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量-地理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的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以四川省德昌县为例
1
作者 穆成林 周海鹏 +3 位作者 阳博 黄刚 黄雯 洪金鹏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75-1589,共15页
受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强烈影响,中国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和区域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以四川省德昌县区域内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甄选了坡度、坡向、地势起伏度、距断层距离、斜坡结构、工程岩组... 受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强烈影响,中国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和区域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以四川省德昌县区域内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甄选了坡度、坡向、地势起伏度、距断层距离、斜坡结构、工程岩组、与道路距离、与水系距离、植被覆盖率9个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地质灾害基础数据,结合ArcGIS平台和遥感数据,分析指标与滑坡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并基于信息量−地理逻辑回归耦合模型评价滑坡灾害的易发性及叠加降雨因子的综合易发性。结果表明:德昌县滑坡灾害综合易发性分级面积比分别为高易发区(13.61%)、中易发区(52.83%)、低易发区(32.61%)、极低易发区(0.95%)。该评价模型精度检验中ROC曲线的AUC(Area Under Curve)值为0.912,其准确性和合理性较高,可作为德昌县区域滑坡灾害评价的有效方法,为区域滑坡灾害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灾害 易发性 信息量 地理逻辑回归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R方法及GIS平台的麻城市地质灾害建模 被引量:1
2
作者 尹浩 程超 +2 位作者 晏鄂川 李凌 刘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766-9778,共13页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频发的山地地质灾害不仅制约了山区集镇的发展,还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研究对区域地质灾害的预测、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山区集镇地质灾害易发性建模的精度及合理性,...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频发的山地地质灾害不仅制约了山区集镇的发展,还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研究对区域地质灾害的预测、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山区集镇地质灾害易发性建模的精度及合理性,基于ArcGIS数字高程模型栅格数据,选取地形地貌、岩性、距断层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等11个因子,采用信息量、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对麻城市滑坡、崩塌灾害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建模,最终通过栅格最大值提取合成综合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通过对单一模型与耦合模型的结果进行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检验和合理性验证,以期表明信息量-逻辑回归(I+LR)耦合模型较传统信息量(I)模型评价结果更加合理、精度更高,耦合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价山区地质灾害易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耦合模型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信息量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怡静 胡奇超 +4 位作者 刘华赞 杜臻 陈佳武 黄锦昌 黄发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102,共8页
区域滑坡易发性预测能准确地反映出特定研究区内滑坡分布的空间概率特征。基于信息量和Logistic回归的耦合模型,对江西省崇义县滑坡易发性进行了预测,首先选取高程、坡度、坡体结构、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地形起伏度、距水系距离、岩性... 区域滑坡易发性预测能准确地反映出特定研究区内滑坡分布的空间概率特征。基于信息量和Logistic回归的耦合模型,对江西省崇义县滑坡易发性进行了预测,首先选取高程、坡度、坡体结构、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地形起伏度、距水系距离、岩性、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等10个影响因子;之后利用各因子的信息量值来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最后以信息量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作为对比模型来探讨3种模型各自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耦合模型具有最好的预测性能(AUC=80.4%),其余依次为Logistic回归模型(76.8%)和信息量模型(72.8%);各模型所预测的滑坡易发性分布规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滑坡灾害多集中发生于海拔高程较低、接近水系、碳酸盐岩性地层构造、植被覆盖率低、建筑密集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预测 影响因子 信息量模型 LOGISTIC回归模型 信息量-Logistic回归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模型和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的海南岛中部山区地质灾害易发性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李信 薛桂澄 +5 位作者 柳长柱 夏南 杨永鹏 杨峰 王晓林 常振宇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4-305,共12页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作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运用定量化的数学统计原理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研究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文章以海南岛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的五指山市为例,选择断裂、岩土体、坡度、地形起伏度、海拔高...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作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运用定量化的数学统计原理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研究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文章以海南岛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的五指山市为例,选择断裂、岩土体、坡度、地形起伏度、海拔高程变异系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降雨量、水系、公路、曲率值为评价指标,依托详查资料和遥感、地形数据,采用信息量模型和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对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研究,评价结果经敏感性检验、频率比检验后表明: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山区公路和水系两侧沿线,极低易发区主要位于河谷不发育、人类工程活动较少的丘陵低山地带。两种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值(AUC)分别为0.897和0.896,表明预测精度满足易发性评价要求。降雨、高程变异系数、公路等评价因子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起较强的控制作用。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精准度,研究成果将为该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提供科学有效的判别方法和预测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量 逻辑回归 易发性 地质灾害 耦合模型 五指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和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的黄土地震滑坡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钱紫玲 王平 +4 位作者 李娜 王会娟 许书雅 许世阳 王雅丽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6-715,共10页
黄土地震滑坡危险性分析对黄土地区城镇化、工程建设的规划和地震灾害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处为研究区域,通过统计分析该区历史地震滑坡灾害数据,归纳并建立包含地震、坡度、坡高、坡向、地层岩性、年平均降... 黄土地震滑坡危险性分析对黄土地区城镇化、工程建设的规划和地震灾害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处为研究区域,通过统计分析该区历史地震滑坡灾害数据,归纳并建立包含地震、坡度、坡高、坡向、地层岩性、年平均降雨量、河流流域和地貌类型等8个影响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分别分析该区域黄土地震滑坡危险性。结果表明:(1)地震、河流和降雨是诱发黄土滑坡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地震因子贡献率最大;(2)研究区可划分为高、较高、中、低和极低危险区五个等级,其中高危险区主要集中于岷县、漳县与陇西县等地;(3)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精度检验结果,三种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89、0.617和0.898,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结果的精确性相比其他两个模型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震滑坡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 危险性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耦合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45
