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9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rare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algorithm via partial sum of the tensor nuclear norm and direction residual weighting
1
作者 SUN Bin XIA Xing-Ling +1 位作者 FU Rong-Guo SHI Liang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8,共12页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infrare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faces low contrast between the background and the target and insufficient noise suppression ability under the complex cloud background,an infrared small targe...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infrare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faces low contrast between the background and the target and insufficient noise suppression ability under the complex cloud background,an infrare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tensor nuclear norm and direction residual weighting was proposed.Based on converting the infrared image into an infrared patch tensor model,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ow-rank nature of the background tensor,and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difference in contrast between the background and the target in different directions,we designed a double-neighborhood local contrast based on direction residual weighting method(DNLCDRW)combined with the partial sum of tensor nuclear norm(PSTNN)to achieve effective background suppression and recovery of infrared small targets.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is effective in suppressing the background and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ability of the targ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rare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infrared patch tensor model partial sum of the tensor nuclear norm direction residual weigh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NTUM MECHANICAL MODEL AND SIMULATION OF GaAs/AlGaAs QUANTUM WELL INFRARED PHOTO-DETECTOR-ⅠOPTICAL ASPECTS 被引量:2
2
作者 Fu Y Willander M +1 位作者 Li Ning Lu W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1-326,共6页
A complete quantum mechanical model for GaAs?AlGaAs quantum well infrared photodetectors(QWIPs) is presented here. The model consisted of four parts: (1) Starting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of t... A complete quantum mechanical model for GaAs?AlGaAs quantum well infrared photodetectors(QWIPs) is presented here. The model consisted of four parts: (1) Starting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of the infrared radiation in the QWIP, effective component of the vector potential <| A z |> along the QWIP growth direction ( z axis) due to the optical diffraction grating was calculated. (2) From the wave transmissions and the occupations of the electronic states, it was discussed that the dark current in the QWIP is determined by the drift diffusion current of carriers thermally excited from the ground sublevel in the quantum well to extended states above the barrier. (3) The photocurrent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optical transition (absorp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ground state to excited states due to the nonzero <| A z |> ). (4) By studying the inter diffusion of the Al atoms across the GaAs?AlGaAs heterointerfaces,the