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CT切片图像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壁厚检测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庆胜 张定华 +2 位作者 程云勇 赵歆波 王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3-204,共2页
该文针对航空发动机中的涡轮叶片的检测问题,研究了基于ICT切片图像的叶片壁厚测量方法。该方法主要在关键点选取上进行了较好的筛选,并对结果进行了拟合。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测量方法可以保证检测误差小,测量结果直观等特点。从而较... 该文针对航空发动机中的涡轮叶片的检测问题,研究了基于ICT切片图像的叶片壁厚测量方法。该方法主要在关键点选取上进行了较好的筛选,并对结果进行了拟合。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测量方法可以保证检测误差小,测量结果直观等特点。从而较好地满足了航空发动机中对叶片壁厚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检测 INDUSTRY computer tomography(ict) 壁厚测量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复杂产品ICT切片轮廓反求精度的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西兵 范彦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5,共4页
在提高复杂产品ICT(industrialcomputedtomography)切片轮廓反求精度的研究中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阈值的方法来进行轮廓数据提取的算法。该算法不但可以提高复杂产品ICT切片轮廓的反求精度 ,而且还具有所需计算机消耗低。
关键词 ict 轮廓数据提取 最佳阈值法 误差分析 五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T切片图像相邻层信息的缺陷自动识别方法
3
作者 方黎勇 李柏林 +2 位作者 王凯 雷华堂 陈黎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97-1100,共4页
现有的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ICT)图像缺陷识方法中,多采用对单张图像进行孤立评判方法,此类方法未能考虑到单张图像在相邻层图像信息关联性,因而易将孤立的噪音视为缺陷,造成误判。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序列ICT切片图像自动识别方... 现有的工业计算机断层成像(ICT)图像缺陷识方法中,多采用对单张图像进行孤立评判方法,此类方法未能考虑到单张图像在相邻层图像信息关联性,因而易将孤立的噪音视为缺陷,造成误判。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序列ICT切片图像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将识别过程分为两步:单张图像的潜在缺陷提取和相邻层图像缺陷的匹配。第一步运用传统方法识别出每张图像中所有潜在缺陷;第二步根据真缺陷在相邻层具有匹配关系而伪缺陷则相对孤立的特点,通过分步匹配的方法确定每张图像上所有潜在缺陷在相邻层图像上的匹配关系,区分出真伪缺陷。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得提高真缺陷得识别率,降低误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识别 ict切片图像 拟合椭圆 轮廓匹配 分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 ICT 和 RP&M 的计算机辅助产品快速仿制系统研究
4
作者 谢红 张定华 +1 位作者 张树生 杨彭基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34-638,共5页
提出一个计算机辅助产品快速仿制系统,集成应用了ICT(IndustrialComputedTomography)和RP&M(RapidPrototypingandManufacturing)这两项高新技术。该系统将主... 提出一个计算机辅助产品快速仿制系统,集成应用了ICT(IndustrialComputedTomography)和RP&M(RapidPrototypingandManufacturing)这两项高新技术。该系统将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和其它工业领域的产品改型设计和仿制,它以ICT作为实物三维输入方式,产品样件制作采用RP&M技术,以CAD建模和交互设计模块为核心,通过切片图象处理、边界轮廓线图形几何处理、三维模型重建等方法和步骤,在计算机内建立产品的三维模型,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和仿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t RP&M 产品仿制系统 CAM 产品改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储层多孔介质孔隙度及其分布的新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易敏 黄瑞瑶 +1 位作者 孙良田 王珏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43-46,共4页