6
作者 樊芷吟 苟晓峰 +3 位作者 秦明月 范强 余建乐 赵建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0-347,共8页
汶川地震在区内诱发了大量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且孕育了大量松动岩体,这些松动岩体在降雨等因素诱发下将会产生大量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极大。故此对汶川县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高程、坡度、坡向... 汶川地震在区内诱发了大量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且孕育了大量松动岩体,这些松动岩体在降雨等因素诱发下将会产生大量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极大。故此对汶川县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起伏度、沟谷密度、工程岩组、断层、水系、道路9个影响因子,基于GIS的栅格数据模型,采用信息量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及两种模型耦合分析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耦合模型较信息量或Logistic单一模型评价结果更加合理、精度更高;易发性高与较高区域多集中于水系延展区域与断层集中区域。所计算得出的易发性分区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相近,能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中起到重要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评价指标 信息量模型 LOGISTIC回归模型 耦合模型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比-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的双柏县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42
7
作者 吴常润 角媛梅 +3 位作者 王金亮 许汉华 张华 徐秋娥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3-224,共12页
高精度地模拟和评价滑坡灾害易发性是实现有效预防的关键。云南省双柏县地质环境脆弱,滑坡灾害突出,开展滑坡易发性评价对其灾害防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共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剖面曲率、平面曲率、NDVI、水系距离、断层距离、地层岩... 高精度地模拟和评价滑坡灾害易发性是实现有效预防的关键。云南省双柏县地质环境脆弱,滑坡灾害突出,开展滑坡易发性评价对其灾害防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共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剖面曲率、平面曲率、NDVI、水系距离、断层距离、地层岩性、年平均降雨量和道路距离等11个评价因子,并耦合频率比模型与逻辑回归模型来评价滑坡易发性。结果表明:耦合模型的预测率为82.8%,优于单一的频率比模型的73.6%,能更好地模拟滑坡灾害易发性。模拟结果显示,双柏县中、高滑坡易发区面积分别占总体的35.29%和21.67%,主要分布在道路和河流沿线,以及存在软岩和断层的区域。相反,海拔高、人类活动少的地区属于低、极低的滑坡易发区。频率比-逻辑回归耦合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滑坡易发性,结果可为双柏县及类似地区滑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 地理信息系统 频率比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模型与Logistic回归模型耦合的山西吕梁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昌明 黄健 +1 位作者 李桥 张帅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2-138,共7页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西部,近年来由于资源过度开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引发了大量地质灾害,呈现出加剧趋势。所以,对吕梁市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坡向、高程、道路、水系、工程岩组、坡体形态、坡度...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西部,近年来由于资源过度开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引发了大量地质灾害,呈现出加剧趋势。所以,对吕梁市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坡向、高程、道路、水系、工程岩组、坡体形态、坡度、植被、起伏度为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法与Logistic回归耦合模型对吕梁市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并依据偏似然比检验结果检验指标的相关性,消除了因子间共线性影响。结果表明:耦合模型与信息量模型评价结果总体上一致,但是耦合模型的评价分区结果与灾害点的分布情况更加吻合;灾害高易发区多集中在750~1 500 m高程内、黄土地区以及距道路、水系1 km范围内。因此,本文基于耦合模型的评价结果,将吕梁市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通过易发性等级区划为吕梁市减灾防灾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发性评价 耦合模型 信息量法 LOGISTIC回归 减灾防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和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25
9
作者 田钦 张彪 +4 位作者 郭建飞 刘华赞 常志璐 李怡静 黄发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8460-8468,共9页
目前,滑坡易发性评价大多只采用单一模型进行研究,而单一模型存在缺陷,如只采用信息量模型则不能反映各因子对滑坡发生的权重。通过将两个模型进行耦合分析可以很好地发挥各模型的优点和弥补各模型的不足,从而达到模型优化的目的。针对... 目前,滑坡易发性评价大多只采用单一模型进行研究,而单一模型存在缺陷,如只采用信息量模型则不能反映各因子对滑坡发生的权重。通过将两个模型进行耦合分析可以很好地发挥各模型的优点和弥补各模型的不足,从而达到模型优化的目的。针对滑坡易发性常用的信息量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提出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以江西省宁都地区为例,获取研究区共297个滑坡,提取高程、坡向、坡度、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地形起伏度、距水系距离、岩性、植被覆盖率、地表建筑物指数共10个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再分别采用上述3个模型开展易发性评价,最后采用预测率曲线(the prediction rate curve,ROC)评价各模型精度。结果表明: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预测率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area under ROC,AUC)值分别为0.838、0.864和0.876,可见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的评价精度更高,建模更为合理。研究区内滑坡主要沿水系两侧分布,高程和岩性对滑坡的发生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评价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逻辑回归模型的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以四川省石棉县为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于淼 邢会歌 胡士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7-114,共8页
泥石流是中国西南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通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泥石流易发性评价可以为地区防灾减灾及工程选址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以四川省石棉县为研究区,获取该县288个历史泥石流作为泥石流数据集,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水系... 泥石流是中国西南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通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泥石流易发性评价可以为地区防灾减灾及工程选址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以四川省石棉县为研究区,获取该县288个历史泥石流作为泥石流数据集,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水系密度、地层岩性等13个评价因子,使用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对石棉县进行泥石流易发性评价,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模型进行对比和评估。结果表明:四川省石棉县泥石流高易发区集中分布在该县纵向中部地区,多处于河流、道路及断层附近;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和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7,0.928和0.931,可见耦合模型的精度最高,分区结果更加合理可靠。因此,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在泥石流易发性评价上具有优越性,其分区结果对泥石流防治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易发性评价 信息量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