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纸质文物纤维组成分析方法概述
1
作者 杨讴蓼 蔺子涵 易晓辉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192,共9页
作为古代纸质文物纤维组成分析方法的综述,本文介绍了纤维染色显微分析法、偏光显微分析法、电子显微分析法、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等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及其在古代纸质文物纤维组成分析中的优势与局限,... 作为古代纸质文物纤维组成分析方法的综述,本文介绍了纤维染色显微分析法、偏光显微分析法、电子显微分析法、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等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及其在古代纸质文物纤维组成分析中的优势与局限,梳理了国内外研究者使用这些方法分析古纸样品的代表性案例。在实际运用中,多种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与取长补短有助于更准确地实施纸质文物纤维组成分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纸质文物 纤维组成分析方法 显微分析 色谱法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708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石华 徐述雄 +4 位作者 李凯 王晓东 王元林 孙兆林 熊鸿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7-660,共4页
目的分析尿石症患者的尿路结石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2月至2012年9月共708例尿石症病例,以红外光谱法分析尿路结石的化学成分,并以患者性别、年龄、结石部位等为分组依据,分析各组尿路结... 目的分析尿石症患者的尿路结石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2月至2012年9月共708例尿石症病例,以红外光谱法分析尿路结石的化学成分,并以患者性别、年龄、结石部位等为分组依据,分析各组尿路结石的化学成分特征。结果 40~<60岁组尿路结石发病率达高峰,男性与女性尿路结石患者的比率为1.97∶1;结石成分检出率最高的为草酸钙(占94.77%);其次是碳酸磷灰石(占38.70%),尿酸或尿酸铵(13.42%)、磷酸镁铵(3.53%)、磷酸氢钙(0.56%)、胱氨酸(0.28%)等成分结石所占比例较低。结论贵州省尿石症患者的尿路结石化学成分以草酸钙为主,草酸钙结石所占比率高于国内其他省份,有必要深入开展防治措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分析 尿路结石 结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测定尿石成分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培萍 刘丽华 +2 位作者 郑学清 王乃义 赵忠文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3-76,共4页
利用红外光谱方法对吉林地区510例尿路结石进行了成分分析,按其成分分类结石类型有10余种,并出现一些不常见成分。根据实验给出各组分的比例、分布状况及其出现几率,综合尿路结石的成因,对于吉林地区尿石症的综合治疗及科学预... 利用红外光谱方法对吉林地区510例尿路结石进行了成分分析,按其成分分类结石类型有10余种,并出现一些不常见成分。根据实验给出各组分的比例、分布状况及其出现几率,综合尿路结石的成因,对于吉林地区尿石症的综合治疗及科学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尿路结石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49例泌尿系结石种类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9
4
作者 薛娟 王诚悦 +3 位作者 蒋志强 谭靖 刘丹 陈兵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52-857,共6页
目的:分析湖南省泌尿系结石种类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泌尿系结石防治策略。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 849例来自湖南省14个州市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使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结石成分。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 目的:分析湖南省泌尿系结石种类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泌尿系结石防治策略。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 849例来自湖南省14个州市的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使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结石成分。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结石种类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所有结石分为6类,男性中草酸钙结石和尿酸结石分别占84.1%和7.7%;女性中草酸钙结石和尿酸结石分别占78.4%和4.2%,男性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所占比例高于女性(P<0.05)。年龄越大尿酸结石所占比例越高(<18岁为0.0%;18~<41岁为1.6%;41~<66岁为6.6%;≥66岁为12.4%)。不同BMI结石种类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合并有尿路感染、高血压、糖尿病对结石种类构成无明显影响(P>0.05)。尿液p H值呈正常、酸性、碱性的患者尿酸结石比例分别为0.3%,13.8%和10.3%,尿液呈酸性患者中尿酸结石比例较高。肌酐升高患者中含尿酸结石的比例高于肌酐正常患者(12.1%vs 4.5%,P<0.05)。结论:老年患者、尿液呈酸性和肾功能不全患者较易发生尿酸结石,而改变尿液p H可能是防治湖南省泌尿系结石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成分分析 草酸钙结石 尿酸结石 尿液pH 血清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5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亮 李九智 文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37-1139,共3页
