合理配置。本文首先对免费分配和公开拍卖这两种理论界探讨最多的初始配置方式进行评析,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从不同维度进行政策考量,得出碳排放权... 在构筑基于总量控制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进程中,最重要却又最棘手的问题是初始碳排放权的合理配置。本文首先对免费分配和公开拍卖这两种理论界探讨最多的初始配置方式进行评析,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从不同维度进行政策考量,得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初期,我国宜采用免费初始碳排放权配置方式;其次,采用建模分析法,对常用的基于历史绩效的"祖父制"及社会最优绩效的初始配置方式进行分析,并指出所存在的弊端;最后,提出了基于经济最优与公平兼顾的碳排放权初始配置策略,并在结论部分对我国初始碳排放权配置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 总量控制 初始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的配额分配方式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段茂盛 庞韬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2,共8页
我国将在目前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missions Trading Scheme,ETS)。配额分配是其中的核心要素之一,而且要充分考虑区域差异较大、与现有行政体制的协调等特殊问题。研究全国ETS的配额分配方式发现... 我国将在目前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missions Trading Scheme,ETS)。配额分配是其中的核心要素之一,而且要充分考虑区域差异较大、与现有行政体制的协调等特殊问题。研究全国ETS的配额分配方式发现,其核心是合理分配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决策权,并从全国ETS的排放总量、各省ETS覆盖部分的排放总量、企业配额分配方法的确定方式等三个方面,分析不同政策选择的优劣,提出一种全新的分配方式:以属地化分级管理制度为基础,中央政府负责确定统一分配方法和差异化区域调整系数,省级政府在允许的范围内自主选择调整系数,并在中央政府的监督下实施配额分配。这种方法既能向省级政府提供灵活的决策空间,又能从中央层面予以约束,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囚徒困境的影响,有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额分配 全国统一碳市场 央地关系 碳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的区域碳排放总量企业间分配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德群 王梅 张钦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16-22,共7页
企业碳排放配额分配问题是碳交易的基础,也是真正落实国家和地区减排目标的关键。基于信息熵和玻尔兹曼熵,提出一种新的企业碳排放配额分配模型,该模型基于公平、有效和可执行原则,考虑各行业异质性和企业发展需求,以行业内企业碳交易... 企业碳排放配额分配问题是碳交易的基础,也是真正落实国家和地区减排目标的关键。基于信息熵和玻尔兹曼熵,提出一种新的企业碳排放配额分配模型,该模型基于公平、有效和可执行原则,考虑各行业异质性和企业发展需求,以行业内企业碳交易成本最低为目标,将区域碳排放总量分配给各个企业。以昆山市张浦镇为例,采用2012年和2013年数据,进行2013年碳排放总量企业间分配并与2013年实际碳排放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基于信息熵的区域碳排放总量行业间分配,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符合各行业减排责任、能力、潜力和效率;基于玻尔兹曼熵的行业碳排放总量企业间分配,既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同时也奖励了高排放效率企业,惩罚了低排放效率企业,从而有利于促进区域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 玻尔兹曼熵 碳排放 配额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转移的我国省域碳排放核算与初始分配 被引量:9
14
作者 宋杰鲲 牛丹平 +1 位作者 曹子建 张凯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7-64,共8页
明晰省域碳排放责任并进行科学的配额初始分配是我国碳减排的重要工作。文章基于省域间投入产出数据,核算省域间贸易碳转移和各省共担责任碳排放,并分别应用Theil指数、Gini系数、类Gini系数和Kakwani指数进行省域碳排放公平性测度,基... 明晰省域碳排放责任并进行科学的配额初始分配是我国碳减排的重要工作。文章基于省域间投入产出数据,核算省域间贸易碳转移和各省共担责任碳排放,并分别应用Theil指数、Gini系数、类Gini系数和Kakwani指数进行省域碳排放公平性测度,基于人际公平、发展承续、发展效率、可行支付等原则对我国2020年碳排放配额进行省域初始分配并进行加权。结果表明:30个省可划分为10个集结域,基本符合地域分布特征;省域碳排放分布比较平均,不同收入省减排潜力不同;完成2020年全国碳排放配额目标,需要各省结合实际采取惯性或强化措施,同时突破集结域限制,加强统一碳市场建设,推动产品生产、消费以及碳排放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转移 省域碳排放 核算 初始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碳交易配额分配法律制度的两大维度——以广东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程信和 陈惠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3-108,160,共6页
配额分配是碳交易法律框架中的关键要素。政府在碳交易中如何分配配额,其过程与结果均对企业权益保护与公平竞争有着重要影响。尽管实践与理论对配额及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仍未明确,但碳排放权的法律二重性及发展权特质,要求政府在分配... 配额分配是碳交易法律框架中的关键要素。政府在碳交易中如何分配配额,其过程与结果均对企业权益保护与公平竞争有着重要影响。尽管实践与理论对配额及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仍未明确,但碳排放权的法律二重性及发展权特质,要求政府在分配配额时处理好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的法律关系,既要促进配额分配的公平性,也要确保政府分配行为的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配额分配 公平性 权限配置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求偿权的电力碳排放权选举分配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梅天华 汤优敏 甘德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8-153,共6页