mobility of the drift diffusion carriers in the excited states was calculated, so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the dark current and photocurrent spectra can be explained theoretically. With the complete quantum mechanical descriptions of (1 4), QWIP devic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are pos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AS/ALGAAS PHOTODETECTOR quantum well infrared photodetector(QWIP) quantum mechanic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籽仁蔗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星 张嘉楠 +5 位作者 张一鸣 金欣欣 苏俏 宋亚辉 李玉荣 王瑾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233,共8页
本研究以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建立检测范围宽、适用于优良单株筛选的蔗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技术测定325份材料的蔗糖含量,并利用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 本研究以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建立检测范围宽、适用于优良单株筛选的蔗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技术测定325份材料的蔗糖含量,并利用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基于18~23粒花生籽仁的蔗糖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对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预测范围可达2.07%~12.37%,决定系数为0.9054,均方根误差为0.6774。利用20份材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独立测试集决定系数为0.9478。该模型对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预测准确,可实现杂交早期世代单株蔗糖含量的快速、无损测定,提升高蔗糖含量花生品种的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籽仁 蔗糖含量 HPLC-RID 近红外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可中可可脂含量近红外光谱模型构建及应用
4
作者 伍宝朵 陈燕 +7 位作者 李煜 段良美 陈竹 王睿 白亭玉 吴桂苹 闫林 李付鹏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1-196,共6页
可可脂是可可豆的重要品质指标,为了满足高可可脂可可品种的选育,实现可可豆中可可脂含量快速检测,本研究选取229份可可资源开展了近红外光谱分析,结合可可脂含量的化学值,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及不同光谱预处理,构建了可可脂含量的近红外... 可可脂是可可豆的重要品质指标,为了满足高可可脂可可品种的选育,实现可可豆中可可脂含量快速检测,本研究选取229份可可资源开展了近红外光谱分析,结合可可脂含量的化学值,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及不同光谱预处理,构建了可可脂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建模结果表明,采用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SD)+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光谱范围为4000~12000 cm-1,主因子数为10时,R 2(决定系数)最高为0.992,校正均方根误差为1.592,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401,相对分析误差为7.731,模型表现最佳。外部验证结果显示,验证集的预测值和实测值具有显著相关性,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624)。利用新建模型对64份可可资源进行可可脂含量预测获得可可脂质量分数高于50%的资源4份,可可脂质量分数低于40%的资源4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豆 可可脂 近红外光谱 模型 快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correlation of thermal model to in-orbit data for infrared optical payloads on FY-3E/HIRAS-Ⅱ
5
作者 LI Yu-Han YANG Bao-Yu +4 位作者 ZHANG Qiang GUO Zhi-Peng WU Yi-Nong TANG Xiao LI Shang-Ju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5年第3期394-405,共12页
The Infrared Hyperspectral Atmospheric SounderⅡ(HIRAS-Ⅱ)is the key equipment on FengYun-3E(FY-3E)satellite,which can realize vertical atmospheric detection,featuring hyper spectral,high sensitivity and high precisio... The Infrared Hyperspectral Atmospheric SounderⅡ(HIRAS-Ⅱ)is the key equipment on FengYun-3E(FY-3E)satellite,which can realize vertical atmospheric detection,featuring hyper spectral,high sensitivity and high precision.To ensure its accuracy of detection,it is necessary to correlate their thermal models to in-orbit da⁃ta.In this work,an investigation of intelligent correlation method