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单次潮气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睿 王吉安 +1 位作者 许家增 杨慧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测定单次潮气肺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和比较住院且<1岁的756例初次喘息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和11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单次潮气肺功能。部分达峰时间比≤第20百分位和≥第80百分位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出院1年...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测定单次潮气肺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和比较住院且<1岁的756例初次喘息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和11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单次潮气肺功能。部分达峰时间比≤第20百分位和≥第80百分位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出院1年后电话随访其喘息情况。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与支气管肺炎患儿比较,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吸气时间,吸呼比,呼出25%、50%潮气容积时的呼气流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达峰时间比≤第20百分位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年内再喘息的比例为37.5%;达峰时间比≥第80百分位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年内再喘息比例为1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潮气肺功能测定提示,阻塞程度较重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再次喘息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潮气呼吸 肺功能 喘息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气呼吸肺功能在反复喘息婴幼儿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波 李燕 袁晓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反复喘息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3岁以下反复喘息患儿80例,根据哮喘预测指数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在入院时(急性期)、出院时(缓解期)和出院后1周(恢复期)测定...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反复喘息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3岁以下反复喘息患儿80例,根据哮喘预测指数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在入院时(急性期)、出院时(缓解期)和出院后1周(恢复期)测定其潮气呼吸肺功能,比较两组喘息患儿的达峰时间比(TPTEF/TE)和达峰容积比(VPEF/VE);并与20例健康儿童对照比较。结果从急性期、缓解期至恢复期,阳性组和阴性组的TPTEF/TE和VPEF/VE均呈上升趋势,不同时期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急性期时,TPTEF/TE和VPEF/VE在阳性组和阴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缓解期时,阴性组的TPTEF/TE和VPEF/VE均已高于阳性组,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时,阴性组和对照组间TPTEF/TE、VPEF/VE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预测指数阳性婴幼儿的肺功能损害比哮喘预测指数阴性患儿持续时间长;运用潮气呼吸肺功能为反复喘息婴幼儿预测哮喘提供客观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反复喘息 潮气呼吸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喘息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及其与生长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艳 黄英 +1 位作者 罗蓉 王冬娟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61-564,共4页
目的了解反复喘息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及其与生长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8例反复喘息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身长、体质量等生长指标及潮气呼吸肺功能参数。将反复喘息婴幼儿的生长水平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生长标准进行对比,评估罹... 目的了解反复喘息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及其与生长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8例反复喘息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身长、体质量等生长指标及潮气呼吸肺功能参数。将反复喘息婴幼儿的生长水平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生长标准进行对比,评估罹患反复喘息疾病患儿的生长情况;将纳入患儿分为非超重组75例、超重组43例,比较两组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特点。结果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反复喘息患儿体质量水平均高于WHO儿童生长标准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3.25,P均<0.05);而身长水平与WHO儿童生长标准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1.24,P均>0.05)。超重组患儿的潮气量(VT)低于非超重组,吸呼比(tI/tE)高于非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3.15,P均<0.01);反映气道阻塞指数的达峰时间比(tPF/tE)、达峰容积比(VPF/VE)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3、1.31,P均>0.05)。结论反复喘息患儿的体质量水平高于WHO标准均值。超重的反复喘息患儿潮气量较非超重患儿下降,大小气道阻塞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喘息 潮气呼吸肺功能 肥胖 生长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博卡病毒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变化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营 尹芳 +5 位作者 李玲 王美娟 严永东 徐宏 顾国英 季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罹患人博卡病毒(HBoV)、肺炎支原体(MP)肺炎后的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因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的<3岁的婴幼儿140例,其中HBoV阳性64例、MP阳性76例;另选正常同年龄婴幼儿38例,采用... 目的探讨婴幼儿罹患人博卡病毒(HBoV)、肺炎支原体(MP)肺炎后的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因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的<3岁的婴幼儿140例,其中HBoV阳性64例、MP阳性76例;另选正常同年龄婴幼儿38例,采用德国耶格MasterScope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测,分析比较其检测指标及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形态。结果 HBoV及MP支气管肺炎婴幼儿的到达峰流速时间/呼气时间(TPTEF/TE)、到达峰流速时呼出气量/呼气容积(VPTEF/VE)、剩余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和剩余2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呼气峰速(25/PF)都明显低于正常同年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oV、MP支气管肺炎婴幼儿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支气管肺炎与正常对照婴幼儿的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TBFVL)形态均有改变,都表现为呼气相高峰提前,呼气相降支呈波谷样凹陷,其中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峰度稍有降低。结论 HBoV和MP感染所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可致婴幼儿肺功能损害,且都表现为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在直观的TBFVL表现为呼气高峰左移,降支波谷样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博卡病毒 肺炎支原体 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 潮气呼吸功能测定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在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聂晖 韦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1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相关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在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呼吸生理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儿科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89例处于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急性期的住院患儿及经治疗后处于缓解期的患儿(观察组)分... 目的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相关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其在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呼吸生理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儿科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89例处于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急性期的住院患儿及经治疗后处于缓解期的患儿(观察组)分别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并与同期70例健康婴幼儿(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婴幼儿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1观察组患儿呼吸频率(RR)高于对照组(P<0.05),每千克体重潮气量(TV/kg)、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50%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50%)低于对照组(P<0.05);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75%)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2观察组患儿急性期RR高于缓解期(P<0.05),吸呼比(TI/TE)、TV/kg、TPTEF/TE、VPTEF/VE、TEF25%、TEF50%均低于缓解期(P<0.05);PEF、TEF75%高于缓解期,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3观察组患儿缓解期TI/TE、TPTEF/TE、VPTEF/VE、TEF25%、TEF50%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在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病情跟踪观察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气呼吸肺功能 婴幼儿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小气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