收集新疆地区755例尿路结石标本,进行成分测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尿石症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发病年龄、结石位置存在差异。结石成分单种及混合成分比例相当。结石成分分析对于了解尿路结石的成因、防治结石形成... 收集新疆地区755例尿路结石标本,进行成分测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尿石症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发病年龄、结石位置存在差异。结石成分单种及混合成分比例相当。结石成分分析对于了解尿路结石的成因、防治结石形成和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成分分析 红外光谱法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复合材料T300/5405综合环境实验谱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曹东 张晓云 +1 位作者 陆峰 刘建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78,共6页
运用扫描电子电镜(SEM)、动态力学分析(DMA)和红外光谱分析(IR)技术,研究了先进复合材料T300/5405在四种综合环境实验模式下的吸湿性能变化、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变化趋势,探讨了复合材料T300/5405的老化机理。研究发现:先进复合材料T300... 运用扫描电子电镜(SEM)、动态力学分析(DMA)和红外光谱分析(IR)技术,研究了先进复合材料T300/5405在四种综合环境实验模式下的吸湿性能变化、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变化趋势,探讨了复合材料T300/5405的老化机理。研究发现:先进复合材料T300/5405的吸湿性能并不随循环老化方式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变化;力学性能的变化对老化方式也并不敏感。显微结构分析表明间断性的紫外辐射对复合材料造成了明显的破坏。老化方式4对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影响显著,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化温度在经过老化后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复合材料 综合环境实验谱 力学性能 动态力学分析 红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红外光谱天然气分析系统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开武 白鹏 +2 位作者 李彦 金伟 刘君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3-115,共3页
针对天然气组分浓度分析过程中海量训练样本无法实现、天然气组分气体的主次特征吸收谱线重叠严重、气相色谱分析法分析速度慢、无法进行实时在线分析等问题,将支持向量机(SVM)这一新的信息处理方法与红外光谱分析法结合,应用于天然气... 针对天然气组分浓度分析过程中海量训练样本无法实现、天然气组分气体的主次特征吸收谱线重叠严重、气相色谱分析法分析速度慢、无法进行实时在线分析等问题,将支持向量机(SVM)这一新的信息处理方法与红外光谱分析法结合,应用于天然气组分浓度分析中,利用SVM处理小样本的能力解决海量样本问题;通过建立反映天然气光谱数据样本与天然气组分浓度关系的SVM校正模型,解决天然气组分气体主、次特征吸收谱线重叠严重的问题;利用红外光谱分析速度快的优点,缩短分析时间。设计研制了基于SVM和红外光谱的天然气分析系统。该系统使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获取天然气红外光谱数据样本,对红外光谱数据样本进行数据预处理后,通过SVM校正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天然气组分浓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大偏差为3.95%,与气相色谱分析法相比,具有分析速度快、可实时在线分析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红外光谱 天然气组分 浓度 校正模型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的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结构分析及性能优选预测 被引量:4
8
作者 尚建丽 张浩 +1 位作者 熊磊 麻向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30-2436,共7页
以SiO_2为载体材料、脂肪酸为相变材料制备具有相变调温性能与储湿调湿性能的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采用等温吸放湿法和步冷曲线法测试不同脂肪酸用量的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相变调温性能与储湿调湿性能。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以SiO_2为载体材料、脂肪酸为相变材料制备具有相变调温性能与储湿调湿性能的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采用等温吸放湿法和步冷曲线法测试不同脂肪酸用量的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相变调温性能与储湿调湿性能。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分析SiO_2与脂肪酸的嵌合机理。