named Intelligent Correlation Platform for Ther⁃mal Model(ICP-TM)was established,the advanced Kriging surrogate model and efficient adaptive regio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ere introduced.After the correlation with this method for FY-3E/HIRAS-Ⅱ,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pared with the data in orbit,the error of the thermal model has decreased from 5 K to within±1 K in cold case(10℃).Then,the correlated model is validated in hot case(20℃),and the correlated model exhibits good universality.This correlation precision is also much superiors to the general ones like 3 K in other similar lit⁃erature.Furthermore,the process is finished in 8 days using ICP-TM,the efficiency is much better than 3 months based on manua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thermal model,this contributes to the precise thermal control of subsequent infrared optical paylo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model intelligent correlation method surrogate model infrared optical payload FY-3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集划分及预处理方法对烟叶化学成分近红外定量模型的影响
6
作者 付博 杨永锋 +6 位作者 刘向真 牛洋洋 刘茂林 赵森森 于建军 彭桂新 姬小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527,共12页
【目的】明确模型构建适宜的数据集划分方式、比例和数据预处理方法,为建立准确、稳定的烟叶化学成分分析模型奠定基础。【方法】以210份烟叶样本为研究对象,测量烟叶样品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和氯等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并采集... 【目的】明确模型构建适宜的数据集划分方式、比例和数据预处理方法,为建立准确、稳定的烟叶化学成分分析模型奠定基础。【方法】以210份烟叶样本为研究对象,测量烟叶样品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和氯等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并采集烟叶样本的光谱数据,研究随机划分法(RS)、等间隔划分法(LS)、基于联合x-y距离的样本集划分法(SPXY)和Kennard-Stone划分法(KS),以及光谱数据预处理和组合方式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偏最小二乘(PLS)定量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数据集通过SPXY方式划分的校正集和预测集分布更均匀,预测集比例为24%时,构建的模型预测能力更强。烟叶总糖和氯离子定量模型最佳预处理组合为多元散射校正(MSC)+移动平均平滑(MA)+小波变换(WAVE),构建的定量模型预测集相关系数(r_(p))分别为0.984 0和0.986 0;还原糖和烟碱定量模型最佳预处理组合为极差归一化(MAXMIN)+MSC+WAVE,r_(p)分别为0.990 0和0.985 2;钾离子预处理组合为MSC+WAVE(r_(p)=0.969 4),总氮则以原始光谱数据构建的模型预测能力最强(r_(p)=0.970 9)。【结论】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近红外定量模型经过数据集划分和预处理优化后,提高了模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近红外光谱 数据集划分 数据预处理 定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融合与通道压缩的无人机红外目标检测算法
7
作者 邬开俊 万智博 +3 位作者 杜娟娟 张立东 武月莲 张凤起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245,共13页
针对无人机红外探测成像中计算资源受限、特征信息有限及视角变化引起的目标形变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和通道压缩的轻量化模型PSI-YOLO。首先,为解决无人机计算资源受限及红外图像纹理细节模糊导致特征丢... 针对无人机红外探测成像中计算资源受限、特征信息有限及视角变化引起的目标形变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和通道压缩的轻量化模型PSI-YOLO。首先,为解决无人机计算资源受限及红外图像纹理细节模糊导致特征丢失问题,提出多尺度特征提取网络PHGNet。该骨干网络融合通道缩放与部分感知空间注意力机制,实现轻量化设计的同时提升特征提取精度。其次,针对红外图像背景复杂和角度变化大,导致地面目标拉伸形变的情况,设计Slim-neck,通过分组卷积和重新排列通道提高信息流动,结合跨阶段连接和部分残差连接进行特征融合。最后,结合Inner损失函数设计Inner-Eiou加速模型收敛和增强对目标定位精度。实验结果显示,在HITUAV数据集下,PSI-YOLO相比YOLOv8n基准模型mAP@0.5和mAP@0.5:0.95提升1.5%和1.9%,同时参数量、模型大小和FLOPs分别降低35.5%、25.4%和28.0%。在检测性能和轻量化上实现了优化,改进模型更适合无人机红外成像目标的实时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目标检测 PSI-YOLO 特征增强 模型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匹配的红外小目标检测与嵌入式实现
8
作者 王磊 孙立业 +1 位作者 徐昕阳 冯凯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80,共8页
