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洞庭湖区小型湖泊水质状况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振 彭毅 +2 位作者 汪驰恒 李高 蔡吴穹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60,共9页
该文旨在了解洞庭湖周围小型湖泊的水质状况。作者在洞庭湖区选取了11个小型湖泊,分别位于南洞庭湖区、东洞庭湖区和长江入口区域,并在7-10月间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水质监测。监测的水质指标包括高锰酸盐指数、总磷(TP)、总氮(TN)、硝酸盐... 该文旨在了解洞庭湖周围小型湖泊的水质状况。作者在洞庭湖区选取了11个小型湖泊,分别位于南洞庭湖区、东洞庭湖区和长江入口区域,并在7-10月间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水质监测。监测的水质指标包括高锰酸盐指数、总磷(TP)、总氮(TN)、硝酸盐氮(NO_(3)^(-)-N)、氨氮(NH_(3)-N)、叶绿素a(Chla)、水温(WT)、pH值、溶解氧(DO)、电导率(EC)和总溶解性固体(TDS),共计11项。采用了单因子评价法和水质综合指数法WQI对11个湖泊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湖泊在空间上的水质污染状况表现为东洞庭湖区>南洞庭湖区>长江入口。长江入口区域的WQI水质等级在“中等”以上,整体表现优于南洞庭湖区和东洞庭湖区的“差”以上水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洞庭湖区和东洞庭湖区的WQI值在丰水期结束后有所下降,而进入平水期后则呈现回升趋势。相比之下,长江入口区域的WQI值整体趋势为逐步向好。此外,研究发现高锰酸盐指数、Chla、TP和TN 4个指标与WQI值在这3个区域均呈现显著负相关性(P<0.01),11个湖泊中大部分湖泊的水质状况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水产养殖和农业污染影响,其中,东洞庭湖区域水质劣化最为严重。该文提供了关于洞庭湖周围小型湖泊水质状况的详细信息,对该地区的水环境管理和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综合评价 空间特征 影响因素 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质特征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张泽伟 屈兴乐 +2 位作者 刘昌胜 薛矗 罗大庆 《高原农业》 2025年第3期396-410,共15页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属于典型高原河流湿地类型,为探究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质特征及影响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21-2023年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体的WTs、EC、TDS、pH、DO、OS、Cl^(-)、K^(+)、NH_(3)、Ca^(2+)、Na^(+)、Tur、TSS、... 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属于典型高原河流湿地类型,为探究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质特征及影响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21-2023年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体的WTs、EC、TDS、pH、DO、OS、Cl^(-)、K^(+)、NH_(3)、Ca^(2+)、Na^(+)、Tur、TSS、Chla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质时空分布具有明显差异性,水质总体较好,监测点水质符合Ⅰ~Ⅳ类水标准,2021年的DO浓度超出Ⅴ类水标准;S11监测点的pH值在2022、2023年枯水期超出Ⅴ类水标准。研究区域水体pH值平均值为8.3,整体呈弱碱性;TDS平均值为105 mg·L^(-1),水体矿化程度较低;水体的阳离子浓度依次为Ca^(2+)>Na^(+)>K^(+),Ca^(2+)为优势阳离子,占阳离子总量的69%;阴离子主要为Cl^(-),平均值为6.81 mg·L^(-1);(2)EC、TDS、pH、Cl^(-)是雅尼湿地的水质及时空变化的主导因素,且4个水质因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3)空间上,雅尼湿地区域尼洋河段水质优于雅江河段,水质污染程度为尼洋河段东岸<尼洋河段西岸<雅江段北岸<雅江段南岸;(4)时间上,水质污染程度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质特征受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同影响。研究结果以期为西藏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水资源的综合评价和保护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Pearson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水-能源-粮食系统安全耦合协调发展特征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璐琪 姜珊 +3 位作者 刘红卫 李溦 程金花 何凡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2,共11页
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区域,选取28个代表性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水-能源-粮食耦合安全综合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00-2020年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安全性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水安全、能源安全... 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区域,选取28个代表性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水-能源-粮食耦合安全综合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00-2020年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安全性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水安全、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整体上升的趋势,其浮动范围为0.3~0.7;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年际间均呈上升趋势,北京市耦合协调度最高,河北省耦合协调度较低;人均水资源量、废水中COD排放量、人均能源消费量和亩均农用机械总动力为京津冀地区主要障碍因子。未来北京应调整用水结构、挖掘节水潜力。天津市和河北省要注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加大脱碳步伐,其中河北省农业发展需要进一步采取节水灌溉措施、减少农作物受灾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水-能源-粮食系统 耦合安全评价 耦合协调发展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泡贯流式机组水导轴承振动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付亮 王治国 王佩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113,共10页