为了对储层岩样的孔隙结构和孔隙度分布的深入研究 ,应用工业CT技术 ,提出了一种测量储层岩样孔隙度及分布的有效方法—CT密度差测量法 ,并对某油田岩样进行了实际测量。结果说明 ,采用CT密度差法测量孔隙度及分布是有效的 ,与常规方法... 为了对储层岩样的孔隙结构和孔隙度分布的深入研究 ,应用工业CT技术 ,提出了一种测量储层岩样孔隙度及分布的有效方法—CT密度差测量法 ,并对某油田岩样进行了实际测量。结果说明 ,采用CT密度差法测量孔隙度及分布是有效的 ,与常规方法相比较 ,具有快速、精度高、不伤害岩样并能模拟油藏条件测量等特点 ,是检测储层岩样性质和跟踪地层流体的先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储层岩样 孔隙度分布 密度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损检测技术在弹药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邵思杰 曹勇 王磊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39-41,共3页
根据弹药试验中的测试需求,结合工业CT技术的特点,探讨了借助该技术进行弹药质量检测的可行性,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和解决途径。
关键词 工业CT 无损检测 弹药 质量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CT图像的亚像素级面积测量 被引量:5
7
作者 马睿 曾理 卢艳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33-236,共4页
为了提高工业CT图像测量的精度,研究了一种基于Facet模型的亚像素级面积测量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工业CT图像测量中。首先采用基于Facet模型的边缘检测算法提取亚像素边缘,然后通过最小距离搜索法分离出待测目标的边缘点并排序,最后... 为了提高工业CT图像测量的精度,研究了一种基于Facet模型的亚像素级面积测量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工业CT图像测量中。首先采用基于Facet模型的边缘检测算法提取亚像素边缘,然后通过最小距离搜索法分离出待测目标的边缘点并排序,最后利用离散化的格林公式计算面积。其中,基于Facet模型的边缘检测算法精度高、抗噪声能力强,能为后续基于边缘的测量提供高精度的数据;最小距离搜索法在浮点型边缘点上实现了待测目标边缘与整幅图像边缘的分离,并生成排序链码,克服了边缘点是浮点型且不连续的困难,给面积的计算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测量方法是在亚像素边缘上进行的,突破了图像分辨率对测量精度的限制,使在低分辨率的图像上实现高精度的测量成为可能。分别针对仿真图像和实际的工业CT图像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量精度高于普遍采用的像素累加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工业CT FACET模型 亚像素 面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 Facet模型的亚体素边缘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凯 张定华 +2 位作者 黄鹤龄 毛海鹏 梁亮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65-868,共4页
在产品的虚拟测量中,需要获得产品内外表面的3D高精度轮廓信息。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直接从CT切片序列获得表面点的方法,通过3DFacet模型计算方向导数并根据沿梯度方向的二阶导数零点获得边缘点的亚体级精确位置。该方法可以检测到法向... 在产品的虚拟测量中,需要获得产品内外表面的3D高精度轮廓信息。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直接从CT切片序列获得表面点的方法,通过3DFacet模型计算方向导数并根据沿梯度方向的二阶导数零点获得边缘点的亚体级精确位置。该方法可以检测到法向垂直于切片的表面,并且由于考虑了待检测切片相邻层的信息,与仅考虑单层信息的2D亚像素边缘检测方法相比,它抗噪能力更强、精度更高。其次,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通过缩减候选像素的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原始算法的处理速度。最后将改进算法应用到航空发动机叶片仿真模型的检测中,结果表明本算法检测精度可达0.1个像素左右,速度较原始算法提高约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边缘检测 亚像素级精度 亚体素级精度 FACE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工业X-CT2代扫描运动控制卡设计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开龙 魏彪 +2 位作者 米德伶 胡现辉 路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68-172,共5页
分析比较了工业X-CT扫描运动控制的特点,提出了在优先满足工业X-CT 2代扫描运动控制的基础上,实现对工业X-CT扫描运动通用控制的设计方案,使其能同时支持1,2,3代扫描的运动控制。通过将FPGA芯片EP1C3T100C8及单片机AT89LV52应用于2代扫... 分析比较了工业X-CT扫描运动控制的特点,提出了在优先满足工业X-CT 2代扫描运动控制的基础上,实现对工业X-CT扫描运动通用控制的设计方案,使其能同时支持1,2,3代扫描的运动控制。通过将FPGA芯片EP1C3T100C8及单片机AT89LV52应用于2代扫描运动控制的设计,研究开发了控制卡,即采用步进电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稳定性,数据的同步采用了FIFO技术,功能模块的选择采用了译码电路的方法,并通过状态机以实现对时序的匹配。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2代扫描运动控制卡不仅快速、稳定,而且可以利用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控制软件进行各种控制参数的灵活选择,达到了使其能同时支持1,2,3代运动扫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X-CT 扫描运动控制 FPGA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层析技术用于石油岩芯的孔隙度测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连清 王珏 +2 位作者 孙良田 易敏 肖勤学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1-55,共5页