为提高复杂背景下红外小目标的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联合梯度判别与自适应匹配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多方向梯度特征在图像中首次筛选出疑似目标区域,利用区域内灰度信息生成自适应模型,进行再次判断。针对梯度判断与自适应模型匹... 为提高复杂背景下红外小目标的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联合梯度判别与自适应匹配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多方向梯度特征在图像中首次筛选出疑似目标区域,利用区域内灰度信息生成自适应模型,进行再次判断。针对梯度判断与自适应模型匹配分别建立量化评价,通过加权方式引入置信度函数对不同疑似目标区域进行评估,筛除疑似目标。为使算法能在无人机等动载平台应用,搭建嵌入式系统,通过红外相机取景,实现探测系统对真实场景下小目标的检测。通过对不同的公共数据集测试,不同复杂场景下与加权增强局部对比度算法(weighted strengthened local contrast measure, WSLCM)、三层滤波窗口局部对比度算法(tri-layer local contrast measure, TLLCM)算法进行比对,所提算法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不同样本下的识别率在92%以上。该算法通过在嵌入式平台IP核的定制和软硬协同设计,进行了硬件加速处理,实时视频帧率>30 frame/s,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小目标 目标检测 梯度判断 自适应 模型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扩散和多通道高低频并行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9
作者 邸敬 王鹤然 +2 位作者 梁婵 刘冀钊 廉敬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63,共16页
针对去噪扩散模型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任务中缺少基准真实值和可见光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条件扩散和多通道高低频并行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模型。条件扩散模型利用拼接技术将拼接源图像作为基准真实值进行训练,获得红外与... 针对去噪扩散模型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任务中缺少基准真实值和可见光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条件扩散和多通道高低频并行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模型。条件扩散模型利用拼接技术将拼接源图像作为基准真实值进行训练,获得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特征提取任务的最优先验分布,在反向去噪过程中引入多通道似然校正模块,更有效地模拟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多通道复杂分布。然后,提出细节自适应去噪网络来完成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多通道高低频特征提取任务。最后,在融合网络中设计了一种多通道高低频并行融合模块,采用区域一致性融合网络和多通道低频特征融合网络分别完成高低频特征的融合。该模型为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任务提供了一种可训练的扩散模型范式用于特征提取,使用特定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融合。通过与近年来提出的9种高水平方法相比,在MSRS和RoadScen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8种客观评价指标平均提升了4.52%~59.62%。本文方法在色彩保真度和纹理细节保持等方面都优于其他方法,符合人眼视觉特性,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光照和环境场景下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红外与可见光 条件扩散模型 细节自适应去噪网络 多通道高低频并行融合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近红外光谱数据预处理组合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宇坤 陈孝敬 +4 位作者 谢忠好 石文 袁雷明 陈熙 黄光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预处理是构建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的重要环节,影响着近红外光谱检测的精度。目前已有的预处理方法种类众多,不同方法用于解决不同类型的噪声和无关信息,从而提高信噪比,如何优化样品的光谱数据和预处理组合的选择对模型结果至关重要。为... 预处理是构建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的重要环节,影响着近红外光谱检测的精度。目前已有的预处理方法种类众多,不同方法用于解决不同类型的噪声和无关信息,从而提高信噪比,如何优化样品的光谱数据和预处理组合的选择对模型结果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用于近红外光谱模型校准的预处理组合优化策略,包括挑选常用的八种预处理方法建立预处理方法库,利用偏最小二乘方法(PLS)建立定量模型,以建模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迭代标准,从库中简单高效地选出提高模型优良校准能力的预处理组合。基于该策略的结构设计,选用优化领域中的贪婪算法作为寻优手段,通过对每一步的预处理方法进行寻优完成全局优化,简洁高效地完成光谱数据预处理组合的选择。提出的策略在小麦、猪肉等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与同类的堆叠策略(Stacked)和多块数据顺序正交融合策略(SPORT)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小麦数据集上,提出的策略较Stacked和SPORT策略的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分别降低了12%,6%,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降低了32%,17%;在猪肉数据集上,提出的策略较Stacked和SPORT策略的RMSEC分别降低了49%,48%,RMSEP分别降低了46%、41%,显示出了较好的校准性能。最后,分析了该策略所选出的预处理方法在模型校准中各自的贡献度,讨论了该策略在模型可解释性、防止过拟合方面的潜力。该策略为近红外光谱的预处理方法选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预处理方法 组合优化 贪婪算法 定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软件预测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蓉 郝璐 +5 位作者 袁洪福 何桂梅 邓天龙 杜彪 龚丽 岳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21,共9页
