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学的晚清形态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大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7,176,共15页
晚清列强入侵使国家面临沦亡深渊,社会诸矛盾趋于白炽化,西方文化传入也引起激烈碰撞与交融,红学形态在晚清时出现了新变化。传统的红学著述不多,而考察近代新出现的报刊可以发现,其中蕴含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播甚广的红学形态,包... 晚清列强入侵使国家面临沦亡深渊,社会诸矛盾趋于白炽化,西方文化传入也引起激烈碰撞与交融,红学形态在晚清时出现了新变化。传统的红学著述不多,而考察近代新出现的报刊可以发现,其中蕴含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播甚广的红学形态,包括:围绕《红楼梦》的价值评估出现了激烈的争论,新形势下各小说流派则多以《红楼梦》为创作楷模,各种续红之作则显示了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红学形态 《红楼梦》 续红之作 近现代报刊 小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总集编纂中的骚体观念——以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为中心
2
作者 侯文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7,共10页
文学总集对于文体观念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清人严可均就通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编辑整理呈现他的骚体观念。借由对《全上古》凡例、按语、所录作品的分析梳理确认该书录唐前“骚”文59篇,由作品标题或序文体现的拟... 文学总集对于文体观念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清人严可均就通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编辑整理呈现他的骚体观念。借由对《全上古》凡例、按语、所录作品的分析梳理确认该书录唐前“骚”文59篇,由作品标题或序文体现的拟“骚”(《楚辞章句》所收作品)的立意,是《全上古》确立为“骚”的首要指标,而不论语言形式。题目体类特征不明显的作品“,兮”字句、句腰虚字句则成为《全上古》“骚体”判断的主要依据“。骚”从《诗》出“,骚”包含传统的“辞”体,也是广义的“赋”的一个亚类。严可均的观念受《艺文类聚》影响较大,但有所调整。《全上古》为代表的总集表达的骚体观念在清代较有代表性,刘熙载《赋概》等相关讨论与之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骚体观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副文本 总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武术论著概述与主要成就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余水清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5-80,共6页
明清武术论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注重对武术拳种的收集、整理、学习 ,既总结前人的经验博采众家之长 ,又颇有自己的见地与特点 ,集古代武术之大成 ;同时受兵学之影响 ,明清武术论著常以兵学之理阐释武术之道 ,促成了武术理论的升华 ;受传... 明清武术论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注重对武术拳种的收集、整理、学习 ,既总结前人的经验博采众家之长 ,又颇有自己的见地与特点 ,集古代武术之大成 ;同时受兵学之影响 ,明清武术论著常以兵学之理阐释武术之道 ,促成了武术理论的升华 ;受传统文化的滋养 ,提出了诸如“内外兼修”、“形气合练”等思想 ,逐渐形成中国古代武术文化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清代 武术 专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天主教在陕西三边的传播 被引量:7
4
作者 汤开建 马占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59,共7页
利用《教案教务档》、《清末教案》等清宫档案资料及其他第一手材料,结合西人著作,对圣母圣心会从1874年到1914年间在陕西三边地区的传教活动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展现了圣母圣心会在陕西三边传教的概貌。
关键词 晚清 天主教 圣母圣心会 陕西三边 传教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圣母圣心会甘肃传教述论(1878—1922) 被引量:7
5
作者 汤开建 马占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2-98,共7页
介绍了圣母圣心会在甘肃①传教的三个时期:韩默理主教时期、陶福音主教时期、费达德主教时期,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梳理了该会清末民初在甘肃40余年的传教活动。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圣母圣心会 甘肃 传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枝蔚与清初扬州文人雅集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兵 杨泽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41,共6页
顺康之际的扬州,已逐渐从战争的创伤中复苏,人文荟萃,名家云集。流寓扬州的遗民诗人孙枝蔚堪称此时扬州诗坛的领袖式人物,以他及其交游圈为核心的扬州文人频频诗酒文会,酬唱赓续,盛称风雅。雅集参与者的思想政治倾向各异,故其唱酬的主... 顺康之际的扬州,已逐渐从战争的创伤中复苏,人文荟萃,名家云集。流寓扬州的遗民诗人孙枝蔚堪称此时扬州诗坛的领袖式人物,以他及其交游圈为核心的扬州文人频频诗酒文会,酬唱赓续,盛称风雅。雅集参与者的思想政治倾向各异,故其唱酬的主题与体现的心态亦不尽相同:或为遗民志士的悲思寄怀和精神慰藉,或为清朝官员的文酒之娱和情感认同,或为隐逸文人的淡泊自守和心灵皈依。对清初扬州文人雅集的考察,可明晰特定时空背景下江南文人独具的人文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扬州 孙枝蔚 文人雅集 文人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加深和拓展清代灾荒史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文海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共5页