【目的】对于采用扇形支撑结构的灯泡贯流式机组水导轴承,水平方向的结构刚度不足,造成振动值偏大,需要对水导轴承振动进行评估,确定合理的振动限值,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方法】对同类型机组的振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开展有限元计算、... 【目的】对于采用扇形支撑结构的灯泡贯流式机组水导轴承,水平方向的结构刚度不足,造成振动值偏大,需要对水导轴承振动进行评估,确定合理的振动限值,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方法】对同类型机组的振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开展有限元计算、振动和动应力的真机测试,分析动应力和振动的相关性,对水导轴承结构疲劳特性进行评估。【结果】结果显示:水导轴承水平振动统计样本分布的中位数为131.6μm,根据标准要求取1.6倍中位数即200.0μm作为振动限值的参考值;通过对凌津滩电厂机组水导轴承有限元的分析和真机实测,水导轴承体最大静应力为33.8 MPa,远小于许用应力要求,试验工况下水导轴承最大水平振动峰峰值为91.0μm,扇形板最大动应力峰峰值为1.4 MPa。【结论】结果表明:灯泡贯流式机组水导轴承水平振动随机组有功功率的增加而增加,振动与动应力主要频率为机组转频和桨叶叶片倍频率,且振动幅值与动应力幅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通过线性拟合预测振动幅值在200.0μm下的动应力。根据得到的极限动应力结合有限元分析所得到的静应力数值,通过S-N曲线可得到水导轴承支撑结构的疲劳寿命和损伤系数,结果表明其能够满足使用寿命周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泡贯流式机组 水导轴承 振动评估 疲劳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风险评估 被引量:193
5
作者 许振浩 李术才 +3 位作者 李利平 侯建刚 隋斌 石少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57-1766,共10页
为控制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风险,通过统计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相关工程实例,并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控制因素与因素权值,提出了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风险3阶段评估与控制方法。权值分析结果表明,不良地质、超前地质... 为控制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风险,通过统计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相关工程实例,并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岩溶隧道突水突泥控制因素与因素权值,提出了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风险3阶段评估与控制方法。权值分析结果表明,不良地质、超前地质预报、地层岩性、地下水位是突水突泥风险的主控因素;其次为宏观前兆、监控量测、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地形地貌、开挖支护;最后为微观前兆、岩层产状、层面与层间裂隙、围岩级别。3阶段评估包括初步评估、二次评估与动态评估,其中,初步评估是在施工方案制定前,为估计风险,对孕险环境(岩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估;二次评估是在施工前,为评估施工组织设计合理性,综合考虑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施工因素)而进行的评估;动态评估是在施工期,为了动态评估与控制风险,综合考虑孕险环境、致险因子与风险控制反馈信息的评估。3阶段评估与控制方法可实时、有效、准确地控制岩溶隧道施工风险,实现风险的动态修正与管理。研究成果在翻坝高速鸡公岭隧道取得了成功应用,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岩溶隧道 突水突泥风险 因素权值 三阶段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静宇 李翠平 李仲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0-125,共6页
为准确预测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实现矿山安全生产,针对突水影响因素选取的主观性与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首先通过研究多元统计分析理论,建立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模型。然后用SPSS统计软件,对选取的样本数据进行主... 为准确预测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实现矿山安全生产,针对突水影响因素选取的主观性与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首先通过研究多元统计分析理论,建立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模型。然后用SPSS统计软件,对选取的样本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定量分析各成分贡献率以确定主成分。将主成分作为系统聚类分析中的变量,结合主成分对聚类谱系图进行分析,预测样本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最后将本方法与其他2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对比,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底板突水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主成分分析(PCA)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水作用下公路土质岸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综合评判 被引量:6
7
