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风量末端装置的基于IPSA-DE算法室温PI~λD~μ-送风量PI串级控制器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鹏波 李绍勇 +2 位作者 吴宗礼 李海林 魏先宏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8年第4期428-434,450,共8页
目前,空调房间配用的变风量末端装置(Variable Air Volume Terminal,VAV-TMN)往往采用整数阶PID-P串级调节方式,这带来了室温控制误差和超调量较大以及调节时间较长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了空调VAV-TMN的室温分数阶PID-送风量PI的串级调... 目前,空调房间配用的变风量末端装置(Variable Air Volume Terminal,VAV-TMN)往往采用整数阶PID-P串级调节方式,这带来了室温控制误差和超调量较大以及调节时间较长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了空调VAV-TMN的室温分数阶PID-送风量PI的串级调节器设计方法。首先,综合分析空调工艺和自动控制的相关要求,对室内温度对象、温度和风量测量变送单元、送风量执行单元分别进行建模,确定主控制器为室温分数阶PID控制器(Indoor Temperature Fractional Order 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 Controller,IT-FOPIDC)和副控制器为送风量PI控制器(Sending Air Volume Proportional Integral Controller,SAV-PIC)的控制策略。其次,基于改进的自适应差分进化(Improved Parameter Self-adaptive Differential Evolution,IPSA-DE)算法来分别整定出IT-FOPIDC和SAV-PIC的控制参数最佳值。最后,借助MATLAB/Simulink工具,对该空调VAV-TMN的室温PIλDμ-送风量PI串级调节系统进行组态和数值模拟相应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该串级控制系统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且室温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基于Ziegler-Nichols整定法和DE算法的整数阶室温PID-送风量PI串级调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变风量末端装置 室温分数阶pid控制器 串级控制 改进的参数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VCRU冷凝温度PI^(λ)D^(μ)控制的数值研究
2
作者 李东升 李绍勇 阴志杰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2年第4期523-531,共9页
充分考虑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ng Unit,VCRU)中的冷凝器被控对象具有结构参数时变、惯性大和时滞等特点,传统PID调节方式会导致其关键性能参数−冷凝温度T_(c)的调节时间长、稳态误差和超调量均较大的问题... 充分考虑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ng Unit,VCRU)中的冷凝器被控对象具有结构参数时变、惯性大和时滞等特点,传统PID调节方式会导致其关键性能参数−冷凝温度T_(c)的调节时间长、稳态误差和超调量均较大的问题。对此提出冷凝温度分数阶PID(PI^(λ)D^(μ))控制策略,且设计改进人工蜂群算法(Improved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IABCA)对该冷凝温度分数阶PID控制器(Fractional Order PID Controller for Condensation Temperature,CT-FOPIDC)参数进行优化整定,提升T_(c)的调节质量。首先,根据空调制冷工艺的要求和相关自动控制理论,对该冷凝温度PI^(λ)D^(μ)控制系统中的各个组成环节进行建模。其次,基于基本人工蜂群算法(Basic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BABCA),对学习因子c_(1)和c_(2)进行线性变化,保持其他参数不变,重构IABCA,且将min ITAE(Integrated Time Absolute Error,绝对积分时间误差)作为其目标函数,进而对CT-FOPIDC的5个参数进行整定,得到相应的最佳参数值。最后,使用MATLAB软件,分别对IABCA和该冷凝温度PI^(λ)D^(μ)控制系统进行编程和组态。仿真结果表明该IABCA对CT-FOPIDC参数的优化整定是可行的,同时该冷凝温度PI^(λ)D^(μ)控制系统的调节品质明显优于传统PID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温度 分数阶pid(PI^(λ)D^(μ))控制 改进人工蜂群算法 控制器参数整定 数值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泵变流量空调冷冻水系统回水温度PIλDμ-供水流量PIλ串级控制策略的数值研究
3
作者 赵春润 李绍勇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2年第1期57-63,119,共8页
针对二次泵变流量空调冷冻水系统采取的回水温度PID控制方式,往往导致稳态误差与超调量均较大和调节时间较长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了回水温度PI^(λ)D^(μ)-供水流量PI^(λ)串级控制策略和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实施串级控制器参数整定的设计... 针对二次泵变流量空调冷冻水系统采取的回水温度PID控制方式,往往导致稳态误差与超调量均较大和调节时间较长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了回水温度PI^(λ)D^(μ)-供水流量PI^(λ)串级控制策略和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实施串级控制器参数整定的设计方案。根据二次泵变流量空调冷冻水系统的工艺要求和相关自动控制理论,对该回水温度PI^(λ)D^(μ)-供水流量PI^(λ)串级系统的各个组成环节,如主、副被控对象及回水温度PI^(λ)D^(μ)控制器(Fractional Order PID Controller for Backwater Temperature,BT-FOPIDC)和供水流量PI^(λ)控制器(Fractional Order PI Controller for the Flow of Water Supply,FWS-FOPIC)等进行建模。引入正切三角函数对基本粒子群算法中的惯性权重进行非线性递减的改变,构建改进的粒子群算法(Modified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MPSA),对这两个串级控制器的参数进行整定,获取8个参数最佳值。借助MATLAB软件,对该回水温度PI^(λ)D^(μ)-供水流量PI^(λ)串级系统进行组态和仿真运行。结果表明,该分数阶串级控制系统及其基于MPSA的控制器参数整定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且控制效果优于传统的回水温度PID单回路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泵变流量空调冷冻水系统 回水温度 分数阶pid-PI串级控制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控制器参数的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