近20年来,灾荒史研究最有意义的新进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和学术界对灾荒史学科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关注和支持的程度越来越大;二是出现了一批内容丰富、质量上乘的研究成果,使灾荒史学科的理论框架逐步清晰,在学科建设上... 近20年来,灾荒史研究最有意义的新进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和学术界对灾荒史学科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关注和支持的程度越来越大;二是出现了一批内容丰富、质量上乘的研究成果,使灾荒史学科的理论框架逐步清晰,在学科建设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三是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思想活跃的专业队伍。当前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灾荒史研究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加深和拓展灾害史研究要重视五个结合:社会科学工作者同自然科学工作者的结合、学术研究的开拓创新同历史资料的发掘整理的结合、基础研究同应用研究的结合、中外学者的结合、学术工作者同实际工作者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灾荒史 救灾 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怀及其著述 被引量:2
8
作者 方宝川 陈旭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6-161,共6页
余怀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终生未仕,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尤擅诗文。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许多著述未能刊刻流传。本文比较详尽地评述了余怀的生平事迹,全面系统地考证了余怀著述情况。
关键词 余怀 著述 明末清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代杂剧的个人化倾向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坤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125,共5页
清代杂剧作家深化了明中后期杂剧作家个人化的观照方式,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融己身入剧,注重主体情感与个体趣味,使个人化特色表现在戏曲活动的各个方面。这一个人化倾向有其产生的独特原因,它在推进清杂剧案头消亡的同时,亦促成了文人杂... 清代杂剧作家深化了明中后期杂剧作家个人化的观照方式,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融己身入剧,注重主体情感与个体趣味,使个人化特色表现在戏曲活动的各个方面。这一个人化倾向有其产生的独特原因,它在推进清杂剧案头消亡的同时,亦促成了文人杂剧的最终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杂剧 文人 个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清诗》的先声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则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共4页
在分时段编纂的中国古代诗歌全集系列中,迄今为止只有时代最晚、规模最大的《全清诗》这一种还没有成书,也没有立项。但关于编纂《全清诗》的动议,却早在此前百年左右就一再有人反复提出过。根据目前所知,至少有商务印书馆、张元济、胡... 在分时段编纂的中国古代诗歌全集系列中,迄今为止只有时代最晚、规模最大的《全清诗》这一种还没有成书,也没有立项。但关于编纂《全清诗》的动议,却早在此前百年左右就一再有人反复提出过。根据目前所知,至少有商务印书馆、张元济、胡玉缙,胡怀琛、高旭、王葆桢,邹永修、纪钜维、徐世昌凡三组机构和个人,他们都可以视为《全清诗》的先声。在清朝灭亡百年之际,回溯这段学术的历程,未尝不具有一种激励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 《全清诗》 商务印书馆 胡怀琛 邹永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品改编权保护的历史之维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杨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2-37,共6页
改编权是一项重要的著作财产权,改编行为是最典型的作品演绎方式。在印刷技术发展早期并未形成独立的改编权概念,改编权的雏形多以禁例形式内化于复制权当中。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编权逐渐从复制权中解放出来,成为《伯... 改编权是一项重要的著作财产权,改编行为是最典型的作品演绎方式。在印刷技术发展早期并未形成独立的改编权概念,改编权的雏形多以禁例形式内化于复制权当中。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编权逐渐从复制权中解放出来,成为《伯尔尼公约》中类型化不断发展的一项独立权利。作品改编在中国经历了由合理模仿到侵害著作权的演化过程。改编权保护的推动因素来自于产业发展的诉求,既反映出作品派生市场和新产业的成长发展轨迹,又是著作权超越复制,转向规范类型化之作品利用方式的体系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编权 著作权法 复制 演绎作品 著作权法修改 大清著作权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邪教”传教手段剖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75,共9页