作者 石豫川 冯文凯 +2 位作者 王学武 柴贺军 唐胜传 《灾害学》 CSCD 2005年第4期33-38,共6页
以三峡库区公路土质岸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库水作用的影响效应分析,建立了岸坡稳定性评价的参数指标评价体系以及相应的分级标准。在此基础上,应用影响因素综合评判方法,对实例岸坡进行了稳定性分级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关键词 土质岸坡 库水作用 稳定性评价 指标体系 分级标准 影响因素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采掘岩体渗透变形灾变机理及防控Ⅱ:底板突水 被引量:16
8
作者 隋旺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49-1866,共18页
矿山地下工程渗透变形破坏造成的典型灾害类型包括顶板突水溃砂、底板突水、防水闸墙与围岩界面渗透破坏等。本文从刘国昌先生对我国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发展的奠基作用谈起,综述了矿山底板岩体渗透变形破坏突水灾害机理和防控技术... 矿山地下工程渗透变形破坏造成的典型灾害类型包括顶板突水溃砂、底板突水、防水闸墙与围岩界面渗透破坏等。本文从刘国昌先生对我国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发展的奠基作用谈起,综述了矿山底板岩体渗透变形破坏突水灾害机理和防控技术进展。回顾了煤矿底板突水系数提出、改进和应用的历史,从底板渗透变形破坏产生的渗透力学机理重新阐释了突水系数的物理含义。基于底板岩体结构临界抗渗水力坡度建立了抗渗安全系数突水判别方法,其底板临界抗渗水力坡度可由半经验方法估算。在对底板突水评价方法演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底板危险源辨识和突水危险性动态评价方法。对底板突水灾变的主动防控措施的防控原理及效果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矿山底板渗透稳定性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变形 底板突水 突水系数 临界水力坡度 主动防控 风险评价 抗渗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压开采陷落柱突水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振华 翟常治 李龙飞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46,共6页
为研究承压水压与煤层陷落柱位置这两种因素对陷落柱突水的影响,在分析固流耦合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以双柳矿地质条件为背景,分别对3 MPa和5 MPa承压水压下开采上、下两组煤4种情况进行模拟,分析陷落柱及其周边围... 为研究承压水压与煤层陷落柱位置这两种因素对陷落柱突水的影响,在分析固流耦合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以双柳矿地质条件为背景,分别对3 MPa和5 MPa承压水压下开采上、下两组煤4种情况进行模拟,分析陷落柱及其周边围岩的渗流-塑性破坏耦合场、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推进至接近陷落柱,工作面前方集中应力场与柱体周边应力场发生耦合,并出现应力集中,当水压为5 MPa开采上组煤时应力集中系数最大,最容易形成突水危险区域;当上组煤工作面距离陷落柱为30m时,陷落柱渗流场与集中应力场开始连通,在开采下组煤时这一距离比上组煤扩大15~20 m;煤层底板随工作面推进发生压缩-膨胀周期变化,引起拉伸、剪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带压开采 岩溶陷落柱 突水影响因素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尺度水域保护划界方法研究——以台州市新桥镇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松 金建峰 +3 位作者 张其成 龙珂良 王卫平 许伟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5-40,共6页
基于水域保护工作的现实需求和现行定性划界的局限性,以水域研究单元尺度范围较小的新桥镇为例,在对水域进行分类识别、区域功能定位、水面率需求分析和土地利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相应影响因子集并确定其赋值与权重,借助GIS叠加分析技... 基于水域保护工作的现实需求和现行定性划界的局限性,以水域研究单元尺度范围较小的新桥镇为例,在对水域进行分类识别、区域功能定位、水面率需求分析和土地利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相应影响因子集并确定其赋值与权重,借助GIS叠加分析技术得到水域保护边界。基于系统定量分析的方法,引入因子评价和GIS叠加分析技术,可使划界成果更为客观地满足区域内各水域保护需求,针对性强、覆盖范围全,具有较强可操作性、落地性,避免水域保护范围划定过程中单一标准造成的可实施性不高的缺陷,为中、大尺度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尺度 水域保护 划界 影响因子评价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氟的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凤嫣 蒋天宇 +3 位作者 余涛 杨忠芳 侯青叶 王凌霄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3-807,共15页
氟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在环境中的缺乏或过剩可能导致健康问题。本文综述了氟在自然界如大气、岩石、土壤、水体、植物中的来源,分析了其形态及含量受环境影响的因素如地形、雨水淋溶、土壤母质、土壤酸碱度... 氟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在环境中的缺乏或过剩可能导致健康问题。本文综述了氟在自然界如大气、岩石、土壤、水体、植物中的来源,分析了其形态及含量受环境影响的因素如地形、雨水淋溶、土壤母质、土壤酸碱度、土壤有机质等。氟的来源广泛,目前全球超过2.6亿人受氟带来的环境问题影响,因此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氟的健康风险评估常用的风险评估模型有危害系数(Hazard Quotient)、危害指数(Hazard Index),概率方法也常运用于风险分析中,目前还出现应用多途径暴露评估法对氟进行评估,不确定性和灵敏度的研究对于评估模型尤为关键。本文比较了传统模型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认为确定氟富集的途径,完善复合暴露评估的模式,考虑氟摄入的生物有效性,对于氟的健康风险评估十分必要;氟的健康风险评估下一步的研究还可以趋向于使用模型对氟的风险进行预测;对于氟的来源、赋存状态、迁移途径以及含量影响因素等仍然需要深入了解,全面评估其带来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岩石 土壤 水体 影响因素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权重法的河流水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13