以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的傅里叶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作为输入层,以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的脂肪酸用量、相对湿度52.89%下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吸湿平衡含湿量与放湿平衡含湿量的平均值、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从30~15℃降温所需的时间作为输出层,以S型激活函数作为隐含层,利用BE神经网络建立结构参数与综合相变储湿性能的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性能优选预测模型。结果表明,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中SiO_2与脂肪酸仅为物理嵌合,未发生化学作用;当脂肪酸用量0.079 mol时,所制备的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具有最优的综合相变储湿性能,即在相对湿度52.89%下的吸湿平衡含湿量为0.132 3 g·g^(-1)、放湿平衡含湿量0.147 5 g·g^(-1)、平衡含湿量的平均值为0.139 9 g·g^(-1),从30~15℃降温所需的时间为1 305 s;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的性能优选预测模型吻合性较好,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其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07%和2.45%,可以用于优选预测SiO_2基相变储湿复合材料的储湿调湿性能和相变调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光谱 相变储湿 复合材料 结构分析 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 /聚丙烯酰胺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敏 杨乐敏 +1 位作者 罗志刚 卢其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4-86,共3页
利用蒙脱石层间域活性 ,合成蒙脱石 /聚丙烯酰胺 (Montmorillonite PAM)插层复合物 ,并用X 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插层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
关键词 蒙脱石 聚丙烯酰胺 插层复合材料 制备 结构表征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差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再生蛋白质复合纤维素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莉娜 孔繁荣 许瑞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16,共4页
为了掌握新型再生蛋白质复合纤维素纤维的性能,组织纺织产品开发,对纤维进行了扫描电镜下的外观形态观察,红外光谱分析、热性能分析和拉伸性能测试,结果发现:蛋白质含量为10%的新型蛋白质复合纤维素纤维的表面形态和微观结构均与粘胶纤... 为了掌握新型再生蛋白质复合纤维素纤维的性能,组织纺织产品开发,对纤维进行了扫描电镜下的外观形态观察,红外光谱分析、热性能分析和拉伸性能测试,结果发现:蛋白质含量为10%的新型蛋白质复合纤维素纤维的表面形态和微观结构均与粘胶纤维相似,具有粘胶纤维的典型特征,但纤维表面粗糙,纵向沟槽里堆积着许多凸凹不平的沉积物,线密度变异较大,红外光谱图里有蛋白质的特征峰,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再生蛋白质复合纤维素纤维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异系数都比普通粘胶纤维大;其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及强度都比普通粘胶纤维小,纤维的刚性增大,柔韧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蛋白质复合纤维素纤维 表面形态结构 红外光谱 热分析 强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双能量CT前瞻性分析体内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成分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古沐阳 石冰 +4 位作者 薛华丹 肖河 张学斌 孙昊 金征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双源双能量CT能否准确区分体内尿酸和非尿酸结石,以及在非尿酸结石中区分草酸钙和非草酸钙结石。方法:纳入67例患者的81枚结石,以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作为结石成分的参考标准,计算双源双能量CT区分体内尿酸结石及在非尿酸... 目的:前瞻性研究双源双能量CT能否准确区分体内尿酸和非尿酸结石,以及在非尿酸结石中区分草酸钙和非草酸钙结石。方法:纳入67例患者的81枚结石,以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作为结石成分的参考标准,计算双源双能量CT区分体内尿酸结石及在非尿酸结石中区分草酸钙结石的诊断效能。结果:双能量CT分析结果为7枚尿酸结石和74枚非尿酸结石,74枚非尿酸结石中包括66枚草酸钙结石和8枚非草酸钙结石。双能量CT鉴别尿酸结石以及在非尿酸结石中鉴别草酸钙结石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77.8%、100%、100%、97.3%、97.5%和100%、80%、97.0%、100%、97.3%。结论:双源双能量CT能准确区分体内尿酸和非尿酸结石,并能进一步在非尿酸结石中准确区分草酸钙和非草酸钙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双源双能量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块状煤的可见-近红外光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杨恩 王世博 葛世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17-1723,共7页