为进行石油岩芯驱替机理的深入研究,应用工业CT技术,提出了一种石油岩芯孔隙度及分布CT密度差测量法,并进行了实际测量。
关键词 油气藏 孔隙度 工业CT 岩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CT在工件检测中X射线硬化校正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光含 蔡新华 +1 位作者 韩忠 杨学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26-1429,共4页
X射线工业CT中,由于X射线能谱具有多色性,X射线在透射物质时,能量较低的射线优先被吸收,X射线能量越高,衰减系数越低。也即较高能量的X射线的衰减系数比较低能量的X射线的衰减系数小。射线随透射厚度增大,变得更易穿透,也就是发生了能... X射线工业CT中,由于X射线能谱具有多色性,X射线在透射物质时,能量较低的射线优先被吸收,X射线能量越高,衰减系数越低。也即较高能量的X射线的衰减系数比较低能量的X射线的衰减系数小。射线随透射厚度增大,变得更易穿透,也就是发生了能谱硬化现象。由于射线硬化现象使图像重建时出现伪影,因此必须修正。文中对X射线硬化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均匀物质中,X射线射束和与透射厚度的关系。并根据Beer定律和X射线与物质作用的特点,通过获取X射线射束和数据,拟合出射束和与透射厚度的关系式。然后得出在同一透射厚度时,X射线射束和校正为单色等效射束和的关系及其等效方法。最终得出X射线等效单色射线的衰减系数的拟合值。再对此衰减系数拟合值进行卷积反投影重构,即可有效消除X射线射束硬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ict 硬化校正 射束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X射线工业CT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7
12
作者 段黎明 廖平 +1 位作者 张平 李胜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41-1544,共4页
针对高能X射线工业CT的特点,开发了基于USB2.0的数据传输系统。该传输系统主要包括USB2.0接口部分和传输控制部分。USB2.0接口部分使用Cypress公司的EZ-USB FX2系列CY7C68013A芯片,配置为从属FIFO接口模式,通过块传输方式将数据传送给... 针对高能X射线工业CT的特点,开发了基于USB2.0的数据传输系统。该传输系统主要包括USB2.0接口部分和传输控制部分。USB2.0接口部分使用Cypress公司的EZ-USB FX2系列CY7C68013A芯片,配置为从属FIFO接口模式,通过块传输方式将数据传送给上位机。传输控制部分使用Altera公司Cy-clone系列EP1C6Q240C8N芯片,定义缓冲区接收来自探测部分的数据,产生逻辑控制信号和时序信号,发送数据到USB的端点缓冲区。测试表明该传输系统易于扩展,占用系统资源少,传输速率高,满足高能X射线工业CT数据传输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工业CT 数据传输 USB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CT技术特点及应用实例 被引量:39
13
作者 孙灵霞 叶云长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6-488,453,共4页
概述了工业CT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介绍了工业CT在缺陷检测、焊缝质量诊断、密度分布表征、结构分析及装配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工业CT 射线检测 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LAB编程实现连续断层工业CT图像的三维重建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爱东 李炬 孙灵霞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9-491,共3页
工业CT图像的三维重建是无损检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MATLAB编程,对连续多层工业CT图像进行了三维重建,获得了具有较好立体感显示的三维图像,通过对三维图像的剖切、透明等显示,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内部结构,得到了更直观和丰富的物... 工业CT图像的三维重建是无损检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MATLAB编程,对连续多层工业CT图像进行了三维重建,获得了具有较好立体感显示的三维图像,通过对三维图像的剖切、透明等显示,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内部结构,得到了更直观和丰富的物体检测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MATLAB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径外切圆的工业CT系统空间分辨率测试 被引量:5
15
作者 齐子诚 倪培君 +2 位作者 姜伟 郭智敏 高红俐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71,共11页