12
作者 段小卫 卜鸡明 +1 位作者 周峰 张皓东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5,共6页
以盐城市河流为研究对象构建组合准则权重(Weight of Combination Criteria)与次序权重(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相结合的水质风险评价模型,通过控制决策风险水平得到不同条件下的次序权重,最终获取多种情况下的水质评价结果,为水... 以盐城市河流为研究对象构建组合准则权重(Weight of Combination Criteria)与次序权重(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相结合的水质风险评价模型,通过控制决策风险水平得到不同条件下的次序权重,最终获取多种情况下的水质评价结果,为水质治理与保护提供参考。评价结果表明:当控制决策风险水平a=1时,该方法划分对监测点的水质类别划分结果与国标法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在水质评价方面满足可行性和实用性两个基本要求;其次对研究区域主要水质指标的提取显示,研究区域水质受总有机碳(TOC)、总磷(TP)、氨氮和石油类影响较大;水环境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入海口水质较差(IV类和V类),总体来说研究区域污染来源主要是农业污水、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准则权重 OWA法 水质评价 水质风险评估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威信县李子埂煤矿突水与龙洞坝泉断流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虞慧 莫美仙 +1 位作者 庞君 杨光亮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矿井突水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之一,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灾害的防治。系统论述了李子埂煤矿地下水赋存特征,根据对其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赋水特征、水文地质特征等因素的分析,指出造成突水事故原因主要是:矿井突水来源为煤层... 矿井突水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之一,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灾害的防治。系统论述了李子埂煤矿地下水赋存特征,根据对其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赋水特征、水文地质特征等因素的分析,指出造成突水事故原因主要是:矿井突水来源为煤层下伏茅口组P1m岩溶含水层中赋含的岩溶水,其突水途径为小断裂,突水的水动力条件为矿区煤层下伏茅口组P1m岩溶水具有承压高水头。同时,矿井突水和龙洞坝泉涌水为同一补给、径流、排泄系统,具有密切的水力联系,龙洞坝泉的短暂断流是煤矿井巷突水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水害 突水原因 水文地质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后官湖水环境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水化 杨寅群 +1 位作者 许静 王永桂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53,共7页
水环境精细化管理背景下湖泊水质演变特征分析对湖泊水环境整治规划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后官湖2010~2018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评价法从年份、月份、季度、水期等4个时间角度分析了后官湖水质浓度、水质类别和... 水环境精细化管理背景下湖泊水质演变特征分析对湖泊水环境整治规划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后官湖2010~2018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评价法从年份、月份、季度、水期等4个时间角度分析了后官湖水质浓度、水质类别和富营养化演变特征。结果显示:2010~2018年后官湖总磷、总氮浓度呈上升趋势,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呈下降趋势;2015年以来,后官湖水质为Ⅳ类,超标因子为总氮、总磷,受农业种植、城镇生活污水影响最大;湖泊呈中营养化状态,且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有增加趋势;四季中,除春季水质达标外,其余季节均超标;多年月平均水质除4~6月达标外,其余月份均超标。后官湖湖边与湖心的水质差别较小,说明后官湖属于均匀混合型湖泊。月均降雨量、气温和水位等水文气象指标与水质浓度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降雨量、气温与总氮、溶解氧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余指标浓度与水文气象无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单因子评价法 综合营养状态评价法 影响因素 后官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赋权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剑英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0-146,共7页
针对现有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针对含复杂地质构造工作面泛化能力不强且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改进熵权法(IEW)综合赋权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基于单指标未确知测度,采用AHP−IEW综合赋权法给... 针对现有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针对含复杂地质构造工作面泛化能力不强且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改进熵权法(IEW)综合赋权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基于单指标未确知测度,采用AHP−IEW综合赋权法给出影响煤层底板突水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建立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值,再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得出评价结果。