因可见-近红外波段反射光谱测试方便,仪器成本较低,适用于在线分析,为此针对煤在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光谱曲线特征规律及其产生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从晋、鲁、宁、吉地区煤矿收集了无烟煤、烟煤、褐煤三大类型中的12种典型煤样,按煤... 因可见-近红外波段反射光谱测试方便,仪器成本较低,适用于在线分析,为此针对煤在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光谱曲线特征规律及其产生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从晋、鲁、宁、吉地区煤矿收集了无烟煤、烟煤、褐煤三大类型中的12种典型煤样,按煤阶从高到低具体包括无烟煤一号、无烟煤二号、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褐煤一号、褐煤二号,在实验室利用地物光谱仪采集了块状煤样在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光谱曲线。通过对光谱曲线特征分析,发现无烟煤的反射光谱曲线整体上趋于水平方向,吸收谷特征不明显,随煤阶的降低,光谱反射率、近红外波段光谱斜率整体上呈增加趋势,较明显的吸收谷特征增多且吸收强度增加,有13个较明显的吸收谷特征波段。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测定了煤样的碳材料结构和矿物成分,煤非晶质性分子结构的芳构化趋势对煤阶升高时光谱反射率降低、反射曲线趋于平缓起到主要作用。当煤阶降低时,以脂肪侧链为主的有机吸收基团的中红外波段基频在近红外波段的倍频和合频产生众多吸收叠加,绝大多数吸收谷特征不明显,相对较为明显的吸收谷产生在1700和2300nm附近。同时含Fe等过渡金属的矿物、H2O、粘土矿物等无机物成分也是煤反射光谱曲线吸收谷特征增多的因素。通过对实验煤样X射线荧光分析(XRF)和工业分析测定了煤样中Fe和Al等矿物元素成分含量和空气干燥基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含量,得出煤反射光谱曲线的近红外波段光谱斜率与挥发分产率、固定碳含量分别呈正、负相关性。H2O谱带吸收深度之和与内在水分含量线性相关性较好,Fe和Al含量与相关波段吸收谷深度之和基本呈线性关系,而主要由有机基团倍频和合频所产生的1700和2300nm附近两处吸收谷深度之和与挥发分产率线性相关性较差。获得典型块状煤种的可见-近红外波段反射光谱特征,为煤矿区高光谱遥感以及煤光谱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依据,也为直接利用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光谱曲线波形特征快速、低成本、定性地识别煤种类提供参考;同时对煤矿用煤炭探测光谱传感器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类 可见-近红外光谱 反射率 光谱特征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砧木对不同品种柑橘果实物质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兴华 曾紫君 +3 位作者 姚锋先 管冠 周高峰 刘桂东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48-52,61,共6页
以分别嫁接于枳和枳橙两种砧木的纽荷尔脐橙、福本脐橙和斯宾诺索红橘三个品种的柑橘果实为试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研究了砧木对不同品种柑橘果皮和果肉物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间以及... 以分别嫁接于枳和枳橙两种砧木的纽荷尔脐橙、福本脐橙和斯宾诺索红橘三个品种的柑橘果实为试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研究了砧木对不同品种柑橘果皮和果肉物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间以及在同一品种不同砧木间果皮和果肉的红外光谱在峰形、峰位和吸收强度上均存在差异;果皮和果肉二阶导光谱的主成分分析得分图可明显区分开不同砧木的纽荷尔脐橙和不同砧木的福本脐橙;造成差异的物质的特征峰在主成分分析载荷图上的绝对值较高,这些物质以多糖、蛋白质,以及含有C=O、C-CH_(3)基团和C=C的物质为主;不同砧木对不同品种柑橘果皮和果肉的物质组成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砧木 主成分分析 傅里叶红外光谱 果实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北部黄色图章石的矿物成分及微量元素特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雅婷 陈涛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9-409,共11页
老挝北部黄色图章石(又称老挝北部黄料)呈明亮的黄色至褐黄色,多见水波纹状内部纹理,与我国图章石中的田黄外观特征具有一定相似性。本文运用X射线粉晶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LR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EPMA)... 老挝北部黄色图章石(又称老挝北部黄料)呈明亮的黄色至褐黄色,多见水波纹状内部纹理,与我国图章石中的田黄外观特征具有一定相似性。本文运用X射线粉晶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LR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EPMA)、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全铁化学分析等测试方法对其矿物组成、微量元素及产地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老挝北部黄料的主要组成矿物单一,为无序地开石,杂质矿物包括重晶石、锐钛矿、硬水铝石和赤铁矿等,其中地开石颗粒表面平整,呈板状紧密排列;萝卜纹主要呈枝状、短脉状零星分布在基体中;老挝北部黄料的黄色由Fe^(3+)所致,且颜色深浅与Fe^(3+)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其Cr、Rb、Sr含量低于田黄,Ga含量高于田黄。通过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法可将老挝北部黄料和田黄进行有效区分,其判别函数对未知样品进行验证的正确率可达92. 9%,且模型的可靠性较高。通过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可以直观区分老挝北部黄料和田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挝北部黄色图章石(老挝北部黄料) 矿物成分 XRD 红外光谱 微量元素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