常用的多元分析模型评价指标尚缺乏评价近红外分析软件多项重要预测性能指标的能力,成为近红外光谱仪预测性能以及实际近红外应用中模型适用性评价的痛点。为此,旨在发展一种近红外定量分析软件预测性能的评价方法。以近红外测定汽油烯... 常用的多元分析模型评价指标尚缺乏评价近红外分析软件多项重要预测性能指标的能力,成为近红外光谱仪预测性能以及实际近红外应用中模型适用性评价的痛点。为此,旨在发展一种近红外定量分析软件预测性能的评价方法。以近红外测定汽油烯烃浓度为研究对象,收集了192个国Ⅵ汽油样品,包括92#、95#和98#;采集其近红外光谱;按照GB/T 30519-2014测定其烯烃浓度作为参考值,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多元分析软件(1种是偏最小二乘(PLS)建模软件,另1种是非PLS的软件),建立了两个校正模型。研究发现,与参考值相比,PLS模型对低浓度样品预测值呈正偏差,高浓度的呈负偏差,即“均值化”现象。常用的模型预测性能评价指标尚不能评价模型预测值的均值化程度,也不能评价:(1)预测值与参考值偏差大于参考方法再现性的样本占比,(2)模型泛化能力。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4项新评价指标包括均值化指数(AE)、预测偏差超限值样本占比(Ratio)、异常样本预测偏差(DAS)和孤立样品预测偏差(DIS)。综合常用的评价指标和新评价指标(共12项),对仪器选型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软件预测性能的评价、实际近红外分析应用中模型适用性的评价均具有实际意义,对近红外分析学术研究也具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多元分析模型评价 近红外分析软件评价 汽油烯烃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D-CNN的稻谷石墨烯远红外干燥模型及含水率在线预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逸凡 井世亮 +3 位作者 夏宇 Nuhu Jibril 赵海瑞 陈坤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8-497,共10页
[目的]为实现远红外稻谷干燥过程中水分比的精准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1D-CNN(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的稻谷干燥水分比预测模型,实现对干燥过程中稻谷含水率在线预测。[方法]将稻谷初始含水率调到统一标准后,在... [目的]为实现远红外稻谷干燥过程中水分比的精准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1D-CNN(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的稻谷干燥水分比预测模型,实现对干燥过程中稻谷含水率在线预测。[方法]将稻谷初始含水率调到统一标准后,在自制的石墨烯远红外干燥试验台进行不同温度的干燥试验,每隔2 min采集1组包括干燥温湿度等8个工艺参数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构成数据集。然后以8个工艺参数为输入,水分比为输出,构建1D-CNN干燥模型,通过训练确定模型参数,最后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与6种经典薄层干燥模型及4种典型机器学习干燥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1D-CNN干燥模型能够很好描述干燥过程中水分比的变化情况,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分别达到0.993 1、0.018 9、0.012 1;含水率预测的MAE和平均相对误差(mean relative error, MRE)分别为0.143 2%和0.007 8%,明显优于其他对比的干燥模型。[结论]所提出的1D-CNN干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稻谷干燥过程中含水率变化,完全满足含水率在线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1D-CNN模型 石墨烯远红外干燥 含水率在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计算植被中红外反射率的模型研究
13
作者 贺丽琴 景欣 +3 位作者 晏磊 钟宜根 肖智峰 曾凡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2-1628,共7页
中红外反射率对于植被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中红外波段内地物的发射能量和太阳的反射能量耦合在一起,使得地物在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不易得到。建立了一种计算植被中红外反射率的模型,对其敏感性分析表明该模型可靠性较强。运用... 中红外反射率对于植被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中红外波段内地物的发射能量和太阳的反射能量耦合在一起,使得地物在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不易得到。建立了一种计算植被中红外反射率的模型,对其敏感性分析表明该模型可靠性较强。运用该模型计算出了多个研究站点的植被中红外反射率,得到的值与实际相符,且与NDVI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用该模型得到的中红外反射率代替红外反射率与近红外反射率建立了一个新的植被指数,结果表明该新植被指数能反映出植被的覆盖度且具有对气溶胶不敏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计算模型 新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北柴胡中有效成分定量模型建立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旭鹏 张迪 +5 位作者 张韶珂 练忠希 程爱国 何晓栋 杨林林 董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6,I0024,I0025,共7页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54份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Ss-a)、柴胡皂苷D(Ss-d)、柴胡皂苷C(Ss-c)、柴胡皂苷F(Ss-f)的含量,并以Ss-a、Ss-d、Ss-c、Ss-f计柴胡总皂苷(Ss-s)的含量,运用TQ分析软件,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偏最小二乘法(PLS)、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T)、一阶导数(1stDer)、二阶导数(2ndDer)及SG卷曲平滑(SG)和诺里斯导数滤波(ND)进行光谱处理并建立模型。