所谓邪教,是与“正教”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明清邪教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家族性传教。追求经济利益是邪教首领创教传教的主观因素,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不择手段地制造教主崇拜之外,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其中包括类似宗教信仰的“修... 所谓邪教,是与“正教”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明清邪教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家族性传教。追求经济利益是邪教首领创教传教的主观因素,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不择手段地制造教主崇拜之外,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其中包括类似宗教信仰的“修道”内容,这是“信仰”的一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须以世俗利益诱惑,包括教内互助,许诺日后封官进爵、给予地亩钱财,以及最常见的传授气功和行医治病;还有就是利用巫术、谶语等“左道惑众”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密宗教 邪教 传教手段 明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兵家与民间武术研究特征之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烈 丁丽萍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2,共6页
遵循历史比较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以明清兵家和民间2个群体为比较项,以二者关于武术的研究为比较的共同基础和联系,在兼顾全面的对比过程中着力探析其对武术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旨在的异同。依据明清武术论著统计及作者身份特征,对明清兵... 遵循历史比较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以明清兵家和民间2个群体为比较项,以二者关于武术的研究为比较的共同基础和联系,在兼顾全面的对比过程中着力探析其对武术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旨在的异同。依据明清武术论著统计及作者身份特征,对明清兵家和民间18本武术论著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发现:在研究内容方面,兵家体现出在对民间武术进行整理、对比的基础上,辨出技法之"花套",择选出可服务于练兵与战阵的实用之技;民间则根据自身技之所长或家学渊源,依类别撰述、明晰拳种传承脉络。从研究旨在来看,兵家视武术为工具,民间则视武术为人生,从而表现出"明兵重其用,清民重其理"的特征。但是,回顾历史,也正是两者的互补,才能清晰、理性地去辨识武术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武术研究 兵家 民间武术 研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教会医院慈善医疗演变述论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传斌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82,共8页
教会医院的慈善医疗是基督教在华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晚清特殊的社会背景下,教会医院的慈善医疗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19世纪30—60年代,教会医院作为基督教适应中国社会的产物,从一开始即进行免费的慈善医疗,其经费依赖于... 教会医院的慈善医疗是基督教在华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晚清特殊的社会背景下,教会医院的慈善医疗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19世纪30—60年代,教会医院作为基督教适应中国社会的产物,从一开始即进行免费的慈善医疗,其经费依赖于外国,医学传教士是慈善医疗的主体。19世纪70—90年代,有的教会医院继续实行免费的慈善医疗,有的教会医院在收费制度下进行不同形式的慈善医疗,中国人对教会医院的资助开始增加,一些中国人在慈善医疗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20世纪初,实行收费制度是教会医院的通行办法,教会医院在此情况下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慈善医疗,来自中国的经费日益增加,中国人在慈善医疗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强。上述变化不仅是教会医院适应中国社会的产物,也是中国人对其态度变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教会医院 慈善医疗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理和谐:明清江南地区建筑小木作比例探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成果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5,共6页
小木作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比例是影响形式的潜在因素,但较少受到关注。明清江南地区建筑小木作比例在延续北方官方规范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系统。基于《营造法原》和调研测绘,梳理明清江南建筑小木作整体及构件的比... 小木作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比例是影响形式的潜在因素,但较少受到关注。明清江南地区建筑小木作比例在延续北方官方规范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系统。基于《营造法原》和调研测绘,梳理明清江南建筑小木作整体及构件的比例,厘清多种常用比值,展现同建筑空间及大木作的关联性。进而解读比例中数理关系的成因,分析结构、功能、审美、营造、文化五个方面的影响,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以及规矩方圆、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深层文化内涵。旨在从显性的表征分析走向隐性的规律探索,为地域性传统建筑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理 明清 江南 建筑 小木作 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别集中的古文自记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祖坤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9-170,192,共13页