由于基于周期性结构的工业CT空间分辨率测试方法存在模体加工难度大、测量精度有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等径外切圆的工业CT空间分辨率测试方法。先对周期性结构(线对卡)的空间分辨率测试机理进行分析,设计等径外切圆模体形成连续... 由于基于周期性结构的工业CT空间分辨率测试方法存在模体加工难度大、测量精度有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等径外切圆的工业CT空间分辨率测试方法。先对周期性结构(线对卡)的空间分辨率测试机理进行分析,设计等径外切圆模体形成连续变间距结构,推导变间距结构与条形结构(线对卡)的等价关系,然后建立基于等径外切圆的工业CT空间分辨率测试方法,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实现了基于CT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自动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测量结果与线对卡法的结果相当,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该方法采用的模体加工要求低,测量过程简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空间分辨率 等径外切圆 调制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象切片的图象处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红 张树生 张定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115-1118,共4页
研究了产品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象切片的图象处理,主要有平滑滤波、求取零交叉、二值化、边界提取、边界跟踪等。
关键词 边界提取 工业计算机 断层扫描成象 图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CT工艺参数选择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江 孙灵霞 叶云长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83-1188,共6页
工业CT断层扫描图像质量与CT系统自身的性能有关外,还受检测工艺参数和图像处理方式的影响。最佳的工艺参数选择和图像处理方式不仅能改善图像整体质量,还可以提高细节特征的分辨能力。实验对准直器选择、滤波方式、伪彩色应用等检测工... 工业CT断层扫描图像质量与CT系统自身的性能有关外,还受检测工艺参数和图像处理方式的影响。最佳的工艺参数选择和图像处理方式不仅能改善图像整体质量,还可以提高细节特征的分辨能力。实验对准直器选择、滤波方式、伪彩色应用等检测工艺参数和图像处理方式作了一定的研究,结合实例给出了工艺参数选择和图像处理应用的方法,为提高工业CT检测人员图像分析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准直器 滤波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组细胞神经网络的工业CT图像分割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长江 曾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06-208,共3页
采用两组细胞神经网络实现工业CT图像的分割。一组细胞神经网络用粗分割,得到阈值分割图像,在此基础上用另一组细胞神经网络细分割,得到精细的边缘等信息。修正网络稳定态的定义,以网络伪稳定态作为网络迭代过程的终止条件。应用该方法... 采用两组细胞神经网络实现工业CT图像的分割。一组细胞神经网络用粗分割,得到阈值分割图像,在此基础上用另一组细胞神经网络细分割,得到精细的边缘等信息。修正网络稳定态的定义,以网络伪稳定态作为网络迭代过程的终止条件。应用该方法,以发动机切片CT图像作为实验对象,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神经网络 工业CT 图像分割 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二维图像重建算法的工业CT系统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存宝 周伟 +1 位作者 张潇 左云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219-221,233,共4页
基于对工业CT图像二维重建算法的研究,结合傅立叶切片理论和迭代算法,提出了修正的二维投影重建算法,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抗噪性,得到了清晰、准确的断层图像,通过VC++设计开发了工业CT图像处理软件系统,使重建图像的质量得以提高,... 基于对工业CT图像二维重建算法的研究,结合傅立叶切片理论和迭代算法,提出了修正的二维投影重建算法,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抗噪性,得到了清晰、准确的断层图像,通过VC++设计开发了工业CT图像处理软件系统,使重建图像的质量得以提高,为试验数据提供了更方便和系统的管理,实现了工业CT图像缺陷判断的计算机自动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图像重建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线源焦点距离误差对CT重建质量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路宏年 杨民 张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67,共3页
本文分析了焦点距离 (射线源到转轴的距离 )D的误差对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 ,计算机模拟与实验结果表明 ,该种误差引起重建图像降质不甚明显。尤其当D远大于被重建物体的尺寸时 ,其影响可以忽略。
关键词 CT 图像重建 射线源 焦点距离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