结果SMLR+SNT+2ndDer+SG对Ss-c、Ss-f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5、0.832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1%、-0.01%;SMLR+MSC+2ndDer+SG对Ss-a、Ss-d、Ss-s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6、0.8356、0.840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8%、-0.19%、-0.20%。结论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北柴胡有效成分快速含量测定,该研究为中药材含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定量模型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和黑色种皮花生籽仁含油量检测模型的构建
15
作者 刘雨 侯名语 +4 位作者 崔顺立 刘盈茹 李秀坤 刘怡诺 刘立峰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6,116,共9页
含油量是花生品种的重要品质指标,高效无损检测花生含油量是花生种质鉴定及品种选育的重要研究内容。粉色种皮花生含油量近红外检测模型已得到广泛应用,而红色和黑色种皮花生含油量的近红外模型的构建及育种应用较少。本研究选用98份黑... 含油量是花生品种的重要品质指标,高效无损检测花生含油量是花生种质鉴定及品种选育的重要研究内容。粉色种皮花生含油量近红外检测模型已得到广泛应用,而红色和黑色种皮花生含油量的近红外模型的构建及育种应用较少。本研究选用98份黑色种皮花生和92份红色种皮花生为材料构建特色花生含油量近红外检测模型。98份黑色种皮花生含油量为40.05%~53.6%,92份红色种皮花生含油量为36.09%~51.37%。黑色种皮花生光谱值预处理方法为平滑滤波导数(Savitzky-Golay Derivative)、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及去趋势(De-trending)的组合,红色种皮花生光谱值预处理方法为平滑滤波导数(Savitzky-Golay Derivative)与去趋势(De-trending)的组合。采用最小二乘偏回归检验方法构建定标模型,黑色种皮花生定标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191,RMSEC为0.712,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3;用粉色种皮花生、红色种皮花生含油量近红外模型进行交叉验证,决定系数分别为0.2335、0.0156。红色种皮花生定标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839,RMSEC为1.437,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为0.805;用粉色种皮花生、黑色种皮花生含油量近红外模型进行交叉验证,决定系数分别为0.241、0.079。验证结果表明红色、黑色花生含油量的近红外检测模型准确可靠,可用于特色种皮花生含油量的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种皮花生 红色种皮花生 含油量 近红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倍体芦竹营养组分近红外预测模型的构建
16
作者 王改利 王琳燚 +5 位作者 陈京创 戴玉瑞 周莹 席燕燕 李绍钰 徐彬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58-2065,共8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构建芦竹全株中水分(MC)、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的预测模型。本试验所用芦竹样品采自原阳和驻马店... 本研究旨在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构建芦竹全株中水分(MC)、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的预测模型。本试验所用芦竹样品采自原阳和驻马店种植区,刈割高度分别为1.0、1.5、2.0和2.5 m。芦竹样品分为定标集(n=95)和验证集(n=31),通过NIR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及改良偏最小二乘法(MPLS)等方法,建立样品特征光谱与待测化学成分之间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芦竹CP含量的外部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和预测决定系数(RSQ)最高,分别为10.82和0.991;EE、Ash、CF、NDF、ADF和ADL含量的RPD在4.0~6.3,其RSQ均大于0.94;MC含量的RPD和RSQ最低,分别为2.78和0.868。本试验所建芦竹MC、CP、EE、Ash、CF、NDF、ADF和ADL含量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应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竹 近红外光谱技术 营养组分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桥接孪生自编码器的近红外光谱转移研究
17
作者 杨泽会 吴箭 +11 位作者 李瑞东 郝贤伟 吕小芳 田雨农 张志成 吴灵通 李正莹 夏春艳 张恺 徐梦瑶 毕一鸣 夏自麟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1-478,共8页