以盘道煤业有限公司13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①根据该煤矿的实际情况,选取影响底板突水风险的开采深度、煤层厚度、煤层倾角、含水层水压、有效隔水层厚度、底板脆性岩厚度、断层分形维数、底板完整性作为评价指标,并建立了底板突水危险性分级标准;②构建单指标测度函数,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测度值;③采用AHP−IEW综合赋权法得到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④结合综合权重和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矩阵确定综合测度评价向量;⑤根据综合测度评价向量对该煤矿研究区域内的调查点进行危险等级划分,并与现场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与IEW评价结果相比,基于AHP−IEW综合赋权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的预测结果更准确,评价结果与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实际调查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底板突水 突水危险性评价 突水评价影响因素 层次分析法 改进熵权法 未确知测度理论 综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近岸海域溶解无机磷时空分布及富营养化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际标 张鹏 +2 位作者 戴培东 赖进余 陈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41-2548,共8页
根据2016年枯水季、丰水季和平水季海南岛近岸海域表层海水现场调查资料,对该海域表层海水中溶解无机磷(DIP)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评价其污染水平和营养盐结构,分析该海域富营养化程度,并探讨了研究区域DIP的主要来源及与环境因子之... 根据2016年枯水季、丰水季和平水季海南岛近岸海域表层海水现场调查资料,对该海域表层海水中溶解无机磷(DIP)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评价其污染水平和营养盐结构,分析该海域富营养化程度,并探讨了研究区域DIP的主要来源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南岛近岸海域表层海水DIP的平均浓度为(0.008±0.006) mg/L,浓度范围为0.000~0.062mg/L,万宁小海海域是3个水季的主要污染区域;平水季研究海域DIP污染水平高于枯水季与丰水季;富营养化指数变化范围为0.00~3.94,平均为(0.21±0.46),总体上海南岛近岸表层海水富营养化程度较低,但局部海域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无机磷 污染评价 富营养化 影响因素 海南岛近岸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价敏感理论的多决策树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彦民 周晨阳 李凤莲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6-83,共8页
在进行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时,水害状况一般分为安全和突水2种状态,状态数据具有非平衡特点,而已有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模型主要适用于平衡数据,对非平衡数据集预测结果常呈现"一边倒"现象,即安全状况的预测准确率明显高于突水状... 在进行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时,水害状况一般分为安全和突水2种状态,状态数据具有非平衡特点,而已有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模型主要适用于平衡数据,对非平衡数据集预测结果常呈现"一边倒"现象,即安全状况的预测准确率明显高于突水状况的预测准确率,整体预测性能较低。针对该问题,构建了基于代价敏感理论的多决策树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模型。该模型中,每个决策树选用不同的突水影响因素作为单决策树的根节点,单决策树节点属性选择准则融合代价敏感理论及Gini指标,从而加重了对突水数据(少数类)误判的惩罚力度,提高了突水状况的预测性能;根据构建的单决策树突水预测模型得到其规则集,将所有单决策树突水预测模型规则集合并,得到多决策树突水预测模型规则集,采用多决策树突水预测模型规则集得到多个突水数据的预测结果,而后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基于投票法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随着惩罚因子的增大,真实正类率预测结果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与基于分类回归树(CART)算法的单决策树突水预测模型相比较,在数据不平衡率为2、分类错误惩罚因子取4时,该模型真实正类率可达到93.06%,真实负类率可达到97.85%,准确率为96.25%,均优于基于CART算法的突水预测模型性能;在数据不平衡率提高到6、分类错误惩罚因子取20时,2种模型的正类率均达到100%,本文模型的负类率为99.37%,准确率为99.47%,依然优于基于CART算法的突水预测模型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底板突水预测 突水影响因素 非平衡数据集 代价敏感理论 多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宿州市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邱新义 孙林华 +2 位作者 彭位华 陈凯 赵祥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9期136-139,149,共5页
了解地下水水质状态及影响因素对于区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宿州市浅层地下水水质及其影响因素,采用WQI饮用评价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并通过Gibbs图、离子比值和空间插值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 了解地下水水质状态及影响因素对于区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宿州市浅层地下水水质及其影响因素,采用WQI饮用评价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并通过Gibbs图、离子比值和空间插值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适合饮用,Mg^(2+)、F-和Na^(+)是影响水质的主要水化学参数。Gibbs图表明地下水离子组成受水岩相互作用控制,进一步通过离子比值分析得出Na^(+)和Mg^(2+)主要来源于硅酸盐矿物的溶解。此外,空间插值显示F-主要来源于含氟矿物的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水质评价 水岩相互作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