清代别集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即很多所录古文作品后附有自记。自记的运用当然不限于某一种文体,但在古文创作中最为多见。这既是清代学风影响下古文创作学术化的表征,也是古文家在强烈的经世目的及激烈的创作竞争驱使下努力推动其... 清代别集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即很多所录古文作品后附有自记。自记的运用当然不限于某一种文体,但在古文创作中最为多见。这既是清代学风影响下古文创作学术化的表征,也是古文家在强烈的经世目的及激烈的创作竞争驱使下努力推动其作品传播以求为人所知、所重的结果。作为一种副文本,清代古文自记为我们了解作者的古文观念,把握作品的写作动机、背景、经过、内容、写作特点及接受情况等,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别集 古文自记 古文学术化 文学传播 文章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论观照下解析晚清翻译文学中的民族情结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惬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0-134,共5页
晚清爱国译者在中国近代社会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历史条件下,以特殊的政治目的完成了大量翻译文学作品,其中因民族情结导致的误译长期受到当代学者的质疑。德国功能派翻译核心理论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可以决定翻译所应采... 晚清爱国译者在中国近代社会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历史条件下,以特殊的政治目的完成了大量翻译文学作品,其中因民族情结导致的误译长期受到当代学者的质疑。德国功能派翻译核心理论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可以决定翻译所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以目的论为标准,译者的政治目的决定了民族情结在晚清翻译文学中转化为"文言译述"的表现形式,成功地为封建晚期的中国输入西方先进的学术思想和社会制度,完成了改良社会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翻译策略 晚清翻译文学 民族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个人主义话语及其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玉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37,共7页
中国任何时期的个人主义都不是西方原本的个人主义,而是我们理解的个人主义。中国近代个人主义话语内在的紧张根源于中国传统国家伦理思想与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冲突,而中国现代个人主义话语的内在紧张则根源于西方个人主义本身的矛盾。... 中国任何时期的个人主义都不是西方原本的个人主义,而是我们理解的个人主义。中国近代个人主义话语内在的紧张根源于中国传统国家伦理思想与西方个人主义思想的冲突,而中国现代个人主义话语的内在紧张则根源于西方个人主义本身的矛盾。我们既不能从汉语语源的角度,也不能从英语语源的角度来解读和理解中国现代个人主义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现代 个人主义话语 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陕西地方志的修纂历程及特点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雪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80,共7页
陕西省是清代修纂地方志开始时间早、数量多、质量高的省份之一,两部通志分别修于康熙、雍正年间,为数众多的府、州、县志,其修纂则经历了早、中、晚三个时期,每个阶段又各具特点;此外,清代官修陕西传统方志体系完备,种类齐全,私纂特殊... 陕西省是清代修纂地方志开始时间早、数量多、质量高的省份之一,两部通志分别修于康熙、雍正年间,为数众多的府、州、县志,其修纂则经历了早、中、晚三个时期,每个阶段又各具特点;此外,清代官修陕西传统方志体系完备,种类齐全,私纂特殊方志异彩纷呈,内容广泛,加之学者名儒的积极参与,进一步提高了陕西方志的质量,促进了陕西方志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陕西 传统方志 特殊方志 官修方志 私纂方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朝鲜汉籍的回传及其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季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8-124,共7页
明清时期大量朝鲜汉籍通过文人之间交往的方式回流中国,这些朝鲜汉籍是朝鲜王朝与明清友好交流的实物见证。明清文人对传入诗文集的编选、著录、撰写序跋,不仅能体现出其对朝鲜汉文著述的关心,更有助于我们把握当时中朝文人间文学交流... 明清时期大量朝鲜汉籍通过文人之间交往的方式回流中国,这些朝鲜汉籍是朝鲜王朝与明清友好交流的实物见证。明清文人对传入诗文集的编选、著录、撰写序跋,不仅能体现出其对朝鲜汉文著述的关心,更有助于我们把握当时中朝文人间文学交流的盛况。传入中国的朝鲜汉籍,不仅被明清藏书家所保藏,更成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汉文化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朝鲜汉籍 回传 中朝诗文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