近红外光谱仪器间的差异使得不同仪器共用预测模型变得困难,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减少光谱偏移后重新建立预测模型的难度,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桥接孪生降噪自编码器(CBSDAE)的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方法。该方法利用卷积降噪自编码... 近红外光谱仪器间的差异使得不同仪器共用预测模型变得困难,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减少光谱偏移后重新建立预测模型的难度,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桥接孪生降噪自编码器(CBSDAE)的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方法。该方法利用卷积降噪自编码器(CDAE)的编码器提取光谱的隐藏特征,并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拟合从机与源机光谱隐藏特征的转移映射函数,最后通过卷积降噪自编码器的解码器重构转移后的光谱。为验证其有效性,该文对烟叶近红外光谱图及化学成分预测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CBSDAE方法转移后的从机光谱与源机光谱高度重合。相比于直接标准化(DS)、分段直接标准化(PDS)、光谱差值校正算法(SSC)、Shenk’s算法、卷积神经网络(CNN)、深度自编码器算法,使用该方法进行光谱转移后,预测烟碱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下降了6.42%、5.84%、5.32%、5.24%、4.35%和4.85%,预测的均方根误差(RMSEP)和相关系数也均优于上述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模型转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转移 编码器 孪生 卷积桥接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长选择方法Modeling Power的黑木耳产地判别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飞 孙光明 何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5,共4页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波长选择方法(modeling power,MP)实现了黑木耳产地的快速准确判别。共收集4个产地240个黑木耳样本,通过光谱扫描,建立了最优的偏最小二乘(PLS)判别模型。同时应用MP选择对黑木耳产地判别的有效波长,作为输入变量...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波长选择方法(modeling power,MP)实现了黑木耳产地的快速准确判别。共收集4个产地240个黑木耳样本,通过光谱扫描,建立了最优的偏最小二乘(PLS)判别模型。同时应用MP选择对黑木耳产地判别的有效波长,作为输入变量,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MP-LS-SVM)模型。比较了3种MP选择波长的阈值方法,分别为MP值大于0.95,0.90和(0.90+Peak),并建立了相应的MP-LS-SVM模型。以预测集样本的准确判别率作为模型评价标准,分别设定预测的残差绝对值标准0.1,0.2和0.5。预测结果表明,MP-LS-SVM(0.90+Peak)模型在残差标准为0.1,0.2和0.5时的判别效果均为最优,正确判别率分别为98.3%,100%和100%。说明ModelingPower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波长选择方法,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MP-LS-SVM进行黑木耳产地判别是可行的,并获得了满意的判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黑木耳 产地判别 modelING POWER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的倾斜视角下轻型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
19
作者 张飞 王剑 张岳松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5,共9页
针对倾斜视角下的红外行人小目标难以快速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红外行人小目标轻量化实时检测网络模型DRA-YOLO。首先,使用K-means++锚框聚类自适应不同大小尺度目标,从而加快网络收敛并提高检测精度。其次,融入不同注意力机制来... 针对倾斜视角下的红外行人小目标难以快速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红外行人小目标轻量化实时检测网络模型DRA-YOLO。首先,使用K-means++锚框聚类自适应不同大小尺度目标,从而加快网络收敛并提高检测精度。其次,融入不同注意力机制来重新设计特征提取网络,提高特征定位与计算效率,并搭配改进特征金字塔结构提取关键特征和提升模型稳定性。最后,颈部去掉下采样重新搭配SimAM形成新的特征融合结构,并重新设计检测头来适应本文数据集。对比实验显示,相对原始YOLOv5s模型,在自制和公共数据集上表现突出。m AP50达到94.5%,检测速度提高20.8%,模型大小压缩至10.1 MB,降低了30.3%,且GFLOPs下降了29.1%。这些改进实现了对目标的准确快速检测,有效地平衡了模型大小、检测精度和推理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行人检测 红外场景 模型优化 YOLOv5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红外弱小目标识别算法
20
作者 李雪峰 李宁 +2 位作者 吴迪 于祥跃 郭永强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9-797,共9页
为解决现有深度学习网络结构对红外弱小目标的识别针对性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红外弱小目标识别算法(Yolov8n based on UniRepLK Block and Triplet Attention,UT-Yolov8)。该算法通过特征融合网络输出端的检测头引入三... 为解决现有深度学习网络结构对红外弱小目标的识别针对性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红外弱小目标识别算法(Yolov8n based on UniRepLK Block and Triplet Attention,UT-Yolov8)。该算法通过特征融合网络输出端的检测头引入三重注意力机制,为特征融合网络内部添加新的小目标检测层、检测头,以及在特征提取网络的空间池化金字塔内结合大内核卷积,针对红外弱小目标的成像特性进行改进。算法在真实红外图像数据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UT-Yolov8算法在保持高检测速度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网络对于红外弱小目标识别精度,平均精度均值mAP@0.5达到了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弱小目标识别 Yolov8 大内核卷积 三重注意力机制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