如何公平地分配初始碳排放权,是当前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将选举机制和基于权利的分配算法应用于电力碳排放权初始分配问题,实现对各种公平分配方案的调和。在此基础上,通过匿名性、确定性、逆向变动无关性、正向变动单调性... 如何公平地分配初始碳排放权,是当前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将选举机制和基于权利的分配算法应用于电力碳排放权初始分配问题,实现对各种公平分配方案的调和。在此基础上,通过匿名性、确定性、逆向变动无关性、正向变动单调性和奇中立性等对选举分配算法进行公理化。证明选举分配算法满足匿名性、单位选择无关性、公平排序性等性质,对分配有效性进行探讨。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实例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对公平争议进行调和,并容易被各参与人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电力 碳排放权 公平分配 公理 选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中防范企业逆向选择的演化博弈 被引量:6
17
作者 陆菊春 张瑞雪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28-35,共8页
在碳排放权初始配额的免费分配过程中,企业逆向选择会导致政府配额分配过量进而影响减排效果和环境治理,针对这一问题,以"复制动态方程"和"演化稳定策略"为建模基础,构建政府和企业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来研究博弈双方... 在碳排放权初始配额的免费分配过程中,企业逆向选择会导致政府配额分配过量进而影响减排效果和环境治理,针对这一问题,以"复制动态方程"和"演化稳定策略"为建模基础,构建政府和企业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来研究博弈双方和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并通过仿真模拟分析相关参数对演化路径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政府对谎报企业的罚金小于其监管成本时,博弈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即企业谎报碳排放量且政府不监管。为避免出现这种企业逆向选择却不受监管的不利局面,政府应积极运用各种手段降低监管成本,加大对谎报企业的惩处力度,同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从而实现碳排放权初始配额的合理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 逆向选择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政策下碳核查数据真实性博弈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学之 孙岳 高玮璘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7年第1期30-35,共6页
世界总碳排放量的削减成为当下全球发展问题的讨论重点。因此,各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受到人们的瞩目。维持碳交易市场的健康运营,碳核查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在我国建设统一碳市场的当下,如何在碳排放配额初始免费分配中保证企业提... 世界总碳排放量的削减成为当下全球发展问题的讨论重点。因此,各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受到人们的瞩目。维持碳交易市场的健康运营,碳核查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在我国建设统一碳市场的当下,如何在碳排放配额初始免费分配中保证企业提交的碳核查数据真实可靠,成为碳交易体系面临的难题。文章借助斯塔克伯格模型,用博弈论分析了碳配额分配的制度设计对碳核查数据真实性的影响,从而在一开始就督促企业的碳核查工作合规,有力支持2017年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 免费政策 碳核查数据 博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国统一碳市场下的中国各省市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方案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博 何明洋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113,共12页
碳交易是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机制之一。中国已向国际社会做出减排承诺,并正在积极推动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其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各省市初始碳排放权的分配问题。然而,在以往有关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方案的... 碳交易是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机制之一。中国已向国际社会做出减排承诺,并正在积极推动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其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各省市初始碳排放权的分配问题。然而,在以往有关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方案的研究工作中环境承载力这一关键因素并未考虑在内。因此,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包含环境承载力在内的多因素的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方案便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如此,方案还针对政策制定者的选择偏好进行了多情境分析,所得结论对于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碳市场 初始碳排放权分配 环境承载力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研究及国际经验借鉴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江 王逸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9-26,共8页
以提出北京市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设想为目标,通过北京市与国际上的碳排放市场、初始分配方式、碳排放权交易绩效的对比分析,得出限制比例的免费分配与拍卖分配相结合的混合分配方式在北京市最为适用,并提出分区域治理、规定剩余碳排... 以提出北京市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设想为目标,通过北京市与国际上的碳排放市场、初始分配方式、碳排放权交易绩效的对比分析,得出限制比例的免费分配与拍卖分配相结合的混合分配方式在北京市最为适用,并提出分区域治理、规定剩余碳排放权去向的分配模式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初始分配方式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